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雄-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风云策马而出,问道:“这不是大慧法王么,你不回天竺,却在这里等我做什么?”
大慧法王答道:“宏愿未了,老衲回天竺做什么?”
“宏愿未了?”李风云奇道,“法王莫非还想要超度世人,建立佛国?这个我倒帮不上法王多大忙,不过,我倒愿意为法王为小皇帝说合,让小皇帝下旨允许法王建立一所寺院,要一些度牒倒不是难事。
恰巧,不久我要发一笔小财,给法王捐赠些银两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大慧法王摇头道:“多谢李将军,不过,老衲法力有限,想要超度世人,只怕力有所不及。老衲现在只想超度一人,超度了此人,天下不知能减少多少杀戮。”
李风云哈哈大笑,道:“只想超度一人?法王且说说,要超度谁?我也许能帮上点忙!”'。'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帝心(1)
大慧法王微微一笑,道:“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便是李将军你了!”
“我?”李风云一愣,拉着马匹连退了三步,脸色微变,“法王莫非是想在此处刺杀我?我的武功不弱,还有这些个帮手,法王这主意可就打错了。”
大慧法王摇了摇头,道:“老衲刺杀你做什么?老衲有心要度李将军入我佛门。让我佛门再添一金刚,让世上少一煞神,岂不是皆大欢喜?”
“噗嗤”一声,苏语侬笑了出来,低声问李风云:“风云小哥哥,这老和尚是不是念经念傻了?竟然要你也做小和尚。”
李风云也哈哈笑道:“法王开玩笑了,我怎会剃度当和尚?这世上荣华富贵,大鱼大肉,还有美女佳人,我都没有享受够,才不会当什么和尚。”
大慧法王口称佛号:“阿弥陀佛,老衲从不打诳语。老衲若是连李将军一人都度不了,又谈何去度天下人。”
李风云仔细端详大慧法王,发现这番僧似乎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认真地道:“法王,我劝你还是不要网费心思,我是不会去当和尚的。
我这人听到咿咿呀呀的念经声就头疼,只想睡觉,看佛经中的故事,只觉得佛祖比我还会吹牛说大话。
度我入佛门,法王找错对象了!”
“阿弥陀佛,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衲自知现在度李将军入我佛门,是绝不可能,但天长日久,水滴石穿,相信总会有那么一天,李将军会皈依我们!”说罢,大慧法王大袍一挥,转身离去,并未为难李风云。
李风云发了一会儿呆,指着大慧法王离去的方向,回头对疯和尚道:“这番僧莫非真的被我在玉皇顶上的一席话说傻了,竟然打算要我去做什么和尚。”
疯和尚摇了摇头,郑重地道:“大慧法王乃是得道高僧,不是一般人,他既然发此宏愿,只怕真是打算度你进佛门。”
“什么宏愿,奴家才不信!”苏语侬嗤笑道,“如果连小哥这样也能度入佛门,那天下岂不是早就神佛满天飞,菩萨如鸡,金刚入狗,的罗!”
疯和尚道:“切莫小看了宏愿,宏愿是出家人一生执念之所寄托,倘若真有一日能达成宏愿,就意味着那人已经看透世上的一切,心中再无挂碍,可以说是成佛了。”
李风云歪着头看向疯和尚,道:“大头和尚,我瞧你的道行倒要比那个大慧法王要深出许多,你的执念是什么,你的宏愿又是什么?”
疯和尚哈哈大笑道:“大和尚顿顿离不开酒肉,哪里有什么道行,又哪里会有什么宏愿?”
众人说说笑笑,一路向开封而去。
一路上,天策府众人纷纷告辞散去,只剩下清平镇四人,因为佘破财全身的经脉尚未愈合,需要人保护和照顾,随李风云来到了开封定国侯府。
刚回到了开封没多久,亲卫便来通禀说,桑维翰桑大人来访。李风云心知桑维翰必定是为《归藏经》之事而来,心中暗叹一声,急忙出去迎接。
这《归藏经》还真是块烫手的芋头。
“他究竟想要做什么?”福临宫中,晋帝石重贵怒气冲冲,桌案前满是被扫落的文书,“难道朕对他的恩遇还不够重?这个无君无父、狼心狗肺的家伙,难道他也要做杨光远?”
周围的太监战战兢兢,想要上前收拾满地的奏章,却又不敢。
“圣上……”匆匆赶来的张公公壮着胆子,张嘴想要安慰一下盛怒之下的石重贵。
“滚出去,狗奴才!朕不要听你的那些狗屁话,都给朕滚出去!”石重贵猛地瞪向张尽忠,抬腿一脚正踹在他的肚子上。
“哎呦!”张公公惨叫一声,被踹翻在地,嘴角渗出一缕血丝。
石重贵斜瞥了他一眼,心中有些后悔,觉得刚才似乎下脚太重了一些。
张尽忠从小就陪着他,照顾他的生活起居,看着他长大,是石重贵最亲近,也是最信任的人。如果不是怒不可遏,石重贵决计不会出脚踹他。
“你们都是死人?还不快扶张公公去太医院?”石重贵冲着那几名跪在地上,脑袋深深地埋在地上,像鹌鹑一样,吓得浑身发抖的小太监喝道。
“是,皇上!”几名小太监如释重负,慌忙起身,七手八脚上前去扶张尽忠。
“奴才没事!”张尽忠推开那几名不懂事的小太监,跪倒在地磕头道:“只要皇上心中的气能消掉,就算被打死,奴才也心甘。”
石重贵胸中一热,心中的怒气不知不觉竟然消散了不少。
拨开张尽忠身前的一名小太监,石重贵上前亲自弯腰将张尽忠扶起,道:“是朕下手太重,看,都打出血来了。”说着,取出手巾,缓缓地揩去张尽忠嘴角的血迹。
张尽忠感动得哽咽道:“不要紧,奴才的身子骨还挺得住。皇上心中有火,不朝亲近的人撒,又能找谁去撒?总憋在心里,会憋出病来的。”
石重贵颓然坐在了地上,挥挥袖子,对那几名太监道:“你们都退出去吧,朕要同大伴说说话。”
小太监们慌忙退出殿外,又不敢离去,只在大殿外的门廊上候着。
“朕这个皇帝,做得窝囊啊!”长叹一声,石重贵道,“各地的封疆大吏听调不听宣,仗着手中精兵,根本没有人将朕放在眼里。
本来想借着这次大胜,借助李风云那狼心狗肺的东西,重振十六卫,没想到,那狼崽子,朕对他连心窝子都掏出来,他竟然没有半点感动,实在是可气,可恼啊!”
“皇上啊!”张尽忠抬起头看了石重贵一眼,“李风云不知仁义的确可气可恼,若是为这般的小人气坏了身子,便不值得了。
皇上能将他抬起来,便也能将他打下去,这一切都不是在皇上的反掌之间?”
“是啊,朕能将他抬起来,便也能将他打下地狱。”小皇帝感叹道,“可是朕要是不用他,又能用谁?天底下有本事,又懂得忠义的臣子有几个,难找啊!
………………………………
国之殇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帝心(2)
、、、、、、、
景延广将军倒是忠心,却是没有多少本事,没帮到朕什么,却给朕惹来这么大的麻烦。桑维翰有本事,但却偏偏没多少忠心,一心只想做权臣,从未为朕、为江山社稷着想过。
这个李风云,本事倒是有一些,悍不畏死,可性子桀骜不驯,一股子江湖性子,任意胡来,弹劾他的奏章都堆满了桌案,朕都帮他挡了。
本来,朕以为,他总该有些知恩图报的想法,谁料想,唉,他竟然不肯将《归藏经》献给朕,他究竟想要做什么?连一字王朕都答应给他,他竟然半也不肯松口。”
石重贵这些话,也只敢对张尽忠说,皇宫守备森严,却是一堵处处漏风的墙,无数人的眼珠都盯着这里,早上无意间说的话,晚上就能传得满座京城都知道。
张尽忠笑道:“原来皇上是为了那本《归藏经》,只要皇上金口一开,命他将那本经书献上,料他也不敢不献!对那些粗莽的野人,也许直接的办法更有效一些。
皇上是真龙天子,想要什么,底下的人还不眼巴巴地送上来,讨皇上的欢心?”
石重贵哈哈大笑,拍了拍张尽忠的后背:“就你这奴才会说话,若真是这样,便好了!”又摇摇头道:“治国平天下,哪有那般容易的,这当中错综盘结,一方面考虑不到都不成,都会捅出大篓子!
治国难,就难在那些大臣心中盘算了太多自己利害得失,不肯为朕,为国尽忠。”
“奴才心中想的可都是皇上,皇上便是奴才心中的天!”张尽忠不失时机地表了表忠心,“只可惜奴才是个阉人,没有本事为皇上上阵杀敌,替皇上解忧。”
“这不怪你!”石重贵有些感慨,“若是天下人都如大伴这般待朕,朕也就心满意足了,只可惜,能这般待朕的,却只有你一人。
好了,不说这些,说了你这奴才也不懂。
说一说,最近京城内有什么大事。”
张尽忠看了看石重贵的脸色,将京城最近发生的事情捡高兴的说了几件,都是些街头巷尾的传言。其中不少是穿凿附会,暗中拍石重贵马屁的谣言。
可是小皇帝就喜欢听这些,听着听着,石重贵的心绪开阔了不少,怒气也不知不觉散去,自信又在心中升起,脸色潮红起来:“不错不错,天下忠于朕的好子民还是大多数。那些目无君父,不知忠义之徒毕竟只是少数。”
“是啊!要不然天下怎么只有皇上才有资格坐金銮殿上的龙椅?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呀!我大晋眼下子虽然是有些难处,但有皇上这样的英主执掌天下,都只不过是咬咬牙就能过去的事情。
从古至今,能够驱逐鞑虏,一统中原的皇帝又有几个,数来数去,奴才觉着,也只有大唐太宗皇帝才能够与皇上勉强相比。
不过大唐太宗皇帝,也是有长孙无忌、萧瑀、房玄龄、秦琼、魏征这二十四位功臣帮着才能成事,哪比得上皇上,亲自冲锋上阵,身边只有冯道冯大人、景延广景大人、李守贞李大人,还有……桑维翰桑大人,桑大人虽有些私心,但大体还是忠于皇上的。”
张尽忠小心地看着小皇帝的脸色,将一个个名字添加上去,收了别人的银子,多多少少也该为人做些事情。
“不错!”石重贵舒了一口气,“是朕想得太偏颇了,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臣子,用人当用其长。”
张尽忠说得对,大汉光武皇帝是靠着云台二十八将才能重振汉室,大唐太宗皇帝也是因为有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相助才会创出一番伟业。他石重贵有什么?
冯道事精明,大事糊涂,没有主意,最多能治理一州一郡罢了。
景延广?忠心是忠心,只可惜本有多大的本事。
李守贞?倒是个人才,他手下的那个皇甫遇似乎很不错,李风云此番的战功,大多都是靠着皇甫遇的那帮手下才打出来的,看来也是一员良将,可以提拔任用一番。只是此人与李风云走得太近,又是李守贞的部将出身,若是提拔得太明显,会不会引起李守贞的不满?
罢了,这个人先暂时放下,等事情慢慢理顺了再说。
桑维翰?私心虽然重了些,但的确有些能耐,比景延广要强些,此次阳城大捷的准备与后勤调拨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他那私心,也未必容他不得。
……
石重贵心中忽然有了许多想法,就连对李风云,也不是那般恨了起来。
从山野出来的野蛮人,哪里懂什么忠义?看来要让桑维翰,还有冯道多与他走动走动,特别是冯道,不管怎么说冯道都是他的老师,即便是挂名的也好,这教化蛮夷的责任,他不担又该谁担?
说李风云有不臣之心,石重贵现在觉得好像不那么可能,不肯交出《归藏经》恐怕也不是因为李风云的原因。毕竟天底下盯着《归藏经》的人不知有多少,如果贸然将《归藏经》交出,等若是得罪了其他人。
李风云在朝中得罪的人已经不少,再把朝外的各方势力都得罪了,就算李风云再悍勇善战,恐怕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景延广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唉,又是景延广,看来景延广也不能就这么放弃,就算是为天下人立个榜样,也要善待景延广。
想了想,石重贵又道:“景延广将军虽然无能,但是他那片忠心却是难得,朕也不能亏待了他。
等他在洛阳历练几年,这阵风波平息下去,朕还要将他重新调回朝中,予以重任。
大伴,你替朕记下,再找个机会传句话给景将军,就说朕并没有忘了他的忠心,叫他别气馁。”
“是,奴才明白!”张尽忠答应道。
“还有,”石重贵眼中露出一缕狠光,“今天的事情,只限朕与你两人知道,其他的人……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这宫里,也该好好地整顿一番了!”
“奴才明白该怎么做!”张尽忠一阵心寒,脑袋深深地扎在地上,不敢露出丝毫。
这两天,京城发生一件大事,张尽忠却没敢对石重贵说起。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和煦堂失火案
和煦堂在繁华的开封本算不上是一个有名的酒楼,但是最近却人人皆知,闹得沸沸扬扬。
和煦堂并不和煦,一场大火刚刚将和煦堂烧得干干净净,那场大火来得十分突然,和煦堂中连掌柜到伙计,总计有十八人死于这场火灾,一个也没能逃出来,一时震动了开封城。
开封府的解释是和煦堂用火不当,导致了这场火灾,但相信的人并不多。
十八人一个也没能逃出来,这其中本身就有问题,于是各种谣言如雨后春笋般地钻了出来,有人言之凿凿地说,在事发当晚,看见过十数条黑影蹿进了和煦堂。
江洋大盗抢劫和煦堂,并且杀人灭口,一时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闹得人们一时人人自危。
清平镇此时正在重建,没有疯和尚、白福通与玉堂春等人坐镇,只怕太恒山中的流匪和太恒山以北的马盗会对清平镇起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因此,疯和尚、白福通与玉堂春在侯府中小住了几天也回清平镇了,只留佘破财住在侯府中。开封毕竟是中原四汇之地,治疗佘破财经脉伤势的许多药材,也只有在开封比较容易找得到。
从另一方面讲,开封毕竟在天子脚下,治安远远要好过清平镇。佘破财几年内不能动武,养在定国侯府内怎么也比养在清平镇中安全。
莫轻行那边,佘破财也将他错接的经脉震断后重新接好,其实莫轻行的情况跟佘破财差不多,只是莫轻行沉疴多年,很多经脉因为错接,早已经不通了,所以莫轻行的一身功力算是废了。日后即使再练,想要进入二流境界却是很难。
不过,莫轻行的弟弟莫轻言却因这次泰巅争锋,武功进步很快,这段时日,有那么多一流高手指点,正好补足了莫轻言的短板,加上他的努力,让他的实力稳稳进入到了二流中期。
也许是因为李风云的关系,泰巅争锋结束没多久,莫轻言便升为了大理寺的捕头,而且上司似乎对莫轻言十分看中,能够接触到大理寺内部的一些秘密。
莫轻言上任后的第一件案子,就是查和煦堂失火案。
“你认为和煦堂失火案只是一件普通的劫杀案?”李风云对莫轻言接手这个案子很不以为然,“江湖上的各方大势力都知道,和煦堂是千牛卫一个很重要的据点,负责打探晋国国内各方势力的情报。
调查这件案子,会把你牵扯许多漩涡之中。放弃吧,大理寺卿将这将案子交到你的手中,就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李风云劝说道,这种事哄骗得了莫轻言,却哄骗不了李风云,李风云在清平镇长大,很容易便从这件案子中嗅到了阴谋的气味。
“不行,律法是公正的。既然大理寺将这案子交到了我的手中,我就有责任让真相大白于世。”莫轻言答道,“这样才对得起死者,对得起我拿的这份俸禄。”
“你拿了多少俸禄?”李风云哈哈大笑,“那些拿着必你俸禄高上数百倍的人,心里只怕早对这件案子心知肚明。他们却不肯出头,却要你来顶缸,你以为他们安了什么好心?
至于公正,永远都不存在于权贵之间。而法律要的只是一个说法,一个让百姓安于现状的说法,即使他们不相信。
你知道为什么你莫家世代为捕快,却代代都惨淡收场吗?就是因为你们莫家看这个世界太幼稚,看不到真相背后的潜规则。
真相真有那么重要吗?谁会再乎真相?
权贵不需要,权贵需要的是利益。老百姓同样不需要,老百姓需要的是茶前饭后的谈资。
真相,只有傻子才需要。”
“这样是不对的!”莫轻言争辩道,“如果一个国家都活在谎言中,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迟早会被灭掉。”
李风云摇摇头,道:“未必,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活在谎言中,那谁灭谁还不一定。真相是残酷的,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
就比如现在,我才对你说了几句真话,你便受不了。
既然大家都习惯于听谎言,习惯于听好话,为什么不去说那些大家都愿意听的话?说出真相,谁愿意听?
你可知道,这世上,人人都在说假话,人人都想把真像藏在心底,就连写在纸上的历史,大半也是假的,更何况一起毫不起眼的小案子,谁会在乎?”
沉默了一会儿,李风云又接着道:“你当初接手的那一起窃图案,到现在,不是还是没有结果?究竟是谁做的,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底。
我也知道,可是我就是不说。
又比如这次泰巅争锋,我李风云是武功最强的吗?不是吧!
可是只有我站到了最后,而且没有人提出异议,想一想吧,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谎言被大家接受时,那谎言就是真相。
听我一句劝,既然你已经接受了这件案子,那就找个地方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等这段日子过了,随便编一个故事敷衍一下,随便抓两个人顶罪。
我想,你的上司不会在乎这个故事是什么,更不在乎那两个人是谁,有没有做过这件案子。反而,他会觉得你做事干练,懂得审时度势。
你要觉得过意不去,就抓两个罪有应得的大盗,反正他们也该死,冤枉他们一两件案子,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莫轻言沉默了一会儿,道:“二弟,我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但是,我不能这般做。我莫家的祖训不是这般。”
李风云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说不服莫轻言,取出一枚令牌交给莫轻言,说道:“好吧,你一定要查,便去查吧!你将我风云卫的令牌带在手中,有什么事,立刻来找我风云卫帮忙,不要信任大理寺的那些人。
如果真有什么人为难你,记住,一定要报我李风云的名号,不是我自夸,如今在江湖上,我李风云的名号还值点钱,各方势力,多少会忌惮我几分。”
莫轻言接过令牌,看了两眼,又还给李风云,道:“我不能这么做,我若这么做了,无疑也会将你拖入这团漩涡中。二弟,你放心,我会有分寸。”
“事情真有那么严重吗?”莫轻言走后,苏语侬有些不信。
………………………………
第三百二十四章 关节
“当然!”李风云心中满是担忧,“我在清平镇生活了那么多年,不惮把事情往坏处想。这中原跟清平镇又有什么不同,只是不像清平镇那般明枪执仗罢了,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想想,和煦堂是什么地方?和煦堂是千牛卫的一个据点,千牛卫又意味着大晋的皇帝,意味着整个大晋。谁会无缘无故与大晋做对?
除非他有重大把柄落到了和煦堂的手中,才不得不铤而走险,不惜与千牛卫撕破脸皮,杀人灭口。
敢跟千牛卫撕破脸皮的势力,数来数去,天下也只有那么几个。
凭着莫大哥一个小小的捕头,想要去查这件案子,岂不是在找死?他查不出真相还好,一旦他查出了真相,那结果会是怎样?你说我怎么会不担心?”
“莫大哥可是个好人!”过了许久,苏语侬方才道,“难道皇帝便不管这事?”
李风云苦笑一声:“皇帝?我估计根本没有人敢将这件事告诉那小皇帝,说出来,砍几颗脑袋算是轻的。之所以千牛卫肯让大理寺去查这件案子,我猜他们是想把大理寺也拉下水。
究竟是谁干的,千牛卫估计早就心里有数,只是他们没有把握对付得了。
大理寺那帮人同样也不是好鸟,于是顺水推舟便将这案子交给了莫大哥。
如果莫大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是最好。如果莫大哥一定要查,就会将我拖下水。这恐怕就是那些人想要看到的。”
“那岂不是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苏语侬奇道,“这种事,不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么?”
李风云摇摇头:“有些事情的确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是有些事情,却正好相反。正所谓瞒上不瞒下,对于千牛卫和大理寺那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瞒住小皇帝。只要小皇帝不知道此事,就万事大吉。
万一有一天,小皇帝知道了这件事,怪罪下来,牵扯的人这么多,你说小皇帝能动谁?法不责众,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那岂不是说莫大哥危险了?”
“那倒未必!”李风云道,“《归藏经》如今在我手中,也靠我才能译得出来,未来我会将《归藏经》交给谁,都还很难说。各方势力看在《归藏经》的份上,只要莫大哥肯表明他是我李风云的大哥,没人会真的动他。
怕只怕,我这位大哥,性子太固执迂腐,不肯将我牵扯进去,那就麻烦了。”
“这个容易!”苏语侬笑道,“他不说,你说不就成了?只要你让天下的各大势力,都知道莫大哥与你的关系,他说不说又有多大关系?”
李风云摇摇头,道:“你道天下的那些势力不晓得我与莫大哥的关系么?哼,不可能。只要莫大哥不当面说清楚,这世上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多的是。”
“你怎么能想到这么多?”苏语侬有些惊讶。
李风云哈哈笑道:“有一只官场的老狐狸教我,我要是还弄不懂这一套,那岂不是太蠢了?”
“那你有什么法子?可以帮一帮莫大哥?”苏语侬对莫轻言的印象非常不错,“我总觉得,像莫大哥这样的人,若真的怎么了,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风云点了点头,道:“我暂时还想不出什么法子,我总不能整天跟着莫大哥吧?不过,我想不出来,那只老狐狸应该能想出来吧!我这就去找他去!”
冯府中,冯道皱着眉头道:“怎么会掺和到这件事中,不要管这件事,对你没好处。做好了没人会感谢你,怨恨你的人倒有一堆。做不好,哼哼,正好授人以口实。
千牛卫的事情不是该千牛卫管么?”
李风云愁眉苦脸道:“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莫轻言那个臭脾气,老师你也不是不知道。他要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我是不能不管呀!”
冯道瞅了李风云一眼,摇摇头:“千牛卫的事就该千牛卫来管!大理寺要接手,那就是千牛卫与大理寺的事情。这种事,不要来找老夫,也莫要对老夫再提起。”
说罢,冯道一挥袖子,走出了书房,只留李风云在书房内怔怔地发呆。
冯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表面看来,冯道是要置身事外,但实际上呢?
冯道似乎说了什么,平时老头子说话总是这样,神神道道,一般都不直接说。如果李风云领会不了他的意思,下次上课,这老头子二话不说,直接让刘雄、马英上来按倒在地,“噼噼啪啪”就是一顿板子。
用冯道的话说:“连话都听不懂,不打怎么成?”
这么一来,倒是让李风云形成逐字逐句研究别人话语的习惯。所以,李风云往往能在别人不经意透出来的口风中,抓住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
“‘千牛卫的事就该千牛卫来管!大理寺要接手,那就是千牛卫与大理寺的事情。’对,关键就是这一句!老师这是在暗示我想要保莫大哥,就去找千牛卫、大理寺的呀!”李风云心中一动,“对啊,老子身为风云卫的大将军,居然算计到我的头上,我不找他们找谁?大不了把这件事揭开了,你们不怕得罪老子,难道老子还怕得罪你们?”
想到这里,李风云心中豁然开朗,大叫道:“我明白了,哈哈,果然是只老狐狸!”
“你说谁是只老狐狸?”冯道不知几时又回到了书房,黑沉着脸问道。
“啊!”李风云暗叫一声不妙,只见刘雄、马英这两个阴险的家伙正摩拳擦掌朝他逼了过来。
不多时,书房内便传出“噼噼啪啪”竹笋炒肉的声音,和“哎呀呀”杀猪般的惨叫声。
摸着仍在发痛的屁股,李风云才出冯府,飞身跃上战马,挥舞着皮鞭对亲卫喝道:“小的们,回府带齐人马,去找千牛卫那帮兔崽子算账去!娘的,老子这顿板子不能白挨。要是不给老子一个好的答复,老子今天非砸了千牛卫不可。”
………………………………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闹千牛卫
李风云带着两百亲卫,全身披挂,风风火火地赶往千牛卫衙门,顿时轰动了整个开封城。这位大将军,每隔一段时间若是不惹出点事来,似乎就不安生。
来到千牛卫衙门大堂,一阵乱棍将值守的千牛卫打得四散而逃,一名千牛卫备抢身喝道:“住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也敢胡来……”
话未说完,李风云已经抢前一步,“啪”的一大耳光抽了过去。
那名千牛卫备身原本也是一名二流高手,见势便想躲开。
可是李风云是什么身手,岂是他想躲就能躲得开的?刹那间,那千牛卫备身就觉得周围的气机被锁死,真元也流转不顺畅。
“啪”的一声,李风云那一巴掌便落在了他的脸上,那名千牛卫备身打了一个旋,差点栽倒在地,半张脸高高地肿了起来,哇地吐出一口鲜血,鲜血中更带有两颗牙齿。
李风云指着那名千牛卫备身喝道:“你是什么东西,也敢对本大将军这么说话,若是在本大将军帐下,老子现在便请出十七禁令五十四斩,斩下你的狗头。
快滚,去找你们都统来,你还没资格跟老子说话。”
那名千牛卫备身见势不妙,哪里还敢说什么,捂着脸,急匆匆去找千牛卫都统刘传勋去了。
李风云走到大堂中央,早有亲卫搬来一张椅子,又有亲卫献上早就备好的一壶酒,李风云大大咧咧地坐在大唐中央,滋了口酒。这一套,他还是学自耶律鸿雁。当初在牛头山福来客栈,耶律鸿雁就是这般。李风云很羡慕,觉得够气派,今天总算能拿来一用。
大手一挥,李风云高声喝道:“给我砸!”
“噼里啪啦”一众亲卫如狼似虎,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