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灵素入凡记-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做点于世有益的事儿,但是他其实不想同人打太多交道。这“世人”在一个整体上,他愿意相信并且为之做出点贡献;但是在对单个个体上,他一直抱着强烈的怀疑和不信任,也因此对他们任何不可思议的言行都能淡然处之,——因为他一直知道:有的人,就是这样的。
燕先生、鲁夫子和苗十八又聚一块儿说这阵子德源县的风波大事,说起方伯丰来,鲁夫子笑道:“到底是我教出来的学生,内里其实同我最像。”
燕先生却摇头:“你是看明白了撒手不管,这孩子可不是。你没看他一日不停地到处宣扬那散花稻的坏处?要是你,顶多叫底下人各处念念告示,哪里会这么下功夫。”
鲁夫子乐了:“那是他还小,叫世人多伤两回,就知道收手了。有的人救不得,白费功夫没意思。我的命就不是命了?干嘛要浪费在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上!”
苗十八也摇头道:“伯丰那孩子跟你不一样,他就算劝不住,也只会换法子再劝。而不会像你这样心灰意冷地撒手不管了。”
鲁夫子沉吟片刻,笑道:“若果然如此,只能说这孩子的心其实比你我都要冷。”
三个人思量片刻,都笑起来:“竟也说得通。”
若寄予了期望和感情,失望几回后难免伤心,伤心太多便没了动力。只有把人始终当“事”来看,才会有一而再再而三去尝试的可能,因这个过程里他在努力,却不至于伤心。那到底是有情好还是无情好呢?天知道了。
灵素这阵子挺高兴。刘玉兰开始牵线多半是为了陶丽芬。她算是看出来了,灵素同方伯丰都不是对钱财那么着紧的人,且饭庄子的收益她心里有数,晓得灵素也不缺银子。
可这会儿一瞧,陶丽芬倒是战战兢兢的生怕这事儿会有什么波折,又怕买卖会不会好,又怕会不会有人来捣乱,又怕这装卸的人力九成九是爷们,她们两个妇人开个店铺会不会招人闲话……
那个却是一团高兴,连着她们家俩娃儿都跟着前后乐呵。加盖屋子刷墙开门搜寻桌椅板凳……饭庄子上的桌椅都是大师兄当日定了地方叫人出了图纸寻大木工行定做的。到码头小馆这里,灵素就出幺蛾子了。她想起自己之前在村前吃面的茶食摊来。那就是各处凑的桌椅,瞧着也挺好挺有意思。同陶丽芬一商量,陶丽芬正怕开头投太多银钱下去,不晓得多久能回本;这主意一看就省钱,立马就点头了。
灵素就有机会把自己灵境里为着练神识前后做的桌椅板凳拿出些来用了。都没上漆的,倒是挺光溜,用的木头都不一样,颜色自也不同。形制也各异。陶丽芬见瞧着都挺新,问灵素哪儿得来的、得多少银子。灵素便道都是乡下收来的,用的都是寻常做大件剩下的料子,便宜。陶丽芬一看那桌面同腿儿能分出四个颜色来,就信了这话,还叫灵素把账记上,两人分摊这个使费。
她不知道这神仙多抠门啊,整的大料她舍不得拿来用!她想想那些木头一根都长了几十上百年,虽如今枯了死了,可若是白白用了,下回再要一根这样的,就得再等几十年。自然能省着点儿就省着点儿,再说用散碎料子做东西更练神识不是?!
陶丽芬自认已经得了灵素太多好处了,实在怕再多赚她便宜。这回合伙,灵素出地方但是人不一定能长来,陶丽芬则天天得在这里守着。刘玉兰知道灵素的性子,说俩人到时候五五开,陶丽芬不肯,非要三七。说自己拿三都多了。毕竟要找做工的人哪里没有,但是这地儿却就一个。说白了灵素不找她,另外寻个人也能做,没有再平分的道理。
最后还是灵素说若要三七就不干了,才作罢,依了她的五五。这么着,陶丽芬更早起晚归地想多出点力,要不然心里实在不安。
收拾屋子的当儿,灵素还带着俩娃儿四下瞧瞧去。看城外河边多了许多土墙矮屋和草棚子,记得之前没有啊,便问起来。边上一大娘告诉她道:“都是这里扛活儿的人住的。跟船来了,下来歇歇,去城里不便,又贵。这里没主的荒地,开始有人盖的棚子,后来见也没人来过问,就胆子大了盖起屋子来了。县里来查过几回,说的都是小心火烛和拉撒的那些埋汰事儿,倒没轰他们。这下更放心了,就都住下了。”
灵素见那些屋子甚是简陋,大概就比当日她同方伯丰的“新房”略强上一些,——新盖的至少不漏水。
晚上回去说给方伯丰听,方伯丰就想到秋粮的事情上了。如今丁田是都按规矩种上寻常粮作了,可还有许多肥沃的有田都种的散花稻和辣茄儿。之前同老司长两人大概估算了一下,应该不至于出什么大事了。如今听了灵素的话,惊觉司里少考虑了如今在德源县里谋生的外来人。这些人不在估算人口的数目里,背井离乡自然没有随身带田的,还不晓得这个缺口会有多大。
灵素见他皱眉,问起来,方伯丰便同她说了此事,又道:“最坏的打算是有田凡是种了散花稻的都没收成,辣茄儿算不得粮,两处又耽误下一季的粮作,种散花稻的田地一个不好得耽误两三年的。这还没算天时会不会有变……”
越说眉头越紧皱了,灵素便道:“你们先按最差的结果算出缺口来,再趁早打算吧。”又道,“或者种辣茄儿的那些见稻米不足了会改田种粮食。”
方伯丰摇摇头:“辣茄儿的价格若是不降下来,他们种辣茄儿得的钱用来买米面绰绰有余,对他们来说还是有赚头的。苦的是没有在这事儿上得着额外的好处,却不得不掏高价买米的那些人。”
灵素便问:“那若是辣茄儿价格暴跌呢?”
方伯丰看看她才道:“那得看种辣茄儿的地是怎么签的佃契。若是还折算的粮食,那只亏了地主;若是一早跟着折成了当年田产,那到时候佃户们忙活一年就只能分几麻袋辣茄儿了……”
官府看来,宁可亏地主别亏佃户。不是仇富,实在是富户损点钱粮不伤筋骨,那些本来就只靠给人帮工谋生的,做一天吃一天,若一年到头就得几个钱,就只能挨饿了。
第二天方伯丰赶着同老司长和同僚们商议这事情去了。凡人有凡人的法子,神仙也不能干看着。
虽则新开的小馆看着挺好玩,灵素这阵子也顾不上了。成天得空就往山上去,自家山上能种的地都种上不说,还将神识拔到极限,满群仙岭里搜寻能种谷物的地方,将她广种薄收的那套法子用起来。
凡能用的淤泥浅塘,也都种上芋魁。土瘦又难存水的,点种米袋子或者旱稻,米袋子不仅不挑地方还能养土,就是收成差了点儿,正经地不值当种它的。再高寒的地方就种五色麦,这东西暖和的地方反而不好长。
至于娃儿们,就同上林埭的小小子们一起,在几个大婶大娘家里轮着待。
灵素忙过一阵子,就抽一天在山上呆着,提前一天同村里的人说了,叫她们有事就把自家的娃儿送她那里去,她能帮着看一天。
多半会有哪个大娘跟着过来给她帮手。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娃儿,怕她一个人看不过来。
第244章 乐事
到灵素那里一瞧,挺宽绰的石头屋子,若是冬天呆着只怕有些冷,天渐渐热了倒合适了。搁底又高,上下都有窗户,通风豁朗,呆着挺爽快。外头为了方便娃儿们玩耍,灵素沿着地边起了一层篱笆,又防兔子又防娃。不过一个防进来一个防出去。眼看着效果都不错。
一早来了,灵素都有预备豆米浆儿、果子粥之类的吃食,大些的娃儿们都能捧着碗喝,太小的她就抱着喂。她又会做东西,又舍得搁糖,小娃儿们都喜欢甜口的,吃得挺高兴。
里头地方大,大的小的能分开玩儿。日头不烈的时候就去屋外头的平地上玩会儿,掐豆耳朵寻蚂蚱逮蝴蝶追蜜蜂地闹腾。有篱笆拦着,外头好几亩地的地方,也没哪个娃儿往边沿上去。
地上都种着菜,村里长大的孩子知道好歹,不会平白糟蹋东西。若是不小心真的踩了什么碾了什么,灵素也不放心上。倒是担心娃儿们有没有伤着碰着多些。
等太阳大了就不叫在外头玩了,都让屋里呆着去。
午饭都是带馅儿的吃食,饭啊菜的娃儿们多,管不过来,何况许多还不会用筷子用勺。就肉包菜包豆馅儿包,懒龙烧饼菜团子轮着来,抱着就能啃,吃完干的再一人来一碗米粥,一个个都吃得肚歪。
喝水也是有水有果浆子,天热了容易渴,小孩子又能闹腾爱出汗,这时候就喜欢喝点有味儿的。
下晌了,小的爱睡大的有的爱闹。灵素就给他们分开,一屋子里待要睡觉的,都是着地的厚毡子上铺的席子,不怕潮又不会摔着。不想睡的待外头屋里,一块儿听大娘大婶说故事。有的娃儿最开始闹着不肯睡的,故事听着听着就睡着了。灵素就给一个个抱进去。毯子薄被的她这里最不缺了,都不在话下。
许多从前帮着看娃也不怎么经心的人家,同她这里呆了两回,也开始琢磨怎么着像样一点了。——同样是娃,人家这么对你们家的,你怎么好错待人家家的?这么一来,娃儿们可就享福了,去哪家呆着都挺高兴。
当然最好还是湖儿同岭儿家。好玩儿啊,吃的东西又多,地方又大,而且不管怎么闹腾,好像都不会挨骂。顶多有时候捡什么埋汰东西会忽然寻不见,还有就是时不时会被轰去洗手。
不过这都是小事,毕竟那地方多少蚂蚱和蝴蝶啊!
灵素也喜欢同小孩儿们待一块儿,大家都有什么说什么,简单。——就她这出息!
且在她看来,这小娃儿们到处都能寻着乐子。蚕豆的叶子里偶尔会有一根长梗上挑一张卷起来的叶子的,他们管这个叫做“豆耳朵”。大家比赛找这个,寻着一个就能乐半天。也没有说这东西不能换银子不值钱就不值得一乐的。实在不成,就一群人你追我赶跑来跑去都能乐得喘不过气来。
这做人要就一直这样多好!灵素总是忍不住心里这么叹着。
看着娃儿们高兴,她也想寻点高兴的事情做。这么一来,下晌睡醒的玩累的娃儿们就又多了点心可吃。
老豌豆煮熟去皮,把豆沙放锅里炒到半干,加进去糖或者甜酱,用深盘盛了晾凉便结了块。再切成小块放小木头盘里头,一人一盘,用扁竹签子扎着吃。
大白刀豆的老豆子取豆沙,擀成片,裹上黑芝麻蔗糖或者山楂丁儿、澄沙,裹成小饺儿,或者卷成长卷切小段。米白夹着黑亮、暗红,颜色也好看,又糯又甜还不废牙,又不会干噎。基本也没有哪个不爱的。
还有新鲜蚕豆和着糯米粉蒸的嫩绿色的米糕,麦芽同糯米捂过熬出来的麦芽糖,山上果子切片儿晒出来的果子干,鸡蛋同麦粉一块儿做的烘蛋糕……
这一来她也不惦记往码头小馆去了,反倒尽量多抽时间出来替村里人看娃。最好笑有些小河滩上同上林埭这里有亲的,听了都恨不得把自家娃儿也放灵素这里来。村里人还同她玩笑:“素姐儿不如叫你家相公也回来住,你看小娃儿,先生教大孩子认字。我们都乐意交些束脩的。”
随着天越来越热,地里的活儿也更少了,灵素在山上待得时间却越来越长。山上凉快,娃儿们呆着不受罪。且小孩儿容易处出感情来,岭儿同湖儿往县里待不了两天就闹着想回去了,想那些一块儿玩的娃儿们了。一家四口,三个想住山上去,方伯丰也只好由着他们。
且他这受累的命,自从进了农务司,这司里的大小事情就没停过,比从前帮忙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他自觉对不住灵素同娃儿们,听说那边有一块儿帮手带娃的人,娃儿们也得人作伴,都愿意他们去。娃儿们得空就给方伯丰讲山上多好玩儿,虽是一半真的一半编的,方伯丰也只好听着。有时候娘儿仨还在山上住两天才回来,他也不能怎么样嘛。
这日好容易留在县里,一大早趁着太阳还不算厉害,带着娃儿们划船去饭庄子那里。刘玉兰见她来了笑道:“我同丽芬两个如今是同病相怜了,说好的搭档呢?也不求你干什么,过来说句话总成吧?”
灵素笑道:“山上呆惯了,下来觉着热得厉害。”
刘玉兰道:“晓得你们家现在在农务上使劲儿,你更要顾着你的地了。没怨你,就是想你了。进来吧。”说着话儿上来抱了湖儿,举一举笑道:“喔哟哟,山上这么养人?小湖儿又长分量了呢!”
到里头一露面,两个大师傅便过来打招呼:“小师傅可来了,有什么新鲜吃食没有?”
他们都惯了如此了。这两个做事情一板一眼,刀工火候上的能耐都没得挑,就是不怎么喜欢动脑筋。最好灵素弄出什么新鲜吃食来教他们,反正他们准定好好学。
近年边上有几家人家房子被人买了,也打通了开起饭庄子来。刘玉兰同灵素商议了之后,俩人各拿出半成股份给了两位大师傅。这么一来,两位干活更来劲了,鸣霞饭庄的菜色滋味也一直在这一片无人能比。
不过刘玉兰还是不敢懈怠,她对灵素说过:“这世上的地方,但凡有利可图,就会有人伸手。若是利润越来越丰厚,来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最后剩下来的除了运气太好后台太大的,基本上都是人精里的人精了。咱们这里开饭庄的时候,边上还都是小门小户的单家独斗,所以不是我们对手。可你看看如今,那两个饭庄子光买地盖屋就花了六七百两,你想想他们能是闹着玩儿来的?咱们不用点力气只怕不成。”
灵素别的也帮不上忙,只有多琢磨点新鲜的吃食,还有拿些自己山上地里的少见食材。她觉着挺对不住刘玉兰,刘玉兰却笑道:“这你就错了。这样挺好。若是咱们两个都是主意多又喜欢拿主意的,那就容易有冲突了。人同人想的一样的时候毕竟少。到时候光俩人的想法往一处拧,就得花多少精神。所以如今这样挺好的。”
这话灵素一时体会不着,很快就看见例子了。
这里灵素同两个大师傅商量了一回暑天的菜色。德源县一入夏就不兴吃大荤了,暑天东西容易坏,尤其肉食。这时候还是吃点小素小炒的省心。或者吃水产也好,起码是活杀的,同大肉又不一样。几个人就在这上头打主意。灵素又说可以用卤的,还有小串。活鸡现杀做小串现烤,吃的人也能放心。还有各样小菜凉拌上也能花点心思。
商议完了又带着娃儿们往隔壁瞧瞧去,却发觉里头气氛不太对劲。
等几个人出来到陶丽芬家里说话,才知道是买卖上说不拢了。
绍娘子想要把挣来的钱买新织机再招人往大了做,陈月娘是无所谓,不过姜秋萍的意思,已经挣了不少了,还往大了做万一折进去就赔大了。这可不是当年入股的十几两银子的事儿了。绍娘子给姜秋萍说了许多这买卖的前景,还有往大了做的优势。
头一个她们用的这宅子里头如今还空着两间屋子,院子里也还能加盖。这要是多招了人来,地方的使费不用另掏。同样的,这房子是绍娘子的,可如今也按着市价算着租金。这一样的租金能容纳更多的人做出更多的东西来,这单一件东西上的成本就低了。
且那些配件和织机都是买的越多越便宜的,与其一次三五台地买,还不如一下子来她个二三十台,反倒合算。
更不要说如今她们已经有这些人在了,让一个老手带一个新手,还不用自己一个个去教,也能大大缩短上机前的学练功夫。这都是能省下钱的地方,比别的三五个人的小作坊有利。
可姜秋萍看来,这人多了事儿也多。若是一旦东西卖不出去了,这么些人你还得付工钱,这么些织机一台都好些钱,到时候砸手里了就是一堆木头。如今已经挣的不少了,就这么做下去不好?还往大了做风险实在太大。
绍娘子是个认定了一件事情就非要做的人,何况这事情毕竟以她为主的。同姜秋萍说了几回说不拢,就说把如今挣的钱按当初的份子把姜秋萍那一份还她,往后的买卖就她同陈月娘合伙了。
姜秋萍自然不乐意的。毕竟这当初十几两银子的份子,如今几个月就能挣回来,这一结了股份,往后自己这就少一大块进项了。可若是还要一块儿做,就得听绍娘子的,一文钱取不回来还得都投进去,没准到时候连这点都落不到手里了。
绍娘子笑道:“你看看你,你要是信我的,那就接着一块儿干,往后能分的更多。你要是不信我,觉着跟我这么着不成的,你趁早把能拿的拿了也踏实不是?”
姜秋萍倒想走第三条路,不结清也不扩大,就还照着现在这么做下去。可她当初占得股份就少,陈月娘又向来跟着绍娘子走的,她做不得这个主。
又舍不得大笔挣银子的机会又不想跟着往里头投,且闹过这样一回分歧,往后相处着也不是从前的味道了。姜秋萍就索性取了分红,决定自立门户去了。
虽然绍娘子的那些配件和织机里头的构造她也不清楚,可是她大概知道绍娘子是在哪几个铺子分着打的零件,或者打听打听能打听点出来。加上自己琢磨琢磨,哪怕学不到十成十,学个五六分,自己带人做。多挣的银子都是自己的,未必会比如今这样差。
绍娘子这里就同陈月娘一块儿打算把挣的银子都再投进去做这个买卖。没想到齐翠儿找上来了,说要入股。绍娘子挺惊讶,告诉她这算二回投钱,她们两个之前的织机还要折算里面,她若是银两少到时候可占不到多少股份,叫她想清楚。且这买卖也不能保证赚钱。
齐翠儿却道无所谓的,反正她就要找个地方把钱投出去,又不能买房买地这样在衙门有登记的。且她认识的人本也不多,能信的更少,更没什么人眼前就有现成的投钱机会,也就剩绍娘子同陈月娘这里了。
绍娘子见她铁了心要这么办,便答应了。结果齐翠儿一下子拿出了一百二十多两银子,绍娘子惊得合不拢嘴:“那你这些年喊买不起房喊的什么鬼!”
第245章 离心
眼看着秋学将开,闵子清一门心思要往府学里去。他那位远方亲戚也出了力,通了不少关系给他谋了一个私府的名额。只这名额人人都想要,简单着来,只好价高者得。这回还算运气好的,只要二百两就能成行。闵子清家里给出了一部分,他自己手里还得留些往后在府城里生活的花费,最后这主意就打到齐翠儿身上了。
他估摸着齐翠儿七八十两的银子应该有的,虽从他这里拿不到许多,可是她有自己的嫁妆,寻常也不贴补什么家用,没准还从自己给的家用里抠下钱来。这么些年了,俩人又没孩子,她也没什么大的花费。怎么算这点钱也应该拿得出来。
可没想到齐翠儿就不搭理他这茬儿,每每他铺两句想要往这上头说,她就扯开去。到后来他实在不想再拖,直接同她挑明了,齐翠儿却道自己没钱。
闵子清怒极而笑:“你有没有钱我知道你自己也知道。这会儿说没有这样的话,就是不想给的意思。难道我读书做官同你是没干系的?你就这么不盼着我好?!”
齐翠儿也不同他辩白,反正随他骂随他说,就是一句没钱。
闵子清一怒之下找了齐翠儿家里的人来,家里人听说这样的话,也都劝齐翠儿支持闵子清。尤其听闵子清说上届两个读了府学的人,一个考上了贡生去京里考试要当大官了;另一个出来就是衙门司衙的副长,眼看着就能当上司长。这闵子清好不容易托人找的门路,就差这点钱了,齐翠儿这个做人媳妇的怎么好不管?
齐翠儿由着他们说,最后道:“你们觉着合适你们自己给钱好了,到时候官老爷也记得你们的好,你们要求什么事儿人家也不好驳面子。不是正合你们意思?!”
娘家的兄嫂叫她抢白得面上不好看,她爹妈如今在家说不上话,都没露脸,更没人能辖制她了。
最后闵子清便道,若是实在没法一条心,这夫妻不做也罢。
娘家几个兄嫂听了赶紧打圆场,又拉了齐翠儿一边说话,劝她道:“你都多少年纪了?!又有什么本事!是命好才能嫁了读书人,还是个廪生。你这会儿不说好好待他,结些儿贫苦时候的夫妻情,反要这么逆着他。到时候他要真的休了你,你可怎么办?!”
齐翠儿发笑:“他凭什么休我?他这里一心想去府学读书就要休发妻,往后也别想在官场上露脸了。”
嫂子们又道:“就算休不得,他同你离了心,往后另外抬举人了,你日子就能好过了?或者真的同你和离了,你能去哪儿?难道还想回娘家过日子来?!”
齐翠儿气笑:“我晓得你们为什么这么着紧了,放心吧,我就算再没地方去,一路要饭也不会要去你们家的,犯不着为了这个来劝我!”
无法,最后娘家人撂下一句:“死犟子,说不通!你们夫妻的事儿还是你们自己商量,反正我们是管不上也不会管的。”
闵子清没想到齐翠儿这么油盐不进,他也想不明白齐翠儿向来嘴碎但是也多半事儿都能忍,这么这回这么铁石心肠。眼看着那头的期限越来越近,闵子清急着要钱,就真的用和离相挟想迫齐翠儿拿银子。甚至还趁着齐翠儿不在家时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可除了几两碎银子真的什么现钱都没有,连张银票都没见着。
他还疑心齐翠儿是不是把银子收在旁人那里了。可想想齐翠儿同谁也处不长,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的,恐怕也没什么人能得她相信。难道真的没钱?那都花哪儿去了?这就又想起之前她追着看戏的事情了,难不成都打赏给戏子了?!
不管是收着不给也好,还是都打赏给戏子了也好,这女人是不能要了。
闵子清越想越生气,尤其当他那亲戚传了话回来,说已经另外有人拿了二百两银子顶了那名额,闵子清就铁了心要同齐翠儿和离了。
齐翠儿没二话,从前她在娘家露过这个意思,家里爹娘都劝,尤其兄嫂都说她疯了,居然动这样的念头。这回是人家男方要和离,里头还掺着钱的干系,没人说话了,谁也不想揽这个事儿。齐翠儿就顺顺当当同闵子清和离了。
闵子清虽失了去府学读书的机会,状元坊还很可以住得,手里又有老家贴给他的钱,就准备再读三年再考。
至于齐翠儿自然得搬走了。俩人也没什么产业可分,她自己的嫁妆归她自己,面上看得见的不过几件细细薄薄的银镀金首饰和几匹放了箱底这么些年的绸料。闵子清自然也不会给她什么银钱。不过他不给,不意味着齐翠儿不拿。齐翠儿走的时候,叫了三个挑夫来,把自己箱笼嫁妆都拿走了不说,连家里用的炉子锅子都一样没落下。
闵子清看了在一旁冷笑,齐翠儿面上连一毫的波动都没有。
最后只有几双对不齐的筷子和缺了口的碗留给闵子清了。
她在做活儿的地方后面过桥的小巷里租了一处屋子当临时落脚的地方,几个人都过来瞧她,见她面上木木的,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难过。一时也不晓得怎么安慰好。
绍娘子道:“你这回把钱都投里头了,实在应该留一些买个小屋子的。这里头的也不贵,三五十两就能买一处了。”
齐翠儿摇头:“这里从前卖十两还没人要呢,现在就狮子大开口了,我才不给那钱!”
绍娘子点头笑:“成,性子还在。”
齐翠儿想想道:“你们不用替我操心,我怕什么的。丽芬还带着个娃儿不都过得好好的?我就一个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我还怕什么!”
绍娘子听了摇头叹:“你这张嘴,就说不出叫人舒心的话来。你自己舒不舒服的你自己知道,干嘛扯带旁人?!”
齐翠儿看看陶丽芬面露愧色,正要开口道歉,陶丽芬笑道:“没事儿,闲了去我那里说话吧。寻常就我一个人在家,正儿没事就往饭庄子里跑,粘着他师父。”
等人一散,齐翠儿坐那里也不知道做什么事儿好。她心里一早盼着要和离了,只是这一天真的来了,她又觉着有些恍惚。——真的就这样了?……
呆呆坐了半日,眼看着天色渐黑,也觉不出饿来。想收拾点什么吃的又懒得动手。把屋里又胡乱收拾了一阵子,出门往巷子里一个小茶食点里吃了一碗馄饨。又不想回小屋里去,又不知道能往哪儿去,也不想去太热闹的地方。走了一阵子,索性过桥找陶丽芬去了。
陶丽芬开门见是齐翠儿,笑道:“进来坐。吃饭了没?”
齐翠儿道吃过了,陶丽芬便把一边桌上的饭碗收进了灶间,齐翠儿见就她一个人吃的便问道:“正儿呢?”
陶丽芬答:“在前头呢。整天除了睡觉就不挨家呆着。前两天还跟我往码头店里去了,说要帮忙,结果没一会儿就往人家船上跑,吓得我拉下来揍了他两下。还是就叫他跟着他师父吧,也就在玉兰跟前才老实点儿。”
齐翠儿问:“你们那里灵素又不常来,就你一个怎么忙得过来。”
陶丽芬道:“开始两日还好,没过几天人就多了,灵素跟我商议了,请了住附近的两个大娘来帮手。”
齐翠儿道:“那么点子地方,一共能挣几个钱的,还请俩人帮手。”
陶丽芬笑道:“也还成。”
一时无话,齐翠儿坐那里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陶丽芬给她倒茶,也不则声,两个人就那么呆呆坐着。
好一会儿,陶丽芬才开口道:“你呀,别想那么多。这事儿没什么对错,就看自己怎么想了。幸好是如今,要是早个二三百年的,你想这么痛快还不能呢。一开始难免会觉着难受,倒也不是对那人如何,总是打算过要好好过日子的,忽然走不下去了,就跟一匹布织了一半得铰了换新花样一样,心里自然有些不是滋味……”
齐翠儿苦笑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呆着都觉着有些喘不过气来似的。可实在是……我都不晓得盼过多少回和离了。只是以前略露了点意思,我爹娘那反应,嗐!这下好了,顺顺当当的。只是明明顺当了,我这又高兴不起来了。”
陶丽芬道:“这从山上跑下来还不是说刹住腿就能刹住的呢,何况两个人过了这么些日子了。好多时候,都习惯了。习惯了这么着过日子,吃饭做活儿,连捱苦受罪都习惯了……忽然都没了,前头的路好似怎么走都成了,又不知道究竟能怎么走,可不就心慌么。我是有正儿在,心里没那么多空东想西想,又被个屋子逼得没地方容身。这么一来,心里光急和愁了,倒没那么空空的难受,嘿,也算一宗好处。”
见齐翠儿在那里苦笑,便接着道:“我生完正儿那阵子身子都不太好,也没人能帮把手,小孩儿哭闹了他还心烦。月子里经常抱着娃儿一坐坐两三个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