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聊斋仙境-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悲伤,已经过去了。他已经伤心的忘记了几年的记忆。现在想起来了,当务之急只有一个,就是不管水中的是什么,都必须除去了。
看一看吧!不过几年光影,他们这村子破败成了什么样子。如果再这样下去,这村子说不定就完了。
其他的村民也是一脸的哀愁和无奈。
别人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是大湖村已经过不下去。湖中有怪,他们不能打鱼,也就没有什么生计。再这么拖下去,怎么得了。
而且官府也已经好久没派人来过了。这一回,好容易来了,自然是要牢牢抓住。
对大湖村的人而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他们真的是一切的一切都努力过了。官府的法子,他们试过;自己的命也拼过。
本来他们以为村子就这样了,也许会就这么毁了。他们默认“村长家搬走了”,其实又何尝不是他们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搬出村子。
然而,一个村子想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必须要让官府同意才行。
然而,官府又怎么会同意搬迁村子这样的大工程。
第一任县令还是一个做事的,让村子凑钱请和尚请道士,一直请到其升迁,便不再过问。
而接任下一任县令到来后,一切停止,一切不再过问。他拿大湖村,直接当成了不修的县衙。
著名的北宋城市风情画长卷《清明上河图》画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包括酒店、商店、茶坊、旅店、寺院、医馆、民宅等等,最气派的建筑非“孙羊正店”莫属,这么多建筑物中,也找不到一栋可以确认为官署的豪华建设,画中城门口有一个三开间的平房,算是《清明上河图》长卷唯一画到的一处政府机关——税务所,但这个税务所看起来也很简朴,跟普遍平居差不多,比起临街的酒楼商铺来,逊色多了。
第266章 混乱的记忆,还是故意
后来成为南宋都城的杭州,州衙更是破败不堪,实在不像是官府办公的地方。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到杭州担任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发现州衙的屋宇“例皆倾斜,日有覆压之惧”。杭州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首府,其时“官屋皆珍材巨木,号称雄丽”,但入宋之后“百余年间,官司既无力修换,又不忍拆为小屋,风雨腐坏,日就颓毁”。地方官只好在这“颓毁”的州衙内办公、生活。苏轼当了三年杭州通判,任期满另迁他州,期间未能修缮州衙。
这也就是后来的“官不修衙”的惯例,这一惯例延续至后来的明清时期。
旧时“官不修衙”的惯例虽有种种弊端,比如可能导致地方官产生因循苟且、得过且过的习气,像杭州官衙那样破败到时刻有倒塌的危险,更是“不正常”。但“官不修衙”背后那种体恤民财、民力,以及将教育预算排在修衙项目之前的传统执政理念,毫无疑问属于永不过时的价值。
一如这大湖村的事,闹鬼,闹妖……
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不会受到提倡的。官员们的做法通常也就是拖,拖过自己的任期,然后传给下一任。而下一任瞒,瞒到自己的任期结束。反正这是上一任的问题,不是他们的。
从他们的角度想,他们处理不了,也就不再处理,等其自然结束,这事没毛病。
一如一些官儿对受灾的态度一样。基本上是能瞒就瞒,直到瞒不过去了。
倒不是说他们有什么阴谋诡计,只不过是比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更愿意无病无灾的“太平盛世”。
不出事,他们都是甲优的好同志。一旦出了事,能评个中庸,已经是他们朝中有人了。
这什么鬼,什么妖的一出现,这可是比天灾还要严重的问题。
儒家讲君子之道,路不拾遗。然而现在,不要说什么路不拾遗了,连妖魔鬼怪都出来了。
你这是想干什么?想抹黑大佬吗?
大宋是的士大夫共天下。你是想说大佬们执政出了问题?
修个衙,苏轼那么大的名气,都没成功。妖魔鬼怪一出,基本上这地方官儿就可以判个死刑了。
大宋只是不杀文官,可不等于不折腾。发配个偏远的地方,一辈子也就交待了。
“如果此事是真。本官一定要弹劾他们的不作为。”
听了大湖村的事,众人便明白这估计可能是真的。包拯甚至要弹劾官员的不作为。
这本就是他的性子。他不管那些官员有什么理由,又或者有什么样的潜规则。
这样的话,差人们搭不上话。所以他们打扫起卫生。
好在就一间屋破了瓦,其他的房间全是好好的。只是一些湿气,生了霉苔。扫一下,再点上火,室内也就暖和了起来。
然而屋子是暖和了,但是随着夜色的降临,一股子鬼气也浓郁了起来。
村子有如鬼村,阴气笼罩。
随着这股阴气的出现,它们不断的分散,聚起,弯弯曲曲,阴森可怖。月亮被涌来的黑云遮盖,只从厚厚的云层后面透出一层含混的暗色光晕来。风在高高的树顶摇晃着,发出一阵阵庞然缓慢的沙沙声。像是头顶移动着沙漠般的树海,衬托着静谧的夜。风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阴气降临的含义,一星半点儿的,悬浮在空气里,是露水或者冰屑,说不清楚,只是碰到皮肤的时候,会激起一阵小小的鸡皮疙瘩。
“这天怎么突然冷的这么厉害?”
差人不解,围着火更近了。
“大人。村子没什么吃食。只有一些鱼虾。”而这个时候,罗老头带着村上献上了鱼虾。
这一献,包拯也好,公孙策与王朝马汉他们全都看向沈石。
这鱼虾有没有问题?
他们一开始不是说过的吗,这湖里没有妖魔鬼怪的时候,鱼虾肥美,水产丰富,供货汴京,可谓是供不应求。这让大湖村的村民每年都能打捞到丰厚的鱼货,日子过的还比较富裕,可是自从几年前,他们就没办法打鱼了。
那么,问题来了。没办法打鱼的村子,这鱼虾是哪儿来的?
沈石看了下大湖村民带来的鱼虾。是真的鱼虾,很新鲜,甚至是刚从湖中捞上来的新鲜。
差人们杀鱼去胆,或烤或煮,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要说唯一的问题,便是这些村民了。
“你是说他们是鬼?他们已经死了?是了,几年没收入,是人都要死了。”听沈石的话,公孙策判断道。
沈石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包拯。
到底是人,还是鬼,包拯更专业。
包拯沉吟着:“如果他们已经死了,是鬼物的话。那么白天,还有日头,他们不应该敢出来才对。”
包拯没有说他们是什么,而是说起了他对鬼的理解,然后问沈石道:“你看呢?”
沈石摇了摇头。他能看到村民身上的阴气与鬼气,他甚至可以说是看不见他们身上应有的生气,但是要说他们是鬼,这真的是太早。
这个村子真是太古怪了。
沈石想了想,重新跟村老搭起话来。
“那一天可不得了,乌云黑压压的一片,电闪雷鸣,风吹得极大,屋顶都给掀开了,可是就是不见雨落下来,这样古怪的天气老头我一辈子都没有见到过,哪有干打雷,不下雨的。”
罗老头捧着一碗鱼汤,吐沫星子乱飞,显得有些激动:“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足足一天一夜,到了第二天一切才都平静了下来。”
他显然很喜欢讲故事。如果有人听,就更要好好发挥一下了。
“可就是在那一天之后,村子的那个大湖就出妖怪了。”
“记得最先出事的是张小七,他是村中的捕鱼能手,用手都可以抓手。在湖上捕鱼,听附近渔船上的人说,湖面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浪花把船给打翻了,转眼之间张小七就没了影……起先我还以为只是意外,可哪知道到了后面死的人越来越多了。大家都说闹鬼了。后来差人来了,和尚道士也请了。据他们说是湖中有一条巨大的黑鱼。这是龙王的儿子,受罚在此。不是妖,所以他们除不了。”
第267章 村子的静
说到这里,罗老头是恨又是无奈的一叹。
“如果我早意识到的话,也不会死这么多人,多好的汉子啊,就这么喂了那该死的妖怪。”
罗老头一边说着,沈石他们,还有王朝马汉一应差人侍卫就静静地听着。
听到后面,王朝马汉等侍卫就一个个义愤填膺起来。
“该死的妖怪,竟如此的猖狂,吃了这么多人,什么龙王的儿子。龙王也不行!真想活剐了那畜生。”
“可不是么,一村的青壮啊,就这样没了。”
“这妖怪遭了这么大的孽,就不怕遭报应么,老天为什么劈死这畜生去。罚在这儿,它吃人?”
王朝马汉他们一个个追随包黑子,见的更多是繁华,是人间正道。在过去,别说是妖怪了,连闹鬼的事情都没有。
现在有妖魔鬼怪吃人……他们的正义感当场便爆发了出来,就连差人们也恨不能打死这妖孽。
要知道但凡当差的,多数是欺软怕硬的,特别是这汴京。一个卖菜的都不知与哪个府拐着什么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能有多少的血性可想而知。
“太叔公,大人们说了,他们有办法除去那只妖怪,为我们报仇。”这个时候之前那个乞丐少年,读书人的周胤之忽的插嘴说道。
“哦,这是真的么?”罗老头睁大了眼睛看着沈石他们。
见到沈石气质不凡,又看了看其他人。
“看公子是读书人,太秀气了。”罗老头自言自语着,微微摇了摇头,转向包拯。
“这个好!有黑又吓人。说不定鬼也伯他!”
“大人!恩公!恳请恩公救救大湖村吧!”罗老头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一把年纪了,噗通一声便跪在。
“死了一村的青壮啊,再不除去那妖怪,大湖村就完了。求求恩公了。”
罗老头求人的姿势很正,直接跪下哀求。要知道这时代,汉血还没怎么受到污染,讲究的是跪天跪地跪父母,包括皇帝都是不跪。
在这个没经历跪着生的时代,罗老头这一跪,分量非常之重。
当然,如果他没有自言自语过,效果会更好。
这罗老头也是年纪大了,耳朵有些不好使,说话声音不小,即便是自言自语,落在别人耳中,也与正常人声音差不了多少。
而这儿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耳背的。
所以,尴尬了。
包拯那张脸真的很黑。包拯到现在为此,下地府,他已经有了专业能力……不用再打昏,直接躺下睡觉就行。
但是,对妖,他没这个业务能力。
然而,罗老头不知道啊!他只知道包黑子的脸比沈石的脸吓人,应该是对付妖魔鬼怪的不二人选。
被人这么看脸,包黑子是一点儿也不开心,不过他也不能让一老头儿就这么老跪着啊!脸已经黑成黑炭了,他还是急忙扶着罗老头:“老者,这是做什么,您这不是折本官的寿么,快些起来,快些起来,本官已经答应了周小兄弟会为太湖村除妖的,你们不必如此。”
自从知道自己可以下阴司,包拯便已经有了守正辟邪的觉悟。所以哪怕罗老头这么说他的一张黑脸,他也没有计较,反而挺身而出。
“这,这是真的么?”罗老头一脸期望的看着他。
“当然,若是这次不除了这妖,本官包拯便不出这大湖村了。”包拯立下誓言道。
“多好的黑脸啊!脸黑成这样,没想到却是一个好官儿。”罗老头又在自言自语了。
他的话同样让所有人都听到了。
差人们努力不去看包拯的黑脸。受不了,真的要受不了。这老头儿到底与包大人有什么仇,什么恨?竟然这么死盯着大人的脸黑。
是!我们知道大人的脸黑,但是你佬老是咬着不放,这就没有意思了……呃,好像是挺有意思的。
好在包黑子被人黑习惯了,竟然没有生气,反而与沈石他们讨论起来。
鬼,他是专业的。可是妖,他就需要沈石的意见了。
“沈大人,你怎么看?”
“不知道。”沈石摇了摇头。手中拿着烧火的木材,在地上边划着边说:“镜仙,鬼,妖,龙王……”
“它们是一起来这大湖村作乱的,还是有什么误会,其实只是一个。”
“一个?什么意思?”
“不,其实也不是一个。我的意思是,是么多,有鬼,有妖,有神,他们是怎么和平相处,而没有打起来的。”
沈石一边用手掂了掂手中的柴火,嗯,重量还行,应该打不死人,一边对包拯说:“包大人,您准备好了吗?”
“我准……”包拯刚想顺口答了,突然反应过来,连忙摆手道,“沈大人,不用,不用。我睡着了就可以。”
“啧。好吧。包大人休息吧。”
包拯既然说他有主动灵魂出窍的能力,沈石自然不会再砸昏他。
只不过,为什么有点儿可惜。
“对对对!休息。有什么事,明儿再办,现在休息好了才行。”见包拯要休息,罗老头二话没说就带上村人回了各自的家中。
包拯刚躺下,沈石便安排王朝马汉他们出去查看。
“大人是担心他们吗?”王朝问。
“不!你们是等他们睡下后,看他们还有没有呼吸。”
对于村人没有生气的事,沈石还是很不放心。
“大人的意思是他们……”王朝没敢再说下去。
他们与老人谈话,答应老人的要求……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怀疑过老人,而沈石的话却让他们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沈石对他们说:“大湖中有水怪,他们的吃食是从哪儿来的?难道那龙王的儿子吃饱了,所以不再吃人了。”
王朝点了点头。这个村子,那个老头儿,其实身上的疑点是很多的。他们一开始没有注意到,沈石一提醒,他们也就反应了过来。
不正常,绝对的不正常!
直到深夜,大湖村恢复了寂静。没有人声,没有风声,只有几道身影穿行。
而带队的王朝马汉互相看了一眼,心情愈发的沉重,因为整个村子竟然连一声的虫鸣都没有。
二人点了点头,示意其他人小心戒备,从第一个屋子进入……
第268章 水鬼
“怎么样?”
王朝马汉互相看了一下,然后对沈石说:“回大人,他们有呼吸。”
沈石派王朝马汉他们去查看村人的现状,他们去了,但是却与沈石猜测的并不一样。
“难道是我猜错了?活人没有生气是正常的?”
听到王朝马汉他们的回报,沈石怀疑起自己的判断。
这个村子太奇怪了。有阴气,有鬼气,有妖气,更有着大量的香火之力,只有活人的生气,这个村子偏偏没有。
这一下,沈石也有些糊涂了。
“沈大人。”王朝小声,想说什么,又不知道应不应该说。
“怎么了?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沈石发现王朝想说什么,立即问道。
“大人,我们发现除了少部分老人外,所有的青壮都不见了。”
王朝马汉他们进入民宅,但是一起的青壮,他们一个也没有发现。房中只有老人,他们试了一下,是有呼吸的。
“只有老人,没有青壮?”
这时候,包拯起身了。准确说是包拯的灵魂起身了。
到底是星辰守护的男人。包拯确实是没有一点儿修为的。照道理讲,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像是普通人灵魂出窍可不容易。沈石为什么打昏包拯,除了一点儿恶趣味外,更多的还是手法,击天灵与击脑后,引出灵魂,这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手法。
然而很明显,包拯用不着。甚至他灵魂出窍后,直接有星光护体。这星光不是来自星空,而是来自包拯自身。是他的灵魂上自带的星辰之光。
这可真是人比人得扔。看沈石,得人教传承,几经磨练才打开星辰,获取星辰之力。但是这星辰之力,沈石是没有办法直接使用的,他必须修炼,转化为法力,才可以使用。
而包拯,直接便是星力护体。没修为怕什么,直接发出的就是星力。
“是的,大人。”王朝马汉回道。
拥有星力护体,不仅出行的灵魂有了护持,更是直接可以人前显形。这是正常灵魂所没有的能力。
“沈大人,你怎么看?”
“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
啊,呸呸,串词了。
包黑子老这么问,让沈石一下子没忍住。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包大人,咱们去太湖边走走。”沈石又开口道。
“沈大人是说……”
“现在还说不好,不过人是湖中死的。这一点周胤之与乡老说的是一致的。”
“嗯。确实是这样。”包拯同意了。
今夜天气还不错,除了安静的惊人外,月色之下,路上倒也看得清。
出了门,就看的更清了,整个村子,阴气、鬼气、妖气,以及香火全都聚在了不远处的湖上。
当他们来到湖边的时候,这儿有了风,不过却不是正常的风,而是阴风,阴风阵阵,招魂幡随风摆动。村中的青壮果然是在这儿。只不过现在的他们与在村子中时的样子不同。一个个湿漉漉的人影站在湖水之中。
人影有男有女,应该都是大湖村的村民。
随着沈石他们一起来的人,全都看向沈石。他们已经猜到了一些,但是他们不明白。是的,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死后化作的水鬼么?”沈石目光微动,自言自语,也是给他们一个解释。
“是了,乡老不是说了吗,村子里的青壮全都死了。”公孙策突然想了起来。
他们全都想了起来。乡老从头到尾一直在说的是,村中的青壮全都死了。
嘶……这可真是惊悚了。一时间冷了场。
“大人们,你们在看什么?”差人们看沈石他们一动不动的看着前面,好奇问道。
沈石说道:“在看那些枉死的冤魂。”
这帮差人,不是包拯他们,没有星力在身的他们,是看不见鬼物的。
差人们听了,又努力看了看,甚至有人在拼命的揉眼睛。然而看不到,还是看不到。
包拯与沈石他们说完便往前走去。差人们看不到,却也只能跟着。
沈石想了一下,伸手一弹,一丝法力弹向他们的双眉之间,为他们开了天眼。
“啊!”
他们看见了,一声惊呼,又怕惊到了鬼魂,赶忙捂住了嘴巴。怕……眼睛却又忍不住地好奇看去。
他们看见一个个人影立在水上,呼吸着。随着他们的一呼一吸,丝丝香火愿力不断地飘向他们。每有一丝香火愿力被他们呼吸,他们的身体便凝实一分。
“他们是靠香火愿力显的形,怪不得我没有看出他们的真身。”沈石心中蓦地想到。
香火愿力的神奇,沈石今天是看到了。
“你们既是大湖村的村民,为什么不去投胎。”而这个时候,包拯已经开口问道。
“阴阳轮转,天地正道。不入轮回,坏了阴阳,只是在害人害己。”
水鬼们似乎没有想到包拯他们可以看到自己。
“你们可以看见?”
水鬼们动着自己的身体,往左往右,往上往下,沈石他们的目光不离他们的身体。
很明显沈石他们确实看的见自己的灵魂。这时,一个中年人,似乎是他们的头儿,走出来说道:“我们都被水妖控制了尸骨,投不了胎。那水妖据说是龙王的儿子受罚到此,就是鬼差也不愿意得罪于它,我们只能在这里做水鬼。”
“那水妖说了,只有我们拉一个人下水淹死,才肯允许我们离开去投胎。”
“但是这湖边都是我们的亲人、朋友,我们怎么忍心拉他们下水淹死。”
中年人说出原因,其他的水鬼也表示自己不愿意。
听到这些水鬼说的话,沈石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大湖村的这些村民死后,化作水鬼宁愿自己投不了胎,也不去害人。
仅此一点,他们就不知比多少人要强。
然而这样一来,问题来了。那就是那个所谓的水妖为什么会收集鬼魂。
如果它真的是什么龙王的儿子,就更加没理由收集鬼魂了。
身为龙宫的一员,它难道不应该收集水妖、水族之类的吗?
沈石看看包拯,包拯在这方面也没有任何的资料。
而一应水鬼还在眼巴巴看着沈石他们,等待沈石他们的答复呢?
“怎么办?这事情更复杂了。”公孙策说。
他有心查个清楚,但是每查明一点儿,似乎事情不仅没有变的清楚明了,反而更加模糊了。
第269章 逼出
“其实这事好办。”沈石想了一下,平淡道。
“好办?”公孙策不解,其他人也不明白。
沈石没有解释,而是对一应水鬼道:“你们且放心,这水妖逍遥不了几日,我们定会为大湖村的村民们除去此妖,还你们一个公道和自由。”
“沈大人,水妖可是龙王的儿子……”
公孙策想提醒他,沈石却打断他道:“那又怎么样?是龙就可以胡作非为?谁规定的?”
“这……”
公孙策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龙是高高在上的,是司雨正神。杀龙?这是想都不可以想的才对。
“沈大人说的对。不管它是龙,是妖。当它犯了天条,皆可斩之。”包拯铿锵有力道。
在他的眼中,什么龙,什么妖,都是一样的,吃人便是犯天条,当斩。
水鬼们不知道沈石与包拯说的是真是假,就像公孙策说的一样,那可是龙王的儿子。虽然他们以水妖称之,但是他们确实担心那是真龙。
没人敢斩龙,至少他们这些个村民们不敢。
不过在听了包拯的铿锵有力后,那个中年人带头站了出来:“村民们,咱们的家人朋友全都在这。此妖不灭,它早晚还是会对你我家人朋友动手。现在有大人在此,你我当齐心协力,共灭水妖。”
水鬼们安静着,并没有出声,他们似乎被震住了。他们在害怕。哪怕他们已经死了,哪怕有人挑了头,但是毕竟是龙啊!哪怕仅仅是有可能是,他们也不敢出手。
这是人之常情。沈石没有怪他们。
而且除妖对沈石来说并不难,难就难在此妖是水妖。
水妖躲在这大湖之中,若不现身如何去除?即便是现身了,水妖也精通水性,而他到底也只是血肉之躯,哪怕是修为日深,成就先天,若是掉下湖去,只怕也免不了喂水妖的结果。
这一刻,沈石倒是理解西游记中的猴子为什么每次都骗猪下水了。不是猴子本事不行,而是术业有专攻。水中发力的技巧与空气中是不同。比如一条鱼在水中劲大,可不仅仅是力气的原因。力=生物力…水阻力。鱼的流线体型在水里阻力小些,而人可不是什么流线体,在水里阻力太大。所以就吃亏了。
如果是一般的水妖,冒下风险,下水不是不行。但是它有可能是龙种。而龙种意味着力量大。下了水,沈石真不一定干的过他。
看着眼前这片大湖,沈石微微皱起了眉头,脑海之中在想着如何替大湖村的村民除妖。并没有关注村民在干什么。
忽的,一个稚嫩而又严肃的女童声音随着湖面的清风飘来。
“打妖怪,打妖怪,打死你这只坏妖怪。”
一个身体消瘦的四岁女童,梳着两个羊角辫,穿着破衣裳,这个时候正拿着一根小竹竿,拍打着水面。
这女童脸色苍白如纸,浑身湿漉漉的,一双眼睛在水中泡的发白,是鬼,却已非人。
她似乎连记忆都不全了。她只记得水中有妖,不断的用竹竿拍打水面,似乎要用手中的小竹竿将那水下的水妖给打死。
这是死前回放。
鬼分两种。一种是有差不多完整的记忆的,这类的鬼就像村中的青壮一样。他们表现的很正常,有如正常的人一样,甚至学会了吸收香火愿力,让鬼体愈发的凝实,从而摆脱死亡地的束缚,可以到岸上去。
一种便是小女孩这样的,死亡时的恐惧,又或是愤怒,让他们仅仅保存了很短的记忆,只记住了自己临死时做的事情。只会机械重复的去做这件事。
这便是死亡回放。
“是周胤之的妹妹。”
看她的样子,她的行为,应该就是那个跟妈妈出去找丈夫。妈妈被妖魔鬼怪吃了。小女孩没有害怕,反而生气的拿着竹竿去打妖怪。
只不过妖并不会因为小女孩想,便可以打的过。相反……
他看见小杆子的妹妹双脚始终站在湖水里,没有踏上岸一步。
这已经说明问题,这个女孩死了,也变成了水鬼。而且是一个只拥有死亡回放的水鬼。
“打妖怪,打死你这只坏妖怪……”
女孩的声音依然在湖面回荡,愤怒、伤心。她挥舞着那只有一根手指粗细的竹竿,用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去拍打水面,好几次都险些因为用力过大栽倒在湖水之中。
她在当时想的是救回自己的妈妈。找到爸爸,找回哥哥。一家人重新开开心心的过日子。
然而现在的她,可能连为什么打击水面都已经记不得了。或者她所记住的只有愤怒,以及打石妖怪。
沈石抬起头,一应水鬼也转身看去。然而那个小女孩的时间很短,她在临死前就连挥竿,也没有挥出更多。当众人转头看去,小女孩最后一个踉跄跌进了湖水之中,随着几道涟漪泛起,便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共灭此妖,共灭此妖!”
水鬼们突然发声,有第一个,便有第二个……
他们愤怒,他们悲伤。
周家虽然并不是村子的人,但是他们却愿意教村子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是他们。是他们的自私自利,为了留下周家人,什么都没有说,害的周家家破人亡。
他们必须做些什么了!
一个个折纸为刀,那中年水鬼不知从哪儿扯出一个破旧的鱼网。
“大人,咱们一起灭妖!”
人从来都是矛盾的。为了自己,他们可以自私自利,但是同时,他们又会为了他人而拼命,虽血溅五步,魂飞魄散,也是再所不惜。
“好!我们一直除妖!”
沈石答应着。而有了他们的帮助,水也就不再是它的主场。
“哗啦……”
在水鬼们的合围下。突然,这大湖的中心,清澈的湖水之下,一个巨大的黑影从底下游了出来,只见一条漆黑的鱼尾摆动,跃出了水面,足足有一座小木屋般大小,随着这鱼尾一甩,湖面顿时翻起了一股巨浪,这浪花比想象中的威力要大,竟在周围形成了浪潮。
同时,一股夹带着湖水腥臭的狂风在湖面肆虐起来。
吹的一应水鬼不由飞了起来。
兴风作浪!
所有看见这一幕的人,脑海之中冒出了这么一个词。
第270章 退
“好强大的肉体。”与其他人想到的术法不同,沈石目光微微一凝,他更关注对方那一尾巴的力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