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风-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前几天特种部队对行军路线上周边的村镇进行扫荡,再加上现在攻克锦州城后,吕大防除了三千特种部队有战马之外,还有一万左右的战马,正好可以满足无心的作战需要。按照无心的推算,他将率领这支骑兵部队在地图上从锦州出发划出一个圆弧到来州,当然中间锦州战事吃紧的话,他们还会返回锦州外围配合城内宋军突围一起返回来州。
这套方案的好处是明显的,吕大防心中也明白,现在无心他们人数还比较少,但是只要给他们再加上一万,那么特种部队四处“抢劫”的目标就大了许多,这么一圈弧线画回来,说不得来州港口的巨型货船可有用武之地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支十一万人左右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也算是一支非常有力量的部队,每天消耗的各种物资也是非常巨大,就连大宋引以为傲的海上运输船队也多少有些吃不消,毕竟就是走海路这距离也是太远了些,要是没有办法在辽国就地得到补给的话,那这支部队能够坚持多长时间还真的很难说。不过从打下来州和锦州后,补给问题就被宋军将领抛到脑后了,这么多的粮食和其他箭支一类的补充足以让宋军坚持很长一段时间,至少粮食是绝对不缺了,而且类似弩炮这样的战争利器发射火器和砖头都是可以的,只要城中还有石头,那弩炮就不会面临弹药匮乏的境地。
吕大防是个正统的职业军人,本人也是极为刚直,像特种部队这种做法在他心中还是有些不顺眼的,但是他却明白这套理论在大宋统治高层非常流行,要不然枢密院也不会给他下达收缴契丹贵族财产的命令了。对于吕大防来说,当初他并不是很情愿的接受跨海登陆作战将领的职务的,相比之下他更愿意在河北诸路的主力军中去进攻燕云,因为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牵制和给辽国统治高层施加压力,这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多少心中有些想法。吕大防没有把所有的骑兵都给无心,只拨给了他一半五千人,汇合特种部队后组成一支八千人左右的骑兵部队去四处骚扰辽国。
尽管没有达到最初的设想,但对于无心和特种部队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在西夏战场上,只有两千人的特种部队照样敢去偷袭党项人的大城,也创下了极为辉煌的战例,现在可供无心支配的部队可比以前好上太多了,没有理由去在辽国的腹地上兴风作浪。
就在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攻下锦州两天后,消息终于由锦州城的残兵传到了大定府,辽国统治高层立刻被打入了地狱当中,以至于同时传来磨古斯联军兵败临潢府退回草原的消息也无法让辽国的皇宫中有哪怕一丝暖意,所有的辽国大臣已经被这个消息给震惊了——他们实在想不通宋军是如何跨过整个南京道的,如果说昨天才收到大宋侵入南京道燕云地区的时候,辽国统治高层已经有些害怕的话,那今天接到锦州城被宋军占领的消息,那辽国统治高层就只剩下恐惧了。
当有个辽国大臣在提出宋军可能是从海上过来的时候,这个大臣立刻被别的大臣所责难——能够攻下锦州城肯定人数不少,这能够是用船运的了吗?这可不是几百人,而是几万人的宋军!辽国今天的早朝格外的热闹,所有的大臣新仇旧恨都在此刻一起爆发,锦州被宋军占有的消息不仅仅是打击了辽国统治高层,更是让辽国统治高层内部发生了分裂……
第四百零八章 逆袭
在确认了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战果后,大宋统治高层也是极为兴奋,这与辽国统治高层低迷沉闷的状态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而且跨海等落作战部队的战果也极大的刺激了从河北诸路出发的伐辽主力的雄心,两翼负责牵扯辽军的部队都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战果,身为伐辽主力的中路军没有理由不会取得辉煌的战果。
辽国内部虽然也是争吵不休,但开始调集军队进行抵抗,大宋也知道自己能够趁辽国反应迟钝的时候偷袭的好日子已经慢慢过去,现在恐怕就要凭着双方真实的本事来较量个高低。
大宋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留在来州的一部这几天趁着没有被契丹人发现的当口,除了谨守各条要道之外,便是将战争中的俘虏全部编排起来,集中力量去修建扩充来州港口,以便能够同时停下和进驻更多更大的船只。扩建来州港是为了能够让跨海登陆作战部队能够更加从容的上船回到大宋,扩建港口也并非是简单的修建,宋军在港口的周边也修建了很多工事,不过他日后将会面临辽国的骑兵,这些工事对骑兵不会有太大的作用,由于没有城墙,宋军还是把港口防务寄托在大宋水军的战舰上。
大宋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曾经接到过命令,若是面临败局的时候,他们首要的任务便是将手中所有的火炮全部销毁,然后再抛下各种物资从海上撤退。吕大防在锦州城之战中第一次见识到了火炮的威力后,他心中便已经舍不得销毁火炮了,他在船上的时候也曾看到一些海船上装备的神臂弩和投石机等武器,心中便想到将火炮移放在船上,这样以火炮的射程照样可以帮助宋军守城,而且对敢于进攻港口的辽军也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为了以防万一,吕大防把锦州的火炮调回来州,在来州城头只保留了五门火炮,剩下的十五门全部都移装到战船上,每艘战船的船头上安装一门,并且用铁链固定使之降低战舰在海中受到的颠簸而影响命中率。
把火炮装在战船上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这些战船可以行驶到锦州的海面上,从海上开炮。这样就可以使锦州城守军不用担心城池被辽军围困,因为在战船上根据火炮的最大射程至少可以保证宋军在突围的时候,火炮可以对南、东、北三个方向进行射击,这样可以为突围的宋军开辟出一条逃命路线。甚至只要宋军愿意的话,在锦州的海面上还可以停留适合停泊的小战舰或是福船,反正现在已经快到九月了,海水的温度也不至于让人难以忍受,这样基本上只要宋军在海岸周边活动,就基本上不会愁后撤的路线问题而担忧。
在清除了运河上的障碍物后,大宋的小型舰队终于可以通过运河直接进入桑干河,同时也解决了中路宋军渡河的问题。经过不到十天的战斗,宋军已经把桑干河以南的辽军全部清除干净,而溃退的辽军在桑干河以北依托辽国南京析津府建立了新的防线,并且将桑干河上的船只全部收走——他们打算像以潢河防线那样将宋军拖在桑干河,这样就赢得了时间来修整自己已经七零八落的部队,而且还可以争取时间来等待后方支援部队的到来。
战争进行到这个份上,大宋距离胜利也只有一步之遥了——所谓燕云之地多半是指长城以南的华北地区,而此时桑干河以南地区尽归大宋所有,桑干河和长城之间的战略要地主要还有西京道的奉圣州和南京道的南京析津府了。与磨古斯联军和辽军相持很久的潢河不同,大宋东线部队已经越过了桑干河,而此时因为京杭大运河而发迹的后世天津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大的城镇,目前也为宋军所有,已经越过桑干河东线的宋军开始沿河向西进发,而且不同于磨古斯,正是因为大运河的存在,宋朝的内河船只可以轻而易举的通过运河进入桑干河,所以宋军想要渡河并不缺少必要的船只。
整个战争进度一直处于大宋枢密院的掌控之下,在作战地图上从河套平原出发的定西军会同了从河东路出发的宋军在攻克辽国西京大同府后,便组成了十万军队沿桑干河向东进发,六日后与辽军驻奉圣州的主力相遇——本来奉圣州辽将在收到大同府的求援信后立刻出发,但是没有想到大同府这么快便被宋军攻克,在路上便与开路的定西军碰头,双方的先头部队都发现了对方,随即一场遭遇战下来互有胜负,总体上来说定西军更强悍一些。
辽军在草原上吃了些苦头之后,便立刻掉头向奉圣州撤退,而定西军则咬住不放,双方在草原上展开了一场追逐战。也幸亏王顺所带出来的定西军是以前李清麾下正牌的泼喜军,对草原作战非常熟悉,所以和辽军几场较量下来并没有落在下风。随着跟上来的宋军越来越多,辽军主将终于放弃了在草原上继续跟对手较量的决心——辽军手中也有草原上的侦查利器鹞鹰,虽然双方饲鹰师指挥鹞鹰在空中展开了几场对决之后,辽军虽然没有占到便宜,但也知晓对手后面跟着众多的后援部队。
辽军主将在获得宋军有强大的后援之后,便放弃了在草原上和宋军绝一死战的想法,这也是被定西军纯属的骑兵作战力量所误导,事实上定西军虽然比辽军多了一些,但绝对称不上占有压倒性优势,后面跟上来的宋军无非是骑着马的步军,对骑兵作战还差得远。要是辽军主将能够识破这一点的话,在草原上和宋军纠缠下去,说不定奉圣州也不会这么快失手,而辽军也不会被宋军包围在奉圣州内,其骑兵作战优势被压制了。
支援大同府的辽军在撤回到奉圣州城内后,立刻抓紧了时间对城墙工事进行了加强,并且立刻派人到南京道析津府去搬救兵,不过他并不知道这次大宋是全线行动,整个西京道和南京道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辽军可以支援他们。对于奉圣州辽军来说,最大的悲哀还是派出的信使出了问题——这个信使刚进入南京道,便被一伙山贼给劫持了,这伙山贼居然是大宋情报局在南京道的众多据点之一,实际上这伙山贼是隶属于枢密院走私行业的专用“山贼”,其成员大都是大宋特种部队,除了配合枢密院干走私的勾当之外,还四处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在情报局的帮助下已经是辽国南京道上相当有影响力的山贼团体了。
信使身上所携带的求援信自然是落到了大宋情报局的手中,常驻在山贼寨中的情报员除了向河北的情报局分局发出了消息之外,毫不犹豫的便派特种部队将这封信和几封仿造析津府留守笔迹的信件一起送回到奉圣州周围的宋军,最后传达到王顺的手中。
这些信件到了王顺的手中后,也不得不佩服情报局的神通广大——连备选的方案都做好了好几种来供他选择,并且都分门别类的按照析津府留守的笔迹做好相应的回信——一是固守待援,如果采用了这个方案后,还要立刻回信给情报点,他们会向析津府发出另外一封写好的信件,争取能够让析津府抽调本已经非常紧张的兵力前往奉圣州来救援;第二条便是放弃奉圣州,立刻向析津府靠拢,如果采用了这个方案,那王顺除了要象征性的强攻奉圣州后,让城内的敌军突围逃跑,并且在半路上设伏来歼灭敌军……
这几种方案摆在王顺眼前,无论哪一种对他来说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不过他权衡再三,还是选择了第一种方案,骗奉圣州守军固守待援。早在西夏战争的时候,王顺就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很敏感,若是太过出风头的话,难免要受到来自大宋统治高层熟悉他底细的那些大臣的打压,甚至这种打压会来自于大宋皇帝。以王静辉和皇帝之间的关系看,尽管皇帝亲自出手不大可能,但是这还是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会让王静辉难以周旋——大宋可是非常重视吸取汉唐的教训,对外戚势力控制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当外戚向军权靠拢的时候,这种打压会来的非常猛烈,就是武将本身功劳太高也是会给自己招来天大的祸患——王静辉可没有少给他们将狄武襄是如何被谗言和流言杀死的教训。
而且王顺也考虑到对手是以骑兵为主的部队,一旦把他们给放出了奉圣州,那除了在他们进入南京道山区的时候做伏击,很难将对手消灭干净,还不如让他们下马守城池,这样自己赢得也会轻松一些。在见识到火炮的威力后,王顺好不怀疑自己可能会在第一天的攻城中会重演大同府的那一幕,直接用火炮伺机轰杀敌军主将,再加上自己手中燃烧弹等强力火器还算充足,小小一个奉圣州与大同府相比城防工事可差的太多了,自己非常有把握以微笑的代价将其拿下。
再说采用第一种方案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调动南京道析津府的辽军,让中路军有更多的机会来突破辽国防线攻克析津府。王顺身上已经有一个大同府战绩在身,而且他也很清楚这次大宋北伐不会以彻底灭亡辽国为目标,只是收回燕云故地罢了,辽国五京之中也只有大同府和析津府在战场上,这样一来宋军最大的两个攻城战无非是大同府和析津府展开,他身上已经不缺功劳了,再向前一步对他和驸马来说都未必是好事。
而且如果真的能够调动析津府辽军的话,那样中路军首将杨崇岳也会在心中记得这一笔,以杨崇岳和皇帝之间的关系和皇室对杨家的信任,这对他日后能够继续在河套平原统军是极有好处的。况且杨崇岳是大宋新一代将领中最有可能会将来成为枢密使的人,他在军中会对驸马在军制改革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这次宋辽战争之后更是极有分量。
王顺在做好选择后,就留下了相应的信件,并且给情报点写了一封回信,请他们代为在南京道山地之间选择一处良好的伏击地点,待到解决奉圣州问题后,他会率军进入南京道去伏击前来支援的辽军。
当王顺的大军将奉圣州团团围住的时候,最终才确定奉圣州的守将还是非常听从“上级”的安排的,居然真的放弃了骑兵作战的优势和他来打城池攻防战,这也让全军上下将领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在宋军将领开来,随着大宋火器的发展,这十年来大宋对外战争的结果在面临攻城战的时候都是非常容易获得最后的胜利,火器威力和性能的大大提高,使得本身就在城池攻守战方面占有非常大优势的宋军更加厉害,几乎只要锁定了城池后,就没有破不了的城池,而且有火器在手,攻城战的伤亡也大大降低。
当年王顺还在王静辉身边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师傅曾经花了很大的心思来搜罗笔迹仿造高手,不过这几年来他很少和汴都开封联系,这方面的进展到底如何,最后用在哪一方面上,他都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一次看到奉圣州守军居然放弃了自己的长项和自己来打攻城战,这不得不让他佩服小王驸马居然能够有这个心思想出办法来伪造敌军将领笔迹和印章来搅乱战场,这要是用好了的话,足可以使大宋平添十万大军。
这一次王顺吸取了大同府的教训,将手中十五门火炮分别安置在西、南两座城门前,炮口直接对准了城门楼,并且派了专人用望远镜来观察城楼动静,一旦发现敌军主帅或极多将领在城楼出现,就直接开炮轰击城楼,正确把敌军主帅在第一时间击毙。
对于火炮,不要说辽国将领没有听说过这种火器,就是很多大宋将领也是知之甚少,不要说是见过,更多的大宋军中将领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种火器。火炮第一次在战场上亮相,就给辽国以很大的冲击,效果令大宋将领自己都很难以置信,不过在这个信息传递极为低下的时代,凡是见识过火炮威力的辽国将领基本上都被干掉了。只有在锦州一战中逃跑的辽军才知道大宋这种火器的可怕之处,不过没有经过高级将领的亲口证实,这些残兵败将口中所描述的火炮实在是让辽国统治高层难以接受,只是被当作妄言听过便算了。
而作为第一个用火炮将敌军主将击毙的王顺,自然对这种战法更加倾心,他在奉圣州城池边上所做的埋伏没有白做,在耐心的等待了一天之后,第二天早上他假装将宋军全部发动起来,列队在城池远处做出攻城的样子,结果真的把敌军主帅引了出来。在南门城楼上出现了十多个身穿高级盔甲的契丹人,立刻让正在举着望远镜观察城楼动静的宋军发现,在王顺用望远镜观察证实后,便毫不犹豫的让火炮开火。虽然炮弹击中城楼引发了一阵大火和漫天的烟尘,即便是使用望远镜也无法确认炮击的最后结果,但没有人能够怀疑刚才在城楼出现的辽军将领们会能够逃出生天,光是爆炸刚起的所击飞的残肢断臂,估计那些辽军将领已经粉身碎骨了。
炮击的效果非常良好,直接将奉圣州守将在内的二十三名高级将领在南门城楼处击毙,不过后来让王顺和他的兄弟们非常失望的是奉圣州守军并没有投降,虽然在炮击城楼后,宋军也用燃烧弹和轰天雷对城头辽军进行轰炸,但奉圣州守军居然死战不退,在被火炮直接打烂的城门处还和宋军进行了一次非常残酷的绞杀战。
进攻奉圣州的第一天,宋军和辽军从上午打到了深夜,以定西军为主力的宋军居然还是没有突破城墙。守城辽军固然损失惨重,但宋军伤亡亦是不少,尽管敌我伤亡对比很可能接近了二比一,不过没有击破奉圣州城墙,王顺等一干定西军将领都是脸色非常阴沉。
更让王顺他们难以压下怒火的是,等到第二天快要黎明的时候,奉圣州守军居然从北门派出了大量的骑兵,趁宋军疲劳之际偷袭了宋军大营。到快天亮的时候,偷袭宋军大营的辽军固然又被打回奉圣州城池,但也有两千多定西军将士在这不到半个时辰的偷袭中永远的留在了奉圣州城下。宋军之所以被偷袭,也是因为王顺对自己的攻城太过信心爆棚的因素,他以为只要抓住机会把辽军主将干掉,趁辽军内乱群龙无首之际一鼓作气攻破城池就可以万事大吉,结果在攻城的时候碰上了硬钉子,导致了夜间被偷袭。
第四百零九章 草原
从河套平原进入西京道后,王顺的定西军就是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但却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被对手给打了偷袭,这简直让定西军上下怒不可遏。不过好在宋军反应及时,再加上奉圣州内的辽国将领偷袭的决心也并没有足够坚决的决心,所以在占了便宜后便又缩回到奉圣州城池里面去。
王顺也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他手下的兵将不过才是奉圣州内辽军的一倍而已,远未到达能够将对手全部包围吃掉的程度,开始攻城也不过仗着先进的武器来打击辽军,想要趁乱得手,不过却没有想到辽军比自己心中想象的还要坚强许多。
前半夜的攻城加上后半夜被敌人所偷袭,围困奉圣州的宋军多少显得疲惫了一些,王顺和他麾下的将领们在这个时候居然让全军都除了放哨的士兵之外,全部都躲在帐篷中睡大觉,当然这些放哨的士兵也不是吃素的——宋军在看到今天天气良好的情况下,放飞了八个热气球,哨兵站在热气球的篮筐中直接用望远镜来观测城中辽军的动静,这还不算,炮兵和部分投石机也归他们来指挥,只要城中辽军稍有动静,便将辽军集结地点从热气球上发下来,让宋军的远程武器来根据情况对城中辽军进行打击。
火炮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趁对手不备来偷袭敌军,从而达到轰杀敌方将领完成斩首的任务,其最大的好处便是射程够远,至于威力不及大型燃烧弹也只是相对而言——像在灭夏战争中,若是城墙不结实加上宋军运气足够好的话,五六个燃烧弹突然集中发射落在一处便可以将城墙炸出一段豁口,甚至能够将一片城墙给炸塌。
火炮威力远不及大型燃烧弹,但是炮弹的威力也足够摧毁城墙上的任何工事,辽军建造城池的水平远比党项人要好的多,想用燃烧弹来炸塌他们的城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燃烧弹可以“定点”清除城墙上辽军的投石机等守城武器,这就使得城外宋军的投石机等远程武器可以靠得非常近。
有了火炮的配合,辽军在城墙上就如同移动靶标一样,只要有足够的价值,哨兵便指挥火炮对城墙上的目标进行炮击,而投石机、神臂弩和弩炮之间相互配合将城门洞守好。尽管王顺所带的兵将数量上是少了些,但是有了这些远程武器相互配合到也让辽军投鼠忌器,不敢突围逃跑了。
定西军是宋军中少有的非常注重技术兵器的军队,加上天机的工匠营的配合,定西军在武器装备尤其是在远程武器装备上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宋军部队。河套平原也给定西军成为快速机动提供了其他部队所不具备的便利条件,就连定西军中的步军也是骑着马匹的,而且弩炮、神臂弩小型化后便直接挂在马匹后面可以随大部队进行快速机动。这支综合了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长处所组建的部队,在此时依靠其生猛的战斗风格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武器装备,死死的控制着奉圣州内的辽军动弹不得。
到了下午的时候,士兵已经开始起床就地埋锅灶饭,而在这个时候宋军的远程打击武器却加大了频率向城中的投放。在火炮的精确掩护之下,小型弩炮和神臂弩更加靠近了城墙,城墙上已经基本上没有辽军了,而城门洞有大量的神臂弩和弩炮进行看守,使得吃憋的辽军想要出城利用骑兵的速度反击对手都不可能。
在对手这样低下的防御体系下,宋军的大中型投石机疯狂的向城墙开始靠拢,燃烧弹、轰天雷、石块等不要本钱的在哨兵观测结果下向城内有辽军集合的地方精确的投掷出去。一时间就在宋军吃饭的当口,城内的辽军却在这个时候受到了宋军远程武器的无情打击,任何一个将领来到这里看到这样的形势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出最佳的判断,城中的辽军根本就没有任何机会了。
等到宋军吃完饭后,王顺下达了集结命令,重点在奉圣州的南门和西门摆好架势,其余北门和东门宋军力量虽然被削弱,但他们却得到了更多的神臂弩和弩炮来看守所对应的城门。这样的布置会使得任何一个胆敢走出城门洞的辽军在第一时间被纷飞而至的箭支射程刺猬,或者干脆被小砖头打得头破血流。
在宋军开始集结的同时,王顺终于下达命令,让大型投石机换上大号燃烧弹向城内投射。这一次王顺也终于在昨天被辽军偷袭击出了怒火下,开始使用自己手中能够使用最富有冲击力的进攻来拿下这座城池,也不再在乎城池的完好程度了——只要城内的辽军能够有足够坚韧的信心,王顺并不介意将整个奉圣州夷为平地!
由于战况的发展,就王顺所知他已经不可能再碰到什么像样的大城池了,而进攻析津府方向的中路军有着全宋军最好的后勤支持和武器装备,自己就是把手中全部的大型燃烧弹用光也不用在乎,因为中路军根本不需要他的支持。
大型燃烧弹的破坏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大型投石机将这种最大号的燃烧弹投掷进入城中后,在奉圣州内立刻腾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黑烟,连接在一起后在热气球上的哨兵眼前呈现了一片活火熔城的景象。尤其是宋军主攻的南门和西门,其周边只要是在大型投石机射程范围内的建筑没有一座是完好的,城内的辽军人马混乱,各条街道上都有四处奔跑的辽军,不过只要还在大型投石机射程范围内,都毫无例外的被燃烧弹巨大的爆炸威力撕碎身躯。
采用燃烧弹开始轰击奉圣州的同时,南门和西门前也被宋军各自集中了几门火炮直接向城门开火,奉圣州的城门在第一轮炮击后便被数枚同时而至的炮弹炸成碎片,城门洞中躲避燃烧弹的辽军也立刻遭了殃,三轮射击后,城门洞内被清扫一空,处处都是辽军士兵的残肢断臂。
宋军在将城门炸开后,城内的辽军就已经非常清楚宋军的下一步作为了,尽管遭到了重大损失,但是辽军士兵还是冒着箭雨石块登上城头,用手中的弓箭射向攻城的宋军,意图负隅顽抗。不过很快这些数量不多还坚持在城头上阻止宋军攻城的辽军便受到了非常高的“规格”的款待——数门火炮立刻掉转炮口,继续开始对城头上的辽军进行炮击,不消一会儿,胆敢在城头上露面的辽军便被宋军消灭干净。
相对于辽军一片慌乱的景象,宋军的攻城部队则显得不疾不徐非常有章法,王顺也一改定西军那种在正规宋军将领眼中的那种“胡乱一气”攻城法,稳步的将自己的大军压上,各种攻城器械也开始有效的运作起来,不过唯一有些缺憾的是,箭楼和嘹楼上的宋军根本没有任何作为,因为城头上的辽军已经彻底被远程武器击垮了,根本没有给他们多少发挥的余地,他们只得用弓箭来收拾城头上为数不多的残余抵抗者了。
除了众多爬城墙的宋军之外,还有很多的宋军排着整齐的防守队列向城门洞进发,不过在他们打前镇的是四辆并行的神臂弩和弩炮,通过城门洞边移动边直接向城内发射箭支和轰天雷。神臂弩的穿透力惊人,而轰天雷在人群中杀伤力倍增,在几轮发射后,守在城门口的辽军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集中在城内城门洞出口的辽军即刻被神臂弩和弩炮所驱散,值得避开城门洞的直线方向小心谨慎的站在城墙的两边准备阻击从这里进城的宋军。
马上快要到达城门洞的时候,神臂弩和弩炮突然向两边让开,后面的宋军队列也整齐的让开了一条通路。城门洞另外一侧的辽军终于等到机会和宋军面对面硬抗了,结果却发现这条由宋军让开的通路上正快马驶来一列凶神恶煞般的宋军骑兵,刚刚见到宋军面的辽军还没有做出反应,便被一阵阵的爆炸声所淹没——这是宋军骑兵手中的手榴弹!
前面几个宋军骑兵在扔出手中的手榴弹后,便冲马上抽出长长的斩马刀,夹紧战马挥舞着手中的斩马刀冲进了辽军阵营,一时间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在这队骑兵冲过之后,后面的宋军也不管什么队形了,直接跑步跟在骑兵的后面一拥而上快步通过用辽军将士鲜血染红的城门洞,冲进了奉圣州。城墙和城门洞很快便被宋军所占领,源源不断的后续部队借着这个机会快速上前以增强前锋的力量扩大战果。
随着城内战局的糜烂,辽军也开始失去了继续抵抗宋军的勇气,小队的辽军在城中四处乱篡打算寻找生路,不过这些辽军不是被宋军歼灭便是做了宋军的俘虏。城内的辽军在完全被宋军分割开来之前,能够形成抵抗力量的辽军全部都集中到了东门和北门附近,见城内战事不可为后,便各自打开城门向外冲锋打算杀出一条血路。
刚刚打开城门后,早就严阵以待的宋军立刻用手中的武器向对手作出了回应,神臂弩的杀伤力在这个时候体现的最为突出,力量强大的箭支居然在穿过了三四人后直接将“人串”钉在了城墙上,更有不计其数有弩炮发射的小石头,城内辽军在城门口往返突围了数次之后,都被宋军坚决的打回到城内。辽军在北门和东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没有换来出路,而宋军却好整以暇专门守住城门出口等辽军自己冲出来来增添自己的战功,这个局面不禁让辽军将领有些吐血。
随着入城的宋军越来越多,辽军愈发显得危险了。在城中的建筑物阻碍了骑兵的发挥,而宋军派进城中的骑兵则是五六成群,带领着大队步军在城中进行穿梭,只要见到辽军便是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