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雄-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屁!”文书的这番话惹怒了帐中一员猛将,王大山涨红了脸,跨步走了出来大声道:“刚才听见侯英这名字,末将就怀疑是他,没想到真的是他。侯英,哼哼!主公,莫非你忘了当初遇见我时,被你割掉耳朵那名逃将?”
  李风云一愣,随即想起当初和莫轻言、杜如月三人前往镇州途中,路过一个被契丹鞑子肆虐过的无名小村,在那里,他遇见了一名不战而逃的晋军将领,被他割去了一只耳朵,名字好像就叫侯英。
  “原来是他!”李风云一下子想明白过来,哈哈大笑道,“让他来镇守阳城,阳城焉能不失?”
  随即李风云脸色一虎,喝道:“叫侯英那厮单身来见我!两千兵卒,全给我下了兵刃,圈禁起来!”
  一边的皇甫遇十分奇怪,问起侯英之事。
  李风云便将当初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又叹道:“没想到当初我割了他一只耳朵,他反倒以此为战绩前去邀宠,更没想到满朝的文武竟然都被他骗了,居然还给了他一个什么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的嘉奖。
  如果这样的人都会被嘉奖,那置万千奋勇杀敌的将士于何处?
  叫这样的人领兵打仗,难怪败仗会一个接着一个。”
  皇甫遇燥得满脸通红,李风云这句话,骂尽了满朝文武,包括当今皇帝,堂堂大晋,军国大事,居然交给这样的人之手,怎能让他不脸红耳赤?
  李风云当初责怪杜重威,说杜重威派了一头猪来镇守阳城要地,皇甫遇还觉得有些过份,现在看来,说侯英是头猪都是抬举他了,猪还有奋勇之举,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只会吹牛说大话的兔崽子。
  一只差点断送二十万大军将士性命的兔崽子。
  这样的人,居然还敢带人来要回阳城,这家伙的信息还真灵通。
  杜重威居然派一只胆小如鼠的兔崽子来镇守阳城,未免也有失察之责。
  皇甫遇却不知,侯英原本赵州的指挥使,属于杜重威的旧部,又受朝廷钦派,他自己又主动跳出来要求镇守阳城,杜重威不派他来,又会派谁来?
  “重瞳(注1)之下,难免有所疏漏,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皇甫遇轻叹一声,说道。但是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像侯英这样的官员,这样的武将,恐怕不止是疏漏,在大晋国大把都是,有岂是一句“疏漏”可以遮掩得过去的?
  注1:相传舜每只眼睛有两个眼珠,也就是重瞳,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所以后世有“重瞳亲照”之语来形容皇帝明察秋毫。
  皇甫遇说这句话是在为小皇帝石重贵和满朝文武解释和遮掩这件丑事,毕竟此人忠于皇帝,忠于大晋,不愿说大晋的坏话。史书中,他后来的命运也证明了这一点。
  ………………………………


第二百八十二章 怒审侯英
  “将侯英带进来!”李风云猛的一拍惊堂木,宛如是阳城的县令。
  县衙大堂外侯英身子不由自主的一抖,心中暗道:“看来,这个李将军似乎不是那么好说话,我这次来是不是来错了?”
  可是不来又能怎样?
  丢掉了阳城,等若是断送了杜重威二十万大军。
  若是杜重威那二十万大军果然全军覆灭那还好办,怎么说都凭他这一张嘴。无论是回开封勤王救驾,还是干脆投靠契丹人,侯英的选择十分多,反正罪责都可以推到杜重威身上。
  这样的事,侯英不止干过一次两次。最得意的那一次,就属凭着被李风云割掉的一只耳朵,居然骗得了小皇帝的一旨诏书,钦封为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虽然只是虚衔,但是这代表着荣耀和财富。
  朝中真没有人看出其中的猫腻?不见得吧!
  朝中的聪明人多如牛毛,又怎会识别不出他侯英的小小伎俩?只是朝廷需要这么一个典型来鼓舞士气,于是便选中了他。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侯英上下打点的功劳。
  可见这世上的许多事情,怎么做其实不重要,怎么说才重要。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自古以来,假把式远远多于傻把式,越往上越是这样。
  聪明人之所以是聪明人,就是因为他们能把别人的功劳说成是自己的功劳,能把黑的说成是白的。
  如果杜重威这次真的败了,毫无疑问,侯英又会成为一名浴血归来的忠勇良将,一名杀破契丹人重重包围的骁勇悍将,无过反而有功。
  朝廷需要这样的人来妆点,来鼓舞人心,而侯英正符合这个条件,两度突破重围,浴血南归,这是怎样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最重要一点,侯英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该如何讲述这个故事,他更知道如何去打点那些让他讲故事的人。
  可是,该死的李风云,居然又赶跑了耶律麻答,收复了阳城,杜重威的二十万大军因此而死里逃生,很有可能,这场大战的胜利者不是耶律德光,而是杜重威。
  这将置侯英于何处?
  不用想,侯英也知道,杜重威恐怕恨他已经恨到了极处,恨不能剥他的皮吃他的肉。
  这场大战,如果以杜重威的胜利告终,那么,杜重威将再次成天下瞩目的英雄,他的话没有人会怀疑。杜重威飞上了云端,就意味着他侯英落到了地狱。朝廷必定会发出通缉令捉拿他,那么他这一辈子就只能躲躲藏藏过日子了。
  投靠契丹人?笑话,如果契丹人夺得了中原,投靠契丹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难道跟着契丹人去塞外吃风饮雪,过一辈子苦日子?这还是姑且不论契丹人肯不肯接纳他。
  所以,侯英得到李风云收复阳城的消息后,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来找李风云。
  镇守阳城的这差事侯英也不想做了,李风云愿意做就让他去做吧,只求李风云能在功劳书上添上他侯英的名字就成了,这样下来,功过相抵,至少杜重威不再好意思再拿他来问罪吧!不看僧面,也要看李风云这尊金光大佛的面子不是?
  当然,这么一来,大出血是必然的。好在这些年,侯英搜刮得也不少,想来也能满足李将军的胃口,再说,他还带来了两千精兵,在这个年代,有谁不想自己的军队又雄又壮,刀把子意味着一切,这便是最好的礼物。
  从另外一方面讲,侯英怎么说也是朝廷钦封的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头上还戴着阳城镇守帽子,有这顶帽子,李风云瓜分起那些残兵来,更名正言顺。
  基于这些考虑,侯英没有怎么犹豫,听闻到李风云收复阳城的消息后,立刻带着那两千残兵败将来见李风云。
  可是眼前的情形,又让侯英心生疑窦:“难道我什么地方想错了?”
  “罪将侯英拜见李大人!”侯英低着脑袋,颤颤巍巍地走进了县衙大堂,不等李风云发话,兜头就拜。这时候,态度很重要,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千万不能给这位李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你还知道你有罪?”李风云呵呵冷笑道,“说说,你何罪之有?”
  声音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
  不过侯英此时已经顾不得想这些,低着头诚惶诚恐的把他早已想好的辞说了出来:“罪将守城不利,虽与契丹贼酋耶律麻答血战一宿,奈何将士伤亡太大,虽诛杀了千余契丹贼子,但终究寡不敌众,导致阳城失陷。罪将罪该万死!
  罪将原本是想以死报国,谁料被身边的部将亲随所拦,强抱住罪将,将罪将强行拉出城外。为了劫后余生的两千将士,罪将不得不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罪将收点兵马,鼓舞士气,重整旗鼓,原本准率众从贼酋手中夺回阳城,一雪前耻。岂知李将军快罪将一步,先于罪将赶走了耶律麻答贼酋,罪将谢将军成全之恩。”
  李风云听了侯英这一番胡说八道的话,气得鼻子都在冒烟,黑着脸指着侯英,不怒反笑道:“各位兄弟,他说他带着两千兵马来阳城,原来是准备冲耶律麻答手中夺回阳城,各位兄弟,你们以为如何?”
  县衙大堂中哄然笑成一片,有人大笑道:“既然如此,就叫他带着他那两千兵马去攻打耶律德光的大营好了。他若是有胆子站着看着契丹铁骑从大营中冲出来,老子就跟他姓。”
  “老侯,别逗了,你本来就姓侯!”有人笑道。
  “我呸!他居然也姓侯,真是辱没了老子的姓!”
  ……
  侯英战战兢兢,将头埋在地上,不敢回话。
  等众人笑罢,李风云问道:“侯英,老子问你,就你这胆子,当初怎么就敢来请命来守阳城,老实说,不许有半字虚言。”
  “罪将是想为朝廷出一分力,为杜大帅解忧……”侯英还想满嘴跑马车,说些冠冕堂皇的话糊弄李风云。
  “啪”,李风云猛地一拍惊堂木,打断侯英的话,冷喝道:“侯英,难道你连另外一只耳朵也不想要了?你且抬头,看清楚老子是谁。”
  “罪将不敢!”
  “叫你看你就看,哪来那么多废话?老子不信你就能忘了老子!”李风云怒喝道。
  侯英只得抬起头来,偷看了李风云一眼,就只这一眼,就把侯英吓得软坐在地上,如同一团稀泥般。
  怎么会是他?那梦中挥之不去的梦魇,难怪声音这般耳熟。这又是在做梦吗?
  一时间,侯英心头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拳头是最大的道理
  侯英敢请命来阳城的原因很简单,这里离契丹人比较远,而且比较好逃命。按照侯英的交代,他认为契丹人没有攻下杜重威白团卫村大营之前,照理说该不会来攻防御更为坚固,有城墙保护的阳城。
  因为攻击阳城,杜重威得到消息后一定会派兵来救。
  但如果攻击白团卫村大营,阳城是不可能分出兵力去救援的。
  先攻哪个,后功哪个,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问清楚所有事情,李风云让侯英画押签字后,喝令道:“来人啦,将这个虚报战功,临阵脱逃,几乎害了二十万大军性命的家伙给老子推出去斩首,首级高挂于城门之上,枭首示众。”
  听了这话,侯英大惊,急叫道:“李风云,你不能杀我,我是圣上钦封的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你不能杀我,你没权杀我!”虽然迟早都是一个死,不过多活一日总是一日,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
  “误国奸贼,人人得而诛之!给老子推出去,斩!”李风云怒喝道。
  皇甫遇悄悄拉了拉李风云,低声道:“李兄弟,你这么杀了他,恐怕不合适吧!要杀也要由杜大帅杀!而且,他可是圣上下旨嘉奖钦封的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你这么做,会得罪很多人!”
  “管不了那么多了!这种人,我见一个杀一个,多看一眼都恶心!”李风云愤然道。
  皇甫遇摇摇头,他心中也恨不得杀了侯英,但是侯英关系着朝廷的脸面,而且以李风云的官职,杀了侯英,日后少不了一个“擅权跋扈”的罪名。
  不过看李风云这个样子,皇甫遇自知是劝服不了他的。
  某种意义上来说,李风云是个纯粹的人,皇甫遇很佩服,只可惜他做不到。
  “李风云,你凭什么杀我?杨召投降契丹人你不杀,我至少还未投降契丹人!”侯英知道求饶已经没用,在士兵拉扯着他想把他拖出县衙大堂之时,扯开喉咙喊道。
  李风云呆了呆,是啊,杨召投降了契丹人,反过头来打晋国,做得远远比侯英过份,但是他却不能杀他,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李风云说不明白,不止他说不明白,从古至今,乃至将来,恐怕也无人能说得清讲得明,这又是一道无解的难题。
  “堵上他的嘴!”皇甫遇见势不妙,大声喝道,再任侯英胡乱攀咬下去,只怕他该攀咬上先帝石敬瑭了。
  李风云也想到了石敬瑭。
  这世上的道理简直像是一个笑话。开封的小皇帝打着抵御外辱的旗号抵抗契丹人,但是他的干爹,大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就是靠着卖国求荣当上的皇帝。不止卖国,而且还卖得很彻底,连燕云十六州都割让了出去,对契丹称臣,自称是儿皇帝。
  自古以来,至少在中原,卖国卖得这般彻底的君王实属罕见。
  这道理又如何说起?
  突然之间,李风云觉得自己的脑袋混乱起来。
  想了想,李风云还是认为清平镇的那句话说得对,什么道理,拳头硬的就是老大,拳头就是最大的道理。
  侯英的脑袋被高高地挂在城墙之上,他没想到,他许下万金的承诺,也没能让李风云饶了他一条狗命。
  侯英死不瞑目,眼珠大大的瞪着,也许他在想,早知如此,或者他早该投靠契丹人了。
  历史就像是个讽刺,更像是一个笑话。
  “风云,你太鲁莽了!”杀了侯英之后,白福通才赶了过来,埋怨道,“你这么一来,几乎得罪了所有人,包括杜重威。侯英你应该交给杜重威处置。”
  李风云嘿嘿笑了两声,道:“夜长梦多,我担心大帅会放了这家伙,有些事情,大帅想得太多了。”
  “不错!”疯和尚很赞同李风云的做法,瞥了白福通一眼,“老白,你都遁入江湖这么多年了,却总想着当初在朝堂上的那一套。朝堂那一套若真是管用,你又何必遁入江湖?”
  白福通一时哑口无言,半晌才道:“老夫也是担心日后不知有多少暗箭射向这小子,能提醒的便提醒一句吧!”
  疯和尚摇摇头道:“这小子是个帅才,但根本不是当官的料。他若一心想要当官,最多也就只是多一个杜重威。这世上,像杜重威这样的人还少吗?”
  李风云心中不服,暗道:“老子为何就不是当官的料?老子现在已经是正四品上的大官了,怎么还算不上当官的料?这大头和尚尽胡说。”
  疯和尚上前拍了拍李风云,道:“臭小子,有一天在官场混不下去了,就回清平镇。清平镇虽说是乱了点,不过胜在简单,没那么多讲究。”
  李风云不解疯和尚这话的意思,但白福通似乎很明白,眼皮垂了下来,似乎在想事情,再不提侯英被斩之事。
  耶律麻答率领三千残兵撤回契丹大营。
  耶律德光听完耶律麻答的讲述后,沉下脸来,愁眉不展。
  那两万叛军他不在乎,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最多只能打打杂,冲锋的时候消耗一下守军的箭矢和物资。没有那两万降军,他手上还有三万仆从军。如果他想,还能从契丹国内召来更多的仆从军。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粮草不足,军营中的粮草不足以支撑大军在这里与杜重威相持太久。过不了几天,大军就必须回撤。
  本来一个很好的机会放在了他的面前,只可惜被李风云搅黄了。
  这个李风云,真是一根搅屎棒,好像哪里不顺都有他。耶律德光很想杀他,既然不能用他,就只有杀了他。
  但是很可惜,对于刺杀李风云这件事,军中的一流高手反应都很冷淡。原因他当然知道,是顾忌武圣李苍穹,还有他那两个徒弟,燕无双与路惊鸿。
  偏偏不顾忌这些人的耶律明与萧齐瑞又被轩辕台的人看得死死的,根本没有机会出手。
  “该撤军了!”耶律安端劝道。
  “再等等,也许还有变数!”耶律德光道,“就这么撤军,朕不甘心呀!”
  ………………………………


第二百八十四章 试探
  次日清晨,也就是契丹大军围困杜重威二十万大军的第三天,契丹大军终于拉开了攻势。
  “呜~呜~”号角声响起,一队队契丹铁骑从契丹大营中冲了出来,在杜重威大营北坡前列好了阵势。
  而列在契丹大军之前的,则是十几个仆从军乱糟糟的方阵,这种攻坚战,自然要这些仆从军的士兵先上。契丹勇士的性命是宝贵的,耶律德光还舍不得轻易损耗。
  “杀!”一声令下,第一波三千名蛮族勇士跳下战马,高举着笨重的盾牌嚎叫着朝晋军大营扑过去。
  “射!”郭威大声喝道。
  数百支儿臂粗的弩箭从晋军大营的栅栏后飞掠而出,带着死亡的旋律,直冲向拥挤的人群,穿过一个个胸膛,溅起一团团鲜艳的血花,带着一条条曾经鲜活的生命,在人丛中划出一道道血红的伤痕。
  巴赫是族中的第一勇士,从小就听了不少关于中原的传说。
  传说中,中原有无尽的财富,漂亮的珠宝,有无数的美女,温柔似水;而且中原的男人软弱如温顺的绵羊,没有丝毫的血性。只要挥动一下手中的刀子,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地交出所有的财富,奉上他们的妻女,以博取主人的欢心。
  财富和美女都应该属于强者,弱者只是隶属于主人的奴仆与财富,这是草原的规矩。
  巴赫认为他是族中的第一勇士,有资格享受中的财富与美女,只有像他这样的男人,才有资格享受中原的财富与美女。那些中原软弱的奴隶,只配给他放羊牧马。
  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巴赫随着老族长一个月前来到传说的中原。
  老族长的话没有说错,在彪悍的巴赫面前,中原的那些男人的确很软弱。即便是那些手持刀枪的士兵,只要巴赫一瞪眼,他们就哆哆索索,任由巴赫打骂,不敢还手,只敢抱着头蹲着地上瑟瑟发抖。
  中原也有很多财富,要漂亮的丝绸,精致的家具,华美的珠宝,雄伟又细腻的建筑……太多太多,很可惜,这当中绝大多数巴赫都带不回族中。如果这些东西,英勇的巴赫不能享受,凭什么那些软弱的中原男人能享受。
  既然如此,巴赫决定把所有他带不走的东西一把火烧光。
  这是强者对弱者的惩罚,是长生天定下规则。
  中原也有很多如水的姑娘,皮肤如丝绸般细腻滑嫩,美丽若草原上传说的仙子。可惜这样的女子,太过娇嫩,不适合带回草原。如果这些美女,英勇的巴赫不能享受,凭什么那些软弱的中原男人能享受?
  所以,巴赫决定在享用一番后,杀了她们。这样,她们就永远都属于英勇的巴赫。在草原上,是不杀女人和低于车轮的孩子的,可是不要紧,这是在中原,反正在中原,美丽的女子从来都不缺。
  就这样快活了一个多月,在抢来数不清的财富,杀死十多个的美女后,巴赫随着族长继续向南杀去。据说那里有更多的财富,那里有更漂亮的女子,那里男人同样的软弱。一个人,便能占领一座城。
  巴赫没有来得及表现出他的英武,没有来得及一个人占领一座城。就被编入了第一拨三千人的进攻队伍。
  族长告诉巴赫他们,不用害怕,只要勇敢地冲上去,冲到那些懦弱的中原士兵面前,随便挥动两下刀子,战斗就结束了。懦弱的中原士兵不会敢与勇猛的草原战士交手,他们会转身就逃,直到跑到吐血而死。
  可是巴赫发现,要冲道那些懦弱的中原士兵面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中原的营寨中射出的短矛,比他常用的投矛威力更大,几乎每一只短矛,都会带走一条甚至几条草原战士的性命。
  他亲眼看到一支这样的短矛穿透了族长的胸膛,又扎入了紧跟其后巴托的肚子,带着他最好的朋友飞出了三尺开外,然后狠狠地戳在地上。坚固的木盾,在这种短矛的簇射之下,简直如同纸糊的一般,瞬间就四分五裂。
  巴赫有些害怕,不过心中骄傲迫使他嘶吼着朝前冲去。族长说过,只要冲到懦弱的晋兵面前,挥舞一下钢刀,随便杀几个瑟瑟发抖的晋兵,就胜利了,族长的话不会有错。
  “嗖”“嗖”“嗖”……
  幸运躲过弩箭簇射的巴赫,忽然发天地一暗,只见无数支箭矢如雨点般朝他们飞来。
  天啊!晋国人怎会有这么多箭矢,就像不花钱一般的乱射。
  巴赫手中的木盾还算完好,急忙举起了木盾,护住了身子的大半部分,继续向前冲去,不多时,木盾上就插满箭矢,就连他的左肩上也中了两箭。
  不过不要紧,区区两箭还要不了勇武的巴赫的命。
  巴赫发现跟着他一起冲锋的人越来越少,紧促的人群变得稀薄了很多,不断有摔倒在地上,跟他一起来的五十多名族人,现在剩下不足十人。
  当他冲到那片壕沟边时,还在冲锋的人已经剩下不足五百人。看到那条底部插满尖木头,宽阔的壕沟,巴赫几乎悲伤得要哭了。
  他不可能跳过那宽阔的壕沟,即使跳过那壕沟,也必然会撞在对面密密麻麻的拒马上,被戳得肚穿肠流。而抬木梯的人早就倒在冲过来的路途中。
  就在他犹豫的瞬间,数只箭矢从木盾下方平射过来,射中了巴赫的胸膛。
  这几支箭矢好像被人施展过巫术一般,巴赫只觉得浑身的力气好像被这几支箭矢吸走,再也站立不住,栽下壕沟中。
  “噗”“噗”“噗”,一根尖锐的木棍同时扎入了巴赫的身体。
  巴赫知道自己要死了。
  临死之前,巴赫只想知道,他以生命为代价抢来的那些财宝,契丹人是否真的会带给他的家人。
  当最后一个仆从军的士兵栽倒在战场上,郭威摇了摇头,这些野蛮人,虽然悍勇,却不懂最基本配合和战场上相互保护的办法。
  这样的进攻,最多只是让晋军损耗一些箭矢,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或者,这只是耶律德光对晋军的一种试探,用三千条性命来试探,这代价是否太大了些?
  ………………………………


第二百八十五章 战场上的选择
  耶律德光也皱了皱眉头,晋军抵抗的决心很强啊!士气也很高。指挥战斗的将领经验丰富,知道在什么用什么武器能给进攻者以最大伤害,很难对付。
  三千名仆从军士兵的性命他不在乎,反正这些人总是要被消耗掉的,要不然,他们的部族会逐渐壮大,从而威胁到契丹人。
  草原就是这样,草原上的狼王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会咬死咬伤那些威胁他地位的狼。作为草原的统治者,契丹人也是这样,但凡有机会,契丹人都会尽量削弱草原其他部族的力量。
  必要时候,甚至调动皮室大军进行大型的会猎,给其他部族强行减口。
  这是草原的传统,长生天的意旨,当初匈奴人主宰草原时是这么做的,突厥人主宰草原时也是这么做的,如今契丹人崛起了,没有道理不这么做。
  耶律德光手一挥,又一个三千人的仆从军队伍冲了出去。
  这此,仆从军变得聪明起来,负责运送木梯的人被一层一层的厚重木盾保护了起来,他们知道,如果不将布盾架在壕沟之上,即便他们冲到了壕沟前,其结果也是被射成刺猬。
  “砰”“砰”“砰”又是一阵急促的床弩急射,在拥挤的人群中掀起一阵血浪。将死者的呻吟声,重伤者的惨叫声和幸存者的叫骂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血腥之气。
  又一阵接一阵的降雨射了过来,战场上的人益见稀薄。
  耶律德光摇摇头,问站在一边的耶律天德:“三弟,如果是你,你打算怎样攻破这种防御?”他看到耶律天德眼中似乎有光芒闪动,知道这个三弟心中一定有主意。
  “用马匹冲,点燃马匹的尾巴,用马匹的尸体填满那道壕沟,填平拒马,大军跟随其后,杀入敌军军营。”
  耶律德光眼睛一亮,战场上虽然密布着陷马坑,不过,大多地方已经被密布的尸体铺满。这时若是驱动马匹进攻,是极有可能填平那道壕沟的。
  耶律德光立刻命人准备,草原上不缺战马,缺的是英勇善战的勇士。
  吹响了撤军号,正在阵上徒劳无功做着垂死挣扎的剩余仆从军大喜过望,纷纷逃回了本阵,第二拨三千人,能逃回来的不到千人。
  也就是说刚才两拨进攻,已经有五千多名仆从军到在了这片战场上。
  鲜红的血液已经将整片土坡染得血红,来年这片土地上一定会长出更加壮硕的庄稼。
  消耗仆从军,也该有个限度,而且,接下来的战斗还需要这些仆从军上去拼命,不能一次将他们消耗光。那样会严重打击仆从军的士气。
  两千多匹战马被集中起来,第一批一千匹战马的马尾被点燃,灼热的刺痛感让马匹发狂,疯狂地向晋军的大营冲去。
  接着,第二批一千多匹战马的马尾被点燃,这一千匹战马狂嘶着,跟着前一批一匹战马冲向了晋军大营。
  见到契丹人牵出两千匹战马,郭威立刻意识到契丹人要干什么。
  原本,杜重威还准备在拒马前面再挖一道火沟,不过时间太紧,以防止契丹人用这种方式进攻,可惜时间来不及,所以作罢。而且这种方法也只能用一次,得不偿失。
  拒马前倒是每隔一段距离设了一个柴堆,那主要是为夜间照明用的,以防止契丹军在夜间偷袭。对付疯狂的马群,起不到什么作用。
  “抛石车准备抛火球!”郭威大声下令,这种方法虽然不能保证一定能防住契丹人的马群,但是炸开的火球同样能让马匹受惊,至少也能惊散一部分马匹。
  “弓箭手投掷蒺藜火球(注1)、准备飞火(注2)。”郭威又喝令道。
  这些东西作用都不大,但也能吓散一些战马、阻止一部分战马靠近。
  郭威又回头看看各位摩拳擦掌的将军,大声道:“这一战,恐怕还要靠大家奋勇杀敌了!”
  王重胤大声道:“郭将军说的哪里话,杀敌本就是我们武将当做的事。”
  一个个蒺藜火球在北坡上炸开,无数的蒺藜散布在周围。
  这时契丹人的马群已经冲上来了。
  数百支弩箭射出,只可惜火烧屁股的战马跑得太快,真正被射死射伤的不过数十匹,对庞大的马群来说,并不算什么。
  倒是投石车投掷出来的火球,漫天的飞火起到了一定作用。数百匹战马被惊散,转头不顾阻拦从两侧跑开,或是直冲向契丹军阵,给契丹人造成了一阵混乱。
  但是,大部分马匹仍然冲上了山坡,虽然其中又有不少被铁蒺藜伤了马蹄,被陷马坑折断了马腿,倒在了冲锋的途中。
  不过仍有千余匹马冲到了壕沟边,或者跌落在壕沟中被密布的尖木棍戳死,或者越过壕沟却撞死在拒马之上。
  不过半炷香的工夫,这千余匹战马的尸体,将晋军辛苦布置的壕沟填平,甚至撞损了许多拒马。
  观战台上的刘知远摇摇头,叹道:“契丹人真是在糟蹋马匹!”众人心有同感,纷纷叹息。中原缺少马匹,很难建立起庞大的骑兵,这也是中原军队对阵草原游骑的弱势之一,所以,但凡武将,对马匹看得很重。
  不过,战争中无所不用其极,休说是马匹,就算是人,有时也不得不逼着往刀锋上撞。
  “注意,契丹鞑子马上要上来了!”郭威大声道。
  但上来的并非是鞑子,而是一千多名被绳索绑住的老百姓,后面跟着三千多名契丹仆从军,缓缓地走上北坡,他们的队伍中,也夹杂着许多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