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启游戏时代-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酒店,姜婉娜跟钟鸣两个人也办了入住,各自开了一个房间。
把行李放下之后,姜婉娜就带着钟鸣到她小表妹的房间。
“应该就是这了。”
姜婉娜确认了一下房号,轻轻敲门。
“哎,来了。”
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大概是姜婉娜的姑姑,满脸堆笑:“哎,娜娜你来了,这位就是你们老板哪?哎呦可是真年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对象呢。”
姜婉娜有些不好意思:“姑你别瞎说,回头害我扣工资了我跟你没完。”
“哎哎哎,不瞎说不瞎说,赶紧进来吧。”
钟鸣跟姜婉娜两个人进到房间里,就看到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正在酒店的桌子上认认真真地写毛笔字。
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搞得挺正式。
钟鸣远远地一望,真别说,姜婉娜这个小表妹,功底还不错。
写的就是普通的楷体字,但规矩整齐、笔画平直,写得还挺漂亮。
姜婉娜等小表妹这一句话写完了,才介绍道:“依依,我给你请了个书法大师过来,你有什么不懂的赶紧问,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啊。”
依依一抬头,看了看钟鸣:“就他啊?这么年轻,哪像什么大师啊?”
姜阿姨一听脸就黑了:“你个熊孩子怎么说话呢!”
姜婉娜也很无语,对钟鸣说道:“我这个妹妹就这个毛病,口无遮拦,在家里连她爸都敢挖苦,你别介意啊。”
钟鸣默默擦了擦头上的冷汗,这尼玛,好像有点高估了自己对熊孩子的抗性啊。
这名字起的挺好,叫依依,可跟性格完全不搭边啊!
依依被两个长辈训了一顿,非常不情愿地说道:“那行,那大师你给我讲讲吧。”
钟鸣看了看她写的这幅字。
“你有没有觉得,平时写单个的字很好看,写一段话,就变难看了?”
依依愣了一下:“对。”
钟鸣指着她写的字:“你的字的笔法和结构基本上过关了,所以单字能写好,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写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不好看,就是没有解决章法的问题,结构不行。”
“其实结构就是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这种搭配包括远近、高低、大小、长短、疏密、收放等等,你在写字帖的时候,就得努力去观察、理解和把握这种搭配关系……”
依依听得很认真,频频点头。
姜阿姨在一边跟姜婉娜小声嘀咕:“可以啊,这小钟有一套,我看依依听她老师讲课都没真么认真呢。”
姜婉娜说道:“其实啊,依依也不是瞧不起人,她只是特别傲,对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特别尊敬的。”
讲了半小时,钟鸣感觉有点累了。
也不是干讲,期间钟鸣也在纸上随便写了写,让依依更容易理解。
“行,先这样吧,这两天你就多照着字帖练练结构。”
依依还没听够:“别,哥哥你再给我多讲讲呗,没听够呢。”
“嘿,现在态度好了,知道叫哥了?”钟鸣有些没好气地说道,“我先歇会,你练练,我在这干讲,你没机会练习也不好理解。你把我给你挑的那几篇字写写,一会儿我再给你挑错。”
钟鸣从座位上站起来,姜婉娜递过来个苹果。
“辛苦了。”
钟鸣把苹果接过来:“嗨,不辛苦。依依这天赋还是不错的。不过话说回来……怎么会想起来学书法啊?”
钟鸣确实比较纳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华夏传统书法已经是相当小众的艺术形式了,一般的家庭喜欢送孩子学画画、学音乐,其他可选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学书法的已经不多了。
姜婉娜说道:“依依小时候太皮了,所以想让她学书法磨磨性子。”
钟鸣看着那边写字的依依:“……看起来磨得不是很成功啊。”
姜婉娜笑了笑:“已经很成功了,你是没见过她之前的样子。”
钟鸣:“……”
姜阿姨过来说道:“娜娜,我先出门了啊,正好过来一趟,跟几个老同学吃顿饭,依依就劳烦你帮忙照顾了,我晚上回来。”
姜婉娜点头:“好,姑姑您去吧。”
把姜阿姨送走,俩人也没啥事干,就在房间里小声闲聊。
“感觉依依自己对这次书法比赛,也挺重视啊。”钟鸣说道。
姜婉娜点头:“对,可重视了。毕竟这是个全世界的比赛,好像还有挺多西方人参加呢。少年组的一等奖有个大奖杯,而且据说,这次主办方还有个神秘展品,说是到比赛当天才会揭晓。”
“神秘展品?”
姜婉娜:“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能只是个噱头吧。不过像这种级别的书法比赛也确实不多,能拿到这种奖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了。”
依依还在那认真写着,她包里带了厚厚的一沓宣纸,写完一张又写一张,房间里都弥漫着一股墨香。
……
比赛当天。
上午七点多,钟鸣坐在空中的士上,疯狂打哈欠。
没办法,平时真没起这么早的习惯……
依依一边刷手环看字帖,一边鄙视道:“钟鸣你看你虚的,大早上怎么一个劲打哈欠,你要是在我们课堂上早就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了。”
钟鸣黑着脸:“你这孩子,稍微熟一点就没大没小的怎么,不叫哥也就算了,怎么还鄙视起我来了……我就算是去你们课堂,那也是当你老师行吗?”
依依说道:“你当老师上课打哈欠也得被同学们笑话啊。”
钟鸣很无语:“我跟你说,你现在笑话我,等到时候你拿不到名次,看我怎么笑话你。”
依依自信的不行:“要是三等奖我都拿不到,那随便你怎么笑话我!”
姜婉娜不由得微笑,看得出来依依还挺喜欢钟鸣的,否则她可不会说这么多话。
比赛的地点,是在光华市美术馆,依依自己背着包、拿着证件入场,钟鸣跟姜婉娜两个人则是在旁边的观众席围观。
这次比赛不对外公开售票,但是安排了网络直播。不过就这种比赛,即使直播了恐怕也不会有太多人看。
所以,现场没太多人,但毕竟这里面有少年组,考虑到陪同的家属,还是在现场安排了观众席。
场地中央就是一张张木桌,上面笔墨纸砚、镇纸等各种必备物品都有,一个个参赛者很快入场,按照自己的号码去到相应的位置。
到现场的必然都是经过了初选的,不过即使如此人也不少,少年组跟青年组加起来,得有二百多人。
钟鸣刚坐下没多久,就听到有人喊他。
“钟鸣?”
扭头一看,这不是老金吗?
老金看到钟鸣非常高兴:“又逮到你小子了,什么时候给我写《兰亭集序》!”
钟鸣很无语:“您怎么见面就这句啊,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您这是……自家孙子来比赛了?”
“什么跟什么。”老金一脸无语,“我是评委!”
“哦哦,您还挺忙,上回就是评委,这回又是。”钟鸣说道。
老金气得一乐:“你小子话里有话啊,我一个书法协会的会员,书法大赛过来当个评委不是很正常的吗?游戏大赛那次我当评委那才是赶巧了呢。对了,我们协会的会长老钱也来了,介绍你俩认识认识?”
“先别麻烦了,比赛都快开始了。”钟鸣说道。
老金一想也是,点了点头:“那行,等散场了别走,一块吃个饭,听见没有?”
第222章 自叙帖!
老金跟钟鸣聊了两句,很快回到评委席。
钟鸣看了一眼,评委席那边有六个人,看样子有两三个是书法协会的,跟老金相谈甚欢,另外的评委就不知道了,不过中间有个人,钟鸣在网上搜了一下,是这个美术馆的馆长。
比赛很快开始,比赛的内容很简单,写诗。少年组这边是《观沧海》,青年组这边是《将进酒》。有限时,在限时内如果对自己写的不满意可以随时重写,最后现场评审、出结果。
当然,现场出结果也不是全都收上来给评委看,每个参赛者的桌上都有个小摄像头,实时拍摄写的情况,现场也会有人拿着摄像机拍摄一些影像。评委们可以直接通过屏幕看到每个人写的字,提前做到心里有数,谁写得好,谁写的不好,等比赛时间到了之后,稍微一商量就能出结果。
场地中,参赛者们纷纷落笔。大部分人都写得非常慢,一笔一划,小心翼翼。时间虽然有限,但相对还是比较宽裕的,尤其是少年组这边,《观沧海》又不算特别长的诗,完全不用着急。否则万一写坏了还要重写,反而耽误时间。
观众席上,钟鸣远远望着依依那边,发现依依写得非常认真。字写得怎么样看不太清楚,但结构还可以,看起来是这两天的临阵磨枪起到了一些效果。
“竟然还有不少西方人参赛啊。”姜婉娜在钟鸣耳边小声说道。
钟鸣看了一下,还真是。青年组那边有十来个西方人,少年组这边更多,有小二十个。
这也是这个世界文化融合的结果之一,很多西方人也对华夏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会特意地练。而且,很多西方人如果在华夏人的聚居城市生活,也从小练习书法的话,其实跟华夏人比起来也没什么劣势。
评委那边,不断用屏幕切换着看每个选手的表现。
“39号写的不错。”
“55号也还可以啊。”
“坏了,这个字写坏了。果然,要重写。哎,怪可惜。”
“这个参赛者是个西方人吧?西方人竟然写的这么好?”
“肯定是从小就学书法的,不会比华夏人差。话说回来,现在专门学书法的华夏人,其实也没多少了。”
“唉,是啊。”
对于参赛者们来说,一个小时的限时不算长,可能有些人写得慢、自我要求比较高,那时间还可能不够,但对于陪同参赛的观众们来说,就很是无聊了。
钟鸣看了离自己很近的两个小选手写字看了几分钟,觉得没啥意思,抬头在场地中漫无目的地看。
突然,他注意到评委席那边远处的一张桌子上,放着奖杯,少年组、青年组各六个奖杯,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除此之外,还有个长条形的东西,上面盖着红绒布,不知道是什么。
联想到之前曾经说过现场会有神秘展品,那这应该就是神秘展品无误了。
钟鸣也不知道依依这小家伙能不能拿到奖,最低的三等奖,那也得是前六名才能拿到,少儿组可是有一百多人呢。
不过就钟鸣看了看其他参赛者的水平,感觉依依还是有戏的。
很快,时间到了。
时间到之后,所有参赛者都必须停笔,有好几个孩子当时就“哇”地一声哭了,没写完!
当然,没写完肯定不是因为写得太慢,多半是因为他们写到一半发现写坏了,又从头重写,结果时间就不够了。
说到底还是自我要求太高,太投入了,没注意时间。
小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行,所以当场就哭了。
当然,这种情况是极少数,大部分人都顺利完成了。写好的字帖整整齐齐地铺在桌上,等着评委点评。
几个评委对着面前的屏幕议论纷纷,显然是在讨论几个优秀作品孰优孰劣。
过了大约一刻钟,主持人说道:“那么接下来,请书法协会会长钱泰树先生进行简单的点评,同时公布获奖名单!”
前会长站起来,清了清嗓说道:“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华夏文化的结晶,今天这次的书法大赛,意义重大……”
“不过好在我们看到,书法艺术还是在不断地传承,很多年轻人,青少年,投身于书法艺术……”
“接下来,很荣幸地由我来宣布本次大赛的奖项:少年组一等奖:19号,二等奖,33号,62号,三等奖……”
两个组的各个奖项,一一宣布。
姜婉娜赶忙问钟鸣:“哎,依依是多少号来着?”
钟鸣说道:“好像是62号,二等奖。”
“厉害啊!”姜婉娜震惊道,“真的拿奖了,还是二等奖呢!”
钟鸣笑了笑:“依依的水平本来就不错,拿个二等奖有什么可奇怪的。”
很快有工作人员把这些参赛作品全都小心翼翼地收了上去,参赛作品要在艺术馆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也算是向公众展示一下这次书法大赛的成果。
奖项都颁发完了,主持人又说道:“接下来,还有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就是这次的神秘藏品!其实这次的神秘藏品,是一位个人收藏家的藏品,将要跟本次书法大赛的优秀作品一起,在美术馆进行为期一月的展览。大家请看,书法大师崔承禄先生临怀素的《自叙帖》!”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尤其是评委席那边,老金跟钱会长都愣了,然后就是抑制不住的狂喜!
显然,这比赛的保密工作做得挺好,就连老金跟前会长都不知道神秘藏品到底是什么。
当然,那位美术馆长不那么激动,因为他早就知道了,毕竟这个展品还是他去联系个人收藏家才争取来的。
姜婉娜不明所以,问钟鸣:“这是很珍贵的书法作品吗?怎么就连评委们都很激动?”
钟鸣打开手环简单搜了一下崔承禄这个人,明白了。
《自叙帖》是怀素的作品,素有“天下第一草书”之称,可是名副其实的书法经典。
这个世界中,各种书法作品纷纷轶失,但还是有一些作品流传了下来。崔承禄,是智械危机前的一位华夏的书法大师,而他临写的《自叙帖》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他见过《自叙帖》的原版!
而崔承禄所临写的怀素《自叙帖》,虽然是纸质版,但却在战火中得以保存,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的珍贵程度,极高!
这是这个世界的人,得以一窥《自叙帖》风采的唯一途径,作为战前留存的文物,价值非凡!
第223章 我真能写!(二合一)
也难怪老金跟前会长那么激动呢,这玩意他们只见过电子版,没见过实物!
战争期间,很多文物都遗失了,而得以留存的那些文物,很大一部分也都是因为机缘巧合落在了个人收藏家手里。
既然是个人收藏,那拿出来展示的机会,肯定是少之又少。
主持人说道:“非常感谢收藏家刘先生,也正是因为他的慷慨,这篇珍贵的书法作品才能跟大家见面。大家可以一睹为快,请大家为刘先生献上热烈的掌声!觉得看不够也没关系,崔承禄先生临的《自叙帖》还将在美术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示,欢迎大家观赏!”
场内掌声响起,评委那边,一个西装革履的华夏人站起来,对所有人鞠躬致意,应该就是这件藏品的主人,刘先生。
场内观众,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开始有序参观。几个评委则是为得奖的参赛者颁发奖杯。
依依抱着二等奖的奖杯,找到钟鸣和姜婉娜。
“可以啊你,还真拿了二等奖。”姜婉娜夸道。
依依一撇嘴:“这有什么,我觉得我努努力能拿一等奖的。”
钟鸣一乐:“有理想是好事,不能膨胀,就你那个水平,拿个二等奖不错了,还得继续努力知道吗?”
依依很不高兴:“什么叫‘就我那个水平’,我水平怎么了!关键,一等奖要是个华夏人拿了也就算了,是个西方人拿的,我不服啊!”
姜婉娜很是意外:“啊?西方人拿的一等奖?”
“对,就是那个金头发的小屁孩。”依依往那边一指。
钟鸣跟姜婉娜两个人顺着依依的手看过去,看到那个抱着大奖杯的小孩,看起来十三四岁的样子,比依依稍大,金色头发,标准的西方小男孩。
也难怪依依不服气,书法比赛输给一个西方人,以她的性格肯定很不爽。
钟鸣笑了笑:“人家西方人学书法还学的这么好,说明人家刻苦努力了啊,你回头赶紧继续好好练,争取下次拿一等奖。”
依依撅着小嘴,显然还是不服。
姜婉娜说道:“好了,去看《自叙帖》吧。”
几个人跟着队伍,来到《自叙帖》旁边观摩,老金跟钱会长这些人也都在看。
之前那个拿了一等奖的小男孩,好像是他父亲陪着一起来的,看小男孩的样子,对这幅字非常喜欢。
小男孩的父亲是个高大的西方人,径自来到刘先生面前,用英语说道:“刘先生你好,我的名字是麦克米伦。这幅字多少钱?我买了。”
刘先生一愣,用英文回道:“私人藏品,概不出售。”
小男孩的父亲说道:“一千万。”
刘先生愣了。
真要买?
老金在旁边听得直皱眉。
什么意思?这个西方人要买《自叙帖》?
刘先生没说话,麦克米伦又说道:“1500万,或者,你开个价格,我来考虑。我儿子非常喜欢这幅作品。”
这次刘先生还真有点动摇了。
他确实收藏了一些古物,但价格这东西只要开的高了,还是会考虑的。
这《自叙帖》确实是古物,但也算不上太古老,只不过是战前的书法家临摹的作品。如果按照一般的拍卖会成交价格来说,这《自叙帖》的成交价格应该会在八九百万左右。考虑到崔承禄的地位,以及他临写的自叙帖具有一些特殊的书法价值,卖个1500万就到头了。
但是,看这个西方人的意思,还能再往上加价?
是个富豪啊!
刘先生很清楚这幅字的价值,如果是《自叙帖》的真迹流传下来,那就是无价之宝,卖上个几亿也不稀奇;如果是古代书法家临摹的高仿作品,那卖个几千万、上亿也不奇怪;但这只是站前的一个书法家的作品,虽然珍稀,但也远没到那种程度。
真能卖到两千万以上的话,刘先生也会动心。
老金在一边不乐意了:“你懂书法吗?这是属于全华夏人的艺术结晶,不是拿钱来衡量的!”
老金是用中文说的,但麦克米伦笑了笑,显然是听懂了。
然后,麦克米伦用非常熟练、但带着一点口音的中文说道:“这是属于全华夏人的艺术结晶?不不不,它是刘先生的私人物品。而且,你说我不懂书法是很可笑的,我的儿子刚刚才拿了这个比赛的一等奖。”
老金一愣,还真是,这个西方人的儿子,就是拿了一等奖的那个金发小男孩。
麦克米伦又说道:“如果你觉得它是无价之宝,可以出比我更高的价格买过去,然后捐给明安市美术馆,我相信馆长先生会非常感激你的慷慨。”
“你!”老金被憋得脸有点涨红,这个生气啊!
钱会长也来了,解释道:“这位先生,不知道你是否明白这幅字在书法上的价值?怀素的《自叙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但原作到底是何风貌已然不可考,换言之,这幅字就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接近《自叙帖》的作品。老金说得对,这幅字确实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麦克米伦肃然,点头道:“原来如此,感谢你的介绍。”
老金松了口气,还想说,这西方人还挺明事理。
结果麦克米伦转头对刘先生说:“那么,2000万,500万是为了它的艺术价值。”
“你……”老金气得不行,这西方人倒是挺敢开价!
刘先生这次是真动摇了,而且看这西方人的意思,自己要是再加个四五百万,还能加!
“刘先生,这字你可不能卖!”老金皱眉道,“华夏人的东西,你卖给自己人我没意见,卖给西方人绝对不行!”
麦克米伦非常不屑地笑笑:“这位先生,不知道你是以什么身份来要求刘先生不卖这幅作品呢?”
老金说道:“我是书法协会会员,可以吗?”
麦克米伦笑了笑:“ok,ok。不过我觉得这更加突出了你们书法协会的无能,如果你们真的都有真才实学,那现在我应该在掏大价钱买你们的作品,而不是在这里跟你们争论这幅字的价格。”
钱会长一拉老金,微微摇头,意思是算了。
没办法,虽然他跟老金都特别喜欢这幅字,但还真没什么办法,现在这幅字是私人物品,刘先生如果真想卖,他们两个又有什么理由去拦?
老金气得够呛,倒不是说他对西方人有什么成见,可关键,这个麦克米伦显然在书法方面没什么造诣,只不过是因为他儿子在学书法,所以就要买下来。
可是这种古迹,说白了,那就是一张纸,如果放在书法协会,或者是美术馆,甚至是刘先生手里,肯定都会妥善保管。
但麦克米伦这里会有多上心?真不见得。也可能过不了多长时间,看腻了,就转手拍卖了。
换言之,老金是不想这幅字落在外行手里,白白糟践了。
麦克米伦看了看刘先生:“怎么样,刘先生,2000万?”
刘先生迟疑道:“这幅画最近要在美术馆展览,不如我们之后再详谈……”
老金的脸瞬间黑了:“刘先生!你真要卖给外国人?”
麦克米伦笑道:“不想卖,那也可以,不如请这位书法协会的先生也写一幅同水平的字,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老金被噎得没话说了。
我要是能写出来,我还在这跟你废话吗?
这边吵的声音不算大,但还是引发了一点点小骚动。美术馆馆长过来,对老金说道:“金先生,您对书法的热爱,我能够理解。但这是私人交易……”
其实,如果老金不知道这个事的话,那也就过去了。可就当着他的面要把这么珍贵的书法作品卖给一个根本不怎么懂书法的西方人,这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
钟鸣竖着耳朵听着这边的情况。
什么意思,看起来,麦克米伦要买这幅书法?
看得出来,老金真是一百个不乐意。其实这也可以理解,虽说大战之后没了国别的概念,但华夏人跟华夏文化还是同根同源的,老金当然不希望这幅作品落到西方人手里,更何况还是根本不怎么懂书法的西方人!
一件作品,肯定是在真正喜欢它的人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甚至钟鸣觉得,这幅字就该让书法协会保管,或者是放在展览柜里,让所有华夏人都能观赏。
但是,钟鸣也很清楚,这是私人交易,想把画拿到手,没问题,掏钱高过麦克米伦的出价就行。
但问题是,麦克米伦的报价,是2000万。
别说钟鸣现在没有这个钱,就算有,也不可能掏出来买这幅字,白白当了冤大头,便宜了这个刘先生。
钟鸣看出来了,这个刘先生虽然是个华夏人,但明显就是个文物贩子。当时说不定是因为什么机缘巧合得到了这幅字,说是自己收藏,实际上对方的出价稍微一高,就打算卖了。
可问题是他知道麦克米伦是个什么人?买到这幅字之后能不能善待?
眼瞅着,这边的对话就要完事了,看刘先生的意思,他是想卖。
如果真卖了,那再想从麦克米伦手里拿出来,就难了。
钟鸣正好来到这群人附近,叹了口气:“哎,这种作品竟然也有人肯花2000万来卖,真是人傻钱多,看来有钱,也买不来文化,买不来智商啊。”
麦克米伦听得懂中文,当时脸就黑了。
这句话显然就是在讽刺他啊!
麦克米伦冷冷道:“奇怪,我花钱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都来阻拦?你们一会说这幅字价值很高,一会又说它值不了2000万,拜托你们这些来捣乱的,至少先统一一下说法。”
老金和钱会长也愣了一下,不知道钟鸣此举的用意。
钟鸣笑了笑:“麦克米伦先生,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不好意思。不过我听您之前说话的意思,买这幅字,是因为您儿子?”
麦克米伦点点头:“没错,我儿子非常喜欢,只要这幅字能提高一些他的书法水平,那我就愿意花这个钱。”
“哎,是这么个道理。麦克米伦先生,您的爱子之心我非常理解,但在我看来,这幅字其实有很多问题,虽说这是崔承禄大师的作品,但那是他早年所作。当时他的艺术水准,尚未达到后来的那种程度,临写《自叙帖》,在艺术价值上自然差了很多。”
刘先生听不下去了,什么意思,这是贬低我的藏品啊?
“一派胡言,什么早年晚年,重要吗?你在这说了半天,倒是能拿出崔承禄大师晚年的作品来啊?”刘先生皱着眉头,“这就是世界上最接近《自叙帖》原版的大师真迹,你说它艺术水准低,不如你来写一个?你要是能写得比大师还好,这画我不卖了,捐给明安市美术馆!”
钟鸣赶忙说道:“别,还是捐给书法协会。”
刘先生都气乐了:“你……你做梦呢?”
麦克米伦也皱眉,对馆长说道:“一个无理取闹的人,能否将这个大言不惭的人赶出去?”
钟鸣笑了笑:“我真敢写,刘先生,你真敢捐吗?”
刘先生直接把脸扭过去了。
老金倒是面露喜色,赶忙拦住美术馆长:“别赶人!我给他作证,他真能写!快,准备笔墨!”
馆长看了看麦克米伦,又看了看老金。
他跟老金认识,现在老金发话了,当然也不能真的把钟鸣赶出去。
麦克米伦冷笑:“OK,那就让他写,我想看看他到底能写成什么样子。如果这个东方人不介意在几百人面前出丑的话,我倒是也乐意看到。”
老金拽着钟鸣快步离开人群,来到一张空桌旁边。
之前比赛的时候,笔、墨、砚、镇纸等等都准备了不少,倒是不用再准备了。
唯独纸,《自叙帖》全长数米,要用专门的长卷来写,美术馆这边也有,工作人员很快拿了过来。
老金低声问道:“你真能写?有多少把握?”
钟鸣没说话,只是提起笔来,蘸好了墨汁。
而后,运笔如风,在长卷上刷刷点点,快速写下!
第224章 天下第一草书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经禅之暇……”
钟鸣写得极快,甚至老金都还没反应过来,钟鸣就已经写了两行字!
这些字基本上都是一笔写就,每一行都只有五六个字,等写到第四行的时候,墨迹已经明显变淡,但钟鸣却仿佛意犹未尽,一直写到第六行,“遂担笈杖锡”的“担”字,几乎已经快要无法辨认,这时候钟鸣才再度蘸墨,继续运笔如飞。
钱会长,美术馆长,麦克米伦,依依,还有姜婉娜等人,全都在看着。
看到钟鸣写的这么快,麦克米伦本能地发出一声嗤笑。
他懂中文,认得汉字,下意识就觉得,这是在胡写嘛!
但是转头一看放在玻璃柜子里的《自叙帖》,麦克米伦愣住了。
很像!非常像!
仔细看,有一些非常细微的区别,但这至少说明了钟鸣并不是在瞎胡闹,他是在认真写!
钱会长、老金和美术馆长都懂书法,看到钟鸣一落笔,就知道这确实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