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珍玉食-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一个吃饭,一个在灯下安静地看书。
吃着吃着,许国梁就忍不住说了一句。“香香,你还真是学会说话了。以前不问你,你就不吭声,现在居然也能说会道的了。”
董香香假装没听出他话里的深意,抬起头笑道。
“是么?那我可得多背点书呢。”
“行,你就继续背吧,多学点知识总是好的,别竟跟村里那些女人学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噢,好。”董香香点头应了。
吃完饭后,许国梁就老老实实地去隔壁房间睡了。董香香这才收拾好东西又上了床。
她觉得经过今天这一折腾,许国梁至少有一段时间不会对她起歪心了。
第4章 养母
004 养母
到了第二天,许母就带着包裹回家了。
到家一看,董香香正在忙着做饭呢,许国梁坐在桌上正在看东西呢。
许母也没说什么,直接就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些旧衣服放在土炕上了。
许国梁一看见他妈又拿那些旧衣服回来了,心里就有点不高兴。他就是个心直口快的读书人,耐不得脾气,皱着眉就开口劝道:“妈,你以后别去大姨嫁要这些旧衣服了。我会给您和香香买新衣服穿的。”
许母听了这话,回头就瞪了他一眼。
“你大姨给咱们衣服怎么了?你就是穿着你建军哥的旧衣服长大的。大姨给咱们东西是她的一片心意。这些年如果不是你大姨一直帮衬着咱们,指不定咱们家怎么样了呢?你现在也挣钱了,也该多记得你大姨的话,以后多孝敬孝敬你大姨。别整天说这些有的没的。”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自然会孝顺我大姨的。”许国梁被他妈一口气堵回来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刚好这时候,董香香把做好的饭端上桌了。这才暂时化解了母子之间气闷。
董香香摆好碗筷,笑眯眯地说道。
“妈,咱们先吃饭吧,您这两天也够累得了!”
许母看见她这么乖巧懂事,不禁笑了。
“还是我闺女知道心疼妈。”
她说着又从包裹里掏出了一个玻璃罐头瓶,塞到了董香香的手里。
“这是大姨给的,你哥既然不要大姨的东西,就给我们香香一个人吃得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还故意看了许国梁一眼。
许国梁一脸无奈。他都这么大人了,肯定不能跟妹妹抢罐头吃,于是拿起一个贴饼子就着咸菜就吃了起来。
董香香笑着接过糖水桔子罐头,转身就去灶台把罐头打开了,摆在了桌子上了。
糖水桔子罐头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很稀罕的美味。许母也没想到董香香没把罐头收起来,居然直接就摆在桌子上当菜了?
她倒是也没说什么。却见董香香直接拿了一只碗,连汤带桔子盛了小半碗推到了她的面前。
“妈,你吃。”董香香笑眯眯地说道。
许母心里甜滋滋的,只是这糖水桔子她到底舍不得吃。
“这孩子,妈不爱吃甜的,香香自己吃吧!”
说着,她就想把碗往董香香面前推,却被董香香拦了下来。
“一整瓶呢,我哥有,我有,妈也吃些吧,就当甜甜嘴了。”董香香很坚持地说道。
听了董香香的话,许母的手到底是停下来了。又见董香香给许国梁盛了小半碗糖水桔子,许国梁那碗就比许母还少了一些,等到董香香自己盛的时候,碗里的罐头就更少了。
许国梁没说什么,拿起罐头稀里糊涂就吃了。许母看见董香香低头小口小口吃罐头的样子,心里突然就是一酸。
这些年,许母过得其实很不容易。她早年丧夫,就没有再嫁人,而是像男人一样在地里干活,然后拼命撑起了这个家。
后来,董香香成了孤儿,村里没人肯要她。许母因为受过香香母亲的恩惠,一咬牙就把董香香也接过来养着了。嘴上说着是给她儿子养个小媳妇,实际上,她是真把董香香当成亲闺女养的。
孩子小时候,像罐头这种稀罕物,许母一口都舍不得吃,全都分给董香香和许国梁吃。而且每次都是平均分配。倒是董香香总是会偷偷多分给许国梁一些。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7年,许母像棵大树似的为两个孩子遮风挡雨。她身体很强壮,手粗脚大,性格很倔强。虽然明白事理,但是逼急了她又比谁都下得了狠手。
早年的时候,村里有个二赖子想欺负她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许母直接拿着镰刀就出去砍人,最后反倒把二赖子吓怕了。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他们孤儿寡母的了。
到了现在,村里的人都有点怕许母,同时大家也是打心里服气这个寡妇。许母就是老许家的一家之主,在村里说出的话也很有分量。
可是,现在,脸都没长开的董香香,突然就知道往她碗里放好吃的东西了。这个刚满16岁的寡女,居然也开始知道照顾她这个妈妈了呢
一时间,许母心里不禁多了几分感慨,她养的闺女还真是长大了,都知道孝顺她了呢。
许母叹了口气,终于低着头,第一次吃了糖水桔子这种好东西。桔子吃在嘴里甜滋滋的,一直甜到了她的心里。
董香香那碗里的桔子本来就少,她很快就吃光了,连糖水都给喝掉了,一点没浪费。
许母见她吃完了,直接就把自己那碗推到了她面前了,碗里还剩下一个几瓣桔子,还有半碗糖水。董香香这次没有拒绝,笑眯眯地吃掉了橘子把汤喝了。
许国梁也看见了母亲和妹妹之间的小动作,也没有说什么。只觉得妹妹似乎变得可爱了些,这难道也是读书读的?
吃完饭之后,许国梁就帮着家里把房前屋后都修了一下。
一天下来,每个人都有事情做。直到了晚上,上床都睡了,董香香才有时间跟许母说卖瓜子的事。
许母开始也没当一回事,随口就说:“行呀,你不想吃的话,就把咱们家收的那些瓜子拿去供销社卖吧。卖了钱随便买点你喜欢的东西吧。不过,这事你也别急,等咱家卖鸡蛋和兔子的时候再一起去吧。”
董香香只得耐下心思来,跟她解释一番。
“不是,妈,我不想卖生瓜子,我是想把瓜子炒了再拿出去卖。其实,昨天夜里,我梦见我姥爷给我炒瓜子了,他炒的瓜子可香了!拿出去当小吃卖,绝对有人会买。妈,上次咱们去公社大礼堂看电影,我就看见有人卖枣切糕了。咱们也去卖瓜子试试吧,我姥爷炒瓜子的方法我还记得呢!”
原本许母已经快睡了,一听董香香的话马上就把眼睛又睁开了。
“什么?你梦见你姥爷了?你姥爷还教你炒瓜子了?”
这时候,农村的人其实都有点信这些。
董香香这时候只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我也说不清楚,反正我记得瓜子怎么炒的。我还记得一些我姥爷和我妈做过的点心呢。”
“你姥爷那可是好手艺,解放前就在城里的居云斋当大师傅呢。”许母说到董家的事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也是造化弄人吧,原本在村里过得最好的一家,到现在只剩下董香香一跟苗了。
董香香听许母提起姥爷的事,也是半响没有说话。
又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声说:“妈,我是想着国梁哥是领粮票的人了,我也想做点什么,不然就被他甩下了。我年纪小去城里找工作也未必能找到。还不如我自己炒点瓜子拿去卖。万一能挣点钱呢,到时候我和国梁哥在一起,也能稍微配上他点了吧?”
这就是上辈子董香香曾经的愿望。可惜,到离婚的时候,她始终也没能配得上许国梁的标准。
“你这孩子想那么多干嘛?是不是村子里有谁跟你胡说什么了?看妈不去扇她。”许母骂道。
“妈,没人说什么。就是大家都说国梁哥好,我却什么都不会。您就让我去试试卖瓜子吧?我也不多做,就炒个三斤五斤拿去卖试试。”
董香香又是求又是哄的。最后许母还是答应了。
隔天,许国梁一大早就去上班去了。他也不知道母亲和董香香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说什么。
许母收拾了一下,也跟着出了一趟门。
到了中午的时候,她才背了一口袋瓜子回来。
董香香看着这么多瓜子不禁吓了一跳。她也没想到她随口一说,母亲居然会这么支持她。
“妈,您怎么买这么多回来呀?”董香香看着许母眼圈都红了。
“这是6斤瓜子,再加上咱们家存的1多斤,一共7斤多,你拿去炒吧。真卖不出去也不要紧,等你和国梁结婚时候,咱们家在拿给客人吃。”许母淡淡地说道。
她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一点都不想让董香香有压力。
“唉。”董香香感动地点了点头。
第5章 瓜子
005 瓜子
当天下午,董香香在许母的帮助下,把七斤瓜子都用家里的柴锅炒好了。
许母一看,董香香炒瓜子的方法还真跟他们平时炒瓜子不太一样。就这样董香香还说少了一些佐料呢,等他们卖瓜子赚钱了,再去供销社买回来。
董香香也不瞒着,把炒瓜子的窍门都细细地跟许母说了。
等到瓜子放凉后,董香香就教许母用草纸把瓜子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娘俩一阵忙和,把7斤多瓜子包了一百多个小纸包。
刚好隔天晚上,公社大礼堂就要放电影。董香香就打算趁着这个好机会出去卖瓜子了。
许母不放心她一个小丫头自己去,索性就跟着董香香一起出发了。
母女俩一人挂着一个箩筐,筐上还挡一块儿蓝花布遮挡着。
到了公社礼堂之后,就见人山人海的,就像赶集一样热闹。
就在许母看着旁边偷偷看着那个卖茶鸡蛋的,琢磨着她们要怎么卖瓜子的时候,董香香那丫头已经主动上前开始张罗上了。
“大姐,您要瓜子么?5分一包,看电影吃点瓜子最好了!”
许母第一次知道董香香居然还会招呼人做买卖,顿时就有点傻眼。
董香香问的那个年轻的小媳妇还没开口,反倒是她身后的高大男人先开口了。
“成,给我们来两包,给你一毛钱!”他说着就把一毛钱递给了董香香。
“好嘞,给你两包!”
董香香马上就拿了两小包瓜子,递到了那位小媳妇的手里。
她一看这就是刚结婚的,那小媳妇拿着瓜子脸都红了。两人出来看个电影,她男人还给买零食吃,小媳妇心里就别提多甜了。
旁边来的人也有情侣,一看这个男人给他媳妇买瓜子吃了。别的男人也开始跟董香香买瓜子,给自己的媳妇或者对象吃了。
这个年代人们虽然很穷,但是五分钱的零食大家还是吃得起的。这边董香香一开张,周围的人也忍不住往这边看过来。带着小孩子的,谈对象的,嘴馋的,都过来跟董香香买瓜子了。
许母眼瞧这董香香一眨眼的功夫就卖出去十多包瓜子,就觉得这瓜子买卖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她这人本来就拿得起事,很快就放开胆子学着董香香的样子开始卖瓜子了。
七斤瓜子,母女俩分着卖,一个多小时就全卖完了。
让许母没想到的是,平时在家安静老实的董香香,一卖起瓜子来就变一个人似的,能说会道的。
董香香一边卖瓜子一边跟别人聊天,还说她们家炒的瓜子是祖传的秘方;还让人吃着好吃的话,再找她们买。
许母第一次发现,董香香是个这么灵巧的孩子。一百多包有一大半都是董香香卖掉的。
许母小时候虽然没有念书,可她性子要强,年轻的时候上扫盲班学了认字和算账。
等到回家之后,娘俩一数钱,她们居然卖了九块钱多钱。拿着这么多钱许母都傻了。
她买生瓜子是3毛1斤,一共买6斤花了1块8毛钱。就算把自己家里的一斤多瓜子都算起来,再加上调料钱,草纸钱,成本也不过2块5毛钱。
她和董香香在一天里就赚了6块多钱,小7块了。这钱也太多了点。
不提他们卖兔子和鸡蛋换来的钱,单说许国梁当小学老师,两年下来,涨了工资,一个月才32块钱。她和董香香卖几天瓜子,就能赶上她儿子一个月的工资了?
想到这里,许母的脑子里有种东西突然就炸开了花似的。
如果说,许母原本只是想让董香香卖瓜子试试的话。现在看着手里的钱,她是真的觉得卖瓜子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了。
打那之后,十里八乡放电影的时候,许母都会带上董香香炒上几斤瓜子出去卖。不仅如此,偶尔她们也会去桥头道口,人多的地方卖瓜子。
许母还是比较谨慎的,她们每次都挎着箩筐去卖,每人每次顶多卖五六斤瓜子,卖完就回家,也不贪多。
就这样,很快她们手里就攒下了几十块钱。许母拿着这些钱,顿时就觉得日子过得宽裕了。
经过这段时间一起卖瓜子,许母就发现董香香跟她想得不太一样。这孩子平时话还是不多,可她似乎天生就懂得一些做买卖的小窍门。
而且,很多时候,董香香都会自己拿主意。她拿定之后,就会去想办法达成。如果许母不同意的话,董香香也会想办法说服她。
这样一个董香香,许母已经没办法把她当小孩子看待了。许母甚至隐隐觉得,董香香比许国梁还要能拿事。
许母的丈夫早逝,她年轻的时候被生活逼着像个男人一样顶门立户,撑起了这个家。正是因为有了这段经历,许母反倒觉得的这样的董香香很好。她甚至觉得董香香的性子其实有点像她。
后来,很多事情许母都会主动问董香香的意见了。
另外,卖瓜子赚来的钱,许母自己存起来一半,把另一半直接就给了董香香,让她自己攒着了。
这家里的钱原本一向是许母在管的,就连许国梁的工资都交给他妈了。董香香哪敢能拿这么多钱呢,她就推脱着不肯拿。
可许母却说:“闺女,这钱你拿着,将来你和你哥总要单独过日子的。现在就先练练手,该买的东西你也先慢慢添置着。”
听了这话,董香香才把钱收了起来。
虽然手里有钱是件挺高兴的事。可是,想到许国梁,董香香心情又沉重了起来。
看来,她还是得想办法早点解决提早完婚的危机。只要再拖半年,许国梁就去上大学了。到时候,她自然也就安全了。
瓜子卖出去之后,董香香就觉得光这么卖也不是个事。她就想着看看能不能找到卖瓜子的销路。许母平时有空的时候,就陪董香香一起去卖瓜子。许母忙的时候,董香香也会自己提着篮子卖瓜子。
这一天,董香香就到了五里沟小学这边来了。
董香香刚一到这边,就注意到学校门口有好几个摆摊的,什么小零食,饮料,小玩具都有卖的。
董香香仔细看了看这些摊位,很快就走到一个零食比较全的摊位旁边站住了。
那位卖零食的短发大姐是个挺宽厚的人,看着董香香在她旁边做买卖,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她觉得董香香是个挺面嫩的小姑娘,人也秀秀气气的,手里还提着个小箩筐,也不知道这到底卖得是啥?
直到学校放学了,董香香才打开一个框子,露出一包包的瓜子来。
一帮小学生往过一走,有人对她这些小包挺感兴趣的,就上前看看。
“是包好的瓜子。”董香香说着就抓出一小把瓜子,给每个孩子抓几颗尝尝。
她给得也不多,只是有的孩子手里没钱,就不好意思白要她的。
董香香就说:“尝尝姐姐的瓜子香不香。又不要你钱,你怕啥?”
那孩子最后到底还是收下了。
孩子们都尝了董香香的瓜子,一吃就觉得她的瓜子又大又饱满,比供销社买来的奶油瓜子还好吃。
于是,有钱的孩子当场就拿出5分钱,跟董香香买一小包瓜子回家吃去了。没钱买瓜子的,董香香也无所谓,就当逗小孩玩了。小孩们看见她这么和气,不好意思白吃她的瓜子,就跑去跟其他小孩帮她宣传。
“那位提着篮子的姐姐卖的瓜子特别好吃。”孩子们一个传俩,俩传三的,很多孩子都跑来买董香香的瓜子了。没钱的,董香香也抓几个给孩子们吃。
她这么一送一卖,不止手里有几个钱的孩子,就连路过的行人都跑来买她的瓜子了。
旁边摊位的那位短发大姐看着董香香买瓜子的却全过程,整个人都呆住了。
一开始,她觉得董香香就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丫头。这还没卖出去呢,就开时亏本往外送了。只是,她万万没想到,董香香那一小篮子瓜子,不大会儿工夫就都卖光了。她从来没想过,卖东西还能这么卖的?
短发大姐这才想明白过来,董香香虽然年轻,却是个很有手段的买卖人。
第6章 争执
006 争执
董香香差不多都卖完了,就准备提着筐子回去了。旁边卖小零食的短发大姐这才忍不住跟她搭了一句话。
“妹子,你是哪儿的人呀?我看你眼生,不像我们庄子的人吧?”
等了这么久,鱼儿终于上钩了。
董香香上下打量了她两眼,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道。“大姐,我是小西庄的。”
那短发大姐一听她说小西庄,马上就笑了。“妹子,原来你家在小西庄呀?我家里也和小西庄连着亲呢。对了,妹子,你是小西庄几队的呀?”
这时候,董香香好像已经有点放心了。“我是三队的。”
那大姐满脸笑意地说道。“这可真是太巧了,我姓马,我本家有个堂妹就嫁到你们小西庄三队去了,她叫马晓月,她男人叫许二桥。妹子,你知道不?”
董香香也笑道:“晓月姐和二桥哥,我当然知道,我们还是同性本家的呢。”
许二桥那支跟许国梁这支,虽然都姓许,都住在小西庄,但是其实关系比较远。
那位马大姐就跟见到亲人似的,拍着腿说道:
“你说这多巧呀,咱们这还遇见亲戚了。妹子,既然不是外人,大姐就问你一句,你这瓜子怎么卖得这么好呀?!一下子就卖出去了,都快顶我一星期的量了。”
董香香干脆就从小口袋里,抓出一把瓜子递给她吃。
“大姐,我也不瞒你,我这是家传的炒货手艺。我炒的瓜子跟别人炒的瓜子不一样,只要吃过我这瓜子的人,下次肯定愿意买。所以,我就想让那些孩子先尝尝看。”
马大姐听了她话,倒不觉得董香香是在吹牛,反而是拿起一颗瓜子看了看。
“那大姐就不跟你客气了,可得好好尝尝你家这瓜子。”
她说着就嗑了起来。一尝,就觉得董香香卖的这瓜子果然跟别人家炒的瓜子都不一样。个头大不说,颗颗都饱满,而且每颗瓜子看上去都特别干净,瓜子的味道也比外面买的奶油瓜子和咸瓜子要好吃得多,而且还带着一股很独特的香甜味。
马大姐一连吃了好几颗,嘴上就停不下来了。她很快就意识到这瓜子是一个很好的赚钱机会。于是,她连忙问道:
“妹子,你这瓜子真好吃,你这炒瓜子的方子能卖么?”
董香香笑着看了她一眼。“哎呦,马大姐,这可不行。我家祖辈上就是当厨子的,到现在就留下这么点皮毛手艺了,我可不能再把它外泄出去。”
马大姐听她这么说,就又开口道。“那我要想从你这里进点炒好的瓜子,你看行么?价钱咱们好商量。”
“这……”董香香迟疑地看着她,一时半会似乎还真拿不定注意。
马大姐一看有戏,又劝道:
“看你这细皮嫩肉的,长得这么水灵,在家干点活就好了,何必一直风吹日晒的在外面跑呢?而且,你这买的也不多,大概也不能天天来吧?你把瓜子卖给我,不也多了点贴补家用的进项么?”
“这事我可做不得住,得回家跟我妈商量。”董香香似乎对她这个说法挺动心的,只是还不敢轻易答应她。
马大姐点头道。“你这么做倒是很对。回去好好跟你妈商量商量。等你们商量好了,来五里沟二队直接找我就行。上庄子里一打听刘红军家的马文梅,庄上人就都知道。”
“唉……”董香香点头,答应了。
至此,董香香终于给家里的瓜子买卖找到了一条销路。
马文梅这个名字董香香还真听说过。
马文梅从七十年代就摆摊卖小零食,后来开了卤制品加工厂,成了他们县里最有魄力的女老板。
董香香真没想到,自己随便挑了一个卖零食的大姐,就是20年后县里的首富。
就在董香香想跟马文梅再好好聊聊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刚好从这条路上经过,骑车的人一看见董香香,立马就踩刹车停了下来。
“香香,你在这干嘛呢?”许国梁皱着眉头,一脸不悦地看着董香香。
“国梁哥,你怎么来五里沟这边了?你不是在县小上班么?”董香香一脸吃惊地看着他。她显然没想到许国梁会到五里沟这边的小学来。
“我来这边开会。”许国梁随口解释道,紧接着就很生气地说:“香香,赶紧跟我回家去。”
许国梁明显就是不高兴,那位马大姐也不好继续在跟董香香说什么。只能给董香香递了个再联系的眼色,董香香看着她笑了笑。
许国梁那边一脚踩在地上,显然已经不耐烦了,又催促道。
“你还不快点上车。”
“唉。”董香香应着,连忙抱着小箩筐就坐到了自行车的后座上。
许国梁见她坐好了,看都没看马文梅一眼,蹬起自行车就走了。
一路上,许国梁一句话都没说,只是明眼人都知道,他身上带着火气呢。
回到家之后,把自行车放好。
许国梁推搡着董香香进了屋里,关了房门,这才一把抢过她的小箩筐。打开一看,里面都是一些5分1毛的零票子。许国梁顿时就明白了。
“董香香,你是跟谁学得这个呀?家里缺你吃了,短你穿了?你就敢出门做这种见不得人事?”许国梁说着就把箩筐扔地上了。
许国梁从小被寡母养大,在母亲面前,他一向都是孝顺、谦逊又听话的。可是,在年少的没过门的妻子面前,许国梁却是要顶门立户的大丈夫。所以,董香香犯了错误,许国梁自然要好好管教一番。他不自觉地就拿出了当老师的款来了。
董香香低着头,一副老实认错的样子。上辈子,她早就习惯许国梁装腔作势耍威风的这一套了,根本就不把他的“咆哮怒吼”当一回事。许国梁骂他的,董香香就当耳边风。反正以董香香的了解,许国梁是不敢动手伤人的。
只是筐子摔了,钱撒了,钢镚滚得满地都是。董香香忍不住蹲下身子捡钱。像许国梁这种“高尚”的读书人,永远不懂得别人赚钱的辛苦。
许国梁一看,董香香没有战战兢兢地听他训话,反而在捡赃款就更生气了。他抬起脚,就把小箩筐踢飞出去。然后冲着董香香就吼。
“怎么着?董香香,你现在连我的话都不听了是吧?我短你吃了,短你喝了?你就在外面摆摊,给我丢人现眼?”
董香香这才小声辩解道。“哥,我不会去你学校门口的卖瓜子的,我以后都不去那边附近。”
“不去我们学校门口,你就能摆摊做买卖了?看来你到现在都没明白你的错误。董香香,你这是在投机倒把你知道么?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会把你抓起来的。”他说着就把董香香硬拉扯起来。
刚好这时,许母也到家了。只是,她还没进门,就听见许国梁在吼董香香。
哪有这么欺负人的呀?许母赶紧推门走进屋里,刚好就看见她儿子抓着董香香胳膊,额角青筋暴露,就像要打董香香似的。
董香香那边眼圈都红了,她觉得自己没做错,就那么倔强地看着他不认错。
许母看见这一幕,肺都气炸了。她一弯腰随手就抄起了门口的笤帚,快走两步,拿笤帚就狠狠地拍在许国梁的后背上。
许国梁一下没躲开,直接就被他妈拍了个正着。
“妈,您干嘛打我?我在管教我妹子呢,不行呀?”
他不开口还好,一开口许母就更生气了。
“许国梁,你念书念到狗肚子里去了?我们老许家的人不打媳妇。现在都新社会了,你敢打香香,就就打死你!”
很多年前,许母抄镰刀跑出去砍二流子的事,深深地印在许国梁的脑海里。到现在,许国梁一看见他妈生气了,还是忍不住腿肚子直发抖。
董香香懒得看许国梁这怂样,赶紧上前把许母拦了下来。“妈,您别生气。我会跟我哥好好说的。”
许国梁就着台阶就下来了,顺便还告了董香香一状。
“是啊,妈,我不是故意乱发火的。我实在是没想到,咱们家香香胆子居然那么大?她一个人跑到五里沟小学卖瓜子去了。这不是投机倒把么?再让人抓起来可怎么办?”
听了他的话,许母的火气又起来了。
“卖点炒瓜子怎么了?我们靠着自己的双手赚钱,不偷不抢的,怎么就不行了。六几年的时候,要不是我偷偷把你奶奶给我的镯子拿去换了吃的。咱们一家子早就饿死了!”
许国梁还真不知道,原来他妈也这么大胆。只是不管怎么样,他仍是忍不住开口劝道。“那时候是暴乱,都有人出去讨饭吃,那是非常时期没办法。现在可不一样了,咱们家不缺吃不缺穿的,根本就不用出去做小买卖。”
“怎么就不一样了?你妈投机倒把了,你这当儿子去举报呀?拿香香撒什么气呀?我还告诉你,就是我让她去卖瓜子的!”许母生气地说道。
一看他妈这么生气,许国梁到底是软下来了。
“妈,我不是这意思。您先别生气,有话咱们好好说!”
第7章 销路
007 销路
许国梁本想好好教育董香香一顿,结果没教育成。反而是他被母亲狠狠地收拾了一顿,还被笤帚拍了。
许国梁倒是想跟他妈摆事实、讲道理呢。可许母根本不肯听他这一套。
这个顽固的当家女人就是认定了,私底下炒点瓜子拿出去卖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他们把瓜子拿到供销社去卖,一斤才3毛钱。炒炒拿去卖给想吃瓜子的人,一斤能卖到1块多。这怎么就算犯罪了?她想不明白。
许国梁自诩为有文化的人,却根本就说服不了他妈,最后只能灰溜溜地骑自行车回学校去了。
许母被气得连晚饭都没给他做,还是董香香给许国梁拿了几个贴饼子,用铝制饭盒装了半盒子家里腌制的小菜。
到了这时候,许国梁才明白过来,家里的事情都是母亲做主的。许国梁自己都左右不了母亲的看法。卖瓜子这事倒也怨不得董香香。
回到学校里,就着贴饼子,吃着酸甜可口的小菜。许国梁突然就觉得董香香还真是越来越有小媳妇的样子了。这做的小菜还真入味。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