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广记-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知道月亮是七宝合成的吗?月亮的情况像圆球,它的阴影多半是被太阳销熔的,在它的暗处,常常有八万二千人在那里修整,我就是其中的一个。〃于是他打开包袱,里面有斧凿等物。他拿出两包用玉屑做成的饭团子,送给二人说:〃分吃这个东西虽然不足以长生不老,但却可以免除疾病了!〃然后站起来,给二位指点一条岔道,说:〃只要从这向前走,自然就可以上大道了。〃话音刚落,人已不见踪影。
楚州僧
楚州界内小山,山上有室而无水。僧智一掘井,深三丈遇石。凿石穴及土,又深五十尺,得一玉。长尺二,阔四寸,赤如榴花。(〃榴花〃二字原空阙,据明抄本补。)每面有六龟子,紫色可(〃紫色可〃三字原空阙,据明抄本补。)爱,中若可贮水状。僧偶击一角视之,遂沥血,半月日方止。(出《酉阳杂俎》)
【译文】
楚州界的有座小山,山上有房屋但是没有水。和尚智一想挖口井,挖到三丈深时遇到一块石头。凿开石头见到土,又挖了五十尺深,得到一块玉。这玉一尺二寸长,四寸宽,象石榴花一样红。每个面都有六个龟子,紫色的,非常可爱,中间象能贮水的样子。智一和尚偶然击打一个角看看,一股血水就从里面沥沥滴出,半个月才停止。
胡氏子
洪州胡氏子,亡其名。胡本家贫,有子五人,其最小者,气状殊伟。此子既生,家稍充给。农桑营赡,力渐丰足。乡里咸异之。其家令此子主船载麦,溯流诣州市。未至间,江岸险绝,牵路不通。截江而渡,船势抵岸,力不制,沙摧岸崩。穴中得钱数百万,乃弃麦载钱而归。由是其家益富,市置仆马,营饰服装。咸言此子有福。不欲久居村落,因令来往城市。稍亲狎人事。行及中道,所乘之马跪地不进。顾谓其仆曰:〃船所抵处得钱,今马跪地,亦恐有物。〃因令左右副斫之。得金五百两。赍之还家。他日复诣城市,因有商胡遇之,知其头中有珠,使人诱而狎之,饮之以酒,取其珠而去。初额上有肉,隐起如球子形,失珠之后,其肉遂陷。既还家,亲友眷属,咸共嗟讶之。自是此子精神减耗,成疾而卒,其家生计亦渐亡落焉。(出《录异记》)
【译文】
洪州胡氏有个儿子,忘记了他的名字。胡家原来很穷,一共有五个儿子,他是其中最小的,气质容貌不一般。他一生下来,家里便稍稍宽裕起来,种田养蚕,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乡里人都感到奇怪。一天,家里让他押着载麦子的船,逆流而上去州市。快要到时,大江两岸峭壁险绝,纤道不通,只好横江而渡,结果船抵向岸去,怎么也控制不了,最后冲垮了堤岸。不料,从那堤穴中得到了好几百万钱!于是,他便扔弃麦子载钱而归。从此,他家越发富足了,雇仆人买车马,买服装和首饰。人们都说这小子有福气。他不想久居乡下,家里就让他经常往城里跑,渐渐地就学坏了。一日行至中途,他的马竟跪地不起。他回头对仆人说:〃上次咱们是在撞船处得到的钱,现在马跪地不起,也恐怕会有什么好宝贝呢!〃于是让手下人挖地,结果又得到五百两黄金,拿回家去。后来有一天,他又进城去,遇到一位经商的胡人。见他头上有珍珠,那胡商便同他亲近戏狎,诱惑于他。后来将其灌醉,把他头上的珍珠拿跑了。原来他额上有块肉,暗暗突起如球状,失去珍珠之后,那块肉就陷下去了。他当即回到家中,亲友家人都叹讶不已。从此,他精力减退,患病而死,家道也渐渐衰落下来。
王蜀先主
唐僖宗皇帝,播迁汉中,蜀先主建为禁军都头。与其侪于僧院掷骰子,六只次第相重,自幺至六。人共骇之。他日霸蜀。因幸兴元,访当时僧院,其僧尚在。问以旧事,此僧具以骰子为对。先主大悦,厚赐之。(出《北梦琐言》)
【译文】
唐代僖宗皇帝,流离迁徙到陕西汉中后,前蜀先主王建任禁军都头。一日,他与下属在僧院里掷骰子,六只骰子依次相重合,从幺点到六点。人们都为此事感到惊骇。以后王建在蜀地称霸。一次因为巡幸兴无,访问当时的那座僧院,和尚还在。提起旧事,那和尚都用骰子的事答对。先主王建非常高兴,厚厚地赏赐了他。
庐山渔者
庐山中有一深潭,名落星潭,多渔钓者。后唐长兴中,有钓者得一物,颇觉难引,迤逦至岸。见一物如人状,戴铁冠,积岁莓苔裹之。意其木则太重,意其石则太轻,渔者置之潭侧。后数日,其物上有泥滓莓苔,为风日所剥落,又经雨淋洗,忽见两目俱开,则人也。歘然而起,就潭水盥手靧面。众渔者惊异,共观之。其人即询诸(〃询〃原作〃语〃。〃诸〃字原空阙,据明抄本改补。)渔者,本处土地山川之名,及朝代年月甚详审,问讫,却入水中,寂无声迹。然竟无一人问彼所从来者。南中吏民神异之,为建祠坛于潭上。(出《玉堂闲话》)
【译文】
庐山中有一深水潭,名叫落星潭,经常有人来此垂钓。后唐明宗长兴年间,有个钓鱼人钓到一个怪物,觉得难以牵引,费了一番周折才把它拖上岸。这怪物象人的形状,戴着铁帽子,被多年的青苔包裹着。说它是木头又太重,说它是石头又太轻,钓鱼人把它扔到了潭边。几天之后,那怪物身上的泥潭青苔被风日剥落,又经雨淋洗,忽然见其睁开双眼,原来是个人。他忽然站起来,撩着潭水洗洗手脸。众垂钓者惊讶不已,都围上去看。那人就询问这里土地山川的名字,以及朝代年月等,很详细。问罢,转身钻入水中,寂然无声无迹。但竟无一人问他从何而来。南中的吏民们觉得此事怪异而神奇,为他在潭边修建起一座祠堂。
桂从义
池阳建德县吏桂从义,家人入山伐薪,常所行山路,忽有一石崩倒。就视之,有一室。室有金漆柏床六张,茭荐芒簟皆新,金翠积叠。其人坐床上,良久,因揭簟下,见一角柄小刀,取内怀中而出。扶起崩石塞之,以物为记。归呼家人共取。及至,则石壁如故,了无所见。(出《稽神录》)
【译文】
陕西池阳建德县吏桂从义,他的家人进山砍柴,平常行走的山路旁,忽然崩倒一块山石。家人上前去看,只见那里露出一屋室。室内有六张全漆的柏木床,草垫竹席等都是新的,金银首饰堆了很多。他在床上坐了很久,然后就揭开竹席,看见一把角柄小刀,拿起揣进怀里就走了出来。接着,他扶起那块崩石塞住洞室,并用东西作个记号。回家招呼人一起去拿那些财宝。等大家赶到后,只见那石壁完好如初,什么也没有看到。
金精山木鹤
虔州虔化县金精山,昔长沙王吴芮时,仙(〃仙〃字原阙,据明抄本补。)女张丽英飞升之所,道馆在焉。岩高数百尺,有二木鹤,二女仙乘之。铁锁悬于岩下,非榜道所及,不知其所从。其二鹤,恒随四时而转,初不差忒。顺义道中,百胜军小将陈师粲者,能卷簟为井,(〃井〃原作〃牛〃,据明抄本改。)跃而出入。尝与乡里女子遇于岩下,求娶焉。女子曰:〃君能射中此鹤目,即可。〃师粲即一发而中,臂即无力,归而病卧。如梦非梦,见二女道士,饶床而行。每过,辄以手拂师粲之目,数四而去。竟失明而卒。所射之鹤,自尔不复转,其一犹转如故。辛酉岁,其女子犹在。师粲之子孙,亦为军士。(出《稽神录》)
【译文】
虔州虔化县有座金精山。当年长沙王吴芮当政时,仙女张丽英就在这里飞升上天,如今道馆还在。此处山岩有好几百尺高,还有两只木鹤,是二位仙女骑的。铁锁链子悬在岩石下边,不是立标志开辟道路时搞的,谁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那两只木鹤,总是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动,一点也不差。顺义道里,百胜军有个小将叫师粲,能够将竹席卷成井状,自由地跳进跳出。一次,他与一乡里女子在岩下相遇,他向她求婚,那女子说:〃你能射中那鹤眼,就可以。〃师粲一发即中。不料,他立刻觉得臂软无力,回来就病倒在床。似梦非梦中,他看见二位女道士,绕床而走,每走一圈就用手摸摸他的眼睛。四五圈之后,她们便离去。而师粲则失明而死。被射中的那只鹤从此不再转动,另外那只还转动如初。辛酉年,那位乡里女子还在,师粲的子孙也做了军士。
卖饼王老
广陵有卖饼王老,无妻,独与一女居。王老昼日,自卖饼所归家,见其女与他少年共寝于北户下。王老怒,持刀逐之,少年跃走得免。王老怒甚,遂杀其女。而少年行至中路,忽流血满身。吏呵问之,不知所对。拘之以还王老之居,邻伍方案验其事。王老见而识之,遂抵罪。(出《稽神录》)
【译文】
广陵有位卖饼的王老,死了妻子,独自和一个女儿居住。王老有一天从卖饼处回家,看见女儿和一个少年正在北窗下共枕,顿时大怒,拿起刀就追。那少年跑得快,得以幸免;王老气极了,就杀死了自己的女儿。而少年跑在半路上,忽然满身流血,官吏斥问他,他又说不出原因。于是,便将他拘捕押到王老处。这时,人们正为那案子勘查现场,王老认出那位少年,于是就让他抵了罪。
桃林禾
闽王审知,初为泉州刺史。州北数十里,地名桃林。光启初,一夕,村中地震有声,如鸣数百面鼓。及明视之,禾稼方茂,了无一茎。试掘地求之,则皆倒悬在土下。其年,审知尅晋安,尽有瓯闽之地。传国六十年。至于延羲立,桃林地中复有鼓声。时禾已收,惟余梗在田。及明视之,亦无一茎。掘地求之,则亦倒悬土下。其年,延羲为左右所杀,王氏遂灭。(出《稽神录》)
【译文】
闽王王审知,当初任泉州刺史。在州城以北几十里处,有一个地方叫桃林。唐代僖宗光启年间,一天晚上,村中地震发出声响,如几百面鼓在敲。待到天亮一看,那长得正茂盛的庄稼已不见一株。试着挖地寻找,原来那禾苗都倒悬在土下。那年,审知攻克晋安,完全占领了闽、浙一带,传国六十年。到延羲登基时,桃林地里又响鼓声。这时庄稼已经收了,只剩下禾梗还在田间。等到天明去看,也没有剩一棵。掘地一找,竟然也是倒悬土下。那年,延羲被身边的人杀害,王氏王朝也就灭亡了。
王延政
王延政为建州节度,延平村人夜梦人告之曰:〃与汝富,旦入山求之。〃明日入山,终无所得。尔夕,复梦如前。村人曰:〃旦已入山,无所得也。〃其人曰:〃但求之,何故不得?〃于是明日复入。向暮,息大树下,见方丈之地独明净,试掘之,得赤土如丹。既无他物,则负之归。饰(〃饰〃字原阙,据明抄本改。)以墙壁,焕然可爱。人闻者,竞以善价。从此人求市。延政闻之,取以饰其宫室,署其人以牙门之职。数年,建州亦败。(出《稽神录》)
【译文】
王延政任建州节度使时,延平村有个人梦见有人告诉他:〃我想给你富贵,明天早晨进山去找吧。〃第二天,那个人进了山,结果一无所获。这天晚上,又复梦如前。村里人说:〃我早晨已经进山,不是什么也没找到吗?〃那个人说:〃只要去找,哪有找不到之理?〃于是,他第二天又进山了。傍晚,他在大树下休息,看见前面有块一丈见方的土地特别明净,他试着挖掘下去,得到一些如丹的红土。既然没有其他东西,他就将那红土背回家中,粉饰墙壁,光闪闪的非常可爱。人们听说了,竞相用高价来买。此后,这个人又到集市上寻求买主。闽王王延政听说了此事,拿那红土来粉饰宫室,并让那人到衙门里做事。几年之后,建州也就失败了。
洪州樵人
洪州樵人,入西山岩石之下。藤萝甚密,中有一女冠,姿色绝世,闭目端坐,衣帔皆如新。众观之不能测,或为整其冠髻,即应手腐坏。众惧散去。复寻之,不能得。(出《稽神录》)
【译文】
洪州的樵夫到西山岩石下砍柴。那里藤萝稠密,只见一位姿色绝代的女道士,闭目端坐,身上的衣裳霞帔都像新的。大家看半天不能理解,有人便上前为她整理冠髻,不料,他一伸手那冠髻就腐坏了,众人吓得四散而逃。再来寻找她,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前生后世卷(第375…392卷)目录
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 史姁 范明友奴 陈焦 崔涵 柳苌 刘凯 石函中人
杜锡家婢 汉宫人 李俄 河间女子 徐玄方女 蔡支妻
陈朗婢 于宝家奴 韦讽女奴 邺中妇人 李仲通婢
崔生妻 东莱人女
卷第三百七十六 再生二 郑会 王穆 邵进 李太尉军士 五原将校 范令卿
汤氏子 士人甲 李简 竹季贞 陆彦
卷第三百七十七 再生三 赵泰 袁廓 曹宗之 孙回璞 李强友 韦广济 郄惠连
卷第三百七十八 再生四 刘宪 张汶 隰州佐史 邓俨 贝禧 干庆 陈良
杨大夫 李主簿妻
卷第三百七十九 再生五 刘薛 李清 郑师辩 法庆 开元选人 崔明达 王抡
费子玉 梅先
卷第三百八十 再生六 王璹 魏靖 杨再思 金坛王丞 韩朝宗 韦延之 张质
郑洁
卷第三百八十一 再生七 赵文若 孔恪 霍有邻 皇甫恂 裴龄 六合县丞 薛涛
赵裴 邓成 张瑶
卷第三百八十二 再生八 支法衡 程道惠 僧善道 李旦 梁甲 任义方 齐士望
杨师操 裴则子 河南府史 周颂 卢弁
卷第三百八十三 再生九 索卢贞 琅邪人 胡勒 颜畿 余杭广 曲阿人 贺瑀
食牛人 丘友 庾申 李除张导 石长和 古元之
卷第三百八十四 再生十 周子恭 李及 阿六 崔君 刘溉 朱同 郜澄 王勋
苏履霜 景生 许琛
卷第三百八十五 再生十一崔绍 辛察 僧彦先 陈龟范
卷第三百八十六 再生十二贾偶 章泛 谢弘敞妻 梁氏 朱氏 李强名妻
荆州女子 周哲滞妻 刘长史女 卢顼表姨 刘氏子妻
延陵村人妻 赵某妻
卷第三百八十七 悟前生一羊祜 王练 向靖女 崔彦武 岐王范 太华公主
马家儿 采娘 刘三复 圆观
卷第三百八十八 悟前生二顾非熊 齐君房 刘立 张克勤 孙缅家奴 文澹 王鄂
僧道杰 袁滋 崔四八 马思道
卷第三百八十九 冢墓一 聪明花树 相思木 广川王 袁安 丁姬 浑子 王粲
孙钟 吴纲 陆东美 潘章 胡邕 戴熙 王伯阳 羊祜
闾丘南阳 古层冢 隋王 楚王冢 舒绰 李德林
郝处俊 徐勣 韦安石 源乾曜 杨知春 唐尧臣 陈思膺
卷第三百九十 冢墓二 奴官冢 卢涣 赵冬曦 丁永兴 严安之 女娲墓 李邈
贾耽 张式 樊泽 齐景公墓 郭谊 寿安土棺 李思恭
武瑜 曹王墓 韩建 海陵夏氏 庐陵彭氏 武夷山
林赞尧 张绍军卒 马黄谷冢 秦进崇 和文
卷第三百九十一 铭记一 李斯 夏侯婴 张恩 高流之 高显洛 谢灵运 王果
丰都冢 樊钦贲 姜师度 邬载 郑钦悦
卷第三百九十二 铭记二 韩愈 裴度 张惟清 王А×狻±罡!⌒懿⊥蹙粗
王承检
卷第三百七十五 再生一
史姁 范明友奴 陈焦 崔涵 柳苌 刘凯 石函中人 杜锡家婢 汉宫人 李俄
河间女子 徐玄方女 蔡支妻 陈朗婢 于宝家奴 韦讽女奴 邺中妇人 李仲通婢
崔生妻 东莱人女
史姁
汉陈留考城史姁,字威明。年少时,尝病,临死谓母曰:“我死当复生,埋我,以竹杖柱于瘗上,若杖折,掘出我。”及死埋之,柱如其言。七日往视,杖果折。即掘出之,已活,走至井上浴,平复如故。后与邻船至下邳卖锄,不时售。云欲归。人不信之。曰:“何有千里暂得归耶?”答曰:“一宿便还。即不相信,作书取报,以为验实。”一宿便还,果得报。考城令江夏鄌(明抄本“鄌”作“郑”。)贾和姊(“姊”字原空阙,据明抄本补。)病在乡(“乡”原作“邻”,据明抄本改。)里,欲急知消息,请往省之。路遥三千,再宿还报。(出《搜神集》)
【译文】
汉代陈留县考城有个史姁,字威明,年少时曾经患过大病,临死时对母亲说:“我死后会再生的。你们把我埋葬之后,把一杆竹杖插在坟头,如果竹杖折断,就把我再挖出来。”等到他死之后,家人便把他埋了,按他说的把竹杖插在坟头。七天之后再去看,那竹杖果然断了,家人当即把他挖出来,人已经活了。他走到井边沐浴,恢复得跟原来一样。后来,他乘邻家的船到下邳卖锄头,结果卖不动,说自己想回家。人们不相信,说:千里之遥,你怎么能说回去就回去呢?他回答说:“我一宿就可以回来。要是不信,你们写信我给捎回去,用它作证。”果然,他一宿就回来了,而且带来了回信。考城县令湖北江夏人鄌贾和的姐姐病在老家,贾和想早点知道消息,请求史姁去探望她的病。路途有三千里之遥,史姁第二宿就回来向他报了信。
范明友奴
汉末人发(“发”字原缺,据许本补。)范明友冢。(“冢”字原缺,据许本补。)家奴死而再(“死而再”三字原作“犹”。据明抄本改。)活。明友是霍光女婿,说光家事,废立之际,多与汉书相应。此奴常游走民间,无止住处,竟不如所在。(出《博物志》)
【译文】
汉朝末年有人挖开范明友家的坟,其家奴死而复生。范明友是名将霍光的女婿,这个家奴讲说霍光家的事情,以及当时的一些废之这事,大部分与汉书相符合。这个家奴常常到民间游走,没有一定的住所,后来也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
陈焦
孙休永安四年,吴民陈焦死,埋之六日更生,穿土而出。(出《五行记》)
【译文】
三国吴景帝永安四年,吴国人陈焦死了,埋葬六天之后起死回生,穿土走了出来。
崔涵
后魏菩提寺,西域人所立也,在慕义。沙门达多,发墓取砖,得一人以送。时太后与孝明帝在华林堂,以为妖异。谓黄门郎徐纥曰:“上古以来,颇有此事不?”纥曰:“昔魏时发冢,得霍光女婿范明友家奴,说汉朝废立,于史书相符。此不足为异也。”后令纥问其姓名,死来几年,何所饮食。答曰:“臣姓崔名涵,字子洪,博陵安平人。父名畅,母姓魏。家在城西阜财里。死时年十五。乃二十七,在地下十二年。常似醉卧,无所食。时复游行,或遇饮食,如梦中。不甚辨了。”后即遣门下录事张隽。诣阜财里,访涵父母。果有崔畅,其妻魏。隽问畅曰:“卿有儿死不?”畅曰:“有息子涵,年十五而亡。”隽曰:“为人所发,今日苏活。主上在华林园,遣我来问。”畅闻惊怖,曰:“实无此儿,向者谬言。”隽具以实闻。后遣送涵向家。畅闻涵至,门前起火,手持刀,魏氏把桃杖拒之。曰:“汝不须来,吾非汝父,汝非我子,急速去,可得无殃,”涵遂舍去,游于京师,常宿寺门下。汝南王赐黄衣一通。性畏日,不仰视天。又畏水火及兵刃之属。常走于路,疲则止,不徐行也。时人犹谓是鬼。洛阳大市北有奉终里,里内之人,多卖送死之具及诸棺椁。涵谓曰:“柏棺勿以桑木为榱。”人问其故。涵曰:“吾在地下,见发鬼兵。”有一鬼称之柏棺,应免兵。吏曰:‘尔虽柏棺,桑木为榱。’遂不免兵。”京师闻此,柏木涌贵。人疑卖棺者货(“货”原作“化”。据明抄本改。)涵,故发此言。(出《塔寺》。明抄本出《伽蓝记》)
【译文】
后魏的菩提寺,是西域人修建的,这座寺建在慕义。一个叫达多的和尚挖坟取砖,结果挖出一个活人并把他送到上头。当时太后和孝明帝在华林堂,认为这是妖异,对黄门郎官徐纥说:“从上古以来,常有这种事吗?”徐纥说:“从前魏国时挖坟挖出霍光女婿范明友的一个家奴,他能说出汉朝兴废的历史,所以说此类事不足为奇。”太后让徐纥问那个人的姓名,死了几年,都吃些什么,那人回答说:“我姓崔名涵,字子洪,博陵安平人氏。父亲名畅,母亲姓魏,家住城西阜财里。我死时十五岁,现在二十七岁。在地下活了十二年,常常象喝碎酒一样躺着,不吃什么食物。有时还游走,也许能遇到些吃的喝的,但如同梦中,不很明白清楚。”后来徐纥就派遣门下录事张俊到阜财里调查,寻找崔涵的父母,果然有个叫崔畅的,他的妻子姓魏。张俊问崔畅说:“你有个儿子死了吗?”崔畅说:“我有个儿子叫崔涵,十五岁那年就死了。”张俊说:“他被人挖了出来,已经起死回生了。他现在华林园,主上派我来了解一下。”崔畅闻言十分害怕,说:“我实际上没有这个儿子,刚才是瞎说的。”张俊把实情告诉了他,后来又把崔涵遣送回家。崔畅听说儿子到了,就在门前点起火,拿着刀,魏氏手持桃木拐杖前来拦阻。崔畅说:“你不要进来,我不是你父亲,你也不是我儿子。快点走吧,免得遭灾!”崔涵就只好离家而去,到京城漫游,常常睡在寺院的门下。汝南王得知此事,赏赐给他黄衣一套。崔涵生性怕见太阳,不敢仰视天空,还畏惧水火和刀刃之类。他经常在路上匆匆行进,累了就休息,不会慢慢地走。当时人们还说他是鬼。洛阳大市北边有个奉终里,里弄里的人,不少卖殡葬用品和各类棺椁的。崔涵对他们说:“柏木棺材千万不要用桑木做堵头。”人家问其缘故,他说:“我在地下,一次征鬼兵的时候,有个鬼就说睡柏木棺材者可以免征。有位小吏说:‘你虽然是柏木棺材,却用桑木做堵头,所以就不能免征’。”京城里听到这个传说,柏木的价格一下子就提了上去。有人怀疑卖棺材的人向崔涵行贿,所以他才说出这种话。
柳苌
梁承圣二年二月十日,司徒府主簿柳苌卒,子褒葬于九江。三年,因大雨冢坏,移葬换棺。见父棺中目开,心有暖气。良久,乃谓褒曰:“我生已一岁,无因令汝知。九江神知我横死,遣地神以乳饲我,故不死。今雨坏我冢,亦江神之所为也。”扶出,更生三十年卒。(出《穷神秘苑》)
【译文】
梁元帝承圣二年二月十日,司徒府的主簿柳苌死了,儿子柳褒把他埋在九江。三年以后,大雨冲毁了坟墓,移葬换棺材时,柳褒见父亲在棺中睁开了眼睛,心口窝有热气。过了好一会儿,他对儿子说:“我已经活过来一年了,没有机会让你知道。九江神知道我是暴死的,就派土地神用奶喂我,所以又活了过来。现在大雨冲坏我的坟,也是九江神干的。”儿子把他扶了出来,他又活了三十年才死。
刘凯
唐贞观二年,陈留县尉刘全素,家于宋州。父凯,曾任卫县令,卒于官,葬于郊三十余年。全素丁母忧,护丧归卫,将合葬。既至,启发,其尸俨然如生。稍稍而活,其子踊跃举扶。将夕能言曰:“别久佳否?”全素泣而叙事。乃曰:“勿言,吾尽知之。”速命东流水为汤。既至,沐浴易衣,饮以糜粥,(“粥”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神气属。乃曰:“吾在幽途,蒙署为北酆主者三十年。考治幽滞,以功业得再生。恐汝有疑,故粗言之。”仍戒全素不得泄于人。全素遂呼为季父。后半年,之蜀不还,不知所终。(出《通幽记》)
【译文】
唐代贞观二年,陈留县尉刘全素,家居住在河南宋州。他父亲刘凯,曾任过卫县县令,死在官任上,埋葬在郊野三十多年。刘全素又遭逢母亲故去,他护灵柩去卫县,准备将其同父合葬。到卫县之后,打开棺材,只见父亲的尸体俨然如生。渐渐活了过来,全素高兴地扶起他,傍晚就能说话了,问道:“久别可好?”全素哭着向他叙述这些年的事,可他竟说道:“不要讲了,这些事情我全知道。”他让人取东流的江水烧好,沐浴更衣,吃烂粥饭。待精神恢复后,他才说:“我在阴曹地府,蒙恩被任命为酆都城主三十年,考察治理该城,处理积案,因为功业卓著获得再生。恐怕你不相信,所以才把这些事粗略地说说。”并告诫儿子不能向外人泄露。刘全素于是叫他叔父。半年之后,刘凯去蜀地再没有回来,不知道他最后怎么样。
石函中人
上都务本坊,贞元中,有一人家,因打墙掘地,遇一石函。发之,见物如丝满函,飞出于外。视之次,忽有一人,起于函中,披发长丈余,振衣而起,出门失所在。其家亦无他。前记中多言此事,盖道太阴炼形,日将满,人必露之。(出《酉阳杂俎》)
【译文】
京城长安有个务本坊,唐代贞元年间,有一家因为砌墙挖地基,得到一个石匣子。打开一看,只见里面装满了丝一样的东西,那东西向外飞。看着看着,忽然有一个人从匣子里站起来,披散头发有一丈多长。他抖抖衣服就站起来,一出门便不知去向。这家倒也没遇到什么灾祸。从前一些书中大多言及此事,都说是月亮在锻炼形体,炼到了规定的日子,就显露出了人形。
杜锡家婢
汉杜锡家葬,而婢误不得出。后十余年,开冢祔葬,而婢尚生。问之,曰:“其始如瞑目,自谓当一再宿耳。”初婢埋时,年十五六。及开冢后,资质如故。更生十五六年。嫁之有子。(出《搜神记》)
【译文】
汉代杜锡举行家葬,而他家的婢女因误入坟中没能出来。十多年之后,开坟举行合葬的时候,这个婢女还活着。人们问她,她说自己开始闭着眼睛,后来就权当睡长觉了。她刚被埋时才十五六岁,到开坟时姿容如旧,又多活了十五六年,出嫁之后还生了个儿子。
汉宫人
汉末,关中大乱。有发前汉时宫人冢者,人犹活。既出,平复如旧。魏郭后爱念之,录置宫中,常在左右。问汉时宫内事,说之了了,皆有次叙。郭崩,哭泣过礼,遂死。(出《博物记》)
【译文】
汉代末年,关中时局大乱。这时,有人掘开西汉宫女的坟,不料那宫女还活着。出来之后,她恢复得象原来一样。魏国郭太后十分爱念她,将她收录宫中,常常跟随左右。问西汉时的宫廷之事,她述说得清清楚楚,且都能按时间顺序来。郭太后去世,这个宫女因悲哭过度而死。
李俄
汉末,武陵妇人李俄,年六十岁,病卒,埋于城外,已半月。俄邻舍有蔡仲,闻俄富,乃发冢求金。以斧剖棺,俄忽棺中呼曰:“蔡仲护我头。”仲惊走,(“走”原作“便”。据明抄本改。)为县吏所收,当弃市。俄儿闻母活,来迎出之。太守召俄问状,俄对曰:“误为司命所召,到时得遣。出门外,见内兄刘文伯,惊相对泣。俄曰:‘我误为所召,今复得归。既不知道,又不能独行,为我求一伴。我在此已十余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