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食梦鹿-松溪-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是有参政权的,初时,简鸯对政事堂的几位大臣表示了充分的尊重,包括翰飞。

    所以最初,大家对这位王夫还是比较满意的,至少看着懂礼,但时间一长。。。。。。

    没有人能够无限制地装下去。

    王夫不是来充壁花的,不是来打蚊子的,既然坐在政事堂,王夫也是想说话的。

    何况,简鸯也算聪明,也算见过点世面,这样的人不让他说话,那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再说,也没人不让他说话。

    让他坐在那里,就是鼓励他说话。

    但兄弟一张口。。。。。。

    他的那些聪明,那点见识就显得惨不忍睹了,没有远见,言之无物,总是摆脱不了那点小商人的心思,总想为自己划拉出一大片利益来,在坐的人都是老狐狸,谁肯甩他,就是王夫也不行。

    不是王夫早把他丢出去了。

    于是,简鸯便渐渐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他便想拉一两个同盟,看来看去,翰飞长短大小正合适,就他了!

    简鸯选择他,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首先,翰飞长得好,让人一见之下便有好感,简大公子有点颜控。

    其次,翰飞年轻,在一帮中老年大叔中,他年纪最轻,看上去比简鸯还要年轻,年轻人总是有共同语言的,总是比较容易讨好的,这是简鸯的想法。

    其三,翰飞和女王有亲戚关系,也就等于说和简鸯有亲戚关系(简大公子的逻辑,也不能说错),而且翰飞的官职虽然不是特别高,却很得女王信任。

    基于这三点,简鸯觉得,拉拢翰飞很有必要,而且他也应该不会拒绝自己的拉拢。

    但是,翰飞拒绝,相当拒绝。

    他对简鸯非常冷淡,冷淡得近乎蔑视,连一个眼神都懒得给对方。

    简鸯顿觉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侮辱。

    偏女王也不站在他这一边,还勒令他离翰飞远点,好像他是一团污染源,会污染了对方。

    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后,他又渐渐发现,虽然两人年龄差不多,但翰飞却更为成熟稳重,政事堂议事,他高屋建瓴,切中肯綮,胸有成竹的样子有一种让所有男人都嫉妒的魅力,女王看着他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着迷的神情。

    这个人就是个能把别人衬托成一坨翔的存在!

    不但他会不自觉地和翰飞比,就是别人也会不自觉地把两个人放到一处比,硬生生地把他比得一无是处、糟糕无比。

    老子是金子啊,你们这些愚蠢的凡人怎么能用看一坨翔的眼神来看老子呢,简鸯冤,简鸯恨,简鸯咆哮着要翻身做主人!

    尤其是女王,看他的目光总是带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失望和忍耐。

    不能忍,果断不能忍!

    简鸯便谋划着怎样压翰飞一头,让人不敢小觑,最好是能把这个人给挤走。

    然后机会终于来了,他抓到了翰飞办事时的一处纰漏,开始了他的讨伐之举。

    荟蔚听到消息的时候,政事堂那里已经聚集了好多人,简鸯正在当众训斥翰飞,不停地大声宣扬翰飞所犯的错误,那个样子,就像一只浅薄的、趾高气昂的公鸡。

    翰飞低着头,不说话不辩驳,四周一片嗡嗡声,不停地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荟薇看不到翰飞的表情,只能看到他的身躯,被迫弯成屈辱的弧度。

    荟蔚眼前一阵发黑,两手气得直发抖,他怎么敢!她想,连她都舍不得动一根手指的人,他怎么敢!

    她心中恨极,脸上渐渐显出扭曲的表情,随着喝道声至,围观的人群自动向两旁分开,然后跪下,现场鸦雀无声,只有简鸯还未来得及收敛的声音突兀地传来,刺耳之极,“你算什么东西,你左不过是我们王室的一个奴才,也敢仗着一点亲戚关系蹬鼻子上脸?你——”

    话未说完,荟薇已经劈面走过去,夺过他手中胡乱摇晃的一本折子甩在他脸上,声音冰寒彻骨,“既然你问,孤就来告诉你他是什么。他是孤的表哥,是孤的股肱之臣,没有你这个王夫孤可以另找,可以不要,没有股肱之臣孤的国家便无人治理,你说孤会选择谁?”

    四周一片哗然,简鸯如遭雷击,脸上血色尽退,他颤颤巍巍地跪下来,颤颤巍巍地说道:“陛下,是他。。。。。。”

    “闭嘴!”荟薇爆喝,眼珠子都红了,“你作为王夫,不能为孤分忧,不能体恤臣艰,还当众羞辱孤的股肱之臣,你让天下人如何看孤?你太令孤失望了!”她转而命令,“来人,把他拉走,从今天起,没有孤的旨意,不能踏出宫门一步!”

    简鸯脸色惨白,被一群侍卫给拖走了。

    现场静了下来,静得有些压抑,荟蔚看着翰飞,眼睛微湿,上前把他扶起,“是孤的过,表哥受委屈了。”

    翰飞睫毛微微一颤,唇角带起一个极小的弧度,“臣不委屈。”

    荟蔚的话便哽在了嗓子里。

    她看着男人从容地向她行礼,从容地告退,从容地离去,阳光下那一抹背影,像一脉云烟,渐渐不见。她怔怔地望着,恍惚失神。

    那一夜的梦中,她又来到他的院子里,他的身影映上窗纱,如一幅水墨剪影。她怔然相望,不敢靠近,心如被水打湿,渐渐湿润了眼眶。

    在梦中,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其实,在她新婚后的第二天,她就来找过他,可是他并没有留下她。

    他爱她,可他有自己的底线,她尊重他的坚持,从此不再私下里找他。

    然而梦中却是毫无顾忌的,他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却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控制不了自己的梦,她亦然。他们在梦境中热烈缠绵,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世界,他们之间没有群臣、没有太后、没有王夫,没有其他任何阻碍。

    有时候,她觉得,梦里才是她自己的生活,梦醒后的那一切不过是场盛大的作业,它关乎责任,关乎野心,却不关乎她自己的感情。

    梦中的生活已经成了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经完全侵占了她的内心,可这样的梦境如果没有他支撑,梦就是空的,是没有灵魂的,连带着她也是空荡荡的,不知道何去何从。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特别惶恐,她怕失去他,她不能失去他。

    可是她让他受伤害了。

    泪水弥漫如雾,这样的夜里,他凭立窗前,她伫立院中,是谁为谁魂梦相牵,是谁为谁风露立中宵?

    她凝望许久,终究无颜面对,迈着沉重的步子,默默离去。

    却在出门的一刻又回过头来,便见他不知何时已经走出房门,在昏昏的灯光下,凝望着她的背影。

    隔着漫天暮色,隔着汹涌的时光,四目相对,天地宁静。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成了永恒。

    对不起,我让你受委屈了。

    不,我并不委屈。

    心里有许多话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或者什么都不必说,只这么静静地望着,便心意相同,心神宁静。

    这才是最极致的缠绵。

    他说他不委屈,其实这正是他的心里话。

    数日后,这件事的影响便显现了出来。

    王夫当众羞辱朝臣的事闹得很大,不仅御史连绵上书,连太学院的学生也跟着要说法,权贵当中羞辱士大夫,这如何能不让天下的士子义愤填膺?

    太学院的学生是一群热血方刚的年轻人,正义感又重,被有心人一煽动,当即群情激愤,蜂涌着到宫门口要求严惩首恶,还和守卫宫门的侍卫发生了冲突,激动中的人甚至要当场抹脖子以明正义,唬得侍卫们连忙拦住了,事情一时无法善了。

    于是便有人把外面发生的情况偷偷告诉了简鸯,简大公子当即傻眼:干他们什么事,我又和他们无冤无仇,他们为什么要求惩罚我?

    简大公子严重不能理解。

    那人便指点道,翰飞代表读书人,你和读书人不对付,那群读书人当然会找你麻烦。现在这种情况,就是陛下也无计可施,再拖下去,只怕那些人会把你的老底儿都翻出来,你更被动了。

    简鸯道:“那我该怎么办?”

    来人一脸高人状,“附耳过来。”如此这般传授一番,语重心长道,“能否重获陛下之心,解你眼前危机,就看你是愿不愿意做了,好自为之。”

    然后,经过数日痛苦思考,简鸯让人传话给荟薇,自称闭门反省后,有感于女王对盐政的烦忧,决定主动交出手中的盐政,归为国有。

    王夫如此深明大义,女王嘉奖,于是那些骂王夫声音中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学子的喧闹最后不了了之。

    梦境中,他们走在了太学院的广场上,翰飞望着眼前一座座闪着灯光的屋舍,唇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

    荟薇:“你很高兴?”

    翰飞:“简家的盐田收回近半数,我自然高兴。”

    荟薇问:“是你安排的么?”

    翰飞:“你希望是我安排的么?”

    她抬头看着他的眼睛,“我只希望你不要受委屈。”

    他微微而笑,笑容里却有着淡淡的悲伤,“如果觉得我委屈就补偿我。”

    她踮起脚,吻上他的唇。

    再后,简鸯解禁,女王表面上对他敬重温和依旧,只是房事愈加稀疏,由每月两三次改成每月一次。待太医诊出她怀孕后,彻底禁了房事。

    然后女王在其他方面给了他适当的补偿,月份渐大后,愈发放手让他在朝政上施展拳脚,惜乎此君志大才疏,心思不正,只想着揽权,只想着打压政敌,同时私生活也奢靡起来,及至后来,耐不住寂寞,竟开始和身边的宫女鬼混。

    女王闻知,大怒,当即下令圈禁简鸯。此时弹劾简家作威作福的折子雪片般飞来,女王命廷尉府调查,捉拿的捉拿,问斩的问斩,一个百年大家族,从此没落,王夫被废除,一年后自杀。

    盐政从此收归国有。

    此时,女王已生下了第一个王子,命翰飞兼任王子傅,从此教导王子。

 第112章 共享梦境(八)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梦境中各种亲密的人,在梦外却刻意地与她保持着距离。这种情况在她身边有人时尚说得过去,可现在她身边已经没人了,他这般作为,便让她格外难以忍受。

    又一次议事结束,他的目光依然没有与她有任何交汇,她心中略有些烦躁,待众臣退下后,她叫住了他,说道:“我让人在水榭设了小宴,待会儿你陪我用膳吧。”

    翰飞顿了顿,道:“臣与王子约好,议事后去陪他,为他讲新编的小册子。”

    荟蔚没有说话。

    翰飞等了一会儿,见她没有特别反应,便道:“陛下若没有别的吩咐,臣就告退了。”

    说完,行礼,退了出去。

    荟薇怔怔地望着他的背影,神色黯然,说道:“表哥这是在生孤的气吗?”

    她身旁的女官道:“大人怎会生陛下的气,他连别人的气都不生,何况是陛下?”

    荟蔚喃喃,“那他在想什么呢?”

    女官想了想,“王子。”

    荟蔚勉强一笑,神色怅惘。

    翰飞从王子宫中出来后,天已薄暮,他刚到家门口,早已等在外面的家人便迎上来,急急道:“大人,女王陛下来了,正在书房等您。”

    翰飞一怔,连衣服也没换,急匆匆地便往书房赶,荟蔚正在看他画的一幅画,见他进来,微笑道:“数年没来,表哥的书房还是老样子,只是这画技越发精进了。”

    翰飞道:“闲来无聊,胡乱涂鸦而已。”

    “涂鸦的是我,”荟蔚低眉噙笑,取过桌上的两粒彩石,举起来给他看,“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只会画个小人儿脸。”示意左边的石子,“这个像不像你?”又把右边的石子放在颊边,“这个像不像我?”

    年少时曾玩过的游戏,时隔经年,竟有恍然如梦的感觉,他怔然。

    荟薇把两粒石子相并放在水中,轻声道:“想不到表哥现在还有养彩石的习惯。”

    翰飞道:“臣是个无趣的人,总是鲜少变化。”

    荟薇:“表哥是什么样的人我心里最清楚,表哥坚贞专一,也惟其如此,才让我有很深的安全感,能够放心依靠。”

    翰飞说不出话。

    荟薇觑着他,突然笑了,“表哥怎么了,衣服上都是果子的味道?”

    翰飞瞬间回神,脸上火辣辣的,“来时被人扔的果子,陛下见笑,我这就去换件衣服过来。”

    荟蔚若有所思,“掷果盈车?嗯,表哥很受欢迎嘛。”

    他的脸愈红,匆匆告退,几近仓皇地离去。

    荟蔚看着他逃离的背影,无声而笑,心中一片绵软。

    翰飞换过衣服回来,见荟蔚正在看他还未完成的小册子,遂解释道:“王子现在年龄尚小,让他看图学字,顺便给他讲些图里的故事,既增加趣味,也能让他学些道理。”

    那些小册子是他亲手所画,栩栩如生。

    荟蔚心中五味陈杂,说道:“表哥如此用心。。。。。。。相比之下,我这个做母亲的实在失职,表哥,谢谢你。”

    翰飞道:“既为王子傅,这些便是我分内之事。”

    荟蔚微微摇头,看到他放在桌上的手,缓缓把自己的手覆了上去。

    翰飞僵住。

    荟薇喃喃,“我已经来了,表哥还会拒绝和我一起用饭么?”

    说话间,她的手扣住他的手,身体慢慢贴上去。

    他闭上眼,喉结微微滑动,声音喑哑,“陛下既来,我还有回拒之力么”

    她勾唇而笑,揽住他的颈,与他额头相抵。

    此后,弈国的臣子就发现,他们的女王变得容光焕发,活力无限,弈国的朝堂好像回荡着一股春风,每个在朝的臣子都感觉到了这种春风拂面,连带着整个国家,也在一系列有效的举措下变得生机勃勃。

    禁锢数年的感情一旦冲出樊笼,便浓烈得一发不可收拾。两个人就像处于热恋中的人,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小小的动作,便可牵起无限的心动和甜蜜。明明前一刻刚见过,那人刚一离开又开始想念,于是迫不及待地再次相见,睡前缠绵相拥,梦中相拥缠绵。

    没有人能够形容这种失而复得的甜蜜滋味,幸福得让人小心翼翼,没有人提起要结婚的问题,生怕一旦提起,这种好不容易得来局面便会被打破。

    时间便在这样的平稳安乐中流过,这其间偶尔也会有不和谐的声音,比如女王王嗣太少,应该再选新王夫的问题,只不过这样的声音都被她压下去了。

    直到王子五岁时,突然感染了一场时疫,几乎要了这王国继承人的性命。此事的后果极为严重,让女王再选王夫的声音再次汹涌,连太后也苦口婆心地劝,“母后体谅你的心思,所以纵然心中担忧,也没有催你再婚。可你也看到了,孩子这么小,一旦有个好歹,这个国家你要交给谁呀,”潸然泪下,“你真的想让王室血脉从此断送么?”

    她不胜烦忧,宽慰了母亲一番,便自回寝宫生闷气去了。

    即将退休的老丞相找来,和她恳谈了一番,对于一辈子鞠躬尽瘁的丞相,她是十分敬重的,也并没有拒绝丞相的劝谏之言,只是略略苦涩道:“老相之后,谁能继任?”

    丞相推荐了两个人。

    荟蔚道:“尚书令不行么?”

    此时翰飞任尚书令之职。

    丞相只说了一句,“非我族类,恐其异心。”

    荟蔚沉默许久方道:“老相离去之前请为孤做一件事,让尚书令也上书劝谏,没有他的首肯,孤不会大婚,不要说是孤的意思。”

    老相叹息,“罢了,既如此,老臣就走一趟。”

    之后,也不知老相和他谈了些什么,接着他也跟着上了折子,让女王为王嗣考虑,再纳王夫。

    女王准。

    再后,在女王第二次大婚之时,翰飞也被任命为丞相,是弈国近几十年来最年轻的丞相。

    荟薇的第二位王夫是名世家子,性情温润,多才多艺,他不喜欢政事,只喜欢待在家里吟诗作画,填词弄曲。

    相较于第一个王夫,第二个王夫让她比较省心,也比较满意。

    王夫从不上政事堂,他在自己的世界中澹静地生活着,不理世事喧嚣,无视腥风血雨,如无暇之玉,保持着自己的一份纯粹美好。

    只是这美好是如此脆弱,需要别人为他遮风挡雨,他才能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中,诗情画意。

    荟蔚和他在一起,有时候觉得很轻松,有时候觉得很寂寞,他们就像两个世界的人,彼此欣赏对方的美好,却无法相融。

    他不懂她口中的那些政事,她也无法理解他心中的那些纤细,简单的对答之后,两人在一起,最多的便是无言以对。

    她很忙,他对她的忙也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并且安静地守着自己的寂寞。

    这更像一种无形的冷落,冷落得久了,便忘了该有的相处是什么样子。

    她从没有想过自己和王夫相处应该像她和翰飞那样,不,翰飞是不同的,他在她心里的分量太重,位置太特殊,没有人能和他相提并论。

    她知道自己不能像对第一任王夫那样对第二任王夫,第二任王夫是个美好的男子,她应该对他好,可是她不知道如何对他好,她赏赐了他很多东西,可是她亦知道他并不在意这种赏赐。

    她想弥补他的委屈,可是她自己也很委屈。

    两人就这样不咸不淡相敬如宾地生活着,直到她的第二个子嗣,一个公主降生。

    任务完成,她便专心投入到国家政事中去了。

    此时的她又成了最初时的那个样子,庄重,严肃,清明,干练,仿佛大婚之前的春风拂面只是个幻觉。

    她也自觉不再去撩翰飞,只是夜晚的梦中仍免不了去找他倾诉衷肠。她不知道这对一个正常的男人来说是怎生的折磨,他无法和她相守,也无法爱上别人,想固守孤独却无法禁闭自己的梦。

    他白日里克制自己的行为,而睡梦中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那些对她的爱和恨,怨与伤交织在一起,汹涌成一股巨流,如熔岩喷发一般,白日里有多克制,睡梦里便有多放纵,每天醒来他都会为梦中的自己感到羞耻,而睡梦中却如吸食了毒品一般,愈发沉沦。

    两种极端感情的折磨让他痛苦不堪。

    他便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折磨中渐渐变化。

    在荟蔚的第二个子嗣出生后,他像处理荟薇的第一个王夫那样,干脆利落地处理了她的第二个王夫。

    他让人传话给王夫,“君曾听过女王和丞相之事否,君可知陛下的第一任王夫是如何去世的,君之势危矣!”

    王夫听闻此言后大为忧惧,再后,王夫便“病”了,缠绵病榻,药石罔效。

    然后他上书女王,说自己身染沉疴,无法再服侍女王,请女王解除婚约,允他外出养病。

    女王甚表怜惜,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赏赐了他丰厚的财物和一块封地,让他去封地养病。

    于是,荟蔚的第二段婚约,就此了结。

    十数年的平稳发展,弈国财阜物丰,欣欣向荣。又一年的牡丹花节,太后邀国中贵族子弟前来玩赏,期中就包括翰飞。

    翰飞年纪轻轻就身居丞相之位,却一直未曾娶妻,简直是每个丈母娘眼中的香饽饽。

    有身份高贵的贵妇便直接求到太后头上,要太后为她女儿做媒,太后又是欢喜又是忧愁,说道:“我虽是太后又是他的姨母,但他现在已是丞相了,此等大事,我也不好替他做主。要不这样,我先问问他,成与不成但凭天意,你也不要埋怨我老婆子不尽力。”

    贵妇连称不敢,千恩万谢。

    太后招来翰飞询问,翰飞淡声道:“我乃不详之人,早已绝了娶妻之念,那般好身家的女子,我如何配得上?还是让姑娘另择良夫吧。”

    太后闻言不禁心酸,佯斥:“胡说什么,长辈跟前说什么详不详的,你如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什么样的女子配不上?你只说你愿意不愿意吧。”

    翰飞默然片刻后说:“容我好好想想。”

    此后,某一次独处时间,翰飞便对荟蔚说起了太后的提议,淡声道:“这么些年,臣也有些累了,也想有个自己的家,如果陛下同意,臣便去向太后回话。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荟薇已是呆了,他的话语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更没有丝毫试探之意,他是认真的、认真的考虑过这件事情,并征求她的同意。

    她的心剧烈地颤抖起来,她从没想过有一天他会离开她,投入另一个女子的怀抱,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他不是爱她吗,他们的梦不是密不可分吗,他们不是一体的吗?他怎么可以说出这种话,生出这样的心思!

    被背叛的愤怒中夹杂着莫名的嫉恨,她尖锐道:“何必问我什么意思,这是你自己的婚事,我能有什么意思!”

    翰飞没有说话,平静面容上是无言的孤寂和疲倦。

    荟蔚心如刀绞,她嘴唇颤抖着,好一会儿才道:“如果我不同意呢?”

    “不同意我便终身不娶。”他说着,抚衣起身,神情平淡,准备离开。

    这句话不是誓言,倒像是心灰意冷的宣言。

    荟蔚心中愈发难受,突然问道:“表哥心中还有我么?”

    翰飞已走到门边,他扶着门框,没有回头,说道:“我心中有没有陛下,陛下不知道么?只是这世间并非心里有便可以在一起,陛下最清楚的,不是么?”

    荟薇眼中起了一层薄泪,她道:“只要表哥心中有我,我们就可以在一起。表哥,现在不一样了,我是国君,你是丞相,谁还敢再反对我们,敢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一直在准备着这一天,等着我们站得足够高,高得让所有人都阻碍不了,我们便可以堂堂正正地在一起。现在这一天我终于等到了。表哥,我们成婚吧。”

    他依然没有回头,眼睛却湿了,唇角翘起,“既如此,那臣再相信陛下这一回。”

    说完,回头又行一礼,起身离去。

 第113章 共享梦境(九)

    

    就在荟蔚为自己的第三次大婚做准备时,巫咸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巫咸国的国君,也就是翰飞的父亲,崩了。

    讣告发到各国,各国派使者前去吊唁。

    翰飞和荟蔚商量过后,自己去了。

    自十二岁离开巫咸国后,他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对父亲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事情,他都忘了自己还有个父亲。

    但毕竟是父亲,他应该去吊唁一下的。

    巫咸国的新君是他的某个弟弟,但彼此并不相识,而且巫咸国的人都以为,他已经在开题国那场政变中丧生了。巫咸国是把他当做一般使者来招待的,因他是弈国的丞相,级别很高,所以对他格外重视,且对弈国竟然派出规格如此高的使者心怀感动。

    丧事结束后,巫咸国君分别召见了各国使者,并向翰飞表示出与弈国进一步交好的意向,翰飞做出友好答复,宾主相谈甚欢。

    回到弈国后,翰飞向荟薇汇报了出使的情况,因过世的巫咸国君是他父亲,荟蔚不好在此时提出大婚的问题,婚事暂时搁置下来。

    再后,巫咸国使者回访,除了带来巫咸国君的问候外,还提出一件事。

    开题国的先君,也就是翰飞的叔父,发动政变夺取君位后,后来,他自己也被儿子给政变了。现任的这位开题国君极其残暴,经常在国内虐杀臣民,只要不合他意的臣子,随时都有性命之忧。有一次他竟用烧红的锯子把一位劝谏他的臣子的头颅给割下来,骇人听闻。

    此*害国内还不算,还穷兵黩武,祸害他国地盘。

    动不动就攻击巫咸国。

    据说因为巫咸国的先君哲成王曾在讨伐开题国时,不但辱骂了自己的弟弟,还辱骂了自己的侄子,骂得极其诛心,让这个侄子几天睡不着觉,从此衔之甚深,日夜都想着要报仇。

    巫咸国国丧时,开题国就派兵骚扰了一回,还说了许多诸如“老东西也有今天,终于死掉了”之类的风凉话。趁他国有丧而举兵讨伐本就是十分不道义的事,何况还辱及先人?

    巫咸国表示,绝壁不能忍!

    所以使者带来巫咸国君的旨意,想与弈国一起讨伐开题国。

    荟薇听闻使者的来意后,先让使者到驿馆休息,然后与臣子们商量。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弈国物阜民丰、兵马强盛,而开题国君残暴不忍,在国内民心尽失,确实是讨伐的好时机。

    女王拍板,打!

    从弈国进入开题有三道谷口,从西向东,第一道谷口比较平缓,过了谷口需迂回向东到开题北部城下。第二道谷口稍险,迂回路程略短。第三道谷口最险,可是过了谷口,便可以直接到达开题国北方城池之外。众人主张走第一道谷口,虽然迂回,却危险性低,也有人主张走第三道谷口的,原因是,只要能够抢度通过,绝对能打开题国一个措手不及。但同时也意味着,如果对方在此设下伏兵,那弈*将九死一生。

    众人相持不下。

    翰飞道:“可以兵分两路,先着人带五千精兵轻骑快马抢过第三道谷口,其余大部分军马从第一道谷口过去,然后两君会合,开题军必破。

    大将军附议。

    于是女王命翰飞全权负责粮草督办事宜,大将军率领军队开拔。

    两国约定,事后各自取与己国相邻的土地。

    荟蔚向翰飞道:“现在,终于可以为表哥报仇了,等我们攻下开题,姨母的墓地就归到了我国治下,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为她重修陵墓,每年祭拜,她也不会孤零零地无人祭祀了。”

    翰飞没料到她会想到这些,心中微热,“谢谢陛下。”

    战事果如所料,大军进攻非常顺利,开题*认为弈*队必从第一道谷口经过,所以派人守在了那里,五千精兵经过第三道谷口到达开题国城下时,开题*都蒙了,只觉得是奇兵天降,一触即溃。

    弈*队一路向南攻城略地如入无人之境。

    开题国国君真是民心尽失,弈*队攻过去时,竟还有主动带路开门的,再加上南线巫咸国的夹击,开题大军一路溃败向西遁去。开题国君被杀,他的儿子被立为新君,凭借西地的山水之险,固守一隅。

    弈国收了开题国近半数的土地,不再进攻,由得巫咸国去讨伐。

    弈国朝廷的意思,并不想直接灭了开题国,中间有个缓冲之地,可以避免弈国和巫咸国直接大面积相邻,毕竟敌友只在一线之间,多相邻多摩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