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出版]-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与公园值班人员聊天到很晚,然后回到他的茶社洗漱上床睡觉。睡到下半夜,不知道被什么惊醒了,当时并不知道是几点,醒了后他感到外面的天色异常红润,突然听到潭水中央处传来奇怪的声音,好像是什么东西往外涌动,又像是水泡在上涌,声音很诡异。突然潭中一声巨响,接着他感觉好似地震一样,连房屋都震动了一下,然后便再没有动静。由于过度害怕,他不敢出去查看,在床上一直待到天亮,清晨后,他来到潭边,发现偌大的潭子中央凹陷了20多平方米,而更怪异的事是,8点左右,他再来看,凹陷处竟然裂开一个大口子。更不可思议的是,大量游鱼聚集在裂口处,仿佛是在等待什么,随后鱼越聚越多,好像整个潭中的鱼都来到这里,在裂口处游动,不肯散去……他大惊之下急忙报告了公园办公室。
站在潭边看着塌陷处的大裂口,在深深的水中诡秘而深邃,使人感到寒意。五龙潭这个千古之泉自古就没有干枯过,不管济南如何大旱,水深不见底,没有人能知道里面的情况,而流传千年的传闻也让人更感神秘。
传闻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唐朝玄宗李隆基时期,五龙潭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形成的。当时这里还是唐朝名将秦琼的府邸,并没有五龙潭,由于秦琼是唐开国名将,祖籍济南人,与程咬金、罗士信都是唐初的英雄,在李世民贞观年间去世后,他的儿子一直居住于此,后来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末期,由于玄宗宠爱杨贵妃,荒淫无度,从而朝政荒废,政体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秦琼之子由于为人刚正不阿,看不惯那些阿谀奉承、狡诈奸邪的小人,便与一些仁人志士聚集在府里痛斥朝廷的腐败与奸臣的恶毒,结果被小人告发。奸臣在玄宗面前大肆污蔑秦琼之子,玄宗大怒,派人来济南缉拿秦琼之子,并将秦府抄家,结果朝廷官兵刚来济南快到秦府地的时候,突然天空电闪雷鸣,有人见五条金龙闪现空中,随即秦府塌陷,塌陷处形成渗坑,大量水冒出,形成了今天的五龙潭。自此秦府便消失,被一池潭水取代,而关于此潭传说更是很多,记载曾有水性好的人下到潭中,游入很深,发现一处府院,上写“秦琼府”,里面用具齐全,有人居住,明代还有人在潭边见秦琼显灵,等等传闻自古很多。
而据历史明确记载,每逢治极乱世与人心向恶的时代,此潭便会发生异相,最近的两次有明确考证的记载一是1908年的清末,此潭在深夜突然沸腾,随即有一处风格明显是唐代的府院浮现,这在《山东志》有明确记录,还有一次是1938年,一夜之间潭中水声巨响,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水面漂浮着大量古书,目睹当时情况的是当时山东民办大学一李姓教员,而1982年,当时济南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对五龙潭进行两侧清理时,曾挖出一唐石碑,上书“唐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宅”,这石碑至今保留在五龙潭公园内,多年来,有很多济南市民在潭边捡拾到古物与器件,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最近一次的五龙潭异相发生在2002年,当时济南地区大旱,千年从没有干枯过的五龙潭也破天荒地干枯了,当时潭里水域面积被缩小到很小的一块。由于潭里有大量鱼与龟,人们为了不使鱼因为水干枯而遭殃,便准备把鱼与龟全部打捞上来转移。但是神秘的是,潭里的水已经很少了,鱼和龟根本无处躲藏,但人们在很小的一块水域却找不到任何鱼等水生物。由于五龙潭与外界水系或泉群没有连通,所以鱼不可能游到外面,但怎么就是找不到。它们究竟躲到了哪里?而2003年济南地区雨量增大,五龙潭又恢复了过去的喷涌,水量也恢复到以前,让人惊奇的是,那些鱼龟又出现了。所以有人断定,潭底必然有秘道,更加印证了秦琼府邸的传闻,而百姓则认为此潭里面有秦琼化身的龙在守护。
此次坍塌事件,公园请来了很多水利和地质专家来考察原因,可是至今没有结果。
山东省水文局一名高级工程师做出了推论:水下必然有暗道或者古建筑物或者其他什么东西,由于水下物体突然坍塌才造成潭底坍塌,而公园则认为只是水下的岩石经过常年腐蚀软化所以才造成了正常的坍塌,水文局的高工对此说法断然否定,并且指出不可能,并请示上级开始组成考察人员对五龙潭水下进行彻底的考究,但是在这样一个暗流涌动的深潭里,对第一个下水的人都是一种考验。
但计划仍无法进行。因为水深不见底,也不敢贸然派人下水,而济南市民更多是相信潭中发生异相必然有预兆这么一说,毕竟已经流传千年之久。
关于五龙潭的形成,专家们也各执一词。最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版本是:该潭的形成,应当是地质变化的结果。根据钻探得知,这里地底上层,是21。5米厚的第四纪黏土层,其下是40米厚的闪长岩,闪长岩下面是奥陶纪灰岩。由于石灰岩长期被地下水溶蚀,形成溶洞。日久溶洞愈大,在重力作用下,上层黏土和闪长岩塌陷,形成深潭。毕竟传说太为玄妙,除了亲历事件的市民,溶洞的解释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关于百姓捡到宝物的传闻。也有人提出:据《水经注》记载,北魏以前就有这片水,称净池,是大明湖的一隅。相传,五龙潭昔日潭深莫测,每遇大旱,祷雨则应,故元代有好事者在潭边建庙,内塑五方龙神,自此便改称为五龙潭。根据古代习俗,祷雨时古代人会向龙王献上珍贵物品以示诚意。也就是会向水里扔下宝物。日积月累,大量宝物囤积于潭中。千年之后水利地质变化部分宝物浮出岸边,被居民拾到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这种说法却也有诸多疑点,而千年传说代代相传。也只是被一小部分人所接受。五龙潭是济南一大奇迹。它的身世、它的异相等,有种种神秘的地方引人浮想。千年恐怖传说现代人不足以惧怕。但也因为各种限制,无法在现有的科学与认知基础上对这些异相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戴着神秘的面纱,在莫测深潭中幽幽注释着费解的人们,静静等待着大家对它真正了解的一天。
遵义农家地面喷血事件
2010年这天,遵义一个姓苟的农民在自家的墙壁上发现了血迹,不仅如此,血好像还是从墙缝里渗出来的那样不停地流着!诡异的墙壁之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老屋喷血,究竟是人为的一次恶作剧,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埋藏在里面?抑或根本就是虚惊一场?
中国人虽然不信神,但大多却对鬼神有敬畏之心。在他们看来,心怀虔诚,都可以替自家保得一些平安,至少心中舒坦,凡事也更加无所畏惧了些。然而不巧的是,总有那么些现代科学都无法解释的现象发生,让这些不信神的人也变得疑神疑鬼。下面我要讲述的就是这么一件诡异的闹鬼事件——遵义农家地面“喷血”事件。
在距离遵义市中心城区30多公里的虾子镇红旗村紫明组居住着苟某一家人。他家和别的家庭没有什么区别,几个兄弟姐妹有的外出打工,还有的留在当地或者务农、或者经商。父母和苟某一起生活,家里是一间不大的四合院,就只住着苟某夫妻二人及家里的两个孩子和年迈的父母而已。
2010年7月的某天晚上,苟某一家人正在家里吃晚饭。“我吃饱了。”苟某的儿子早早地放下了碗筷,他正是贪玩的年纪,每次吃饭总是狼吞虎咽,希望能早点出门去玩。苟某的眉头蹙了起来,不满地说道:“这么晚了,还出去玩什么!”儿子对他做了一个鬼脸,还是急匆匆拿着自己用竹子和绳绑成的“弓”,兴冲冲地就出了门。苟某的妻子放下了碗,不放心地在后面喊道:“儿子,早点回来!”却见儿子也不答应,早就跑得老远了。苟某的妻子饭后在厨房收拾碗筷,二老则是早早地回了自己的屋子休息,只剩下苟某一个人在堂屋里面看电视。无聊的电视节目丝毫不能吸引苟某的注意力,一天农活忙下来,他其实更喜欢安静的睡觉。突然苟某本来已经有点模模糊糊的视线被右侧墙面的缝隙上的污迹给吸引了。在瓦数本来就不高的电灯下,这块污迹来得格外突兀和醒目。苟某揉了揉眼睛,凑上前去近距离地打量这块污迹。
苟家的房子早已经有些年头,墙上难免出现些裂痕和缝隙。但老一辈有一个说法是,这房子啊,要人住着才有生气,人一旦不在了,房子也会迅速衰败下来。苟家的房子一直住着人,所以虽然显得有些老旧,比不上村里其他人盖的几层高的新楼房,但一直也不见有什么衰败。苟某蹲下身子,用手指蘸了一点污迹在指头上,发现手指头竟然是血红的颜色,那么这个黏稠的液体是……苟某还正在思考,一道“污水”就从他面前的裂缝喷涌而出,有几滴还直接溅到了他的脸上。苟某被吓得直接坐在了地上,苟某的妻子看见丈夫怎么面对着一面墙坐着,实在奇怪得很,于是问:“当家的,你怎么了?”只见苟某一脸“血”污地转过头来,眼神愣愣地望着妻子,妻子一声尖叫,丢下了手中的帕子就上前去扶住苟某尖叫道:“当家的,你怎么啦你!当家的!”苟某看到妻子惊恐的表情,便知道她误解了,他指着墙上似血非血的污渍道:“这血可不是我的,是它——墙面的。”妻子这才放下心来,但还是不大相信,她也用手指抹了点儿“血”放在鼻子间闻了闻,一股子腥味儿,像极了血的气息。“当家的,这墙究竟是咋了啊?”苟某也觉得奇怪得很,可自己也摸不到头脑,只得说:“找隔壁王二叔家问问吧,他兴许知道呢?”夫妻俩一合计就先洗了脸和手,一齐到了距自己家最近的王二叔家里,老王听说了这事,也好奇得很,便带着自己心爱的小孙子小王一齐去苟家看个究竟。
小小的村子消息传得很快,没一会儿,苟家就聚集了好些看热闹的人了。村民们赶到苟家,苟家的墙壁竟然是又一次开始“喷血”了。这究竟是什么呢?正当大家在七嘴八舌议论得起劲儿的时候,苟某家养的大黄狗阿黄也溜进了屋子里,只见阿黄东闻闻、西嗅嗅,竟然直奔了那摊被墙壁喷出来的血红色污迹而去,还摇头摆尾地舔得起劲儿。
一屋子的人被阿黄的举动吓到了,有人发问:“这该不会是血吧?瞧着畜生吃得这个起劲样儿。”旁边的人回答:“我看恐怕就是血啊,不然咋是这个颜色呢?”村民们已经由议论变成了交头接耳,看得一旁的苟某心里紧张得很。当听到耳边传来不知是谁的一句:“这墙里该不会有尸体吧?”的时候,苟某再也不能淡定,他直接大声说道:“明天俺去找公安局里的人看看,不要乱说,不要乱说啊!”
夫妻俩当晚都睡得不大踏实,妻子忧心忡忡地搂着苟某的背说道:“当家的,你说那东西不会真的是……”“尽说废话,早点睡觉!”苟某打断她的话,转了个身,平躺在床上,看着眼前的黑乎乎的房顶发呆,心里同样充满了不安的感觉。
第二天,两人来到了距家最近的派出所报案,接待他们的警察同志听闻这个消息就跟着夫妻二人前去苟家屋子里看个究竟,并且亲眼看到了所谓的墙喷的鲜血。饶是经验丰富的警察也不得不承认,这喷出的液体不论是颜色还是气味都像极了血,难道这真的是血?他把目光投向了领着他来的苟某夫妻二人,这两人怎么看怎么老实,也不像会在墙里藏尸的人啊。就在这时,只见苟某的儿子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进来,手还在指着院子,好像看到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苟某一声厉呵道:“兔崽子,乱跑什么?”“爸爸,院子里喷血啦!”苟某等三人急忙赶到院子里,发现自家院坝的地上也开始“喷血”了!原来刚刚在苟家看热闹的一个村民后背被地上喷出的溅到了,他们这才发现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连自家的院坝也开始喷血了。后经警方调查,苟某家的住房于2004年修建,从修建至今未发生过任何怪事,近日来家中及附近也未发生人畜死亡情况。这些血是从何而来呢?实在是令人费解。
事实上,地上喷血的事件并不是第一次有发生。2005年8月16日,浙江省东阳市白云街道下昆溪村村民陈正明家里也像喷血一样冒出了许多的红色液体。据有关的报道称:“红色的液体像从喷雾器里喷出的那样从地面向上喷射,有三四十厘米高,持续了数秒钟。”地质学有关方面的专家、教授经过实地考察,否认了此地可能有“血泉”存在的说法。
这次的喷血案件是真是假还有待判定,但是无论是谁,假如某天发现家里的墙好似被割破的肌肤一样不断渗出鲜血都会手脚无措吧?
第五章 中国考古界惊天谜团猜测篇
古墓中,千年不腐的女尸究竟是何原因;月亮山的野人为何凶残行暴,残忍杀人的背后有何隐情;高达4米的史前人类究竟有何特别之处,惹来考古界的纷纷热议;古人也会用电吗?青海神秘山洞之中的铜丝究竟从哪里来……考古疑云,许多我们无法解答的问题还在等待着探索和发现。
古人用电吗
电能的运用改变了一个时代的形态,也是现代文明的发源。1938年的青海南部地区,这里高寒缺氧,冬季漫长,一年有十个月都是在冰封之下度过。考古学家却在一个天然形成的凹形山洞的焦黑的墙角处,发现了锈迹斑斑的铜丝以及明显的用电的痕迹!冰天雪地中究竟掩埋了些什么惊天往事?
电,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事物之一。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物理学中我们知道,通过实验会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其吸引力或排斥力遵从库仑定律。电是个一般术语,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像闪电、静电等等,还有一些比较生疏的概念,像电磁场、电磁感应等等。
很久以前,就有许多术士致力于研究电的现象。可是,所得到的结果真是乏善可陈,少之又少。直到17、18世纪,才出现了一些在科学方面重要的发展和突破。在那时,科学家并没有找到电的实际用途。时间推进到19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工程学的进步,把电带进了工业和家庭里面。在这个电气研发的黄金时代,日新月异、连绵不断的快速发展带给了工业和社会,难以形容、无法想象的巨大改变。作为能源的一种供给方式,电所具有的多重优点,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例如,大众交通、取暖、照明、电讯、计算等等,都必须用电为主要能源。
来到21世纪,现代工业社会仍旧依赖着电能源。在可看见的未来,电想必是绿色科技的主角之一。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地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现在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地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对氧气的需求,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现在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18世纪时西方开始探索电的种种现象。
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分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分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现在的“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的看法却是相反。
1752年,他在一个风筝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1799年,意大利科学家伏特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特电池。
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完成了一项重大的发明。在这两年之前,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认为假如磁铁固定,线圈就可能会运动。根据这种设想,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装置内,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线路就会绕着一块磁铁不停地转动。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是第一台电动机,是第一台使用电流将物体运动的装置。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
1831年,法拉第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第一台发电机。他发现第一块磁铁穿过一个闭合线路时,线路内就会有电流产生,这个效应就叫作电磁感应。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是一项最伟大的贡献。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发电机。
然而,早在1938年的考古工作中,考古学家们就在青海南部(那里高寒缺氧,冬季漫长,滴水结冰的日子长达10个月之久),发现了古人的用电痕迹。考古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了青海南部的极寒地区,进行长达一个月的考察。带队的是C大考古系的院长,一同到达的是他8个学生。在当地牧民的带领下,一行人不是很困难地就到达了目的地——一个天然形成的凹形山洞。拿着放大镜审视着山洞墙壁的学生被一处特别的痕迹吸引住了。当他走近细看时,惊讶地发现,这处痕迹竟然和现代人用电灯时的情形一样!焦黑的墙角处有几根不同质地的金属线,而唯一能够用肉眼辨别的是铜丝——那是一根已经锈迹斑斑的铜丝。在金属线捆绑处有一个类似于电灯泡的圆形质地的金属球体。戴上橡胶手套的学生轻轻地拿起金属球体,然而,不可思议的事儿发生了,金属球体迅速地风化,化成了粉尘,并且如花瓣的形状般飘出了山洞,转瞬消失得无影无踪。值得庆幸的是,金属线还完好无损的保持着它的原样。大家都不敢再轻举妄动了。待学生们一起取完样品、拍照、整理、分类。
寒冷的气候让考察不得不提前结束,但是,这一次的考古发现却是能在考古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伟大发现。
千年女尸不腐之谜
公元前186年的一天,位于今天湖南长沙的西汉的一位豪门夫人逝世。她的子女在给这位夫人风光下葬的同时,不忘用一种独特的手法将她的尸骨永久地保存了下来。而秘密一直延伸到了2000年后的一天,当考古队挖开这座保存完整的古墓的时候,无疑不被古墓中出现的种种奇迹震惊了,神秘古墓中究竟有何秘密?千年女尸的不腐之谜到底是为何?
公元前186年的一天,西汉长沙国,也就是位于今天的湖南长沙的西汉发生了一件大事。丞相轪侯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去世了,时年五十岁。事实上,辛追夫人一直以来身体就欠佳,困扰她的不止有一种疾病,这些病常常使她的身心都受到巨大的煎熬。公元前193年,沙国丞相利苍被汉文帝封为轪侯,然而仅仅8年之后,利苍去世,他的儿子利豨继承了封号,成为第二代轪侯,只有30多岁的辛追夫人成了一名寡妇。虽然丈夫早早逝去,但是辛追出色的政治才能和领导才能却因此显露出来,在她的辅佐之下,轪侯家的府邸不仅没有衰落,反而越发兴旺起来,甚至比她的丈夫在世的时候还要兴盛得多。今天,她和往常一样用完餐之后,又吃了半块应季的甜瓜,突然她感到腹部一阵绞痛,几乎立刻就要趴倒在地。一旁的侍女惊慌地唤来了大夫,她的儿子——第二代轪侯利豨也在听闻消息后立刻赶到了她的身边。然而,辛追夫人的痛苦并没有持续很久,由于食用过多甜瓜而引起的胆绞痛,并最终引发了冠心病,辛追夫人在当晚就死去了。
辛追夫人的墓地早就造好了,紧邻着她早逝的丈夫,但明显要比丈夫的墓室更加豪华、奢侈。辛追夫人的仆人们把辛追夫人春夏秋冬四季的衣物一层层给死去的主人裹上,而并不敢直视主人已死的面孔——这是一张保养不错但是严厉而忧伤的老人的脸,她简直就像睡着了,而不是死去了。棺材被套上了一层又一层,工匠都是长沙国最好的能工巧匠,而令人目不暇接的奇珍异宝被大批大批地送往了地底。这都说明了即使死去了这位夫人仍然是令人敬畏的。直到最后封墓,一个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就这样回归了大地的怀抱。然而,谁也没料到,时隔2000多年,也就是公元1972年的某天,辛追夫人千年的宁静终被打破,这个时隔千年的谜也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湖南长沙市区的东郊有两座土丘,外形很像马鞍,因此得名“马鞍堆”,由于口音的关系吧,又在口口相传中被讹传为“马王堆”,所以现在通常称此地为马王堆。根据地方志的记载,马王堆是五代十国楚王马殷的家族的墓地,所以当地一直就流传着马王堆地下有墓的传说。1971年年底,时驻扎在长沙的某部队,接到命令要在马王堆的两个小山坡下建造地下医院。然而,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塌方事故,用钢钎进行钻探时还从钻孔里冒出了呛人的气体。有人用火点燃会出现一道蓝色的火焰,而当时湖南省博物馆的一名名叫侯良的专家在接到消息后马上联想到了马王堆本地的传说,他意识到,人们遇到的是一座古代墓葬,在湖南土话里也称这样的墓为火坑墓。
建造地下医院的工程停止了,第二年一月份,对此地墓葬挖掘的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经科学的探究发现,这个墓葬南北长约20米,东西长约17米,属于一座大型的古代墓葬。带着激动又有些忐忑的心情,侯良和其他考古专家日夜守候在墓地现场。大概往下挖了没几米,就听见有考古队员说,发现了一个笔直地朝着墓葬的下方延伸的圆形的盗洞。侯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如果这个墓地已经被人挖掘过了,那么恐怕这次考古发掘的现场已经被破坏得相当严重了,这个古墓的考古价值也会大大降低。然而幸运的是,往下挖到17米左右,盗洞消失了,人们挖到了一种黏糊糊的泥土,俗名白泥膏,而正是这种看似不起眼的泥土,对墓穴起到了很好的封闭性和保护作用。这时,有人惊呼道:“这是什么?”手指则指向了和在了白泥膏中的一片绿色的树叶。这片墓地周围几十米一片树叶也没有,而且明显这片树叶是早就存在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这片树叶在墓地中“保鲜”了几千年了!周围人无不感到非常的震惊。接下来,人们又陆陆续续在填土中发现了其他的翠绿的树枝和黄绿色的竹筐,带着相机的考古人员把这一珍贵的一幕记录了下来。奇特的是,当树枝和竹筐离开墓地没多久,就像失去了生命力一般,没几个小时就枯萎掉了。
在挖到这些令人惊奇的东西后,人们的工作愈发细致,积极性也更高了。没过几个月,整块墓地就已经被发掘出来,而一开始出现的树叶、竹筐什么的,已经算不上多么惊人发现了,因为还有更奇特的事情在等着他们。
整座墓从上俯视呈方形,深度约为20米,从上到下逐渐缩小,如同倒立的金字塔。墓坑的底部摆着长4米、高1。5米的椁室。虽然早就知道这是一块巨大的墓地,然而,如此巨大的椁室还是让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相当惊讶。揭开椁板,中央躺着一座巨大的棺材,四边的边厢里则填满了五光十色的珍贵宝物。即使是在淤泥的覆盖下,也不难看出,每件物品如崭新的一般。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提取文物,生怕破坏了这些存放了千年的宝物。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又出现了,一个名叫王予的北京的考古人员在东面的边箱中发现了一件漆器,打开一看,发现下边是水,水面上却漂着一层藕片。王予大喊:“哇,这可是2000多年前的藕片啊!”听到他这么一说,大家都好奇地挤上前来,争着想看看这“来之不易”的藕。王予匆忙地把漆器端了起来,放到桌子上照相。可就这么一端一放,漆器里的藕片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只剩下几片了。等到他找到人把漆器送回基地研究的时候,漆器里哪里还有什么藕片,只剩一锅泥汤了!
人们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开棺的地方又引来了人们的围观。这个庞大的棺材里面原来套装有四层,最上面的那层黑漆素棺盖上盖着一块长约2米而保存完好“T”型帛画。字画中描绘了一个非常奇特的地狱、人间和天堂的世界:最下面的地狱画的是一个赤裸着上身的男子,用头和双手顶地面,用脚踩着一条怪鱼。中间的人则更像是辛追夫人真实的生活写照,一个雍容的老妇,在仆人们的环拥之下。细看这名夫人,可见她神情中安详而略有些忧愁。而最上方的天堂显得却是颇为奇怪,9轮太阳在巨大的树枝间照耀着大地,最大的一轮太阳中间却立着一只金色的乌鸦。除此之外,还有弯弯的月亮,旁边有神兔和蟾蜍,以及一位翩翩起舞的仙女。最上端的中央位置大概就是天神所在,她是一位长着蛇身的女子,极像是神话传说中创造人类的女娲。时隔2000年,这幅画保存如此完好,内容也是生感动人,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第二层的黑底彩绘漆棺,以金黄色颜料绘制的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做装饰,纹路间还穿插着111个怪兽和神仙,充满了神秘的气息;第三层的朱底彩绘漆棺,是在红色的底料上用褐色、绿色、黄色等颜色,描绘出共6条龙、3只虎、3只鹿、1只凤和1个仙人的图案,显得最是富丽堂皇。
辛追夫人的尸体被放在了最里层的黑漆内棺之中。打开最后一层内棺,大家的呼吸都屏住了,在20层薄薄的各种衣物的包裹下的女尸令所有人骇然:这哪里是一具千年女尸!淡黄色的皮肤,肌肉组织还有弹性,除了突出的眼球和吐出的舌头外,其他特征更像一个刚死不久的新鲜的尸体!
不腐的女尸,消失了的千年的藕片,还有枯萎了的树叶等等,都说明了这个墓穴的神奇之处。其实,在辛追夫人出墓之后,人们发现了她的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这个辛追夫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