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喜事-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氏看着篮子底剩下的一些点心,向刘景仁道:“要不咱也走吧,剩下的这些还有三四斤,要不咱给董掌柜送去?上次多拿了人家好多银子。”
“嗯,行”,刘景仁点头道。乡下人都实在,欠别人一点东西,心里都会不踏实。
上次说了要给张子贺送点心,所以一家人先去了张掌柜的铺子,如今还没出十五,铺子里依然人流如织,络绎不绝。
杨氏和刘景仁带了孩子从铺子的后门进去,把点心交给一个伙计,让他带给张掌柜就好。
今日张子贺恰好在家,听说莲子一家来了,忙跑了出去。
莲子刚上了车要走,忽听一个还稍微有些尖细的声音喊道:“慢着。”
随后,一个粉红色的身影跑了过来。
莲子又将张子贺鄙视了一番,今年也都九岁了,还几天不长成大小伙子,非穿那么娘不拉几的颜色不行,脑子少根筋吧,要不就是三观有问题。
“又要干嘛?”莲子没好气地问道。根据以往的经验,只要见了他,准没好事。
张子贺用丝毫不客气的语气说道:“快吃饭了,你们吃了午饭再走吧。”
嘿,这小屁孩,啥时候也学会留人吃饭了?只是这语气这神情,咋就那么欠揍呢?
“用不着,我们吃糠咽菜的习惯了,可是受不了你家这鸡鱼肉蛋的。”莲子撇撇嘴,一副不屑的样子。
张子贺看了她半晌,没有说话。
就在莲子以为他打算回去的时候,突然听张子贺道:“六子,给我拦住他们!”
“喂”,莲子十分无语,“你讲点道理好吗?”
人家不吃就不吃,哪里还用拦着人家不让走,非让人吃的道理?搞得跟打劫的一样。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十五章 商议
张掌柜听说刘景仁家给送点心来了,忙让伙计请他们进来。听伙计说要走了,马上追了出去。谁料一出门,就看到这样一番剑拔弩张的情景。
“子贺,不准胡闹!”张掌柜喝道。
张子贺委屈道:“我哪里有胡闹?我留他们在咱家吃了饭再走。”
让他张子贺大少爷屈尊追出来留饭已经够意思了,竟然还不给面子。
张掌柜闻言满头黑线,有这么留饭的吗?
但是这孩子有进步,知道感谢别人了,也算是有长进了吧。只是这方式,咳咳,不太好说。
“快回去!”张掌柜又喝道。
张子贺哼了一声,转身回去了。
“兄弟,妹子,侄女儿,留下吃了饭再走吧,厨下已经做了。”张掌柜邀请道。人家专门来给送点心,不让让人家也不是那么回事,况且要是把他家惹恼了,谁还会做果脯啊?他才不会傻到自己断了财路。
接触了那么长时间,莲子对于张掌柜也算是了解不少。他的确适合经商,但是他的计谋和商场的大计谋相比的话,顶多算是小聪明。所以他的铺子才会尽管如此红火,但并没有多么壮大。
抛却这个不说,张掌柜倒也是个爽快的人,既然他邀请吃饭,那也就没啥好推辞的,留下吃呗。
当即下了车,张掌柜吩咐一个伙计将牛车牵到后面去,自己带着莲子一家进了屋。
张掌柜名叫张传德,是家里的老大,从父辈手里接了这个炒货铺子。他下面还有一个兄弟,如今在外地,听说是做布匹生意的。
父母早已仙逝,如今他这一房一起住着的,除了张掌柜和张子贺父子,还有正妻齐氏以及三个妾室。只是她们并不在这铺子后面的地方住,而是在城东的大宅子里。今日张子贺跟着张掌柜来了铺子,正碰上莲子一家来送点心。
张掌柜带了莲子一家人进了屋,又吩咐厨房今儿多加几个好菜,便和一家人说起了话。
铺子里虽忙,但是自有伙计们照看着,出不了什么岔子。张掌柜只是留下看着店里的人干活,处理些应急事情罢了。
“哎,哎,小莲子。”张子贺从门帘里露出个头,喊莲子。
莲子看了他一眼,没搭理他。
“小莲子”,张子贺又是喊道,莲子越是不理,他越是喊。
最后莲子无法,走出去问道,“啥事?”
“你来,我有东西给你。”张子贺说着,示意莲子跟他走。
“啥东西?”莲子问道,弄得这么神神秘秘的。
张子贺一笑:“看看你就知道了。”
废话,看了能不知道吗?
他带着莲子到了另一个房间,里面有一个书架,书架前面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几本书并笔墨纸砚等事物,看样子应该是个书房。
张子贺将桌上的一本书拿起来,向莲子道:“送给你了。”
他见苏可言常常拿书给莲子,每次她都很高兴,对苏可言笑得那样开心,对自己却是不理不睬的,就算是理睬了,也是凶巴巴的。
莲子自然没有去想张子贺心中想了什么,她从张子贺手中拿过书一看,见是一本志怪故事。
“拿去看吧。”张子贺无所谓地说道。
他才不会说,这是他跑了好几个书摊,询问了好几个老板,才找到这么一本他觉得还算是比较有趣的。料想,莲子一定也会喜欢的。只是他就不明白了,书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苏可言曾经也给莲子拿过这类的书,但是后来见莲子还是对关于农业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给她的,多半是农时之类的。
这些小故事,闲来无事的时候,看一看的确不错,但是关键因素在于,莲子没有闲来无事的时候。所以对于书籍,她还是首选农时方面的。
张子贺好不容易做了回人事儿,她也不能打击他,于是道:“谢谢了,我看完就还你。”
他挑眉,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还啥还?小爷赏给你的。”
刚想夸他几句,这一霎的功夫就原形毕露了,莲子瞪了他一眼,转身走出了书房。
回去那边的时候,饭菜都已经陆续上了桌。
“干啥去了?”杨氏问道。
“子贺哥哥给了我一本书。”莲子一边说,一边将手中的书晃了晃。
杨氏假装生气道:“你这孩子,咋能乱问人要东西呢?”
张子贺正因为莲子喊了他一声“哥哥”而心花怒放,闻言说道:“是我送给她的。”
原来这小莲子也是可以喊他“哥哥”的,并不是只喊苏可言一个人。
杨氏脸上有些过意不去的样子,又向莲子道:“还不快谢谢子贺。”
“谢过了,不必了。”莲子含笑说道。
“这孩子。”杨氏颇为无奈。
张掌柜呵呵笑了几声,点头赞道:“我就喜欢莲子侄女儿这真性子”。
他指了指杨氏身边的空位:“快,快坐下吃饭。”
吃着饭又说了些话,张掌柜说铺子里的存货不太多了,春天马上又要来了,让莲子家再送上少部分的苹果果脯。等到草莓上市的时候,一定要多做些草莓果脯,那可不是一般的好卖。
莲子一一应了,后来张掌柜又问起过她家点心的事儿,看样子还是想合作,但是莲子事先早就和爹娘说过,不能应,所以,一家人这次仍然没有松口。
吃完了饭,走出张掌柜家铺子的时候,日头刚刚偏西,一家人又去了董贵山的飘香阁。
飘香阁从外面看,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只是大门紧锁。
之前并没有通知董贵山,他们今儿要来,如今这大门紧锁的,也不好办。
但是既然不是真的关门,是要整顿,想必里面应该是有人在的吧。
如此一来,莲子便让刘景仁去敲门,敲了一会儿,果然听见里面有人喊话。
刘景仁报了名姓,又说了来意,里面的门闩抽动了,随即门开了。
“哟,刘大哥,您可来了,快进来,快进来。”来开门的伙计忙笑让道。
但是他的笑脸却让刘景仁并不开心,因为这人正是上次要打莲子的良子。
“大嫂子,快带着孩子们进来暖和暖和。”良子也笑着让杨氏。
杨氏并不知道让莲子受委屈的就是良子,见这小子热情得很,心中自然是欢喜,忙带着孩子们下了车。
良子赶忙把他们的牛车赶到了后院,经过莲子身边的时候,点头赔笑道:“小大姐儿,上次是我不对,冤枉了你。您就大人不计小人过,别和我一般见识了。”他脸上一脸讨好的笑。
能不讨好吗?今年初二刚到这来的时候,就被掌柜的骂了一通,就因为他上次差点和莲子打架的事儿。
虽说这飘香阁的生意惨淡到如此地步,但是他还有另一个伙计小陆,都是一路跟着董掌柜走来的,董掌柜对他们不薄。拍着良心说,他们也不能在最困难的时候离开啊。
并且听掌柜的说,此次酒楼重新开业,多半就要看这小丫头的点子行不行了。就是借他十个胆,也不敢再得罪了这位姑奶奶。
“掌柜的已经骂过我了,要是您还不解气,要不再骂一顿?”良子说道。
莲子仰头看了他一会儿,看得良子心里直发毛。
突然,她抬起脚,冲着良子小腿就是一脚。
良子吃痛,抱起脚跳了起来,口中“哎呦哎呦”地喊着。
莲子这一踹可是用了十足的力,不用全了力气,她心里过不去那道坎儿。
踹完了,那就一笔勾销吧。
“原谅你了。”莲子一副十分大度的样子,牵着杨氏的手进了里面。
栗子冲他做了个鬼脸,谷子和豆子低头浅笑。
不管怎么着,这事儿总算是过去了,挨一脚也值了。
莲子一家进了酒楼之后,小陆又给从里面闩上门。
董贵山听说他们来了,忙从酒楼后院出来,笑着迎接他们。
“这是我们自家做的点心,你拿回去给孩子尝尝吧。不是啥稀罕东西,别嫌弃。”杨氏将手中的油纸包递给他。
董贵山笑道:“哪里哪里,你家做的东西那自然是极好的,抢都抢不着,谁还会嫌弃?”
刘景仁和杨氏忙摆手道“过奖”。
莲子早已绕着酒楼四处转了转,说实话,问题还真是不少。
一楼和二楼之间的距离本来就不是很充足,但是楼梯上房梁上还垂着一些陈旧的装饰物,在莲子看来,真是要多碍眼有多碍眼。
要加长一楼和二楼之间的距离,只有拆掉二楼重新盖,但是很显然,这个想法是不贴合实际。
“掌柜的,我觉得咱还是最好把这些装饰物全撤掉,只在屋顶饰上藻井和彩灯即可,这样看起来,会使得房顶更高,人在里面不至于感觉憋屈。”莲子指着屋顶,向董贵山道。
董贵山抬头看了看,一手抱臂,一手托腮,想了想,点头说道:“行啊,我这就联系工匠。”
莲子就喜欢他这配合的态度,虽然不像张掌柜那样一看就是老奸巨猾的样子,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是既有毅力,又有远见。
除此之外,这酒楼里的墙壁也要再装饰一下。
要是有壁纸就好了,实用又美观,便宜又方便。只是现在这个时代,恐怕是无法实现了。要想达到壁纸的效果,只有用画笔画上去,但是这未免也太奢侈了一点,还不知道能不能赚回画画的本钱。
这样的话,还是用油漆吧,选择颜色素雅,能够和整个格局搭配起来的颜色,应该是不错的。
“对了,掌柜的”,莲子又道,“新名字的门匾写好了吗?”
她来到时候见“飘香阁”的门匾还挂在大门顶上,并没有摘下来。
董贵山闻言皱起了眉头,说道:“还没呢,本来想让今年的解元给题的,他那手字啊,可是千金难求”,董贵山啧啧两声,让莲子不禁十分好奇,到底有多好。
随后又听董贵山说道:“只是这位解元吧,脾气有些怪,一般人啊,他不搭理。”
这哪里是脾气怪?分明是高傲过头了吧。
解元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举人第一名吗?才是举人而已,就傲成这个样子,那要是中了状元,是不是连老天爷都不放在眼里了?
等到将来可言哥哥考了,别说是举人了,肯定连进士都能轻松考上。
莲子心中愤愤道,完全忽略了这年头考个科举有多难。要不然,范进能疯吗?
“没给写?”莲子问道。
董掌柜点点头:“都请了三次了,看样子只能再找别人了。”
“这位解元谁啊?”莲子问道。
是哪位老先生,竟然这么大个架子。
“宁卿啊”。董掌柜一副地球人都知道的样子看着莲子。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十六章 宁卿
莲子差点跌掉了下巴。
宁卿?那个春风一般的少年?
怎么可能!
莲子家其他人也是一脸狐疑,宁卿他们今天刚见了,随和得很啊,咋看也不像是董掌柜口中的那种人。
“是哪个宁卿啊?”杨氏试探着问道。
别是弄错了,是另一个宁卿,而不是他们今儿见的那个宁卿。
“这苍山镇还能有哪个宁卿?就是春回堂那家的。”董贵山说道。
春回堂名气可是大得很,连莲子都知道。那是一家有些年头的商号,手里握着这苍山镇的医药命脉。镇上大部分与医药有关的铺子都是他家的,不但有行医的医馆、卖药的药铺,就连炮制药材的药行和种药的药田都有。
只是听说,这春回堂是越来越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了,早些年,那势头更盛。
“是那个长得可好看的宁卿吗?”栗子也不确定地问道。
“对对,就是他,长得跟个妖孽似的。”董掌柜忙道。
看来是没弄错,董掌柜口中的宁卿和今儿上午莲子一家所见的宁卿确实是同一个人。
只是,董掌柜有点眼光好不好?人家怎么能长得跟个妖孽似的?
“就是脾气怪啊”,董贵山叹息道,“要不求他一幅字,那得多光彩啊。”
莲子到现在还是不相信宁卿是个怪脾气的,明明很温和嘛。一定是董掌柜求人的方式不当,或者是宁卿和他有啥过节。
对,一定是这样。
“要不我去试试吧。”莲子看向董贵山说道。
董贵山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看向莲子问道:“你?”
他有些不敢相信,就她一个小女娃,和宁卿无亲无故的,那怪人就能给她面子?果然是年少无谓,不知天高地厚。
“嗯”,莲子点头。
“你拿啥找人家帮忙啊?”杨氏也问道。
宁卿只是买过两次她家的点心,可也没熟识到可以给他们帮忙的地步啊。
“我啊”,莲子想了想,“我拿点心找他帮忙去。”她歪头看向杨氏说道。
杨氏以为她只是随便说说,被她逗笑了:“人家稀罕你那点点心!”
“好啊好啊,我和你一起去。”栗子没有想那么多,附和莲子道。
去请人帮忙是假,看漂亮哥哥才是真。
“掌柜的”,莲子喊了董贵山一声,问道,“你知道他家住啥地方吗?”
董贵山点点头道:“知道啊,他是宁家嫡子,就在城东的宁家祖宅里。”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他这段时间每日一大清早地都会去城郊走上一趟,看他的母亲。”
“看他母亲?”杨氏问道,“他母亲咋住在城郊呢?”
宁卿是嫡子,那宁卿的母亲自然就是正室嫡妻,哪有嫡妻住城郊的道理。
董贵山又叹息一声,摇摇头道:“他母亲早就过世了。”
“死了?”莲子惊讶道。
董贵山点了点头,又说道:“要说这宁卿啊,也确实是个可怜的孩子。才六七岁的时候生母就死了,不到一年的功夫,宁家大老爷,也就是宁卿的父亲,就娶了填房过门,之后又纳了好几房小妾。”
他稍微停顿了一小会儿,继续说道:“宁家大老爷事情多啊,忙啊,总是不常在家,再加上那填房的太太才进门一年就生了儿子,这下子,宁卿那孩子的日子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说到这里,他摆摆手:“天底下就没有后娘是疼原配的孩子的,看那孩子都十六了才考举人就知道了。也亏得他只一次就考了个头名,以后的日子该是会好过些了。”
“真是个可怜的孩子。”杨氏说道,想起早上见到的宁卿温和浅笑的样子,她突然觉得十分心疼。这孩子,那么多年来一定是受了不少委屈。
高门大户里妻妻妾妾争来斗去,那些不光鲜的事儿莲子以前在电视上可没少看。只是一想到这些事儿竟然就发生在宁卿身上,那个如春风般温暖,如暖玉般温润的人,她心里就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她突然有一种冲动,如果宁卿此刻就在她身边的话,想必她一定会拍着宁卿的肩膀说:“别怕,姐去给你报仇!”
“我去试试吧,就算她不答应也没事,横竖咱再找别人就是了。”莲子再次向董贵山说道。
董贵山脸上露出感激的表情,道:“那可好,要是他答应了,给他多少酬劳,我就给你多少。”
“行!”,莲子重重点头,“就为了掌柜的这酬劳,我也去定了。”她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惹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她只是在开玩笑。
宁卿当然不会知道正有个小丫头拿他开玩笑,此时他正站在窗边的书案前,手里握着一支笔,在纸上沙沙地写着。
那沙沙的声音宛若最美妙的乐曲,在这个温暖的冬日午后,让人倍觉安静。
一行行如流云的字,在他葱根般凝白细腻手指的舞动下滑出,每一个都美得让人不忍移目。
金色的阳光透过微开的窗子,在他脸上投下一道跳跃的剪影。
在云笺的末端,他停下手中挥动的笔,抬起头,透过那道金色的阳光,看向窗外。
他的眼睛凝视着窗外的一丛翠竹,这翠竹依然绿着,且越来越茂盛,只是当初植下这丛竹子的人,早已不在了。
“竹子绿着,就代表着娘一直陪着你。”宁卿口中喃喃,“娘,我一直记着你的话。”
他突然眨了眨眼睛,长长的羽睫煽动两下,又垂了下去。
宁卿低下头,将手中的笔在砚台里蘸了蘸,让心里跳动的节奏,继续在云笺上宣泄。
莲子和董掌柜商议好了装修的大致之后,便跟着刘景仁坐上牛车回了家。
看来最近又有的忙了,要帮董掌柜的酒楼重新装修画图纸,要做果脯,还要做点心。另外,眼看着就要惊蛰了,过了惊蛰后,可就要整地,该忙活春耕了。
回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黑影。冬天乡下人一般只吃两顿饭,下午吃得早,歇息得也早。因此尽管才刚要天黑,但是村子里已经十分安静,偶尔能听到谁家的狗,吠上那么一两声,衬得这本就安静的村子,更加安静。
进了家门之后,刘景仁卸了车,杨氏则赶忙到灶间去做饭。
中午在张掌柜那里虽说是大鱼大肉地吃了顿好饭,但是杨氏早就饥肠辘辘,一路上抱怨这好东西吃着是好吃,但就是不耐饿,还是自家的地瓜糊糊配棒子面饼子好。
叨叨了一路,晚饭做的就是地瓜糊糊和棒子面饼子,又做了个菘菜粉条炖猪肉。
地瓜糊糊里加了炒花生面儿,喝起来又香又甜。莲子家的棒子面儿也是筛了又筛的,将那些粗的棒子皮儿都筛出来,再拌点麸皮野菜,喂鸡喂兔子。留下的细面儿才收了,拿来做饼子做糊糊。因此虽然是棒子面儿,但是并不比白面差多少,天天吃也不会腻。
今儿做的事,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吃过晚饭之后,莲子是没了力气,洗了脚洗了脸又拿青盐擦了牙,滚到床上就睡了,明儿还有的忙呢。
栗子也洗了脸,但是并没有马上睡觉。她将今日买的擦脸油拿出来,在脸上细细地抹了一层,凑到豆子跟前儿,非让她闻闻香不香,不说香还不许走。
除了擦脸油之外,莲子还让杨氏买了两盒桂花头油。杨氏不舍得用,全给了谷子,让她们姐妹们用。
次日,莲子刚刚吃了早饭,正要拾掇着和杨氏做点心,忽然听到虎子的喊声。
“莲子妹妹,莲子妹妹。”虎子进门就大声喊。
莲子听到喊她,忙从灶间出来,腰里还围着杨氏的青布围裙。围裙有些长,上面卷了好大一截,还微微拖地。
“你看,这个。”虎子笑道,说着将手中的东西拿给莲子看。
莲子看了一眼,见是支糖人,捏成一个小兔子的形状,看着煞是可爱。
“昨天我姥娘来的时候给我买的,这个给你。”
“你留着自己吃呗。”莲子说道。
她前世就不太爱吃甜食,这一世也是如此,但是她知道虎子爱吃。糖人对于孩子来说,都有一股莫大的吸引力,至于价格,自然也是不便宜。
莲子知道赵氏娘家也就是普通人家,并不是多富裕,想来虎子的姥娘是心疼外孙,才买了糖人。虎子还留了一个给她,心里瞬间暖洋洋的。
“你吃呗,这个是专门给你留的。”虎子坚持道。
莲子正要说让他自己吃,忽见栗子一个闪身到了虎子跟前,将他手中的糖人抢走。
“哇,好可爱的小兔子啊,是给我的吗?”她眨巴眨巴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副欣喜的表情看着虎子。
虎子皱着眉头刚要说话,就被栗子抢先道:“我知道了,就是给我的,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拿着糖人,一蹦一跳地进了堂屋。
留下虎子在后面“喂,喂”地喊了好几声。
“看,让你吃你不吃,这回没有了吧。”莲子笑道。
到了栗子手中的东西,那自然是回不来的。
虎子冲栗子离去的方向哼了一声。
“没事儿,我正要做点心呢,你在这等着,等做好了吃一些。”莲子说着,转身去了灶间。
虎子道了声“好”,跟着莲子进了灶间。
莲子家做的所有点心,他都吃过,每一种都爱吃。
虎子说是等着吃点心,实则是来帮忙的。莲子一会儿让他帮忙捣花生酱,一会儿让他拿这个拿那个,还拾柴看火的,弄得他这个等着吃点心的比做点心的还要忙。
等到点心出锅的时候,闻着那喷香的味儿,他就想咽口水,刚要拈一块先尝尝,就被莲子制止了,说是烫,还不能吃。
等到点心都凉的差不多了,一家人并虎子这才每一种都吃了一些。
杨氏找了油纸,包了一些,让虎子带回家给赵氏和周通礼也尝尝。
“娘,留一些咱放家里自己吃,其余的都包起来吧。”莲子一边吃着一块蛋糕,一边向杨氏道。
杨氏有些不解,问道:“这么多,都包起来干啥?”
来来往往的客人每人买多少不一定,都包起来的话,到时候肯定又要再拆开,还不够麻烦的。
“明天我去给宁卿送去。”她回道
“啊?”杨氏这次不是迷惑不解了,而是直接被震惊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十七章 不见
就算是宁卿爱吃,就算是去送东西,也断断没有送去这么多的道理。
倒不是杨氏心疼钱,而是,莲子这决定,也太惊世骇俗了吧。
“你确定,要送这么多?”杨氏再一次迟疑地问道。
莲子点了点头,笑道:“是啊,不送这么多,怎么能表达出我们的诚意呢?”
原来是要表达诚意,只是这诚意,是不是表达得太奇葩了一点。
莲子说着自己找了油纸,开始将这些晾好的点心包了起来。
又向杨氏道:“明天就去。”
第二日,莲子和刘景仁赶着牛车去了镇上。
张掌柜铺子里库存的果脯又快用完了,杨氏只好留在家里,再做上一些。制作的方法她早就跟莲子学会了,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昨天做的好几锅点心,除了留下一点自己吃之外,其余的全部用油纸包了起来放进篮子里。足足装了两个大篮子,放在车上占了不少的位置。
去镇上的路有些颠簸,莲子坐在车上,手紧紧地抓住篮子。这些点心大部分都是花生做的酥脆得很,可万万不能被挤碎了颠碎了。
在这苍山镇,城东住着的都是些当地的显赫家族,城西住着的,是平头百姓,集市,则位于城中心的位置。
莲子每次来镇上,不是买东西就是卖东西,城东那片区域,并没有去过。
好在刘景仁知道路,只赶着车顺着一条平整的大道,一直往东走。
但是宁家的祖宅在啥地方,刘景仁是不知道的。
越往前走,莲子所见到的建筑物越是大气。有新建不久的,朱红的大门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辉,彰显着宅子主人最近的好运。也有古朴大气的,斑驳的院墙向人们讲述着这豪门望族沧桑的过往。
到底哪家是宁家,刘景仁和莲子都不知道。刘景仁不识字,但是莲子是识字的,一路看过来,也没见哪家门上写着“宁府”二字。
二人无法,只得下车问过往的路人。
“这位小哥,请问你知道宁府在啥地方吗?”刘景仁拉住一个小厮打扮的青年男子,问道。
那小厮上下打量了刘景仁几眼,又看了眼他的牛车,挥手不耐烦道:“不知道。”随后扬长而去。
“狗眼看人低。”莲子低声骂了他一句。
“你们是要去春回堂宁府吗?”
刘景仁正要赶着车再走一段,忽然听到一个老者的声音,忙答道:“是啊是啊,是春回堂宁府,老丈您能告诉我咋走吗?”
这老人伛偻着腰背,拄了根木拐杖,须发皆白,看起来一副热心肠。
“不远”,他往前挥挥手,“就在前边,再穿过两条街就到了。”
刘景仁闻言道了谢,牵着牛走了。
走了不多远,果然见四面青色的高高院墙,围着一排排的房子。正门朱红大门的门匾上,刻着“宁府”二字。门前蹲着两个石狮子,两侧各守着一个穿着青布布衣的小厮。
朱红的大门紧闭着,看不到里面的景象。
莲子了解他们这些大户人家的习惯,一般不是贵客到来,是不会开正门的。平常人进进出出,走的都是角门。
要是直接问这正门上的小厮,他们断断不会搭理,因此莲子便让刘景仁再绕着这围墙走走,到角门那边看看。
牛车又走了一会儿,果然见一侧的围墙上开了个角门。
刘景仁上去敲了敲门,只听“吱呀”一声,略为厚重的青色木门被一个大约十五六年纪的小厮拉开。
“干嘛啊?”他打量了刘景仁一番,问道,处于变声期的嗓音听起来特别怪,还夹杂着浓浓的不耐烦。
“我是来找你们少爷的。”刘景仁回道。
那小厮又将他打量了几眼,挥手说道:“去去去,我们少爷没空。”
“也不看看自己的模样,少爷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吗?”他又不屑地小声嘀咕。
莲子跳下了车,露出个甜甜的笑,说道:“哥哥,我们是来给少爷送东西的,你看。”说着,指了指身后牛车上的两个大篮子。
她就知道还没见到宁卿之前,这第一关就要费些功夫,结果,果然不出所料。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还是个如此娇俏可爱的小姑娘,那小厮正要关门进去,闻言又转回身来,朝莲子指着的东西上瞥了两眼,问道:“啥东西啊?给哪位少爷?”
莲子这才记起来,那天董掌柜说过,宁卿的继母也生了儿子,看来府上还不止宁卿一个少爷。
“给宁卿少爷的。”莲子说道。
那小厮又不耐烦了,口中道:“我们少爷的名讳是你能叫的吗?去去,谁知道你们的东西干不干净。”
他说着,进了门,又要关门。
莲子此时也着急了,几步走上去巴着门,就不让他关。
“喂,我真的是来给少爷送东西的,你进去问问就知道了。”莲子大声说道。
“嘿,你这黄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