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雄-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风云就像一只讨厌的苍蝇,明明拿他没有半法,却偏偏围着他“嗡嗡”地转个不停。
  这样李风云能坚持多久?一个时辰,还是两个时辰?总有露出破绽的时候,等到他露出破绽之时,也就是为师弟萧离报仇之时。萧怀玉有把一刀将李风云劈成重伤,甚至将他立毙当场。
  一个时辰过去了,萧怀玉没有半点大意,时刻注意着李风云,准备着挥出那致命一击。但对于李风云这般诡异的行为,萧怀玉越来越摸不着底。
  难道李风云只是想将比试拖入到天黑,维持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
  如果李风云真打算这么胡搅蛮缠下去,他完全可以要求七大高手评判这场比试的胜负,萧怀玉相信,这玉皇顶上的两千多名高手总不能昧着良心说话,只是这么一来,这次为师弟报仇的计划也就随之落空了。
  两个时辰过去,天蒙蒙黑之时。
  李风云似乎再无耐心再这般耍无赖下去,忽然使出一招“惊涛骇浪”,无边的洪水排山倒海般朝萧怀玉涌来,里面更藏有无数怪兽。
  “哼!也想诈我?我等的就是这一招!”萧怀玉冷哼一声,全身的罡煞之气暴涨,一刀挥出,石破天惊,天地易色。
  “师弟,师兄这就为你报仇!血债只能用血来偿还!”萧怀玉心中默默地祷念着。
  “轰”两道刀光激荡在一起,真元在空中激荡,无数的碎片在空中飞舞。
  “啊!”周围观战的众人不禁齐声惊叫。
  “哼!无耻!”萧齐瑞蓦然拍案站了起来。
  “唉,这个小师弟,我该如何说他好呢?”燕无双眉头紧皱,脸色铁青。
  “呵呵呵呵,这小家伙!”野狐禅却笑了出来。
  “这个无耻的小臭贼,实在是太卑鄙了!”耶律鸿雁羞得满脸通红。
  “这鬼点子也只有他才想得出来!”苏语侬掩着嘴,“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如月姐姐,我没说错吧!这家伙就不是个好东西。”
  杜如月掩面钻到了人群中,心中却道:“卑鄙,无耻,下流!我当初还真没有说错他。”
  萧怀玉那一刀并没有劈中李风云,反而是李风云借着萧怀玉那一刀逃到三丈开外,指着萧怀玉大声叹道:“不打了,没法再打下去了!有碍观瞻,有碍观瞻啊!”
  ………………………………


第三百十八章 纵横
  萧怀玉察觉到不妙,浑身上下凉丝丝地他怎会查觉不到?
  刚才两个时辰李风云的游斗,虽然没有伤萧怀玉丝毫,却早在萧怀玉的衣衫上划出千万刀口子。
  萧怀玉刚才不动用真元与李风云拼那一刀还看不出来,刚才萧怀玉身上的罡煞之气大涨,衣袍顿时被鼓起来,又经过两股真元的激荡,一身的衣衫尽数化作了无数的碎片,四散而去。
  如今,在萧怀玉身上,已经只剩下几片碎布片,几乎是不着一缕。
  而周围,有两千多双眼睛正望着他。
  昭昭日月,众目睽睽,想萧怀玉乃是天下数得着的高手,五十多岁的人,几曾受过这般的羞辱?
  萧怀玉只觉得胸中的气血一阵翻滚,喉头一阵腥甜,“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鲜血。到了此时,萧怀玉哪还有什么心思比试,弃掉手中宝刀,捂住私处,化作一道人影,直朝山腰间的营地奔去。
  隐约间,萧怀玉还听到身后爆笑之声不断。
  “李风云,你等着,此仇不报,我萧怀玉誓不为人!”萧怀玉心中暗暗发誓。
  “这场怎么算?”众人议论纷纷。
  “这场只能算平!”萧齐瑞大声道,“还有,李风云使出这般下作手段,应该禁止他继续比试。”
  “怎么能算平?”野狐禅笑道,“比试规则中说了,‘比试中不限任何手段’,现在萧怀玉自动退出比试,理应算李风云胜出。”
  李风云也叫道:“萧大国师,你这般打压我,莫非是你契丹不想与我改善关系?”
  萧齐瑞一时无语,气鼓鼓地坐下,闭目不理李风云。
  这一次不只是萧怀玉丢人现眼,作为师父,萧齐瑞也同样丢了一个大面子。
  虽然手段令人鄙薄,不过结果的确有效。张宗远当场宣布李风云胜出第二场。
  萧齐瑞下场后,李风云笑嘻嘻地朝众人拱了拱手,道:“不知下一场哪一位与我比试?”
  萧丹正要答话,却被耶律鸿雁拉住,耶律鸿雁道:“师兄,现在咱们这边可出场的四人中,也只有的实力比那臭贼要高出一筹,但是你不能上。
  这奸猾的臭贼狡猾得很,谁知道他还藏着什么阴损的招数?
  这次我们契丹入围的人数远低于之前的预期,你还是省点气力,等待下一场比试,尽可能能拿到决赛的资格,不要再与这小子斗气。他们那边再没有人能阻止我们了。”
  萧丹的修为与被李风云所杀的萧离相仿,比不上萧怀玉,虽然心中气愤,但也知道耶律鸿雁说得不错,只得颓然的退下。
  契丹此次出战的目的是《归藏经》。即使李风云不肯译出《归藏经》,契丹也要将《归藏经》掌握在手中,以防止被别人得到。
  契丹既然不肯派人出战,又有谁肯为难李风云?
  一炷香后,李风云不战而胜,获得了参加决赛的资格。
  第九日的比试,也是这一环节最后一日的比试,晋国、契丹、永固宫、南汉各有一人杀入决赛。
  代表永固宫杀入决赛的正是路惊鸿的大弟子聂星云。
  而契丹一方杀入决赛的正是萧丹。
  晋国一方杀入决赛的是松鹤真人,此人李风云认识,曾在忻州城外与李风云联手烧了耶律安端的粮草大营。
  南汉一方则是有虚无宫的一名高手吴逊杀入。吴逊的武功不算高,至多与李风云相当,他能杀入决赛,只能说是幸运。
  因为轮到他上场时,只有吴越一名比他还弱的高手能上场比试。
  所以,吴逊只比试了一场,后面两场并无人应战。
  至此,此次泰巅争锋的初赛完全结束。
  进入决赛总共有二十二人,其中,杀入决赛最多的,要数李风云这一拨人,白福通、疯和尚、郑秋生、冯高和李风云共五人杀入决赛。
  其次,契丹与永固宫各有四人杀入决赛,排在其次。
  再次,晋国千牛卫有三人杀如决赛。
  再往下,南唐和后蜀各有两人杀入决赛。
  剩下的两人,分别是吴越和南汉的两名高手。
  在这九天中,总共十名一流高手战死。
  李风云这拨人中,战死两人:
  朱雀堂右护法赛秦琼孙尽忠。
  青龙堂左护法铁笔判官崔云。
  剩下的人中,没受伤的人很少,刘雄、马英偷奸耍滑,虽然没杀入决赛,也没有受伤,不过也打伤了两名契丹高手,算是没有白来。
  初赛结束后,张宗远宣布休息一天。
  众人明白,这是给各方势力相互联络给出时间。
  所以,这一天也是李风云最繁忙的一天。分别与中原各方势力签订好协议,基本上是以修为论胜负,彼此不血拼。
  契丹人根本没有再来找李风云,他们知道,找他也没有用,李风云铁了心不让契丹人夺得《归藏经》。
  次日清晨,决赛的比试仍旧从辰时开始,提前半个时辰抽签。
  二十二人,将分成十一对依次上场比试。
  李风云这边五人算是比较倒霉,李风云抽到了冯高,疯和尚抽到了郑秋生,白福通则抽到了吴越的那名高手。
  也就是说此轮最多也只会有三人会杀入到下一轮。
  众人略微一商量,决定郑秋生与冯高弃赛,郑秋生的实力在疯和尚之下,弃赛是必然的,而冯高身受重伤,实力虽远比李风云要高,但是下一轮一旦遇到较强的对手,有败无胜,反而可能丢了性命。所以干脆让李风云进入下一轮。
  至于白福通与吴越那名高手的比试,基本没有什么悬念。若不是初赛时,李风云与契丹拼得太凶,那名高手根本没有资格进入决赛。
  那名高手也自知不敌,很爽快地宣布退出。
  而契丹,这一天运气不错,四名杀入决赛者中,竟然一人也没有相遇,只有两人要对阵晋国的两人。
  实际上这天的比试也只进行了这两场,契丹与晋国各自胜出一场,晋国这边松鹤真人胜出。
  至于其他的比试,都按照各方势力之间彼此的协议,一方弃赛。
  第一轮结束,还在争夺《归藏经》归属的,就只有五方,分别是:
  契丹:三人,分别是耶律景炎、萧丹和大慧法王。这三人中以大慧法王实力最高,足与疯和尚相当,耶律景炎的武功其次,与白福通相当,萧丹的实力最弱。
  不过,大慧法王、耶律景炎在初赛比试过程中,分别被天策府吴堪、关捷拼死打伤,各有些内伤,真要对上疯和尚与白福通,恐怕也是败多胜少。
  这其中耶律景炎是耶律明的大弟子,忻州之战中,就是由他负责保护耶律安端的。
  而大慧法王是来自天竺的一位奇僧,不知如何被萧齐瑞搜罗到帐下。
  晋国:一人,松鹤真人。
  南唐:一人,裘仙。
  永固宫:三人,孙婆婆孙尚云,程姨和聂星云
  李风云:三人,疯和尚、白福通和李风云。
  ………………………………


第三百十九章 急转直下
  这一日比试结束后,形势仍然对李风云有利。
  如果不出意外,契丹能获得《归藏经》的机会很小,因为无论是李风云这一方,还是永固宫这一方,都有一名一流顶尖的高手坐镇,永固宫有孙婆婆,而李风云这边有疯和尚。
  契丹这边虽然也有大慧法王,但毕竟受了伤,恐怕难与疯和尚或者是孙婆婆一决高下。除非,疯和尚与孙婆婆先行相遇。
  次日,再次抽签,显然,十一比试,必有一人轮空。
  这一次,轮到契丹人的运气变得差了起来,大智法师抽中了萧丹,而耶律景炎抽中疯和尚,孙尚云抽中了裘仙,白福通抽中了松鹤真人,程姨抽中聂星云,李风云轮空。
  这一天根本没有比试,萧丹、耶律景炎、裘仙、程姨、松鹤真人直接宣布弃赛。
  进入第三轮的,只剩下疯和尚、孙婆婆、大慧法王、白福通、聂星云和李风云三人。
  李风云要求当天继续抽签,但是耶律明、萧齐瑞坚决不同意,他们想给大慧法王多留出一天疗伤。
  在耶律明、萧齐瑞强行要求下,第三轮只能等到第三天进行。
  第三天的抽签极为不利,疯和尚抽中了孙婆婆,白福通抽中聂星云,大慧法王抽中了李风云。
  也就是说,这一天除了大慧法王能够轻取李风云外,另外两场都极其难以对付。
  问题在于永固宫的态度,如果永固宫不将《归藏经》交给契丹,那么一切都好半,李风云这一方可以退避,孙婆婆应该能解决大慧法王。
  但是如果永固宫愿意与契丹分享《归藏经》,那结果又会如何?
  疯和尚摇摇头,道:“不能把希望放在永固宫主身上,信不过。”
  白福通点点头,没有说话。
  没有办法,李风云急忙去找孙婆婆、程姨商议,希望能获得永固宫的承诺。
  孙婆婆本来便看李风云不顺眼,斜眼冷哼一声,铁拐杖重重地顿在地上,道:“宫主要做什么,老身管不着,老身只管将《归藏经》抢到手。”
  程姨叹了口气道:“风云,你应该知道宫主的性格,这《归藏经》本就是你当初答应送于我永固宫的,怎料到后来却出尔反尔,竟然将《归藏经》藏了起来,不肯还给我永固宫,要不然,哪会有这些事情。”
  李风云苦笑一声,道:“我也是迫不得已,代人保管而已,怎能私自将《归藏经》交给宫主?总之,这《归藏经》绝不能泄露给契丹人,如果你们能承诺,我们可以退出比试。”
  程姨叹道:“那也只各论天意了!”并不肯做出承诺。
  李风云这才发现他可能犯了一个大错误,他的眼睛只盯着在契丹人身上,却忘了别的人,即使得到《归藏经》,也有可能泄露或直接交给契丹人。
  李风云见说不通永固宫这边,只好退了回来,准备比试。
  第一场比试,是由疯和尚对阵孙婆婆。两人本就有宿怨,此刻更是分毫不让,一语不合便打斗在一起。
  这一架足足打了三个时辰,结果是两败俱伤,不能再战。
  经过七大高手评定,孙婆婆伤势微重,以疯和尚胜出。
  李风云心中一沉,这么一来,基本上契丹人就赢定了。没想到他千算计万算计,终究没有算计到这般结果。
  这时,永固宫这边也感觉不妙,程姨来找李风云,答应如果李风云肯将《归藏经》译好转抄一份给永固宫,永固宫可以退出比试,并承诺不将译本泄露给契丹人。
  李风云长叹一声,道:“早要如此,何必止于此?”
  事到如今,也只有这般了,保存白福通的实力,看能否与大慧法王一拼了。
  两人商议一定,聂星云宣布退出比试,白福通不战而胜。
  接着是第三场比试,大慧法王对李风云。
  众人都认为李风云会主动退出比试,谁料,李风云却大步走上比试场。
  “施主莫非真要与老衲比武?”大慧法王有些惊讶,大慧法王碧眼勾鼻,显然不是华夏族裔。
  “比,当然要比!”李风云拍着胸脯道,“大丈夫在世,决定要做的事,便一定要做到底,岂可因难苟且之?可是在比试之前,我有一些问题不解,不知法王可否为我解惑?”
  大慧法王微微一笑道:“李大将军威名震天下,不知老衲又能为李将军解些什么样的惑?”
  李风云也不讲究,席地坐下,又指了指身前的青石地面,道:“法王何不坐下再谈?难道法王嫌这青石太脏?”
  “阿弥陀佛!”大慧法王双手合十道,“地水风火,四大皆空,何来太脏之说?”说罢也在李风云身前盘膝而坐。
  李风云哈哈笑道:“可惜这里没有清茶木案,琴瑟焚香,要不然,今日与法王在这众山之巅一席畅谈,岂不美哉?足可留名千古了!”
  大慧法王微笑道:“李将军倒是位雅人,何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李风云摇摇头:“我可不是雅人,只是看别人这般做,觉得有些意思,于是就想有样学样。只可惜一直没有这个机会。至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如果佛也能娶七八个老婆,大鱼大肉,大碗喝酒,有数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享,我倒不介意成佛。
  只是法王,你一心劝说别人成佛,难道你就不想成佛?”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大慧法王笑道。
  “法王东来,原来是为普度众生来呀!”李风云点头道,“只是不知法王是打算用经书普度,还是准备用刀锋普度?”
  “李将军此话何意?”大慧法王诧异道,“我佛慈悲,法力无边,老衲东来,一身孑然,又何来刀锋之言?”
  “好!”李风云拍掌大笑道,“法王果然是道行高深,既然如此,咱们今日便不比武功高下,反正对于法王来说,胜又如何,败又如何?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何必打打杀杀?”
  李风云随口背了一段《心经》,也不管通也不通,胡乱诹道。
  大慧法王眯着眼睛打量着李风云,问道:“不比武功,李将军,你打算比什么?”
  李风云笑道:“当然比法王所擅长的,看法王能否将我这顽冥不化之徒度化了,度化了,便是法王胜出。如若法王连我也度化不了,那普度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之语,又何来成真?”'。'
  ………………………………


第三百二十章 舍弃
  “李将军又何必诓骗老衲?”大慧法王似乎一点也不生气,“老衲要弘扬佛法,便离不开契丹。答应人的事,又岂可反悔?李将军所说的这法子虽说的确不错,是佛门正道,只是并不适合今日泰山之巅。佛门有苦口佛心,也有雷霆护法、怒目金刚。”
  显然,大慧法王与契丹达成某种协议,契丹许他在国内传法,他也要帮契丹一统天下。
  看来大慧法王也不是那种一味传法的迂腐之徒。
  李风云叹道:“看来法王地狱不空,永不成佛的宏愿只怕永难成真。”
  大慧法王两眼炯炯,面带笑意:“李将军何出此言?地狱不空,永不成佛的宏愿也并非老衲许下的,乃地藏菩萨许下的,老衲不过是效仿先人。”
  李风云摇摇头:“不管是谁许下的,法王这法子便不对,世上哪有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道理?契丹人嗜杀,视杀戮为勇敢,法王却要为契丹人做事,难道是认为契丹人的杀戮不够多,不够重,还不足以称之为屠夫,所以也没有资格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
  大慧法王一愣,李风云华中破绽极多,但作为大慧法王,他却不屑于在文字中与李风云争辩,不管怎么说,李风云都说出了一个事实,大慧法王现在所做的一切,的确是在助纣为虐。
  “老衲只想消弭戾气……”许久,大慧法王才道。
  “又有什么区别?”李风云打断大慧法王的话,“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智慧如法王,难道看不出法王所做的事,实际上与法王所期待正背道而驰?法王并没有消弭戾气,反而在助长戾气!”
  大慧法王沉默了,这些话,明慧上人也曾对他说过,可是那时他认为,如果伸手拿不到的东西,那么借助一下工具,拿到手也并不碍大局。
  只是帮契丹人做一些事情,换来世上又一个佛国,何乐而不为?
  明慧上人叹了口气,走了,说是要重返吐蕃苦修佛法,说身上的实力也许就是遮蔽眼睛的那片树叶,他看明白了,但是大慧法王却没有看明白。
  “世上哪有佛国,佛国只在心中。纵使建起千万间寺庙,心中却充满杀戮,那佛又能身处何处?
  释迦摩尼的金身再大,如果没有一颗佛心,那不过是一座利害交换的木雕,与街头的小贩又有何区别?况且,小贩能做到的,没有佛心的金身未必能够做得到。”
  这是明慧上人临走前说的话。
  又想想故乡天竺,诸国分立,佛像蒙尘。如果在故土尚且做不到的事情,假之他乡,又如何能够成功。
  大慧法王垂眼沉思。
  “法王莫要听那小子胡说,打败他,我契丹许你自由传法!”萧齐瑞有些沉不住气,站起身来,大声道。
  野狐禅咳嗽了一声:“萧国师,你这般做可有些不合规矩。”
  “规矩?”萧齐瑞怒道,“泰巅争锋比的是武功,可不来比嘴皮子的,他们没有比武,我也不曾指点他们武功,暗助任何一方,怎么不合规矩了?”
  野狐禅反驳道:“谁说泰巅争锋比的一定就是武功?比试中不限任何手段,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也是可以的。萧国师,你若再这般干扰场中两人,我们七人便只能直接判定这场比试的输赢了。”
  萧齐瑞瞅了瞅众人,野狐禅的话的确有道理,如果让野狐禅抓住借口,直接判定这场比试的输赢,不用说野狐禅、醉道人、燕无双一定会向着李风云。
  而永固宫多半已经与李风云谈好了条件,永固宫主倒向李风云也是可以预期的。
  这样一来,即便路惊鸿中立,耶律明战在契丹这边,野狐禅那一边也会是绝对多数,那么这场比试会输得莫名其妙。
  如此看来,现在只能看大慧法王受不受李风云的蛊惑了。
  萧齐瑞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也不得不冷着脸坐下。
  野狐禅又轻咳了一声,道:“各位观战的江湖朋友,也请不要多言,否则,按捣乱比试论处!”野狐禅的态度很强硬。
  周围众豪杰一片默然,谁也不想在这节骨眼上被当成杀给猴看的那只鸡。
  实际上,自那以后,便再没有人说话,李风云没有,大慧法王也没有。
  大慧法王一直在低头思考,而李风云端坐于大慧法王身前,闭目养神。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其余的就留给大慧法王自己去想吧。
  大慧法王不是迂腐之人,他当然知道李风云说那番话的心机。打,李风云是不可能打得过他的,李风云也根本就没想过与他打架,于是,李风云想出了这个办法。
  如果大慧法王不是一个纯粹的信徒,或者说只是一个野心家,那么,李风云所说的这一切都没有用。
  但更有可能的是,大慧法王既是一纯粹的信徒,也是一个想要扬名立万的野心家,此时,就看他会倒向哪一边。
  如果他倒向他的野心,他会有无数条理由为他的选择做出辩解,很有可能,这种辩解会瞒世上大多数人,但是瞒不过他的心。做出这种选择,就意味着他已经背叛了他的信仰,他只是一个披着袈裟的野心家,这一生的追求与修行都付之东流,但是他能获得很大成就。
  如果他倒向他的信仰,那他的修为也许会更进一步,但注定是要得罪契丹的,那他此次东来建立佛国的宏愿也随之如泡影般破灭。
  这是大慧法王必须面对的选择,是做高僧,还是做名僧。世上的高僧往往都是默默无闻,世上的名僧往往心中只有功名利禄。前者意味着真正的豁达,而后者则意味着成功。
  这个选择,大慧法王已经拖得太久,而如今,李风云直接在众人面前点明,教他不得不在两者之中选其一。
  风沙沙地吹,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太阳渐渐西沉,月亮也慢慢地攀上了枝头。
  这是魔障,修行者的魔障。
  魔障的根源不在于其有多少危险,而在于难以舍弃。'。'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宏愿
  直到月色西沉之时,大慧法王才缓缓睁开眼睛,低声呢语:“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原来是老衲太着色相了,我心之不空,何以普度众生?我心无佛,何以立万生佛?”
  说罢,大慧法王起身站起,双手合十,朝李风云深深地鞠了一躬,道:“李将军,多谢点开老衲多年的心魔。”
  随即大慧法王转身又向萧齐瑞躬身施礼道:“以前所议,一切做罢!这场比试老衲输得口服心服!”
  说罢健步如飞,直朝山下而去。
  众人都愣住了,没想到这场比试竟会以这样的结果结束。
  李风云眼望大慧法王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心中也是百念丛生。大慧法王的心魔,又何尝不是他的心魔?正因为他自己难以抉择,才将这个问题扔给了大慧法王。
  而现在,大慧法王做出了抉择,而他自己又当何去何从?
  萧齐瑞脸色发黑,但也无法。大慧法王因信仰而来,如今又因信仰而去,实在是强求不得。
  这次泰巅争锋,契丹输了,输得一塌糊涂,曾经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似乎唾手可得,到了最后还是输了。
  大慧法王离去后,张宗远宣布李风云获胜,疯和尚与白福通立刻宣布退出比试。再比试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他们本就是为助李风云夺取《归藏经》而来,如今功成,自当身退。
  七大高手当即宣布,《归藏经》归李风云所有,除非他主动奉送,否则天下任何一方,采取任何手段巧取豪夺,必会遭到七大高手及其他门派的联手攻击。
  轰动江湖,历时半月之久的泰巅争锋终于结束了。
  众人谁都没料到这次泰巅争锋最终的结果竟然会是这样,获胜的并非是武功最强最厉害的,而是李风云,一个才跨入一流境界不过数月的小子。
  满心期待的决赛更像是一场闹剧,充满了利害的交换,相反倒是初赛精彩叠出。
  世上的事大多不都是这样吗?
  靠实力获取的往往是微不足道的成功,而重大事情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很难放上台面的。
  泰巅争锋结束后,众多武林豪杰纷纷散去,但是李风云等人并没有急着离开。
  让李风云失望的是,当初打伤莫轻行的那名一流高手,至始至终都没有在这次泰巅争锋上出现。
  泰巅争锋结束以后,李风云曾与燕无双、路惊鸿见过一次面,莫轻行将发生的事情亲自对两人说了一遍,燕无双、路惊鸿两人当场吵了起来,相互指责,相互怀疑,最终不欢而散。
  永固宫主也来找过李风云,与李风云说了一会儿的话,便带走了杜如月,显然,对李风云与杜如月的婚事,永固宫主仍然是不支持的。
  醉道人与野狐禅也来找过李风云,指点了李风云一番武功,让李风云又有一番新的体会。倒是对于《归藏经》的事只字不提。
  李风云明白,轩辕台现在并不急于拿到《归藏经》,没有翻译过来的归藏经,对轩辕台并无太大用处。如果此时将《归藏经》交给轩辕台,依旧会给轩辕台带来不小的麻烦。
  众多势力的眼睛依然在盯着《归藏经》,明着不能出手,不意味着暗着不会出手。
  公孙无忧说得没错,《归藏经》留在李风云身边是最为合适的。因为无论哪一方,巧取豪夺,得到了《归藏经》,到最后还是需要李风云来翻译。既然如此,又何必来得罪李风云?
  萧齐瑞也来了,似乎准备要与李风云搞好关系,萧齐瑞真的答应了赔偿李风云五万两黄金和一万匹战马的要求。但话里话外却透出一个信息,那便是《归藏经》译出来之后,无论如何,必须送一份给契丹,否则,谁都别想得到。
  晋国的千牛卫也来拜访了李风云,希望李风云译出《归藏经》后,不得交给任何人,直接交给朝廷,晋国自有封赏,裂土封王也不是没有商量。
  南唐李凤鸣虽有伤在身,同样也拜访了李风云,言语之中仍旧觊觎那《归藏经》,希望李风云能够交给“有德之人保管”。至于谁是有德之人,李凤鸣不言自明。
  后蜀青城派掌门人特意邀请李风云日后有时间去青城山一游,青城派必扫地相迎。其目的显然也是要拉拢李风云。
  ……
  接连七天,拜访李风云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各自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大多都是与《归藏经》有关。
  第八天,李风云实在不堪其扰,带着伤势稍愈的众人离开了泰山,朝开封而去。
  众多杂乱消息中,也有一个好消息,虞不全认为他可以治好莫轻行经脉中的问题,不过要用重手法先将错接的经脉一一震断,重新再接起来。重新接好经脉的莫轻言可两年后便可像常人一样修行武功,只不过要重新修行。
  于是,虞不全也随李风云等人一齐前往开封。
  一行人才行了两日,忽见道边红袍一闪,一个身披袈裟的僧人从道边闪出,朝李风云合什道:“李将军,老衲在此已经等候多时了。”
  李风云策马而出,问道:“这不是大慧法王么,你不回天竺,却在这里等我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