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凶兽王妃饲养守则-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大朝上穿得朝服,威仪是有了,可委实不大方便。
  皇上被她这么一提醒,才发现自己连衣裳都没换,柔声道:“朕当真是被气糊涂了,还是贵妃心细些。”
  “妾身若是连这都看不到,那可不是比皇上还糊涂了么?”
  皇上被她说得一乐,心里的火气稍稍小些,同陈贵妃道:“那便由贵妃替朕更衣。”
  陈贵妃笑了笑,心里有了底,随即便吩咐了宫女去取衣裳。皇上一月里多半都是宿在甘露殿的,朝服便服都在这儿。
  这后宫佳丽三千,千娇百媚,环肥燕瘦,只陈贵妃一人盛宠多年,从未被冷落过丝毫。
  陈贵妃熟稔地给皇上换了衣裳,一时无话,只是气氛颇为祥和。陈贵妃心中喟叹了一声,若能一直这样,宫中再无旁人,倒也挺好。
  可惜了,这些注定只能是虚妄。
  陈贵妃摇了摇头,终于记起了正经事,仿佛不经意间问了一声:“今儿到底是哪个没眼色的惹了皇上了,竟叫皇上气成这样?”
  皇上转过头:“那依贵妃所见,朕应该如何处置这些没眼色之人?”
  陈贵妃心头一跳,又立马按了下来,稀松平常地答了一句:“惹恼了皇上,自然是要打板子的,二十板不够便四十板,四十板不够便八十板,长够记性为止。”
  皇上眯着眼睛:“贵妃这法子倒是干脆。”
  陈贵妃笑道:“可不是,既简单又见效。如此打了,皇上这气大概便没了。”
  皇上手指叩了叩桌面:“倘若,那不长眼之人是贵妃的兄长又该如何?”
  “这……如何能够……”陈贵妃面色煞白,似是不能相信。
  皇上笑而不语,静静地看着她。
  陈贵妃长呼了一口气,许久才又低下头道:“能大义灭亲的是圣人,妾身非圣人,只是一女子罢了。自古又有法外容情,亲亲相隐,若叫妾身来论兄长之罪,妾身实在……”陈贵妃咬了咬牙,并未往下说下去。
  “那贵妃是要维护陈家了?”
  陈贵妃苍白地笑了一声:“皇上说笑了,这是前朝的事,该如何便如何,妾身只是一妇道人家,同皇上谈心两句已是不得了了,如何插手外事?妾身方才所言皆是出于私心,可若兄长和陈家人当真犯了十恶不赦的大罪,皇上便是处罚得再厉害,妾身也是没有一句怨言的。”
  皇上颔首,欣慰于她的坦诚相待。
  若陈贵妃当真狠心绝情,那便不是他认得的贵妃了。皇上当然不会将火气发到自个儿宠妃身上,可对于今儿这窝囊事,皇上是真气得快要背过去。
  一则气陈家不知好歹,辜负圣恩,为非作乱;二则恼谢家太过板正,看不清脸色,一参再参。
  “陈家这回,已是捅了大篓子,被御史参了个横征自敛,自丰私室的罪名。另有那些不入耳的事,朕也不欲多说。一经查实,恐怕朕也不能太过护短。”皇上说完,见陈贵妃脸色不大好,又添了两句,“不过,给点教训也是好的。免得日后成了拖累,念在亲戚的份儿上又不忍指摘。”
  陈贵妃当即同皇上想到了一处,心里倒好受些:“皇上自有皇上的道理,不必这般与妾身细说。”
  “不过是怕你多心。”
  陈贵妃心中慰贴。
  皇上说了这么久,方才过来时心里的那阵不虞已经散去。对陈家,是一定要罚的,他非是一无所知,毫不管事的皇帝,陈家所作所为,早已为他不喜。若不是看在陈贵妃和一双儿女的份上,陈家是早就容不下了。
  这回谢家与镇国公参了陈家一本,皇上恼归恼,却并未真正生气。
  皇上站了这么久,忽然觉得今儿安静得离奇,左右看了一眼,才发现今儿少了一个人,遂问道:“漓儿怎么不在?”
  陈贵妃敛下眸子:“往永安宫的佛堂里去了,约莫得到晚间才能回来。”
  皇上这才记起来,漓儿之前得罪了谢家大姑娘,才被皇后给罚了,怪不得今儿不在。
  陈贵妃见皇上没有表示,埋怨了一句:“漓儿也是,都被皇上给宠坏了。如若不然,怎么会没头没脑地去得了谢家姑娘?”
  最叫人气不过的是,这人也罚了,谢家却仍是不依不饶的,护短护到这个份儿上,还真是世间少有。
  皇上眉头一竖:“单是朕一人宠的?”
  “好了好了,也是妾身作孽,宠出来她这么个宫中一霸。”
  皇上头一次没有反驳,也没有护着赵漓。他这女儿,是该要杀杀性子了。
  陈贵妃不免失望,可心里也知道,谢家有位太傅大人在,皇上多多少少会偏颇些。
  这一次,算她认栽了。不过这仇,她也记上了,且看着吧。
  后宫之中,唯有皇后和陈贵妃对此次大朝会上的事尤为上心。
  不同于陈贵妃的气愤,皇后一直冷淡看戏。外头传来的消息是陈家大祸临头,自身难保,可皇后也知道,这话里头水分实在太多,经不起推敲。
  陈贵妃和四皇子一日不倒,陈家背靠大树,便终有起复的那一日。
  谢府里头,宋氏自打朝老太爷告了一状后,便没有管这些闲事儿了。
  这日一早,宋氏便去寻了女儿。
  谢长安睡意朦胧之中,忽然被宋氏叫了起来,抱着人蹭了蹭,没脾气地问道:“娘亲唤我做什么?”
  宋氏理了理女儿额前的碎发,怜惜道:“咱们去开元寺,寻了灯大师。”
  谢长安抖擞了一下,瞬间精神了:“不是说了灯大师行踪不定吗?”
  “今日会回来的。”宋氏说得笃定。
  她家长安这模样,叫她如何能放得下。如今了灯大师回来,正好求他指点一番迷津,总好过隔三差五地晕一下。


第13章 了灯大师
  宋氏是昨儿让人守着开元寺的,原以为这回又要受个三五十月的,哪里想到,事情当真就有这么巧,她才遣了人过去,那边便传来消息,道了灯大师云游回来了。
  宋氏怕他留不了几日,这才急慌慌地让女儿跟着一道过去。这是宋氏最大的希望了。
  “了灯大师佛法高深,救人无数,若是他出手相助,管它什么邪崇,定会消散地干干净净。”
  谢长安迟疑了一会儿:“可求他的人那般多,万一他不见咱们该如何是好?”
  “这个……”宋氏怔住了,她倒没想到这些。大概是觉得谢家门庭显赫,旁人不会轻易拒绝,宋氏从来都没想过了灯大师会不见她们。
  可被长安这么一提醒,宋氏也免不了多想。大师是出家人,哪里又会在意这些俗世里的尊卑贵贱呢。
  “唯有心诚二字罢了。”
  说话间,外头突然扑棱进来一只鹦鹉,停在离谢长安不远处的笔架上,嗓音聒噪:“去哪里?阿小也想去!”
  谢长安惊异于这只鸟对自己名字的接受程度,看样子,它还挺喜欢这名字的。
  宋氏却是头一次见她,颇为稀罕道:“这鹦鹉可是你祖父新得的那只?”
  “正是呢。”
  宋氏啧啧称奇:“真是一只聪明的鸟,不仅能听懂人话,还能自个儿说出来。”一般的鹦鹉,便是再聪慧,也不及它分毫吧。
  阿小忽然挺了挺胸脯,神情高傲。
  宋氏抿嘴笑了一声:“长安你说带它不带它?”
  阿小也歪了歪脑袋,侧耳听着。
  谢长安正稀罕它呢,不愿将它一只鸟丢在屋里头,遂点了点头:“那便带着吧。”
  阿小扑腾了两下翅膀,不远不近地在谢长安身边蹦跶着。
  它还在试探,试探谢长安是不是真的不打它……
  母女俩动作并不慢,两刻钟后,便从屋子里出来,一路往府门处走去。马车早已经备好了,仍是她们一贯乘的华盖油壁车,谢长安身边的彤管芳苓,宋氏身边的张妈妈并两个大丫鬟如意、吉祥,也都一道跟着。
  母女俩上了马车,车夫便甩下鞭子启程了。
  大魏开国已久,因皇家信奉佛法,各地寺庙繁多,香火鼎盛,其中,尤以京北的开元寺和长灵山的归元寺最为闻名。不过,长灵山的归元寺隶属皇家,寻常人难以进去供奉香火,只这开元寺,最是有名,也最亲民,是以才能长盛不衰。
  宋氏也是这儿的常客了,进了山门,寻到一处常拜的庙宇,不多时就见一黄衣方丈走了过来,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宋施主这月仿佛早来了许多天。”
  宋氏与谢长安回礼拜,客气道:“难为方丈还记得。”
  宋氏往常都是初一十五过来的,偶尔遇上讲经,便同弟妹李氏在寺中小歇半日,等讲经结束方才归家。今儿才初六,离十五还有好几日。
  “宋施主此次仍是为礼佛一事?”方丈忽然问道。
  宋氏不免有些难为情道:“并非如此,却是为了我这小女儿,她——”
  “慧明方丈!”话未说完,后头忽然插来一道女声,宋氏望过去,只见安阳侯夫人领着丫鬟走了过来。
  安阳侯夫人亦看到了宋氏,微微一愣,方才察觉到自己失礼了。可她实在有些着急,只朝宋氏点了点头,便又望着慧明方丈:“打扰方丈了,只是事情紧急,还望方丈和谢夫人谅解。”
  “施主有何事?”
  安阳侯夫人当即道:“听闻了灯大师已至寺中,不知眼下可能拜见一二?”
  慧明方丈皱了皱眉,摇头道:“施主来得不巧了,师兄现下不见外客。”
  安阳侯夫人与宋氏俱是心中一紧。
  “方丈能否通融一二?我家府里真有要紧的事要求助大师。”安阳侯夫人咬牙继续求道,“若是能轻易解决,我也不会特意前来求见了灯大师了。”
  慧明方丈不为所动:“种因得果,非我佛家人能解,施主还是请回吧。”
  安阳侯夫人张了张嘴,面上生了几分羞愧,想要再说什么,可实在没脸。若再纠缠,只怕府里的事再瞒不住了。
  安阳侯夫人也是要面子的,当着宋氏母女的面,真难做到苦求他人。没了法子,主仆几个只好败兴而去了。
  宋氏捏紧了帕子,心中大为遗憾。有安阳侯夫人的遭遇在前,她再也说不出什么心诚二字则已的话了。
  那了灯大师,当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
  宋氏甚至琢磨起了别的法子,正在苦思之际,忽又听得慧明大师问了一句:“宋施主方才是要说什么?”
  宋氏有些窘迫,想到方才安阳侯夫人的遭遇,亦不知自己能否成功。只是为了女儿,仍旧厚着脸皮道:“我等亦是来求见了灯大师的。”
  慧明大师面色变得有几分古怪。
  宋氏只以为他要推拒,谁想慧明大师竟笑了一声:“看来谢姑娘是有缘之人。”
  母女俩皆诧异万分。
  慧明大师解释道:“今早师兄便交代了,第十位前来求见的香客乃有缘之人,自该有求必应。”
  “果真?”宋氏大喜,这一波折后,还能柳暗花明,实在是叫人难以置信。
  “出家人不打诳语。”慧明方丈见既开口允了,瞧着她们母女颇为焦急,也不耽搁,这就领着人去了。
  一行人拐过几座庙宇,最后停在了一处禅房门前。
  谢长安打量了一眼周围,俱是参天古树,中间摆着未完成的棋局,后头摆着几盆兰草,长势喜人,千姿百态。是个幽静的场所,却也极为随意,由景观人,想必那位了灯大师也是位豁达淡然之人。
  慧明方丈叫小僧人前去叩门,半晌后,小僧人回来,只对着谢长安道:“谢施主,师叔让您进去说话。”
  谢长安望了望娘亲。
  宋氏欣喜于了灯大师愿意出手,哪里还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只道:“你安心进去,记得好好说话。”
  谢长安点点头,听话地跟着小僧人进去了。
  小僧人只走到门边,便侧身让谢长安进去,说道掩上了门,守在旁边。
  谢长安一眼望去,只见屋子中间侧着坐了一位青衣大师,眉眼祥和,看着和庙中的菩萨有几分仿佛,都是一样的悲天悯人。
  她还未走过去,了灯大师便转过了身子,径自望着谢长安。
  那眼神看人看得太过透彻,一时间,叫人不知是敬畏好还是畏惧好。谢长安怔在原地,迈不开步子。
  了灯大师看了半晌,眉头皱得越发紧了。
  谢长安一阵紧张。
  了灯大师叹了一口气:“阿弥陀佛,施主身上的杀孽委实太重了些。”


第14章 绝世佳人
  谢长安想要辩解,可是又不知道从何辩起。这话可是冤枉大了,她从小到大,莫说杀孽了,连一条鱼一只蚂蚁都未曾碰过。
  忽得,了灯大师又看了谢长安一眼,像是安慰一般的道:“不过,施主亦是身负大功德之人。”
  如若不然,只怕也没有这番造化了。初见这位谢施主,了灯大师便万分诧异,诧异于此人满身杀孽,怨债无数,此身却仍是福气绵泽,平安稳妥。可再细看,才明悟了几分。
  世人都有机缘,这位谢施主,是碰上了最大的机缘了。
  谢长安听得更懵,犹豫着问了出来:“敢问大师,这所谓的杀孽与功德,究竟何解?”
  了灯大师摇摇头:“都是虚无缥缈之事,施主既不记得,又何必太过纠结无心,念念不忘呢。”
  谢长安眉尖若蹙,想到这些日子的事,下意识觉得这些同了灯大师所言都是有关联的,便道,“不瞒大师,这些虚无缥缈之事已对我有了影响,甚至已经入了梦。因为这事儿,家中父母长辈为我百般忧心,这才带我前来求见大师。”
  “谢施主亦忧心于此?”
  谢长安点头道:“但凡梦到,便会生许多困惑,不知那物与我到底有何干系。”私心里,谢长安是不愿同它有什么干系的,可它一而再再而三地入了她的梦。
  “梦中为何物?”
  谢长安想到梦里出现的怪物便觉得不自在了,道:“不知其为何物,只是模样可怖,骇人得很。”
  了灯大师闻言,笑得有些意味深长:“无妨,算不得什么大事。”
  “可是……”谢长安低着头,虽没什么,瞧着也害怕。
  了灯大师仿佛看出了她的顾虑,从匣子里取出一只佛串:“此物虽是凡物,却久供香案前,也沾了几分佛气,兴许能稍解谢施主的困惑。至于根治,不在他人,还在施主自己。”
  谢长安双手接过,捧在手里仔细瞧了一眼,心中感激:“多谢大师相赠。”
  了灯大师温和地笑了一声。
  谢长安小心地将佛串套在手上,顿了一会儿。
  “施主还有疑惑?”
  “另有一事,亦是难以想通,只求大师能点化一二。之前我遇到一人,每每见他,身子都有些许不适。”她本是不想问的,无奈还是开了口。
  了空大师仿佛早已料到了一般,缓缓道:“世间种种,无非因果二字,施主与那位存了因果,所以才有了诸多牵扯。”
  “何时才能解?”
  “这得看天意了。”
  谢长安沉默良久,终究只能释怀。
  不过,从大师的话里头,谢长安也猜到了些许。梦中诸事,应该都是与赵景宸没有关系,至于为何见到他便做噩梦,想来暂时是不能解了。
  拜别了了灯大师,谢长安便从禅房里走了出去。
  宋氏一见到女儿便快步迎了上去,急忙问道:“如何了?”
  谢长安给她看手腕上的佛串:“大师送了我这个,叫我戴在身上。”
  宋氏念了几句佛,心中感激不尽:“多亏了了空大师相助,如若不然,只怕那邪崇是难消的。”宋氏一直认为女儿的症状是韩姨娘那符纸引起的。
  谢长安有心说那本不是什么邪崇,亦不会这么快消,可见到娘亲一脸放松的模样,到底没说半句。
  宋氏复又回过头,同左右的小僧人道了一声谢。慧明方丈因有事在身,方才已经离去了,只留了这两个半大的小僧人在这儿。
  小僧人也知道眼前这个是外头的贵人,忙道不敢。
  宋氏了了心头一桩大事,心情大好,下了决心要将这开元寺的大佛菩萨都拜完。
  谢长安知道这寺里的佛像没有一百也有几十,一个一个拜过去,不知要花费多长时间,多少精力。
  谢长安怕娘亲受不住,多番劝她三思,却被宋氏责骂了好几声,道她心思不诚,不愿带她一块儿去拜,生怕得罪了佛祖。
  “了灯大师如此帮咱们,若是不诚心叩拜,可是会遭天谴的。”宋氏点了点女儿的额头,继而道,“算了,你年纪到底不够,不懂这些。待会儿我去庙里拜佛,你就在外头站着。”
  宋氏自谢源当年出事起便信了佛,到如今,更是深信不疑,颇为虔诚,自然不会叫女儿胡来。
  谢长安无奈地应下。
  宋氏犹嫌不够,又说了她几句,絮絮叨叨,一路念着。
  谢长安认真地听了,脑子里却在想,待会儿娘亲拜得走不动路了,该怎么将她扶到山下去……
  母女俩径自去了寺里最大的一处大殿。
  谢长安一见里头供的佛像,便有些担忧:“娘,这佛串是我向了灯大师求来的,合该由我来拜,您还是先出去吧。”
  “瞎说什么。”
  宋氏白了她一眼:“你身子才好,折腾这些作甚,赶紧去一边站着。”
  说话间,宋氏便将女儿赶了出去。
  谢长安从来不会反抗宋氏什么,被她赶出来,也就老老实实地站在大殿外头的菩提树下,只等着宋氏出来。
  另一侧,两个锦衣男子亦登上大殿台阶。
  清风宜人,更有佳人在前,贺州当即停在了原地,连扇子也忘记再摇,合在手上,许久才记起了言语,杵了杵身边的赵景宸:“殿下您看那儿。”
  贺州声音不大,甚至有些轻柔了,生怕惊扰了佳人:“端看背影,也知道这定是位绝色佳人了。”
  有些人,只需一个背影,或一个眼神,便能叫人心驰神往。食色,性也,古人诚不我欺。
  赵景宸顺势望过去,目光落到树下的身影上,纤腰一束,耳朵藏在乌发下,只露出一个小小的耳垂,上面挂着一对小小的珍珠坠子,莹白可爱。
  赵景宸眼眸渐暗,只消一眼便认了出来。
  贺州还在盯着瞧,冷不丁见那姑娘转了身,诧异地望着这边。
  他瞪直了眼睛,面露惊艳:“她在看我!”
  贺州说得惊艳,整个甚至都露出跃跃欲试的姿态,还未迈出步子,忽见赵景宸上前一步,将人挡了个完完整整。
  “下去!”
  赵景宸,你这个斯文败类!
  贺州当然不敢这样说,只是负气地瞪着人,不敢相信他竟然能如此风轻云淡地说出这样不要脸的话。
  “明明是我先看到的。”而且那姑娘到现在还在看着他,分明是对他有意!
  赵景宸望着他,一脸温和,平静地重复了一句:“下去。”
  贺州心肝一颤,最怵他这个模样了。
  “好,好。”他走还不行么。
  贺州气得连步子都快了许多,嘴里咕哝,两年没见,赵景宸这是越来越不可理喻了。
  真是可怜了那位谢姑娘。


第15章 迷恋(捉虫)
  谢长安定定地站在树下,一眼便瞧见那人走了过来,不知是低下头故作不知得好,还是转身回大殿去寻娘亲为好。
  可最后,她仍旧什么也没做,等着他过来。
  “殿下。”人走到身边时,谢长安福了福身子,有些紧张地唤了一声。
  “无需多礼。”赵景宸犹豫片刻,亲自将人扶了起来。
  才起身,谢长安便猛地缩回了手,脑子里忽然想起二叔板着脸,时常念叨的一句话“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二叔说这话的时候,她和谢珍从没有放在心上过,用祖父的话来说,二叔便是端正太过了。眼下她才知道有些话是不能不听的,好比眼下,即便三殿下松开了,她的手腕上还是一阵火烧似的,谢长安从没有像此刻一样认同这句话。即便三殿下的性格同兄长有些仿佛,可毕竟不是兄长……
  她侧着身,只露出半边的脸,从耳垂羞到了脖子根。
  乖乖巧巧,像个小兔子一样。赵景宸抿嘴一笑,待看到她掩在袖口,细腻如雪的腕子,笑容变深了许多,右手背在身后轻轻碾了碾,复又松开。那上面,还残留着一些温度。
  谢长安悄悄抬了眼,却见他盯着自己的手腕瞧,并没有多想,还以为他是看佛串,想了想道:“殿下可是认得它?”
  赵景宸眼神一闪,笑道:“并不认得,只是上次见你的时候,仿佛没见你戴着。”
  谢长安惊讶于他的好记性,连手上戴了什么都记得,真是细心。
  就像她兄长一样。
  谢长安抬起手,给赵景宸看自己的佛串:“方才有幸拜见了灯大师,这是大师送的,可以辟邪呢。”
  “辟邪?”
  谢长安嗯了一声,不知怎么解释。
  着急时,赵景宸忽然替她接道:“既是了空大师给的,自然有些非同寻常的作用,戴一戴也好,以防万一。”
  “对呀,就是这样的。”谢长安瞬间轻松了许多,晃了晃佛串,“不过,我觉得这佛串当真挺好的,带上去之后人也舒服了许多。”起码这一次,没有再出现什么心慌乏力之感了。
  佛串有些大,戴在手上更显得手腕纤细,叫人担心是不是一折就会断了。
  小女孩儿心性便是这样,得了什么好东西,便会下意识地同人炫耀炫耀。不过,在赵景宸看来这东西实在只是寻常的佛串,既没有多好看,还碍眼得很。
  见她身边无人,赵景宸才问道:“你一个人来的?”
  “同我娘亲一块来的,”说着,谢长安又道,“娘亲在大殿里头拜菩萨,让我站在外头等着。几个丫鬟都去添香油钱了,过会儿便能回来。”
  “殿下呢?”谢长安眨了眨眼睛,方才她好像看到殿下身边还站着一个人来着。至于是哪个,她却没有注意。
  赵景宸含笑道:“也是代母后过来的。她宫务繁忙,不得出宫,这才交代我前来烧几柱香。”
  “宫里没有小佛堂么?”
  “有是有,却比不得这里香火旺盛。”
  “也是。”谢长安听此也不觉奇怪,皇室信佛的人不在少数,皇后娘娘也是其中之一。说来,皇后娘娘同她娘亲还有些像,一个是为丈夫信的,一个是为儿子信的。
  “对了,”赵景宸忽又问道,“上次在宫中晕倒,如今可大安了?”
  “已经好了,只是我娘亲不放心,这才带我来寺中。”
  才说了几句话,身后的大殿里突然响起宋氏的声音。
  “长安?”
  谢长安赶忙转过身,道:“娘,我在这儿。”
  长安……赵景宸心中默念一声,若不是时机不对,他也想这样唤她。却是是小未婚妻,比他小了五岁。
  宋氏寻着声儿走到树下,却看到女儿身边站着三殿下,一时惊讶道:“殿下几时过来的?”
  赵景宸弯了弯身子,宋氏连忙避身还礼。
  “方才过来的,见到长安在一个人站在大殿外头,这次赶了过来。”长安两字,缠绕在舌尖许久,终于还是说了出来。
  赵景宸觉得自己怕是着了这两个字的道了,以至于如此迷恋,失了分寸。
  宋氏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未曾见面的时候宋氏确实担心过,便是皇后娘娘再好,可三殿下到底不是养在身边的,品行如何,一概不知。
  如今见到人了,三殿下又是这般光风霁月,温文尔雅,正合她意。她可是盼不得两个人多相处相处呢。
  可惜了,此处佛门圣地,太过威严。
  又因赵景宸还有事,宋氏同他只寒暄了两句,便分头离去了。
  不多时,宋氏与谢长安身边的丫鬟也添完了香油钱,跟了回来。
  宋氏说要将所有的大殿拜完,便真的一个不落得拜了。
  宋氏执拗起来,莫说谢长安了,连谢源都没她办法。
  谢长安便是再着急,也没有劝动半分,最后只好跟在她后头,宋氏拜多少下,她就拜多少下。
  累是累,可宋氏心里却好受了许多。她这半辈子没做过什么坏事,更不像那些内宅妇人一样,动不动便手上沾血。这些年做过最狠的,便是将韩姨娘给卖了了。虽说宋氏觉得这是韩姨娘罪有应得,可世间种种,多是不讲道理的,宋氏怕这因果报应牵扯到女儿身上,尤其是女儿两次出事,更印证了宋氏的忧虑。是以这回拜佛,宋氏比以往诚心了许多。
  快到晌午,宋氏才拜完了全部的大佛菩萨。彼时,她已经直不起身子了。
  谢长安到底年轻些,虽然不大舒服,可比宋氏要好得太多。同张妈妈一道扶着宋氏,慢慢地往外头走。
  出了寺,便能雇轿子下山了。
  出了山门,宋氏望了望开元寺,倏然一笑:“有了灯大师的佛串,又有佛祖的保佑,这次回去,定然是不会有事的。”
  宋氏语气里是从未有过的笃定。


第16章 变身(上)
  刚走几步,前面忽然停下了几个人,一动不动,将宋氏和谢长安拦在山门处。
  气势汹汹,来者不善。
  一瞬间,宋氏满心的欢喜欣慰消散地干干净净,压着火气,阴沉沉地望着安阳侯夫人。今儿这样的日子,才求了佛串,拜了佛,往后必定顺顺当当。宋氏是绝对不会允许有什么在她面前生什么乱子,叫她女儿不吉利的。若是真有人给她找不痛快,那就是纯粹找死了。
  可惜了,安阳侯夫人并没有在意宋氏的脸色,她心里憋到现在的怒火比之宋氏有过之而无不及。
  “谢夫人倒是留得久,如今才出来,不像我,来得匆匆,去得也匆匆,只落得个两处白跑了。”安阳侯夫人大抵是还想留着一份脸面,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只是她这模样委实太难看,不论说什么,总带着一些讽刺的味道在里头。
  宋氏冷冷地看着她,嗤笑一声:“无故将人拦在山门外,安阳侯夫人该不会是想要问罪吧?”
  “我哪儿敢。”安阳侯夫人青着脸,“不过是来讨教讨教,这么多的人,为何单就谢夫人讨了了灯大师的青眼。前一刻说了不见外人,后一刻就放您进禅房了,一求必应的。佛家言众生平等,合着就是这么个平等的法儿?”
  安阳侯夫人之前被拒,转身便回去了,只留了一个小厮在这儿守着,看了灯大师何时能出来。
  才到了府,满腹的不甘,连板凳都没有坐热,便见到那小厮又回来了,跑的满头大汗,说什么了灯大师见了谢夫人和谢姑娘。安阳侯夫人想到方才在山上的情状,差点没有气晕过去,脑子一热便又坐着马车往开元寺里奔,从山脚到出门处,走得一刻都没有停歇过。
  她本是要找慧明方丈和了灯大师讨了说法的,谁想到最先见到的人却是宋氏,一个没忍住,便将人拦住了。
  安阳侯夫人身后跟着一个姑娘,年纪与谢长安有些仿佛,生得小家碧玉,着一身湖绿衣裳,眉宇间攒了些许焦急。安阳侯夫人在说话的时候,那姑娘便小心地扯着她的衣裳,似是在阻止安阳侯夫人说话。
  只是这动作非但没有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