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奴-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你这是做甚?”手中这块银元宝少说也有四五两,这米庆倒是会做人,小太监凭空得了笔小财,心里早乐开了花,嘴上却是十分不满:“这成何体统,要是让公公们知道了,咱家可就要被你害死了。”

“不打紧,不打紧,公公但收好了。”小太监脸上可是明白无误的透着欢喜,赵强哪会相信他嘴上的话,哈腰道:“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请公公笑纳就是。”

“唉,你看这事闹的…”小太监四周看了一眼,见无人注意,这才连忙将元宝塞进腰包,脸上一下变得十分和气,朝宫门那一指,笑道:“既如此,跟咱家走。”

“好。”

赵强连忙跟在他后面往皇宫里进。到了宫门口,有侍卫过来问话,小太监说了几句,侍卫们便放赵强入了宫。

宫里分外朝和内朝,外朝三大殿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内朝则是嫔妃后宫们居住。早朝是在乾清宫举行,这会已是散了,只有十几个小太监拎着扫帚在那清扫灰尘。打乾清宫过的时候,赵强看到了那块“正大光明”的牌匾。

“看什么呢?”小太监着急去复命,见赵强往乾清宫那边看,便提醒了声:“皇上那等着呢,你利索点,别让皇上等急了。”然后低声道:“宫里规矩大着呢,可不能瞎看,别怪咱家没提醒你,要是惹了什么祸事,咱家可是救不了你。”

“哎、哎”赵强忙不迭应道,不敢再看,低着头跟在小太监后面转了个弯,来到了乾清宫后面的一排屋子。

“这地是南书房,皇上平时散朝后一般都在南书房,等会进去皇上不问,你可别开口。”小太监很实在,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又指点了赵强觐见皇上的礼节,叮嘱再三,这才带着他到了南书房外。

“禀万岁爷,索伦米庆带到,现在外候着呢。”

“让他进来。”屋里传来一声浑厚的声音,听着十分的有威严。

小太监用眼光示意赵强进去,赵强吸了口气,急走几步迈了进去,然后头也不抬的就跪了下去,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口称:“奴才索伦丘禾米庆磕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就紧张的趴在那,不敢轻动,心是“扑通扑通”的跳,不知道自己见到的“千古圣君”到底是何等人物。

“抬起头来,让朕瞧瞧。”前方传来康熙浑厚的声音。

“是,皇上!”

赵强心中一动,缓缓抬起头来朝前方看去,这一见却是心中一怔。原来他看到的身穿龙袍的康熙竟然是个矮子,估计只有一米五几的样子,脸上倒是真如史书所描述的一般,布满凹凸不平的麻点。鼻梁挺高,是典型的鹰勾鼻,不看那些麻子,康熙这张脸倒也英气。

二鞑子们太坑爹了,康熙明明是个一米五几的小矮子,怎么在他们的笔下和电视剧中,竟成了伟岸无比的“真龙天子呢”…赵强郁闷不已,那种期待答案的紧张心情一扫而空,现在只剩下对历史的无情嘲笑。不过有一点他承认,那就是康熙身上的确有一种帝王气质,因为他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神,就好像对方的眼神能够洞穿人心一般。

静候了数秒,却是没有听到让自己起来的话,赵强只好就这么跪在那,稍稍将头又往下低了低。

“高士奇说得不错,瞅着是条汉子。”赵强的粗壮样子让康熙很满意,看着就让人放心,当下不由笑着对站在一边的几个臣子说了句。

书房内共有六人,除了明珠外,还有大学士李之芳、张英、阿兰泰,另外还有兵部侍郎巩塞,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高士奇因为要参与博学鸿儒科的阅卷,所以并未在南书房陪侍。

听皇上夸赞米庆,明珠也是高兴,自己保荐了此人,便是听高士奇说他英雄了得,是个可以一用的汉子。现在皇上肯定了,自然也在说自己有识人之明了。

“米庆所在丘禾部,居于极北额尔古纳河,就在罗刹人眼皮底下,对罗刹人甚是了解,对那地方的情况也要熟悉得多。奴才先前在兵部拟的法子便是需要熟悉情况,与罗刹人打过交道的人材,现在看来,这米庆便是最佳人选了。”

康熙听后,微微点头,问兵部侍郎巩塞:“大军粮草准备得如何了?”

巩塞忙往前一步,回道:“盛京、吉林、宁古塔等地自去年开始就往黑龙江运粮了,大体都已运到,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康熙皱了皱眉头,听巩塞这话,莫不成粮草出了岔子?

巩塞看看一眼明珠,回道:“吉林将军新柱年前曾有过折子到兵部,说是从吉林启运的一批军粮在黑龙江与松花江接壤之处被罗刹人给劫了。”

“什么!”康熙闻言一拳砸在御桌上:“军粮被劫这么大的事,兵部怎么不早点报上来!”

“回皇上,新柱那边报过来时,正值年节,所以就没及时呈上来。年后部里又积压了不少事,所以奴才便没来得及禀于皇上。”见皇上如此生气,巩塞有些害怕,但这是明珠让压下的,他是兵部尚书,自己只是侍郎,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不往上报,自己难道还能自作主张报上来嘛。

明珠见了巩塞这表情,知道他在想什么,便上前对康熙道:“年前年后部里事务是多了些,有些积压在所难免,好在被罗刹人劫走的这批粮食倒也不多,而且新柱已经补运了一批,因此大军粮草并不受影响。”

听了明珠的话,康熙脸色才缓和下,不过还是有些愤怒,“罗刹人真是越来越胆大了,原先在北边闹闹就算了,现在竟敢手越伸越长了,哼,再不教训他们,当真以为我大清没人,好欺负呢!”

“皇上不必生气,待大军北征之日,便是罗刹宵小毙命之时,定要让他们晓得我大清厉害。”费扬古长年征战杀场,一番功业全是建立在沙场之上,对于此次北征皇上没有任自己为帅心中还是委屈的,但也只是委屈而已,却是真心希望大军一举荡平这些鼠胆包天的罗刹红毛鬼的。

“朕为北征之事筹划三年,无论兵力还是粮草和兵器,大军都强于罗刹人若干倍,再有当地各族配合,此战绝无不胜之理。”康熙说得是实话,北征大军都是从八旗挑选的劲旅,统兵的又都是名将,若是这样还打不赢,大清往后就不必再动兵了,由着别人来打就是。

见康熙心情好些,明珠忙提醒道:“皇上,奴才的建议…”

康熙看了一眼还跪着的赵强,对明珠点头道:“朕准了。”然后对赵强道:“米庆,你愿报效朝廷,率族人配合大军作战,其心可嘉,其勇可表,朕不会亏待于你,现着你丘禾部入编正红旗,授你副参领一职,望你忠心报国,替朕痛杀罗刹人。待大军凯旋之时,朕亲自设宴酬你之功!”

“奴才愿以死报国,报皇上隆恩!”赵强磕了三个响头后,大着胆子说道:“奴才斗胆,请皇上答应奴才几件事,如此,奴才才不致有后顾之忧,一心一力为朝廷效力,与罗刹人决一死战!”

第五十六章 朕不亏待你

“胡闹,万岁爷面前哪里能容你提条件!还不赶紧谢恩下去。”大学士李之芳是明珠的人,见赵强竟然跟万岁爷提条件,不由眉头一皱,在康熙发话前先喝了句,以免康熙着恼生变。

明珠也没想到赵强竟敢来这么一出,自己可是派管家叮嘱过他的,这蛮子怎的还如此信口开河。心中着急,怕皇上生气,急道:“皇上,米庆乃索伦人,不懂事之处还请皇上不要和他一般见识。”

费扬古向来看不惯明珠结党营私,钻营朝政,现在他保荐的人在君前放肆,忍不住便落进下石,不咸不淡的说了句:“明相带他进宫前,没教他规矩吗?”

阿兰泰倒没觉得这米庆的话有何不妥,既让人家卖命,总是要有所表示才是,否则人家凭什么替朝廷卖命?听这索伦蛮子的意思,八成是想要皇上妥善安置他族中的老弱妇孺,顺便要些粮饷,这无可厚非,有什么放肆失礼的?他有些瞧不起费扬古的举动,觉得他也太小肚鸡肠了,有心替这个索伦蛮子开脱一下,因此看了一眼赵强,对康熙说道:“索伦人在朝为官的本就没有,旗内也就一二佐领,这米庆首次面君,有什么不妥的也无多大关系。”

闻言,明珠和李之芳感激的望了他一眼,费扬古则是暗哼一声,巩塞和张英二人则是不知帮哪边,也不知这稀泥从哪和,只好彼此对视一眼,保持沉默,反正这事跟他们也没关系。

听了臣子们的话,康熙饶有兴趣的打量了一眼赵强,突然轻声一笑,环顾一众臣子,道:“你们啊,就是多心了。”伸手指了指跪着的赵强:“朕要用他,焉能不听听人家有什么难处?世间没有让人做事却不听人说话的,挺简单的事情,怎么在你们眼中就复杂了呢?”说完不经意的看了一眼费扬古,费扬古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皇上看穿,不由脸一红,尴尬不已。明珠和李之芳则是暗自一喜,皇上果然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费扬古的小心思,更难得是如此英明,当真是圣君在位!

“米庆,你且说说看,只要朝廷能办到,朕一定为你办到。”康熙一边说着,一边竟然离开御座来到了赵强面前,微笑着望着他,让人不禁产生一股如沐春风般的感怀。

赵强近距离感受康熙的存在,听着他的和声细语,笼罩在他的春风之下,对其的感观立马上了一个台阶,暗道康熙能被后世称颂,倒也不全是吹嘘出来的。仅此举动,足以让任何人感激涕零了,哭着叫着要为皇上肝脑涂地了,端的是一个善于拉拢人心的帝王。不过,可惜的是,赵强的天职就是推翻满清,推翻眼前这位“千古圣君”,所以任康熙再怎么表现出“皇恩”,他都不会为所动的。但公是公、私是私,赵强不否认康熙是很厉害的一个皇帝,只是他的厉害只是体现在他的顽固保守,体现在他为了保住满人江山而对汉人所做的种种提防。也许可以用一句话来体现康熙——“他是一个好皇帝,满洲人的好皇帝,却不是汉人的好皇帝!

“皇上,我丘禾部受罗刹人荼毒甚多,与罗刹有不共戴天之仇,朝廷有意出兵征讨罗刹人,奴才本是该二话不说就在军前效力的,但有些事情奴才不能不说。”

既然康熙表了态,赵强自然不会放过宰一刀的机会。果然,康熙听了他这话,很是爽快的道:“你说,放心大胆的说,朕听着呢。”

“罗刹人火器厉害,又有骑兵助阵,我族内只长弓鸟铳,缺少战马,若皇上要我丘禾部潜于罗刹后方行事,则须提供我部火器战马才行,否则,凭我丘禾部的实力,万万不敢冒险行事!”赵强想来想去,说出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火铳和战马。

“奴才是直性人,有什么说什么,我丘禾部老老少少有两千多条人命,现在皇上要我配合大军作战,奴才就得豁出去和罗刹人拼了。但族内性命皆在我米庆之手,要是奴才有什么闪失,我丘禾部就算完了,因此奴才需要朝廷的帮助,否则说实在,奴才还真的没有和罗刹人一战的勇气,更是不敢拿族人性命去冒险…”赵强诚恳的看着康熙:“还请皇上体谅奴才的苦衷!”

“呵呵,我道是什么事呢。”

原来是要些火铳和战马,朕还当这索伦蛮子跟朕要什么宝贝呢。康熙爽朗一笑:““既用了你,自然不会让你们赤手空拳去和罗刹人战斗的,朕说过,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报效大清的忠勇之士,所以朕答应你的要求。”转身对明珠吩咐道:“让工部拨给米庆火铳三百杆,另外让太仆寺挑三百匹战马给他们。”

三百对三百?赵强一听大失所望,原以为康熙会大大方方的当回冤大头,白提供自己一批反清军火,哪里知道就给了三百杆火铳、三百匹战马,这与赵强估计的数字差了一倍多。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反正是白拿的,待出了关一股脑带回去就是。芝麻再小也是能放进嘴里品味一下的嘛。

赵强正想着如何把这三百杆火铳和三百匹战马带回去,却又听康熙对阿兰泰道:“你拟个旨意,让宁古塔那边拨些军粮给丘禾部,另外再赐些他们用得着的东西,具体,你看着拟,回头给朕用印便是。”

“奴才遵旨!”阿兰泰答应一声,默默记下,寻思给这丘禾部拨些什么好。

“米庆,皇上准了你的要求,还额外给了你们粮草,我看你不立个大功,可真是对不起皇上对你的慷慨啊。”明珠笑着走到康熙身边,他知道康熙现在的心情是很好的,所以也就笑着说道:“皇上,既然米庆的事定下来了,那就让人带他去领官身,另外奴才再让人陪他去工部和太仆寺挑东西。奴才准备后天就让他回关外。”

“后天?”康熙迟疑一下:“可来得及?”

明珠道:“大军定于二月十八出发,让米庆他们提前几日去,好让彭春和萨布素他们有个准备。”

康熙听了微微点头,又问道:“步军营的人挑好了?带兵的是谁?”

“奴才挑了五百八旗健儿,都是平过吴逆的,带兵的是参领伏尔哈。”

赵强一听,得,还送了五百八旗“健儿”给自己,康熙这人情真够大的,可不能辜负他这番心思,一定要好生对待这些精兵强将

“伏尔哈是镶黄旗的,嗯,这人可用。”康熙转身回到御座上,挥手示意明珠:“你这就去办。”

“是,奴才这就去办。”明珠忙一拉赵强:“还不谢过皇上。”

两人一同跪下磕了头,一块退了出去。赵强出来的时候听见康熙在说什么“彭春和郎坦”,他知道这二人是雅克萨之战的清军正副主将,想必康熙还在说关外的事。

待离南书房有些距离了,前面的明珠突然把脸一冷,训道:“本相事先怎么交待你的,你怎么能在皇上面前提什么要求呢!胡闹,你想要什么尽管与本相说便是,幸好皇上不与你一般计较,否则本相的心血可要被你给毁了。”

赵强被训得不敢吱声,不明白明珠的什么狗屁计划差点被自己毁了,装作很是委屈的说道:“小的只是担心敌不过罗刹人,所以才想着跟皇上要点火铳和战马,这样和罗刹人交手时多少有些胜算,绝不是不听相爷的嘱咐”

“好了,皇上不怪罪于你,本相如何还会怪你。”明珠板着的脸松驰了下来,笑道:“你须好生办差,大军凯旋之日,本相必为你在皇上面前请功,到时将你这副参领转正,也好让你有个好前程。”

赵强忙道:“多谢明相提携!”

“边走边说,工部那边我会派人和你过去,你的官身明日就给你办好,后天你便与伏尔哈一同出关,将你族内事情安排一下,好安心替朝廷办事。嗯,到了关外,凡事听伏尔哈的,切不可自作主张,知道吗?”

二人边说边走,很快就出了宫门。

第五十七章 火药买卖

计划不如变化快,当知道三天后自己就要与一个叫伏尔哈的八旗参领出关,赵强就知道要糟,因为自己要办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哪能说走就走呢。别的不说,就说和周培公的约定,定好的是半个月,现在却突然提前了九天,也不知他是否愿意就这么跟着自己出关。另外虽说探到戴梓家在何处,但毕竟还没见过他本人,而且用来偷运他出关的马车都没准备好。还有,张玉书到现在赵强也没见过,替冯云解除与张家公子婚约的事自然没有下文。再加上为雅克斯翻译学校和关宁军汉化采购的书籍笔墨什么的,所有事情加一块,没个七八天时间无论如何是搞不定的。

高士奇啊高士奇,你算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火烧眉毛了,赵强也只能立即着手安排,首先他让德丘带了两名护卫拿着明珠给的银子满京城的购买书籍、笔墨等物品;葛飞虎则去车马行购买几辆用于运送货物的大马车,并请木匠进行加工,在车厢里隔个假层,保证人藏在里面闷不死,外人也看不出。余下的人则去八旗各个都统衙门打听,看有没有要发往关外的犯人。

当然,赵强不是真的要犯人,而是他知道虽然这几年文字狱比鳌拜主政时要减少许多,但每年仍有不少读书人因为犯禁被锁入大牢,然后举家被发配关外。而关外很多旗人却从这些流犯身上看到了赚钱的“商机”,他们蜂涌而至京城,将那些因事被叛流放关外的犯人低价买下,然后带回关外,等过几年朝廷有大赫,届时就让这些囚犯的家人拿银子来赎人,若家里实在没银子,他们也不会就此放人,而是将人卖到西北回部,从中赚取高额差价。因做这种勾当的都是旗人,所以清廷对这种事情也不予以制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却不知害了多少可怜人。而那些因文字狱被发配关外的读书人,本身就对清廷充满仇恨,再加上他们的亲身经历,便恰恰成了赵强最需要的人,根本不必进行什么“思想感化”、“晓以大义”什么的,直接便可投入“工作”当中,成本低,投入少,见效快,实在是储备读书人的最佳捷径。不过赵强也交待护卫们,买归买,但不要显眼,一次只买几个便行,每次出面买人的护卫绝不能是同一个,以防被人怀疑,反而坏了事。

陪赵强到工部去领火铳的是兵部职方司的一个郎中,正五品的官,汉人,叫陈聚德。初听这名字,赵强以为“全聚德”烤鸭是首创的。实际上工部虽负责火器制造,但平时的火器保管却不是由工部负责的,而是由兵部统一库存,随时备换各军所需。但因拨给赵强的这三百杆火铳是康熙随口拨下的,事前并不在兵部报备过,兵部的火器储存都是根据上年各营损耗来的,所以不可能把其他地方的火铳调过来,否则这就是个缺口。

工部是索额图的人把着,兵部要是想填上这个缺口,口水仗怕都要扯死人,因此明珠便在康熙面前建议直接从工部拨付了,反正数量也不多,只三百杆,工部制造库里肯定拿得出,省得到时为了这区区三百杆火铳和索额图又勾心斗角一番。

工部有满汉尚书各一员,满汉侍郎各二员,赵强去的时候,主持部务的是汉尚书陈铣,得知来意后,陈铣倒没难为他,因为他已经得到康熙的旨意了,当下便让一个司吏领着赵强去了制造库。在那里,赵强见到了很多工匠在打造各式精美的器械,很多一看就是为宫里专用的,上面刻的龙和凤可不是一般人敢用的。

制造库的人得了上官命令,很爽快的就让人去扔运了三百杆火铳来,配以所需的药子三千斤,总计装了十辆大车。当然,这些大车可不是白送给赵强的,而是要他交纳运送银子。

陈聚德不同意赵强交银子,不快的跟那司吏说:“从工部调拨火铳是皇上的旨意,此为工部的公差,如何能让米参领交车马银子?你们工部想银子想疯了么?”

一听他这话,那个司吏的脸当场便冷了下来,制造库的主事也摆起了脸子,冲了陈聚德一句:“既是皇上的意思,那就请把圣旨拿来。”一幅公事公办的样子,显然是知道陈聚德是拿不出旨意的,因为这事只是康熙的口谕。

眼看事情要糟,赵强忙拉住要理论的陈聚德,满脸堆笑的就从怀里摸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恭敬的递到那主事手里。见他这么识相,那主事和司吏也没理由再为难他了,银子到手,什么都好说,跟个兵部的主事有什么好吵的。他们也怕这事僵下去,尚书大人那里不好交待。陈聚德见赵强竟然给银子他们,气得一跺脚,说句“大人这边的事情办妥了,若无别的事,下官就回部里去了。”赵强点了点头,陈聚德便涨红着脸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赵强细看过那些火铳,和从那些正红旗清军手中缴获的火铳没什么两样,应该是统一制式的。他想既来到了工部,若是能找些自己用得着的东西,就算多花些银子也是值得的。和那主事和司吏一说,二人却连声就给拒绝了,说道“银子给得再多,咱也不能给你,更不可能卖你,否则哪个吃得消上头的追究。”

“要是这样,本官也不为难你们。”赵强现在可是正红旗的副参领,从四品的官职,那司吏不过是个从七品的跑腿角色,制造库的主事也不过正六品,所以论起官职来,赵强是最大的。不过赵强一点也不敢摆什么副参领的官架子,而是委婉的告诉那司吏和主事,他是奉了圣意率领族人抗击罗刹人的,这一旦开战,火器磨损极多,刀剑弓箭什么的也是坏得快,但族内却无铁匠,不知道二位能不能介绍几个年老退休的工匠给自己,老就老些,只要能用就行。说着手里不知什么时候又摸出两张银票来,一人一张就硬塞进了这二人手中,二人低头一看票面,都是一百两一张的。

自己一年俸禄不过三十多两,这一百两相当于自己三年的俸禄!那司吏和主事虽说油水捞过不少,但单笔拿这么多银子却是头一遭,因为往常得的好处大头通常都是被尚书、侍郎、郎中们给瓜分掉,落在自己手中的可就是寥寥无几,每回能得个七八两就算不错的了,当下就心动了。

二人走到一边细细商量了下,觉得这事也没什么,不过是介绍几个退掉的老家伙给他,算不上什么大事,至于他能不能将他们带出关,可不关他们的事了。二人商量好,便过来答应了赵强所求。那主事叫来一个正在干活的年轻工匠,对他交待了几句,那工匠一头雾水的便去了。大约小半个时辰,便有四个辫子从头白到尾的老头颤颤悠悠的走了过来。

老就老些,反正也不指望他们干活,能教徒弟就行。赵强请那主事将自己的意思告诉了这四个老头,老头们一听全呆住了,反应过来异口同声说自己年迈体弱,实在是禁不住长途跋涉,也受了不关外的苦寒。赵强好说歹说,才说动其中的两个,许诺他们一人给他们一百两银子的安家费,而且就在关外替他干一年,一年之后肯定放他们回来。

两个老头怕是家中实在困难,在那犹豫半天终是点头答应了下来。既然答应了,赵强就不怕他们没法出关,怎么着自己也是皇帝亲口任命的正红旗副参领,带两个老工匠出关,难道还有人敢拦着不成。

那司吏和主事许是白得了两百两银子,却只让人家得了两个老头有些过意不去,将赵强拉到一边,对他说道:“火铳是不敢多给你的,不过药子却是多的,大人若是要,倒是好说。”

赵强一听,眼睛就亮了,忙道:“要,要,不知二位能给多少?”

那主事嘿嘿一笑,亮出两根手指头。赵强见了,以为是两千斤,忙道:“好,两千斤,不知二位想要个什么价?”

“不是两千斤,是两万斤!”那司吏轻咳一声,低声道:“库里别的没有,火药倒是多得很,咱们是工部嘛,开矿炸山的药子自然少不了,就是多给你两万斤,上头也是查不出来的。不过嘛”他四处看了一眼,小心道:“若是大人想要,低于一千两银子怕是不成。”

“一千两?”赵强露出古怪的笑容。那司吏见了,以为他嫌贵,忙道:“这一千两咱们可是要交出大部分给上头的,咱自个可是拿不了这个数要是大人嫌贵,一口价,九百两,再少可不成了。”

赵强笑着摇了摇头,摸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难得二位如此爽快,这一千两本官就当交个朋友,也好方便下回嘛。”

“好说,好说,大人下次若是再来,下官肯定给大人个优惠!”那主事一把抢过银票,慌忙就揣进了怀中,气得那司吏一瞪眼,碍于赵强在,也不好当场就发飙。

得了银子,事情办起来就有效率多了,不多时,用厚厚的牛皮纸包裹着的火药包就一袋袋的往马车上搬,制造库的马车不够用,临时从清水司那里又借了十几辆来,连上先前的总共凑了三十二辆马车,搬得那些工匠和苦力们是叫苦连天。东西装好后,赵强也不敢久留,忙在前头带着,驶到了西直门外高士奇那处宅子。幸好这宅子够大,不然这么多马车还真不知停在哪儿才好。不过动静虽大,却是没有一个衙门过来查问这事,因为皇上刚赏了一个索伦蛮子副参领的事已经传遍京城,所有人都知道那些马车里装的是皇上给的火铳和药子,至于数量对不对,谁又敢去比对呢。不看僧面看佛面,明相的人最好不要得罪。

第五十八章 最后一晚

太仆寺是顺治元年才设的,并无专门衙署,附于兵部武库清吏司下。康熙六年时晋了规格,最高长官为卿,额设满、汉各一人,均为从三品官。太仆寺的主要职责便是掌所属边外的两翼牧马场之政令,负责对牧场马匹课其孳息。其所属口外的两个牧马场,原属兵部管理,现在则为太仆寺专司。

因和兵部关连结深,又是专养战马的,太仆寺自然就和兵部亲近得很,满汉两个太仆寺卿都是由明珠的党羽出任。所以与工部比起来,他们拨马的速度可是高效的。当然,马不可能是从口外的马场调来,而是从昌平马苑临时调了三百匹,都是上等的蒙古战马,膘肥体重的,看得赵强是暗爽不已。不过这些马得等自己出京才能带着走,可不是现在就给的。

明珠很贴心,知道赵强的人手不足,所以专门让伏尔哈拨了五十人听他差遣,另外还从旗下包衣里抽了一百出来,帮赵强押运马车,充当行脚苦力。赵强对此当然感激不尽,特意到明珠府道谢,高士奇正好也在明府,另外还有几个官员。

明珠显然是正在与他们商量什么事情,见赵强来了,温言劝勉几句,便让他回去。赵强退出来后,高士奇跟着出了叫住了他,笑咪咪的说道:“你用一千两银子买了工部两万斤药子,这生意可真是做得划算。”

赵强一听,便知这事明珠肯定是知道的,当下忙道:“下官受皇上和明相重托与那罗刹人交战,自然是想着药子越多越好了。”稍顿,迟疑道:“若是相爷觉得多了,下官这就去工部退了。”

高士奇摇头笑道:“那倒不必,既然工部的人生财有道,你就收了便是。你是我在相爷面前保荐的,此次朝廷大军用兵罗刹,正是建功立业之时,东主可是要把握这个机会。”他再次用了“东主”的旧称,以显自己对他的厚望。

“下官一定不负大人所望!”赵强重重一点头,神情毅然,大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高士奇目光中露出赞赏之色,微一点头:“你且回去吧,明相拨给你的人你尽管使唤便是,本官这几日忙于博学鸿儒的阅卷,实在是抽不得空,否则定然设宴为你践行。”

“大人心意,下官心领了!”赵强退后一步,躬身行了一礼:“下官告辞!”

从明珠府出来后,赵强便回到西直门外那宅子,一进院,就见德丘正吆喝着一大堆人在忙来忙去。那些人都是明珠差来供自己使唤的包衣奴才,所以赵强也不和他们多言,叫过德丘,问他书籍购买得如何了。

一听大帅问这个,德丘一脸得意的说道:“京中大大小小的书店差不多都让小的给搜刮干净了,店中只要是在卖的,甭管是什么,属下都买了过来。可惜属下不识字,不然说不定能靠着这些书考个状元啥的。”

赵强又问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