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奴-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说明珠,你出去这么长时间,现在才想起我们爷几个,是不是该罚酒三杯啊!”

“我说安郡王,你就饶了我,三杯下肚,明儿个可就上不了早朝喽!一杯成?”

岳乐的面子不能不给,明珠笑着拿过一个酒杯,自己斟上,举杯道:“今儿个承蒙各位王爷贝勒赏脸,能来我儿的庆生宴,明珠在这敬大伙一杯!”说完也不管这些王爷贝勒喝没喝,他是“咕咚”一下就把杯中酒喝了,翻过杯底,朝众人呵呵一笑:“招待不周的,还请各位王爷贝勒海涵!”

第五十一章 为朝廷分忧

席间还有两个铁帽子王,一个是简亲王雅布,郑亲王济尔哈郎的孙子,哥哥喇布和德塞相继去世后,于去年四月袭了简亲王的爵。另一个则是多罗克勤郡王罗洛浑,其父便是太祖之孙,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还有一个恭亲王常宁,当今圣上的亲弟弟,虽不是铁帽子王,但也是位高权重得很。其余便是些贝勒、入八分与不入八分的国公、镇国将军了。

明珠先自罚一杯后,让儿子纳兰容若也敬了宗室们一杯,方才有人听到外面明珠得了宝贝,这会便鼓嚷着让他拿出来让大伙瞧瞧。明珠一边谦笑着,一边让儿子将那些东珠取出来给王爷贝勒们看看。说是要给王爷们献上一颗,不过他们哪里好意思要,笑笑闹闹的便将这事带了过去,开始说些其他趣事了。

席一直开到亥时快过方散,赵强的肚子早就吃饱了,因明珠还有话要与自己说,便一直等着,直到前院后院人都散得差不多时,才有下人过来请他到明珠书房。

“小的给相爷和各位大人请安!”

一进明珠的书房,赵强就看到屋内除了明珠和高士奇外,还有六七人,有便服也有着官服的,看起来品级都不低,其中有两人是方才在厅内见过的。

高士奇见赵强要行礼,挥手止住他,笑道:“算了,你又不是旗人,行这礼数做啥。”

“小的也算在旗,给相爷和各位大人行旗人礼是应当的。”赵强坚持行了礼,跪在地上等着明珠发话。

“起来。”

明珠的脸上已经没有刚才在外面的笑容,而是一脸严肃,那几个官员也都是绷着脸,凝神贯注的打量着赵强,看得赵强头皮有些发麻,不知道他们想干嘛。

'5'“米庆,我问你,你们索伦丘禾部现在何处聚居,族内又有多少男丁?”问话的不是明珠,而是步军统领席珠。

'1'“回大人话,我丘禾部自崇德年间就一直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中游,现族内共有人丁两千四百人,男丁不到半数,青壮大约六七百人。”赵强将给自己准备的说辞搬了出来。

'7'“额尔古纳河?”明珠听了微微点头,侧身问科尔坤:“那还是在三姓北边了?”

'z'高士奇也道:“那地方现在被罗刹人占了?”

'小'科尔坤曾做过盛京户部尚书,所以对关外的事情知道一些,说道:“额尔古纳河本就位于极北之地,人烟稀少,从顺治三年来了罗刹人后,我大清对那里就不行使权限了。”不行使权限的意思自然是顾不了那边,或者说已经放弃了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大清土地,科尔坤的用词算是很委婉了。

'说'明珠当然知道科尔坤的意思,当下叹了口气,对赵强道:“你们丘禾部就住在罗刹人眼皮底下,朝廷没能保护你们,让你们受罗刹欺凌,倒是难为你们了。”

'网'赵强忙道:“小的族人从未奉迎过罗刹人,举族上下向来视大清为我国,彼罗刹人之国乃宵小之邦,跳梁小丑而已,虽他们现逞一时之凶,但终不会长此下去,朝廷有朝一日定会派大军前去征讨他们,届时罗刹人只会远循,再不敢犯我大清!”

“好,说得不错,罗刹国就是跳梁小丑,大军一到,就会土崩瓦解,若是冥顽不灵,就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听了赵强话,坐于席珠身旁一皮肤黝黑的汉子忍不住叫了句,看他样子,似是武将出身。

“大军北征之事朝廷已有定夺,届时还怕没有你的仗可打么?别打岔,听明相怎么。”席珠笑着止住这汉子,让他不要打断明相的问话。汉子听了,便不再言语。

“你丘禾部就在罗刹人眼皮底下,想必罗刹人肯定打过你们主意,不知你们是怎么和罗刹人交手的,内中情况可否为本相道来。”明珠接着问赵强。

“离我丘禾部最近的一股罗刹人盘据在额尔古纳城,有罗刹兵数百人,每次前来我部洗劫,多则百余人,少则数十人,皆配以火器,战力十分凶悍。不过我族内男丁多,且都是打猎好手,配有不少长弓,还有数十杆鸟铳,所以虽吃亏,但他们也奈何不了我们。许是知道我部不好惹,这股罗刹人轻易便不来攻打我部,只在秋冬冻冰之前来寻些麻烦。有时,我部也不得已向他们提供一些粮食,权做保族之计。”说到这里,赵强又跪了下去,磕首道:“此不得已而为之,请相爷和各位大人不要见怪。”

“嗯,此权宜之计,朝廷怎会怪罪你们。”高士奇说了句,科尔坤等人也都点了点头,丘禾部为自保向罗刹人提供粮食,无可厚非,谁让朝廷弃了他们呢。

明珠沉吟一会,问赵强:“米庆,本相问你,你对北地的罗刹人怎么看?”

赵强一怔:“相爷问的是哪方面?”

明珠道:“你就说说看,不专指哪面,你就说说你的看法。毕竟你们丘禾部常年与罗刹人打交道,知己知彼,应是比我们这些人知道得多点。”

“是,相爷。”赵强在心里盘恒一番,说道:“罗刹人火器极厉,又有哥萨克骑兵助阵,马刀十分锋利,快马奔驰之下实难抵挡。不过来犯罗刹人似是兵丁不多,每战多则百人,少则数十人,并不曾见多于此数的。”

“他们每到一地,必先杀光男丁,驱老弱妇孺供己用。朝廷若派大军征讨这些罗刹人,可战不过春夏三四个月,一旦降雪结冻,罗刹人凭坚城拒守,仗火器之优,朝廷倒拿他们没有办法。”

赵强说了说俄国人的客观情况,这些情况恐怕明珠他们也是知道的。

明珠听得很是入神,见赵强停了下来,不禁说道:“还有呢?”

“还有?”赵强心头一突,不知道对方还想知道什么。

“你就说说如何对付罗刹人才是最好的法子。”高士奇见赵强不知说什么,但提醒了他一句。

“小的只是边野之民,并不曾入得军旅之中,如何能知对付罗刹人之法子。”赵强为难的看着高士奇,希望他能替自己说两句。

高士奇却笑道:“你就随便说说好了,在座的哪位不是见过大场面之人,你说得好与不好一听便知,无须担忧什么。”

“好,那小的想想”赵强埋头作苦思状,过了一会,才道:“罗刹兵少且分散,只需择熟悉地形的精兵强将,潜于其后方,切断彼此往来,那么这些罗刹人必将如散沙一班,相互不得信息,时日一久,不需大军亲征,他们的阵脚也要先自乱的。”这个办法便是关宁军对付俄军的实际作战手段,赵强这会说了出来倒不以为明珠会采纳了他这个建议,就是采纳了也不妨,现在俄国人只在黑龙江流域有大的据点,其余的地方基本上都在自己手中,清军要真是轻率北进,倒也成全自己,省了许多麻烦。

赵强说完之后,明珠扫视了一眼屋内众人:“你们怎么看?”

席珠点点头:“十分在理。”

科尔坤也道:“可行。”

另一个官员有些犹豫的说了句:“听着是可行,但北地我们一无所知,精兵良将倒不难派,问题是人生地不熟的,一头栽进去若是无用,岂不让那边的人正好拿了把柄吗?”

“我们不熟,有人熟啊。”高士奇微微一笑,征询的看向明珠。

“嗯。”明珠缓缓点头,看向赵强:“米庆你可否愿为朝廷分忧呢?”

第五十二章 正红旗副参领

明珠这话让赵强一脸惊愕:我能为你们分什么忧?见此情形,高士奇起身走到赵强身边,轻声说道:“米东主,明相的意思是请你助朝廷北征罗刹一臂之力。”

“小的不过一边野之民,能帮得上朝廷什么忙?明相也太看起小的了,小的何德何能能解朝廷之忧,请相爷饶过小的。”

赵强的脑袋摇得比“拨浪鼓”还快,这事也太扯了,自己正打算坐山观虎斗,来个渔翁得利,没想明珠却指望自己帮他一把。这忙是能随便帮的么?不说自己的真实身份是个逃跑吴逆,就算没人查觉,这忙自己也没法帮,总不能以后身在清营心在关。再说现在已是二月初了,顶多再有十天时间供自己处理事务,不然就要误了归期,坏了雅克萨之战的大事!与反清复汉的大业相比,就是康熙给自己个铁帽子王,赵强都是断然拒绝的。

高士奇没想到赵强竟然一口就给拒绝了,忙道:“你族内不是有几《文》百青壮男丁嘛,又都是和罗刹《人》人有过交手的,且你米东主也《书》是英雄好汉,只要你愿意报《屋》效朝廷,朝廷自然用得上你。”

“米庆,相爷抬举你,你可不要不知好歹。”科尔坤淡淡的说了句,脸色有些不快,在他看来,今天能与这索伦蛮子同处一屋,已算是米庆的莫大荣幸,现在明相为了北征大计而欲用他,他却推三阻四,实在是浑帐透顶,不上道。

另有一官员则是半是好意半是恐吓的对赵强说道:“米庆,你可知道如果明相不保你,你恐怕很难活着回到关外。”

“这?…”赵强不解的看着那官员,不明白他何以说这种话,自己好像在京里没有得罪谁啊。就算那些个东珠让人眼馋,现在也都卖给了明珠,祸根已去,又有谁要置自己于死地呢?

高士奇是极力在明珠面前推荐米庆的,因为这关系北征是否能成功,草率不得。他与明珠之前也议过许久,虽然北征罗刹是明珠极力促成的,但组建的北征大军上至统帅,下到各营佐领,却没有多少能称得上是自己的嫡系,大多数都与索额图有扯不清的瓜葛,再加上索额图一直主和,关外的将军们也大多唯他马首是瞻,所以明珠很担心索额图会不顾朝廷利益而刻意下绊子使大军出征无功,届时借此来抨击自己当初主战有罪。因此,他必须要保证北征一事不出差错,而且一定要击败罗刹人,夺回被他们占领的失地,而在北征大军的统帅权旁落的情况下,他只有剑走偏锋,从其他方面着手保证大军能够一击荡平罗刹人。而赵强方才所言正是明珠与高士奇等人商量的好办法,只不过却因缺少对北地情况熟悉的得力人手,这才久拖未决。现在赵强的到来,正好让他们这一计划有了合适的执行人,所以高士奇在见到赵强,了解到他身份后便刻意拢络他,不为别的,只为赵强正是明珠计策的最好执行人。出身只是索伦人,与各旗都无瓜葛,这样用起来就放心得很,不必担心会反水,而且也能保证他听话,否则随时都能捏死他,而不会让皇上和索额图那边有什么不满。

“你可知道当日在山海卫那固泰是何许人?”高士奇必须要让米庆知道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答应明相,就只有死路一条。

赵强犹豫道:“那日有人说过,好像是辅国将军。”

“如果单是一个辅国将军那倒也罢了,你可知固泰有一个弟弟可是咱大清的铁帽子王!”高士奇脸色一冷:“现在肃亲王发话要弄死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索伦蛮子,所以如今除了明相能保你,这京城里就再无他人了。”稍缓脸色,劝道:“你我一见如故,本官敬英雄识英雄,这才在明相面前一力保荐你,就是不忍你死于非命。为今之计,东主还是听明相的,有明相在,任何人都动不了你一根寒毛!”

高士奇说得斩钉截铁,在座的几位官员也无人质疑他的话,不说在京城,就是整个大清,只要明相要保哪个,哪个就定然无事!

赵强听得是汗颜不止,明明得罪固泰的是永平知府刘道,没想到自己现在也成了固泰的眼中钉,他那个铁帽子弟弟真要办了自己,自己还真难以反抗,毕竟这里不是他的地盘。

算了,还是先假意应下来,看看明珠倒底要自己干什么,万一做不来,就寻个空当跑人便是。赵强深吸一口气,凝声对明珠道:“请相爷明言!”

明珠一直在观察赵强的神情变化,将他心态的转变看得明明白白,知他是愿意替自己行事了,当下轻声说道:“我欲在皇上面前保荐你,将你索伦丘禾部编入正红旗,并委你以副参领重任,届时交予你一支人马,配以你本族敢战之士,在朝廷北征罗刹大军出发之时,潜于罗刹后方,骚扰他们的城保据点,抢夺他们的粮食物资,有小股罗刹兵则尽起而灭之,随时策应大军。你可愿?”

“米庆,还不磕谢明相大恩!”科尔坤见赵强听完明珠的话还愣在那里,不由喝了一声。

赵强听后,一个激灵,忙再次跪了下去:“小的谢明相赏识之恩!”八旗军阶中,副参领可是正四品的官职,明珠一句话就给了自己个正四品的官缺,赵强不由感慨位高权重果然是爽快的事情,一句话便可定人前程,同样一句话也可以将人打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难怪明珠一辈子都在争权夺利,与索额图死斗不休,看来也全是因这权力让人愉快的心态。

“小的愿意为相爷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起身后,赵强又多加了句,以证明自己投效明珠,替大清出力的真心。

明珠抬了抬眼皮:“不是替我,而是替朝廷,替皇上效劳!”

赵强道:“若不是相爷提携,小的就是有报效朝廷之心,也无这个时运。”

“看来米庆不仅是会做人,还蛮会说话的嘛。”席珠对赵强这个索伦蛮子很赏识,眼光中颇为赞赏。

“你且先回去,我会让人送你到高大人那处宅子,明日寅时你便来我府,本相会带你见圣上。”自己虽然定了这事,但还须向皇上奏明,明珠当下便让赵强先回去,他还要欲屋内一众心腹们商量其他要紧的事。

“是,相爷。”赵强应了一声,便往后退了几步,正要出门,却听高士奇笑着叮嘱自己:“还有,明相那两万两银子的货可要带来,否则本相这买卖可就亏大了”

此言让屋内众人都笑了起来,明珠一直紧绷的脸也下意识笑了起来,在他们的笑声中,赵强小心翼翼的出了明府。

第五十三章 巴海完了

赵强走后,方才一直没有说话的余国柱突然问明珠道:“皇上那边,这事当会准下来,不过要不要知会彭春一声?”

“知会他这个白眼狼做甚?”

一听余国柱提起彭春,科尔坤就一脸怒气的骂道:“相爷一手提拔了他,现在却跟咱们撇清关系,简直是忘恩负义,良心都叫狗给吃了去。你甭提他,一提他我就火大,若不是他,相爷至于为这事发愁吗?”

高士奇见科尔坤一肚子火,在边上劝道:“话也不是这么说,彭春不也是没投那边嘛。”

科尔坤没好气的道:“反正这人跟咱们不是一条心,我看还是不要告诉的为好,省得他背后捅咱们一刀子。”

席珠想了想,说道:“不管怎么说,彭春都是皇上点的将,此次北征他为正,郎坦为副,所以还是得支会他一声才好。不然那米庆就是在罗刹人后面闹得再凶,他彭春视若无睹,不派兵接应,不也是前功尽弃,白浪费明相的心血嘛。”

“相爷的意思是?”余国柱不置可否,抬眼看向明珠,想看看他是怎么想的,毕竟拿主意的还是他,不是他们这帮人。

明珠轻轻叩了叩,在心里盘算一会,开口道:“彭春这个人,本相是了解的,虽然他不愿依附于我,但断不会置朝廷利益不顾,因私害公的。我看还是支会他一声,让他心中有数,该捕获的战机还是要牢牢抓住的,我想他也想在皇上面前证明自己。”

“明相说的是,彭春从参领一下晋为都统,这八旗里哪个不眼红,背后说道的多了去,彭春恐怕也急于在北征中证明自己的本事,我看他比任何人都急呢,这想打赢罗刹人的心思可不比咱们少。”高士奇赞同明珠的话,他对彭春多少了解一些,知道他不愿参与党争之中,但却是对朝廷,对皇上忠心得很,这样的人,断不会做那损公肥私之事。

见明珠这样说了,众人也就不再吱声,正好有下人过来换茶,便停了下来,等下人换好新茶下去后,科尔坤才问席珠:“那丘禾部编入正红旗的事怎么办?”

席珠是正红旗步军统领,丘禾部入编正红旗这事属他管辖,不过却是也有些为难道:“礼亲王那边倒好说,就怕阿兰泰那边不好办。”

八旗内,上三旗是康熙自领,所以各旗没有旗主,只有协办旗务的内大臣,其余下五旗却是均有各自的旗主,不过康熙十四年后,康熙在各旗又增派了两名旗务大臣,以分旗主的权。礼亲王便是正红旗的旗主,而阿兰泰就是康熙派在正红旗的旗务大臣,加之礼亲王“深明帝心”,不敢过问旗务,所以正红旗内的事务多半便是由阿兰泰主持。

阿兰泰在朝中颇受皇帝宠信,立场也是中立,不参与索额图与明珠的党争,因此席珠对他是否肯办理丘禾部入旗之事有些拿不准。

明珠倒是没觉得这事有什么为难,笑了笑道:“明天我去见皇上,这事当会应下来。有皇上的旨意,阿兰泰难道敢抗旨不成?”言毕又眉头一皱,对众人吩咐道:“肃亲王那边你们多留点意,澹人保了刘道,这梁子就算结下了,得防着他找事。”

科尔坤点头道:“这事大伙都知道,相爷放心,肃亲王闹不出什么妖娥子。”

“我手下那帮子御史可是正瞅没事干呢,要是肃亲王乱来,我保他吃不了兜着走!”余国柱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管着一大帮子吃饱饭没事干,专门风闻奏事的御史,所以他敢保证只要肃亲王闹事,就让他不得安稳。

明珠寻思一会,想肃亲王那边也不会摆开场子与自己冲突,当下宽下心来,又想起一事,侧脸问高士奇:“皇上那有没有露口风?”

“相爷说得是?”高士奇不知明珠说的是哪件事。

明珠嘴唇轻动,吐出个人名:“巴海。”

高士奇沉声道:“皇上没有表态,只说北征在即,这事先搁着,待北征事毕再处理。”

“皇上说这话时,脸上可着怒了?”明珠紧紧盯住高士奇。

高士奇摇头道:“这倒没有,当时下官也以为皇上会暴跳如雷,谁知皇上好像没事人一样,轻描淡写就放下此事了,搞得下官也很疑惑,不过皇上这么说了,咱们当臣子的还能怎么着,听着办就是。”

谁知明珠却是一下笑容满面,拍掌道:“巴海完了。”

高士奇和余国柱他们都是一愣:皇上没责罚巴海,怎么就完了?

明珠见他们盯着自己看,便解释道:“以我对皇上多年的观察,但凡他不露声色,那这事便是严重得多巴海敢瞒下吴逆复叛之事,这可不是小事,皇上不可能不对他有所处置,但现在却这么个轻描淡写般,我看这便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巴海啊巴海,你戎马一生,这回却是谁也保不了你了。”

“要是巴海识相,岂会落到现在这般。”科尔坤在关外时就和巴海不和,现在听了巴海要完蛋,心里舒服极了,嘿嘿笑道:“索额图这回可是走了个臭棋,他以为拉住巴海,关外的事他便说了算,却不想巴海自己不争气,把他一块拖下水。再加上李光地这事,他索额图没个大半年时间,肯定缓不过气来!”

“但愿。”听到外面有打更的声音传来,明珠也有些倦了,先前酒席上也饮了不少酒,虽说不是烈酒,但这会头也晕乎得很,见大事差不多都定了下来,便对众人道:“今日也不早了,你们也回去,明儿个还要早起上朝呢。”

“是,相爷!”当下众人都起身向明珠告辞:“相爷留步,我等告辞!”

“来人呢,送各位大人出府。”明珠对外叫了句,立时便有几个奴才过来,提着灯笼在前头照着,引着各位大人出府。

“这酒看来还是喝不得”摇了摇越发有些晕的脑袋,明珠自言自语了句,在两个丫环的搀扶下休息去了。那边下人们送热水的送热水,捏脚的捏脚,捂被窝的捂被窝,忙碌个不停。

第五十四章 宫外候着

辗转反侧一夜,赵强是百感交集,来到这个时代后,除了在松花江上对康熙的龙船远远投去一瞥后,他从未想过自己竟然可以在推翻满清之前见识到康熙的真容。

康熙到底多高?他脸上真的全是麻子吗?他到底是不是如同后世演义的那般呢…一连串的疑问让赵强对于即将到来的会见充满期盼。当然,对于明珠赏了自己个正红旗副参领,让自己带人在俄国人后方作战的意图,赵强也针对性的想了几个条件,准备在康熙见自己的时候提出来。既然让自己卖命,总得给自己好处才是,能争取多少就争取多少,总比日后费尽心思去抢去造好。

满清与明朝一样,早朝的时间都是卯时,即后世的五点到七点,而一般住在满城外的官员则要在寅时(后世三点到五点)就要出发,否则就要误了朝会的时间。赵强不是官员,虽说明珠赏了他个副参领,但毕竟没有正式任命,而且就算正式委任了,他也是没有资格去参加朝会的。因此他必须先到明府,为此他也是在外面一片黑的时候就起了床,匆匆吃了点高府下人做的点心,便上了马车直奔德胜门而去。

现在的京城不同前几年三藩做乱,察哈尔蒙古入侵之时,城门是不关的,有时外城偶尔关闭,但满城却是从不关城门的,只是值守的兵丁换班守卫而已。不关城门也是清廷向世人展示“盛世太平”景象,政治上的意义极大。

许是明府的人通知过德胜门这边,所以赵强进德胜门时并没有被拦下来,而是任由他的马车驶了进去。一路上可以看到不少在路上行驶的马车,每辆马车上都挂着个灯笼,上面写着“赵”、“张”、“齐”等姓,或者印着“都察院”、“大理寺”等字样,种种所为无不在提醒旁人自己的身份。

马车到了明府后,明府的侧门开着,门口已备了一顶十分奢华的软轿,有几个下人正在进进出出的忙碌着,想必是在为明珠上朝做准备。赵强向管事的人说了下自己来意,将带来的貂皮、人参等物尽数交给他,那管事验了数目,便让人搬了进去。稍后里面便有人出来传话说“主子正在更衣,让米参领在外稍候。”

赵强便在府外等着,二月初的天气很是很冷的,他不好意思缩回马车里面,便就站在台阶下看着那些下人们忙碌。数分钟之后,明府下人们抬进轿子里的东西让赵强开了眼界,原来那是个火炉子,却不是用来取暖的,而是用来煲粥的,热腾腾的冒着热气,香味四散的,让人口水都忍不住咽了出来。

真是会享受,赵强忍不住暗道了句。

“主子上朝喽!”

片刻功夫之后,府内有下人叫了起来,一人传一人,直传到府外,然后那些个明府下人便全部退在一边,恭敬的低着头等着主子出来。

明珠出来第一眼就看到了赵强,隔着十几步就笑着说了句:“米参领来得挺早,让你久等了,本相真是过意不去。”

赵强忙行礼道:“相爷可折杀小的了,能候相爷是小的福气,别人想等也等不来的。”

“呵呵。”明珠轻笑一声,示意赵强回到自己的马车上,然后对身后一个管事交待了几句,那管事朝赵强这边看了一眼,点头答应下来,待明珠上了轿子后,便来到赵强的马车上。

“主子吩咐奴才,说是米参领不熟宫内规矩,等会见了皇上怕是有失礼数,所以让奴才来给参领说解几句。”

“正求之不得!”见明珠的轿子已经动了,赵强不由问这管事说:“是在这里说,还是车里?”

管事道:“在车上说吧,参领得跟着相爷,不然进不了宫的。”说完也不用赵强请,便上了马车。车夫一提鞭子,马车便在后紧紧跟着明珠的轿子。

明珠这顶大轿共有十二名轿夫,前后各四,左右各二,行在路上甚是惹眼,行进速度也快。一些正在行驶的马车和轿子见了这顶轿子,一个个乖巧的停了下来,让明珠的轿子先走。

那管事说赵强交待的是进宫的礼仪,如见了皇上要三跪九磕什么,皇上问话时得怎么答,有赏赐下来要怎么谢恩,进宫之后不能左顾右盼,乱说话什么。还特别交待皇上要是问起北地罗刹人的情况,你就按昨晚对相爷的说辞就行,其他的就不要多说了。

赵强一一记下,不大功夫,便随着明珠的轿子到了东华门,此时东华门外已经停了不少轿子和马车,远远望去,广场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好多官员甚至还坐在一张小凳上,吃着家里带来的早点。

车夫很识趣的将马车停在了外面一处不显眼的地方,那管事叮嘱了一句便往明珠那边复命,赵强下了马车也不知该不该到明珠那边,便就这么站在那。他想在人群中找高士奇的身影,可是看来看去也见不到他。人实在多,加上天又未亮,找个人实在是困难,看了一会,赵强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就这么过了有小半柱香时间,方才那管事才过来告诉赵强,明珠让他就在这边等,他现在要上朝,等朝会完才能带他去见皇上。

听了这话,赵强知道自己又要等了,但愿这朝会早点结束吧。谢过管事,便一头钻进了马车内。夜里可是没睡好觉,既然还要等,不如就在马车里面补一补觉。

这一睡就是一个多时辰,等赵强从梦里惊醒过来时,外面天色已是大亮,广场上也是见不到一个人影,只皇城的禁卫不时在城门边上露个面。

开的什么朝会,怎么这么长时间的?没了睡意,这么个干等实在是让人难受得很。这会要是有个PSP该多好,实在不成有本《金瓶梅》也行啊,怎么着也能把时间打发过去。百无聊赖,赵强只好下车和隔壁也在等候自家主子的轿夫和车夫们闲扯起来。见赵强随和,又不是官员,众人很快就和他打成一片,各自聊着些趣闻,正聊着起劲时,就见宫门中走来许多人,三五成群的,朝会终于结束了。

第五十五章 真实的康熙

“哪个是关外来的米庆?”

赵强正望着那些散朝官员各自离去时,一个小太监一路小跑着来到了这边,扯着嗓子就叫了起来。

赵强听了忙过去应了声:“回公公,小的就是米庆。”

“关外索伦丘禾部的?”小太监上下瞅了一眼,有些不放心。

赵强肯定道:“没错,小的正是索伦丘禾部米庆,奉明相的意思在此等候皇上召见。”

听了这话,小太监放下心来,说道:“那好,万岁爷要见你,你这随咱家进宫。”

“哎!”赵强满脸堆笑的重重一点头,躬着身子做了个请状:“公公前头请!”然后便从怀中摸了个银元宝塞到小太监手中。

“哎,你这是做甚?”手中这块银元宝少说也有四五两,这米庆倒是会做人,小太监凭空得了笔小财,心里早乐开了花,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