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朱颜辞镜-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庄意映一愣,摇摇头,“未曾听过。”
息衍面色凝重,叮嘱道:“近日除了讲道堂和寝宫就哪里都不要去了。”
阿姐也同她这么说过,谅是庄意映再粗的神经也觉出了不对劲,庄意映紧张道:“是出了什么事吗?”
息衍瞧着她清澈的眼眸,叹了口气,终还是摇了摇头。
息衍道:“你别乱跑,待我处理好家里的事就来接你。”
庄意映乐道:“你接我做什么,这里是我家呀。”她弯起眉眼,“好啦好啦,又不是生离死别,我不生你气就是了!雁和雍是邻国,近的很,我有空也会去找你的,咱们山水有相逢嘛。”
息衍抿了抿嘴,重重的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赤色结递给庄意映道:“你拿着。”
庄意映接过来,乐不可支,“给我的?你怎么和小媳妇似得,还编了个结送人。按照话本子上说的,我也理应给你回个礼。”她摸了摸身上,出门走的急,身上没带什么物件儿,她也素来不喜戴首饰。她摸了摸发间,把束发的缎带拽下来,天蓝色的带子上细细绣着祥云纹,月牙般的一块玉镶嵌其中,颇为精致,是她娘亲亲手绣给她的生辰礼。
“喏,这个送你。”
庄意映瞄了一眼息衍如霜雪雕就的面容忽然转念,笑了一声收回手,“不行不行,这个不适合你,这是女孩子用的东西哇。你在这儿等着我,我去拿个别的给你!”
息衍把缎带拿过来,道:“这个就挺好的。”
他将带子缠在手上,蓝色的缎子光华流转。
庄意映上下打量了一下,缎带上的祥云纹同息衍身上的水波家纹相得益彰,她笑道:“还蛮好看的。那就送你这个罢。”
息衍没告诉她,那赤色结上有他的心头血和半数修为,若是庄意映遇险,可护她一命。
舒叶青带着一行人走过来,向庄意映行了个礼,然后对息衍道:“漱溟,该走了。”
庄意映规规矩矩向舒先生回礼,“先生,一路安泰。”
她望着浩浩荡荡一队人越行越远,息衍的身影渐渐模糊,庄意映的心中霎时升上了一股失落感。她把手拢成喇叭状,大声喊道:“息衍!你一定要记得来找我啊!”
息衍听到声音,朝着她远远的挥手。
修士们的脚下亮起咒术千里符的纹路,他们要去城郊驿馆,可惜庄意映并不能随意出王城。
庄意映望着他们的身影,喊道:“再见!再见啦!”
她一连喊了十几个再见,直至雍国的行队消失在层层叠叠的宫殿远方,她的声音兜兜转转变成回声在空旷的殿外接连响起。
再见,再见,再见。
刚才还有些热闹的乾昉殿此时人去楼空,安静的让人有流泪的冲动,意映孤零零的站在那儿,阳光把她的影子拉的细瘦单薄。
方才还活蹦乱跳语笑嫣然的少女此时后知后觉般难过起来。
这是小少女人生的第一场离别。
她茫然的想,我这是怎么了。
意映忽然非常想念娘亲和姐姐,她大踏步的跑起来,飞快的跑回寝宫,一路上的宫仆宫女笑着看着这小公主,想着这小调皮鬼又是闯了什么祸了罢。
铛——铛——铛——
晚膳时的钟声响起,意映知道,这个时辰姐姐定是陪着娘亲在和硕宫偏殿的佛堂礼佛。
她跑到佛堂外,头顶经幡飘扬,转经筒的声音叮当叮当接连响起,在一片檀香中有着别样的静谧。
妇人长发未束,虔诚的跪在蒲团上,双掌合十,她身旁的素衣少女轻阖双目,面上狰狞的伤疤也变得安详柔和。意映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跪在妇人身边。
头顶佛像宝相庄严,慈悲的看着芸芸众生,默然无语。
意映其实知晓今日的生离,与死别也差不离。她的寿命只有短短百来年,而这也不过是雍国人修炼小成的一段年头而已。想来等息衍再次归来,她也早就是一抔黄土了罢。
第4章 离别二
舒先生走后,学堂里气氛是愈加欢快了。
息衍的座位上现在坐着的是那卷发少年,他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为庄意映做“屏风”的光荣使命。庄意映头一个时辰还自顾自玩儿的开心,而后就百无聊赖起来。
教授御兽的是天栾阁的五竹公,须发斑白,抱着一只骁行豹幼崽正眉飞色舞的讲解它们每天要嚼多少肉干嗬多少屎之类的问题。各公子们听着倒胃口,吃小食的默默收起了袋子,捏泥巴的用书盖上了桌子上的一坨坨,眼不见为静。而各小姐们却双眼放光,听的津津有味。
小骁行豹待得乏了,小爪子一伸,打了个哈欠,晃了晃毛茸茸的小脑袋,乌溜溜的黑眼珠泛着莹莹水光。众小姐纷纷做捧心状,“呜呜呜好可爱。”
卷发少年回身向庄意映道:“你们女孩子,都喜欢这种毛乎乎的小东西?”
庄意映趴在桌子上,没精打采得唔了一声。
卷发少年兴致勃勃道:“你也喜欢这个吗?赶明儿我送你一只!我大哥的‘绿耳’前几天从前线回来了,回来生小骁行豹,我看它那肚子,至少有个十只八只的,你喜欢公的母的?我给你挑一只壮实的!”
庄意映抬眼道:“西北战事不吃紧了?”
卷发少年嘿然道:“什么时候不吃紧过?这仗打的就没停过,反正传回来的都是捷报。”他压低声音,“至少现在雍国退兵了,没了那堆神神叨叨飞来飞去的修士,谅那岐国再粮草充足,战线拉的这么长,也撑不了几日。”
庄意映直起身来,“雍国退兵了?为什么退兵了?”
少年道:“退兵还不好么,听说是他们自己窝里斗,陈郡谢氏和堤桉息氏被琅琊王氏一把火给烧啦!听我爹说,曾氏家主重伤,息氏家主被活活烧死了!他们这些道貌岸然的修士,自视清高、独立一国,表面上说着不立王、不专政,搞了个什么‘三家相亲,永安和乐’,三个世家明里暗里不知道搞了多少腌臜事,他们自保还来不及哪有空搞别的?”
庄意映怔住了,“初枭你说息衍的爹……”
初枭沉重的点点头,“他家里现在一团糟,没了家主,整个息氏全靠他大哥一个人撑着。同窗一场,挺让人唏嘘的。”
庄意映回过神,眼珠转了一轮,挑眉道:“初枭你今天真是格外嘴碎哎,还这么‘贴心’的告诉我前朝的事,说吧,有什么事求我?”
初枭笑嘻嘻的拱手作了个揖,“公主殿下真是明察秋毫,是小子唐突了。”他单手支颐道:“我家猎场近日又有围猎了,还有篝火宴会,你要不要去逐鹿打狼?你要是去了,我在我那些兄弟面前可倍儿有面子!”
庄意映笑道:“好哇,我今天跟娘亲和姐姐说一声,明儿就去。”
初枭打了个哈哈,“别啊别啊,一会儿放了课就去呗,去晚了肥的都被他们猎光了!你跟我回去,我叫我阿娘跟明妃娘娘和大公主说!”
庄意映摇摇头道:“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再说,论打猎,你那些堂兄表弟的还能轻易赢了我去?我还是回去说一声为好。”
初枭见说不动她,干脆趴在她的桌子上耍赖:“去嘛去嘛去嘛去嘛去嘛去嘛去嘛去嘛去嘛去嘛去嘛去嘛……”
庄意映翻了个白眼,眼观鼻鼻观心不理他。
初枭见各种撒泼打诨都不管用,他竖起兰花指,哀哀唱道:“郎君有意,娘子薄情,都道流水不解落花意,又谁知这厢娘子心如铁……”
旁的同座掩面偷笑。
他们这边闹得欢,纵是五竹公再好的脾气也耐不住。
老先生严厉的一拍落了灰的戒尺,“肃静!”
这么响的声音、这么大的灰,愣是没有一个人在意,倒是把小骁行豹吓了一跳、呛出个喷嚏。
五竹公赶紧心疼的顺毛,诶呦诶呦的抱在怀里打悠悠。
那厢初枭无论怎么劝,庄意映都坚持要回去一趟,少年急了,啪的一声拍案而起,吼道:“庄婵!我告诉你!今儿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四下里瞬间静谧无声,然后哄堂大笑,小骁行豹吓得又是一哆嗦。
老先生彻底怒了,吹胡子瞪眼:“你们——出去——”
众子弟巴不得呢,干脆利落的齐齐“哎”了一声,特别听话的纷纷一溜烟儿跑了出去。
五竹公愣了半天,硬是没缓过神,这帮孩子!
庄意映挤在人堆里,听见初枭在喊她,“庄婵!庄意映!你在哪儿呢?”
真够执着的!
庄意映心道,傻了才应你呢!
她缩脖弯腰,躲在人流里,一离开初枭的视线范围,立刻撒丫子跑回宫。
她心里默念:对不起啦对不起啦,我和家里说一声,明儿一大早立刻就过去!
这厢初枭嗓子都喊哑了,人群都散了,也没见到庄意映的人影。
单薄少年绝望大喊道:“庄婵——庄婵——你跟我回去将军府吧!去哪儿都行啊!就是千万别回宫啊!!!”
庄意映甩着袖子,一蹦一跳的往和硕宫走。一路上的宫仆们瞄见她立即收回视线,低头快步离开。
庄意映心头奇怪得很,打量了一下自己,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装束形容,她悚然,莫不是去暗道偷拿东西被发现了吧!
她眼睛滴溜溜转了一圈,抄了条小路回宫,到了宫后门,却发现小门从里边锁住了。她爬上墙头,远远一望,竟看见和硕宫正门口被禁卫军团团围住。
她急忙翻下墙,跑进佛堂。
佛堂香火已熄,四下无人,只有转经筒的声音悠悠响起。
娘亲呢?姐姐呢?苏嬷呢?
偌大的一个宫殿,竟连一个行走的宫人也没有!
她跑到正殿,平时娘亲都不让她们来这里,只有贺岁祭祖的时候才到这儿待上一两个时辰。她轻车熟路的趴在后窗上,正准备翻进去,却听见掌狱司低沉的声音。
“娘娘好走。”
她急忙跑了过去,在侧边帷幕后,见到和硕宫的宫人乌泱泱的跪在殿里,阿姐低着头,眼泪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而她的娘亲,明妃,身着大红婚袍,妆容明艳,像一朵赤色牡丹花,凌空盛放在和硕宫上方。白绫束颈,她柔柔的微微摆着,了无生气。
娘亲!
庄意映跌坐在地上,眼泪流了满脸,张了张嘴,什么声儿也发不出来。
庄毓眼尖,看见帷幕后的意映,闭眼咬唇摇了摇头,示意她千万别出来、千万别出声。
离着帷幕稍近的宫人微微挪了挪身体,挡住了掌狱司的视线。
掌狱司叹了口气道:“长公主,鸠酒给您搁这儿了,您自己找个时辰吧。臣先行告退了。”
掌狱司有意无意的朝意映藏身的帷幕看了一眼,收起了一个杯子把里边的毒酒倒在地上道:“这下人做事就是不稳当。”
庄毓看着仅剩下的一杯毒酒,热泪盈眶,“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掌狱司怜悯的看着这雁国唯二的两个小公主,叹息般摇着头离开了。
意映见掌狱司离开,从帷幕后奔出来,跪在明妃的尸体前,哭喊道:“娘亲!娘亲!”
庄毓咬牙站起,把庄意映从地上拽起来,抹了把眼泪:“走,你跟我走!”
庄意映挣扎哭道:“能去哪儿?我不走!我娘亲在这我哪都不去!我不走!”
庄毓不理她,扯着庄意映走出殿外。
禁卫军立起□□拦住她们,柔弱的少女此时气势凛然,厉声道:“都让开!我现在还是雁国公主!谁拦我,立即叫他人头落地!”
她四下扫视一圈:“都要抗旨吗?我看谁敢拦我?!”
禁卫统领挥挥手,喝退了军队,庄毓低声道了句谢,便大踏步的向乾昉殿走去。
昨日,庄意映在这里经历了第一场离别,难过到强颜欢笑。没想到,第二次变故来的这么迅疾而重大,小少女骤然难以承受,浑浑噩噩的随着姐姐跪在殿外。
庄毓自知雁王不会让她们进殿,她跪在殿外,重重的磕头。
“陛下!罪女自知血脉污浊罪无可恕,不求苟活于世。可婵儿还是个孩子!她还是个孩子!求您!她是您的亲生骨肉啊!”
少女细瘦单薄,弯腰时脊骨透过衣料勾勒出痕迹。雁王站在殿内,冷眼看着素衣少女一下下的磕头,直至血肉模糊,在地上留下一块朱砂般的印记。
他瞧着那抹血色,想起了她们的娘亲明妃刚入宫时总是喜穿红色衣袍,也不知是何时起她落了珠钗穿上布衣素裙的。她死前一定恨极了他,不然怎么会背叛母国里通敌国给岐王提供消息?
这个女人!雁王冷哼了一声,终日里躲在佛堂里,伪装出一副不问世事的模样,真当他是蠢的傻的?
庄意映看见阿姐的血顺着脸庞流淌下来,心狠狠的揪在一起。她也受过伤流过血,可是这次阿姐的血仿佛赤色岩浆,将她不堪一击的勇敢无畏腐蚀的千疮百孔。
她喘不过气,终于哇哇大哭起来。
雁王待的乏了,他挥手招来宫仆,起驾回寝宫。
经过两个少女旁时,他俯身问道:“怎么?不想陪你们娘亲吗?”
她们闻言,齐齐愣住了。四周的宫仆宫女大气也不敢出。
“还是说,你们想陪着孤?”
庄毓回过神来,赶紧拉着庄意映行了个大礼:“愿在您身边尽孝!愿在您身边尽孝!”
庄意映眨着泛着泪珠的眼,喃喃道:“爹爹……”
雁王轻笑一声,坐回车椅道:“罢了。”
大女儿紫兮若不是因为那场大火,必出落成和她娘亲一般妩媚的美人,她的眼睛和鼻梁都是岐国人特有的深邃啊,可惜了。小女儿意映也的确是还年幼,脸颊和手臂还仍是肉嘟嘟的,那股子淘气劲儿倒是和他小时蛮像的,事事还都离不了姐姐,也还只是个无知孩童。
“你们就待在和硕宫吧。”
第5章 离别三
和硕宫宫门紧锁,佛堂里安静的一如往昔,只是少了那闭目诵经的明艳妇人。平日在佛堂难待一刻的庄意映跪在蒲团上,乌羽鸢站在她肩头,用脑瓜顶蹭蹭庄意映的脸颊。
庄意映扯了扯嘴角,声音暗哑,“庄小倌儿,哄人你倒是有一套。”
庄毓推开门走进来,没有斥责意映的言语不端,只是轻轻道:“意映,你饿不饿?我在小厨房做了吃食,快去吃罢,凉了伤胃。”
自她们被软禁和硕宫后,一干吃食用度均从外送入。王宫里的人一向势力的很,雪中送炭者难有,落井下石者可从来都没少过。克扣是必然的事,衣裳物件之类短少可以勉强,一日三餐却马虎不得,初几日宫人还遵规蹈矩送来正常的份例,后来便变成了剩菜冷粥,几天才来送一次。
而这几日,宫人已经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来送吃的了。好在宫里原本的小厨房里还有些食材,只是也难以为继。
庄意映在佛堂跪了半日,早饿的前胸贴后背,她随着姐姐走进小厨房,掀开锅盖,一个白胖白胖的馒头散发着香甜的气息。
庄毓盛了两碗粥,把米多的那碗递给庄意映道:“快吃吧。”
庄意映瞧着阿姐的那碗里只有零星的几个米粒,有些哽咽,“阿姐,怎么只有一个馒头啊。”
庄毓顺着她的目光看看自己的碗,笑道:“怎么,一个不够吃?刚刚出锅的时候我没忍住吃了一个,有些噎,这不,盛点稀粥顺顺喉咙。”
骗人。
阿姐的谎言一戳就破,又熨贴戳心的让她不能开口反驳质疑。
瞧着阿姐的笑脸,她忽然没来由的感觉到灭顶的绝望,她原以为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她早已挺过去,不会再难过了,可是此时此刻她端着粥碗,突然好讨厌这世间。
庄意映大口大口的喝完粥,把馒头掰成两半,自己三两口吞下较小的那一边,把大的放进阿姐的碗里道:“我去遛庄小倌儿,阿姐慢慢吃!”
庄毓瞧着被意映放进粥碗里的白馒头吸饱水,慢慢膨胀变大,心口也涨的酸涩。
她其实也不愿的,意映,原谅姐姐……
晚秋向来多事。
岐国人好战,岐王早年征战身体落下病根,各皇子为储位争的不可开交;晋王是颗墙头草,一边与雁、雍通商、一边为了不得罪岐国,借道给他攻打雁国,出主意的相国被百姓骂的狗血淋头,一帮江湖草莽嚷嚷着要“清君侧”;而雍国其实就是一帮修士凑到一起,大多数人只想着山川昼夜、修炼妙法,根本无心治理辖内的百姓。领头的三大世家倒是有些人想要治理这从来就没理顺过的烂摊子,只是人心不古、祸福难测,一把火点燃了积存已久的矛盾。
雁王此时,焦头烂额、火烧眉毛。
战败、战败、战败!
岐国内政虽乱,可前线的将军着实骁勇。打了半年多持久战的雁军终于抵不住消耗,连连败退,一夜之间,竟连失十二座城池!
雁国大军损失惨重,甚至都没来得及等到援军。
雁王被这消息劈头盖脸砸的眼冒金星,他目眦欲裂,“赵松峰呢?常狄威呢?”
满身血污的来使跪在地上,以头抢地,悲声道:“二位将军,殉国了——”
雁王脸色一白,木然跌坐在王座上。
他其实清楚的很,这仗早晚是要完的。岐国的战线拉的太长,国力根本打不了持久战,只是那晋国,竟使小人行径,以身饲虎借道给岐!
这仗是继续打还是不打?!
打?二位将军殉国,谁可为将?
不打?难道眼睁睁让这庄氏江山落入他姓手中?!
雁王这厢还没缓过神来,底下的臣子已经炸了锅。
“眼下战事危急,应大开国库,补给粮草!”
“不可!战事持久,下放粮草国内必捉襟见肘!”
“笑话!岐国宵小都打上门来了,不解燃眉之急?!”
“日子不过了?往后怎么办?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雁王的脑仁儿被吵得要炸开了,眼前举国困境,大臣们的眼睛却只盯着国库里的三两点油水,嚷嚷着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解局之法!
雁王重重的一拍王座扶手,“都闭嘴!”
战!当然要战!
“雁国此无安枕之日,可不虑哉?断不能割地饲虎,不准有示弱语!”
雁王此言一出,底下嚷嚷着议和的臣子瞬间没声儿了,领头的几个瞧瞧四周,也都道:“臣附议,臣附议。”谁也不傻,在上位者开口主战后,谁在说粮草不足要暂时议和的话,谁的“通敌叛国”的名头就坐实了,谁肯当这个出头鸟?
雁国召集大军浩浩荡荡出了关,一路杀到西北十二城,却悚然发现这里已成空城。
不费吹灰之力收回了失去的城池,这当然不是好事。
岐国的兵力呢?
在哪?!
只有一个去处,王城!
岐国使得好一手调虎离山之计!
腊月初七,岐国大军顺水路沿大运河打进辽城。
而雁国水军自建军以来,因水路一直风平浪静,从未增添过船只,三年前,甚至连弓箭都不曾添置了。
水师提督丁远道没有想到,自己的船只没有被岐国击沉,而是年久失修不受控制,一头撞上了舰桥,毁了信旗,没了指挥。
腊月初八,岐国的军舰登陆庆嘉岛;腊月初九,进攻东海卫南炮台;腊月初十,占领东海卫;腊月十一,所有弓箭武器用尽,右翼总兵自尽;腊月十二,退守的雁国水师弹尽粮绝,等候援军无望,水师提督率领头三舰,一头撞上了岐国主舰,壮烈殉国;腊月十三,雁国水师全军覆没。
而后,岐国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杀进王城,遇禁卫军死守,在护城河边驻扎下来。
朝廷里,再没有人提“树立威望”之类的屁话,乾昉殿一片死寂,站在殿里的群臣稀稀拉拉的,有点门路的早扒城门跑了。
雁王坐在王座上,后背挺直,威严的让人想发笑。
有一种人,努力的原因是想要放弃。雁王自坐上这个位子开始,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怎么做也是超越不了前人的,他按部就班的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不过是想给世人看:你看,我努力过了啊。世人当然很买他的账,他们的王,的确是让他们在过好日子。只是一味借前人树荫当然难以持久,百姓知道岐国大军骁勇,却不知雁国早已千疮百孔。
这样下去,雁国早晚要完。
只是,为什么要结束在他的手上?!
雁王攥紧拳头,一张口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议和吧。”
你想议和,人家未必愿意议和。
议和的使臣被岐国将军砍了六个,第七个使臣面如金纸的走进岐国营帐,自以有去无回,却不料安然无恙带回一纸帛书。
岐国终于松口了。
只是那帛书上的内容让人更加坐立不安了。
岐国用施恩一般的语气要八千万两黄金,五十二座城池,还要皇族男子为奴、女子做婢,嫡公主嫁给久病的岐王冲喜。
仿佛在说,留你们一命,还让你们的公主嫁给王,真是你们莫大的荣耀啊。
群臣倒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至少,他们的小命儿是保住了,至于这江山,爱谁谁的吧。
腊月二十,雁、岐二国签了议和帛书。
九江以西,凉山以南,大半国土都割给了岐国。而赔偿金,挖空了整个国库,掏干净了诸臣的腰包——当然,这数目有待考量。至于血亲女眷,雁国只有明妃所出的二位公主而已。
大公主容颜被毁,且已有婚约,显然不合适与岐国联姻,若勉强为之,惹得岐国不悦,举兵攻城就不妙了。
可小公主庄婵,才仅仅十三岁。
已临近新年,整座王城却死气沉沉,所有人都陷入巨大的惶恐不安中。
和硕宫里,庄意映和阿姐裹在一床被子里,坐再门外的石阶上,巴巴的望着天空数着时辰,庄毓借着星辰月光,捧着一本兵书,专心的看着。
自她被烧伤后,便不随着公子小姐们一起去讲道堂了,只自己从藏书阁抱了书来看,时间久了,和硕宫里也存了不少书,这时倒也能拿来瞧瞧捱过时光。
坐了许久,庄意映的脖子都仰的酸了,揉揉脖子打了个呵欠道:“今年倒是奇了,都这个时辰了天栾阁那边怎的没有烟火来放?”
庄毓把被子掖的紧了些,道:“许是今年改了规制罢。”
庄意映嘟起嘴:“往年不都是从腊月二十五一直放到新年初一的嘛。真是,等了这么久脖子都酸透了。”
庄毓伸手在妹妹的脖子上轻轻按着,柔声道:“今日大约是没有烟火看了,回屋睡吧。”
庄意映按住被风吹起的书页,摇摇头道:“屋里屋外都是一样的冷,这里还能透透气,有点光也舒服些。”
待庄毓看完那本兵书,意映早抱着腿睡熟了。庄毓抱起她,轻手轻脚的放到床上,吁了一口气,她都快抱不动妹妹了。
庄毓仔仔细细的掖好被子,哈了几口气暖手,转身又拿出一本书到屋外继续看,她只有这样,才能熬过一个又一个冰冷的深夜。
月凉如水,黑夜静穆的一片死寂。
今夜没有烟火,显得格外安静,安静到庄毓清晰的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她翻了一页书,声音清脆响起,听在耳边,却如惊雷。
安静的太出奇了。
庄毓心下起疑,放下书,走道正殿大门口,试探的推了推大门。
门上的锁链发出沉重的闷响,她缩回手,却意外的发现门外并没有响起守卫的呵斥声。
她扒在门缝上瞧,努力辨认着门外的情形。
一片乌黑,空无一人。甚至连例行巡视禁卫的火把光亮也没有。
庄毓心头一凛,怕是出事了!
她立即奔回屋内,把窗子都用花盆砚台之类挡住,又紧紧锁住门。她摸了摸意映的枕头下,不出所料的摸到一把尖刀。
她微笑着轻轻亲了亲妹妹的眉心,躺在她身边和衣睡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6章 离别四
次日一早,庄毓正在小厨房煮着粥,却听见门口锁链撤下的巨大碰撞声。
她心头一紧,惴惴不安却还有些期待,她把柴火苗拨小,拿起一把菜刀,想了想又放下,一跺脚奔到门口。
门外乌泱泱站了一大帮人,庄毓见到这么多人,着实有些吃惊。
除了一队十二人的近卫军外,还有领事宫仆三人,大宫仆九人,随侍宫仆十八人,掌黛司的姑姑二人,随行的宫女十人,掌裳司的四位姑姑手里还捧着用楠木盘盛着的衣物、首饰之类。
庄毓一惊,这分明是公主出嫁前的仪容规制!
难道……
她张望了一下,却并没有看到来楚生的身影。
众仆从见了她便中规中矩的行礼,跪在地上,庄毓神思不定,忘了叫他们起身,禁卫军的头领不满的咳嗽了一声,她这才回过神来。
庄毓忙叫他们起身,疑惑道:“这是怎么回事?”
掌黛司的一位蓝衣姑姑口舌伶俐道:“诶呦,长公主怎的忘了今日是昭仪公主的出嫁之日啊?莫不是舍不得妹妹嫁人?恕老奴多嘴,是女人,就都要有这么一日的。”
庄毓无暇顾及这姑姑的僭越,她愕然:“昭仪公主?意映封了昭仪公主?她要嫁给哪国的王?!”
蓝衣姑姑笑道:“可不是嘛!嫁给岐王可是大喜事啊!这不老奴和这些宫女儿们来为昭仪公主梳妆更衣来了。”
岐王?那个病的快死了的岐王?与雁国相争了数年的岐国之王?!
她仿佛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庄毓上前一步拦在门外,寒声道:“诸位姑姑先别急,雁王的旨意还没下,莫不如等小妹正式行了加封礼之后诸位再来,也省的白白折腾一回。”
蓝衣姑姑的笑挂不住了,她不耐烦的一挥手道:“都进来拾掇着,莫误了时辰!”又转头对庄毓挤出个笑脸:“都是上头的意思,长公主别让老奴难做呀。”
庄毓堵在门口,厉声道:“不许进!”
那些仆从们已经不管什么上下有别、尊卑有序了,冲在前边的宫人一把推开庄毓,庄毓重重的跌坐在地上。
谁也不能挡了他们求生的路!只有小公主嫁了,他们才能活!
庄意映早听见门口的喧闹,她手握尖刀,躲在门后,宫人一冲进来,她狠狠的将刀一挥,把领头的宫人胳膊划出一道长长的伤口。
那宫人只觉右臂一热,他疑惑的扭头一看,惨叫出声!
鲜血溅在周围宫人的脸上,他们骇然退了半步,齐齐盯着不过他们腰际高的少女,面上狰狞:果然是煞星,要早早弄到岐国去!
庄意映拿着刀与他们对峙着,咬紧牙,做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心头却如一团乱麻:爹爹竟要我嫁给一个快死的老头子么!
四周的宫人瞧着她这副模样,竟无人敢上前。
庄毓扶着门框晃晃悠悠站起身来,一个踉跄没站稳,被一双手有力的托住了。
她回头一看,看到了一双不笑亦含情的桃花眼。
来楚生不似往日玩世不恭的形容,他扶着庄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