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狐族,有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灵疏随便找了个空地,几个人帮着把桌子支好,摆上切好的白米糕,就拿出细长柄的小竹勺子给米糕上蘸上山楂酱。
灵疏本想着把桌上这些米糕都点上山楂酱,然后扯嗓子吆喝几声的,哪知他这架势才刚摆开呢,就已经有人在问了。
“这糕怎么卖?”一位年轻女子问道。
灵疏手上动作不停,笑着说:“一文钱两块,姐姐要给家里孩子带点吗?”
那女子梳着妇人发髻,已经是嫁人了的,原本该叫她嫂子,可灵疏开口就叫姐姐,语气亲切,这还没买东西呢,光听这位俊俏的小掌柜说话,就叫人心里开心。
女子正要开口,却听旁边有个壮汉道:“哟,小掌柜还真来王家庄了,来来给我装二十文钱的!家里小的都爱吃这果酱糕,这回我带了食盒,小掌柜的可得给我多添几勺果酱!”
“没问题!每块都给您两勺果酱!”今天开张的生意就卖这么多,灵疏心里欢喜,笑得一双凤眼眯了起来,一边麻利地给壮汉把果酱糕装进食盒里,一边道,“我家这是小本生意,我也不是什么掌柜,您叫我小灵就好,您是今天第一个买的,就送您五块小的吧!一共四十五块,二十文钱,多谢您惠顾!好吃的话您可要帮我家多多宣传哦!”
那五块小的米糕其实就是大块的糕切完之后剩下的边边角角,没有菱形的米糕大,形状不太好看,但也不算小了。
“哎,好好!”那壮汉白得了五块果酱糕,乐得嘴都合不拢,连连点头,“我回去就跟咱村的人说哩!”
边上逛街的人一听说送了这么多米糕,顿时就有点儿蠢蠢欲动了,刚才那年轻女子犹豫道:“谁买都能送吗?”
又有人拉着那壮汉问:“这果酱糕真那么好吃?这新鲜玩意儿尝都没尝过,你咋一下买这么多,万一不好吃可不是亏大发了?”
“就是说撒!你这糕卖的也太贵了!福成记也没这么贵呢!”
第4章
这人说的“福成记”,就是这王家庄镇子上唯一的一家糕点铺子,是十来年的老铺子了,口碑很好。
“福成记的米糕又软又甜一文钱都有三块哩!你这糕这么小,一文钱才两块,难不成比福成记的还好吃?”
那刚买了二十文钱果酱糕的壮汉大着嗓门道:“小灵哥家的好吃!比福成记的好吃!不信你让小灵哥给你尝尝就知道了!”
旁边的人眼神怀疑地嘀咕道:“这么贵的糕他舍得给人尝吗?”
灵疏适时让大嫂陈兰芝递上试吃的盘子,这次的盘子比上次的碗还要大一些,里面是边边角角上切剩下来的米糕,都切成指甲盖儿大小的,蘸着红艳艳的山楂酱。
灵疏笑道:“大家都尝尝,免费的!每人都能尝两块!别用手拿,用竹签!尝了不买也没关系!”
刚才第一个问话的年轻女子忍不住试吃了两块,吃完也没说买不买,灵疏也不生气,依然笑吟吟地让大家试吃,围在摊前的人一见,个个的站不住了。
“哎哟还有这好事!我也尝尝!”
“嗯,甜!好吃!”
“这上头红色的是啥,酸溜溜的还挺开胃的!”
“小掌柜的来给我拿三文钱的,我带回去让家里的尝个鲜!”
“哎,来了!”灵疏应着,用竹片夹子给人夹果酱糕,一边打广告道,“您可说的没错!这红色的是我们自家做的山楂酱,正是有开胃的效果呢!不过这东西有点儿凉性,小孩子吃多不好,还有我嘱咐各位一声,孕妇可不能吃这个,要是谁家媳妇儿怀孕了想吃酸的,我这儿有葡萄酱,葡萄酱也好吃!”
灵疏不怕麻烦,卖果酱糕的时候总要找机会给顾客们说一下吃山楂酱的注意事项,他说的多了,大家听了再口口相传,也就都能知道了。
这年月的人们从来就没把山楂当成能吃的果子,自然也就不知道有什么功效和避忌,孕妇吃山楂确实不好,灵疏也是担心大家乱吃,万一吃坏了那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了。
一有人带头开始买果酱糕,这生意就来了,自从开了张,严家的小摊子上客人就没断过,眼见着带来的竹筐一个个变空,严大川和陈兰芝夫妻两个脸上的笑就止也止不住。
“掌柜的,我不要山楂酱,听人说你这儿还有孕妇能吃的果酱,我就要那个,是一样的价钱不?我要三文钱、不,五文钱的吧。”
站在摊前的是个黑脸的汉子,估计家里是家里媳妇儿有孕才特意来买的。
灵疏知道怀孕艰难,便道:“都是一文钱两块,就是酱不一样,只是我家葡萄酱做的少,就没当成主打卖,您这还是头一个特意来买这个的,这样吧,我给您包四文钱的葡萄酱米糕,剩下那一文钱,直接给您葡萄酱。”
灵疏说着,就从一旁的篮子里拿出半截茶盅大小的竹筒,这小竹筒是村里李木匠送的,灵疏在李木匠那儿买了不少竹筐,便让他做了一些小竹筒当添头,小竹筒边缘打磨的很光滑,看着很是可爱。
灵疏从自家带来的陶罐里用勺子舀了满满一小竹筒的葡萄酱,拿了块巴掌大的细麻布盖好,用麻绳系紧封好,递给黑脸汉子。
“拿回去给嫂子尝尝。”灵疏笑着说。
一小块米糕上也才有那么一指甲盖的果酱,一文钱才两小块米糕,灵疏一文钱给这汉子这么一竹筒葡萄酱,这跟送也差不多了。
“哎,好,好,”那黑脸的汉子眼睛都亮了,就是嘴笨不太会说话,心里很是感激,他媳妇儿怀的头胎,害喜害得厉害,什么都吃不下,闻见点儿腥味都干呕,眼见着人也瘦了,脸也小了,他这回就是想带点儿新鲜吃食给媳妇儿开开胃的,“谢谢、谢谢掌柜的,谢谢……”
灵疏笑道:“您包好了,路上慢走。”
“小弟歇会儿吧,”陈兰芝给灵疏递上碗水,说,“我来看着摊子。”
灵疏喝了几口水,点点头,在摊子后面的小马扎上坐下来,揉了揉有点儿发酸的小腿,站了半上午了,确实有点儿累。
严家铺子左边是一家卖馒头包子的,这家人姓王,应该就是王家庄本地人,据灵疏观察,这家子人应该也经营了不少时日,很多赶集的人都认识他们,右边是个老大爷,卖点儿自家长的石榴和大枣。
灵疏包了十块山楂酱米糕给王家,虽说占摊位是随机的,以后再来集市上也不一定能再跟王家的馒头摊子碰上,但今儿大家做了邻居,拉近点儿关系总没错的,再说别看送几块米糕不起眼,却也是人脉,生意要做长久,必定不能跟自己周围的人结仇,眼光得放长远。
本来灵疏是本着送给王家没想着占便宜的,但没想到王家的人也实诚,那位王大叔说什么也要给灵疏二十个馒头再加上十个肉包子。
“你要是不接可就是看不起我老王!”王大叔脸红脖子粗的,不知道的人都要以为他这是要跟灵疏吵架了。
灵疏哭笑不得,只好道:“您这给的也太多了,我家那糕卖的是贵,其实就图个新鲜,不值钱的,您给我十个馒头就行了。”
王大叔不肯,摆手道:“那也不行!就是这新鲜吃食才值钱哩!快拿着!大叔我还要做生意,没时间跟你拉拉扯扯。”
“这样,我拿十个馒头十个包子好了吧。”灵疏道。
王家大婶打圆场道:“行了行了,你俩都别推来推去的,就按小灵哥说的。”
王大叔这才做罢,把包好了的馒头包子塞到灵疏怀里,转身忙去了。
灵疏又给了右边那位吴大爷十块果酱糕,大爷也不贪他便宜,还回来十好几个大石榴。
——
“福成记”糕点铺子。
今儿是王家庄镇的集市,每次集市的时候这镇上哪家的铺子生意都比平时要好,自然“福成记”也是一样的,这些年少东家大了也成家了,平时老掌柜蔡福成就不亲自到铺子里看着了,但集市这天蔡福成必定会来坐镇的。
蔡福成在自家铺子里坐了半上午了,却是发现自家铺子的生意完全比不上次的集市,生意至少少掉了三分之一。
蔡福成皱着眉头,问自己儿子:“今儿赶集的人怎么都不来买糕点的么?”
蔡俊杰脸色也不大好看,“不知道今天是怎么回事,镇上就咱家一家糕点铺子,按理说不该没生意。”
店里的伙计小泽吞吞吐吐道:“东家,那个……我好像看见街上有小孩儿吃着一种没见过的糕点……”
蔡福成立马问他:“啥糕点?叫什么名儿?这镇上又开了家糕点铺子?怎么没人告诉我?!”
“爹,我天天在店里守着,镇里没有新糕点铺子。”蔡俊杰说道。
小泽回道:“我就是看到别人在吃,也没问是啥名,看着像是白米糕,上头有些红红的东西,不知道是啥东西做的……”
小泽成天在店里看店,今儿生意不大好,空闲的时候就盯着街上的人看,看到有孩子吃着一种他没见过的糕点,他也是挺好奇的,但他没法离开铺子去问人家,自然也没法知道那糕点叫什么名字了。
蔡福成脸色一沉,正要说话,便见门口来了几位客人,还是熟客,他忙堆起满脸笑容招呼来人:“张少爷今儿想吃什么糕?咱家刚出炉的枣糕可香了,是用新枣做的,您要来点吗?”
那位张少爷不过是个八、九岁的孩子,长得斯文秀气,唇红齿白,身上穿着天蓝色绸缎长袍,腰间绑着石青色腰带,上头坠着块质地上好的白色玉佩,脚上蹬着一双做工精致的短靴,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孩子。
张小少爷身后跟着个青衣书童,还有位打扮端庄的妇人,蔡福成认识这妇人,她是张小少爷的奶娘。
张家是王家庄这镇子上首屈一指的富户,家里做粮米和绸缎生意,张家老爷的亲哥哥是隔壁阳宁县的县太爷,张老爷和王家庄的镇长关系也好,这些年用钱捐了个员外,在王家庄这地界上很有些名望。
那奶娘笑道:“正是要买点儿新鲜枣糕回去,蔡掌柜的给包点吧。”
张小少爷问:“蔡掌柜,你家有果酱糕吗?”
蔡福成一愣,心说果酱糕是啥玩意?京城里的吃食吗?
“惭愧,小店没有少爷说的果酱糕,”蔡福成年轻时也是上过几年学的,说起话来不像普通商户般粗俗,也很会讨巧,“这果酱糕可是京城里的新鲜吃食?少爷是在县城吃的吗?赶明儿我就去县城瞧瞧去,给少爷把那果酱糕做出来!”
张小少爷失望地摇摇头,“我也没吃过,我听祖父房里几个丫鬟小厮说的,也不是在县里买的,就是集上买的。”
蔡福成心里“咯噔”一下,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自家伙计小泽刚才说的那种带红色的米糕,果真是有人跟“福成记”抢生意!
第5章
蔡福成心里把那家抢自家生意的铺子好一顿骂,脸上却还是笑着,拱手道:“哎呀真是对不住,少爷您要不买点儿别的点心?咱家也是老字号了,别的也都好吃。”
“不用了。”张小少爷拒绝道。
“那少爷您慢走。”蔡福成送这几人出去。
张小少爷带着书童和奶妈一走,蔡福成立马沉下脸,转身吩咐自家伙计小泽:“你去打探打探,是谁家做出的那什么果酱糕,买点回来给我尝尝。”
小泽领命一溜烟跑出去了。
张文晗身边的书童青竹见自家少爷不开心,便劝道:“少爷您别急,反正那果酱糕是在集上买的,咱们把这集市给找个遍,难道还能找不到么?”
张文晗一听有道理,像个小大人似的板着脸点头道:“对,一定能找到。”
“少爷这么孝顺,就是您没买到果酱糕,夫人知道了也会高兴的。”奶娘在一旁夸道。
“我听那几个丫鬟说了,卖果酱糕的掌柜那儿有孕妇吃的果酱,”张文晗说,“娘亲怀弟弟这么辛苦,我只想让她吃了能好受点儿。”
奶娘喜上眉梢,“我们家大少爷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心疼夫人了!”
青竹机灵又眼尖,说话间他就看到路上一个小孩子手里正拿着红白相间的糕点在吃,跟自家少爷说的那种果酱糕特别相似,青竹立刻就拦住那对父子问道:“这位大哥等等,敢问你家小子吃的糕点是不是叫果酱糕?”
那男人一看对方衣着不凡,说话客气,便笑着点头道:“是哩,这糕酸酸甜甜可好吃,那小掌柜大方得很,买的多还送呢!”
青竹一喜,接着问:“是在哪儿买的?麻烦您给指个路。”
“前边不远,那小掌柜长得可俊了,一去就能认得出来,你们要买得赶紧去了,听那小掌柜的意思,怕是快卖完了。”男人道。
青竹道了谢,回头对自家少爷道:“这不就问到了!少爷咱们快去吧!”
张文晗自然也听到了,担心卖完了买不着,忙沿着那男人说的方向快步走去。
没多会儿就看见了那卖果酱糕的小摊,摊前站着位面带笑容的小哥,果真如刚才那男人说的那般,俊俏得很。
虽然那小掌柜穿着一身再普通不过的麻布衣衫,可举手投足间尽是气度,半点儿也不像是个农家子弟,要是换上一身锦袍,怕是与那些世家公子们也能比上一比的。
张家的奶娘扫了眼这卖果酱糕的小摊一眼,暗自点了点头。
奶娘心里其实根本就没指望着那果酱糕能有多特别,农家自己做的,难道能比那些老字号的糕点铺子做的还要好吗?
再说这糕点也不知道干不干净,奶娘本想着万一这糕点摊子收拾得不整洁,就劝自家少爷别买了,夫人身子金贵着呢,隔了快十年了怀上这第二胎,老爷不知道有多紧张,吃食这种东西,不是正儿八经的店铺做的,哪敢给夫人吃。
没想到亲眼见了这卖果酱糕的小摊子,倒和想象中的大不一样,看着让人挺放心的。
先说那小掌柜,他头上包着块头巾,头发丝儿全都包起来了,身上的衣服利落干净,腰上还围了块围裙,再看那放糕点的簸箕,是新簸箕,不是用了好几年发黑的那种,簸箕上还垫了干净的细麻布,要是没人买米糕的时候,就用一块布把糕遮住,防止落上灰尘。
卖米糕的时候也不是用手拿的,而是用了一个竹片做的弯弯的东西,像是个造型奇特的夹子,看那小掌柜用起来方便得很,仿佛是定制的专门用来夹米糕的,不大不小,刚好能夹一块米糕,又稳妥又不会把米糕夹得变形。
张家小少爷张文晗面带喜色,开口问道:“掌柜的,你这果酱糕是能开胃吗?孕妇都爱吃?”
张文晗这打扮一看就知道是位富家公子,灵疏便笑道:“回小公子,我家这山楂酱米糕吃了是开胃的,不过这个孕妇不能吃,您家有孕妇的话,我给您把米糕上添葡萄酱,葡萄酱也是酸甜的,若是爱吃酸的这个就正合适。”
张文晗顿时眼睛一亮,忙道:“太好了,你给我多装点儿!要五十块果酱糕!”
“哎哟我的少爷,五十块咱们的食盒可装不下啊,”奶娘手里挎着个三层的食盒,之前那下面一层里已经装了在“福成记”买的枣糕了,还剩下两层的位置。
如果只是米糕的话,五十块小糕点堆叠着摆放整齐了是能装下的,但是这糕上头每一块都蘸着指甲盖大小的果酱,那就只能平铺了摆放,不能叠着,两层食盒肯定是装不下的。
张文晗的小脸顿时垮下去,秀挺的眉毛纠结在一起。
灵疏不慌不忙对这位小少爷道:“能放下能放下,我给您装不放果酱的米糕,葡萄酱单独装,您回去自己把葡萄酱蘸在米糕上就能吃了。”
“这样好!就这么装!”张文晗一听立即又笑了起来,差点儿乐得要拍手了。
灵疏依照刚才的样子拿出了小竹筒,给张文晗装了一竹筒葡萄酱。
奶娘在一旁看着,赞道:“小掌柜心思真巧。”
“都是些小玩意,不值一提。”灵疏谦虚道。
他把小竹筒封好,见自家装葡萄酱的小陶罐子里还剩下大半葡萄酱,想了想,灵疏直接把小陶罐递给那位面前的张文晗,笑吟吟地说:
“我猜小公子您买孕妇吃的吃食一定是家里长辈有身孕了,您年纪这么小就这么有孝心,当真让人佩服,我这儿还剩下点葡萄酱都送给你,拿回去给长辈吃吧,这酱除了蘸米糕吃,单独吃也行,蘸别的糕点吃也行,还能泡水喝,但愿你家夫人生个大胖小子!”
灵疏不知道这小公子家是谁怀孕了,不过称作夫人总不会错的。
“哎哟这多不好意思啊,这岂不是让你做了亏本买卖了,”奶娘喜笑颜开,嘴里说着不好意思,一边却已经伸手接过那只小陶罐了,“小掌柜的可真是好人呐,我替我们家夫人谢谢你,夫人要是吃了这个葡萄酱觉得好,下次定要来多买点!”
“不亏不亏,”灵疏连连笑着摆手,“有您这句话我就不亏了,我家还有山楂酱,也能单独卖的,小少爷您看要不要带上一罐子?这山楂酱除了孕妇不能吃,老人小孩吃点儿都能开胃消食的,酸酸甜甜的,放点糖泡水也是一样可口的饮品呢。”
“多少钱?”张文晗马上问道,他毕竟还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见到新奇的吃食哪能不眼馋,
“二十文一罐,”灵疏道,“若是每次吃一两勺,这一罐子能吃很久,我家这陶罐不好看,您买回去换了白瓷的小盏小瓶装,颜色就特别好看。不过这个也不能多吃,一次吃太多会伤脾胃。”
张文晗直接就道:“那就买一罐。”
二十文钱买一小罐的零食小吃,对于农家人来说确实是很贵,但是对于张家这样的人家,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之前来买果酱糕的普通人家,灵疏没有叮嘱让人不能多吃,因为他们都不是什么富户,买也就是买回去吃个新鲜,没人会一次买太多,但这位小公子一下子买得多了,灵疏担心小孩子贪吃,吃坏了肚子。
张文晗的书童付了钱,接过陶罐,买卖双方都很满意。
灵疏送走了张家主仆,心情大好,脸上一直带着微笑,但是他家大哥就有点不明白了,开口问道:“小弟,你也太大方了点,送给那小公子大半罐子的葡萄酱,蘸在米糕上能有好几十块了吧,按你卖那山楂酱的价钱,那也得值个十文钱了,那家人一看就很有钱,你就是卖给他们他们也不是买不起……”
何必要送,白白的亏钱。
严大川有点儿心疼地想,十文钱就是二十块米糕呢。
严大川后面的话没直接说出来,不过灵疏懂他的意思,他也不生气,依然笑着说:“大哥,这叫营销懂吗?我现在亏了十文钱,但是这家人以后会让我赚回来很多个十文钱。”
“你想想啊,富人家里一般都家大业大,他家里人口一定很多,他拿回家去吃了觉得好吃,那是不是家里的其他人也想吃,然后就会来买我们的果酱了?果酱暂时还只有咱家会做,他们肯定只能来咱家买,咱们趁没人模仿出来之前,能小赚点钱了。”
灵疏这么一解释,严大川和陈兰芝都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俩人连连点头。
“还是小弟聪明!”陈兰芝夸灵疏道。
其实这些东西是很普通的道理,只不过严大川夫妻俩人毕竟是老实的庄稼人,没有做生意的心思,现在灵疏稍微提一提,只要有心他们很快就能明白。
几人正说着话,小摊前又来了一位小哥,这小哥正是“福成记”的伙计小泽,小泽是远远看着,等张家主仆离开了,他才过来的。
还不等小泽开口,灵疏忙扯了扯围裙站起来笑着问道:“小哥要买果酱糕吗?一文钱两块,别看稍微贵一点,不过你放心,吃了绝对不后悔。”
第6章
小泽眼珠子骨碌碌转了转,咋舌道:“这也太贵了!我看着这糕就是用大米做的,也没什么稀奇,咱们这镇上最好的糕点铺子也没卖这么贵,难道你家的米比人家老字号的特别?”
灵疏笑道:“米是没什么不同,不过吃起来口感肯定不一样,而且我家的米糕上都加了山楂酱,贵么,就贵在这酱上头了,十里八乡独一份,这儿有试吃的果酱糕,限尝两小块,小哥要试吃看看么?不要钱的。”
灵疏把一根小竹签递给小泽,小泽将信将疑,“真能吃不要钱?”
“对,要是吃了觉得不爱吃,不买也没关系的。”灵疏点点头。
小泽这才放下心来,尝了两小块,果真绵软酸甜,口感比一般的米糕要好,但要真跟那些顶级的糕点比起来,这果酱糕是比不了的,不过顶级的糕点普通农户买不起,只有大户人家才吃得起,这果酱糕口感这般好,一文钱两块不算贵了。
难怪卖得这么好,把他们“福成记”的生意硬生生抢了三分之一去了。
“小掌柜的,给我包五文钱的,”小泽道,“你家这什么山楂酱确实挺特别的,即然说是果酱,那这‘山楂’就是一种果子吧?不过我以前咋没听说过有这么一种果子呢?是咱们县本地长的?还是在别的地儿买的?”
灵疏道:“这‘山楂’其实也没什么稀奇,就是山里的红果子,只不过大家嫌酸不爱吃,我平时别的不爱干,就爱琢磨些小吃食,这不就捣鼓出来了这酱么。我是觉得这果子叫‘山里果’这名字不大好听,自己瞎取了个‘山楂’,都是图个新鲜。”
严大川听着灵疏说的话,在一边急死了,可劲给灵疏使眼色,那意思是让灵疏别告诉别人自家的山楂酱是用什么做的。
这可是秘方,家里还指望着靠山楂酱赚钱呢,就这么随随便便说出去,别人都去仿制了,自家还怎么做买卖?
灵疏自然看见自家大哥的暗示了,不过他没放在心上,给小泽包好了十块果酱糕,又笑道:“小哥,咱们家的山楂酱也单独卖的,二十文钱一小罐,你家要是有人爱吃,记得来买啊。”
小泽拿着果酱糕走了,严大川这才急道:“小弟,你怎么能告诉他咱们这酱是用什么做的?万一他学了去……”
陈兰芝这回倒不跟他一起急了,只笑道:“小弟敢这么说,肯定是不怕别人学去的,你就是个木头脑袋,灵疏怎么做你好好看着跟着学就是了。”
灵疏道:“大嫂说的没错,就是告诉他了,一时半会儿的他也做不出这山楂酱来,等他们研究出怎么做,咱们就不卖这个了,没了这项买卖,还有别的买卖,大哥你就安心好了。”
“哎,我说不过你们,”严大川郁闷地叹口气,“就我笨,我再也不多嘴了。”
“大哥是实诚人,我知道你都是为我好,为咱们家好,”灵疏笑着说,“有大哥这样为大家着想,咱们家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严大川听了这话,心里顿时舒爽了,可不是么,他就是想家里好,这点儿心思能被理解,当真是窝心。
这会儿已经快要到中午了,早起赶集的人都三三两两地往回走了,集市过了中午就没什么人了,灵疏几个人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边把剩下的果酱糕卖完了,收拾竹筐桌子,准备采买点儿东西就回家。
另一边,“福成记”的掌柜蔡福成和自家儿子蔡俊杰正在研究着山楂酱。
“那卖米糕的小掌柜真说这个酱是山里果做的?”蔡福成问小泽。
小泽连连点头,“真的,我耳朵好使着呢,他亲口说的!”
“福成记”店面后方的厢房里,蔡福成父子俩坐在桌前,看着白瓷碟子里摆放的那十块果酱糕。
“都尝尝。”蔡福成发话道。
他先自己拿了一块,蔡俊杰跟着拿了一块,小泽等两位东家先吃了,自己这才伸手去拿。
细细品尝一番,吃完了一小块山楂酱糕,蔡福成问儿子道:“尝出什么来了?”
蔡俊杰做糕点的手艺传承于自家亲爹,他人年轻,脑子也灵活,敢于创新,如今这“福成记”就有好几种新糕点是蔡俊杰发明出来的。
“这米糕里放了糖,”蔡俊杰道,“比咱家的更加松软,夹层也是山楂酱吧,这山楂酱倒是酸甜可口,只是不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么细腻,岂不是要用东西碾成泥?要真是山里果做的,那这酱里一定也放了不少糖,山里果酸得掉牙,不放糖没法吃。”
蔡福成到底经验丰富一些,他又吃了一块果酱糕,才道:“米糕的口感咱家多尝试做几次未必不能做出来,米糕没什么稀奇的,就这山楂酱是个新鲜玩意儿,我瞧着应该是把那山楂煮熟了,当年小时候不懂事看着那山里果好看,谁没摘来吃过?那口感绝对没有这么绵软。”
“爹,咱们要不要去山里摘些果子回来试试?”蔡俊杰问。
王家庄五天一次集市,每次集市可都是生意最好、进账最多的时候,这果酱糕一出现,就把他家的生意带走了三分之一,万一那卖果酱糕的每个集市都来,他们家还要不要赚钱了?
蔡福成点头,“也好。”
小泽在一旁道:“那小掌柜还说了,他家的山楂酱可以单独卖的,二十文一小罐,两个巴掌大的罐子。”
“怎么不早说?”蔡福成皱眉,吩咐小泽,“你快去买一罐子回来,回头账房支钱给你。”
小泽应了一声,急匆匆跑了,没多会儿又喘着气跑了回来。
小泽道:“东家,那家人已经收摊回去了。”
“算了,下次再买。”蔡福成摆摆手。
同一时间,镇子东边的张家大宅子里。
张文晗亲自提了个食盒去自己母亲房里请安。
张夫人二十七八的年纪,容貌姣好,褪去了年轻女子的青涩,刚刚开始有成熟气质,正是女子最有风韵的时候,如今又怀着身孕,张家老爷疼得跟眼珠子似的。
张家没有小妾,后院安宁,张老爷夫妻感情深厚,张夫人眉眼间便是一片母性的慈和,一看就知道是位性子宽容的主母。
这年月十岁左右也算是个半大的孩子了,张文晗进了屋,有模有样地朝娘亲施礼,才献宝似的开口道:“娘,我见你最近味口不大好,就去买了点小吃食,听说是能开胃的,娘你快尝尝吧。”
张夫人靠坐在榻上,满面笑容,夸自己儿子道:“晗儿真乖!果真是长大了,今儿你一大早就往外跑,我当是你贪玩,原来是去给娘买吃的去了,快过来坐,累了吗?赶紧喝点茶。”
张夫人身边的丫鬟青梅也笑道:“少爷这是心疼您呢。”
张文晗随便喝了两口茶,催促道:“青梅你快把果酱糕拿过来!”
食盒是张文晗提过来的,但是装盘这种活儿家里可没人让他亲自动手,青梅端了只白瓷碟子过来,摆在榻中间的小桌上。
张夫人看了一眼那蘸了果酱的白米糕,奇道:“哟,这紫红紫红的是什么?真能吃吗?还真是新鲜吃食,以前倒没见过呢。”
“能吃的!可好吃了!又酸又甜,”张文晗再怎么装老成,毕竟也才不到十岁,在自家娘亲面前还是有点儿小孩心性的,他期待地看着自己娘亲,“娘你尝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