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限杀业-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寇仲与徐子陵两个混迹市井,靠着偷鸡摸狗过生活,故此戒心特别重。陈胜虽然说自己和官府没有关系,但他们两个小扒手又如何敢相信?听得官府已经画影图形通缉自己,更加暗暗叫苦。

徐子陵下意识地回头向四处张望。却见四周客人并未听到他们说话,依旧各自饮食。寇仲则心急地伸手去拉白衣女衣袖,低声叫道:“娘,咱们快走。宇文化骨追上来了。”

白衣女衣袖一拂,冷冷道:“大惊小怪干什么?刚才在城里走动的时候,你看见有官府的追捕榜文了吗?一时三刻之间,他们还追不上来的。”顿了顿,她一双美目移过来,向陈胜上下打量,沉声道:“阁下真是位有心人。请问阁下高姓大名?”

“有心无心,存乎一心;有意无意,意系萍水。”陈胜从容道:“我叫陈胜。”

“陈胜?”白衣女皱起柳眉沉吟半晌,摇头道:“江湖之上,没有你的名号。”

陈胜从容道:“陈某本来就是无名之辈。姑娘没听过才是理所当然。要是听过,反而出奇了。”

白衣女冷冷道:“但你却不该是无名之辈。说吧,跟着我们究竟想干什么?”

陈胜摇头道:“本来就是萍水相逢,无所谓什么谁跟着谁的。其实姑娘,你们现在最要紧的,并不是追究别人身份来历,而是想办法拜托后来的追兵吧?”

白衣女面色一凝,问道:“你有办法?”

陈胜摇头道:“我没有办法。但是,宋公子却有办法。”随即挺身回首,扬声向那位贵公子招呼道:“宋公子,若不嫌弃,请过来说话。”

那贵公子见心仪的佳人不肯来自己这边,心情就有些失落。他正想结账走人,忽然间听见陈胜招呼自己,而且还叫出自己姓氏,不禁有些诧异。当即起身走过来,先向白衣女行礼,随即以他那柔和好听的声音问道:“这位兄台,你认识鄙人?”

陈胜点点头,道:“天下四大门阀当中,声望最隆的宋阀阀主之子宋二公子,江湖上谁人不识?在下陈胜,请坐吧。这位姑娘有一事,想要请宋二公子帮忙的。冒昧之处,还请见谅。”

那贵公子正如陈胜所说,就是宋阀阀主,天刀宋缺的次子宋师道。他年纪虽然轻,但负责掌管家里私盐贩卖的生意,在江湖上也跑了好几年,名声确实不小。虽然还远远未到“江湖上谁人不识”的地步,但当着那白衣女的面前被如此恭维,心里也不禁有些欢喜。当即转身问道:“姑娘不知道有什么事,需要宋某效劳呢?”

寇仲、徐子陵两人说的宇文化骨,其实正是当今四大门阀之中,宇文阀的第二高手宇文化及。白衣女先前和他交手,虽然侥幸击退对方,但自己却也受伤不轻。论及真功夫的话,她深知自己实逊于对方一筹。

本来若是孤身行动的话,要摆脱宇文化及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今多了寇仲和徐子陵两个拖油瓶,处处都不方便。白衣女也知道宋师道是谁,更知道他在宋阀中负责干什么。故此一听他的名头,立刻就明白陈胜说的“宋公子有办法”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当下直截了当道:“我想要走水路前往历阳。但却找不到船只肯去。你有办法?”

宋师道侃侃道:“东海李子通的义军刚渡过淮水,与杜伏威结成联盟大破隋师。并且派出一军,南来直迫历阳。若历阳被攻,长江水路交通势被截断,所以现在人人都采观望态度,看清楚情况始敢往西去。姑娘若不嫌弃,可乘坐在下之船,保证纵使遇上贼兵,亦不会受到惊扰。”

白衣女冷冷啾着宋师道,淡然道:“你这么大口气,看来是有点门道了。”

宋师道正容道,“在下当然不敢在姑娘面前班门弄斧,只是寒家尚算薄有声名,只要在船上挂上家旗,道上朋友总会卖点面子吧。”

第九十五章:至宝得失天下事(下)

宋师道说话得体,不亢不卑,恰到好处。寇徐二人亦不得不在心下暗自赞叹。但眼见白衣女留心倾听,寇除二人又大感不是滋味。寇仲忍不住说道:“娘,我情愿走陆路。”

宋师道讶道:“娘?请问姑娘,这两位小兄弟究竟……”白衣女不耐烦地截断他道:“什么都不是,不要再问了。你的船在那里?”宋帅道见心仪的佳人愿意上船,不禁大喜。当即道:“码头上挂着我家宋字旗号,最大的四艘船就是。姑娘假如已经用罢午膳,鄙人愿为姑娘带路。”

陈胜在旁边插口道:“宋公子,我也想去历阳,也是没有船。假如方便的话,能让我也搭个顺风船吗?”

宋师道笑道:“顺风船?兄台这个名字真是生动有趣。鄙家船只上空位不少。如蒙兄台不弃,则一起上船不妨。”

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陈胜之所以要提前把宋师道介绍给白衣女,正是为了卖个交情给宋师道。而最终目标,却是为了跟在白衣女身边守株待兔,静候宇文化及上门。

正如当日自己初入《笑傲江湖》世界,找上了青城派掌门余沧海为标杆验证自己身手一样,如今陈胜同样把宇文化及当成了标杆,要在他身上一试自己身手。故此对于宋师道的回答,陈胜正中下怀。他更不作那等假惺惺的推辞客气,当即拱手道:“那就多谢宋公子了。”

徐子陵心中不快,一扯寇仲衣袖,赌气道:“各走各路的时间到了。小仲,她乘她的船,我们走我们的路。”寇仲哈哈一笑,搂着徐子陵肩膀,赞道:“说得好!”和他一起站起来,就要独自下楼。

白衣女怒道:“给我站着。”随即一个闪身来到了两人背后,随即不由分说,点了两人穴道让他们动弹不得,犹如提小鸡一样提着两人衣领,冷道:“宋兄,请带路吧。”

宋师道看得一头雾水。不过想起佳人既肯上船,便不愁没有献殷勤的机会,那还有闲计较其它。当下叫过小二来结了账,走在前面殷勤带路。

众人脚程均快。不多时已经穿过城门,又来到了江边码头之上。码头上果然有四艘大商船,船头均挂着“宋”字旗帜。宋师道引领众人上了为首那艘巨舶,安排他们入住船舱中第二层的客房。陈胜独具一室,白衣女则住在隔壁,寇仲徐子陵两个又在其侧,招呼得十分周到。安顿完客人,宋师道告罪离开,前往甲板指挥水手行事。顷刻间四艘大商船同时起锚扬帆,溯江逆流西行。

宇文化及是宇文阀第二高手,绝非江湖上一般泛泛之辈可比。要与这样一位高手较量,可万万轻忽不得,需要先做好万全准备。故此陈胜上船之后,便关上房门打坐冥想,务求要在决战之前,将自家身心皆调整至无瑕可击的巅峰状态。至于隔壁寇仲和徐子陵两名年轻小子如何吵闹说话,那白衣女——当世三大宗师之一,高句丽奕剑大师傅采林的开山大弟子傅君婥——如何向两个年轻小子,授其师门秘传的“九玄大法”之奥秘等等动静,陈胜都全然无所知觉了。

不知不觉之间,又是几个时辰过去。夕阳西斜,已是傍晚时分。舱外忽然响起阵阵笃笃敲门声,却是船上的仆人前来敲门,称道宋二公子已经摆下酒席,邀请新上船的客人前往赴会。陈胜当即停止运功,起身推门。到了船舱大厅之中,只见傅君婥、寇仲、徐子陵等三人都已经到了。宋师道作为主人,正殷勤款待客人。除此以外,更另有一对男女。却是宋师道的族叔宋鲁,及其妾侍柳菁。

宋师道要介绍众人时,方醒觉根本不知自己心仪的女子究竟姓甚名谁。正尴尬之极,傅君婥淡淡说出名字,没作隐瞒。

宋鲁笑道:“傅姑娘英姿飒爽,如此人物,真是难得。不过老夫却想冒昧请问一声,姑娘配剑式样充满异国情调,不知可是来自海外?”

傅君婥平静答道:“宋先生请见谅,君婥奉有严命,不可泄漏出身分来历。”

不愿泄露师承,也是武林中常见的事。宋鲁和宋师道也不以为忤。宋鲁又回过头来,笑问道:“陈兄弟一身衣着打扮,颇与中原不同。但从口音听来,却既颇有中州痕迹,又有几分我们岭南腔调。为什么如此?这可实在教老夫有些猜想不透了。未知陈兄弟是否可以赐教呢?”

中州口音,就是河南口音。只因为陈胜在《笑傲江湖》世界时,曾经在少林寺内生活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而寺中武僧不少都是河南本地人,耳濡目染之下,陈胜自然也学了一些。这也并非什么忌讳事情,故此无需隐瞒。陈胜笑笑。从容道:“宋先生耳朵真灵。不错,我是嵩山少林寺弟子。不过,我祖籍在岭南。”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距离如今约莫只有百年光景。论及名声地位,与千年之后的武林泰山北斗远远不能相比。但隋朝年间,佛法盛行。菩提达摩作为东土禅宗初祖,其一苇渡江、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见二祖慧可雪地中断臂求法而传以衣钵、最后只履西归等等故事,在民间均流传颇盛。不但宋鲁和宋师道,即使傅君婥身为高句丽人,同样也是听过的。

当下众人齐觉恍然。宋师道更笑道:“原来如此。我们宋家正是岭南人。这么说来,我和陈兄弟竟是同乡了。他乡遇故知,最是难得。来来来,小弟敬陈兄一杯。”言语之间,举起酒杯向陈胜敬酒。陈胜微笑着一点头,举杯饮尽。席上众人亦均陪饮了一杯。

寇仲和徐子陵两个年轻小子也想喝酒,却被傅君婥向他们狠狠瞪了一眼,严令禁止。两人大眼馋涎,却也无可奈何。只好转移心思。徐子陵不解地开口问道:“少林寺?那是什么一座和尚寺吗?那陈大叔你为啥没有剃光头的?”

宋鲁笑道:“徐小兄弟有所不知。即使在寺中学艺,其实也未必就一定要削发出家。佛门广大,普渡有缘。不说俗家弟子,即使出家了却依旧带发修行,那也是屡见不鲜之事。比方说,武林中一个最神秘的门派慈航静斋,就是如此。”

寇仲和徐子陵两个年轻小子,虽然只是市井小混混,但却心存大志,立誓要出人头地,做一番大事业。而要在这乱世当中出人头地,无非文武两途。寇仲对之乎者也的文章全无兴趣,一心一意要练成绝世武功。刚才在船舱之内,傅君婥终于答应了传授他们两个小子师门秘功“九玄大法”,这是当世一等一的上乘武功。多年愿望终于一朝得偿,寇仲当然无比兴奋。

他小孩子心性,听说武林中有个神秘门派,当即问道:“鲁叔,这个什么静斋,究竟有多神秘啊?他们的掌门武功高不高?和我……和手创奕剑术的傅大宗师相比,究竟怎么样?”

宋鲁诧异地向这小子瞥了一眼,没想到他一幅小流氓模样,居然也知道奕剑大师傅采林。当下笑道:“高句丽的傅采林,是当世三大宗师之一,和突厥的武尊毕玄,以及中土的散人宁道奇齐名。不过三大宗师虽然从未交手,武林中一般说来,都认为宁三人才是天下第一。可是听传闻说,有一次宁散人曾经前往静斋,找斋主论武。斋主也不动手,只是拿出本门最高深的武学秘笈《慈航剑典》,请宁散人观看。宁散人还未看完,已经当场吐血受伤,于是知难而退。不过此事并未在江湖上流传,所以知者并不多。”

陈胜淡淡道:“这也未必就是静斋斋主的武功高过了宁散人,只能说《慈航剑典》确实了不起而已。但静斋虽然有剑典,却未必有传人能够练得成。何况武功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世间永没有天下无敌的武功,只有天下无敌的人。”

此言一出,宋鲁和宋师道两人都禁不住同时为之击节。寇仲和徐子陵得傅君婥传授九玄大法之后,自然而然就把自己当成了奕剑门的门人,听宋鲁说傅采林不如宁道奇,宁道奇又不如慈航静斋,心里自然大感不痛快。虽然想反驳,却又因为见识短浅,无话可说。陈胜这番话却正好说到了他们心里。当下两个年轻小子也是齐齐叫好,甚至因此而对陈胜颇有了几分好感。甚至连傅君婥也为之微微点头。

宋师道邀请傅君婥上船,处处大献殷勤。宋鲁阅人无数,早明白自己这名侄子的心思。但宋阀向来严禁族人和外族通婚。宋师道身为阀主嫡子,自然不能例外。傅君婥言行举止,都不似中华人士,不管宋师道再怎么喜欢她,到最后必定有缘无份。

宋鲁爱护侄子,想要让他及早抽身,死了这份心,于是又说道:“宁散人和静斋之间这番事情,其实颇为隐秘。我们之所以知道,是因为静斋近来和江湖上一件大事有关,为了这件大事,我们宋家才下大力气打探和静斋相关的情报。傅姑娘也是江湖中人,不知道对于这件大事,知道多少呢?”

傅君婥摇摇头,道:“不知道。什么大事?”

宋鲁笑道:“这事与传说中的和氏璧有关。傅姑娘,想必你知道和氏璧吧?凡我中华子民,对这件至宝都必是耳熟能详,甚至如数家珍的。”

第九十六章:无为有处有还无(上)

宋师道心中一痛,知道族叔是变着法子来证实傅君婥并非中华人士,并且间接提醒自己不可迷恋这异族女子。事情一旦挑明,就再无转圜余地了。正在彷徨无计,旁边寇仲忽然高高举手,得意洋洋地道:“和氏璧?我听过,我知道。”当下活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地把自己听说过的关于和氏璧之事说了出来。

傅君婥虽然懂得讲汉语,写汉字。但她毕竟是高句丽人,对于中华史事所知不多。听说和氏璧在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的时候,曾经被用力摔在地上,却只缺了一个小角,没有全破。不禁大为讶异,道:“寻常玉石,假如被这么用力一砸,肯定就粉碎了。和氏璧只缺一角,确实是件灵物。”

宋师道接口道:“不错。据我宋家自古相传,此玉并非凡玉,实自是来自仙界的奇石,内里蕴藏着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但至于究竟是什么秘密,就无人知晓了。不过从秦始皇时候一直到现在,千年下来,和氏璧始终被当成是帝位正统。不管谁当上皇帝,都要有和氏璧在手才算名正言顺。由此可知,当今那昏君皇帝杨广,根本不配当天子。”

徐子陵在旁边好奇地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宋鲁笑道:“和氏璧由刘汉入曹魏,再由曹魏而传到司马晋手上。之后宋齐梁陈朝代更替,和氏璧始终留在南朝汉人皇帝手里。由此可知,南朝才是天下正统。杨坚篡夺宇文家的北周,又攻灭南陈。遍搜陈宫,却终于也找不到陈后主所藏的和氏璧。传说,和氏璧之所以失踪,就是慈航静斋的人所为。

也正因为如此,杨隋虽然坐了江山,却始终没有和氏璧,名不正言不顺。到杨广这昏君手上,更加弄得天下烽烟处处,眼见亡国在即。可见不是正统,始终坐不稳江山。”

“宋先生这番话,我可不敢苟同了。”陈胜开口说道:“什么正统不正统,其实都是些装神弄鬼,骗人的说话而已。纠缠这些无聊玩意,根本毫无意义。《孟子》上面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又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得到天下老百姓的人心,自然就能坐稳江山。失去人心,当然就要失去天下。老百姓的人心是什么?老百姓最实际的。谁给老百姓利益,谁就得到老百姓的人心,老百姓就支持谁。

当年杨坚混一南北,让天下间的老百姓从此不用再打仗,又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开创出一个开皇之治。老百姓都安居乐业,大家不支持杨坚,还能支持谁?难道支持那个虽然有和氏璧,却把国家闹得一片乌烟瘴气的陈后主吗?而眼下的情况也一样。假如现在昏君杨广得到了和氏璧,那么他是正统了。但天下间各路义军就会因此乖乖放下武器,听从他这个正统皇帝发落吗?”

宋师道和宋鲁面面相觑,两人都禁不住苦笑道:“陈兄弟说得有理。大家确实不可能因为杨广那昏君有了和氏璧,就改为支持他,不再造反了。不过……正统之说,几百年来深入人心,相信者大有人在。所以和氏璧依旧至关重要啊。”

宋鲁又道:“近来江湖中都传闻说:和氏玉璧,杨公宝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现在烽烟处处,有能者均想得天下做皇帝。故这两样东西,便成为了天下人竞相争逐之事。传说,和氏璧究竟在哪里,只有慈航静斋知道。又传说,近期静斋会在洛阳向天下公布和氏璧的下落。所以现在大家对此都关心得很。”

傅君婥听说“杨公宝库”四个字,目光登时为之一变,透放出如冷电般的光芒。寇仲却不知道其中底细,又问道:“杨公宝库?那是什么?凭什么竟然可以和和氏璧相提并论了?”

陈胜向傅君婥看了一眼,接口道:“杨公就是杨素,是杨坚在位的一名重臣。因为权力太重,所以引起了杨坚的猜忌。于是杨素秘密建造了一个宝库,据说里面有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原本杨素准备用这些钱招兵买马造反的。但他还没来得及动用宝库,就已经病死。之后再没有人能够知道,宝库究竟是在哪里。”

陈胜顿了顿,斥道:“江湖传言,总是荒谬不实。区区一个宝库,即使里面金银财宝再多,又怎能说什么得之可安天下?争夺天下,难道是比赛谁钱多的吗?至于和氏璧?那就更加无聊了。这种谬论也有人信的话,哈哈,那么我陈胜岂非就是皇帝了吗?大家还争个屁。可笑,当真可笑!”

此言一出,登时举座皆惊。宋鲁惊疑不定,小心翼翼地探问道:“陈兄弟,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陈胜淡然道:“没什么特别意思。不过就是说和氏璧在我这里。假如那什么有和氏璧就是正统皇帝,得和氏璧就能得天下之类的谬论,居然也有人相信的话,那么这些人就该立刻向我下跪磕头,山呼万岁才对了。哈哈”

宋师道惊道:“你……你有和氏璧?陈兄,这事可……可不能乱开玩笑啊。”

陈胜微微一笑,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难得今天大家有缘,一起坐在这里喝酒,那么我就让大家见识见识和氏璧的模样吧。”说话之间,他假意伸手入怀,实质却把放在私人储物空间里面,装载着和氏璧的红木盒子拿了出来。

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计划。陈胜虽然练成了神足经第一卷,踏入先天境界,但自知和当世三大宗师相比,还是相差极远。按部就班自己埋头苦练的话,无论如何没有可能完成神域所安排的任务。最佳办法,莫过于以战养战,不断找高手来给自己做磨刀石。

但天下高手分处东南西北,到处找他们挑战的话,时间方面陈胜就耗不起。所以与其我去找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动来找我。然而人家身为高手,为什么要找你个默默无闻的名不见经传之辈来打架?所以,陈胜必须替他们找一个理由。而既然自己手上就有和氏璧,既然江湖中到处传说什么‘得和氏璧可得天下’的鬼话,那么自己又何妨将计就计,稍微利用一下这个传说?

宋鲁和宋师道两位,都是大有身份之人。只要借助他们的嘴巴,把和氏璧现世的消息传播开去,则相信不出数日,陈胜这个名字必定就能轰传江湖,更成为有志于争天下的群雄们众矢之的了。到时候,陈胜还怕没有架可以打,还怕找不到够分量的敌人来锻炼自己吗?

弹指刹那,陈胜已经把木盒托在掌心之中,向在场众人公示。众人面色皆是古怪之极,甚至隐隐然还有几分像看笑话一样的心态。可不是嘛。刚才那种种说话,不过属于茶余饭后的闲聊而已。顶多权充消食解闷之用。可是你忽然间说和氏璧正在自己身上,并且立刻就拿了出来。这这这……也实在太过儿戏了吧?试问,如何能够令人相信?

旁人如何眼光看待自己,陈胜自然不加理会。说时迟那时快,他已然打开了木盒盖子。这木盒内里一层其实镶了厚实的铅板,以防止和氏璧异能透发于外。故此当陈胜仅仅把木盒拿在手上的话,四周众人绝不会感受到丝毫异常。可是这么一揭开盖子,情况立时就完全不同了!

霎时间,璀璨夺目的宝光冲天爆发,和氏璧所拥有的神奇异能,更加肆无忌惮地全面释放,迅速占据了船舱内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被它所影响,没有任何例外。

寇仲和徐子陵两个年轻小子,还有宋鲁的小妾柳菁,三人都全无内功根基,情况还好。宋师道、宋鲁、傅君婥等另外三人,却同时面色大变。

和氏璧异力影响之下,众人自觉周身真气内力陡然如脱缰野马,完全不受控制地在体内经脉中狂飙疾蹿。烦躁感觉随之由心而生,使他们心中不安,难以宁定。只想要跳起来狂呼乱舞,哪怕因此而精疲力竭虚脱而死,也是在所不惜。

如此情况,他们以往虽然未曾经历过,可是却听得多了。这代表了什么?就是代表了天下间所有练武之人都最害怕的四个字:走火入魔!发展到最后,轻则毕生苦练的武功彻底付诸流水,成为废人;重则周身经脉寸寸断碎,立刻暴毙当场!如此后果,谁能不怕?休说在场这几人了,哪怕是当世三大宗师亲身在此,其心情也绝不会有丝毫不同!

身处这场异能风暴的旋窝核心,陈胜因为本身就曾被和氏璧改造过,彼此已经同出一源,故此全无所惧。他伸手入盒,把和氏璧拿出来,展示于众目睽睽之下。寇仲和徐子陵两个年轻小子好奇心大盛,立刻伸长了脖子,瞪大眼睛猛瞧。

第九十六章:无为有处有还无(下)

陈胜这面和氏璧,可谓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然而事实上,众人所谈论的和氏璧,正确名称该是“传国玉玺”。乃是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把和氏璧拿来再加雕琢,成为帝皇之印以后的模样。

这方玉玺之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其中一角崩缺,以黄金镶补完整。和陈胜在《寻秦记》世界中所拿到的,未经雕琢之前的和氏璧,外形上其实很有所分别。

故此,假如陈胜就这样把和氏璧拿出来的话,众人虽然都会相信这是一件稀世异宝,却不会相信这就是传说中得之可安天下的传国玉玺。不过,这种情况陈胜事先也已经预料到了。所以在把和氏璧拿出来之前,他已经通过自己身上的骷髅纹章,利用神域的伪装功能,把和氏璧伪装了一番。不过就是支付几十通用点的事而已,简单得很啦。

自然,陈胜自己也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秦始皇传国玉玺,故此这玉玺究竟是什么式样的,他不可能知道,不过,陈胜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曾经参观过帝都紫禁城内的故宫博物馆,见过明朝皇帝以及清朝皇帝的御玺。这时候就照猫画虎,伪装一番。

要伪装,其实也不难。最重要的,只是黄金包角,以及“既寿永昌”那八个传说由秦国丞相李斯所写的篆书大字而已。只要抓住这两样特征,则当今天下之间,又能有几人曾经亲眼看见过真正的传国玉玺了?既然大家都没见过,而且一切特征又都符合传说,那么谁又能凭什么说,这一方玉玺就不是真货?

顷刻之间,众人都真真切切地看见了!陈胜手掌中所托着的,就是一方纯白无瑕,宝光闪烁的玉玺。玺上镌雕有五龙交纽的纹样,手艺巧夺天工,但却旁缺一角,补上黄金。陈胜再把它翻过来,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书大字公然展示,让所有人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

静待半晌,陈胜哈哈一笑,回头过来向宋鲁问道:“宋先生,看得够不够清楚?需要给你拿在手上仔细观摩一下吗?来来来,不必客气啊。”不由分说,就把和氏璧向他手里塞过去。宋鲁对之畏如蛇蝎,简直避之惟恐不及,哪里还敢上手?当即忙不迭缩身后退。要不是他的小妾柳菁及时出手扶着,他几乎就要把面前满满摆放了山珍海味的酒案,一下子打翻。

柳菁见自己丈夫面色激变,情况不对劲之极。虽然自己没什么特别感觉,却也知道不妙。心下惶恐,连声叫道:“陈先生,陈先生,我们都知道这是和氏璧了。如此神物,不是我们凡夫俗子能够见的。请你快快把它收起来吧。”

和氏璧的异能实在厉害。只是一时三刻的话,宋师道、宋鲁、傅君婥等三人还勉强承受得起。时间若长了,只怕他们当真走火入魔,那就害死人了。陈胜不过是要他们帮忙做个见证,并非想要害人。目的既然已经达到,当即见好就收。他把和氏璧重新放入木盒,关好盒盖,重新放入怀内(实质是放回储物空间)。

几重阻隔之下,璀璨宝光立刻消失,那种足以教天下所有练武者皆为之闻风色变的神秘异能,也随之散去。宋师道、宋鲁、傅君婥等三人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浑身冷汗淋漓,内内外外都透着一股说不出来的疲乏。甚至于,傅君婥更觉得哪怕前日和宇文化及这强敌交手,生死只在一线之间,竟也似不及面对和氏璧片刻的凶险绝伦。至今思之,心底犹有余悸。

“杨公宝库,和氏玉璧,两者得一,可安天下”。眼下和氏璧已经现世,而傅君婥自己,正是当世唯一知道杨公宝库下落的人。传说当中的两大秘宝,竟然就在这小小商船之中相互交汇。难道说……将来能够真正统一天下的真命天子,就要于在座众人当中出现吗?刹那间,傅君婥心中一颤,面色更因而急变。

宋师道原本对傅君婥一见钟情,念兹在兹,尽是佳人倩影。可是和氏璧现世,这件事实在太过震撼了。以至于一时之间,他竟然也无暇再去顾及傅君婥眉宇间神色变化。宋阀二公子面色苍白,和宋鲁相互对望一眼,随即叹息道:“没想到,真是没想到。陈兄你竟然……不会错的。和氏璧!与传说之中,和氏璧所拥有的特性完全一模一样。它……它真的就是……”

宋鲁也喘息着点头附和道:“对极。据我们所打听到的消息。和氏璧有一奇异特性,就是会随着天时而生变化,不但时寒时暖,忽明忽暗,极难掌握,越是修习上乘先天真气的高手,感受到的影响就越厉害。一个不小心就会幻象丛生,动辄有使人走火入魔之险。没有错了,这千真万确,就是和氏璧!唉~说来好笑。我练武一辈子,却因为资质鲁钝,成就有限,胸中常为此而郁郁。万万没想到,原来有朝一日,我竟然也会为自己武功不高而感到万分庆幸。”

宋师道苦笑一声,道:“谁说不是呢……对了,陈兄你姓陈,那么……难道……宋某冒昧请问,陈兄今年贵庚几何?”

忽然间问起年龄了?陈胜愕然怔了怔,一时间也搞不清楚对方这样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当下随口道:“我的年纪?嗯……惭愧。区区在下虚渡了二十几年光阴,至今一事无成。眼看再过两年就是而立了。故此立志发奋,下山出来行走江湖,想要看看能不能有所作为,如此而已。”

孔夫子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