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商贾人生-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定赶到时,众人正在一处瀑布之下,饮水歇息。文定二话不说,先是俯下身子牛饮了一阵,直呼:“痛快,痛快。

一旁的杨括打趣道:“怎么,我们的柳掌柜与那巴子国的太子依依话别,说的连口舌都干燥了不成?”


“哪里呀?是杨兄你们走的太快了,在下紧赶慢赶,好不容易才追赶上来,自然是口也干,舌也燥了。”众人几番同过生死之后,相互之间也不再像原先那么拘谨,文定也能和杨括开始有来有往了。

杨括笑道:“哪里是我们走的快,明明是文定你舍不得走吧!方才我还在猜测,是不是那位太子殿下,强留下我们的柳掌柜,硬要做他们的柳相国了。”

这话引得静思小尼姑“噗嗤”一笑

言语方面,文定始终不是久于世故的杨管事之对手,几个来回便自认不敌败下阵来。

而杨括呢!也不是真的要为难于他讨得了口头上的便宜,博得众人一笑便做罢休,只是有些感慨的道:“一次简单的买卖,变得如此复杂,倒也让人始料不及。”

回顾在汉口码头出发前的轻松,文定也是有感而发的道:“这次我们可说是九死一生,还经历了一番常人不能想像的奇妙之旅。”

“对了,文定。”杨括有些不解的问道:“原本那巴王要奖赏你以财物,为何你会给拒绝了?要知道那一国大王的赏赐,肯定不会差到哪里的呀!”

这问题也正是大家所关心的,特别是燕小姐她想知道,是什么让这个本就不太富裕的小商人,拒绝那么大一笔财富。

“是呀!”连一旁的静思师太也好奇的道:“不义之财不可取,可这是那大王恩赐之物,应该算是来路正当呀!”


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下,文定只好将自己的顾虑挑明,道:“那些东西虽然来路正当,可若是柳某将其出手,就难保不会引起有心之人的猜疑,到时侯,岂不是又要为这个刚刚安宁下来的桃源之国引来祸事?”

杨括一想也确实是如此,自己等人不正是被一块小小的玉器,在不远千里之外吸引而来的吗?


“还有……”文定缓了缓,郑重其事的向诸人言道:“还有就是,那些看似珍贵无比的稀世之宝,文定看来却是催命的符咒。文定在此也想规劝大家一句,出去之后要将此间的记忆永远的埋在心底,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就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要泄露一星半点。”

“有那么严重吗?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能提起,顶多到时叮嘱他们不能来此便是了嘛!”对文定的告诫,杨括私自以为有些小题大做。


文定怕的就是众人有这种念头,严肃的道:“若然不是贪图这笔财富,那罗守财也不会落得家破人亡,那些贼子们也不会客死异乡。就算我们的亲人不至于被这些财富所迷惑,也保不齐在不经意的情况之下不会泄露于人。杨兄,到时侯我们亲人若是像陆老伯似的被歹人追逐,可就是追悔莫及了。”

回想起当时,就在这竹林里被人追杀的情形,杨括现今还有些害怕,连连道:“极是,极是,这里的事我一辈子都搁在肚子里,对谁也不说。”


厌倦了被人追逐的陆仲简,最后还是决定留在即将新建的赤穴村。那里不但祥和,还有小光他们那些乡亲,就连他的那个花圃,也被公子斐命人整个的移植了过来,他所有的牵挂都已在那儿,也就可以一心在那安享晚年了。


“那,师傅她老人家若是问起,我们该如何回覆呢!此次下山,师傅可是嘱咐我们察访二位师姐一门的死因,若然回去时没有向她老人家解释清楚,我与静忆师姐是不能交差的。而且……”提起伤心之事,静思师太神色为之一黯,忧伤的道:“而且出来的是四个师姐妹,回去的时侯,只剩下我与静忆师姐。”

静忆师太闻言也是唏嘘不已。

这点倒真是让文定有些头痛,让这些大师说个小小的谎话,只怕比杀了她们还要难,这可如何是好呢?


正在文定苦恼不已的时侯,还得是燕小姐出面为他解除了此烦忧,对静忆师太她们道:“二位师太请放心,等到了蓉城之后,小女子便会写一封信函。回去之后,两位师太只用将信函交给妙玄师太便可,不必再另行解释了。”


“如此,就有劳女檀越了。”一路上,静忆师太便在琢磨这件事,不知回山之后,整件事该如何向师尊交代。这下可好了,凭着燕小姐在江湖上的地位,凭着师尊对她的熟识,只要有了燕小姐的信函,师尊也就不会再盘问她师姐妹俩了。

文定则略微有些担心的问道:“燕小姐,你的意思是不是,要向二位师太的师傅禀明此事的来龙去脉?”


“这点柳掌柜你不必担心。”燕小姐说道:“妙玄师太是清修之人,平素里不爱与外人打交道,在江湖上向来口碑甚好。小女子只要详加向她言明此事关系到数万生灵的身家性命,以她老人家的慈悲心肠,定然只会将此秘密锁在心底秘而不宣的。

说到师傅,静思也赶紧为她辩白道:“我师傅她老人家是最最慈悲的了,只要燕女侠在信里写明原委,她老人家是绝不会向外泄露一句的。”

静忆师太也是这般认同。


文定见在场除了他,杨括与如今沉默寡言的紫鹃之外,其余的三位皆是一种口径,也就不再多说些什么了。其实他也是在为大家着想,但凡他们其中一人透漏了点风声,其他人也会跟着遭罪,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

没有了层出不穷的阻碍,文定他们极为顺利的回到了陆大爹他们以前的村子,回到了锥县,回到了蓉城,从客栈里接出了苦苦守侯的小王娴。


这一切都挺顺利,而最困难的便是面对朱北坤的那帮兄弟,文定真不知该如何将此噩耗相告,可不告之又与理不合,路上便一直在考虑此事,始终想不出一个妥善的方法。事到临头也只好硬着头皮,私下向赵小刀讲叙了他们遭遇贼人一事,刨去后面的巴子国那一段,只说是来了一伙不知来历的强人,将洞庭水贼一网打尽。


听闻噩耗之后,小刀是哀痛欲绝,直呼他坤哥的大号,泪流满面的述说着北坤往日对他的恩情。文定也陪着洒了好些的泪水,劝说了好半天,可是这些都无法弥补小刀心中的苦楚。他与北坤从小到大的感情,文定是不能比拟的,惟有规劝他节哀顺变,以后好好照料北坤的双亲,这也是他们这些生者唯一能做的。

临别之前,文定还叮嘱小刀不要将此事外泄,北坤的杀身之仇已报,若是引来洞庭水贼的报复,可就又是一段风波。这事不用他多说,深悉江湖门道的小刀也懂得此道理。


就这样,文定他们告别了留下众多记忆的成都府,告别了小刀,辞别了两位师太,一班人又辗转向重庆府行去。除去先行押货回重庆的谭管事,他们一行人是原班人去原班人回,然而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氛与心情。

去的时侯,一行人踌躇满志,想的是如何完成几位老板交代下来的任务,如何在奸猾老诈的罗守财手里,将那一批货物给买下来。


然而经过了这么多波折之后,他们一个个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活力,杨括多少是因为见多了那些杀戮而害怕,文定这方面也有一些,更多的则是因为故人逝去的自责,当时若不是自己结识了北坤这个朋友,说不定他此刻还在成都府里逍遥快活。


最失常的自然要数紫鹃丫头无疑,她如今除了吃饭便是睡觉,醒时也仅仅只是发呆,与进蓉城之前那个活蹦乱跳的小丫头相比,简直便是两个人,如今,唯一只有小王娴还能逗她说出只言片语,其他人是根本不可能。

文定本就沉重的心,看着她如今的光景,心中就越发的悲痛。雨烟将自己最信任的丫鬟交给他,可自己带回去却是形同灵魂出窍一般的紫鹃,这要他如何能给雨烟交代。

文定只能期望着,接着的一路水程下来,紫鹃能有所好转。


有事便长,无话便短,当他们回到重庆府时,谭管事已先行回来一月有余,不但将他们在成都所购置的货物悉数存进码头的仓库里,还在重庆府附近搜罗了一番,又添进了一批本地精致的特产,只要运回汉口,又将是一笔不菲的进项。

渝城的风光、美食都十分的使人着迷,然而对于那些长年在水上行舟的船工们而言,在陆上待久了反而有些不习惯。

老黄以及燕翔号上的船工们,在渝城里快活了十几日后,皆自觉得收拾行囊重新回到船上,整装待发,只盼着小姐他们回来了。

这一等就是三四十天,就在众人开始隐隐有些担心之时,终于燕小姐她们完好如初的回来了。


说是完好如初,其实不过是相对他们的身躯而言,精神上巨大的差异还是让众人察觉的出,不过那些憨厚的船工都只是以为,这不过是旅途所带来的疲惫罢了,试想一连数月的旅途,就是他们这些健壮的船夫也不由得叫苦,何况是这几位看上去便精细的人儿呢杨括见着谭管事之后,也不曾细说始末,不过是说买卖没作成,反倒惹出许多的是非,赶紧便要张罗着起航离开这是非之地。

那谭管事也是久与世故之人,见到他们一行人无不是一脸的沮丧,定是有什么不便说明的下情,也就没再详加追问,一面将他们安置到铺子里歇息,一面招呼人手装船上货。


从汉口码头出发的那一日算起,到如今他们已经足足用去了四月有余。文定还记得与雨烟告别那回,汉口镇方才是夏日,眼前则已是入冬。文定心中记挂着家里的情形,恨不得一刻也不耽搁,即刻便上船起航,杨括等人也皆是此般心情。

可是仓库中那些货物要装裹上船,却不是一刻半会儿工夫便能完成的。而谭管事与杨括二人也要核对这一趟买卖下来的帐目,文定他们也只好耐下心来又多等了两日。


竖日,本是晴空万里,然而他们却一步也没迈出燕记的大门,扳着指头等待着这一日的过去。心烦意乱的文定连最喜爱的书卷也没了兴致,勉强翻了几张,实在是读不进去,索性在铺内四处闲逛,打发那烦躁的午后。

正巧碰上了一路小跑的杨括,文定唤道:“杨兄,这是干嘛去,为何如此火烧火燎的?”

满脸疲惫的杨括见到迎面而来是文定,喜道:“文定,正好碰见了你,我原本还打算使人去叫你呢!快,快,跟我走。”也没解说,便拉着文定往铺子外走去。


文定跟着他一路走出了铺子,上了停靠在码头上的燕翔号,这时船上船下足有上百人在不停的忙碌着,其中不但有老黄他们那班船工,还有重庆分号的伙计们,一箱箱的货物被他们扛进了船里的货舱。

上了船,杨括才解释道:“文定呀!这次进的货物太多,若想明早起程,这人手实在是不够用,只好请你来帮帮忙。”

原来是找他帮忙,文定一口应承道:“是这样呀!杨兄不必客气。”文定挽起袖子便要过去搭把手,帮着船工们扛货。

“慢来,慢来,谁是让你来帮着扛箱子呀!”杨括急忙将他拦了下来,笑道:“让源生当的大掌柜干这种体力活,这不是在折煞我杨某吗?”

从一旁的桌子拿出一枝笔,一本帐簿来,道:“正是忙的时侯,那谭管事又不知跑到哪儿去了,我一人招呼不过来,文定请你帮着清点记帐如何?”

若说是搬货物,文定或许还比不过,那些船工任何人的一半,可是清点、核算、记帐这种事则是他的看家本领,二话不说马上便投入其中。


这次在玉器的买卖上,燕记可说是毫无收获,然而这些巴蜀特产绝对称得上是硕果累累,茶叶、美酒、刺绣、药材,就连辣椒都有十数种,什么大红袍、小路椒、金阳椒、转红椒、高足椒、青椒、野椒、臭椒等等等等,听说这都是为汉口一带的酒楼特意采购的。


或许是重庆府的气侯与汉口镇十分相似,在汉口这个容纳了东西南北,全国各地商人的新兴城镇里,来自巴蜀一带的酒楼格外的受青睐。而之所以那些川厨做出的菜色,能得到众多的赞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他们所用的原料是地地道道来自巴蜀当地。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点,纵横长江的燕记船行,便长年为他们提供原料,随着那些大大小小的酒楼生意兴隆,燕老板的生意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你这个老谭,正是忙的时侯,到处找不到你的影子,害我连文定都给搬动了。”谭管事一露面,便被杨括一通数落。

谭管事歉意的道:“杨管事、柳掌柜实在是抱歉,刚才城里来了一位商人,找我办点事。没办法,是船行的熟客了,不得不应酬应酬,还请二位不要见怪呀!”


他们二人也都是生意人,自然知道这做买卖的讲究。要让顾客光顾你一次不难,难得是建立起相互愉悦,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别人日后若是再有需要,脑海中头一个想到的就是你的商号。


然而往往却反倒是得罪一个顾客简单,只要是一句话不对,一件小事让别人不痛快,或许便会掐断了这层关系。而与顾客建立这么一层关系十分的不容易,不但是买卖要完成的比别人漂亮,而且方方面面都不能怠慢了。


有些自以为聪明的商人,爱在小事上占人家的便宜,一次两次或许让你尝到了甜头,可日后就别再想做此人的生意;而那些真正精明的商人,便不会只顾着眼前,看得见,摸的着的利益,哪怕是这趟买卖少赚点,赢得了信任,此后自会有源源不断的买卖接踵而来。


不仅是如此,那些熟客们还会向他们的亲戚、他们的朋友推荐信誉好的商号,那时生意便会越发得到拓展,所以真正成功的商号都挺在意与熟客情谊上的联络,这是一笔看不见的财富,要比那些看的见的金银来得越发的珍贵。

杨括问道:“那顾客托你办的事情办完了没有?我们这可是忙的不可开交了。”


“这事我正想来拜托杨管事呢!”谭管事娓娓说道:“这位仁兄在重庆府里经营着大宗的丝绸生意,与我们燕记也是多年的交情了。近日他的一位远房表亲想去苏杭一带,由此地去苏杭自然是走水路最为相宜,便找上了我,所以……”

谭管事暖昧的笑了笑。

杨括当然能领会出他话里的意思来,道:“所以你就打上了我们这艘船的主意,是与不是呀?”


“呵呵,什么事都瞒不过您杨大管事。那人说好了,只用我们将其带到汉口,余下的路程,或是换舟或是乘马车他自会安排,至于船资他也会加倍支付。杨管事您看如何呀?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好吧!好吧!”都是为了东家的买卖,杨括自然不会那么不近情理,道:“只要他不嫌弃我们这燕翔号舟小舱窄,便让他来吧!”

“杨管事又在说笑,若是燕翔号都称得上小船,那这长江之上还有大船吗?”文定与一旁装货的伙计无不笑了起来。

这一日的时间并不充裕,不过经过文定他们上下的努力,一切琐碎的事宜,也终于是在这一日之内完结了。


竖日,在朝天门码头停泊了足有二月的燕翔号,在一片祝福声中终于是拨猫起航了。独自站立在船甲板上,文定眺望着即将告别的巴蜀,码头上那些走动的巴蜀汉子,胸中泛起丝丝惆怅。


或许这一生,他也没机会再来这人杰地灵的巴蜀;或许他再也见不到,那些直爽而豪情盖天的面孔。不过他却深深的知道,这里所发生过的一段奇妙经历,会水远留在他心里,陪伴着走完自己的一生。

“怎么?柳掌柜还不曾看够这里的山山水水,临走之时还要牢记一番。”正在文定暗自感慨之时,一位看上去十分斯文的秀士,从文定的身旁走了出来。

文定定睛一看,认出此人正是今日谭管事带来的那位搭船客人,忙道:“让田先生见笑了,区区不过是有些舍不得罢了。”

“这巴蜀之地确实让人难以忘怀。”那位田先生颇为感慨,仿佛也跟文定是一般心思。

一般听他人赞叹自己的故土,大多人语气中都会带点自豪,文定猜测的问道:“难道田先生不是此地人氏?”


“的确不是。”田先生饶有兴致的与文定攀谈起来,道:“鄙人姓田,名为辰史,不过是一个贪图四方山水的游历子罢了。柳掌柜万不要先生、先生的叫,旁人听来,若是误以为某有何了不得的学问,岂不是面上难堪?”

文定道:“田兄倒是十分的风趣,在下方才便觉着兄台的口音不像巴蜀中人,倒像是来自京城一带。”

“非也,非也。”田辰史笑答道:“这不过是因为在下于京城求学之时,待的时间太长,所以一出口便多少带点京城口音。”

在京师求学,文定心中顿时泛起一股敬仰,道:“哦,田兄在京城求过学,怪不得听来是一口地道的京片子,想必兄台乃是求学于京师国子监无疑。”

谈到国子监,田辰史颇为感慨的回忆道:“成贤街上左庙右学的庄严之气,确实可谓是华夏之最。”

能进入国子监,乃是天下读书人共同的心愿,可惜京师、南京两座国子监虽共可容纳万人,然而与天底下的读书人比较起来,还是显得不足。


儿时的文定也曾做过进入国子监的梦,然而以他既不是官绅之后,又不是巨富之子的家世,只能是依靠中举这一条途径,只要他能得中举人,便可跨入这最高学府,可惜原本还算顺畅的求学之路,还是充满无奈,只得半途而废。

虽然自己不成,可是文定对国子监却存有一份崇敬,对田辰史道:“不知田先生是举监、贡监、腐监还是例监呀!能进入其间实在是福分不浅呀!”


在国子监肄业者,通称为监生。因其入学资格不同,分为举监、贡监、腐监与例监。会试下第举人入监肄业,称为举监;地方府、州、县学生员被选贡到国子监肄业,通称为贡监;品官府一子入监,称为腐监;庶民援生员之例,通过纳粟纳马等捐资入监,称为例监,亦称为民生。

田辰史淡淡的笑道:“除了这几样,在国子监中不是还有夷生吗?为何柳掌柜会单单漏了他们?”夷生便是来自高丽、琉球、暹罗等国的留学生。

文定笑道:“田兄仅表堂堂,举止、谈吐间又从容洒脱,又怎会是夷生呢?”

田辰史只是淡淡一笑,转而望向浩瀚的长江,对文定所说不置可否。


一路上,文定与这位田辰史鲜有几次接触,总觉得对方是在有意无意避开自己。或许是因为书生禀性,对自己这些买卖人多少有些瞧不上眼,这也不奇怪,文定那些乡学里的同窗,如今看见他都是爱搭不理的,更何况是来自国子监里的监生呢!

既然对方如此,他也落得清闲,除了与杨括等人聊天,便是待在房里看书。碰见田辰史其人了,也就是礼节性的点点头,打打招呼。

转眼间,一个多月的水程终于是走完了。

早在几日前,文定便从舵手老黄处得知燕翔号会于今日回到汉口码头。一想到漫长的旅行终于快到尽头,他显得格外兴奋,早早的收拾好行装,站立在船头。


这半年的时间下来,也不知道铺子里的生意如何,不知道自己那爱惹事的么弟是否安分守纪。更为让文定牵挂的是雨烟,只待船一靠岸,文定便打算将任何事都暂且放置一旁,飞也似的直奔到雨烟的面前,向她倾诉这半年来的别情,向她承认这半年以来,自己是如何如何的想念着她。

然而等到燕翔号真正驶进粤汉码头之后,文定反倒是不能如愿。杨括将其余的杂事交给老黄去处理,便拉着他直奔燕府,向燕行舟汇报此次巴蜀之行的结果。

不单是燕行舟,连同文定的师傅刘选福也被请过府来,若不是因为章传福其人尚在庙山,眼前便活生生是一副三司会审的场面。


杨括将此次巴蜀之旅的大部分详情叙说了一遍,只是隐去巴子国那一段,这都是他们事先商量好的。文定则在一旁穿针引线的添补。而燕小姐只是静静的坐在一旁,不曾评述其实,成都府发生变故之事,先文定他们一个多月前回重庆的谭管事,早已使人报之汉口。杨括他们说的这些,在燕行舟他们这已不再是什么了不得的消息了。


对于这个结果,燕老板早已是猜出了八九分,反过来安慰他们道:“你们人回来就好,至于买卖的事嘛!算了,你们已经是尽力了,这种牵扯到江湖上的买卖不做也罢,免得日后再添麻烦。”

刘选福也安慰道:“这事只怨那罗某人过分招摇,才惹的杀身之祸,还连累了全家老小。这趟买卖没成功也就罢了,日后你们也不要再提了,免得再招惹是非。”

一笔巨额的财富就怎么见财化水,付诸东流,若是旁人定然是难以接受,难得二位长者通情达理,文定他们也是感佩不已。


等到他们将巴蜀之旅的详情谈完之后,燕小姐先行告别回了后宅。燕老板非要在醉仙楼设宴为他们洗尘压惊,还邀了文定的师傅作陪,虽然心中百分百的焦急,可长者的盛情文定实在是无法推却,只好勉力奉陪。

不但是文定他们几位,就连老黄那班船工也奉命而来,一顿酒席下来,直闹到掌灯时分方才收场。这还不算完,酒足饭饱后的燕老板,还要拉着他们去快活。

亏得刘选福不习惯那种花街柳巷之地,文定才得以借送朝奉回铺之名脱身。

回铺子的一路上,刘选福又向文定问询了他们在巴蜀所发生的事情,心不在焉的文定几次答漏了问题。

别看刘选福如今是白发苍颜,但也曾经年轻过,对于年轻人的心事多少也能猜到几分,便对自己的这个得意弟子道:“快去找你要找的人吧!别跟我老头子一起耗着了。”

“师傅,您这是如何说的?这天黑路暗的,弟子定要送您回铺呀!”虽然人前文定总是尊称刘老,私底下则是执弟子之礼。

刘选福慈祥的笑道:“行了,你这一日都是魂不守舍的,方才宴席之上,有数次发呆都被我老头子给瞧见了。若是再不快去,只怕魂都找不回来了。”

文定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在师傅的催促下,终还是朝思雨楼的方向行去。一辞别师傅,文定便放开一切束缚,脚步如飞似的。

刘老望着那急如风似的背影,露出深深的笑容,自语道:“到底是年轻好呀!”

一路急跑,文定不曾顾及身边闪过的所有人,通直跑来到雨烟的厢房前才停下脚步,好在恩雨楼的跑堂对他还算熟悉,也就没上前阻拦。

从分别的那一刻起,文定便想过了许多种重逢的场面,可是来到门前的他依旧是激动不已,平缓了半天,方才举起手拍开了房门。

然而厢房里坐着的只有紫鹃丫头一人,不见雨烟的踪影,文定赶忙问道:“紫鹃,你家小姐呢?”

紫鹃没有立即回答他的话,而是冷冷的道:“晌午便靠岸停船,你这个时辰才来,看来姑娘在你心里一点都不重要。”

文定不曾理会她的冷嘲热讽,追问道:“你家小姐人呢?”

“她?”紫鹃淡淡道:“她已经伤心的离开了,去了她该去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说着拿起桌上的包袱与配剑,便要往门外走去。

文定如何能让她就此不说明白的离开,拦下她急问道:“紫鹃,紫小姐,我的紫姑奶奶,你倒是给我说清楚呀!”

文定的力气如何能与紫鹃相比,她轻轻一带便格开了他,丢下句:“桌上有信,自己看吧!”说着便头也不回的下楼而去。

有信?文定赶忙走到桌前,果然有一封信,署名正是雨烟二字,确是雨烟娟细的字迹。

展开看来,不曾有旁的话语,上面只写着一首词:“满目江山忆旧游,汀洲花草弄春柔。长亭舣住木兰舟,好梦易随流水去。芳心空逐晓云愁,行人莫上望京楼。”

文定的世界顿时灰暗了下来……

下期预告


雨烟走了,只留给文定两行娟娟小字,是赠言?还是临去时的不甘?没有了伊人的踪迹,文定无论得到任何的荣誉,都难以快乐起来,就算是接下了梦寐以求的朝奉之位,亦是如此。


日渐繁荣的汉口镇,愈来愈是暗潮汹涌,因为贪婪又或是畏惧,一场席卷大明朝各个角落,旷日持久的商贾斗争即将拉开序幕。身处九省通街之地,汇集九州商贾的汉口,又如何能得以幸免呢?
正文第十一集
第一章年轻朝奉

世事往往便是出乎人们的预料,冥冥中仿佛总有双调皮的巧手,在捉弄着世间的凡夫俗子。


文定从巴蜀回来之后,原本满怀憧憬的赶赴思雨楼,盼望着与雨烟相聚,倾诉分别半年来的相思之苦。然而,待他敲开房门之后,只看见紫鹃丫头端坐其间,伊人早已不知去向。


任凭文定四处的寻访,多方的打听,楞就是无人知晓她们主仆的下落,伊人的踪影便如同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何况以天地之大,六合之广,一个当铺掌柜的力量实在是有限的紧,文定只能通过记忆中那些与雨烟相识,流连之地着手寻找。


偏偏,知晓雨烟下落的紫鹃丫头与清渺姑娘,一个接着一个的随着伊人一道消失不见,让文定只能是徒劳往返。无计可施之下,他甚至于向楚妆楼的艳姨求告,可惜的是这位年轻艳丽的老鸭,虽然是极为同情文定的痴心,然而对于雨烟这等红尘侠女的身世,也是不明就里。


唯有顾正声那里还能得到一丝模糊的消息,不过在听过之后,文定便后悔了,悔不该听闻这小子的一番劝告。他竟然劝自己死了这份心,说雨烟所属的艺门乃是天下间少有的诡秘莫测之门派,外人对他们门派里的内情是丝毫也不了解,其神秘之程度近乎于燕小姐所属的玄门,差别不过只是一为出世修行,一为入尘历练。


若是不曾听闻正声的劝告,文定心中存有的期望兴许还会再大一些,听完之后变得越发的心灰意冷,只觉得前途渺茫,连他们这些江湖人都是这般,自己这个局外人更是无从谈起了。

文定只能是每每于深夜时分,闲暇之余,徘徊于二人最后一次分离时的望月亭,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在那里等回伊人的纤影。


头半年的光阴,文定还总是带着满怀的希望,时常安慰自己,说不定哪次一个回头,就会在熟悉的地方看见那让自己割肚牵肠的佳人。然而无数次的失望过后,这份期望慢慢变成了绝望,到后来连这种奢望的念头都不敢有了,希望愈大,失望愈大。

光阴似箭,斗转星移。


转眼间,三载的寒暑便已过去,文定也由那时的分铺大掌柜,一举升为源生当的年轻朝奉。二十一岁的当铺朝奉,这可是鲜少有过之事,而且还是发生在源生当这般第一等的当铺里,石破天惊的消息顿时震惊了整个汉口乃至荆楚的商界。


若是细细的论起来,文定的资历远不如源生当的另一位大掌柜蒋善本。当老朝奉告老还家之时,东家曾经为要定下刘老接班人一事,冥思苦想了数个昼夜,退退拿不定主意,不得已求问于刘老。


刘老当时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