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道门都欠我一个人情-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如一在破了闭口禅后便拂袖而去,去了东侧别院,常伯宁走时,他也没有出来。
封如故垂下眼睫来,沉思片刻,抬手轻碰了碰鼻尖的小痣,转身往别院走去。
海净正要抬步跟上,封如故就像是后脑勺生了眼睛一般,信手一指,命令道:“别跟过来。”
他想,如一现在的样子,不适合被旁人看到。
别院里只有一间屋是反锁着的,因此并不难寻找。
封如故独身一人来到门前,叩响了门:“小如一,云中君来找你啦。”
口吻之亲切熟络,就像是一只小松鼠来隔壁松鼠家里借冬粮。
门内无声无息。
封如故端着冒着袅袅烟雾的烟枪,笑说:“破戒了也不必如此灰心丧气,我读过一些佛经,破戒之人只要持一颗忏愧之心,诚心悔过,佛不会轻易怪罪的。这么说吧,佛就像你爹爹,儿子犯了错,改过就是了,至多打一顿,没有立马逐出家门的道理。你说是不是?”
内里的如一仍是无动于衷。
封如故见叫不开门,便倒退了两步,装模作样地大叹一声,道:“好,我说话不顶用,那就叫师兄来同你讲话。”
封如故方一转身,身后门便开了,腰带被“众生相”一钩,倒退一步,脚跟绊到门槛,向后倒去。
如一也没想到封如故下盘如此虚浮不稳,下意识伸手去揽。
封如故整个人跌靠进他怀里时,将他抱了个满怀的如一有了一瞬的僵硬,手没能及时松开。
因此,当他的手腕被封如故一把抓住、袖子也被撩开时,他竟没来得及做出反应。
——如一的左小臂上,盘踞着一条新鲜的环状血痕,伤深约半寸,血迹尚未干透。
寒山寺管理严格,有专门供破戒者自罚的荆棘索,自罚时,可将荆棘索缠在施罚处,勒入皮肉,代替鞭罚。
荆棘索用或不用,全凭修道之心是否坚定。
如一想把小臂抽回,封如故上半身靠在他怀里、发力将他牢牢攥紧之余,抬起眼睛,望向如一。
他扬了扬嘴角,一语未发,先将含在口中的一道竹息徐徐喷在了如一脸上。
在如一错愕之际,封如故低声道:“这样苦着自己,你真的很高兴吗?”
如果是以前,如一会极厌烦封如故这种刻意撩拨人的作态。
但现在,如一知道,他吸的烟中有镇痛用的延胡索。
一时间,疼痛立减,但他却慌乱了起来,只盯着封如故看,挪不开眼。
封如故靠在如一怀里,懒得自行起身,本以为自己会被他恼怒地推开,没想到如一就这样低头盯望着他,动也不动。
近距离看来,他眨眼的频率很低,睫毛又很是浓长,被他这般盯着,竟有了几分情深的错觉。
封如故向来擅长撩拨他人,却不擅长应付被人撩拨的局面,与他对视几瞬便有些受不住了,低低咳了一声:“……我的腰。”
如一眼睛一眨,神态略有局促,但由于变化的速度太快,封如故甚至没能捕捉到。
他拿肘部将封如故顶起,帮他站稳。
封如故虚扶着腰,活动了两下,又敲了敲已经敞开的门:“请问如一大师,我可以进门吗。”
如一扫了一眼他已经踏入屋中的双脚,自然不会把他再扔出去。
封如故再接再厉,又敲门询问:“那如一大师,我可以进门给你上药吗。”
如一看着他的眼神很像是在考虑要不要把他扔出去。
但他忍了忍,还是背身朝内走去,算是默许。
封如故已经交代了几个小崽子在主屋等着,自然不觉得旁人会来别院,所以索性连门都没有关。
进了内间,封如故理所当然道:“衣服脱掉。”
如一僵着一张脸,似乎在寻找合适的应对态度。
闭口禅已破,再不作应答,便有些不像话了。
最终,他除下衣服,同时冷冷道:“多谢。”
封如故暗笑,想,这小孩儿也太矜持太要面子了。
但看清如一身上的疤痕后,封如故微微变了颜色。
——他身上的荆棘索疤痕纵横交错,陈伤与新伤彼此叠加,竟多数是先前自罚时留下的疮疤。
封如故低头,从储物袋内取出伤药,端起烟枪,吸上一口,和着口腔里的温热气息,一起轻轻呼在淌血的伤处,先止了疼痛,再涂抹上伤药。
如一腰板挺得笔直,没来由的紧张,想着封如故若是问起他身上的伤势,他该如何作答。
他无法解释的痛苦、愤怒,被抛弃的不安、自弃、自厌,是这一身伤疤的来源,也是他无法宣之于口的部分。
但封如故居然没有问。
在上完药前,他什么都不问,上完药后,也只是把一小盘糕点推到了如一面前。
看到这盘糕点,如一心尖一动。
小时候,每当自己心情不好时,义父都会弄来各种各样的甜食来安慰他。
起先,他并不嗜甜,抓来什么都能吃,却生生被义父养出了爱甜的口味。
自从入了寒山寺,他持戒自律,再未贪恋过甜物。
他客气地一点头,拿了一块,动作优雅地送入口中。
封如故道:“我从三钗的小厨房里偷来的,你慢慢吃,还有的是。”
如一的咀嚼动作明显停了一下:“……”
封如故主动揽下责任:“是我偷的,不算你犯戒。”
如一犹豫片刻,冲封如故颔首致谢。
“我第一次与师兄见面时啊,家里出了点事情。师兄就拿了一盘糕点来哄我,说不管是身伤还是心伤,吃些甜物,对调养心绪都有裨益。”看着如一吃东西的样子,封如故撑着脸颊,嗓音里满是怀恋,“说真的,我从没吃过那么难吃的糕点,又硬又甜腻得过头,一盘吃完了,我躺在床上,撑得走不动路,摸着肚子想,我又有家了。”
“家”这个字明显触痛了如一。
他避开脸,淡淡道:“义父待人一向如此好。”
封如故却望着他,轻声说:“他不够好。如果知道让你去到寒山寺,你会变成这样的话,你义父不会放手的。”
话说到此,两厢沉默,唯有心跳声在房中回响。
房中对坐的二人各怀心事,自是不会察觉到门口何时多了一个人。
隐去自身气息的常伯宁手提一个纸包,立在房门大开处,将二人的轻言细语都听入耳中,被轻纱覆盖的眉眼间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忧悒。
……明明叫他休息,他却永远这样不听话。
……他永远把这个孩子放在他之上。
少顷,常伯宁无声无息地迈步而出,衣带飘飘,却未能飘入房中二人的视线中。
回到主屋,他叫来罗浮春:“浮春,这些等如故出来后给他。我急着赶去米脂山,这是我在城中找到的最好的糕点了,叫他不要浪费。”
罗浮春双手捧来,哎了一声,还想说些什么,常伯宁简单一句“莫送”,便翩然踏出了千机院。
罗浮春抱着点心若有所思时,海净忍不住出声赞道:“常道长真是温文儒雅,关爱同门,十几年前还在古城那里行过那等善举,怎么看都是上上君子。想来所谓‘鬼心观音’之号,都是骗人的了。”
罗浮春与桑落久对视一眼。
桑落久说:“若是此名,师伯他倒是不负。”
海净还沉浸在对常伯宁的敬仰中,这下吃惊不小:“怎会?他真的……”
罗浮春点点头:“十年之前,我兄长萧让在‘遗世’之难中身负重伤,睡睡醒醒,意识不清。但在我师祖、师伯他们闯入‘遗世’救人时,喧闹吵嚷得很,他恰好清醒了一会儿,就看见了——”
在“遗世”之事发生前,常伯宁是整个风陵、乃至道门年轻一辈中最有希望第一个飞升上界之人。他素心寡欲,又谦和有礼,唯一的缺憾,也是因为过度佛性,不知杀为何物,导致剑法少有精进,在剑法上略逊师弟封如故一筹。
他在外声誉极好,甚至传闻有人为他设立生祠,赞颂他的功德。
就是这位嫡仙一般的人物,在那一日身先士卒,闯入魔道监牢,砸开锁镣,解救众人时,萧让昏昏然睁开眼睛,看见他跪在封如故身边,揭开盖在封如故身上的破布时,手抖得不成样子,眼泪大颗大颗涌出。
不远处传来魔道的嚣叫声,萧让想提醒浑身僵硬的常伯宁注意身后,却见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含着泪光,侧身按剑。
半身出鞘的棠棣剑上,覆盖着一层薄透而凌厉的红光。
数十名魔道喊叫着,从囚道另一侧奔袭而来。
常伯宁倏然转身,棠棣剑全然出鞘,然而剑竟无锋,扬出的剑气漫化成一天淡红色的花雨,每一瓣皆化翻浪杀意,快,快不及眨眼,那群杀来的魔修已在一声声凄厉惨嗥中,身上被花瓣破开无数空洞,血雾爆出,尽化尸首。
花雨过境,千魔杀尽。
那一夜,常伯宁闭关四年也未能突破的踏莎剑法终获大成。
向来身负清圣之名的他,也在那夜以踏莎剑法几乎屠了方圆三里内所有魔修,声名一朝堕天,得了“鬼心观音”之名,人人敬之,人人亦惧之。
……
看着听得目瞪口呆的海净,罗浮春无奈解释:“我入山时,也觉得师伯是表里不一。但日久见人心,师伯他性格脾气真的很好,你不必怕他。只要你不平白触动他的杀意,他并不喜欢舞刀弄枪,杀伤人命,生平最爱的不过是我师父,还有浇花罢了。”
……
常伯宁步出小院,呼出一口气,胸中抑郁却没能随着这一口气随风远去。
他揉揉胸口,表情有些奇妙。
这回心觉不适,竟是和十年前如故不顾重伤濒死之身,硬是撑着一口气跑下山去寻找如一时一模一样。
他向来是给师弟十成十的自由,只是,他不愿让他把这份自由用在那个人身上。
常伯宁愣愣地想,难道这是他修道之心不够纯的表现吗。
他正要细想下去,突然表情一动,似乎有所察觉地望向西南一侧,却没有看到什么。
他暗笑一声自己多心,扶住棠棣剑,化为流云,朝着米脂山方向行进,转眼便不见了影踪。
不多时,西南侧的飞檐上,浮现出了黑衣人的形影。
他手扶乌金唐刀的刀柄,指尖缓缓摩挲着柄端,注视着常伯宁离开的方向。
出神过后,他解开一点前襟纽扣,低头看了一眼胸口位置。
他前胸处刀疤交错,像是用短柄匕首划烂过。
但在一堆凌乱线条中,依稀可辨认出几个字形。
——其中最显眼、最清晰的,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常”字。
黑衣人面具下的眼神流露出几分困惑,但很快就连这唯一的情绪也褪去了。
他整好衣裳,前迈一步,跃下飞檐,旋即往与常伯宁截然相反的方向离去。
作者有话要说: 这就是整个全情的cp格局初见w
第33章 笑面之人
在送走常伯宁后; 海净久候如一不至; 索性开始与桑落久和罗浮春商量下一步该去哪里。
燕江南已去调查风陵弟子死亡之事,他们不必再去。
寒山寺弟子的死亡事件有了基本的眉目; 黑衣人送来的试情玉也交由卅四调查; 下一步他们该去往哪里; 便成了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三个加起来还不到六十岁的年轻人头碰着头,趴在一张地图上研究去向。
海净提议:“不如去永靖山; 第一桩杀人案发生的地方。”
罗浮春唔了一声; 习惯地偏过头去问桑落久:“落久,你说去哪里?”
“我不敢擅专……”桑落久温和一笑; “不过; 若是师父来选的话; 该会选择这里。”
他撩开袖子,斯文地指向地图上的一点。
……剑川。
剑川附近有三处小道门,陈尸点恰在三处道门交接点。
死者是旁门弟子,因此在发现尸体时; 三处小道门虽然有所震动; 却并未太慌乱。
海净好奇:“为何是这里?”
罗浮春也跟着犯了嘀咕; 但将师父对那黑衣人行事思路的推论细思一番,他的脸色不禁变了一变,且有了想要拦阻桑落久开口的意思。
桑落久却毫不避讳,平和道:“这三处道门中,有一处是我家,飞花门”
海净记性并不差; 还记得刚与罗桑二人结识不久时随口聊的天。
况且这近十日相处下来,他自认为大家熟络了不少,按捺不住一颗八卦之心,道:“桑施主,我记得你讲过,你是三年前入门?那罗师兄……”
“师兄入门比我早三年。”桑落久很是和气,“海净,我只大你一岁,你不必一口一个施主唤我。你可以叫我落久,我本家姓花,你也可以叫我小花,不妨事的。”
海净忍俊不禁:“这太不妥了。可……你本家姓花,怎么改姓桑了呢?”
罗浮春恨恨插嘴:“我方才才说,我兄长名唤萧让,难道你以为我姓罗吗?”
海净初涉道门中事,对许多事还是一知半解,闻言只顾着瞪眼,懵然无措。
桑落久安抚地摸一摸罗浮春后背,笑道:“师兄,都这么多年了,你还这般在意。”
“我能不在意吗?!”罗浮春忿忿道,“若是只是改名、改道号,我也不会说师父什么,但他随意给我们改姓,就是不对的!况且还胡乱改了个酒名——”
桑落久摸一摸鼻尖,向海净解释:“在入门时,师父便改了我们两人的名字。我师兄本名姓萧,全名萧然;我姓花,全名花别云。”
海净看二人对改名一事态度截然不同,很是诧异了一阵:“落久,你似乎……不大介意此事?”
“我是我爹的私生子,名字本就不算光彩。”桑落久道,“师父想换便换了,对我来说算不得什么。”
桑落久谈起身世的态度之坦然,甚至叫海净反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他说了什么。
望着呆愣的海净,桑落久背着手,眉眼温润:“……会看不起我吗?”
海净急忙摇头,同时心中又浮起了新的疑惑。
……以他朴素的认知来看,道门近几年风气不佳,极重门第,桑落久虽然品行与天赋都是一等一的,但毕竟顶着“私生子”的名头,按理说,连风陵山的边都摸不到,如何能拜到云中君门下,成为他座下高徒?
海净难耐好奇,斟酌着词句问出这个问题时,桑落久抿唇一乐:“不过是个不值一提的故事罢了。”
……不值一提得就像当初那个被带入花家的他一样。
彼年的桑落久,不过七岁。
在他记忆里,母亲姓李,是个温柔的牧羊女,住在李家村附近。他们的家是一间独立而破旧的茅草房,常常漏雨,因此他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修补屋顶。
小时候,母亲总把他放在羊背上,去数天边白羊似的云,而她在一边吹着笛子,是叫人心醉的沂蒙小调。
她教会了桑落久凡事要乐观,要笑。
桑落久也如她所愿,快乐而健康地长大。
唯独叫桑落久难过的是,他没有爹亲。
村里的小孩笑话他,跑来问他的爹亲是哪一头羊。
他在很小的时候问过母亲一次,他的父亲去哪里了。
接下来的两天,母亲嘴角是扬着的,但眼里没有笑意,只有闪闪烁烁的波光。
从此后,桑落久就再也不问了。
他从村中大人的言谈中,撇开一些过度侮·辱的言辞,拼凑出了一个大致的真相。
——母亲年轻时,救起了一个为魔道所伤的花姓道长,细心照料。那名道长留在李家村中,养伤半年,被她美貌和温柔吸引,以一枚玉佩为信,与她定下终身,母亲的爹娘也默许了此事。
后来,母亲大了肚子,那花道长却接到一封灵信,说他父亲修炼出了岔子,走火入魔,如今已是强弩之末,行将就木,需得他赶快回家。花道长说母亲身怀有孕,不宜远行,承诺说待他料理完山中事务,定然回来相接。
他这一走,便再没有回来。
母亲握着玉佩,痴痴等待,直到产下孩子,她与自己的父母才渐渐意识到,他们根本不知那位花道长家住哪里,仙山何处。
父母自是不会有错的。于是,错全归在了母亲身上。
最后,父母受不了村中人的指指点点,让女儿带着家里的三头羊,一卷为新婚备下的被褥和一个呱呱啼哭的孩儿,去了漏雨漏风的李家老屋居住。
随着桑落久一点点长大,村中孩子们对桑落久的嘲笑欺辱变本加厉,有的时候,他们甚至会跑到母亲面前问她,要不要送她一头更年轻的公羊,惹得母亲又是羞恼,又是难过。
几天后,带头闹事的孩子上山砍柴,在必经之路上被一只生锈的兽夹夹住了脚踝。
当那孩子一路惨叫着被带回村子里时。许多医生都说,得去采山中土生土长的疗伤草药“升息草”,研磨成汁,涂抹在患处,不然别说这条腿,就连小命怕是都保不住。
孩子的父母急急上山去寻。
但许是天命,平时并不少见的升息草,这时候居然一棵都找不到了。
在孩子父母几近绝望时,居然是桑落久拿了一把升息草,一瘸一拐地来到了孩子家门口。
他说,这是他在断崖边采的,为此,腿上还被树枝划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
那孩子的腿就这么保住了。
孩子的父母对桑落久千恩万谢。
对此,时年六岁的桑落久已经有了成年后如沐春风的笑颜雏形:“娘亲教我,要善待乡亲邻里,这是我该做的。”
母亲骄傲地摸着他的头发,夸他做得好。
他蜷在母亲怀里,嘴角微微放了下来,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安心。
但后来,他连这点幸福与安心都没能保住。
在他七岁那年,他家中莫名起了一场大火。
成群的羊挤破栅栏,各自奔走,他裹着湿透的棉被,被娘亲从着火的小窗中丢出,但娘亲还未能跳窗,便被压在倒塌的燃烧的屋顶下,再无声息。
而他还没来得及扒开废墟,就被一双手牵起,腾入空中,一路驾雾腾云,飘飘然地被带入了一间全然陌生的道殿之中。
把他带来的道人,大家都唤他花二爷。
他一一介绍,说这里是飞花门,最上头那个美髯缁衣的,是你的父亲花若鸿,旁边的空位,原是留给与飞花门毗邻的、百胜门的祝大小姐、如今的飞花门掌事夫人的,但她身体抱恙,不能前来。下首左侧第一位坐着的,是你的二弟花别风,奶娘怀里抱着的,是你的三弟花别霜。
而花二爷自己,是花若鸿的弟弟。
上位的花若鸿把桑落久牵到膝头坐下,握住他的手,作父子情深状,解释道:“我这些年来,一直在叫你二叔远远观望你们母子两个,却什么都做不了,没想到今日却阴差阳错地救了你。……是我对不起你的母亲。”
他压低了声音:“当年,为父确实有不得已的苦衷,父母之命,不可违背,尤其……祝娘是我父亲临终前指给我的,我不可不娶。为此我一直无颜见你们母子,如今李娘出了事,我自是要尽父亲之责的,将你接回,好生教养。”
桑落久眉眼低垂,眼珠却不着痕迹地转动着。
他看向那个对自己一脸不加掩饰的鄙夷的二弟弟,看向那个虽然抱着孩子,却若有若无地探听着这边动静的奶娘,又看向了旁侧的空椅子。
自家的用度,桑落久向来清楚。
这些年来,爹亲没有送过母亲任何东西,只当这对母子不存于世,分明是对他们不管不顾了七年,为何在他家中失火后,会这般迅速地赶来?
阴差阳错?何来的阴差阳错呢?
娘亲一向小心火烛,而桑落久更是生性谨慎,今夜的烛火,是他亲手灭的,又何来那一把毫无缘由的天火?
而二弟弟花别风对自己的厌恶,可不像是早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存在。
那仇恨还新鲜着,自幼体悟了不少人情世故的桑落久能察觉得到。
也就是说,那名道门世家出身的夫人,怕是新近才知道,丈夫在外面有一名老情人,还有一名私生子。
如果是这样一位娇小姐,想必会要求花若鸿将两个人一起杀掉。
但对花若鸿而言,女人是无所谓的,但儿子是自己的。
于是,母亲死了,他还活着。
桑落久执住花若鸿的手,想,我从未谋面的爹亲啊,若我是你,放了那把火、抹去了娘亲这个“错误”后,我会再耐心等上一月半月,在这个孩子被人嘲讽为克母克父、饱受屈辱之时,再伸手相助。到时候,我一定会更感激你一些。
……你太心急了。
但他什么都没有说。
花若鸿把事情做得这样粗糙,明摆着是把他当做一个不谙人事的七岁孩童对待。
那么,他也该给他一个七岁孩童应有的反应。
桑落久抬起头来,含着眼泪对父亲一笑,嘴角的弧度、眼里的浅光,与母亲一模一样。
他明显感觉到父亲浑身一震,眼中伪饰的柔情多了几分真实,拥住他,悲从中来:“别云,是父亲对你不起,是父亲对你娘亲不起——”
他的哭泣是真实的,因此桑落久也应和着流下两滴泪来,看得底下的花别风脸色难看至极。
而一旁的三弟花别霜也似有所感,在襁褓中大哭起来。
桑落久花了一夜时间,把自己拾掇得干净利落。
在这期间,他只花了一个时辰,窝在墙角无声痛哭了一场。
早起后,他擦干眼泪,主动向那位祝夫人请安,起得甚至比她的大儿子还早。
祝夫人看起来面色红润,不像有病,但她看着桑落久的眼神是冷的,大抵也是不满丈夫杀母留子,竟带了这孩子回来,给她添堵。
这小子若是和他娘一样,远远地死了,倒是眼不见心不烦,可叫她亲自动手,杀了这么一个眼神如水般柔软的小男孩,祝夫人自认还没那么残虐。
桑落久对祝夫人的眼神视而不见,而是慢步走到了花别霜身侧。
“真是可爱。”桑落久温柔道,“夫人,我可以抱抱他吗。”
祝夫人露出虚假的浅笑:“自是可以的。你们是亲兄弟么。”
从那日起,桑落久成了小少爷的仆从、侍卫,二少爷的沙袋、拳桩。
祝夫人当然不会信任这样一个牧羊女养出来的穷小子,暗地里派嬷嬷监视着他。
他经手的饮食、衣料,都要经过嬷嬷仔细的检查。
如果桑落久敢对她的孩子下手,那她便有了足够的理由向花若鸿告状,把他轰出飞花门去。
然而,桑落久实在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孩子。
他不仅没有动半点手脚和不该有的心思,而且对霜儿是真心实意的好。
霜儿半夜啼哭时、更换尿布时、牙牙学语时、蹒跚学步时,都是桑落久在旁伺候,一字字地教,一点点地宠,几次生病,也都是桑落久衣不解带守在旁边,一夜一夜地不睡觉,就连那负责监视的嬷嬷也着实被感动得不轻。
在学会说话时,霜儿说出的第一个词是“爹娘”,不是“大哥”。
这点细节,让祝夫人很满意。
她喜欢桑落久这份驯从和识时务。
但她却没有发现,霜儿喊爹娘时,是对着桑落久的方向的。
相比三弟对他的依恋,比他小了七个月的二弟花别风就很是厌恶桑落久了,因此,在陪二弟练剑时,桑落久总会被自小习剑的他打得浑身淤青,倒地不起,有几次甚至被打得咳了血,也只是自己去井边默默将衣服和脸洗净,然后鼻青脸肿地去照顾霜儿,笑脸相迎,丝毫不提自己的苦楚。
霜儿懂事开蒙后,很是心疼他:“大哥,你怎么就由着二哥欺负你呢。”
桑落久捏捏他的小脸蛋:“这不是欺负,你二哥是在帮大哥磨炼剑术。”
霜儿气坏了,认定他大哥心眼太实,便偷偷去锯断了花别风心爱的木剑。
花别风险些气死,兄弟二人彼此恶语相向,最终发展到了拳脚相加的地步。
霜儿年纪小,摔倒后磕破了额头,痛得哇哇大哭。
自此,这一对兄弟便结下了梁子。
花别风换了一把新剑后,虐·待桑落久越发起劲,他身上往往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看得霜儿心痛不已。
他跑去找母亲告状,但母亲话里话外,居然是维护二哥更多,并不把大哥当回事儿。
小孩子的脑袋里,只有“谁对他好”这个简单的认知,因此霜儿又气又不可思议,和母亲也大吵一架,负气离去。
祝夫人又惊又疑,被幼子过度袒护那个小野·种的模样刺痛了眼。
当夜,桑落久在主殿前跪了一夜。
后半夜,霜儿也哭着跑了来,说大哥跪,他也要跪,就连嬷嬷也为桑落久求情,说自己时时跟在霜儿旁边,桑落久真没有在霜儿面前刻意挑拨过什么,夫人、二公子的坏话,他一概未曾说过,是霜儿性情冲动,又重感情,太护着他这位大哥。
祝夫人不忍爱儿受苦,只得叫起桑落久,打发他去与二儿子同住,不许他再与霜儿亲近。
桑落久也乖乖听了话。
但霜儿听不听话,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霜儿常常跑来二哥的住所,给他送糕点,桑落久也会吹母亲曾吹给他听的沂蒙小调给霜儿听,二人倒是兄友弟恭,十足亲热。
花别风在主殿听见,难免出来嘲讽一两句:“这里没有羊给你放,你省点心力吧。”
不等桑落久开口,霜儿总会先帮他骂回去。
霜儿与这位二哥,渐成水火不容之势。
花别风心情一旦不好,就会将满腔怒火撒在桑落久头上。
在他看来,他这位便宜大哥性子疲软,天资平平,却总是笑得春风一般动人,也不知道在笑些什么,叫人生出一股无名火来。
因此,他常用家传剑法,在他身上左挑右刺,每次不戳出他一身伤来,绝不肯罢休。
很快,桑落久长到了十五岁。
这八年来,这剑川飞花门中,出了许多叫道门中人啧啧称奇的奇闻异事。
花二爷与花若鸿房中的一名侍女夜半私会,被花若鸿撞破。
不知为何,花若鸿大发雷霆,兄弟二人大打出手,反目成仇,花二爷带着那名妓·女离开了飞花山,这一对兄弟竟有分崩之势。
据传,那名侍女相貌很是肖似死去的牧羊女李氏,是桑落久与父亲一道出山游逛时,在外偶遇的一名扶窗揽客的妓·女。
桑落久随口说,她的眉眼真像母亲。
别的,他什么也没说。
而那名妓·女后来不知为何就上了飞花山,负责照顾花若鸿的衣食起居,不知为何,又和花二爷勾搭在一起。
据她说,是花二爷先送信给她,二人鸿雁传书,便渐生情愫。
花二爷离山后,花若鸿与祝夫人大吵一架,祝夫人一气之下回了娘家,飞花门与百胜门之间,隐有了裂隙。
一个月后,花二爷被烧成焦炭的尸首在一间马棚中被人发现,许是有人买凶杀人,许多人纷纷猜测,是不是曾与花二爷争执过的花若鸿所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