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西尼只得带着自己身边的残军往卡拉贝斯所在的大高卢地区迅速撤去,至于他们防守的比利时地区,沦陷已然成为了定局。
“第六百六十二章·扩军反攻”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赫拉克利特(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不列颠蛮族的入侵大军与亚兰的第九军团和拉西尼的第十军团之间的战斗,在切实反映卡拉贝斯麾下大军现状的同时,也算是彻底打醒了正在安逸中日渐迷失的卡拉贝斯大军;不列颠蛮族的六万联军,仅仅是动用了八千战车部队和五千骑兵,亚兰和拉西尼的两个军团就几乎全军覆没了。
当亚兰和拉西尼勉强带着残军通过密集的丛林地带逃到大高卢境内的时候,他们麾下的总兵力已经不足一千五百人了;毋庸置疑,这也是卡拉贝斯麾下的大军自成军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失败。
卡拉贝斯在从悲歌死士的渠道收到亚兰和拉西尼几乎全军覆没的情报的时候,他麾下的大军还在紧张的集结当中呢;长达数年时间的安逸生活,不仅让亚兰和拉西尼驻扎在萨马罗布里瓦的两个军团军备废弛,卡拉贝斯麾下的其他军团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除了一直由卡拉贝斯亲自率领的第一军团以外,其他的八个军团中也就只有卡多拉杜的第二军团和伊丹的第三军团还能够迅集结起来;至于那些连迅集结都做不到的军团,卡拉贝斯也不敢保证那些军团的战斗力还可以保持多少了。
不过,现在的第一军团可不是昔日的第一军团了;在卡拉贝斯的亲自统帅下,第一军团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之众,分别由五千重装步兵、五千森林猎手、五千不列颠战士、五千日耳曼战士、三千器械部队组成,整个军团的战斗力也是获得了飞跃式的展。
随着整个高卢大地的统一,卡拉贝斯的注意力就更多的从军事上转移到了内政上,唯一还可以天天被卡拉贝斯注意的也就只剩下一个第一军团了;这就是直接导致其他各个军团军备废弛的主要原因,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军团长都有卡多拉杜和伊丹那样强大的自律性。
现在战斗已经爆了,再说这些东西已经是没有任何意义了;根据悲歌死士提供的情报,卡拉贝斯也知道了不列颠蛮族的入侵大军是由其四个部落的六万大军组成的,无论是战斗力方面,还是数量方面,这支不列颠蛮族的大军都称得上是卡拉贝斯的劲敌。
为了更好更快的迎击这六万不列颠蛮族联军,并且重夺沦陷的比利时地区,卡拉贝斯也是对自己麾下的军团长们下达了死命令;所有高卢大军的七个军团,都必须在半个月之内赶到大高卢地区的阿莱西亚,否则军团长直接就地免职。
另外,所有请假外出的百夫长和大队长也必须在二十天之内赶回各自的军团,逾期者全部斩示众;卡拉贝斯不可能把自己麾下能打仗的军团长们处死,但他却可以用军法来严格约束各个军团的百夫长和大队长,毕竟这个级别的军官卡拉贝斯麾下可不在少数。
就在卡拉贝斯积极备战的时候,亚兰和拉西尼却是带着他们麾下的残军回到了阿莱西亚;卡拉贝斯看着衣衫褴褛的亚兰和拉西尼,最后还是没有从严处罚他们,只是就地免除了他们的军团长职务,随后就让他们赶紧在阿莱西亚城内重组第九军团和第十军团了。
经过六年时间的展以后,整个高卢大地都已经稳定下来了;卡拉贝斯身后的尤利乌斯帝国在这方面给予了卡拉贝斯很大的援助,这也就意味着卡拉贝斯可以适当的再次扩张军队了。
正好这次不列颠蛮族的大军入侵正好也给了卡拉贝斯足够的理由来扩充自己麾下的军队,毕竟不列颠蛮族的军事实力在那里摆着,亚兰和拉西尼两个军团的几乎全军覆没也是事实;卡拉贝斯相信自己扩充军队的举动是可以得到尤利乌斯帝国认可的。
不过,这次扩充军队卡拉贝斯可是不愿意再像之前那样简单的增加军团数量,卡拉贝斯要全面提升麾下每个军团的战斗力;近些年来,卡拉贝斯也是现各个势力之间的军队交战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就连罗马四大帝国也都普遍的将各自帝国的军团规模提升到了万人左右。
而卡拉贝斯麾下的军团在规模上却一直保持着七千人的编制,七千人与一万人之间可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差距,弄不好还会变成质量上的悬殊;有鉴于此,卡拉贝斯正式决定将自己麾下的其他九个军团的编制人数扩充到一万人,以提升每个军团的战斗力。
亚兰的第九军团和拉西尼的第十军团将会在重建的时候直接按照万人规模的编制去组建,至于其他即将赶到阿莱西亚的七个军团,卡拉贝斯则是在大高卢地区为他们每个军团新招募三千将士;等到这七个军团抵达阿莱西亚以后,卡拉贝斯就可以直接将新招募的将士补充给他们。
这样一来的话,卡拉贝斯麾下十个军团的总兵力就会从原来的八万六千之众扩张到十一万三千规模;整整增加了两万七千名将士,却没有在军团数量上有任何的增加,这就是卡拉贝斯想要的最佳扩张方式,也是卡拉贝斯在军团编制上跟上世界主流的标志。
相比于卡拉贝斯及其大军的紧锣密鼓,不列颠蛮族的联军就显得轻松多了;不列颠蛮族所在的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可算不是什么富饶的地方,甚至连高卢大地上的普通地区都有所不如,而他们新占领的比利时地区却是整个蛮族世界中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
尤其是比利时地区处于卡拉贝斯的统治之下以后,来自于尤利乌斯帝国的援助也是影响到了比利时地区,并给比利时地区带来了新的变化;现在的比利时地区,基本就是高卢文化、日耳曼文化、罗马文化的一个融合地带,更是整个蛮族世界中最为繁华富饶的存在。
不列颠蛮族的人何曾见到过这么繁华的城市和富饶的地区,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与不列颠岛隔海相望的地方竟然是这么个类似于人间天堂的地方;即便是他们在占领了萨马罗布里瓦以后就得知了巴莱纳斯早就在数年前兵败身死了,他们也没有任何退回不列颠岛的打算。
复仇终究只是一个口号而已,比复仇更为重要的还是切实的利益;如果是由巴莱纳斯占据着富饶繁华的比利时地区的话,那么不列颠蛮族的联军就是复仇之军,要是由什么所谓的卡拉贝斯占据着这里的话,那么不列颠蛮族的联军就是侵略之军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列颠蛮族本身会在意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吗?不,不列颠蛮族本身自然不会在意这些细微的区别了,他们在乎的只是自己能否获得足够多的利益而已。
在不列颠蛮族的思维模式里,强者就理所应当的拥有更好的东西,而弱者根本就不配享受任何美好的东西;事实上,这也是所有蛮族的思维模式,蛮族的世界本就是以拳头论输赢的世界。
卡拉贝斯麾下的军队不列颠蛮族的联军已经见识过了,用不堪一击这四个字来形容的话也并不为过;这样的一支弱小的军队又怎么有资格拥有比利时地区这么富饶的地区和萨马罗布里瓦这么繁华的城市呢,这些都应该由更为强大的不列颠人来享受。
至于不列颠大军要不要从卡拉贝斯手中抢夺其他的地区,不列颠蛮族联军的四位统帅暂时还没有考虑的这么多;他们现在还在忙于怎样才能尽可能多的将比利时地区和萨马罗布里瓦城内可以抢夺的财富全部掠夺,然后装上运输船全部送回不列颠本土。
萨马罗布里瓦沦陷的当天,不列颠蛮族的大军就变成了肆无忌惮的强盗;他们拼命在萨马罗布里瓦城内搜刮着任何可以带走的财富,谁要是敢于反抗他们的搜刮,他们就会用自己手中的武器来终结谁的生命,这就是霸道而又充满掠夺性的不列颠蛮族。
原本繁华的萨马罗布里瓦城,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被不列颠蛮族彻底给摧毁了;无数敢于反抗不列颠蛮族侵略者的平民都被击杀当场,他们的家人也都难逃一死,就算是你没有反抗这些残暴的侵略者,你和你的家人也会遭受无妄之灾,理由可能是你们一家人长得让他们不舒服了。
不列颠蛮族的大军在萨马罗布里瓦城内搜刮了整整数十艘运输船的金银财宝,并且杀死了城内最少三分之一的无辜百姓;萨马罗布里瓦从人间天堂变成人间地狱,只用了三天的时间而已。
萨马罗布里瓦的悲惨遭遇只是整个比利时地区的开始而不是终结,搜刮了萨马罗布里瓦城内全部的财富以后,那些不列颠蛮族的入侵者又将目标放到了比利时地区其他大大小小的城镇;甚至为了争夺更多的财富,不列颠蛮族的四大部落联军直接就一分为四,各自搜刮属于自己部落的去了。
这个时候,卡拉贝斯麾下的七个军团也终于赶到了阿莱西亚;待所有的七个军团全部抵达以后,卡拉贝斯立即为每个军团都补充了三千规模的新兵,之后就开始集结重兵反攻比利时地区了!8 appxsyd
“第六百六十三章·逐个击破”
良好的性格不是形成于一个星期或一个月;它是一点一点,日复一日形成的。
——赫拉克利特(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卡拉贝斯统治下的高卢大地表面上是处于四面受敌的态势之中,东面的日耳曼蛮族和西面由奥古斯都帝国占据的伊比利亚半岛,都应该是卡拉贝斯的敌人;毕竟卡拉贝斯可是属于尤利乌斯帝国的一份子,而尤利乌斯帝国又是日耳曼蛮族和奥古斯都帝国的敌人。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卡拉贝斯表面上是尤利乌斯帝国的高卢总督,实际上却是奥古斯都帝国的潜伏在尤利乌斯帝国的人;奥古斯都帝国的悲歌死士又与日耳曼蛮族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卡拉贝斯本人又曾经率军与日耳曼蛮族并肩作战,之后还秘密援助过日耳曼蛮族数次。
这就直接导致了处于卡拉贝斯统治之下的高卢大地拥有了一个无比稳定的周边环境,尤利乌斯帝国不会进攻卡拉贝斯,奥古斯都帝国也不会进攻卡拉贝斯,日耳曼蛮族更加不会进攻卡拉贝斯;这也就是说,卡拉贝斯的周边根本就没有任何敌人的存在。
既然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卡拉贝斯的麾下其实也没有必要保持那么大规模的军队,而卡拉贝斯一直保持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就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配合奥古斯都帝国进攻尤利乌斯帝国本土;无论是弗拉维斯也好,还是凯撒也罢,他们恐怕都不会想到卡拉贝斯会是奥古斯都帝国的人吧。
卡拉贝斯的想法是好的,做法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命运却总是喜欢开玩笑;卡拉贝斯在统一高卢大地以后,首次开战既不是被尤利乌斯帝国逼着假意进攻日耳曼蛮族,也不是配合奥古斯都帝国进攻尤利乌斯帝国,竟然是为了应付不列颠蛮族的入侵而集结了全部的军队。
不过这件事情对卡拉贝斯来说却可以算得上是福非祸,要不是有不列颠蛮族的这次入侵,卡拉贝斯又怎么可能知道自己麾下的大军已经军备废弛到了这种地步呢;虽然卡拉贝斯的嘴上并没有多说些什么,但是他的心里却是对自己麾下大军战斗力的迅速下滑知道的清清楚楚。
毋庸置疑,不列颠蛮族的入侵大军直接粉碎了卡拉贝斯麾下大军看似强大的表象,也彻底打醒了卡拉贝斯,将卡拉贝斯的注意力从无穷无尽的政务中再次转移到了军务上;卡拉贝斯自然不会坐视自己麾下的大军一直颓废下去,他会用最好的办法来重溯自己麾下的精锐大军。
至于不列颠蛮族的大军,为了感谢他们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及时提醒自己,卡拉贝斯会帮助不列颠蛮族彻底摆脱落后的蛮族生活,让他们向着文明世界大步迈进的;在此之前,卡拉贝斯还要先将那些入侵比利时的不列颠蛮族大军全部解决了,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坦白而言,卡拉贝斯在猛然发现了自己麾下各个军团的军备废弛以后,心里也是感到震惊不已;一直以来,卡拉贝斯都是认为自己麾下的大军在战斗力方面值得信赖的,要是就这么发展下去的话,真的到了尤利乌斯帝国和奥古斯都帝国开战的时候,卡拉贝斯麾下的大军可就悲剧了。
能够在这样一个时候提前发现自己麾下军队的颓废,并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恢复各个军团的战斗力,这对于卡拉贝斯来说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另外,不列颠蛮族的存在也算是让卡拉贝斯找到了一个天然的练兵对象,不然的话卡拉贝斯怎么来提升各个军团的战斗力呢。
为了验证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以及第三军团的战斗力有没有大幅度下滑,卡拉贝斯反攻比利时地区的第一批次军队就是由这三个军团组成的四万三千大军;除了这三个军团以外,第四至第八军团将在外围将比利时地区团团包围起来,阻止不列颠蛮族的军队向其他地区扩张。
这也只是卡拉贝斯采取的一个预防措施而已,根据悲歌死士提供的确切情报,不列颠蛮族的入侵大军是由不列颠蛮族的四大部落联合组建的;他们在进攻亚兰和拉西尼的军团时还是一起行动的,但是比利时地区的富饶很快就让他们变成了各自行动的四支军队。
卡拉贝斯自然知道现在的不列颠蛮族大军在比利时境内忙于四处掠夺呢,但为了不然正在高速发展的地区也遭受到不列颠蛮族大军的骚扰,卡拉贝斯还是谨慎的让这五个军团堵住了两个缺口。
部署好大军以后,卡拉贝斯就亲自率领着浩浩荡荡的三个军团从比利时地区的东南部杀进了比利时地区;此时,正在比利时地区东南部大肆掠夺的正是不列颠蛮族大军中属于伦敦部落的一万五千大军,这一万五千大军同时也是整个不列颠蛮族大军中最为精锐的一万五千大军。
第一军团的战斗力卡拉贝斯还是比较放心的,尤其是第一军团之中的五千森林猎手和五千日耳曼战士,绝对是所有卡拉贝斯麾下大军中最精锐的作战部队;至于五千重装步兵,经过扩充以后的重装步兵在正面厮杀中,可是很难再恢复往日的雄风了,但也算是顶级战斗力了。
伦敦部落的一万五千大军中有五千战车部队和三千骑兵,剩下的七千步兵也都是比较精锐的不列颠蛮族武士;而卡拉贝斯用于迎战这支敌军的正是卡多拉杜麾下的一万精锐步兵和伊丹麾下的一万精锐骑兵,卡拉贝斯则是亲自率领第一军团的将士们在后面压阵。
还在一座城镇内疯狂掠夺的不列颠蛮族将士们在发现了城外有大规模的敌军出现以后,立即就在他们统帅的命令下暂时停止了掠夺;身上挂满金银珠宝和各种财物的不列颠蛮族将士们,就这么带着他们掠夺而来的财富杀向了卡多拉杜和伊丹的军队。
迎战卡多拉杜麾下步兵的是不列颠蛮族中的七千步兵,那些不列颠蛮族中的战车部队和骑兵则是冲着伊丹的骑兵就杀过来了;伊丹的骑兵好歹也是在全歼巴莱纳斯大军的时候见识过了不列颠战车的厉害了,他们可不会在面对不列颠蛮族的战车部队时流露出任何的胆怯之色。
不过,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己方骑兵们的伤亡,也为了尽量降低不列颠战车部队的杀伤力;伊丹在不列颠蛮族的战车部队和骑兵刚刚来到城外就立即发起了冲锋,面对伊丹骑兵的大举冲锋,打从心底里轻视卡拉贝斯麾下军队的不列颠蛮族战车部队和骑兵竟然就这么以平速迎了上来!
事实证明,卡多拉杜的第二军团和伊丹的第三军团依旧还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尤其是卡多拉杜的第二军团,从交战开始就一直压着不列颠蛮族的步兵们打,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给敌人。
而伊丹的第三军团在战斗力方面是与不列颠蛮族的战车部队有差距的,但在第三军团骑兵们悍不畏死的进攻下,不列颠蛮族的战车部队还是输掉了战斗;其实这也不仅仅是第三军团的骑兵们你足够精锐,更多的还是不列颠蛮族的战车兵们自己祸害了自己。
当伊丹率领着骑兵冲进速度不快的不列颠战车部队之中以后才发现,不列颠蛮族的战车部队之所以速度不快,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来不及提速,更是因为他们的战车上堆满了掠夺来的金银财宝;他们为了不让这些金银财宝从战车上掉落,根本就不敢提高战车速度。
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的奋力搏杀,再加上第一军团的四面包围;最终这一万五千不列颠蛮族军队谁也没能逃出去,真正在战场上战死的不列颠蛮族将士根本不到一半,剩下的都在金银珠宝的拖累之下成为了卡拉贝斯的俘虏。
对于这些几乎摧毁了比利时地区的不列颠蛮族俘虏,卡拉贝斯根本就不会留下他们浪费粮食;为了缓解民愤,卡拉贝斯直接就将解除武器的俘虏交给了这座城镇内的百姓们处置。
消灭了伦敦部落的一万五千大军以后,卡拉贝斯又率领着大军向正在比利时地区东北部的约克部落大军发起了进攻;这次充当主力的可不是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的将士们了,而是由第一军团的将士们来证明自己的战斗力了,结果自然还是卡拉贝斯的军队大获全胜了。
接连消灭了两支不列颠蛮族的入侵大军以后,卡拉贝斯就率领大军重新占据了萨马罗布里瓦;之后卡拉贝斯就留下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就地驻扎萨马罗布里瓦,他本人则是率领着第一军团的将士们向比利时地区的西南部和西北部进军,在那里还有不列颠蛮族的两支大军呢。
四天之后,卡拉贝斯亲自指挥着第四军团和第五军团,在第一军团的配合下全歼了不列颠蛮族的迪瓦部落大军;九天之后,卡拉贝斯又指挥着第六军团和第七军团以及第八军团,在第一军团的配合之下全歼了不列颠蛮族的塔拉部落大军,至此不列颠蛮族的入侵大军算是全军覆没了!
“第六百六十四掌·跨海进攻”
“第六百六十四掌·跨海进攻”
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
——赫拉克利特(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
卡拉贝斯在率军对迪瓦部落和塔拉部落实施进攻的时候,第四军团和第五军团的表现并不算好,最起码与他们之前的表现还是相差甚远的;倒是第六军团和第七军团以及第八军团,这三个军团竟然还表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比第四军团和第五军团的表现要强了不小。
这几个军团中,第五军团的战斗力稍微差一点卡拉贝斯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第五军团的主力部队可是战獒,步兵只不过是第五军团中的辅助存在而已,这方面的训练差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这也是以前,从现在开始第五军团也将变成真正的主力军团;除了原先五个大队的战獒部队以外,第五军团的步兵规模也将扩充到一万之众,卡拉贝斯要将第五军团变成比其他军团更为强大的军队,战獒可以成为第五军团的王牌力量,但绝对不可能成为第五军团的唯一力量。
这次针对不列颠蛮族四支大军的进攻,只是卡拉贝斯对麾下各个军团的一次战斗力检验而已;在全歼了不列颠蛮族的六万入侵大军以后,卡拉贝斯也对自己麾下八个军团的战斗力有了充分的了解。
第一军团的战斗力依旧还是像当初一样强大,甚至还在增添了五千日耳曼战士和扩充了森林猎手部队的规模以后变得更具有战斗力;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的战斗力也保持着昔日的强势,在战场上还是可以死战到底的精锐之师,其他的五个军团就差了不止一筹了。
除了这八个军团以外,此时还留在阿莱西亚地区的第九军团和第十军团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完全新组建的两个军团卡拉贝斯还能指望他们拥有多少战斗力呢?
在歼灭了入侵比利时地区的不列颠蛮族大军以后,卡拉贝斯对不列颠蛮族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而已;无论是出于提升各个军团战斗力的角度考虑,还是出于对不列颠蛮族进行报复的角度考虑,卡拉贝斯都会率领自己麾下的大军跨海远征不列颠蛮族的本土。
如果一直这么让不列颠蛮族逍遥自在的生活在海外的不列颠岛上的话,那么不列颠蛮族就会成为高卢大地身后的潜在威胁;谁也不知道这些不列颠蛮族的人会在什么时候大举入侵大陆,卡拉贝斯也不可能永远都在比利时地区驻扎一支精锐部队提防着,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彻底解决威胁了。
正好卡拉贝斯麾下的七个军团都需要实战来提升战斗力,不列颠蛮族自然就是最好的磨刀石了;卡拉贝斯相信,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上的不列颠蛮族一定会拼死抵抗自己麾下的大军,到时候才是那些军团将士们快速提升战斗力的绝佳时机。
事实上,卡拉贝斯要想迅速跨海进攻不列颠蛮族的本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剿灭不列颠蛮族入侵大军的过程中,卡拉贝斯的军队也是从不列颠蛮族的身上缴获了无数他们掠夺自比利时地区的金银珠宝,这些可都是要还给比利时地区的百姓们的。
尤其是在卡拉贝斯的大军重新夺回了比利时港口以后,数十艘满载着掠夺而来的金银珠宝的运输船还没有来得及驶回不列颠本土呢,最后全部再次回到了卡拉贝斯的手中。
这些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和整个比利时地区几乎被摧毁殆尽的城镇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卡拉贝斯身为高卢总督总不能对比利时地区的事情不管不顾直接率军跨海进攻不列颠蛮族的本土吧;卡拉贝斯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处理好比利时地区的重建和恢复事务。
为了加快比利时地区所有大小城镇的重建,卡拉贝斯不仅将缴获的全部金银珠宝都投入到了战后重建之中,还派遣所有麾下的军队将士们帮助比利时地区的百姓们重建家园。
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斗以后,除了萨马罗布里瓦以外的其他比利时地区城镇算是全部重建好了,至于萨马罗布里瓦的重建那就不是一两个月可以完成的事情了;但是在卡拉贝斯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之下,重建的萨马罗布里瓦将会比曾经更为庞大、更为繁华!
耽误了这么长的时间以后,卡拉贝斯也不愿意再在比利时地区浪费时间了,大军出征不列颠蛮族本土的日期被卡拉贝斯具体的定了下来,出征的军队则是除了第二军团和第三军团以外的其他八个军团,第一军团的出征主要还是为了稳定战局,确保其他七个军团不会出现过于惨重的伤亡。
因为卡拉贝斯麾下的海军规模是极其有限的,即便是加上这次在港口地区缴获的部分运输船和战船,卡拉贝斯的舰队也不足以一次性输送这么大规模的军队登陆不列颠岛。
于是卡拉贝斯就决定将出征的大军分成三个批次进行跨海远征,其中第一个批次的军队就是第一军团和第五军团;此次出征纯粹就是卡拉贝斯为了彻底消除来自于不列颠蛮族的威胁和增强麾下各个军团的战斗力,第五军团的战獒部队就被丢在了比利时地区,只有一万步兵出征海外。
后续的两个批次则分别是第四军团和第六军团以及第七军团组成的一个批次,与第八军团和第九军团以及第十军团组成的一个批次;卡拉贝斯并不知道不列颠蛮族到底拥有多大规模的舰队,所以他就谨慎的放弃了在不列颠本土的登陆,而选择了在一处海滩进行登陆。
在海滩登陆自然比不上在港口登陆来的迅速方便了,但却胜在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最起码不用与不列颠蛮族的海军舰队进行交战;实际上,卡拉贝斯只是在第一批次登陆的时候选择艰难复杂的海滩登陆而已,之后的两个批次登陆都会在上不列颠地区的港口进行。
卡拉贝斯在率领第一军团和第五军团的将士们登陆上不列颠地区以后,立即就向上不列颠地区的港口发起了进攻;早就得到联军全军覆没消息的不列颠蛮族为了预防大陆势力的反攻,特意在上不列颠地区的港口外海集中了大量的战船,港口上也驻扎着两万余众的精锐部队。
但是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卡拉贝斯的大军会从他们的身后杀出来,当第五军团的高卢武士们杀进港口的时候,不知所措的不列颠蛮族将士们只能仓促应战;拥有一万高卢武士的第五军团与两万不列颠蛮族精锐的厮杀,这根本就是一场不公平的对决。
可惜的是,战争从来就不是让战斗双方公平对决的,卡拉贝斯就是要逼着格雷斯带着第五军团的将士们与敌人血拼到底;第一军团的森林猎手和日耳曼战士就在第五军团的身后,重装步兵和不列颠战士也在第五军团的侧翼,但没有卡拉贝斯的命令谁也不会介入这场属于第五军团的战斗。
当第五军团的一万将士们死伤超过三千却还在坚持死战的时候,卡拉贝斯终于对森林猎手和日耳曼战士下达了进攻的命令;森林猎手们的箭雨准确的射到了那些不列颠将士的头顶,日耳曼战士的猛烈攻击也是瞬间将不列颠蛮族的军队击退。
有了第一军团的配合以后,第五军团的将士们就进攻的更为积极了;港口上的战斗在四个小时以后才正式宣告结束,不列颠蛮族的两万大军全部被击溃,而格雷斯的第五军团也是付出了将近四千人的伤亡代价,但能够从激烈战斗中活下来的将士们却都已经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老兵了。
占据了港口以后,卡拉贝斯并没有继续往伦敦部落的核心区域推进,而是率军就地驻扎在了港口,一方面等待着后续两个批次大军的到来,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让不列颠蛮族的伦敦部落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集结军队,卡拉贝斯可没有时间去挨个征服上不列颠地区的所有不列颠蛮族部落。
事实上,在卡拉贝斯等待后续大军的期间,不列颠蛮族的伦敦部落也是组织了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对港口地区实施了三次反攻;这次卡拉贝斯倒是没有再动用第五军团的将士们了,而是直接让第一军团的将士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攻击港口的不列颠蛮族军队迅速击溃。
重装步兵们的不动如山,日耳曼战士们的猛烈如火,森林猎手们的急徐如林,再加上弩砲部队的呼啸如风;这四者的完美配合打的反攻港口的不列颠蛮族军队根本就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甚至他们还没有与重装步兵和日耳曼战士进行短兵交接,就已经割麦子一般的死伤惨重了。
伦敦部落在港口地区付出了两万人阵亡的惨痛代价以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