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出版]-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119火警,并集合附近居民想办法将其扑灭。附近居民不多,可是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也将火扑灭。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被扑灭火之后的大树再度燃烧起来,好似火源就在树中。火竟然是从树中喷出!当火警赶来时已是第二次着火,这一次火才真正被扑灭。这一奇事,在火情解除后被目击者议论不绝,均称“奇特”,“超自然”,“不能理解”。其中第一个发现大火的人说,第一次大火就是从这棵大树上喷出的。这棵大树居然可以自行喷出熊熊大火?尽管有人亲眼所见,却也太过匪夷所思,所以这件事只是作为一个饭后讨论超自然现象的谈资,并没引起各界重视,渐渐淡出了众人的视线。
而后来网上出现了一篇关于中国近200年神秘事件的文章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居然在其中看见了对这件事的描述。短短一句话使笔者内心深深震荡。时间地点分毫不差。正好与笔者二叔描述的情景一致。看来多半确有其事。于是,笔者找到了二叔,问了他相关的事。当年二叔年轻,好奇心重,多方打听。尽也打听到了一些故事。
第一个版本是邻里老人说的。大树的超自然现象让他们联想到了大树后宅子传闻中的一段冤情。往前推50年,那棵道旁树所对的房子里住着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单身女子独住大宅,偶尔会有一些中年男人进出。后来,也不知怎的宅子突然就冷清了,也不见那女子出门。不久后就住进了新的人家。有人说那女子也许筹够了钱偷偷地走了。可是那些老人很确定地说那女子肯定没有出来过,估计是早就没了。女子失踪的前一天正好是她的生日,那天那房子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过年时都没那时热闹的。人们也是那天最后看见那个女子的。而每年的这一天那房子周围似乎也都会发生些奇怪的事。而那次大火之后就平静了。这故事说来离奇,二叔也说当热闹听听,却也似乎有些可信,超自然现象毕竟不少,而很多老人都这么说,不得不让人背脊发凉。
第二个版本是笔者认为最为靠谱的。当地有个学生物的博士生,虽没有亲眼目睹这一离奇事件但是却在第二天听到这件事后说,时值秋季,天气干燥树木燃点本来就低,如果树里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突然运动剧烈产生了燃点以上的温度,树木自燃也是有可能的。至于喷火现象,有可能跟树木构造有关,如果树木有死亡的枝干特别干燥就会从火源处迅速燃烧至尾部,乍一看很像火焰喷出。其实自燃的事很多,有些已得到了科学的解释,比如坟地鬼火自燃现象。“鬼火”实际上是磷火,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它是这样形成的:人体内部,除绝大部分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外,还含有其他一些元素,如磷、硫、铁等。人体的骨骼里含有较多的磷化钙。人死了,躯体被埋在地后开始下腐烂,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磷由磷酸根状态转化为磷化氢。磷化氢是一种气体物质,燃点很低,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便会燃烧起来。磷化氢产生之后沿着地下的裂痕或孔洞冒出到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这就是磷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鬼火”。“鬼火”多见于盛夏之夜,这是因为盛夏天气炎热,温度很高,化学反应速度加快,磷化氢易于形成。由于生成的磷化氢中往往又混有联膦,而联膦的燃点非常低,常温下遇氧气即可自燃。那微量的联膦自燃以后,产生的温度又引燃了磷化氢,于是产生鬼火的现象。也有至今不为人知却频频发生的人体自燃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然而博士生的说法却无法解释大树的第二次自燃。因为扑灭它用的是水,大树所有躯干几乎全部淋湿,而微生物的环境已经改变,再产生高热的概率太低。
还有人说因为有人在上面放了某些化学物质。还有人说,第一次自燃是假的,第二次燃烧是人为的。甚至传说有人为了腾出空间,使自家大门面向大道。
冤魂鸣冤也好,科学自燃也好,甚至有人设计也好。这件事至今没有一个让大多数人信服的说法。那个大树燃烧后的废墟已被新的大树代替,大树后的宅子不再冷清。那次神秘的大树喷焰现象已在百年神秘事件录里占有一席之地,等待着后来人的解答或永远成为不解之谜。
隆福寺大火
老牌商城隆福大厦在意外的火宅之后一蹶不振,从此成为了无人问津的地带。风水宝地意外失落的原因究竟在熊熊烈火之中,还是在地下挖出的石龟之中?是天灾?是人祸?还是注定了隆福大厦有此一劫?神秘的风水之说是不是可以重新拯救往日繁华的隆福大厦,再造一个兴隆的商业大厦回来?
众所周知,北京隆福大厦曾经是北京市的老牌商城,它曾经与百货大楼齐名,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成就。隆福大厦是全市第一家安装上中央空调和自动扶梯的大厦,以它为中心,还带活了周边的经济,形成了所谓的“隆福商圈”,年年都举办热闹的隆福庙会,可以说,在北京隆福大厦大火之前,隆福大厦一直就生意兴旺、人气聚集。那么究竟是什么把隆福大厦变成了后来的一蹶不振呢?隆福寺又是怎么回事?这一切,还得从一场大火说起。
1993年的某天夜晚,北京东四胡同的居民李某正和一家人在家吃饭,突然,只见小儿子突然指着窗户对李某说:“爸,我好像看见那儿有火花。”李某顺着儿子指着的方向看过去,高高的建筑物正是已经关门了的隆福大厦。李某再定睛一看,本来应该是所有灯都熄灭了的福隆大厦的中层竟然隐隐有肉眼可见的火光发出。李某心想:恐怕是这大厦起火了,于是决定往隆福大厦去探个究竟。他放下碗筷,朝门口走去,四合院里的邻居老陈见他匆匆出门,好奇地问道:“老李,您这是出去干吗呢?都这么晚了。”李某边往外走边答道:“您看那隆福大厦——”说着,还指着隆福大厦正着火的那层。老陈的妻子就是隆福大厦的售货员,所以她对隆福大厦的结构还算熟悉,看到着火的那层建筑,老陈一拍脑袋:“糟了!”老李想,你激动个啥,烧的又不是你家房子。只听老陈忧心忡忡地说:“着火的那层好像是我媳妇工作的家电部门,怕是那些电器都烧着哩!”李某一想,这烧着还好,家电这玩意儿,要是爆炸了咋办?于是两人结伴前往隆福大厦看个清楚。
当李某和陈某一齐到了大厦的保安部反应情况之后,得到的却是值班的老谢一顿臭骂:“胡说八道!这关你什么事啊?你家才着火了呢!”和他一起值班的老吕今晚打声招呼就没来。结果正当老谢在值班室里蒙头睡得正香的时候,遇上两倒霉鬼,非得说他值班时楼上起火,这不是晦气他吗?老谢没好气地把二人给赶走了。但他究竟还是心虚,于是拿着一个大手电,开始慢悠悠地逐层检查了起来。
老谢这刚走上去没几层,就察觉到了不对劲儿,往常自己值班的时候,楼里总是静悄悄的,今天怎么还有噼噼啪啪像是什么爆炸的声音啊。他赶紧往上走了几层,这才发现位于家电部下层的服装楼也起火了!老谢此刻可跑得比兔子还快啊,他没几步就蹿回了值班室,拿起电话拨打119,119那边接电话的同志一听是北京隆福大厦起火,也不敢拖延时间,迅速派出消防官兵往那边赶了去。
说到大厦的起火原因,其实也是简单得很,就是电路老化,以至于引燃了主楼的电路,再加之楼里面压根儿就没有装自动喷淋系统,保安人员也没有及时巡逻发现异状,发生这大火就在种种不是巧合的巧合下悄悄地燃了起来。等到消防官兵到了周围胡同的时候,火势已有控制不住的态势了。
消防队还没到隆福大厦,就停了下来,原来是周围的胡同太窄,消防车根本就开不进去,于是一群救火的人看着轰轰烈烈的火势干着急。匆匆赶来的北京市副市长到场看到这种场面差点气断了气,他立马下达市委的最高指示:就算拆了胡同,也要保住隆福大厦!在武警官兵和警察的动员下,老百姓这才给消防车让了条小路进出,也没见真拆了谁的房。但不幸的是,最佳灭火时间已经被错过了。乌龙的事情还在后面。武警官兵本来想要砸开玻璃窗,从外向里浇水来灭火,谁知道本来半封闭的隆福大厦一下子进来这么多的氧气反而助长了火势,大火随即蔓延到了隆福后面的库房。不到30分钟,5辆消防车的水都用完了,而大厦一层的消防栓压根儿就只是个摆设而已!周围居民的自来水根本就达不到消防水压的要求。最后,大火还是经过了几小时最传统的搬运水才得以扑灭。
隆福大火的结果是几乎值钱的东西都烧了个一干二净,连保险箱里的钱,珠宝楼的珠宝都无一不被烧掉了。警察奉命在扑火结束后封锁现场,防止盗窃抢劫案的发生,而员工则没有在柜台前工作时轻松了,只有一个个到废墟里清理剩余财产。
大火过后的隆福大厦,倒也没有特别的困难,毕竟以前良好的业绩摆在那儿的,银行纷纷放贷给隆福以期它能够重振起来,但谁又能猜到重新建立起来的隆福就此一蹶不振了呢?
这中间还有故事,北京当地人都知道,隆福的一蹶不振和两种动物离不开。据说,在重建隆福的时候,施工队拆旧楼挖出了一个很深的狐狸洞。洞刚打开,施工队员还没反应过来呢,三只体型大得出奇的狐狸就从洞里一下子蹿了出来,有人想要追上去,无奈狐狸跑得实在太快,也没追上,就不了了之了。还有一种动物不是真正的活物,但很多人相信,隆福就是因为没了它,这才生意越做越烂的!新隆福门前的隆福牌楼在施工时挖出了两只石龟。据说那其实是一金一寿两只龟,金龟守财聚金、寿龟兴主聚气,两只龟本来好好在地下守护着隆福,却被人挖起,再也没放回去,于是隆福终于既无人气也无收入了。隆福大厦的员工在收到最后一笔奖金之后,纷纷都下了岗,再也没有了铁饭碗这种东西。之后的隆福并没有就这么被放弃,它曾经转型成为了电器城、汽车展览地,甚至是报给浙江的老板做成小商品批发市场,无不以失败告终,隆福大厦与往日的辉煌永别了!
隆福大厦虽然逐渐败落了,但是隆福西面的娃哈哈大酒店却是越办越火。至于原因嘛,只能说风水这个东西,信不信还真由您。稍微懂点风水的人都知道,像福隆大厦这样外墙没一个窗户的建筑物,又在顶上安了个隆福庙,不就成了个“盒”字吗?而它对面稍矮的娃哈哈大楼比它低,又正是开餐饮的地方,所谓“供品”都是越吃越新鲜,怪不得生意这么好罗!
北京的老建筑还有很多,每座建筑的背后也有那么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隆福失去了人气又没有了财气,归根结底还是计划经济的时代过去了,要适应新的市场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形势!
青藏高原下的巨型空间
美丽神秘的青藏高原中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2一队执勤的战士在受伤的藏羚羊的引导之下,竟然发现了神秘的巨型空间!寻找生路的他们在路途上又经历了什么神奇的事件,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色?青藏高原神秘的面纱是否就会这样被人类揭开来,而吸引全世界的眼光?
神秘美丽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其高原面的平均海拔在四千到五千米之间。因为青藏高原位于两个板块的接触地带,其外围经常发生地震,所以一直到现在青藏高原还在以每年一厘米的速度在上升。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类型和特殊的地势,青藏高原人为的干扰和破坏很轻,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都保存完好,人类也少有涉足。但同样的,对于青藏高原地下的秘密,我们也知道很少。笔者就曾经听说过关于青藏高原地下有巨型的空间的故事,但对于故事的真实度,还得请读者您自行判断。
“小叔,这是你吗?怎么可以帅得如此惨绝人寰哪!”赵晓晓惊呼。
“晓晓,你的语文学得实在是太差了!惨绝人寰是这么用的?你们老师也是这么教的?”赵刚止不住地摇头。
“哎呀,不管啦,反正小叔你这张照片真的是酷毙了。看看这身绿色的军服,帅气呀!”晓晓立刻反驳。
“我看看是哪一张?”赵刚走向书橱。“哦,这一张,我想想,应该是在1995年拍的。因为是服役的最后一年了,所以和队友在执勤的路上拍的,留作纪念。啊!青藏高原,那时的天空是那么的蓝,雪山是那么的深沉厚重,连藏羚羊也不怕人,还会追在我们的执勤车后面乞求食物呢。”
“青藏高原嘛,我也好想去看看啊,听说那儿的空气与城市里的污浊的气体相比,天壤之别呢。还有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啊!好想亲眼看看小藏羚羊是怎样的呢。”晓晓满怀希冀地说。
“说到青藏高原,1995年,倒是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而且还和藏羚羊有关。”赵刚突然说。
“奇怪的事儿?什么事儿呀?小叔,快讲讲吧。”晓晓迫不及待地想知道。
“你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性,一定会不停地骚扰别人。为了减轻人民群众的苦难,我还是仔细给你讲讲吧。”赵刚对这个性格直率的小侄女非常宠爱,总是尽量满足她的各种不算离谱的要求。
“和往常一样,我和几个队友一起开车到岗哨执勤。春天的高原景色非常漂亮,远处的雪山巍峨壮丽,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真的是渺小的、不堪一击的。除了红色、白色的格桑花漫山遍野地开着,藏羚羊成群结队地在吃草。我们车速不快,在副驾驶座上坐着的小李,就是我的好朋友李蒙,看到一群衰老的藏羚羊结对走向一处隐蔽的地段。他感到好奇,就让我把车停下,几个人一起跟着去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受伤的藏羚羊需要帮助。”
老藏羚羊走得不快,我们亦步亦趋地跟着。它们没有看我们,继续着它们前进的步伐。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一个岔道口,藏羚羊齐齐地向右边走。但是右边没有路,而是一堵石壁。就像神话中沉香劈山救母,一座几千米的高山齐齐地被劈开似的,表面光滑平整,寸草不生。正当我们感叹不已的时候,领头的老羚羊,突然直直地撞向石壁最低端的一块红色的区域。地势陡然改变,我们站的位置由地面变成了地下,老羚羊毫不惊慌地也来到了地下。
“光线逐渐消失,幸亏我们随身携带了小手电。打开手电开关,终于看清了我们所处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庞大,只能用庞大来形容。你知道吧,我国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44公顷。而我们所见到的地下空间,却是堪比几十个天安门广场。应该称地下这个空间为洞穴吧,可洞穴的顶部高高地悬在我们的头顶,目测也有几十米,有一栋30楼的电梯公寓那么高吧。洞穴里面干燥,甚至还有风的流动。我们尾随着老藏羚羊一直向洞穴的深处走去,转过十几个蜿蜒曲折的通道,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另一幅图像。如果是盗猎者误闯进这个地下空间,一定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小山似的藏羚羊尸骨堆积在角落,而刚才我们尾随的那群老藏羚羊也已经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等待着死神的到来。可以推测,这个洞穴应该就是藏羚羊的墓穴。但是,疑惑一个接着一个:为什么会有这么庞大的一个地下空间存在呢?”
“这个地下空间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以前有其他人到过这里吗?这个地下空间存在了多久?出口在哪儿呢?这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环顾整个地下空间,不可能有提供给人类的水和食物。我们几个人误闯进去,必须想办法走出这个地下空间,否则就是死路一条。顺着风的方向,我们默默地走着,以免说话耗费体力。毕竟,不知道出口在哪儿,不知道还要走多久,由于事发突然,也没有随身携带任何干粮,所以保存体力是必需的。我们走在前面,一个队友的衣兜鼓鼓的,当时我们都没有在意。跟着风,果然没错。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见着了一个宽约两尺的缝隙。透过缝隙,望见青藏高原特有的湛蓝湛蓝的天空,还有雄鹰在展翅飞翔。大家精神振奋,终于能够活着离开这个巨型的地下空间了。可是缝隙太过狭窄,我们只能先将衣物扔出去,然后人体慢慢地挪出。一个接着一个,当最后一个队友要将衣物扔出的时候,他的鼓鼓的衣兜卡住了。只能先将衣兜里的东西拿出来,再把衣服扔出。但是,他沉默地点下了头,慢慢地将东西拿了出来。大家都以为是望远镜,可是事实不是这样。那是一根藏羚羊的羊角,不长,所以能够装进衣兜里,且圆润光滑,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带着异样。他自己也羞愧难当,脸涨得通红。”
“顺利出了地下空间,大家赶紧向上级部门报告。然而,等到大批人员到达老羚羊撞击的地方时,红色区域消失了!四处搜寻,也没有发现地下空间的入口,甚至,我们逃生的‘一线天’也消失不见。根本无从查证我们所说的是否真实。两个月后,我就退伍了。往事也随之搁浅。”
“小叔,我相信你!”晓晓立刻表态,“无论其他人怎么想,反正我是坚信不疑的。”
“小淘气,谢谢你的信任。其实,小叔也只会把这样的经历当作是人生中美好的回忆。不过,青藏高原的景色真的很不错,如果你高考能够进入全国排名前十的任意一所大学,小叔就带你去那儿度假怎么样?”
“小叔,你说话算话哦!我保证超额完成任务,一言为定咯!”晓晓高兴得手舞足蹈,“可以去看小藏羚羊了,哈哈哈哈……”
这个故事的真假,就像是神秘的青藏高原那样,永远模模糊糊地隔着一层面纱,让人摸不着也看不清。“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还将继续保持它的神秘的美丽,吸引着每一个人对它的探索。
崇文区起火70次
2004年4月,北京市崇文区永外革新里24号院发生神奇大火——一天失火次数多达70余次!神秘管理员屡次从失火处经过,究竟是偶然?还是另有隐情?笔者亲访这场离奇火灾的现场,把关于这场神秘的火情的细节一一梳理,希望能够从中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来,揭露事件的真相,同时还无辜者一个清白!
2004年4月,崇文区永外革新里24号院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天之内,院中几间堆放纸品的仓库不时地出现零星的火点,时而又冒起阵阵的白烟。出现火情的次数,竟多达70余次,而这仅仅是因为仓库管理员曾经从这里经过。
有猜测认为,这位管理员身怀特异功能。难道管理员真是奇人?还是火情另有原因?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如此猜测?而为什么离奇火情,一日烧了70余次?
笔者来到了这个发生离奇事件发生过的地方。
走进永外革新里24号院,笔者看到这里已经恢复了平静,两三名员工正在整理货品。仓库里堆着各种纸制品,屋外的空地上也摆满了1米多高的纸堆。仓库中留下的黑色烧痕显示着这里曾经发生的火情。
据这些员工的叙述,11月3日下午近5点,一间库房一角堆放着的牛皮纸突然冒起了白烟,被一位货主发现后,用灭火器扑灭。与此同时,另有几间库房也出现了零星的火点。30多人立即投入了灭火之战,他们将库房中的纸品搬到了室外。然而,库房始终是零星火点不断,更为奇怪的是,室外不相邻的纸也着了火。
为了灭火,大家一直忙到次日凌晨1点多。然而,在火情间歇了几个小时以后,4日8点过后,火情又开始出现,并一直持续到了下午4点左右。
“一开始,大家用灭火器扑火。后来发现,只要用湿毛巾盖在冒烟的纸品上,火就会熄灭。”一位现场的工作人员向笔者描述了怪事的始末。
一天时间,这样的火情竟然发生了70多次。永外革新里24号院究竟怎么了?
而由于仓库平时严格控制火源,每次起火地点又不尽相同,甚至毫不相邻。表面与平常火情一样,可起火原因的不明,着火地点的离奇,让人很是疑惑。
起火原因实在是扑朔迷离。正当大家都如同丈二和尚一般的时候,货主的家人将目光集中到了一位管理员的身上。
据这位货主的家人观察,这位管理员所经过的所有地方,几秒钟后纸品就会起火,只要他在场,就会四处起火。而他走后,火情也就不再发生,而如果他再次经过火就会再次燃起。而发生火情的当夜,该管理员睡觉时,发现自己身穿的工作裤裤脚竟然也有三处着火。
有人怀疑,这位管理员有特异功能。
“他是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小伙,来到这里看管仓库不过10多天。平时从大门口进进出出,(他)看上去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看管仓库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他对于所传的“特异功能”,似乎很是怀疑。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从离奇火情发生后,这位管理员就离开了这个仓库。
刻意逃避公众视线也好,碰巧离开也罢,神秘的管理员悄然离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是,他曾向外界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表示最近的社会舆论给了他很大的压力,他并没有传说中所谓的特异功能,“自己只是个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而“特异功能”一说,不被科学所认可。
面对纸品仓库的离奇火情,神秘的管理员到底有没有特异功能?他是不是引起火情的“源头”呢?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火工与烟火技术实验室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志明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杜志明认为,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人存在特异功能”这种说法是不被认可的:“在社会中,时常会流传各种‘奇人’具有各种所谓的‘特异功能’的说法。说有的人可以‘耳测一切’,有的人可以用手指看书识字,有的人视力可以穿透墙壁等等。然而,事实上‘人有特异功能’这种说法是缺乏可能性的。”
据他介绍,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来正确、合理地解释“人存在特异功能”的现象。
与此同时又有专家称:发生自燃基本没有可能性。
如果排除了管理员“特异功能”的原因,那么,这些纸品的燃烧会不会是化学上的自燃现象?
在杜志明看来,纸品基本没有发生自燃的可能性。
他告诉笔者,自燃是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燃烧。据他解释,要发生自燃现象,存在自燃物质是首要的条件。这些物质本身就具有自燃性,能和氧发生反应。然而,这却很难和此次纸品仓库失火联系起来,因为“纸张并不是容易自燃的物质,除非纸张的表面存有易燃的物质,或者其印刷字体上存在此类物质”。
“温度也是引起自燃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之一。只有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燃物质才会发生自燃。”杜志明分析认为,纸质材料在11月3日、4日这样10℃左右的低温天气下,基本没有发生自燃的可能。
笔者随后查阅了11月3日、11月4日两天北京地区的天气情况,11月3日北京地区的温度是7℃~17℃,11月4日为7℃~13℃。
“理论上,体积较大,化学反应性比较强的材料比较容易发生自燃。和自燃物相比,纸制品的化学反应很弱,常温下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自燃反应。”杜志明说。
他同时指出,即便一堆纸发生了自燃反应,首先冒烟的也应该是纸品的中央部位,而不可能是纸品的边缘地带。另据了解,从那些从火情现场抢出的成件纸品来看,被火烧过的痕迹多在包装纸的边角。
而相关部门称:调查已展开,尚无结论。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一天之内引发了次数如此之多的离奇火情?
笔者来到了受理这起失火案件的崇文区永外派出所。
据笔者了解,在火情发生的当天,公安和消防部门就赶到了现场,消防部门还对现场进行了录像。
不过,公安部门透露,现场“并没有什么发现”。日前,他们已要求所有的纸品厂商对自己的纸品进行技术鉴定,具体的鉴定结果尚未出来。
后记:
永外革新里24号院的神奇失火实在令人费解,起火原因更是扑朔迷离。看来要将这起离奇的失火案件弄个水落石出,还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更加细致、更加深入的调查。
至于神秘的管理员是否是引起火灾的源头,无论专家还是消防、公安部门都一致认为,不能妄下定论。这位备受争议的管理员如今已悄然离去。
究竟永外革新里24号院失火的真相是什么?何时才能揭开这个谜底?相信读者朋友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期待。
五龙潭异象
济南市五龙潭历时千年,传说,每逢重大变故此地必然有异象出现。2010年10月29日凌晨,五龙潭再现异象:一条长达六米、宽约半米的塌陷处出现于五龙潭。此景恰好印证了历史上关于此潭“天尤怒,潭自危”,引起了济南市民的热议纷纷。神奇景象为何而出现?是真有天怨?还是如科学家解释的那样是地质方面的原因?
10月29日凌晨3时左右,位于济南市西门路附近著名的五龙潭公园内,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名泉五龙潭突然塌陷,塌陷处裂开了一条长达六米左右、宽半米的大口子。在场记者目睹了这一壮观场景:塌陷处在潭中央,水中的大裂口周围聚集了大量的游鱼,望着深幽幽的裂口,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
由于五龙潭深不可测,从来没有人知道水有多深,也没有人敢下水去看个究竟。目前更不敢派遣专业潜水队员进入水中裂口去探察。
这一事件让人不得不想起流传于五龙潭上千年之久的骇人传闻。现场市民也纷纷叹气这个令人恐怖的千年传闻,这个传闻也正好与历史吻合,自古关于此潭的“天尤怒,潭自危”这六个字似乎正被逐渐验证着。虽这样的传闻听上去不可信,但也给这事件增添了一分神秘色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现场记者曾采访过一个坍塌时的在场人,在五龙潭东南侧开茶社的茶社经理陈允宪。陈经理向记者讲述了当时那令他恐惧的一幕:28日晚,之前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景象发生,天空很晴朗,夜空中繁星流动,没有乌云,他与公园值班人员聊天到很晚,然后回到他的茶社洗漱上床睡觉。睡到下半夜,不知道被什么惊醒了,当时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