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第一弄臣-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甘心,也不理解,他实在不知道,事情怎么会演变到这个地步?韩部堂和崔巡抚制订的计划是多么的完美啊?即便以他戎旅几十载的经验去审视,也找不到半点破绽。

而且,计划开始的时候,进行的也很顺利。宣府张俊不就上了当吗?只是自己的一封告急文书,再加上兵部的一道命令,不费吹灰之力就葬送宣府的五万精锐,然后,顺利的引出了小皇帝。

不得不说,朝中的大佬们对皇帝的性情还是很了解的,他们知道,一直练兵不缀的皇帝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因为从太子时代起,他就是个不甘寂寞,好大喜功的人,王勋也认可这一点。

可是,就是这么个不着调的皇帝,就在他出关迎战之后,一切都变得不对劲起来。于是,有了小王子退入大同,有了和王勋配合演的那场大戏,有了那场应州之战,有了现在这一幕……

莫非……王勋眼前阵阵发黑,京城那些传言是真的吗?当今天子果然是百神庇佑的圣天子,一切阴谋诡计都不能在他身上生效?就如同朝中大佬们在朝堂上遭遇的挫折一样,在战场上的阴谋,也被他轻易挫败了?

张、孙二将的连声劝说,王勋都是听而不闻;对城下鞑子豕突狼奔的狼狈场景,他也是视而不见。他无暇去关注这些身外事了,他通敌,他坑害友军,他……

诸般大罪,他很清楚,自己这条命是不用想留下来了,就算皇上性子粗疏,可以不计较这些小事,可那位冠军侯却是个心狠手辣的,所以,他心里很乱,诸般想法走马灯般交错着,让他无所适从。

“王总兵……”象挨了一个大耳光似的,王勋猛然惊醒,旋风般转过身来。

唤他的人是个中年文士,若是有去过京城吏部王侍郎府上的人,肯定会觉得,这人眉眼间依稀有些熟悉,和王侍郎颇有些神似。

“王公子,如今……可有以教我?”王勋想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急切的问道。这人正是王琼的长子王朝,是特意来辅助并监督王勋的,相当于监军。

“王总兵,借一步说话……”虽然还算镇定,可王朝的神色也很凝重,鞑虏失败了,计划很可能也败露了,就算谢宏不知道具体参与者有多少,可那个奸贼什么时候讲过道理?只要把直接相关的几个人抓起来,三木之下,又岂能得不到真相?

想到传闻中,厂卫的那些新式刑具,王朝也是从心里往外的冒着寒气,和外面的寒风交杂在一起,几乎将他彻底冻僵了。

“王总兵,计划还没有彻底失败,事关重大,先前我没有跟你说……”扯着王勋到了偏僻处,王朝低声说道:“京中的大人们思虑周全,江南和京畿都布下了后手,京畿那边不过是骚扰而已,可江南那里却是稳操胜券的。”

说这话时,王朝也有些心虚,可保万全的计策在正德朝已经出现过太多了,不过,其中大多数的都失败了,江南那事儿虽然看起来很美丽,可谁知道到底怎么样呢?要不是正德和谢宏都在大同,肯定顾不到江南那边了的话,他甚至都没心思劝王勋了。

“宁王爷要……”王勋瞪大了眼睛。

“嘘,王总兵,先莫要声张,那边……”王朝以眼色示意,张、孙二将之前只是暂且屈服,见到鞑虏败逃之后,已经一门心思的要立功赎罪了,在摆平这两个人之前,事情是不能传出去的。

“为今之计,也只有举兵响应江南了。”

“可是……”王勋有些犹豫,圣驾就在大同,自己一举兵,肯定是第一个平叛的对象。吸引了皇帝的注意力,可以延缓他的行程,给江南的宁王赢得时间,可是,自己八成就要交待了。

他神不守舍的往城下看了一眼,连王帐精兵都被打成这德性了,就算麾下的兵马对自己死心塌地,也一样不是对手啊?何况,如果对敌的是皇帝,麾下的大军不是哗变就是溃散,根本不可能鼓起对敌的勇气啊。

“在这里肯定不行,野战也不行,为今之计,只能先回大同,然后据城而守!”王朝摇摇头,“近卫军与虏骑鏖战半日,杀声震天,虽然最终取胜,可伤亡却也不会小了,再加上他们本是为了野战而来,想必也不会带有攻城器械,守城还是有些成算的。”

见王勋点点头,脸上神情有些意动,王朝继续劝道:“大同有崔巡抚和韩部堂在,到时候,只要假太后懿旨或者先皇遗诏,说当今皇上不是先皇骨肉,得位不正,就可以让城内军民心存疑虑了,到时候,还怕守不住城池吗?”

“若是不然,等皇上一到,开始清算,你我,以至大同和朝中诸位正义之士,又怎能逃出那奸贼的毒手?要知道,他在江南可是大开杀戒,枉杀了无数无辜之人啊!”

“王公子说的是,末将现在就去传令,整军回大同。”王勋终于下定了决心,他点点头,抬手就要召唤心腹,转过身,他突然又迟疑了,“孙镇嫡系人马不多,倒还好说,可张輗……”

王朝阴测测一笑,道:“王总兵,只要变通一下就好了,你只对他们说是追击,反正方向差不多,等到半路,有心算无心,还怕没有机会么?”

“好,就这么着!”

第706章 兵不血刃

虽说下定了决心,可王勋却没有立刻率兵出城。大同边军的行动效率可没有近卫军那么高,几万大军的集结是相当耗时的。除此之外,也是因为外间的形势。

追在鞑子溃兵后面的明军大致分为三部分。

那些除了身上的服色之外,怎么看也不像正规军的游骑是混在溃兵中间的,他们专门挑重要人物杀,只要有人身边聚拢了亲卫,或者试图整顿溃兵,他们就会迅速杀上去。

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瓦解对方抵抗意志,扩大鞑虏溃军的混乱程度,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也让他们完成了立功的目的。被他们杀掉的,多半都是大人物,就算不是部落头领,也是万夫长、千夫长什么的,扈三娘那一队人更是把小王子都给解决掉了。

如果单是一千来响马的话,倒也没这么大威慑力,紧随其后的,是猴子带领的宣府悍卒,他们是主要起到的,是接应先锋的作用,有响马们解决不了的敌人,就轮到他们动手了。

眼下鞑虏已经彻底崩溃,即便分成了三队,每队不过三百人,可却也没有他们解决不掉的敌人了。轰轰的爆炸声也多半出自他们的手笔,这声音仿佛战鼓似的,一直提醒着虏骑,后面还有追兵,很可怕的追兵。

因此,他们一直在亡命奔逃,连头都不敢回。其实,在溃兵最前列的那些人若是回头看看的话,他们就会发现,视野可及之处,只有黑压压的溃兵,一个追兵都看不到。

在猴子身后的,是江彬的五千蓟镇铁骑和和尚的三千营,这些人是专门杀人的。

杀人当然是以集体模式进行才更有效率,所以他们没有分兵,而是排成了一个长长的横队,前后只有两排,像是一张单薄的网子兜在鞑虏大队的最后面一般,这张网不断收割着生命,所过之处,唯有满地尸殍。

让王勋顾忌的,也正是江彬的人马,虽然谢宏本人不在阵中,可这支兵马打的却是冠军侯的旗号。

结果把王勋给吓住了,他生怕不小心撞上瘟神,然后直接被拿下了,就算要打着宁王的旗号翻脸,至少也得在他搞定了张輗、孙镇之后才行。

“总兵大人,至少让末将领一支轻骑追上去吧,等大军集结岂不是太晚了点?”见追逐的双方都去的远了,孙镇很急切。

这样下去别说立功了,怕是只剩下在后面拣首级的份儿了,要是换一支兵马的话,首级抢了也就抢了,可现在面对的是天子的禁军,谁敢贪他们的军功啊?

没错,山野间还有些零星逃散的虏骑,可是,用几万大军去抓那小猫两三只,丢脸不丢脸啊?尤其是在禁军如此辉煌的战绩之下,自家得多无能,才会去做这种事儿啊。

“兵法有云:穷寇莫追,鞑虏一向好以诈败之法诱敌,如今看似败得凄惨,谁又能知道他们会不会中途重整旗鼓呢?再说了,逃过去的应该都是鞑靼的兵马,瓦剌的兵马至今尚不见踪影,此事不得不虑啊。”王朝轻捻长须,脸不红心不跳的开始说瞎话。

要说这龙生龙凤生凤,家学渊源是立身的根本,明朝的官二代同样具备了做官的基本技能,王朝打官腔打的这叫一个熟练。若不是明知眼前之人没有官身,张、孙二将几乎以为这位少爷是新来的巡抚大人呢,这语气和腔调根本就是一模一样啊。

“咳咳,两位兄弟,不是本将怠慢,只是禁军追的正急,咱们要是贸然插上一脚,说不定会招致误会也说不定啊,还是在禁军身后缓缓而行,以作接应才是,你们说呢?”见二人面有不豫之色,王勋知道坏事,连忙出来打圆场。

“便依总兵大人。”张輗、孙镇对视一眼,面色稍缓,都是点了点头,认可了王勋的说法,既然没来得及从正面阻截,那现在再冲上去,难免就会给人争功的感觉,跟在后面做后援倒也说得过去。

见二人答应,王勋这才松了口气,有些不满的看了王公子一眼。这都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惦记着摆架子,大明文贵武贱是不假,可这种要命的时候,总要懂得从权吧?

王朝心中也是奎怒,武夫果然粗鄙无知,连兵法都不懂,难怪总是中伏兵败呢,不读书就是没前途啊。也罢,本公子现在没空跟你们计较,等渡过眼前难关再说。

“大人,城外,城外……”王勋一颗小心肝差点没被吓得跳出来,他回头怒视那个亲兵,考虑着要不要把这个丧门星宰了,整整一天,他就没报告过半个好消息。

“大人,圣驾已经到了城外了!”

“什么?”众皆震惊。

“怎么可能?难道近卫军毫发无伤的击败了鞑虏?否则,否则,追击的骑兵刚过去一个时辰,步兵怎么就到了?”几个武将都懵了,面对两面夹攻,大败虏骑就已经让他们很纠结了,若是近卫军还没有伤亡,那还是人间的兵马么?是天兵天将吧?

“来了多少人,应该不是整军而来吧?”王朝这个时候倒是机灵起来了,要是来的人少,那还可以想想办法。

“是整军而来,足有数万兵马,光是重骑兵就有将近三千!还有那些恐怖的强弩兵……大人,您快去……看看吧。”那亲兵面如土色,他是王勋的心腹,知道大同的那些谋划,所以迎接圣驾的言辞到了嘴边,只是打了个转,却是说不出来。

再无二话,折腾了半天,几人最后又回了城头。王勋匆匆走在前面,王朝跟在他身后,两人都没注意到,孙镇和张輗搞了点小动作,前者递了个眼神过去,后者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杀尽胡儿汉道昌!”还没上得城头,就已经听到了响亮的军歌声,李太白的胡无人也算应了一回景,配合着遍地的鞑子尸体,汉歌显得额外嘹亮。

这首歌,从圣驾出京就开始传唱,一路唱到了大同,虽然这时代消息不是很便利,可王朝等人却都是一清二楚的,来的确实是近卫军。

而上了城头之后,外面飘扬的旗帜也验证了这一点,队伍最前列是象征皇家威严的黄龙旗,其后是风林火山的近卫军军旗,在所有旗号之上的,是那面最为遭人诟病的正德龙旗,来人的身份已经不需要任何怀疑了。

“圣驾在此,大同总兵王勋,副总兵张輗还不速速出城迎接?”见城头人影晃动,知道目标人物到了,近卫军齐声高喊道。

王勋当即就懵了,王朝也没了刚才出主意的那股伶俐劲。二人看得分明,外面的数万兵马,军列虽然整齐,可军容却不怎么样,兵器和盔甲上都是血迹斑斑的,不少人身上还明显带了伤。

可是,越是这样,他们就越害怕,因为这证明了,近卫军是通过一场实实在在的血战,将鞑虏击溃的。王朝不懂兵事,可王勋却是宿将,他甚至能想象出当时情景。

虏骑攻势如潮,近卫将士死战不退,耗光了鞑虏的锐气之后,突然投入反攻,苦战大半日的鞑虏多番受挫,因而全盘崩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那可是十万王帐精兵的猛攻!宣府兵精,可在顺圣川还不是全军覆没?就算没有自己转进动摇军心,张俊一样不是对手啊。

而近卫军居然彻底击溃了小王子,他们的战斗力又是何等恐怖呢?大战过后,他们竟然还能进行急行军,连伤兵都是,自己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对手吗?自己怎么可能抗衡得了呢?

他将无助的目光投向了王朝,希望足智多谋的侍郎公子能给自己出个好主意。

可王朝又能如何呢?他不是自诩管仲乐毅的孔明,也不是力挽狂澜的于少保,他只是个普通的官二代而已,打打官腔,出出馊主意还算有点把握,面对城外挟胜而来的大军,他能不被那冲天的杀气吓尿裤子,都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哪还能有什么应对之策呢?

其实他之前出的主意也算是不错的办法,可谁能想得到,正德突然神兵天降了呢?

“王总兵,圣驾亲临,你可不要自误啊!”张輗的语气相当严厉,其中还流露着一股子杀气。

“是啊,王总兵,就算你……也得给兄弟们留条活路啊。”孙镇的语气倒是和平时一样,可语意却比张輗还尖锐。要死你自己去死,没人愿意陪着你,说着,他还朝城内比划了一下,示意给王勋看,哪怕是王勋的嫡系部队,也丝毫没有战意。

彪悍的战绩加上深入人心的皇权,会有人有抵抗的意志才怪呢。

“王勋勾结鞑虏,残害同袍,谋逆犯上,罪在不赦,城内的将士切莫自误……

从贼者,杀!

包庇者,杀!

冥顽不灵者,杀!

……

杀,杀,杀,杀!”

近卫军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城内将士全都面无人色,“当啷!”也不知是谁先松了手,随即,城上城下,武器落地的声音响成了一片,除了王勋身边的几个亲卫,没人愿意为了他跟皇帝对抗。

等城下风字旗晃动,刺耳的绞弦响起时,看到锋利的箭簇,连王勋的亲卫都弃械了,通过先期回报的斥候,他们知道这是什么武器,知道在这种利器面前,自己的小命只会和风中残烛一样,随时会熄灭。

寰州兵不血刃的易了手,大同境内最大的隐患也被消除了。

第707章 宣府京观

沿河两岸,到处都是人,大同边军被收编之后,得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清理战场。近卫军战死的将士,自有同袍回收尸体。

可鞑子的尸体也不能那么放着,倒不是谢宏有人道主义精神,只不过这么多尸体扔在野外,本身就是隐患,现在是冬天倒还无妨,到了春天,很容易会引起瘟疫什么的,所以,还是的想办法处理了才好。

何况,虽然正德不打算用鞑子的首级报功,谢宏也对死人脑袋没兴趣,不过,这些脑袋还是能派上点别的用途的,那就是筑京观,也就是把首级摞起来,向天下人彰示战功,顺便震慑敌胆,连地点谢宏都想好了。

野狐岭,小王子就是从那里来的,而根据宣府的军报,鞑靼部眼下也正往兴和集结,显然是打算作为第二梯队,等王帐精兵打通道路呢。

不过,他们的期望只能落空了,而且永远也不会再有实现的机会,等京观筑成后,发现自己的汉王和王帐精兵变成了佛塔,他们脸上的表情想必会很精彩吧?谢宏不厚道的想着。

“侯爷,首级已经基本计数完毕了,一共是……”张輗满脸敬畏。

数字说明问题永远是最准确的,不算追击结束后倒毙在路上的,光是战场上就计数出了四万多首级,再加上追击路上的两万,应州之战,近卫军的斩首居然和自己本身的数目差不多。张輗心中的敬畏已是无以复加了。

“嗯,管他多少,”谢宏摆了摆手,他对这个数字不感兴趣,只要知道鞑虏遭受重创就足够了,“靳游击,杨游击,真是不好意思,你们大老远的跑过来了,现在却还得让你们回去……”

“侯爷太客气了,末将等本是要来助战的,却没想到天兵进兵速度如此之快,如此威武,竟然已经大获全胜了,事情因宣府而起,却劳动圣驾远征,末将等实是汗颜啊!”靳英连忙客气道,说到最后,他还恶狠狠的瞪了张輗一眼。

顺圣之败,泰半也是因为大同这边引起的,虽然王勋是执行者,幕后还有很多双黑手,可张輗等不作为的人也是帮凶之一,要是他们真的有心,哪怕是送一封信,也能避免那场悲剧啊。

所以,即便谢宏为了安抚人心,没有追究王勋之外的大同诸将,可靳英却依然是恨恨不已。

将靳英神情看在眼中,谢宏却也不在意,只是淡淡的吩咐道:“既然还有大股鞑子聚集在兴和,宣府的守卫就得加强,从大同分兵两万,由二位和张副总兵统带,去野狐岭加强守备,顺便把这些首级带过去,在当地筑起京观,以祭奠顺圣川的英魂。”

“侯爷……末将遵命!”靳英激动万分,他从弘治年间就已经在宣府为将了,经历过正德元年时的那场风波,所以知道正德不是很在乎首级这类东西。

不过,这一次大捷堪称震铄古今,以他从传闻中对正德的了解,还以为对方会把京观筑在京城或者大同来彰显战功呢,传闻中可是一直在说,当今皇上是个好大喜功的。可现在看来,皇上在意的只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更没兴趣理会别人说什么。

“侯爷,那末将……”

近卫军追进大同境内后,顺圣东城就被当成了一个中转站,知县卢明的协调能力不错,又是个不争功的,而左钦统带过大军,处理后勤问题也是游刃有余,所以两人倒是一对好搭档。

不过,卢明虽然对这份差事很满意,可左钦却是有些不甘心的。他想上阵厮杀,想为死难的同袍报仇,没想到紧赶慢赶的随着最新一批的补给过来了,却连大战的尾巴都没赶上,他心里的憋屈就别提了。

现在送首级回宣府,路上正好祭奠死难的同袍,然后在野狐岭也能出一口气,结果谢宏又把他给略过了,这下他再也按捺不住了。

“左参将不用急,本侯另有任务要交给你,嗯,这事儿非你莫属呢,呵呵。”谢宏笑着向宣府二将点点头,然后目光微微一凝,又注视了张輗一眼,这才扯着一头雾水的左钦离开了。

“最适合左兄弟的任务?难道侯爷这就要出塞追击残敌了?”左钦自己一头雾水,杨玉等人也是疑窦满腹。

现在最可能有战事的就是宣府了,按说兴和的鞑子收到消息后,定然胆寒,可鞑子就是鞑子,他们的心思和野兽差不多,正常人是很难估量的,说不定他们被激起了决死之心,打算报仇也说不定呢。

“杨兄弟的猜测也不无道理,不过,以老哥我的看法,侯爷大概是要去大同了,此次惨变,罪魁祸首与其说是鞑子又或王勋,莫不如说是那些文官……”张輗有些木讷,可心思却不少,他迅速领会了谢宏那一眼的意思。

“不是老哥我推卸责任,几位兄弟,去顺圣川之前,甚至直到和鞑虏照了面的时候,老哥我还认为会有一场血战呢,谁知道王勋突然鸣金而退,我……我也是万般无奈啊,唉。”

张輗语调沉痛,他并不是在装可怜搏同情,当时那种情况下,就算他坚持不退,军心也已经动摇了,他的部下不是近卫军,没有士气只升不降的属性,所以,他不退也是于事无补。

“事后,我等也向王勋质问过,不过他却出示了崔巡抚的手书,说是杀虎口有警讯,大同危急……各位兄弟,这么多年了,九边都是文臣当家,哪怕是明知有陷阱,只要大人们下了命令,咱们这些武人还不是得眼睁睁往里跳?”

他惨然一笑:“所以,哪怕明知王勋的举动有异,老哥我也只能忍着,直到圣驾亲临,这才拨云见日。我对不住宣府的诸位,更对不住在顺圣川殉国的张总兵以及将士们,等此次危机过去,看到那些该死的国蠹遭了报应之后,老哥我就卸甲归田,略略补偿心中的愧疚。”

“张大哥言重了,是小弟太过纠结了,你莫要往心里去。”靳英是个口硬心软的性子,张輗说的那些他也是感同身受,听对方这样一说,他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然,”张輗摆摆手,道:“其实,我们这些老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皇上年方弱冠,侯爷与他年龄相仿,近卫将士也都是如此,他们用的战法很新颖,全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能想象得出的。”

“呵呵,”他笑了笑,又道:“以侯爷的手段,未来的变化肯定越来越快,老哥我是很难适应了,想要报国,莫不如把子弟送到近卫军去呢。老哥我可是听说了,这一次大战中,最耀眼的陌刀阵,就是以宣府子弟为主,你们可是大大的露了脸啊!”

说话时,他的神情中倒也不见落寞之意,反是羡慕之情溢于言表,配着他那张朴实的面容,显得很是真诚。

“张大哥说的也是,小弟有个侄子,就在近卫军中任队长,火筛来袭,陌刀兵反冲的时候,他就在圣驾身边,亲眼看见皇上挥刀杀敌了呢。”靳英的心思浅,注意力一下就被引开了,倒是向众人提起他刚知道的那件得意事来。

“皇上果真上阵了?亲自给大军断后?难怪近卫军赢得那么干脆利落呢,皇上亲自挥刀,谁还能不拼命呢?”

“非是开国君主,却亲自提刀杀敌,咱们大明这也算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头一份儿了吧?”

“当然了,咱们大明的天子,就没有一个孬种,连当初的英宗皇帝去土木堡的时候,也是去履行幼时向仁宗皇帝许下的诺言的,他本心是想亲自上阵杀虏的,只是被那些小人害了,这才……”

“天下的事儿,多是毁在那些小人手上的,不过他们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的,等圣驾去大同,等圣驾返京,就是他们的末日!”

“对,咱们大明有这样勇武的天子,中兴可期啊,哈哈。”

为自家子弟自豪,为大明自豪,为大明天子自豪,众将间的气氛迅速融洽起来,讨论得热火朝天的,吸引了不少军卒的注意力。

其后,武皇帝的称号也是不胫而走,和正德亲自提刀,斩首十级的战绩一起,迅速传播了全军,并且向民间扩散着。

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论着大明的武皇帝,以至于正德还在位,就有了类似谥号的称谓,说起来,这同样算是开了记录,堪称大明的头一份。

不过,当事者才不会在乎呢,从即位以来,他破的记录数不胜数,哪里又会在意这点小事儿呢?

“大哥,接下来,咱们是不是应该去大同?或者还是去江南吧,宁王叔不是要造反吗?朕正好去把他拿下。”王勋有谋逆之心,却无逆天之力,内乱消弭于无形之间,让谢宏很欣慰,可却让正德更加失望了。

好在他还有希望在,大同还有不少士党,死到临头,说不定会负隅顽抗;江南那边更热闹,在士党的支持下,宁王叛乱,那可是大场面!一想到这个,正德就很是心痒难挠。

“江南?”谢宏挑挑眉毛,自信满满的说道:“用不着了,伯安兄八成已经把宁王搞定了,去大同也不着急,还是先回应州修整吧。”

“诶……可是,应州很无聊诶。”一听要修整,正德立马就蔫了。

“也不一定啊,上次咱去木塔,光顾着许愿唱歌了,还没进塔里玩呢,嗯,还有啊,你不是说上次的鸡蛋饼很好吃么?正好再去吃一次,另外……”谢宏喋喋不休的忽悠着。

第708章 侯爷会收拾你的

应州大战尘埃落定,聚落堡的激战仍在持续着,胡彪身后已经只有四个人了,没有重伤员,无论受了什么伤,只要还有一口气的,都坚强举着刀。

“你们现在弃刀投降还来得及,至少不会连累到家人,就算你们不怕这个,难道就不怕连累到麻参将吗?”

烽火点燃的时间越长,对面的攻击强度就越低,尤其是看到南面的堡寨纷纷响应的时候,那个军官也不再死命督战了。反正任务已经失败,又何必让手下的兵卒拼命呢?要知道,自己带来的可都是嫡系兵马,用人之际,死太多他也心疼啊。

他现在的攻击方式都是以骚扰为主,士兵持长兵隔得老远朝胡彪等人乱捅,一直保持轮换,为的,就是消耗胡彪等人的力气。再辅以言语攻心,任务失败了,也得拿胡彪等人的尸体去交差啊,反正也就是时间问题罢了。

“哼,连累?我劝你还是早点悬崖勒马吧,等皇上打光了鞑子,你们这些通敌叛国的叛逆还想活吗?侯爷会收拾你们的。”胡彪冷哼一声,丝毫不为所动。

“死头临头,还说什么大话!”

那军官冷冷一笑,突然低声说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吧?皇上身边的近卫一共不过六万出头,而小王子的鞑靼大军就已经有十万了,刚刚过去的火筛,嘿嘿,你不会看不出来有多少人吧?皇上杀光鞑子?哼,你真当传言是真的啊?真是想疯了你的心。”

“胡说八道!”胡彪暴怒,因为愤怒,疲惫的身体中突然又涌出了一股新力,他猛地一挥刀,隔开几支长枪,挺身撞入了敌阵当中,几个枪兵当即溅血而倒。

“垂死挣扎!”胡彪的暴起将军官吓了一跳,不过他和胡彪之间隔的不止一两排人,压低声音也只是保证不被堡内的右卫士兵听到而已。

他狰狞的笑道:“你越挣扎就越痛苦,将来还会遗臭万年,你难道不懂吗?大明又要改天换地了,只有圣人的弟子才能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的几千年都是这么个道理,别说区区一个弄臣,就算是皇上又能如何?倒行逆施的皇帝,也只能蒙尘坠落,哈哈哈!”

胡彪已经没力气再骂人了,刚才的冲锋榨干了他最后一丝体力,对方随后而至的攻击又给他添了几处伤痕,好容易才在弟兄们的接应下退回烽火台之后,这会儿他已经只剩下喘息的力气了,只是目光中的仇恨却是越来越浓了。

“瞪我?瞪我也没用,看时辰,火筛早就应该到了应州了,前后夹击之下,谁还能有回天之力?皇上完了,谢宏也完了,死了还不算,青史上也会狠狠的记上一笔的……”

他笑得越发得意了:“皇上是昏君,谢宏是弄臣,而你们,哼,我会把你们的脑袋悬在城门上,宣示给天下人看,让所有人都知道,你们是通敌叛国的逆贼,是因鞑虏入关的罪魁祸首,哈哈,不服气?没用的,成王败寇,历史就是个婊子,谁赢了,谁就能主宰!”

说罢,他恶狠狠的一挥手,厉喝道:“上,别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杀光他们,一个不留!”

“皇上会赢的,侯爷会收拾你们这些杂碎的!”说话的不是胡彪,而是那个一直憧憬要跟皇上并肩作战的小兵鱼得水,他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大喝着迎了上去,战斗更加激烈了。

城上在激战,城下的气氛也有些紧张,指挥佥事鲁奕的身边站着几个身穿普通百姓服色的人,为首一人不时抬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