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商贾人生-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纪浮云进屋之后,便开始埋怨道:“你这么些年音讯全无的,让师弟我好生挂念,可你却可以硬起心肠,眼里楞是全然没有我这个师弟的存在。以前吧!还可以说是不知道我的下落,如今你那两个小子都与我相认四五年了,你却还是吝音于见我一面,非要我找上门来不可,且说说,是不是你这做师兄的理亏?”
柳世荣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感怀的道:“我们兄弟也有好些年不曾见面了,师兄何尝不是时时想起你呀!不但是你,还有老三,回家乡也差不多快有二十年了吧!每每想到我们三人学艺时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就让人怀念。”
纪浮云嘴角露出浅浅笑容,道:“你来看看,门口外站立的那人,究竟是谁?”
柳世荣随即朝门口望去,原来门口还站着一个中年男人与一个豆寇少女,初看上去都挺陌生,定睛打量之后,只觉得那中年的汉子瞧上去颇有眼熟。还不等详加确认,那汉子便高声喊道:“师兄,你让智方想的好苦呀!”
若是说纪浮云的出现,柳世荣还有所预料,然而这二十年不曾相见的三师弟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可是万万不曾料及到的。霎时间,千般离情,万般思念,齐齐涌上心头,一个是年逾不惑,一个是年过半百,两位老人热泪盈眶,忽又相视而笑,一旁的纪浮云眼中也是隐隐有着几滴泪珠儿在转动。
唯一对此无动于衷的,便只有柳家老四了,他不知道父亲与这世叔们为什么一会哭一会笑的,难道是魔怔了不成?
第五章虚惊一场
就像今日,那丰恒盐行的沈老板亲自来到铺子里,不但是文定得在一旁伺侯着,就连东家章传福也辞了外面的应酬,回到了铺子。
在小厅内,三人分坐两旁,伙计们奉上茶水之后,自觉的退出了小厅,还顺手将房门给他们带上了。
“嗯,上好的六安瓜片,这可是我们江淮茶叶中的上品,章老板这里的茶果真是不同凡响呀!”沈老板一开口便夸了几句。
底下人奉茶水,自然也是看来人的身份如何,像沈老板这样的大商家,自然是非好茶不可;若是遇到那小门小户的来,给一碗外面茶水摊上卖的花红茶叶也就算不错了。
章传福笑着回道:“沈老板客气了,谁不知道徽州茶商将茶叶买卖做到天下各地,就是在这汉口一地的茶叶商人,十之八九也都是来自徽州。鄙店的茶怎能和您府上的比呢!”
就这六安瓜片,还是燕记的燕老板跑了趟江淮,顺带着给我尝尝鲜的。
“呵呵,章老板就是喜欢处处示人以弱,好吧!既然这么说了,日后若是有亲戚从家里过来,准叫他们捎带上一些黄山毛尖。那种茶冲泡后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兼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讲究的便是每年清明谷雨时节,选摘初展肥壮嫩芽,着熟练之人炒制。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
沈老板对茶叶的一番高谈弘论,让文定是大为折服,此人不但是诗词上造诣不浅,对这些文人雅士所偏好之物也是所知甚详,确有高雅之风。
文定不免向他赞道:“沈老板不但是善于诗词,对茶道也是颇有研究呀!若有闲暇,在下一定要上门求教求教。”
“哪里,哪里。”
沈老板满脸得色的笑道:“不过是自己平素便爱饮茶,所以对这些也就有些留意。若不是我那表哥非让我跟着他做上了官盐的买卖,说不定如今我便会是这汉口众位茶商的其中之一。”
几人又客套了几句,沈老板才说出此行之目的,原来前两月,沈老板曾以极为重要之物向源生当做抵押,借贷了大量的现银于以周转。此物重要之程度,就连文定也不曾接手,全部过程都乃是东家一人处理,从头到尾文定也不知道这沈老板究竟是拿着什么抵押品上门借贷的。
不过观以东家重视的态度,文定也明白这件事自己还是不知道的为好。既然他们不想让自己知道,就一定有他们的道理,他若是强要去打听,反而是给自己,给他人添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必要的时侯,糊涂也是一种上佳的处世之道。
今日这沈老板便是来赎当的,章传福拿出一把算盘,拨弄的铮铮作响,最后算出的数目也不念叨,而是将算盘整个的调转过面,递到他面前。
沈老板看了看那几颗小小的算盘珠,淡淡一笑道:“章老板,这数目怎的不对呀?”
“何曾有呀?”这真是要闹出笑话来了,章传福赶紧又重新将算盘转了过来,啪啦啪啦的一阵响动,抬起头茫然的道:“两遍都是这个数呀!章某不曾算错呀!”
沈老板从容不迫的道:“我们徽州人最是讲信用不过的了,来之前在下已经是心中有数,章老板少算了几许,您老兄或许是好心便宜沈某,不过沈某人不能占这种便宜。”
陪坐在一旁的文定楞住了,哪里有放债的给人减钱,而还帐的还要追加的,东家与这沈老板二人究竟是在捣腾些什么。文定原本先就要暂避一时,不过章传福与这沈老板却又让他留了下来。
只是章传福也没弄明白这毛病是出在何处,为何这沈老板会说自己少要了他钱呢!虽然这铺子里的生意,平素里章传福是不怎么爱管的,可这算帐一道却是生意人基本的入门,若是他连打算盘也会连错两次,这章家的买卖也不必开了。
沈老板则接过算盘,自行算起帐来:“这本钱是十五万两银子,当时我们说好的是月利两分五。到今日是两个月又十三日,当铺的规矩是不足月赎当亦是按一个月计,这样折算起来便是一万三千五百两的利钱,连本带利拢共是十六万三千五百两银子,沈某算的可曾有误?”一边说一边拨弄着算盘珠子,话刚说完时,算盘珠子也刚好停了下来。
文定暗自吐了一下舌头,十五万两白银呀!光是这几个月的利钱就有一万多两银子,怨不得东家要自己全程经手,如此巨额的买卖,任了谁去,也不会放心由外人经手。
“沈老板的帐算的是不错,不过却漏了一点。”章传福接过算盘,轻笑道:“鄙店祖上传下来的规矩是,小件按月取利,像沈老板如此大宗的则应是按日结算。”又一项一项的算给他听:“从当日沈老板来鄙店典当算起,是两个月又十三日,两个月的利息钱是白银九千两,那多出的十三日,以每日一百五十两计,加起来一共是一万零九百五十两。章某三遍所算都是这个数目,一定是不会又偏差的。”
原来这是他们铺子的规矩,沈老板还怕是特意来照顾自己,又有些不放心的道:“当真是如此,按日结算吗?”
“呵呵,旁的事情倒还罢了,这祖宗传下来的百年规矩,章某岂能当作儿戏?”这话说的是名正言顺,不论他章某人与这沈老板是如何要好的朋友,也断断不会拿源生当百年的字号来做人情。
沈老板听闻之后也确信其言,打怀里掏出一沓会票,由其中抽出了数张,递与章传福,道:“这乃是行舟兄开于我表哥的会票,章老板只需将其交给行舟兄,即可收到银子。
大明宝钞被商人们所遗弃之后,这种相互间的会票便渐渐占据了市面。南北路遥,若是携带白银上路做买卖,不但是路上不安全,必然也会造成诸多的不便。而将现银寄存于广有信用的商户人家,再由对方开出这种会票,到了地方之后,再凭着会票到与其有银钱往来的商家汇兑,就显得既安全又轻便。
章传福接过那沓会票,上书着“验票兑付”的字样。会票也分好些种,既有“见票即付”、“见票兑付”、“验票兑付”之类的即票;也有“三月内准兑”、“四月终兑”、“六月内兑付”之类的期票。
“不错,行舟兄开出的会票,决计是不会弄错。”章传福妥善收好之后,感叹道:“盐行的买卖真是日进斗金,才三月不到,沈老板便不需要这笔银子了。”
沈老板叹道:“咳,前一段兄弟是被奸人陷害,才会一时周转不开,如今两淮的银子到了,所以手头也就宽裕许多。说起来当真是要感谢章兄,解了小弟的燃眉之急呀!”
“诶。”章传福怪责的道:“哪里当的起一个‘谢’字,章某做的便是这个营生,若说谢,反倒是章某要感谢沈老板照顾买卖咯。日后沈老板若是还有需要,只管知会一声,都是相熟的朋友,能帮上忙,兄弟自是义不容辞。”既帮了朋友的忙,又赚进了一万多两银子,这样的好事,谁都愿意多做几次。
“话是不错,可是如果没有这银子,兄弟我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沈老板神情一振,道:“好在最难的日子已经涯过去了,吃一堑,长一智,日后一定时刻警惕。若是再有什么难处,少不得还要来麻烦章兄。
“不麻烦,不麻烦。”
几人又寒暄了两句之后,沈老板起身告辞,文定与东家一直将其送出铺子门口,方才又回到小厅。
这趟买卖当真是做的顺畅,银子放出去不到三月,便收到了上万的利钱。折返回来之后,章传福神情显得特别兴奋,脸面上的笑容一刻也不曾停歇,反倒是文定经过了先前的震惊,此时还是心有余悸。
“文定,你瞧这趟买卖做的如何?单单只是这一宗的利钱,便抵得过我们铺子半年的进项。”
“东家,那是十五万两银子呀!”文定隐隐有些后怕的道:“这么大一笔银子,与铺子里平素能挪动的数目也是相去无几。若是沈老板再拖上个数月,铺子的周转保不齐也会出现困境了,再说您就不怕沈老板还不上吗?”
幸得这两个月里再没有大额的抵押出现,不然必定会出现禅财竭力的局面。
对此,章传福却是一脸的不在乎,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沈老板终究只是一时的周转不开,度过难关之后,必定是会有恢复元气的一日。再说他不是还有那个天下盐商之首的表哥吗?就算是万一他败落的一文不名,那汪元海又不肯搭救,我也不担心。”
文定凝望着东家那张自信的脸庞,今日的东家怎么看起来透露着一丝高深莫测?
章传福今日真的是特别的高兴,心中的秘密都藏掖不住,大有不吐不快之意,向文定道:“文定暂莫惊讶,你若是知道方才我奉还给沈老板那小包里装的抵押之物是何等重要时,只怕还要愈加目瞪口呆。”
稍等片刻,还不等文定去揣测,他便自答道:“那是他沈某人行销荆楚的盐引。”这便是那三晋商人、两淮商人苦苦争斗的盐引。
这意外的真相,着实是让文定大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最多也就不过是些田产地契,没想到沈老板竟是拿自家的命根子来做抵押,当真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决计是不会出此下策的。
“若是他不及赎还银两,我便要结束这一切小打小闹的买卖,单只留下当铺。集合这上上下下所有的力气,到盐运上去干出一番大动静来,那时侯银子就会如同流水一般流进我们的荷包了,呵呵。”
这时侯,沈老板赎走了盐引,仿佛还成了极大的憾事,文定心中也不由得一阵触动。
章传福这时侯方才发现自己今日有些得意忘形了,说了许多原本不该挑明的话。虽然文定在他心目中不是那种爱多嘴多舌之人,在一众伙计中又属于心腹,可是有些话不要讲明,反倒是为了彼此好。
心中已略有懊悔的他,片刻间便有了腹案,取出自己保管银钱帐目的紫檀木匣子,将那十六万多两银子的会票妥善放置好,再由木匣子里拣出一张银票来。
会票渐渐被人们接受之后,便又由此衍生出了专司做此买卖的钱庄,小到一两二两,大到几百上千的银票,在市面上都时有流通。不过大额数目的银子要去外地汇兑,这些规模不大的钱庄一时还不能担当此重任,是以大商贾之间,这种会票还是占了主要的地位章传福将银票铺在桌子上,推到文定的面前,道:“文定,这是你的这份,别嫌少,日后只要铺子的生意红火,银子是不会短少给你的。”
“东家,这如何使得?”文定受宠若惊的道:“这单买卖全程皆由您一手操作,文定一直是坐壁旁观,未曾出过一分力气,无功不受禄,这银子如何能收得?”
“让你拿着便拿着,这里面自然有我的道理。”章传福硬将那银票塞进文定的怀中,才说道:“早就跟你说过了,你如今身份不同了。在我们铺子里,朝奉不比那些掌柜,掌柜拿的是工钱,只不过比那些伙计们拿的多些罢了;而朝奉则是没有工钱的,全看盈利如何,按例分成,这五百两银子便是这宗买卖的分成。日后你可要用心做事哟,要知道赚进的每一份利钱中,便有你自己的一份。”
这个文定当然也是知道,源生当祖上传下来的这个规矩,师傅以前便告诉过自己。若不是如此,为何铺子里每一代朝奉都是在源生当善始善终,无有一人投靠了别的当铺?
文定奇怪的道:“东家,您不是说过,依照年中年末,一年分成两次吗?可是如今方才是八月份,离年末还有四五个月的日子,为何今日就将银子给文定呀?”
“这自然也是有我的道理。”章传福娓娓说道:“沈老板这宗买卖关系重大,应他的要求,整个过程皆为私下交易,免得日后再惹些是非,所以我也不打算登上明帐。这银子如今便给了你,年末之时,再另行结算帐目上的那些,如此一来既帐目清楚,又遴免了那些不必要的麻烦,岂不是一举两得?”
文定依命将银票收入怀中,道:“请东家放心,文定一定谨守此事,绝不向第三人透露一星半点。”
章传福满意的点点头,恰好此时门外有人唤道:“东家,柳朝奉的弟弟前来寻他,人就在门外。”
这么快就回来了,文定还以为道定在家里,少说也得待上个三日五日的。文定望向东家,等待着他的示下。“
章传福道:“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且去吧!”
于是,文定便告退而去。
等到文定的身影走的远了,章传福赶忙拉上帘子,将方才放进那紫檀木匣子中的那几张大额会票拿了出来,又不知从哪里变出了一只普普通通的盒子,然后慎重其事的放了进去。
“二弟,怎么是你?四毛人呢?”来到客厅之后,文定才看见伙计口中的弟弟并不是道定,而是柳以定,不免就会有些诧异。
柳以定急急的说道:“四毛还在家里,叔父要我过江来,叫你回去一趟,家里发生大事了。”说着便要拉着他往外走。
“且慢。”看见来的是二弟,文定心中便存有一丝猜疑,此番听他一说,更是心怀大乱,不过他还是强自镇定的问道:“究竟是发生了何等的大事,你倒是说个清楚呀!这样没头没脑,岂不是叫人着急吗?”
“到底是什么事,弟弟我也说不清楚,总之请大哥快些与我一道回去。”柳以定神情中隐隐有些为难之色。
二弟这话说的让文定越发的糊涂了,道:“不论是何事,总能说个大致吧!”
柳以定稍有退疑,转即又说道:“娘病了,看了周围的几个大夫,始终不见好,叔父让我找你回去商量。”
文定闻之,心头恐慌万状,向二弟怒道:“娘病了,你照直说便是,怎么还吞吞吐吐的?耽误了事,你如何担待的起?”
二弟低着脑袋,嘴里不停的自责道:“都是二弟的错,请大哥快些动身吧!”
此时文定也不及去计较弟弟的过失,他一面去向东家告假,一面回屋收拾了自己积攒下的银子。
治病这种事少了银钱可是万万不能的,那些个坐诊的大夫,眼中只认个“钱”字,但凡诊金短少了一文,便决计是不会救治的。
文定等人心急火燎的赶到码头,平日里等一趟渡江的小舟,往往是两三个时辰都没个准。文定此时心急如焚,自然是不能如此,直接到了粤汉码头,请燕记里相熟的管事指派了一艘小划子,载着文定兄弟二人与一名老大夫直奔对岸而去。
这老大夫乃是在汉口镇开馆行医的贺老矍。人进五谷杂粮,谁都免不了得病,这做大夫的买卖最是稳赚不赔。只需张张嘴,下下笔,这银子便会如同流水似的流进他腰包,且无不是人家自愿孝敬他们,不但要拿银子养活他们,还得对他们百般尊敬,千般奉承,若然一个不痛快了,就会颠来倒去的折腾你个够。这大夫与病人,便是人为刀姐,我为鱼肉,这鱼肉还得是无刺无骨,方才能合了他们的意。
并且只要是做大夫之人,平素里见惯了生老病死,其心里早已是麻木的很。对病患与家人来说,病情许是性命关天的大事,在他而言不过是每日买卖中的又一宗罢了,若是没有“孔方兄”在那向他招手,早就拂袖而去。那些旧日传说中的仁心医者,也不过就是美好的传说罢了。
再说这贺老矍年过半百,须发俱已是霜白,若是在旁的行当,早已是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可行医者讲究的就是经验,不论是行医伎俩还是人情世故,医者的经验便是他们一本万利的本钱。只要是骼膊还能收钱,双腿还能登门入户,这招牌就不会轻易的搁下。
原先贺老矍是在武昌府行医设馆,后来见到汉口这花花世界,银子数不胜数,便牵动了心思,将医馆迁了过来。因为其行医伎俩确有过人之处,是以经常奔走于各商户之间,与文定也不算陌生。
从二弟嘴里得知母亲病重,乡间的江湖郎中又无能为力时,文定便想起了此叟,亲自上门请他出诊。起先他以路遥为由,拿捏着不肯答应,直到文定拿出了二十两的酬金,他方才喜出望外的应承下来,嘴里还一直说道:“医者父母心,只要是能治愈病人的病情,再远的路又有何关系呢!”又自夸道:“老夫行医数十年,这天下间的疑难杂症也不知看过了多少。一旦到了老夫的手里,不管那病人的病情有多重,还没有多少是不能痊愈的。”
文定对此叟的品性也是略有耳闻,不过眼前指望他去瞧病,自然也是不敢得罪,惟有附和了几句好话。什么好些大商人都说过,他如何的用药如神,什么自己是久仰他的大名云云,听的这老矍是洋洋得意。
过江后,文定立即雇车直奔水安堡,还付给了那车把势双份的车钱。车把势也格外的卖力,手中的马鞭声声作响,一路上遇到的一切人呀物呀的,皆是呼啸而过。马车颠的贺老叟是东倒西歪的叫苦不迭,可怀里揣进去的二十两纹银,却让他忘记了身躯上的不适,脸上反而是喜滋滋的。
当以定到当铺里见着他大哥之时,已经是日入时分,虽然文定他们一路都不曾停歇,又是想尽方法的加快行程,可也是一直到了傍晚人定时分,马车方才驶进了土库湾。
方才下了车,文定便慌忙火急的翻身下车,往自家门口跑去。
这乡间人家与城镇上的百姓家不大相同,除了富户之家,乡间农户的屋舍一般都是不锁门的。家中不过是些针头线脑的,就是叫贼人们来偷,也不见得能叫的动,最多是到了夜里锁门,一则是怕寒气,再则是怕野兽来袭。那些个山里的野兽,可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饿起来了便会四处找吃食,粮食糟践了不说,更为要紧的是怕伤着人了。
不过好在水安堡附近山林低矮,也藏不住什么大兽,再加上人丁兴旺,那些小兽也不敢接近,所以就是到了晚上,乡亲们也不大锁门。虽然柳家这新宅子看上去有些打眼,不过以柳世荣的性情,惟恐叔伯乡亲们见怪,所以断断是不会锁门的。
是故,文定也不曾应门,通直穿过了院子,过了堂屋,到了父母居住的里间屋门口。这时侯,屋子里早已是黑灯瞎火,寥无人声。文定惦记着母亲的病情,也顾不得那么许多,抬手便拍起门来。
一阵急促的拍打声后,里面传来了柳世荣的怒吼:“谁呀!这黑灯瞎火的,谁这么无聊?”
文定赶忙说道:“叔父,是我,文定呀!”
“等会儿。”
房里传来了一阵悉悉索索的穿衣声,半晌之后,昏黄的油灯也亮了起来。此时以定将贺老叟也请进了屋里。
道定、载定也被文定方才那阵急促的拍门声惊醒,由堂屋另一侧的里屋举着烛台走了出来,举着灯到近前一看,是自己的大哥,双双喊道:“大哥,你回来了。”
文定忧心母亲的病情,问道:“娘到底是如何得上的病?你们一个个在家也不知道时刻注意着,年纪也都不小了,怎么什么事都不清楚?”
正说着,门突然打开,柳李氏掌着油灯走了出来。若是依照以定所说,柳李氏本已该是卧床不起,药石无效了,可文定怎么看,娘也不像是有事之人。非但如此,见着文定,柳李氏还关心的问道:“大毛呀!这么晚的天,你这是打哪回来的呀?”
文定整个人这一下便懵住了,这一日,自从二弟向他述说娘的病情之后,文定心中便时刻心惊肉跳的,惟恐没能及时救治,落下终生的憾事。可当他这么心急火燎的赶了回来,却发现娘好生生的站立在自己的面前,心下这份气恼可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
他转过身,劈头盖脸的就向二弟骂去:“你这个不知好歹的枭獍,父母生养你一场,做儿子的只能是粉身以报。娘好生生的待坐在家里,你为何要咒说她老人家生了重病?莫不是心中存了歹念,要将她老人家咒死不成?”
文定的这个二弟原本就为人木谕,不怎么会说话,如今这局面,他更是不知该从何说起,赶忙跪在地上,不住的向母亲磕头。
起先老三、老四还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大哥会星夜赶回家来?可一听大哥如此一说,双双也是忿忿然。
知书达理的老三倒还罢了,他还会暗自猜测;可道定则不然,平素里他是最相信自己大哥,兄弟四人中也只服他一人,知道文定绝不会干那种无中生有,低毁他人的下作之事。
从大哥嘴里听闻到,老二竟然咒骂自己的娘,义愤填膺之下,冲动的他举拳便要上去打。幸得老三柳载定死死的抱住了他,还劝道:“么弟,你别干傻事呀!他是二哥呀!”
“什么二哥不二哥的,他连娘都能咒骂,我还认这个二哥干嘛!”别看载定的身形比弟弟高了足有一个头,可只知道读书习字,连田地都不怎么下过的他,如何能挡的住柳道定,眼看道定就要到老二跟前了。
柳李氏赶忙用自己的身子挡在以定身前,嘴里不停的骂着道定,道:“还不给娘停下来,你个撬死的东西呀!从小到大就知道闯祸生事,为你,一家人不知操了多少的心。好不容易把你送出去了,家里才清净了下来,你这刚回来就闹的屋里不得安生。我这是哪辈子作下的孽,生出你这么个畜生来磨我?”
“这又是我的错了。”道定悲愤的道:“往日里你们怎么说我也就罢了,眼前明明是老二犯了忤逆之罪,怎么反倒我打抱不平的却成罪人了。好好好,以后你们的事我都不管了。”神情间愤怒已极。
“谁说二毛是忤逆不孝了?”
外面都闹翻了天,柳世荣这才慢吞吞的从房里出来,一出来便镇住了全场,道:“我生的这四个儿子中,就数他最听我的话,他若是不孝,你们还能算的上什么?”
道定急怒攻心,拉着文定道:“哥,我们走,这家里没法待了,遇上了这种不平之事,哪怕就是外人也会说两句公道话,可他们一味的偏袒咒他们死的老二。你在外面拚死拚活的挣钱,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走,我们回汉口去。”
“老么,你疯了。”半天没作声的文定,此时不得不发话道:“越说越不像话了,这些年都是怎么教你的,你当你是跟谁在说话呢!还不赶快闭上嘴,一边待着去。”
也只有文定的话,此时方才能起到作用,道定虽然还是有着一腔的不平,可也终究是闭上了嘴,在一旁闷不作声的生着闷气。
第六章父母之命
文定整理了一番急躁的心情,向柳世荣问道:“叔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怎么一回事?总之一句话是为了你好,为了我们柳家好。二毛跟你说的那番话,都是我让他说的,要的就是让你尽快回来一趟。若不是你一年之中只有那么几日落屋,为父又何必出此下策?”
原来这都是柳世荣出的一计,可是把文定折腾了好一番。
这会子文定总算是稍稍放下心来,又问道:“不知叔父究竟是有何事,要如此着急唤儿子回来?”
“我跟你娘都是快要进棺材的人了,还能有什么指望,为的还不是你们兄弟之事,进我屋里再说吧!夜深了,孩子他娘,让你那三个儿子赶紧回屋睡吧!这事我们老两口得和大毛好生谈谈。”
一转眼又看到了院子里的贺老叟,诧异的向文定问道:“大毛,这位先生是谁呀?”
方才局面简直是混乱不堪,文定便将这位他重金聘请过来的大夫忘了个干净,此刻经由叔父问起,才回想起此人来,忙为他们介绍道:“该死该死,适才忧心娘的病情,我简直便是糊涂了。贺大夫让您见笑了,这位乃是家严,这乃是家慈。”
他们一家人适才动静闹的如此之大,贺老叟又是久于世故之辈,早已将事情的始末瞧了个清楚明白,只是心中惦记着另外一桩要紧之事,所以一直都是缄口不言。此刻文定为他介绍了一番,嘴上也就应酬道:“见过柳老爷、柳夫人。”
柳世荣何时被人如此尊称过,立即便惴惴不安的道:“不敢,不敢,我们两口子生来便是粗人,当不起先生如此礼遇。”
文定为他们解释贺老叟的来历,道:“贺大夫是汉口镇上的名医,我听说娘身体有恙,这里的郎中又束手无策,便央请了贺大夫过江来为娘看病。”
“哦,原来是贵客临门。”大夫可是份体面的行当,更何况是名医呢!柳世荣十分自责的说道:“您看,您看,都怨我那孩子不知轻重,还劳烦您不辞辛苦来这么一趟。孩子他娘确实是无病无痛的,这都是我们两口子返我那孩子的一计而已,若有得罪,还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见怪。”
贺老叟心中的不安越发的强烈起来,道:“哪里,哪里,老夫也是为柳朝奉的孝母之心感动,方才推了好几家的相请,没想到竟是一场虚惊。”
“劳烦您牵挂了,往日里像您这般的贵人,我们请还请不来呢!既然您碰巧来了,便是我们的福分。请您务必多住上几日,就这几日,寒舍便要为小儿操办婚事,少不得还得让您吃杯喜酒呢!二毛呀!”柳世荣唤来一旁的以定吩咐道:“带先生去厢房歇息,好生照料着,不可马虎大意。”
“是。”以定恭敬的引着贺某人退了下去。
今日的柳世荣也没空去计较道定方才的一番混帐话,瞪了他一眼后,说道:“你们也回屋睡吧!我和你哥有话要谈。”自己则先进了里屋。
原来是打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