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说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儿好苦!”晕倒在龙椅上。文武百官忙劝苏醒。高祖又放声大哭,下旨遥祭开丧。满朝文武百官俱挂孝二十七日,行天子之礼。
消息传开,早被洛阳王世充闻听,大喜道:“此子一死,我无忧矣!”就起兵十万,直杀至牢口关下了寨。牢口关主将张方忙写本章告急,差官星夜赶上长安上本。高祖见本大惊,忙问两班文武:“哪一个爱卿领兵至牢口关解危?”闪出西府秦王道:“臣儿不才,愿领兵前去。”高祖大喜,当下发兵十万。秦王带领马三保、殷开山一干战将,竟望牢口关进发。兵至关下,总兵张方接入城中,至帅府摆酒接风,细言王世充兵犯之事,一宵晚景不表。
次日秦王领兵出关,与王世充两军相对。秦王指王世充道:“当今天子,天下莫不敬服!你何敢擅自兴兵,犯我疆界?甚属无名!”王世充道:“唐童,我的儿!你爷爷在紫金山与宇文化及交锋,被你兄弟李元霸这小畜生,头一阵打得俺十八家没了火种,还要一个个跪献降书。我只道永远不朽,原来如今就死了!今日孤家兴兵报仇,杀上长安,灭你唐家,何来兵出无名?”秦王未及开言,殷开山大怒,催马摇斧冲将过来。这边王世充手下大将程洪,忙拍马摇刀,两下里大战二十回合,不分胜败。那边马三保舞刀也冲过来,秦王使定唐刀,领众将一齐杀出。王世充抵敌不住,大败而走。秦王领兵追赶,直抵洛阳。王世充败入城中,闭门不出。秦王下令离城五里下寨。
当下吃过夜膳。秦王的性情最喜夜游,见一轮明月当空,皎洁犹同白日,即同殷、马二将出营,望山坡而来,一层一层行上山来,立马观看,果然万里无云,好一片天光月色,山林夜景。三人正在观看,只见一只白鹿慢慢的走来。秦王袋内取弓,壶中取箭,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嗖的一声,正中白鹿头上。那鹿疾走如飞,秦王纵马赶来,紧赶紧走,慢赶慢行,直赶了许多路,回头转来,不见了殷、马二将。来到一座山上,又不见白鹿。对面却见一座大大的城池,秦王观看,不知是什么城池。原来那所城池却是金墉城。其夜秦叔宝与程咬金二人巡城,只听得那边山上有马的辔铃朗朗的响声,二人疑心,下城上马,提了器械,开了城门,二马竟奔上山来。秦王正在寻思,忽听得銮铃晌处,见两骑马冲上山来。程咬金一马先到,大喝一声:“呔!山上何人,敢来私探俺金墉城么?”秦王吃了一惊。在月光之下,暗暗称赞道:“好一员勇将!”连忙应道:“孤家乃大唐高祖神尧皇帝次子世民便是。王兄却是何人?”程咬金一闻此言,心中一把无名火直透出顶梁门,高有二三十丈,按纳不住,怒声说:“啊唷,啊唷!好了,好了。唐童,你来得正好!你今日还有那李元霸小畜生么?”即举起斧奉,当的一斧抡去。秦王把定唐刀一架,只叫一声:“王兄,孤家与你无仇,为何如此?”咬金道:“你不晓得俺程咬金,在紫金山被你兄弟元霸小狗入的,一下打得十八家王子没火种。又抢了俺们的玉玺去。爷爷与你有切齿之恨,怎说无仇?今日相逢,难逃狗命。”当的又是一斧。秦王抵挡不住,回马败去。咬金叫声:“唐童,往哪里走!”催开铁脚枣骝驹,赶上前去。前边走的,真好似猛风吹败叶;后面赶的,犹如骤雨打梅花,赶得秦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叔宝见秦王后面头顶上透起一道红光,那红光内现出一条金龙,护卫身体,知他是真命天子。秦王一头走,口中不住的叫道:“程王兄,这是我兄弟仗着勇猛,得罪王兄,不干我事。王兄阿,你放了我罢,日后相逢,自当重报。”咬金哈哈大笑道:“唐童,既然你兄弟英雄,如今哪里去了?你今日若要俺程爷爷饶命,如非海枯石烂,红日西升。”秦王只得叫苦,拍着逍遥马,倒拖定唐刀,往前没命的跑。咬金双手举起宣花斧,望秦王只是追。
那秦叔宝一手使着提炉枪,一手催着呼雷豹,也在后面追来。看看天色微明,秦王转过山坡,又叫一声苦,原来却是一条尽头路。侧边有一所古庙,上有匾额,写着“老君堂”三字。秦王下马,悄悄牵马入庙,伏在案桌底下。外边程咬金、秦叔宝二人赶到,咬金一看,道:“此间四下并无去路,一定在庙内。”跳下马来,一斧劈开庙门,只见秦王蜷伏在内。咬金道:“如今你没走处了,吃程爷爷一斧罢!”说罢,举起宣花斧,当的一砍。叔宝忙把金装锏往上一架,架住了斧。咬金吃了一惊,忙问:“秦大哥,为何如此?”叔宝道:“此乃一个重犯,如何你擅自杀他?且拿去见主公发落才是。”咬金道:“说得有理。”将腰间皮带解下来,把秦王绑在逍遥马上。咬金上马,牵了秦王的马,望金墉而去。
再说那殷开山、马三保见主人射鹿,随后赶来,转过山坡,忽然不见了。二人在高处一望,只见山下三乘马过来,一个揣斧,一个提枪,一个被绑缚在马上。二人见了,好生疑惑,即忙赶下山来一看,原来绑缚在马上的就是秦王。二人大惊,要来劫抢秦王。这叔宝一心亦要放走秦王,怎奈咬金牵住秦王的马。咬金见殷开山、马三保来夺,大怒,举斧就劈,接住二人大战。自古双拳不敌四手。叔宝在旁,正在没分解之际,早有探军报到金墉城,那金墉城众将多来接应。殷、马二人见人多了,料想寡不敌众,不敢上前抢夺,竟逃回本营,领兵退回牢口关,差官飞报入长安去了。
这边将秦王拿进金墉关。魏王李密早已得报,即忙升殿,推入秦王。李密拍案大怒道:“孤家举义兴兵,追杀宇文化及,汝弟元霸毫无情面,自恃凶恨,赶来抢夺孤家玉玺。这也罢了,还要众王子写降书、降表,跪送投降。我只道你唐家永远有这个凶狠的小畜生,不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短命死了。孤家正要兴兵报仇,以雪此忿,你却自投罗网。”分付绑去砍了。左右将秦王推出,只见班中闪出徐茂公叫道:“刀下留人!启主公,那李世民虽然该斩,但他与主公曾有恩惠,须念旧谊之情,将他暂禁狱中,另寻别故杀之未迟。”李密道:“孤家与他并无干涉,有何恩处?”茂公道:“主公未知其详。昔日主公曾被炀帝加罪,虽亏朱灿放救,后来炀帝差世民、元霸追赶,其时若非世民卖情,暗纵脱逃,已被元霸擒杀矣!今日主公骤然杀之,必被诸邦豪杰谈笑。”李密听了,皱眉一想,开言说道:“既是军师这等讲,将他发在天牢,留限一年处斩,不必多议。”程咬金道:“主公,留便留他一年,但今死罪饶了,活罪难饶,可打他四十御棍,然后发下天牢。”李密准奏,下旨当殿打下四十御棍,然后押赴天牢监禁。
且说那马三保报入长安,高祖得报大惊,跌足捶胸,放声大哭,如何是好?满朝文武各各下泪,惟有殷、齐二王暗暗欢喜。高祖正在无奈,忧愁不可胜言之际,忽当驾官启奏:“有京兆三原李药师,现在午门候旨。”高祖闻言,反忧作喜:“此人到来,我儿得命矣!”连忙降旨,宣召李药师入朝。三呼已毕,高祖问道:“向在何处安闲?”正是:知机识见通神算,管取金龙脱网罗。
毕竟不知药师怎生回奏,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三回 李密投唐心反复 单通招亲贵洛阳
诗曰:
药师原是不凡才,四海云游尽放怀。
天赐兴唐来救主,魏王失算散良才。
当下李靖回奏道:“贫道一向在海外访几个仙友,今闻东府秦王被拘在金墉,特来施计相救。恐圣躬忧怀,先来安慰一二。包管百日之内,秦王安然归国矣。伏乞圣躬不必心忧。”高祖大喜,忙问:“贤卿有何妙策救取吾儿?”李靖道:“臣今密下小策,待秦王归国之时,自然明白。”高祖下旨摆宴款待。
次日,李靖辞别高祖出朝,竟往曹州而来。那一日,宋义王孟海公正坐早朝,黄门官启奏:“有一道人,口称京兆三原李药师到此,要见大王。”孟海公下旨宣他进来。李靖入朝参见,宋义王道:“先生何来?要见孤家必有高议,乞请赐教。”李靖道:“贫道曾遇异人传授,善呼风唤雨,驾雾腾云,能知吉凶祸福。昨算阴阳,见大王正是北极紫薇临凡,乃是真命帝星,故特请大王及早兴师,先取了金墉城,次灭了长安,以图一统基业。若此番一失天时,反为不美矣。乞大王裁之。”孟海公大喜道:“多承先生指教。但不知何日兴师?”李靖道:“天时已至,不宜迟缓。贫道当保大王,即日兴师前去,先下金堤,次取金墉,最为上策。”孟海公欣然降旨,起大兵十万,刻日祭旗发马,御驾亲征,统兵直抵金堤而来。
那金堤关守将贾闰甫、柳周臣二人引兵出关迎敌。两阵对圆,但见李靖口中念念有词,把剑一指,霎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打得魏兵大败入关,坚闭不出,连夜写告急文书,飞报金墉早发救兵。这边孟海公将金堤关团团围住,日夜攻打不休。那日李靖说道:“大王要破此关,不出十日,定然必取。贫道暂别,与大王往太行山借一件宝贝来,待等李密救兵一到,管教杀得他片甲无存,只消一阵,便可成功矣。”孟海公大喜,叫声:“速去速来。”李靖应允,竟自往海外云游访道去了。
那边金墉西魏王得了告急表章,忙集文武,计议兴兵救应。徐茂公暗暗点头。当下李密点兵五万,亲自提兵,带领五虎大将,来救金堤关。其余诸将同徐茂公、魏征守国。兵到金堤关,贾闰甫、柳周臣迎接进关,耽搁一宵。次日,李密率领众将出城,两兵相对。李密与孟海公相见道:“海公,你为何平空无事,兴无名之师,侵犯孤之疆界,是何道理?”孟海公道:“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人人可得,何云尔之疆界?今欲扫荡天下,统一舆图,岂但尔金墉哉!”李密大怒,喝声:“谁可与孤擒此狂贼?”早有猛虎大将罗成,催开西方小白龙驹,摆开手中烂银宝枪,一马到阵前。这边孟海公手下大元帅尚义明,催马提刀,迎住交锋。罗成一上手就拦开刀,耍的一锏,打中左肩,吐血伏鞍而走。李密将号旗一展,五虎大将一齐冲杀过去,犹如砍瓜切菜一般,杀得曹州人马尸山血海。可怜孟海公,只叫得一声苦,悔恨听了京兆三原李靖这贼,道:“是他害了孤家也。”只得弃阵大败而逃。这一阵,杀得十万大兵只剩得二千五百,一齐奔入曹州去了。
且说李密鸣金收兵,入金堤关,到帅府,骄侈得意,即降旨传修撰官,写赦书一道,颁谕金墉文武朝臣知悉:“孤家率师亲救金堤,赖上天之佑,百灵相助,马到成功,三军奏凯。合该赏军泽民,不日班师,复怀好生之念,赦宥一切罪犯。凡已结案未结案,除十恶大罪外,尽行赦除。预仰朝臣悉行释放。钦此遵依。”修撰官写毕诏书,启读一遍,摆在案上。旁边闪过程咬金,高声叫道:“主公,一切罪人俱可赦免,难道南牢李世民也放了不成?”李密闻言,猛省道:“我倒忘了。”遂提起笔来,赦书后面批下二句道:“满牢罪人皆赦免,不赦南牢李世民。”批毕,即差官赍诏去金墉。徐茂公、魏征等开读过了,即令职使释放一切罪人。
茂公袖了诏书,私对魏征道:“秦王李世民乃是真命天子,你我二人日后归唐,俱是殿下之臣。如今他监禁南牢,应当及早救他才好。奈魏王赦书后面又批这两句,如何是好?”魏征接过赦书一看,沉吟半晌,便说道:“不难。可将这两句上的‘不’字上竖出了头,下添一画,改作‘本’字。‘本赦南牢李世民’,便可放他了。”茂公点头称善,随即改了赦书,令从人带了秦王的逍遥马、定唐刀,二人同到牢中见了秦王,将改诏放走之事一一说知。秦王倒身拜谢。徐、魏二人即忙跪地扶起,说道:“主公,臣二人不久变归辅主公。今事在局促,请主公作速前去,恐魏王早晚回来,那时难以脱笼矣!”秦王十分感激,提刀上马,即回牢口关而去。正是:踏碎玉笼飞彩凤,放开金锁走蛟龙。
再说魏王李密班师回到金墉,问起秦王南牢如何。徐茂公道:“主公诏书后批谕,一有‘一切罪人皆赦免,本赦南牢李世民’。那李世民,臣等已放他去了,约有三日矣。”李密一闻此言,气得三尸神直跳,七窍内生烟,即忙传旨道:“取诏书我看。”徐、魏二人连忙取上。魏王细细看出改诏的弊端,拍案高声大喝道:“好牛鼻子道人,擅敢弄鬼侮玩孤家么!”魏征只管巧辞饰辩。李密越发大怒道:“都是你二人玩法通谋,本当处斩,姑念有功在前,饶你们一死。你们可快快前去,孤今用你们不着。”喝令殿尉将二人赶出去。左右一齐答应,将二人赶出朝门。徐茂公微微冷笑,取出纸笔墨砚,写几行字贴在午门上,其诗曰:高阳道士徐茂公,拜上金墉西魏王。
日败三贤归别国,开仓甲子耗王粮。
七骠八猛皆离散,一十二骑往哪方?
约克五行丁卯日,管教四马自投唐。
雄信洛阳招驸马,乱箭攒身王伯当。
挂首午门传号令,那时见你泪汪汪。
茂公写毕,与魏征微笑,拂衣一径出城,不知去向。午门外值官见了,连忙报闻西魏王。李密看了诗句,大怒道:“这两个狗道,如此无礼!”即差秦叔宝、罗成:“你二人速速追出金墉,拿他到来,以正国法。”叔宝、罗成领了差,哪里去追赶?鬼混了一日,进朝回复说:“臣等追寻二人,并无踪迹,不知往哪里去了。”李密撩髯大怒道:“好狐党,孤家尽知你们都是旧日朋友,一党之人,明明私情卖放了这两个狂道去,还要在孤家面前搪塞!”分付左右绑这二人,押出午门处斩。两下还未动手,旁边闪出程咬金大叫道:“主公,这个使不得。你不想想来历,自去摸摸肚里看,若不亏我们这几个人,你这皇帝哪里来的?如今怎么反面无情,动不动就要杀起来!”李密大喝一声:“好匹夫,焉敢奚落孤家!”分付左右:“把他一齐绑出午门斩首。”咬金道:“好,好!请杀,请杀!三元及第,一总死了,倒也干净。”这吓得两班文武、大小诸将,齐伏地奏道:“乞主公息怒,看他三人从前功劳,求免其一死。”再三保奏,李密怒犹未息,说:“既是众卿在此保他,权且饶恕,将三人削去官职,永不复用。”三人点点头,勉强谢恩而出。程咬金一路大呼小叫道:“这样可笑的人,我让他做了皇帝,如今倒狐假虎威起来。”叔宝道:“贤弟,事已如此,你说也无益?”咬金道:“秦大哥、罗兄弟,我们还要打算打算,难道这个所在我们还住得牢的么?”罗成道:“这里自然住不得。但是如今往哪里去好呢?”咬金道:“我们从前上扬州抢状元,挑杨林,打殷岳,也有些名望。就是天下的众王子,也算都受过我们的好处。如今我们周游列国,到处为家,到一处住几时也罢了。”罗成道:“说得有理。”此时秦母、程母俱已过世,只有罗成的母亲、妻子,同叔宝、咬金的妻子,各各收拾车辆,三家带了妻小,一同登程,随路周游去了。徐勣、魏征又贬了,秦叔宝、罗成、程咬金又去了,这里七骠八猛十二骑,一个个心灰意懒,渐渐东分西散了。那洛阳王世充闻了这消息,心中大喜:“孤家每欲袭取金墉,怎奈他这班虎将个个勇猛异常,故此不敢兴兵。今已散去,不趁此时兴兵,更待何时!”随即密传将令,暗暗起兵。
再说李密兵势大衰,手下只有王伯当、张公瑾、贾闰甫、柳周臣等不多几个人保护,心中也有些着急。时值金墉大荒,米贵如珠,李密欲结民心,以为内助,下旨开仓给粟,济饥民之难。不料开了东仓,仓门官只见许多怪物,形如老鼠,两肋生翅,吱吱的叫,一片声响,满仓飞出,成队而去,米粮全无一粒。仓官忙奏魏主。魏主大惊。及开南仓、北仓、西仓,照样如此,被这群怪物盗运了皇粮十五万石。
看官,你道这是什么东西如此作怪?这名为飞鼠,搬运皇粮十五万石,原来自有着落的。到后来尉迟恭兵下荆州,被水围在樊城,缺了粮草,却在城上掘蒿为食,不意之中掘出三万石皇粮,救了众军性命。又有秦叔宝扫北,兵围牧羊城,掘得三万石充饥。又有唐天子跨海征东,被困在三江越虎城,得了三万石。还有六万石,直到宋朝杨六郎兵困幽州,杨七郎一箭射下月光,得了这六万石。此是后话,今且休提。
当下李密正在心忧,将及黄昏时分,忽听炮响如雷,呐喊连天,军士飞报进来说:“王世充暗发雄兵,袭取金墉,攻打甚急。”李密大惊,连夜召齐众将计议,多是面面相觑。况粮草又无,兵马又少,怎生出兵迎敌?君臣商议一番,除非弃了金墉,投奔别国,再作区处。李密道:“如今却投哪国去好呢?”王伯当道:“若奔别路,俱有王世充的兵马拦截,兼且都是小邦,未必相容。莫若投唐,庶可苟全。”李密道:“孤与唐童李世民现今有隙,岂肯容留?”王伯当道:“不妨。向来李渊仁厚,世民宽度,些须之仇,主公到彼,竟推在咬金身上。况且原因赦书而放,主公可认做真的,料世民决不难为。”李密犹豫未决。忽报王世充人马攻破西城,今已入城了。李密大惊,王伯当连声叫道:“主公快快上马!”保了李密,同张公瑾、贾闰甫、柳周臣都弃了家小,骤马出城,取长安大路而奔。这里王世充破了金墉,入城安民,只斩了萧妃,一应各家家小俱赦免。留兵镇守金墉,王世充自回洛阳不表。
再说李密一行五人到了长安,来至午门,先自绑缚,送入本章。神尧高祖皇帝看了他的本,叫声:“王儿世民何在?”秦王答应道:“臣儿见驾。”高祖道:“金墉李密被王世充暗袭金墉,破了城池,无所可归,今来投顺,我欲杀之,以消汝前日之恨。汝意下若何?”秦王跪奏道:“父王在上。常言道:‘人来投主,鸟来投林’。今若乘危而杀之,恐绝人望。望父王怜而赦之,复以恩结之,则天下归心矣。”高祖闻言大悦,即传旨宣进来。李密来到金阶,俯伏在地。高祖离座,亲解其缚,赦其前罪,封为邢国公。未几,又将淮阳王李仁公的公主,配与李密为妻。封张公瑾、贾闰甫、柳周臣为都尉,封王伯当为廷尉将军。王伯当坚辞不受,愿为李密幕将,高祖许之。且按下长安之事。
再讲洛阳王世充回国,百官朝贺,赏军泽民已毕,退朝回宫。想起妹子青英公主尚未招驸马,遂下旨在午门搭一彩楼,凭妹子掷球自择。当下公主遵兄之命,上彩楼去抛球择婿,即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就分付宫女,将球掷下,却落在一个青面红须大汉身上。你道那大汉是谁?却原来就是单雄信。只因抛弃了李密,一向无倚,今到洛阳来,在彩楼边经过,公主一球,正中顶梁。两边的宫官太监邀住雄信,扶入午门。王世充见了,心中大悦,下旨起造驸马府,择了吉日良时,即打点完姻成亲。未久,适值秦叔宝、罗成、程咬金三人游到洛阳,闻知单雄信被招为驸马,同来投他。雄信接见,不胜之喜,因留在府,意欲奏知王世充,封他三人官爵。心中暗想道:“他三人心性不定,却与唐家向有旧恩,倘一旦反复无常,异日反为不美。今且从容款待在此,再作理会。”便奏王世充,将金亭馆改作三贤馆,供养他三人在内,逍遥安乐。
且说长安邢国公李密,虽则为驸马,安享荣华富贵,然而心中终久奢心不遂,何能如前日畅意?适值报山西有变,李密就在唐王面前讨差出师,愿效微功。唐王下旨,遂命收伏山西。李密得旨甚喜,退回府中,意欲与公主同去,遂将心事一一说知:“此去一旦成功,公主即为王后矣!”公主闻言大怒,骂道:“原来你是个狼心狗肺之人,我伯父何等抬举你,不思报恩,却起此反心,真乃贼也!”李密一时愤怒,腰间拔出宝剑,大骂:“好贱人,如此无礼!”挥手一剑,将公主杀死。可怜:只因忠义存心正,花落青锋损玉颜。
李密怒犹未息,即召王伯当相商。伯当见杀了公主,大吃一惊,跌足道:“不好了!这也太觉草莽了些,还有什么商议?此时不走,等待何时?”李密懊悔已迟,慌忙与王伯当披挂上马,逃出东门而走。
这里邢国公府中家将人等飞报入朝。高祖得报,拍案大怒道:“好狗才!朕不来罪汝,反给你厚恩,你不思报德,反杀朕之侄女,可恨!可恨!”乃命秦王:“速领兵追赶,碎尸万段,方雪朕恨!”当下秦王出朝,就领兵出东门,一路追赶而来。李密在前,闻后面车骑之声,回头一看,只见一队追兵飞奔追来,看看将近,只得叫一声苦。王伯当保定了李密,纵马加鞭,往前奔逃。不上十里,到了艮宫山,地名断密涧,却是一个死路。李密追悔无及,长叹数声。后面秦王追兵人马已到了,王伯当把手中方天戟摆一摆,喝一声:“唐兵休赶,俺王伯当在此。”秦王见了,慌忙下马,叫一声:“王王兄,俺李世民特来劝你。今日之事,情理虽亏,王兄不如降了俺唐家罢!”王伯当把戟按定了,叫声:“秦王千岁,俺王勇素重纲常,铭刻在心就是了。”秦王道:“王兄,你何必十分执见?况弃暗投明,乃达人之事,请王兄见机行之。俺李世民决非薄情之人,今日情愿下你一个屈膝,你过来了罢!”秦王一面说,一面就跪将下去。王伯当欠身道:“承千岁如此降礼情重,我王勇就碎尸万段,难以报德。奈王勇今生有主在先,愿来世做你臣子,以报大德便了。今日惟死而已。”秦王苦劝不从。王伯当勒马挺戟,这里大小将官一齐放箭乱射。正是:愚莽焉能存大志,今番危难岂能逃。
不知王伯当怎生救护,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 尉迟恭打关劫寨 徐茂公访友寻朋
诗曰:
世民一片好仁心,故得英雄钦服恩。
李密无谋又无义,亡身万弩葬荒原。
当下王伯当恐伤了李密,把身向前遮住了,用戟挑拨,叮叮当当,把箭杆都掉在地下。不料被斜刺里噔的一箭,射中了李密左腿。李密啊唷一声,回头一看,才掇得一掇转,就着了数箭,手里戟一松,万弩攒身而死。可怜王伯当与李密,并同行数人,俱射死在艮宫山断密涧中。
秦王下令,将王伯当尸首就葬在艮宫山,把李密首级斩了,收兵回长安复旨。不一日,早到长安,进朝复旨。高祖下旨将李密首级号令午门示众。
不多几日,却有徐茂公、魏征二人来到艮宫山,闻知李密已死,首级号令在午门,二人竟到午门,见了首级,哭拜于地。守首级军人将二人绑缚,入朝启奏。高祖闻知有人哭尸,好生可恶,即传旨推进来。军士将二人拿到金阶。秦王一见,忙跪下奏道:“这就是魏征、徐勣,改诏私放臣儿者,即二人也。”高祖闻奏,忙令秦王下殿解缚。秦王领旨,下阶解缚,谢叙前情,着意殷勤,就要二人归唐相辅。徐茂公与魏征道:“要臣等归辅,须得奏请葬祭了魏王的尸首,以尽旧主之谊,然后归附。”秦王从其言,奏请高祖。高祖准奏,就命秦王前往主祭。在艮宫山开丧二十七日,用天子之礼葬李密于艮宫山后,徐、魏二人遂顺归唐朝。此时袁天罡、李淳风俱已隐去,军师李靖又不肯长住在国,便封徐勣为亚军师,魏征为洗马,按察四方,招集那金墉七标八猛十二骑。命秦王到潼关去招兵,又命殷、齐二王到太原去招兵。那些金墉旧将闻徐茂公、魏征都已归唐,众人陆续而来。又有慕秦王之名者,攀附如云。
殷、齐二王在太原招兵,约有半年,鬼也没有一个,心中焦躁,私下相商道:“如此便怎么办呢?”元吉道:“究竟世民王兄的名望大,所以人人都去投他。我们如今何不扯起他的旗号来?冒他的名望,自然有人来投军。”建成道:“有理。”果然换了旗号,扯起秦王的名色来,只见那些投军的,果就络绎不绝的来了。二王大喜,招集有一万余数,即回长安复旨不表。
且说尉迟恭因同程咬金在扬州下棋殴斗,打得七伤八损。回朔州来,却由宝鸡山经过。正行之间,只见山中一块大石,忽然一声响亮,爆豁两开。尉迟恭吃了一惊,走上前一看,见内中有一石匣,揭开看时,却见两只铁羊,就取在手内,心中欢喜,想道:“我拿回去打件东西用用也好。”正在思量,远远望见一个人,头戴一顶扎巾,身穿一件黄布道袍,腰系丝绦,脚穿麻履,吃得醉醺醺,一路摇摇摆摆而来,叫声:“尉迟恭,你停下,我有话与你讲。”尉迟恭暗暗惊骇,忙问道:“先生,你缘何知我的名字?”那人笑道:“莫说知你的名字,就是天文地理,过去未来,也尽知道。”尉迟恭就问道:“先生高姓大名,尊居何处?”那人道:“在下姓李,名友白,隐居山中。不嫌荒陋,屈至舍下一叙,就此同行。”
当下,尉迟恭随着李友白转过了几个山头,到一所茅屋内,进见施礼。童儿捧出茶来吃了,友白便称:“将军目下时运未来,再过几时,自然逞志。贫道有盔甲一副,蛇矛枪一杆,赠与将军用。方才那只白铁羊,将军可自拿去,将这只红的留与贫道,日后自有用处。”唤童儿取出盔甲、蛇矛。尉迟恭一看,原来是一条洋铁打成的长矛,一副乌金镔铁铠,一顶双凤铁盔。尉迟恭看那盔上的凤眼却是闭着的,便问道:“先生,为何盔上的凤眼是闭的?”李友白道:“此是一顶神盔,你后来上阵,有人射得着你一箭,那凤眼开了,这就是你的真主,你可下马降他。”尉迟恭点头,收了这几件,遂把那红铁羊交付过去。友白叫声:“将军,你这铁羊,却有两条竹根样的水磨神鞭,铁羊一开,其鞭自现。但此羊十分难开。若要铁羊开,除非仁义血。你日后保真主,自有蟒袍玉带,世袭公侯,全在这条鞭上。但有诗二句:鞭在人也在,鞭断人便亡。日后自有应验,牢记,牢记!”尉迟答应,转身致谢。二人叙谈良久,看看天色已晚,尉迟恭收拾了东西,作别起身。李友白道:“天色昏黄,回府尚远,不便行走,权屈荒山暂宿一宵,明日送行。”当夜,尉迟恭就在李友白草堂后面歇了。次日谢扰而别,径回山后致农庄。
尉迟恭来到家中,见过妻小,一心要开铁羊,将盔甲、长矛收藏好了,就打点熔羊。妻子问道:“官人前去夺状元,料想英雄甚多,焉能夺得来?”尉迟恭笑道:“状元虽不夺得,却得了这件宝贝。”被打一事,绝不提起。遂将铁羊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