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矿工雄风-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明飞正想着,不料禁闭室传来宋仁军阴森森的声音:“不要在这里假猩猩,我现在什么都不是了,还叫命令战士叫我宋司令,你这不是寒碜我吗?”

隔着墙,陈明飞朝里喊道:“宋司令,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啊?铁血军谁不知道你对我有意见?”

“呵呵,你误会了,我从没对你有什么意见!”陈明飞心道,“都这样了,宋仁军的还不知收敛,这样也太容易得罪人了。真是出了名了又臭又硬啊!”

“哼!”

“宋司令你好好休息,我这要还去查夜,就不打扰你了!”

“我就知道人走茶凉,你快滚吧!”

一个“滚”字差别没把陈明飞气疯了。本来自己是好心好意来的,宋仁军不领情也就罢了,临走还送一个“滚”字,怎么说自己也是掌管着十万人马的空突师师长兼第四军军长啊,怎么官做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人会对自己用“滚”字?陈明飞气归气,但都只是在心里,要他反唇相讥,他是决不会干的。

悻悻的,陈明飞离开了。

天刚蒙蒙亮,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开了,俄军昨夜已经撤走,伊犁城保住了,我们的胜利了。

俄军连夜撤走,这对于战士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对于想扩大战果的陈明飞来说却是一个坏消息。

由于伊犁城小,飞艇无处降落,所以只得找了些大树系着缆绳,使浮在空中的飞艇不至于飘走,由于没有降落,这倒给今天快速出击提供了方便。飞艇上的成员大多留在艇上过夜,顺着缆绳降下来的,只有伞兵和弹药,还有陈明飞这个空突师师长。

听到俄军撤走的消息后,陈明飞首先想到要追击,但是骑兵军仅剩下三千人了,又处在极度疲惫的状态,而伞兵呢,数量太少,仅一千人,又不会骑马,既便能追上俄军,以一千对数万俄军?这太危险了,搞不好会被俄军吞掉。

不甘于就此让俄军逃走的陈明飞,只得单独率领飞艇去送上俄军一程了。

虽然不知道俄军会从那条路逃走,但是数万人马走过,地面上必定留了不少痕迹,空突师顺着这些痕迹,快速追去。在黑夜中行军十分不方便,俄军紧赶慢赶才走了四十公里,以空突师的速度,很快就追上了俄军。

子弹不多了,追上俄军的飞艇只得用步枪射击,外加航弹轰炸。经过昨天的教训,俄军也找到了躲避飞艇的办法。远远的发现飞艇追来后,行进当中的俄军立即四散开去,纷纷躲进草垛树林。如此一来飞艇轰炸所造成的伤害也就非常有限了。

眼见轰炸没有什么效果,想到这里弹药补充不方便,陈明飞只好命令返航了。

返航后不久,总司令龙居士的电报已发来了,鉴于骑兵师损失惨重,伤员众多,命令剩下的骑兵军战士搭剩飞艇返回基地休整。伊犁城的善后工作由留下的伞兵完成。军械物资全部留给伞兵。伞兵可以视情况自行招募当地百姓扩充兵力,最大充许扩展为一个师。在伊犁城保卫战中牺牲的百姓,可以按铁血军阵亡烈士的标准发与抚恤金。牺牲在俄军屠刀下的满清降兵也是好样的,他们也应当享受铁血军的待遇。

至此,铁血军与俄军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到今天划上了句号,尽管这个句号并不圆满。

留给人们的除了累累白骨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沉重的思考。

首先,从战争起因上来讲,双方都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突发作战。但是俄军蓄谋已久,物资准备充足,在人力上又占着绝对优势。而铁血军则像无头苍蝇一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俄军包了饺子。

其次,在战争之初,铁血骑兵军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高速度,立即突围而去。然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北伐军司令选择了死守。

俱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空突军的到来,是此次战役的转折点,经此一战空突师的作用愈发明显。对于像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拥有一支俱有快速远程投放能力的部队是何等重要啊。要不是中国有空突师,此次骑兵军必定全军尽墨。

俄军的表现相当的顽强,其将领的指挥也是非常的果断,先是趁我军立足不稳果断的挥师包围了伊犁城,在我空突师到来之后,知道已无取胜的把握的情况下又果断的撤离,决不贪功恋战。

从战果统计上来看,俄军损失折将,却没拿下伊犁,好像是失败了。但是他打残了骑兵军,暂时解除了骑兵军对自己的威胁,从这一点上来,俄军是胜利者。我军保住了伊犁,表面上看是胜利者,但是此战我军损失惨重,在付出了军民高达九万多的伤亡后,只得到了一个毫无实际利益的伊犁城,从得失上来看,我军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除此之外,通过这次交锋,我军虽明白了俄军的实力,但相对的,我军的实力也曝露给了俄军。我的对俄战略计划是,首先麻痹敌人,积累力量,最后再趁俄国还在做春秋大梦时,一举打垮俄国,但是这一战让俄国惊醒了,我的灭俄大计有落空的危险。所以从这个全局战略规划来看,此战,我军是彻彻底底的输了。

考虑来考虑去,我想得越深,失败引发的怒火就越大,怒火大了,要有发泄的对像,而担任此次北伐军指挥任务的司令宋仁军,则成了我欲除之而后快的对像。要不是他贪功冒进,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冒险去攻占伊犁,怎么会有此次中俄之战?占了伊犁之后,明知自己准备不足,俄军又势大,理应趁早突围才是,可是这个宋仁军偏偏要死守。即使我电令他突围,他也抗命不听,一系列的错误,最终导致了,此次伊犁保卫战表面上的胜利,实际上的惨败。

几天后,宋仁军随着空突师回来了,将他如何安置,却让我为难了。首先他率领北伐军平定了西北,最后又在伊犁浴血奋战,虽损失惨重,但是从表面上看来,保住了国土不失,这是一场大胜仗。经此一战,宋仁军甚至可以当之无悔的戴上“民族英雄”的帽子。对于这位表面上看来劳苦功高,又战功赫赫的名将,如果不奖反而惩罚,怎么也说不过去啊!

对此,我也只能以苦笑置之。在庆祝北伐胜利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宋仁军被正式授予上将军衔,算是对他功劳的肯定,安排他做铁血军校的副校长,将他冷处理。宋仁军似乎有话对我说,几次通过我的机要秘书表示要见我。对于这样的要求,我以没时间的借口给拒决了。像宋仁军这样表面功夫做得漂亮,却又在战略上处心积虑的与我作对的人,虽有才,却不能用之,真是可惜。

由于平定了中国东南和西部两大块,控制在中国大部份地区,又接受了湖北水师、江西兵以及西部数万兵马,铁血军急聚扩大,在军队编制上也该有所调整了。

江中源经过军校的培训后,调去担任第四军军长。

长江水师,由于接收了满清湖北水师的五万多人,再加上原来的三万多人,这样总计就有了八万人。以八万人的规模再用师级编制,明显不够了,因此将长江水师升格为军级编制,杨岳斌相应的也就升为中将军长。

正式成立中国空军,陈明飞任空军司令,下辖飞行团、空突师和伞兵师。其中的飞行团还处于保密状态,它拥有最新研制成功的飞行母机八架、仿后世德国福克式单翼铝合金战斗机64架和国清式轰炸机20架。

北伐军平定晋、陕、甘、新,后收剿的土匪、清兵和团练后,去掉愿意回家务农和老弱之后,仍有三十万之众,这三十万人现在还呆在设在西部各大城市附近的军营里。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就可以训练完毕。按照原来的计划,是要仿照后世的做法,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边训练一边屯垦,再加上设立的几个武器生产基地,使其可以就近补给。等将来灭俄战争打响之后,这将是我的一支切断俄国乌拉尔山脉东西交通的一支奇兵。但宋仁军被冷置起来之后,这个庞大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人选就令人头痛了,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

第六部 共和国的诞生 第九十七章 调整(2)
(更新时间:2006…2…25 20:14:00  本章字数:3217)

30万印度兵的安置也是一个老大难题,按照我的原来的想法,将这些人打散了,安插到各师去,但是从已经按插了印度兵的各师,反映上来的情况来看,这些阿三的表现可不怎么好。首先是语言上的不通,有印度兵的地方,不论是军队还是地方,都要被他们闹个鸡犬不宁。其次,这些印度兵在饥饿时还好管理,现在他们温饱的时间长了,人也就变成懒散怕死起来,真不明白,这些印度人难道天生就这么贱吗?不用皮鞭不用饥俄,他们就不动一动?花了大价钱将他们从印度运来,又花费了无数人力物力将他们训练成军,总不至于一次都不用就解散吧?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多次深入调查,找了上百名印度人谈话,算是理出了一点头绪,原来他们处在汉人当中,由于语言、人种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被人歧视,既使做出了贡献也不被人理解。这让他们觉得没有前途,心灰意冷。看来有必要将他们独立编队,中下层军官也由印度人自己担任,由印度人自己管理自己。可这个独立编队,多大的规模才是比较合理的呢?团级太小,师级我又有些放心不下,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旅级单位了。但是铁血军各师现在都没有旅级编制啊,各师按照作战任务的不同,拥有6到8个不等的团,这样的编制主要是为了适应国内战争的需要。不过我现在的目光已不在盯在国内了,而是放在与俄国的决战上。从伊犁保卫战看来,俄军一个师拥有一万六千人,比起我军一个标准师要多出三千人,这样当一个师对一个师的时候,我军在武器方面的优势会被俄国人数上的优势所抵消。看来为了适应将来对俄作战,我军有必要扩大师级编制。按三三制的原则,在师与团之间加上旅级单位,原来各师的6个团可以编为二个旅,再插进一个印度旅的3个团,这样全师就有9个标准团,共计13950人。如果再加上师部直属的炮兵团、警卫营、侦察/通讯营、后勤营这样全师就有一万七千到一万九千人。这样的编制在面对俄军时应该有优势。但是三十万印度兵需要65个师来安插,而我军现在可没有那么多师啊,只好将多出来的,编为补充旅。

解放东南各省时也收剿了十多万土匪、清兵、地方团练和农民起义军。这些人被编为第五军,由清军降将定海总兵葛云飞担任。

军队调整之时,也是一场人事的大变动,各级将领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希望借机“更上一层楼。”如果用后世的讲法,这可以称得上是“跑官要官了”,不过与后世不同的是,我这里是凭功绩、凭能力要官,而不是靠贿赂、凭关系。我的案头摆满了各级将领的档案材料,有的材料只有一页纸,有的厚达几十页,这其中最显眼的是重火力师的张炮给我的材料,这材料的标题赫然是《关于成立装甲师的建议》。好家伙,这材料厚达六百页,从装甲师的定性分析到所需耗费资金多少的定量分析,从笼统的编制到详细的技术兵种要求,应有尽有。

这那是一份建议啊,这分明就是一份详细的装甲师成立计划。对俄作战,如果按常规出牌,中国要想取胜,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中国急需有一张拥有绝对优势的王牌,而装甲师正是我计划中的王牌。相信以装甲师凶猛的火力和快若闪电的突袭速度,一定可以轻松撕碎俄国熊,从而大大压缩中俄战争的时间,减少我军的伤亡。

现在坦克厂已经建成,第一辆坦克已经隆隆驶出厂门。

这种四三式坦克,仿后世苏T—34式坦克设计,拥有一门80毫米坦克炮,一挺重机枪,主体长6。1米,宽3米,前装甲80毫米,侧装甲60毫米,后装甲45毫米,自重30吨。500匹马力的坦克专用柴油机加满油,可以让坦克以30公里的越野时速行驶249公里。在公路上行驶更快,可以用55公里的时速,行驶400公里。

坦克厂建好后,原班人马现在又投入到装甲车厂的建设中,这个装甲车厂预计十四个月就可建成,年产能为二千辆。

真没想到,我的坦克才出厂,张炮就已做好了一份装甲师的成立计划。我记得在去年12月份时给张炮出了一个思考题,活跃一下他的头脑。没想到11个月后,张炮竟给了我这么重的一份答案。

看完张炮的《关于成立装甲师的建议》材料,趁着余兴,连夜找来张炮详谈。

“哈哈,我的大炮兄弟,这么晚找你来,没耽误你的休息吧!”

“作为军人,要随时待命,别说现在是十二点,就是凌晨三点,我也是处在待命状态。”

“好!军人就要像你这个样儿!”

“司令,你找我来,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

“呵呵,你倒比我还着急啊!大炮,你是高级将领啊,高级将领不比初级军官,需要有些涵养的功夫!”

“是!”张炮挺直了腰,站得如同一棵青松。

“大炮兄,现在不是在军营里,用不着那么拘束,我们坐下谈。”

大炮以标准的军人坐姿,寻了一张离我不近不远的椅子坐了下来。

“你的《关于成立装甲师的建议》我看了,讲得很详细,我看这完全可以作为我军成立装甲师的计划书啊。”

“司令您过讲了,这不过是我从后世的资料中东一点西一点抄来的,没有多少我原创的东西。”

“大炮你不要过谦,我看得出为了写这份材料,你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没有实践过,写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

“你也知道面对俄军,装甲师将是我军能够取胜的重中之重,还有东北、西伯利亚、东欧、北美都有大片的平原,正是装甲师的用武之地。我估计当我军发动征服欧洲的战役时,东欧平原就是东西方力量的决战之地,到那时谁的坦克、装甲车多质量好,谁的装甲战术高明,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装甲师的前途无量啊。至于装甲师如何建立,我们谁都没有经验,需要从头摸索,战术编排、训练、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需要耗费指挥员的大量心血,大炮你有信心挑起这副重担吗?”

“我能!”大炮自信的看着我。

“哈哈,我就知道你行的!我想由你从头组建一支全新的秘密装甲师。坦克、装甲车生产一辆你们师就接收一辆,接收一辆就训练一辆,装甲师要尽快形成战斗力。装甲师的技术含量很高,驾驶员、车长、炮手、后勤维修人员都需要培养起来。文盲战士是很难学会这些的,大校、军校里的学生你可以优先挑选。我记得我们刚来这里时,我矿职工子弟8到12岁的儿童有801人,现在五年过去了,这批人当中十五岁到十七岁有四百多人,我给你一百个上限指标。这些人平均有113的智商,又受过五年的正规军式训练,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个顶个都是优秀的军人,一直以来我都当宝贝一样供着,别的师找我要,我一个都不给,现在我一下子就给了你一百个,大炮你可得给我用好啊!”

“谢谢。”大炮不会不知道,这一百个人的份量。所以听完我说充许他挑一百个,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啊,只得连声说谢谢。叫这些矿里的优秀儿女去战场拼杀,我也是无奈之举,装甲师要的是拿握了高技术的人才,没有高智商很难成为合格的坦克驾驶员。对于现在这一百五十年前的中国人,我虽没有做过智商测试,但凭感觉我可以知道,他们的智商是无法与一百五十年后的中国人相比的。我军坦克的性能之高,按照正常历史,得一百年后才会有相同性能的坦克出现,高性能的坦克需要高技术人才去驾驶,训练清朝的中国人去开坦克我有些不放心,不得已而为之。

“不要谢我,我这也是被逼得这样啊!”

“逼的?司令,您不是说过,要将精力转移到济经建设方面来吗?满清留着不打,等个五六年后,再连俄国佬一起打吗?今天听您谈话,我怎么感觉,好像很快就要开打了?”

“原计划是这样,可是我们的宋司令,已经狠狠的教训了俄国佬一顿。经此一番教训,俄国人要是还不惊醒,他们就不是俄国人了。想必俄国经此伊犁一战之后,必定会在军事变革中奋起直追。虽然将来,我们在技术上还能够领先俄国,但是到那时,中俄之间的技术差距会减少。中俄决战开得越早,中俄之间的技术差距就越大。要想以较小的代价解决俄国人,现在只得加快与俄国决战的计划。”

“喔,这一切都是宋仁军给闹的!”

第六部 共和国的诞生 第九十八章 两京(1)
(更新时间:2006…2…26 20:04:00  本章字数:4232)

自宋朝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南京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的繁荣带动文化的发展,不少统治者看中了南京的山川都会,纷纷在此建都,到现在已是六朝古都了。与南京相呼应的就是北京了,自元大都以来,历经元明清三朝七百多年,直到后世的新中国都在此建都。一南一北两京相映成趣。古书上常说一统天下,其标志就是指的攻下前朝旧都。
历史上,在南京成立的王朝要么是被北方游牧民族赶到南方,要么就是偏安于南方半壁江山的王朝,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短命。

曾国藩“胜守”南京以来,到今天已是“胜守”了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里,我不断的派使者前去劝降他,不料他对满清的忠心“可彰日月”铁了心的就是不降。曾国藩死命不降,我又出于减少伤亡的考虑,只得采取围而不攻的办法,期待着最终迫降他。慢功出细活,只要肯花时间,我相信总有一天,曾国藩会认清形势,幡然醒悟的。不料铁血军在伊犁与俄军打了一仗,时间一下子就变得紧迫起来。为上早日解放全中国,发挥全国之力打击俄国,我再也没时间和曾国藩磨洋功了,加紧了对南京的围困。

为了这最后的对满清之战,参谋部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我将这一计划命名为“两京”。

按照“两京”计划,铁血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南京方面,整编后的长江水军可以用绝对优势控制长江水域,完了东南解放任务的第二军和第四军团团围住南京。长江水军有八万人、第二军有九万人、第四军有七万人,再加上在杭州上海一带训练的第五军十三万人,相信总计三十七万大军,一定可以将南京曾国藩的十几万人围成铁桶一般。

北京方面,由海军运送陆战师从大沽口登陆,攻占天津进逼北京。运送重火力师从葫芦岛登陆,攻占山海关掐断满清逃往东北的道路。与此同时,空军派往山西协助第三军越过太行山攻占北京。这个计划规模庞大,铁血军拿出全部实力,同时攻打南北两京,表面看起来北轻南重,实际上是南轻北重,南面是人数众多,却是围而不攻,北面是一定要拿下,相信等我军拿下北京,灭了满清之后,南京清兵在失了主子,必定会丧失抵抗的勇气,举城投降自然不在话下。南北两京同时开战,这样的战略部署,也算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先河了。

战争的进程很快。

1845年4月3日,陆战师攻占天津。

1845年4月7日,重火力师攻占山海关。

1845年4月9日,第三军兵临北京城下。

四月的天气对于古老的北京城来说,还属冬寒未尽之时,偶尔还会下一场大雪。躲皇宫里的道光,虽然裹着厚厚的狐皮衣,但仍抵不住城外隆隆的炮声,送来的巨大寒意。北京城内虽然还有十万装备了新式枪炮的八旗兵、禁卫军,但通过这些年的战争,道光心里明白,这样的部队并不是城外教匪的对手。他所依靠的曾国藩,如今也被围在南京动惮不得,看样子是指望不上了。团练数量众多,加起来总数甚至还会超过铁血军的人数,但却是离不开故土,每一支数量又少,再加上没人统一指挥,即使来京勤王,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前些日子,道光天天早朝,期盼着有某个大臣,灵光乍现,能够蹦出一个退敌的好主意。但是每次早朝,大臣们个个噤若寒蝉,太和殿内群臣大眼瞪小眼,愣是没人可以吭出个屁来。

“平日里个个都说忠君报国,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真要到了国家危难之际,又一个二个的全都成了哑巴,我养你们有何用?”每次早朝结束时,道光都用这句话结尾,这几乎成了惯例了。

“难道大清二百多年基业就要断送到我手里了吗?”国事糜烂,使得道光在夜里难以安枕。

“汉人太多,能治则治之,不能治则退回关外,骑马牧羊、打鱼狩猎,自在逍遥。”这是满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的话。道光少年时读到这句话总认为顺治帝太懦弱了,如今再一次读到,道光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以少御多、以满御汉非雄才大略不足以成事。道光自视甚高,总以为自己比起太祖努尔哈赤来虽不如,但也算是一位明君了。如今教匪越闹越烈,甚至打到北京城外来了,这一切的一切,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无能,应当归绺于臣子的无用。

“难道大清气数已尽,非得退居关外吗?”不过即使退到关外去,教匪也未必会放过自己,想清了这一节,道光摇摇头将这一想法丢出脑外。

这些日子,外国使节来往的愈发频繁了,英夷不断的将他们探来的一些教匪内幕消息知诉道光。俄夷更是愿意直接出兵剿灭教匪,但他们提出来的条件也太难以接受了,占了外兴安岭和库叶岛还嫌不足,现在竟要整个东北。关外乃大清的龙兴之地,怎可赠人?经过谈判,俄夷最终同意,只要除满洲以外的东北,让大清仍保有祖宗的龙兴之地。道光本想咬咬牙,硬着头皮答应。无奈有不少大臣拼死力谏,说什么俄夷狼子野心,不足为信。再加上道光自己也举棋不足,这事就此搁置了起来。

如今教匪已围了城,国之将亡,借“俄兵”的想法又冒了出来。借俄兵之举虽有前门拒狼后门进虎之嫌,道光相信自己能力超强,可以做到“驱虎吞狼”。最好打个两败俱伤,让大清缓一口气。不过这样卖国丢脸的事,道光自己是不会去做的,口喻奕山“着情”办理。道光虽说的含糊,奕山还是听明白了,心领神会之下,奕山不声不响的与俄国公使签了《中俄密约》。密约中规定,满清正式承认俄国已占领的黑龙江以北大块土地合法,还将满洲以北,包括后世黑龙江省的全部和吉林省的一部在内的大片土地割让给俄国,条件是俄国出兵助大清打败教匪。

俄国公使拿到密约之后,欣喜若狂,将这视为自己的一次伟大胜利。拿着条约兴冲冲的踏上了回国的路程。不料他路经山海关时,露了陷,结果被张炮拿下。当张炮看到从他身上搜出条约时,气歪了嘴,大呼满清卖国。我知道这事之后,命令第三军和空突师加紧攻城,重火力师也调了过去,从北面猛轰北京。以前怕大炮毁了古建筑,所以不敢用重炮轰城,现在顾不得那么多了。在关外满清还有十几万大军,这些人如果带领五十万俄军,赶到北京城下,而我军那时还没攻下北京的话,必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当中。

懦弱的满清守军,在我军不用大炮的情况下,任借着高大的城墙,还能守一阵子。大炮一轰,清兵就撑不住了。

1845年5月1日,铁血军集中了五百门大炮,猛轰北面城墙,仅十分钟,耗费了无数人力建造的北面城墙就变成一堆瓦砾。战士们呐喊着,冲进北京城。

同日下午五点,我军攻进内皇城,活捉了被烟火熏昏了的道光。要说这道光倒也硬气,本着“国君死社稷”的想法,竟要放火自焚。道光想死,他身边的太监可不想死,从火场中逃了出来,被铁血军战士捉住后,又领着战士们救了道光。

道光还活着,这倒给我添了麻烦,杀还是不杀?如果不杀的话又给他安排什么样的位置?如果杀的话又定什么罪?我自己定不下来,就给踢给高好法院去审理吧。最好法院接到这个案子,也很为难,如果用新政府的宪法来判断,道光万死不足赎其罪,但道光是满清皇帝啊,这个宪法却是新政府的宪法,道光以前的所作所为又不是在新政府控制的范围内,所以要想定道光的罪,首先要明确到底用什么标准来衡量。

道光案的审理,法官和陪审团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看来这事,没有几年功夫是定不来了的了。令法院头痛的除了道光外,还有满清一大批官员的审理。这些人可不像道光,定不下来可以先关起来,慢慢的研究后再定。满清高官贵族,皇亲国戚,上上下下,足有七万多人,关个十天半月的还能凑合,要是在定罪之前关上几年,那可不行啊。法院找过我几次,想探听一下我的意见,嘿嘿,如果什么事都由我做,还要你们这些法官干什么?法院的人每次来问,我都闭口不言,急死他们!哈哈。

南京城采取严密围困之后,仅一个月,城内就发生饥荒,每天都有人饿死。这样的结局,可不是我想看到的。于是网开一面,在南京城外设立数百个饭铺,城里的士兵或百姓都可以自由的来吃。吃完之后,来去自由。曾国藩先是严令禁止,城内士兵和百姓出城吃饭,但是不论怎样的严令,都抵不住饥饿的折磨啊。城内百姓清兵纷纷偷偷的跑出城来喝粥,喝完之后,大部分都不愿回去继续挨饿了,有亲朋的投亲靠友而去,没亲朋在铁血军后勤部寻了一份工作,赖以养家糊口。只有少部分念着满大人的好,又回去了。曾国藩知道拦不住了,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曾国藩死硬的不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要说他忠于满清吧,在北京未攻破之前,还说得过去,但是现在满清已经完了,曾国藩守着这一座孤城又有什么意思?从后世历史上曾国藩的表现看来,到还真处处显得他是一个忠臣,即使他手握几十万大军,权势熏天之时,也没有动过造反的念头。曾国藩虽没动过造反的念头,但满清可没给他好脸色看,不断的给他小鞋穿,后来太平天国灭了,满清立即“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剥了他的兵权。对此,曾国藩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怨言,欣然的接受了。后来满清又顾虑到曾国藩和他弟弟曾国荃两个都是封疆大吏,曾家的权势太大,于是处处提防。曾国藩敏锐的察觉到了朝庭的想法,他不但不据理力争,反而用一封家书,劝弟弟“告病还乡”。

方方面面,都可表明曾国藩是处处为朝庭着想的大忠臣。曾国藩的机灵与忠诚,让他平安的度过了一生。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统兵大将,手握重兵,又被朝庭猜忌,能得善终的一个都没有,唯独曾国藩例外。所以在后世中国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官学曾国藩,为商学胡雪岩。”

我思忖了很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