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新鲜,顾毓铮也瞪大了眼睛听。
  不论是前世后现在,只听人说广州的货有多抢手,东西利润有多高,下得了决心做生意的都想干这一行,怎么到了小舅妈这里就不是好事了?
  刘亚男解释了下。她父亲是市里公安局的副局长,这方面消息多。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比起于水这个小城市来说,确实是繁华富裕,然而随着无数淘金者的蜂拥而入,危机也逐渐展现。
  八十年代,什么样的人最想南下找机会?没工作、日子过不下去的人。
  这些人里,不乏一些有勇有谋却因为出生或是成分等各种原因走投无路想要拼搏一把的人,但也夹杂了不少在家乡不务正业、想靠着投机倒把挣钱的。
  第一种人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第二种人,心黑手狠,坑人没商量。耿征裕人生地不熟的,没头没脑跑过去,万一就被坑了呢?
  况且,南下这一路,现在的火车条件很差,个人出行很难买到票,就是买到票上了车,也不一定有座位,有些人就直接往车厢里的地上或椅子下一缩,几天几夜的路程下来,糟的不是一般罪,整个人都能脱了形。
  更糟的是就算是肯遭罪,身上又是钱又是货的,一路上也是凶险万分。
  “我爸说,前些年拨/乱反正,社会上残留了不少不安定分子,这两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一小部分人开始富裕起来,那些人就又开始作乱了。我们于水这边地方清净还不算明显,就是多了些小偷小摸的,那些大城市就严重多了,往南边去一趟,身上的钱被偷的有,好容易到了地头拿了货回来被抢的有,还有半路糟绑架的,真是……你说你小哥都是有家有业的人了,又不是没工作挣不到钱,我能让他冒这险?”
  顾毓铮听得咋舌,世人都喜说好不说坏,大多只提跑货赚钱,却不说背后存在的巨大风险。
  当初那帮南下发财的人,可真是福大命大,前世的时候好像是隐约听谁说过去广东批货路上被抢劫来着,还以为就是个案,却原来是猖狂到这地步了啊,那小舅确实不能去,眼看着就是要当爹的人了呢。
  细细一想,对啊,83年,她说怎么这个年份有些熟悉呢,前世上政/治历史课的时候有学过,严/打,可不就是这一年的年末开始的?
  既然这条路不愿意走,那就想想别的。到底做什么合适呢?场面一时陷入了沉默。
  大家都不说话了,顾毓铮忍不住开口发问:“小舅,你说要做生意,那是想长期做下去呢,还是赚上一些就收手?”
  三个大人一起看向差点被遗忘的小家伙,耿霜泠笑骂了道:“怎么哪哪都有你,小孩子家家,有耳无嘴,大人说话你插什么。”
  耿征裕看着小外甥女兴致勃勃的表情觉得有趣,抱着逗弄的心思反问:“长期做和赚上就收有什么区别啊?”
  顾毓铮回答:“长期做,就要有耐心,学一门技术,这一点我建议小舅找感兴趣的学,比别人懂行,做出来的东西才能保持吸引大家呀。短期的就没那么麻烦,直接什么方便做什么。我觉得小舅你做饭挺好吃的,我们都喜欢吃好吃东西的嘛,我觉得你可以试试这个啊。”
  耿霜泠作势轻轻拍打了下女儿的背:“又瞎凑热闹,我看你是自己嘴馋了吧!”
  刘亚男倒觉得这个想法不错,转头征询丈夫的意见。
  还别说,做吃食生意确实风险小,谁家不吃饭啊,多少总能卖出一些,退一步说,卖不出去就让自家人吃了,好歹不亏不是。
  不过话又说回来,两人都是双职工,哪有那个时间做饭去卖?而且材料也是问题啊,现在的粮食可还是凭票供应的。
  “不是做饭啦。”顾毓铮躲开妈妈又拍过来的手,小声说:“小吃,我说的是小吃。我看我们这里那么多湖和水塘,螺蛳随便摸啊,早上摸来养着,你们晚上下班后炒了,别人买回去直接就是一道菜,不是正好?还有晚上出来乘凉的人,也能当零食。”
  听了这话,耿征裕一拍大腿:“行啊,你小东西怎么就这么聪明呢,平时外面卖的炒螺蛳你没少馋吧?这主意好,亚男,咱们就做这个,除了耗点油盐葱姜,简直就是无本的生意啊。”
  刘亚男笑着推他:“瞧你这样,行,你明天一大早就去摸螺蛳,葱姜蒜咱妈在院子里就种了一堆,你让妈给你拔去。”
  耿霜泠也不管女儿了,反正闺女自从跟了表舅学习,主意就越发大了,她也习惯了,只要别在外人面前太惹眼就成,也转过头来对耿征裕说道:“那就先这样,以后学什么技术慢慢再想,这两天你就拿炒螺蛳试试手,赚多赚少都好说,反正不用投本钱。”
  顾毓铮又探过笑脑袋:“小舅,你把螺蛳炒好了,要是不方便去卖,我和涛哥哥可以帮忙的,真的。”
  “行,到时候就找你和耿涛,随你们卖多少,一边卖一边吃都行!”
  事情一时就这么说定了。
  耿征裕也是个行动派,第二天下午,当顾毓铮兴冲冲地跑来时,他已经在厨房里忙活开了。
  等到热气腾腾的炒螺蛳出炉,一群小家伙们蜂拥过来,耿征裕笑呵呵地给每人分了一小勺。
  小家伙们人手一张纸,将螺蛳卷成个小包,一手拿着,另一手捏起一颗吮吸,香辣鲜甜的肉质在嘴巴里打转,一颗接一颗,小嘴唇吮得都撅了起来。
  螺蛳肉那也是肉啊!荤的!
  在孩子们吃得正欢的时候,耿征裕和五舅耿征丰就将盛着螺蛳的大锅和一张小桌子搬到了街口。
  顾毓铮连忙放下手中的食物,拉着耿涛过去旅行帮忙卖的诺言,被外婆一把拉住了。
  “哪能真让你们这些小孩子上啊。”
  说着,外婆往桌子后头一坐,将一叠裁好的纸张放在铁锅旁边,又往桌上竖了块写好标价的牌子。
  这边刚收拾好,那边耿征裕又提了个小煤炉出来。炉子上是一个大铁锅,还盖着盖子,里面咕噜咕噜冒出声响,一股香味从缝隙里传出来,啊,是茶叶蛋!
  顾毓铮看看摊子前的两样吃食,又看看外婆和旁边笑得一脸和气的五舅妈,事情好像和昨天说的不一样?
  耿涛一边吃着螺蛳,一边拿手肘撞撞顾毓铮:“想不想知道他们在干嘛?”
  还能干嘛?顾毓铮偷偷翻个白眼,明摆着的事啊,自己又不是傻子,不就是出来摆摊卖吃的嘛。
  也不知道昨天自己和妈妈离开后,家里又发生了什么,正好,问问耿涛喽。
  两兄妹随即交头接耳一番,互相交换情报。
  其实耿涛知道的也不多,加上顾毓铮自己的猜测,脑补出了个大概。
  不外乎是耿征裕觉得自己一个人做太显眼,而且家里还有个和他条件差不多的五舅,自家兄弟间没什么,加上个五嫂就不一样了。
  他又不像耿霜泠早就搬出去了,和老五家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挣钱也就算了,真要挣了钱,五嫂的眼睛得要红成什么样?就她那性子,五哥还有好日子过?五哥不好过了,家里人心里能舒坦?
  干脆,拉上耿征丰一起干得了!
  两兄弟要做事,自然不可能瞒着耿外婆。
  当妈的看到兄弟两个能互相拉拔一起做事,心情也好,一口就将守摊子的活计给抢了。反正她现在退休在家也没什么事做,由她来,既能让儿子们好好吃顿晚饭,又免了别人的闲话。
  至于这锅香喷喷的茶叶蛋,那就是耿外公的主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五舅妈:小六家想吃独食?
  小舅妈:你哥家的要找麻烦了。
  小舅:有钱一起赚喽。
  五舅:唉!
  孩子们:有肉吃喽!

☆、第22章 短命的小吃摊

  别看耿外公成天乐呵呵地捧着个搪瓷缸子除了下棋万事不管,他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放心上的。
  两儿子说要去卖吃食; 老婆子也说要凑一脚; 他要什么表示都没; 心里过不去; 就帮忙给想了个点子。
  摊子上只摆一样多浪费; 反正都要一个人守着; 多卖几样也是卖嘛。
  不知道选什么好?差的不合适,好的又被材料为难,这不是还有鸡蛋嘛。
  现在已经不是原先的大锅饭时代了; 别说乡下每家每户都养了几只鸡,就是他们城里,有条件的人家也有在家里圈了几只的。
  如今的粮油肉不好买,鸡蛋还是不少的。
  家里孩子多,要补充营养,耿外婆时不时就去乡下淘换一篮子鸡蛋回来放着,现在正好先拿出来用了。
  掺上一点自己清明时去山上采的野茶和八角桂皮,香味飘出老远; 闻着的人有几个能忍的住的?
  小吃摊开张了,耿家人散开,该吃饭的回去吃饭,该干活的干活,就剩耿外婆守着摊子递货收钱。
  顾毓铮乖巧地在一边陪着,一会帮外婆打几下扇子,一会又帮忙递个东西; 没事干的时候就在桌子后面站着,看着摊子前来往的行人。
  他们脚步匆匆地走着,时不时有人好奇地过来张望,有些买了东西再走,有些只是询问一番便离开了,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是那么鲜活。
  这个时候的华夏,一切都在蓬勃地发展。一扫过去二十年的阴霾,颓废、绝望与偏执在焕然一新的改/革大潮中逐渐翻页。
  天慢慢黑了,走了一拨赶着回家做饭的人潮,紧接着饭后消食和乘凉的人又走了出来,今天是第一天摆摊子,生意却并不差,锅里的食物逐渐减少,外婆看了看时间也不早了,就让顾毓铮回去把舅舅们叫来搬东西回家。
  晚上,顾毓铮躺在床上和耿霜泠聊天的时候,就叽叽喳喳地说起了今天的见闻。
  说到收摊以后,几人围在灯下数着整把整把的零钱,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采,五舅妈点着手里的钞票,眼睛都在放光!
  能够通过自己的影响让家里人的生活变好,顾毓铮很有成就感。
  耿霜泠也很为哥哥们高兴,但愿日子就这么一直顺利下去,越过越好。
  这件事过去,顾毓铮又过上了好好学习的日子,周末的时候,大家一起帮耿霜泠搬了家,因着赵静云表示家里的家具齐全,她就只收拾了些轻便的物件就过来了,至于原先的房间和家具也不浪费,直接留给了张志强。
  招待所毕竟不好常住,张志强搬过来也省了另找房子的麻烦。
  房间有近30平,张志强按着耿霜泠原先的格局,用布帘子将床隔开,剩下的空间就正好可以当他的办公室。
  他也确实是个人才,短短两天的功夫,就将耿霜泠的饰品生意给摸熟了,按着之前两人说好的,他还特意去城东车站附近的自由市场蹲点,守了两个早晨加两个下午,就为了观察摆摊的小贩和来往的人流。
  回来以后,给出了一份总结建议。
  自由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这里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地方也大,小贩们聚集在一起后所产生的集群效应很是可观。
  如果在此地设点,不论是做批发还是零售,都比较便利。更让耿霜泠没想到的是,除了主动来求批货的外地商贩,这里还有上门推销原材料零部件的销售员。
  这个消息让耿霜泠喜出望外。要知道,她的设计本子上可是还有一大堆限于材料无法制作的设计呢。
  有了这些推销员,自己就能搜集到更多材料,丰富自己的产品。
  除此以外,与其他小贩聚集在一起,同行之间接触多了,也能得到更多的资讯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这可是顶顶重要的事。
  现在的风向,瞬息万变,谁知道什么时候就刮来一阵风给吹垮了呢!
  大家聚在一块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嘛!
  于是,“蝶飞飞”饰品在城东自由市场的摊位敲定,张志强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忙活招人的事。
  看到张志强做事如此靠谱,耿霜泠总算是清闲下来,她如今和女儿一起在秦家住着,每天下了班除了核对下账目就是回家,看着女儿在表舅夫妻的教育下一天天成长,觉得自从结婚以来,日子从来没有这么轻松愉快过!
  这天下午,大院里的小伙伴又结伴去找耿涛玩去了,顾毓铮嫌天热没去,上完课后就窝在屋里休息。
  那帮小孩子在玩的事情上就是有使不完的劲,也不怕大热的天把皮肤给晒成黑炭。
  没过多久,几人就蹿了回来,小炮弹似的冲进屋里。
  “顾毓铮,顾毓铮,大消息,你知道吗,你外婆的小吃摊子不开啦!”
  “啥?”顾毓铮茫然地抬起头,还没反应过来,几个小伙伴就把她团团围住了。
  吴俊宇抢着说:“我们今天过去的时候,院子里可安静了,平常这个时间你外婆都在煮茶叶蛋的,今天没有!”
  张木昕也说:“是的,平时这个时候,我们在外面就能闻到那股香味了,今天没闻到。”
  其他几个小伙伴也七嘴八舌地议论。
  “耿涛说,你外婆说的,小吃摊不开了!”
  “干嘛不开啊,多好,有的吃还能赚钱。”
  小吃摊开了一周多,这些小家伙过去玩看见了,也嚷着要吃,外婆白送给他们的还不要,非要将自己的零花钱掏出来买,还说是支持兄弟家的事业……
  今天乍然见摊子不摆了,简直比耿家人都还急。
  为什么不开?顾毓铮也不知道啊。
  不一直挺好的嘛,舅舅舅妈他们也高兴,每天都兴致勃勃地去摸螺蛳,怎么忽然就不开了啊。
  “顾毓铮,你去问问你外婆啊,摊子继续开啊,难不成是不赚钱?”
  石娇娇说:“怎么可能,生意那么好来着。”
  她今天没跟着去耿家,自从听顾毓铮说夏天的太阳晒多了会变黑以后,她就不爱和这帮小子们出去闹了,没事就跑来秦家呆着,就算顾毓铮在一边打盹没理她也无所谓。
  耿家的小吃摊子她光顾过一次,螺蛳吃起来麻烦,她更喜欢茶叶蛋,可惜数量不多,一下就卖完了。
  大家催着顾毓铮去问个究竟。
  顾毓铮也想知道答案,可她问不合适啊。小孩子家家怎么能管大人的事,没见耿涛都不知道么。
  几个人推推攘攘的,出了秦家的院子。到了操场边,顾毓铮不走了。
  太阳已经西斜,在树下吹会儿风就该回去吃饭了。
  顾毓铮不走,其他孩子也没办法,闲着没事就一起蹲在树下有一句没一句地猜测着,说得顾毓铮也有些心浮气躁起来。
  这时,一个壮实的小男生沿着路的对面走过来,走到她正对面的时候,留下一个不屑的嗤笑,又骂了声“小资本家”后,珊珊然地离开了。
  这可是足足七、八米的距离啊,还能听得清清楚楚,要不要这么刻意?
  幼不幼稚啊。顾毓铮翻翻白眼,懒得去搭理。
  这孩子长得高高壮壮的,身材比吴俊宇还要敦实。没办法,这年头殷实点的家庭都喜欢把孩子往胖了养。话说回来,没钱也吃不胖啊……
  之前听其他人说起过,他名字叫楚雄,年纪比吴俊宇大两岁,之前也是跟着父母在上海生活,据说在学校里还是个“大哥”级人物,经常领着一帮人和另一帮与吴俊宇为首的孩子打架。好在除了脾气差一点、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外,他也没什么什么别的特别大的劣迹,勉强算不上坏孩子吧。
  这次暑假过来,楚雄被他家爷爷拘得紧,倒也没惹出什么事来,平时也不和他们一起玩,就是时不时路过他们面前,估计是来找点存在感的吧。
  顾毓铮不理会楚雄的挑衅,其他小家伙就有点不乐意了,挑衅顾毓铮,不就是在挑衅他们吗?骂得那么难听,年纪比我们大怎么了?年纪大就能欺负小孩啦?
  一堆人想冲上去理论,顾毓铮连忙给拦了。
  这点小事没必要计较,马上就要吃饭了,闹点什么出来耽误吃饭时间就又要挨家长训了。
  资本家,卖点茶叶蛋就成资本家了,当茶叶蛋是金子还是银子啊,那能吃得起的就都是富豪喽?想想后世湾湾所说的茶叶蛋论,恩,也许没毛病吧。
  眼看着楚雄走远了,石娇娇小声问顾毓铮:“你外婆该不会真是因为被人说资本家才不摆摊的吧?”
  “不会。”张木昕说,“我爸爸说了,现在是鼓励私营经济发展。我看满大街那么多摆摊的,也没人因为资本家被抓的啊。”
  几个人又叽叽喳喳议论开了。
  顾毓铮没心情参与,她心里有数,能让外婆改变主意的,肯定是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正猜测着,一抬眼,楚雄又在路对面晃悠悠地走回来了。这次走到她前面的时候没说什么话了,就是重重地嗤笑一声,还给了个特不屑的眼神。
  顾毓铮也无奈了。没完没了了是吧?你说你咋就那么闲呢?
  新仇加旧恨,吴志宇忍不了了,没等顾毓铮拦着就冲了上去。
  “熊胖子,找打架?”
  如果忽略吴志宇那小身高和娇嫩的儿童嗓,光是语气和内容,还是有那么点掷地有声的感觉的,可惜,你们的年龄破坏了一切……
  作者有话要说:  听说入V第三天可以上收藏夹?还是按订阅排位置……
  但愿我处在能看得到的地方……
  PS:以后没有意外的话,发文时间都会是早上7点。

☆、第23章 争执

  楚雄感觉很不爽。
  凭什么啊,他们可以高高兴兴一起写作业; 自己就得被关在书房里; 对着爷爷那张老脸念书?
  凭什么他们可以在一起踢球; 可以出去玩; 自己就只准在操场上逛逛; 连个大院门都不给出?
  就是看你们不耐烦; 特别是那个小不点顾毓铮,成天摆个笑脸,笑什么笑; 牙齿白啊?我也天天刷牙的,用的还是最好的牙膏,你有吗?
  夏天了,火气大,好想打一架散散火啊,可惜,他们就是不动手啊,自己要是先动手; 又该挨罚了。
  挨罚没关系,没冰棍吃就问题大了啊,要是他们能先动手多好啊。
  终于,吴志宇那傻小子冲出来了,你喊什么喊啊,你倒是直接动手啊。
  可惜我的心你不懂……
  顾毓铮不知道楚雄的心声,要是知道; 估计又要翻白眼了。
  吴志宇又不傻,他怎么算也比楚雄小两岁呢,小孩子的两岁差距还是很大的,就算是一时冲动冲上前,他也不会白痴到先对楚雄动手,当然,等会其他小伙伴也跟上来的话,就不一定了,不过顾毓铮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吗?
  果断不会啊!
  于是,在其他小伙伴一拥而上之前,顾毓铮只能站出来了。
  场面一时有些可笑:身高堪堪一米的小姑娘站在一群比她高的小孩的前面,与一个身高体型都远超于她的小男生对峙着。
  “楚雄,你好笨。”
  “啥?”楚雄脑子有点冒烟,敢说我笨?
  “你觉得现在打架,你能赢?”
  “怎么不能赢?之前在上海……”我擦,楚雄想到了,之前在上海他还有手下的啊,而这里……
  “我们人多,你打得过吗?回家告状,你告得过吗?”
  楚雄默然无语。
  后面一群孩子心里暗爽,顾毓铮真是厉害啊,三言两语就搞定这个小霸王。如果他们看过后世的某点文,肯定会说这是王霸之气大开,快点臣服吧,熊胖子!
  然而,臣服什么的,都是想象。
  楚雄狠狠地瞪了他们几眼,然后,就这么转身走了……走了……了……
  顾毓铮一手拄着下巴想:这萧索的背影,为什么看起来显得有点委屈呢?
  得了,别想了,都乖乖回去吃饭吧。
  晚饭时间,顾毓铮将下午听到的消息和耿霜泠说了,秦振国与赵静云对原因也有些好奇,耿霜泠就带着女儿去娘家问情况。
  到耿家的时候,家里人也正在为这个事争执,刘亚男将耿霜泠拉到一边小声将事情说了一遍。
  原来,耿家的小吃摊摆了一个多星期,摊子离家近,生意好,左邻右舍的都看见了,因着耿家人平时人缘好,这次也是起早摸黑赚的辛苦钱,说酸话的人倒是没怎么听见,但羡慕的人肯定还是不少的,有些人就动了心思。
  两天前,四合院后面的王家婶子也开始摆小吃摊了,卖的是和他们家一样的东西,位置还就在他们家摊子对面。
  如果单是这样也就算了,大家公平竞争,靠着烧东西的手艺赚钱。可王婶子心眼子多,螺蛳和茶叶蛋,每样都比他们家便宜了一分钱。
  哇塞,这都搞上价格战了啊。顾毓铮心里赞叹。恶性竞争,古来有之,王婶子真舍得下血本。
  现在又不是后世那种一元钱掉地上都懒得捡的时代,一分钱还是有点用的。茶叶蛋和炒螺蛳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手艺差距也不太明显,那生意肯定是被抢了。
  堵到耿家生意做不下去,她的摊子在这条街上可不就独一份了么。
  “那你们就不想点办法?”耿霜泠觉得可惜。难得给家里多找点进项,就这么收手不甘心啊。
  刘亚男说:“我也觉得可惜啊,这才多少天,我们和老五两家各分了30多块呢。”
  她叹了口气,又说:“算了,收就收了吧,咱妈说了,王婶子这么做虽说不地道,也是没办法。她家负担重,我们家赚这钱是锦上添花,她们家是解决生活问题,不让我们和她争。”
  耿霜泠沉默了,这确实是自家老娘会做的事。
  说起王婶子,她家3个儿子,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早产,生下来好容易养活了,到了六七岁上却发现大脑发育有问题。两人现在长到20来岁了,智商却停留在6岁孩子的程度。她家老伴去的早,家里就全靠大儿子一个人撑着。
  组织上看他们家困难,特殊照顾,给两小儿子安排了在家糊纸盒子的工作。可那两大孩子能顶多少用,家里日子过得很是勉强。
  顾毓铮心里也戚戚焉。
  眼红抢生意搞低价竞争这样的事在她眼里稀松平常,在八十年代初的其他人看来却还是被人瞧不起的,等于是从别人饭碗里抢食啊。
  古人云“仓禀实而知廉耻”,王家阿婆能不顾老邻居的情面做这事,也是被生活所迫。现在自家日子过得去,以自家外婆的性子就绝对不会和她争。
  屋子里,五舅妈还在和外婆拉扯:“妈,你怎么能说收就收了呢!大家赚钱各凭本事,她们家来抢生意我们都不说什么了,现在还搞这一套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我们家这么多人还怕了不成,去她们家闹去,非要他们把摊子收了不可。”
  耿外婆听着儿媳妇吵嚷,心里膈应,面上又不好表露出来。毕竟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话说重了怕是又起风波,只是轻飘飘来一句:“我们什么人家,去他们家闹,你不嫌丢人啊?”
  五舅妈被噎了一下,也是,脸皮她也是看得很重的,过去闹腾,传出去说他们欺负老弱病残是不好听。
  她想了想又有了主意:“那我们就不闹,我们也把价格降下来,比他们还低,看是他们亏得起还是我们亏得起,非把他们挤兑走了不可。”
  耿外婆摇摇头,这个儿媳妇就是让她看不上。
  她抬眼看看了周围其他子女,放大了音量开口:“你们都给我听好了,眼皮子不要太浅。想赚钱我不拦着,自己想办法去。钱是赚不完的,非在这小吃摊子上死磕能有什么前途?”
  在场众人连忙应了,五舅妈还想说点什么,三舅一瞪眼,喊了声:“老五。”
  五舅赶紧一把将五舅妈拉了回来,小声说了句“安生点吧。”就把人扯回屋了。
  小吃摊的事与其他人没什么关系,现在意见最大的五舅妈走人了,大家也就都散了。
  刘亚男与耿霜泠继续小声说话:“收了也好,虽说这钱看着眼热,不过这段时间征裕起早摸黑的确实辛苦,白天还要上班,晚上因为我怀孕又睡不好,还是以后再说吧。”
  老婆这么体贴自己,耿征裕心里得意,嘴上也应道:“是啊,先休息休息。妈说得没错,眼光不能死磕在一小摊子上。我想好了,先多观察观察,好好找一门长远的活计去学习,自己学好本事还怕以后赚不来钱?”
  顾毓铮深有感触地点点头。
  绕了一圈,小吃摊子是收了,除了两家分的那30来块钱,也不算全无收货,起码思路是打开了。
  赚钱这回事,除了运气,剩下的就是看掌握的技艺和人的品性。小舅和小舅妈能有这觉悟,只要不遇上什么天灾**,总有成事的时候。
  耿霜泠跟着小舅夫妻去一边聊天了,家里的孩子们看大人们商量完事了,就一个个蹿了出来找顾毓铮玩。
  因为天热不愿意出来,顾毓铮好几天没见表哥表姐了,见了几人便聚在一起亲亲热热地说话。没说几句,耿涛忽然说:“我觉得赚钱没意思。”
  “不会啊,我觉得赚钱满好啊,钱多了可以买肉吃,还可以买好多好多东西。”耿姿觉得耿涛是被热糊涂了,竟然会觉得赚钱不好?要是赚钱不好,大人们为什么还要天天上班啊。
  “我不是说钱不好,我是说赚钱。哎呀,和你说不清楚。”
  “为什么说不清楚?”耿姿与四舅家的耿尧面面相觑,“说不清楚就慢慢说嘛。”
  耿涛说:“我觉得吧,钱是满好,赚钱就没那么好了。辛苦不说,还要和人争来争去,又累又烦。”
  顾毓铮无语,这话说了等于白说,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啊。不付出努力,哪来的房子住,哪来的肉肉吃?
  弟弟妹妹不接腔,耿涛也无所谓,自顾自继续说:“我觉得奶奶的摊子收得挺好的。家里又不缺吃喝,弄得五叔叔和小叔叔那么累,五舅妈还要不高兴,人家要抢生意,就给人家好了嘛。”
  那是因为你爸妈供你吃喝了……
  顾毓铮倒是没想到,自家表哥还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潜质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是因为家里长辈经常忆苦思甜,让他觉得现在这样能吃饱穿暖的日子就足够了,所以缺少了对物质的追求?不至于啊。
  顾毓铮觉得自己看不懂这个表哥了,想想前世,耿涛是怎么样来着?
  恩,考大学,报的金融相关的专业?对!是这个。
  当初耿涛高考的时候,正是商贸金融等经济学相关专业被引进国内的时候,势头正好。
  三舅又是银行工作的,想着自己在这方面也有点人脉,将来毕业好安排工作,就帮他填了这个志愿。当时两父子还为这事闹得很不愉快,至于毕业以后的发展,她就不是很清楚了,所以,根源其实是在这里?耿涛不像是个清心寡欲的人啊。
  作者有话要说:  外婆不是圣母,她是眼光看得远,对自己孩子能力的信任,以及对贫苦之人的一点慈悲之心。
  亲们看文愉快,谢谢大家喜欢这本书。
  么么哒(づ ̄ 3 ̄)づ
  特别感谢下,账号我爱美人亲与呤听迩过亲的霸王票。
  这里是存稿箱,蠢作者会用了哦,耶~

☆、第24章 奶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