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最大与最小-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次转播,是在上海的英国租界最高的国际饭店上进行的。那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之一。在国际饭店内,受邀请的英法等各国记者临窗眺望黄浦江,用发给他们的军用望远镜目睹了日军舰队的覆灭,无不为之震撼。国际势力终于开始反思,在中日之间调停战端时,应该放弃牺牲中国利益的绥靖政策了。
杭州空战
淞沪会战很快进行到了第二阶段。我军对日军扼守的上海租界开始了地面进攻。
当时日军在上海守军人数并不多,只有5000多“武装侨民”,以及约3000多的正规军。但日军在租界中心修建了坚固的水泥工事。我军当时布置的最重型的火炮仅有150毫米炮,不足以摧毁敌军工事。况且上海日租界也有多片高楼区,很适合打巷战。我军若一味强攻,势必伤亡惨重。
林伯虎不慌不忙,他先扮足了文明。由陈诚出面,频频通知日军将妇女小孩和普通平民送出来,交给红十字会看管。他又组织疏散了所有的中国人,以及周围其他国家租界的侨民。这些疏散活动,一直花了48小时。他还让韩大嘴大肆宣传疏散活动,尽显中国“仁义之师”的风范,把陈诚趁机捧成了东方最文明的军事首领。
陈诚得此“最文明的军事领袖”的虚名后,心中却哭笑不得,这才知道林伯虎的心计。就凭这样一个虚名,注定了当一辈子“擅长演示打炮”的“公关将军”,再也得不到打硬仗的机会了。
然后林伯虎换上了在德国训练出来的铁血将军孙立人,在外围展开攻势,将日军往日租界中心压缩。前期战局进行得比较顺利,日军一开始利用在租界区的一些日式住房进行防御。然而这些木质的日式住房很容易着火。孙立人安排部队,靠堆沙袋建立防御带,堵住街道之间的通道。然后放起火来,将一条条街巷彻底烧平。
这些街道里,防守的主要是一些日本“武装侨民”,被烧得鬼哭狼嚎,冒烟突火地往外逃窜。在上海的日军作恶实在太多了,与我军还有128淞沪会战的旧仇,不同于那些登陆广州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孙立人根本没有抓俘虏之心,只叫部队一顿乱枪打死了事。那些守在日租界中心的日军,远远看见,无不胆战心惊。林伯虎在暗中又再次请韩大嘴大肆宣传,将孙立人这位铁血将军渲染得有如三国之张辽,可以治日本小孩夜啼。
至此,日军依然对中国军队在上海战局的真正指挥者茫然无知。
日军虽然想增援上海,却畏惧于中国空军的轰炸能力。他们于是多次出动飞机,试图轰炸我军防守上海之最大军用机场——杭州笕桥机场。均多次被我空军击退。我军创造了各种零伤亡击落日军飞机记录,其中王牌飞行员高志航率领一个飞机大队,一次零伤亡击落日军15架飞机。尽管飞行员训练困难,价值非常高,崇尚武士道的日军还是坚持其以“自杀”谢罪的老风格。日军数名飞行大队长因空战失利而自杀,反倒是那些战机被我军击落的飞行员,被抓了俘虏,侥幸留得了一条小命。
这日,黄浦江面上突然出现了数十艘商船改造的运兵船,欲往上海登陆,援助租界内日军。我军派出了40架Ju87和20架护航的Bf109,前去轰炸日军舰队。日军则启动了2艘航空母舰上的80架96式舰载战斗机,前来干扰我军轰炸。Ju87虽然轰炸准确,飞机速度却较慢,防御火力薄弱,原适合在没有敌方飞机干扰的场合下使用。敌军飞机数目众多,靠队形配合,我Bf109战斗机虽然单机作战优势大,但受护航任务牵制,很难畅快地歼灭敌机。
在空战中,日军96飞机尽量避免与我Bf109接战,却专门打我军的Ju87。双方空战下来,我方战绩略微占优。我军损失3架Bf109,14架Ju87,日军损失27架96式舰载战斗机。
我军还击沉了日军运输船约7艘,造成了约3000日军伤亡。尽管如此,日军还是将约7000人及各种物资运入了上海日租界区。
我空军在出击轰炸敌军时,依然非常重视防守。我方在江浙一带的各防空观察哨均加强了警戒,以防备敌机来袭击。我方还加强了空中巡逻。
果然,日军往上海派出运兵船的同时,也趁我主力机群出发轰炸日军舰队时,开始对我杭州笕桥机场进行攻击。日军在飞机数目上,有明显的优势,估计有2000多架现役作战飞机。日军更有强大的飞机生产能力,生产出的新飞机,可以立即投入战场。他们不怕大规模出击,也不怕互打消耗战。
日军从台湾飞来了约40架老式轰炸机,被我军设在温州一带的观察哨提前发现。我军起飞了约30架Bf109战斗机迎敌。
日军这批从台湾出发的,没有战斗机护航的轰炸机原来是佯攻的诱饵。与我军接战后,迅速往海面逃去。我军飞行员个人训练刻苦,技术优良,却缺乏大战经验,开始尾追敌军。
就在我军快要完全击落从台湾来犯的日机时,日军的另外一批约40架舰载轰炸机却从正东方向袭来,被我军设在舟山群岛上的观察站发现。我军再次起飞了30架Bf109飞机,拦截这批敌机。敌军同样使用逃避战术,将我Bf109远远引开。
然而,日军这批舰载飞机在进入我军后,却又有一批约40舰载轰炸机,从同一方向潜入了我军领空。我舟山群岛及时地反映了敌军入侵。但我指挥中心的参谋人员由于经验不足,将这批飞机当成了前一批日军飞机。日军悄然地接近了我军在苏杭一带,唯一的大型军用机场,笕桥机场。
我空军面临着一个极大的危机。刚刚轰炸完日军舰队的轰炸机,正在返航途中,追击台湾来的日军轰炸机的那30架Bf109也快用完汽油和弹药,也正在返航,而这批飞机依赖降落的机场,却即将遭遇敌机的轰炸!
此时在我军机场值班的空军飞行员,正是我军王牌飞行员高志航。机场上,紧急警报响起时,高志航心中一惊,知道日军飞机接近机场已经迫在眉睫。他立即冲出来,第一时间跳上了在跑道上的战机。
就在高志航与僚机飞上天空后,日军轰炸机群已然飞临我机场上空。高志航根本来不及将自己的飞机拉到应有的作战高度,就必须迎战敌机。
一般说来,战斗机在与轰炸机对敌时,均利用其速度和灵活性,先爬高,再利用俯冲时的提速,飞到敌军火力薄弱的背后,用追尾战术进行打击。但时间紧迫,高志航根本没有做“爬高,俯冲,追尾”动作的时间。“放弃主僚配合,单机作战,迎头攻击敌军!”,高志航向同伴们发出命令。他一咬牙,以一个中国军人无畏的勇气,率领刚起飞的6架战机,向着敌机机群迎头扑去。
高志航驾驶的Bf109正面火力为2挺机枪和2门15毫米机关炮,火力比日军舰载轰炸机的正面2挺机枪强大。然而日军轰炸机也悍然不惧,竟然笔直地向高志航撞过来。当前我军在机场附近的飞机也就6架,大家都采用了与高志航相同的战术。日军有恃无恐,即使与我飞机拼一个同归于尽,他们还是有足够的飞机轰炸我军机场。
高志航一按按钮,机关枪和机关炮同时向敌机射击,而敌机的机关枪也开火了。在蓝色的天空中,两架飞机尖啸着,机头上都喷着弹药射击的火舌,在空中迅速地撞向对方。敌我之间,几乎没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天空的云彩似乎静止了。高志航紧紧地盯着在眼前变得越来越大的敌机,义无反顾地向死神冲去。就在两机即将碰撞的一瞬间,他放弃了跳伞的机会,而在期待着另外一个奇迹。
奇迹真的发生了,敌机终于因为中弹过多而爆炸了。高志航的飞机一头扎进了敌机爆炸产生的一团巨大的火焰中。
等高志航的飞机穿出来时,飞机机身已经从银灰色变成了黑色。敌机的机枪子弹和爆炸的碎片,严重地击伤了高志航的飞机。驾驶舱的玻璃已经多处破碎,飞机的尾翼已经摇摇欲坠,左机翼缺了一小块,机身也有多处弹痕。万幸的是,飞机的油管并没有爆裂,也没有着火。
高志航不顾身上多处伤口已然血迹斑斑,而是迅速地观看战况。这时,他的飞机已经与敌机群穿了一个对过。他回头看时,空中有6团爆炸后剩下的烟火,而我军飞机只剩下了3架。另外3架显然与日军飞机撞在了一起。
高志航一拉飞机,一个空翻,掉头向敌机群尾随追去,而几乎同时,敌军的第一批炸弹,已经落在了我军机场上。只见我机场跑道、指挥塔、仓库、军营等各种设施上,亮起了爆炸的火光,响起了剧烈的爆炸声。随即,一阵阵浓烟卷起,很多机场设施都着火了。
“保护零号目标!”,高志航一看已然无法阻止敌军对我机场的轰炸,就立即选择了另一作战方案。我军为了安全起见,真正的弹药库和油料仓库是建在地下工事里的,地面的只是一个临时仓库。我军最近增加了大批飞机,来不及扩建地下机库,而是在露天建了一个机库,却在屋顶上种了一层薄薄的蔬菜,从空中看去,就像一片普通的菜地。这就是高志航说的“零号目标”。
高志航率领残存的3架飞机,在低空追逐着日军轰炸机,将其驱离我掩蔽下的露天机场。日军忙于轰炸我其他军事设施,也没有太在意。我军正在追逐日军舰载轰炸机群的那30架Bf109,听到机场被袭击的消息后,立即返航保卫机场,半小时后,终于将在我机场肆虐之日机一一击落。而那40架诱敌的日军舰载轰炸机又再度返回,此时敌我双方油料都已经不足,但日军并没有想返航,而是不依不饶地要轰炸我机场。我空军继续顽强地击落敌机。
此后,日军又再度飞来最后一批约20架舰载轰炸机,以及30架日军性能最好的96式单翼舰载战斗机。这批飞机是日军舰载飞机的第3攻击波,也是唯一的一批有舰载战斗机保护的混合机群,进行对我军机场势在必得的攻击。
在激战中,我军Bf109终于弹药用尽,不得已只能用飞机去撞击敌机,除高志航技术高超,在与敌军撞击前一瞬间成功跳伞外,其他飞行员都壮烈牺牲了。这场空战打得异常惨烈。敌军最后还剩下了5架轰炸机和3架战斗机,当轰炸机炸弹用完后,也不离开,而是继续扫射我消防人员和消防车,让我军不得迅速扑灭机场上的大火。约1。5小时后,用完所有弹药和汽油的日军,驾机撞向地面。这时我笕桥机场已经被火海吞没。
我军的返航飞机,只得往附近的苏州机场降落。苏州机场较小,我军优先降落Bf109战斗机。而大部分Ju87轰炸机则只能遣往公路地带迫降。幸好Ju87轰炸机速度低,对降落条件要求不高,大部分都安全着陆了。只是要重新开回机场,还得很费一番功夫。
苏州机场规模不足,只能保证我Bf109战斗机出击,驱赶从日军台湾基地来犯的日军轰炸机。至此,日军达到了其空战目的,虽然还不能在我军上空建立空中优势,却也使得我军一时无法轰炸日军舰队。
鉴于战局的变化,以谨慎为主的林伯虎立即改变方针,决定不再诱敌,而是先保自身安全。他与德国参谋商议后,立即调德国潜艇在黄浦江和杭州湾布雷,减缓日军舰队登陆。同时,他命令孙立人率领陆军部队,攻击龟缩在水泥工事后面的日军。并期望在日军舰队登陆前,拿下上海市中心。
日军上海指挥官谷寿夫开始嚣张,他们竟然也在上海开了记者招待会,向英国法国等记者宣传了其坚固的水泥工事,号称这种工事有法国著名的马其诺防线一般坚固。就在这时,一批专门对付日军这种防御工事的武器,悄悄运到了孙立人将军的部队中。
夜战烈火阵
这一日,尧明与蒋介石一道在蒋介石的府中聊军事事务,宋依华温柔地给两人各端上一杯茶来。尧明很认真地道了谢,宋依华也坦然受之。蒋介石却觉得很多余:“都是一家人嘛,何必要那么客气。”
尧明笑着解释道:“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不同。对于别人做的任何好事情,不分亲疏,都要立即道谢。但道完谢后,就不再相互拖欠了。中国文化讲究‘大恩不言谢’,是要把恩惠记在心中,知恩图报的。我喜欢恩怨快结快了,心中少点块垒,好往前看。”
蒋介石却摇摇头,心想:“我手下那些人,不靠恩惠,怎么指使他们?”。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却说起了中国空军最近对日本进行的“文明轰炸”。现代战争的交战双方,不仅在战场上厮杀,还在战场外进行各种心理较量。日本政府严格控制新闻、完全操控新闻媒体,随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对国民大搞愚民政策和奴化政策。对这样的政权,似乎很难实施心理战。在原时空,美国杜鲁门总统在决定将原子弹投到广岛和长崎时,曾经说道:“日本帝国能够听懂的唯一语言,就是我们的轰炸。”
但杜鲁门在美国,因为往日本扔原子弹的事情,曾经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还影响了总统连任的竞选。尧明主观上不愿意选择无差别轰炸,客观上也暂时不敢与日军对打城市轰炸,只好选择了投传单的“文明轰炸”。然而日本帝国主义严格控制国民思想,对人民都进行了效忠天皇的洗脑。军事参谋们纷纷反对,认为我方的宣传轰炸风险大,耗资大,效果却很有限。
尧明毕竟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回来,却知道破除这种控制国民思想的妙招,那就是揭穿日本政府的谎言,让人民不再相信政府。为此,尧明让被俘虏的日军,用方言和俚语详细地记录了他们出生地周围发生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作为传单的重要部分,让人民相信这样的传单,绝不是中国人能炮制出来的。在传单的最后部分,却声明这些俘虏还活着,只是不能言明身份,请收到传单的人代为转告,让亲人们放心。
日军为了稳定军心,从来不报道士兵被俘虏的事件。仿佛日军士兵在前线,都是战死的。通过这种宣传,日本军人都将在战斗中苟且偷生当成了耻辱。日军还在战报中,大大压低伤亡数字。在原时空,美国轰炸日本东京,投下了大量的燃烧弹,烧毁了不少日本的木质房屋。战后,美国方面公布的轰炸东京时日本平民的死亡数据大约在10万左右,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也差不多。然而很多历史学家怀疑这个数据严重偏低。美国方面轰炸得太过分了,压低数据,情有可原。而当时的日本政府刻意压低自己国民的伤亡数据,却只是为了面子上好看一点。
人都是有一份善心的。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人,也永远对亲人的生还抱有一丝期盼。尧明只希望这样的传单会在民间偷偷传递,安慰那些在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亲的儿女。
当然,传单中还有其他内容,诸如揭露日军在中国的暴行之类。那些被俘虏的日军都在传单上,深有感触地、认真地写道:“如果你们期望自己的儿子、丈夫、父亲能够在这次不应该发生的战争后,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作为一张阵亡通知单或一个野兽返回家园的话,请你们多多叮嘱他们,在中国少作一点恶。”
传单后面,还特地介绍了非常实用的“亲人告士兵十二法”:一。随时带上家人照片。二。学会自慰。三。漂亮士兵将脸部及臀部划伤,提防变态军官。四。被军官毒打后,不要对韩国或台湾士兵发泄,而是将军官的名字写在纸上擦大便。五。汇报战果时一定要撒谎,报喜不报忧。六。千万不要指望当官,当官的会经常被赐剖腹自杀,被俘时还会被士兵毒打。七。部队伤亡超过一成时,偷偷对自己打一枪(附图,如何用脚指扣步枪扳机打自己的胳膊)。八。随时收集锋利的石片,冲锋时,在头上狠狠地划一下,装着被弹片划伤。伪装效果极佳,血流如注却伤势不重。(请随时查收传单,注意七、八项内容的更新)。九。当逃兵或俘虏时,千万不要被军官看见,或者索性将军官杀死,以免危及家人。十。相信中国军队绝不虐待战俘,也不暴露俘虏身份。十一。不要相信长官。长官病假多的时候,仗一定不好打。十二。永远记住,中国是中国人的地方,做坏事是被当官的逼的,自己不要当禽兽。
当尧明得意地向蒋介石讲述他的这番心理战时,蒋介石根本不以为然。他说道:“尧兄,我真的希望你停了这种轰炸。就算日本人不相信政府了,又能怎么样,日本政府控制了舆论,照样可以把人民驱赶上战场。”
尧明笑道:“政府控制舆论的国家多得很,比方南美洲的各国,大多这样做。但这样的国家却远远不如日本帝国主义那样危险,根本的原因就是人民并不相信政府。所以不管政府说什么,下面自行其是。这样的国家的特征是因为缺乏舆论监督,政府腐败。但这种国家却一般不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尧明还举例说道:“你看日军轰炸杭州笕桥机场的那番勇猛,南美士兵是绝对做不到的。日本帝国主义是一种疯子政权。国际政治家们,最怕的也就是这样的疯子政权。对于南美的那些腐败政权,只要不太过分,大家喊两声口号,却都放过去了。”
宋依华却笑道:“大言炎炎,不知羞耻。你在德国还不是控制舆论,还让人民都信你。却没见你像个疯子。”
尧明心说:“天啊,我就是因为继承了希特勒那个疯子的身体,才深有体会。”,嘴上却笑道:“你信不信我?”
“我当然相信你。”,宋依华毫不犹豫地说道。
“你看,连你这么聪明美丽的小姑娘都相信我,那德国人民相信我,还会错吗?”,尧明趁机讨好宋依华道。
“哼,老鼠上天平,自称自赞。”,宋依华笑道。尧明却说道:“宣传轰炸才刚开一个头,我还有好多神奇的招数,捉弄日本政府呢。细心看着吧。”
日军在海上吃了几枚水雷,又在本土挨了些宣传炸弹,竟悍然出动飞机,轰炸我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当时没有雷达预警系统,我军很难防范这种空袭,一时间,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尧明赶到轰炸后的现场,痛苦地看着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一幕幕惨象。尧明的身体内,还残留着烽火那种冲动的血质。在一瞬间,他几乎按捺不住,想命令空军,对日本发起报复性的轰炸。
在原时空,德国穿越英吉利海峡,轰炸大英帝国时,一开始炸得很有思路,专门轰炸大英帝国的军工厂。在轰炸过程中,有数架德军飞机的炸弹落在了伦敦附近,丘吉尔立即找到了借口,开始了对柏林的轰炸。据说希特勒暴跳如雷,立即改变策略,命令空军组织对伦敦的轰炸,而放过了大英帝国的军事工业。这一策略转移却中了丘吉尔的计,一是德军的轰炸目标太固定,大英帝国的空军很容易拦截德国空军。二是大英帝国的军事工业获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英吉利海峡的空战最终以大英帝国得胜而结束,希特勒不得不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划。
想到原时空希特勒的失败,尧明终于抑制住了自己的冲动。纯粹的快意恩仇,是政治家的大忌。若我军急于采取报复轰炸,不仅以前的宣传轰炸前功尽弃,还为日军升级轰炸程度找到了借口。盲目地跟随日军的节奏,打一场打不赢的相互轰炸战,还不如另寻其他路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为此,尧明与林伯虎、孙立人等密谋一番,对如何攻击上海租界的日军进行了一番布置。日军在我各大城市轰炸造成的惨痛,我军要在上海租界的日军身上找回来。
我军首先派飞机轰炸了租界的发电厂、自来水厂、广播站、电话电报局等设施。首先摧毁了租界的能源、供水和通讯系统。
夜晚,我军强行停掉了其他国家租界的供电,一向灯火辉煌的上海市,竟然突然间变得一片漆黑。
日军猜测到我军会利用黑夜强攻,他们立即将部队布置到了水泥工事修筑的阵地上,耐心地等待着。
我军步兵借着夜色的掩护,向日军阵地爬行。日军频繁地使用照明弹。然而我军进攻队伍却每人持了一面钢盾牌,可以阻挡子弹的射击。夜间即使有照明弹,日军也很难瞄准,再加上我军有钢盾牌,日军却不愿意用数量不多的反坦克穿甲弹对付,一时间,只能看着我军利用照明弹的间歇,步步逼近日军阵地。日军利用迫击炮还击,但我军分布稀疏,战士又都采取匍匐前进的姿势,我军伤亡并不大。
在阵地的一些地段,一批强悍的日军冲出其水泥工事,向我军发起冲锋,却被我布置在远处的机枪火力打了回去。日军冲出阵地与我接战,完全失去地形优势,伤亡比我军还大。
我军逐渐接近日军阵地,行进到了不到50米的地方,这时候,敌军的斜向射击已经威胁到了躲在钢盾后的士兵。
我军立即向敌军阵地发了一轮烟雾弹,借此机会,我军前进到了离敌军阵地30米的地方。日军想扔手榴弹阻击我军,却发现距离刚刚差了一点,扔不到位。我军趁机消灭了一些因为扔手榴弹而暴露了身体的日军。
日军并不没有过于担心,这剩下的30米,是生死之间的30米。日军的机枪手耐心地准备着,就等待我军发起最后冲锋,对我军进行杀伤。
就在这时,阵地上的某些地段突然亮起了强烈的探照灯,照射着敌军阵地,一时将敌军晃得睁不开眼。同时,传来了坦克马达的轰鸣声。
我军的多辆豹I坦克,以局部密集的队形,开足马力,向敌阵发起了冲锋!
原来坦克掩护步兵冲锋时,为了照顾步兵的速度,坦克的速度明显地降了下来,给敌军的反坦克武器留下了充足的射击时间。在原时空,蒋介石在上海使用了中国军队为数不多的坦克,却被日军在巷战中一一摧毁。尧明和古德里安商议良久,却想出了这样一个打时间差的计划。先把保护坦克的步兵利用夜色顶上去,再让坦克全速发起冲锋。
德国的豹I坦克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公里。冲刺100米,只需要不到10秒的时间。日军的反坦克炮只慌慌张张地发了一炮,我军坦克就已经冲到了敌军工事前。
日军被强烈的探照灯照射,一时什么也看不清楚,只听见轰隆隆的坦克声瞬间就临近了阵地,都吓得心里怦怦乱跳,一个劲地胡乱往外开枪射击。有一个强悍的日军军官在不断高喊:“不要怕,德国坦克只有机关枪,拿我们的水泥工事没办法。”
话音刚落,一道道熊熊的烈焰,却从工事的射击孔处喷了进来。“哇!”,那个日军军官顿时全身着火,发出了被烧着的老鼠一般的尖叫。
火焰喷射器喷出的,是极具粘性的化学溶剂和汽油的混合物,一旦粘在身上,再也无法甩脱,只能被活活烧死。被火焰喷射器烧着了,是战场上最残酷的死亡方法。日军不怕死,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残酷的死亡方法。顿时只听得堡垒内的日军发出尖利的叫声,像被火烧着了的鼠洞中的老鼠,纷纷往工事外逃窜。很多人身上燃着了大火,还在拼命地逃亡。一支强悍的军队,在这种恐怖的武器面前,只剩下动物逃生的本能。
我阵地上的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等武器早就严阵以待。暴风雨般的火力,将日军成片地打倒。
这一种火焰喷射器坦克,却是德国为了对付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准备的秘密武器之一。
我军的步兵则趁机冲上,用早就准备好的炸药包,从工事内部,将日军水泥工事炸上了天空。开战刚刚半小时,日军的所谓马其诺防线,就已经被攻破了几个大缺口。
邓小平怒骂孔祥熙
林伯虎、孙立人带领着中国军队,在上海浴血奋战,不断地攻击日军。日军的外围防御在不断地被我军清除掉。日军也组织了多次反扑,与我军打开了阵地争夺战。
林伯虎却在这时,将坦克撤了出来。根据隆美尔的综合防御建议,坦克要尽量保留下来。日军在海上,能够很机动地选择登陆地点。我军需要靠坦克和汽车运输的部队,迅速在敌军的登陆点附近集结,将日军驱逐回大海中。
在进攻时,我军步兵的主要攻坚武器仍然是烟雾弹、盾牌、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包。林伯虎搞了一种三三制的组合,把一个班的士兵分成三个作战小组,而每个作战小组,有一套自己的绝招。有的小组擅长用炸药包摧毁工事,有的小组擅长用火焰喷射器将敌军烧得鬼哭狼嚎,有的小组枪法准确,善于狙击日军,协助压制敌方火力。
在防御时,我军用沙袋布下防御工事。国民党军传统布置的沙袋工事只有一面,像一堵墙。士兵在沙袋背后反击敌军。这种工事有个大缺点,就是士兵是半蹲着或站在沙袋背后,日军的步枪或机枪直射造成的威胁小,但手榴弹和炮弹在我军背后爆炸时,很容易造成伤亡。
林伯虎命令布置双重沙袋,将阵地搞得想一个夹墙,又像一个升起来的壕沟。除非敌军炮弹或手榴弹直接落在夹墙内,否则很难对我军造成伤害。
日军善于近战,靠集团冲锋和拼刺刀夺取阵地。我军则加强了投手榴弹,增加在20米内的战力。我军还配备了小冲锋枪,增加近战火力。我军还将机枪阵地略微往后布置,使得日军的手榴弹兵很难摧毁我机枪阵地。
日军同样擅长夜战。靠夜战攻坚也是日军克敌的诀窍之一。为了防止日军夜战突袭,我军还在阵地前点燃了火把,布置了铁丝网和简易响铃。加强突前哨兵设置和巡逻。使得日军夜战不带有突然性。
我军在外围控制了发电厂,可以对阵地照明。但探照灯常开着,会被日军的狙击手打掉。林伯虎就命令部队将探照灯关闭,只待敌军冲锋时,才突然打开。日军会一时间被直射的灯光照得什么也看不见,我军则趁机毙敌。
我军在国仇家恨下,战士人人奋勇。我军人数也占优势。为了练兵,也为了保留士气,让部队休息充足,林伯虎还不断将部队换防,轮番上阵。在原时空的淞沪抗战中,我军防御时,由于采用了区域责任制,结果有的区域部队一直未与敌军接触,士兵怕与日军交锋。有的区域则反复与日军接战,部队消耗严重,弹药不济,人员过度疲劳,士气低落。当时蒋介石并没有完全清除军阀势力,为了调度部队相互支援,不得不亲临上海前线指挥。
经过多次反复争夺后,日军不断退缩,逐渐失去其防御工事。但与此同时,日军的登陆计划也正在偷偷展开,我侦察机在海面上发现敌军在不断地集结战舰,却不清楚日军的下一个攻击目标。
江浙人民在加紧抢修笕桥机场,还在修建一些临时小机场。为了防备万一,一些学校,政府机构,重要的工厂等都在开始往内地转移。政府开始在可能的交战区疏散人民。刘伯承在北方也在组织学校、政府机关、工厂等内迁。中国人民开始在艰难中,吞咽战争的痛苦。
这日,周恩来却请了尧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