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德五十年-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但是脸上却毫无炫耀的意思。
他始终都在不经意的强调发展白莲教所能带来的莫大好处,其目的,就是引彭山虎说话,只要是彭山虎一说话,说多说少,总归他能看到彭山虎的心思。
但是这一次又让他失望了,彭山虎的心机比他想象的更加深沉,只是微笑不语。
第四七零章 也去那紫禁城,坐坐那龙椅!
徐鸿儒叹了口气,苦笑道:“既然师弟不说,那师兄我就说说吧。”
彭山虎心里一动,点点头,这也正是他加强对这边了解的一个好机会。
徐鸿儒顿了顿,见彭山虎露出倾听的神色,便接着道:“师兄我是正德二十年到得辽北将军辖地,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二年了。辽北将军辖地,比柱邦大城所在的松花江将军辖地还要大得多,以松花江为界,松花江以西以北,黑龙江以南的所在,全部都是辽北将军的地盘儿,一直向西到福余卫,向西北到哈喇温山。不过比起松花江将军辖地来,辽北将军辖地就要差得远了,到处都是密林沼泽,平原是极为广袤的,但是人太少,根本就开发不了。我有一个信徒,是辽北将军辖地负责户籍的官儿,听他说,现在辽北将军辖地,不过是二百来万人而已。这点儿人,若是放在咱们江南,可不算什么。”
“这边儿也有府县,不过府叫做地面,辽北将军辖地有八大地面——脱伦卫地面,兀者卫地面,兀者后卫地面、兀者右卫地面、兀者左卫地面、塔山卫地面、木里吉卫地面、纳木河卫地面,下面下属的县不知道有多少,师兄这里,便也不一一说了。师兄我当初来的时候,一个村子都被迁到了脱伦卫,就在那边儿。”
徐鸿儒向着松花江对面指了指:“跟这儿,也就是一河之隔。来到这儿之后,一个人分了五十亩地,靠着河的,还能下河打渔,先跟你说一句,在这边儿,填饱肚子是不成问题的。咱们也都是明白人,所以师弟,师兄要提醒你,在这儿传教,可得把咱们老祖宗的那一套收起来,不能只说填饱肚子,那没用!你得想别的招儿!”
彭山虎感激道:“多谢师兄提醒。”
对于徐鸿儒,这只是一句话,但是对于他来说,这可能是要碰的头破血流才能意识到的问题。
徐鸿儒笑道:“差点儿忘了,当年彭老祖师爷一身佛法精湛无双,时常在战场上化身一十丈巨佛,金光湛湛,刀枪不入,你想必也是得了真传了。咱们白莲一朵,分脉三支,你们红莲一脉精于术数,青莲一脉最擅长练兵,二十年前还起兵中原,很是折腾了一阵子,反倒是我们白莲主脉,号称正宗,却是一无所长。”
彭山虎道:“师兄太谦逊了,你们是天潢贵胄,学的乃是帝王术,一声令下,天下景从,咱们本事再大,还不是给您跑腿儿的。”
徐鸿儒哈哈大笑,摆摆手:“说的这么好听作甚,不过就是揣摩人心,拿捏心思而已。”
“师兄知道师弟你是个心怀大志的。”见彭山虎要张嘴,徐鸿儒伸手道;“你先别说话,且听我说。我有句话要送给你,竭尽全力,发展信徒,最好是在一年之内做好准备!现在正是最好的时节,过了这个村儿,可就没这个店了。”
彭山虎脸上神色变幻,终于是哈了哈腰,放低了姿态,道:“还请师兄赐教。”
见他终于不再装疯卖傻,徐鸿儒满意的笑了笑,道:“师弟你既然请问,我自然不会吝啬。我之所以说这是咱们最好的机会,可不是虚言。其一,东北之地利。东北这地理环境不消说了,你这一路走来,理当也看到了,东北虽然多是平原,但是到处都是密林沼泽,军队通行难度可是不小,一旦发生战事,很难快速调集军队。我听说你们从清明就开始走,这会儿刚到,若是朝廷从关内调兵,没有几个月根本过不来。而几个月,已经足够做很多事情了。”
“其二,乃是东北之现局。东北边军之糜烂,外界不知,我却知道的一清二楚,虽然当初狗皇帝整顿过,但是已然三十年过去了,一切又复旧观。许多官兵连腰刀都没有,更别说战甲,饷银都克扣的差不多,也就饿不死而已。而且去岁女真入寇,连战连捷,辽北将军麾下大军,号称十万,实则可战之兵不过五万,而这五万,去年又是损失大半。剩下的那些,都集中在与福余卫的边境上驻守,内地极为空虚。另外,你也该知道,现在女真和蒙古联军正兵困喜申卫,武毅军虽然素来能战,但是面对十五万联军,也难说下场。一旦武毅军遭受重创,咱们的机会就来了!如此说来,女真鞑子和蒙古鞑子可是帮了咱们不少忙!”
“其三,却是现如今天下之格局。朝廷邸报你瞧不瞧?”
彭山虎头一次露出一丝窘迫之意,摇头:“师弟从来没看过那玩意儿。”
“这你以后就要注意了,朝廷邸报,是一定要每期都看的,别看上面东西不多,却能瞧出很多门道来。现在这伪明王朝,你道局势如何?”
彭山虎想想,道:“一路走来,兵强马壮,百姓富庶,倒是繁盛的紧。”
“错!”徐鸿儒摇头微笑道:“这只是表象,实则现在伪明已经是危机四伏,内忧外患。”
“先看朝中,狗皇帝都已经在位五十二年了,眼看已经时日无多吧?若是放在前朝,早已经册封储君,但是现在,你瞧,成年的皇子已经有二三十个,偏偏还没立太子,皇后又没有产子,这些皇子个个都有即位之权力资格,一旦狗皇帝殡天,朝中岂不大乱?”
“再看四方!哈密独立,自立为王,安南叛乱,重夺失地,朝廷现在已经派出大军区征讨了!这些大军,且不说能不能赢,就算是能大胜,又能回来几个?就此两战,京营定然是颓然!就算是乱起,又能如何?”
他提高了声调,满脸都是桀骜:“师弟,你说,这等格局,是不是咱们大好男儿建功立业的最好时节?”
彭山虎看着徐鸿儒,心中闪过一丝佩服。他本来对徐鸿儒是有些敌视和抵触的,但是这一番谈话下来,却是真真切切的看到,这位便宜大师兄,真是比自己强,而且不是一点半点,是全方位的。
论起所知所晓的一切,论起看事情的透彻程度,甚至是论起野心来,自己当真是拍马难及。
他深深吸了口气,站起身来,抱拳郑重道:“师兄,师弟服了!”
徐鸿儒也站起身来,大笑两声,拍拍彭山虎的肩膀道:“师弟,现在能跟师兄说说,你如何干了吧?”
彭山虎眼中露出一抹刻骨的怨毒:“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反了他娘的!元末蒙古鞑子无道,天下百姓没有活路,先祖跟随天完皇帝起兵,为的便是天下百姓的喜乐安平。那狗贼朱元璋得了天下,却是对咱们这些同为义军之人狠下毒手,当真是猪狗不如。贬为贱民,男子代代为奴,女子世世为娼,这等屈辱,咱们承受了百年!只有杀光那些姓朱的狗贼,让他们也尝尝这等滋味,才能一解我心头之恨!”
“不错,不但要杀光那些姓朱的狗贼,更要杀光所有权贵官员,就像先祖所说那般,‘摧富益贫’,建立一个大同天下!”
徐鸿儒慷慨激昂道。
彭山虎心里微微一笑,面上却是肃然道:“愿与师兄共襄大业!”
徐鸿儒点点头:“来到东北,便是鸟脱樊笼,随心所欲,我现在已经在辽北将军辖地发展了五十万信徒!便是松花江将军辖地乃至更南的建州将军辖地,也都有我的信徒!师弟你现在要做的,便是大力发展,尤其是这么多的贱户,心里都是恨极了官府的,一经煽动,便是起火。师兄这些年也攒了不少家底,但凡是有用到的,师弟尽管开口,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便是兵器战甲,也是不缺!等我找一个做好的时机,到时候咱们兄弟登高一呼,天下相应,也去那紫禁城,坐坐那狗皇帝的龙椅!”
彭山虎重重点头,两人各怀心思,相视大笑!
两人又是商议了一番细节,彭山虎十几个人看看天色也不早,便自离开。
徐鸿儒和徐正也收拾东西,往回走,边走徐正边有些不忿道:“爹,这彭山虎不过就一个贱户而已,手底下这么丁点儿人,管个什么用?就算是他是彭和尚的后人,爹你要折节下交。可也没必要对他这般青睐吧,要啥给啥?”
“你呀,还嫩着呢!”徐鸿儒淡淡一笑,道:“他说什么你便信什么?你当他说的都是真的?他说只有这些人你也信?爹告诉你,他在这些贱民中,至少也有一万信徒,这还是往少了说!而且彭和尚的威望多高你不知道?说句难听的,比天完皇帝要高多了!有他登高一呼,不知道多少万人要跟着起来!”
徐正不服气道:“他咋就这么厉害?”
“咋就这么厉害?就凭着他身为贱户还能拉起这么大的队伍,有这么高的威望就知道他有多厉害!这个黄病虎啊,他之前是不得放开手脚,这下来了东北,你且看吧,不出一年,他手下信徒,必过二十万!”徐鸿儒长长的吸了口气:“这么好的一条狗,你说,我能不好好用么?他们先祖是咱们先祖的手下,他也得是你爹我的手下!”
两人走着,已到了河边,边上没入密林的河道中静悄悄的驶出来几条小船,上面有三十来个精壮汉子,各个身材健壮,手持利刃,齐齐向徐鸿儒行了一礼。徐鸿儒摆摆手,众人便簇拥着他们上船,荡波远去。
※※※
镇远府城下。
时近黄昏,初秋温暖和煦的阳光洒下来,照在这片苍茫大地上,给这片土地映上了一层金灿灿的黄,一眼望去,似乎天地间都是这一个色调。
有风吹过,无数玉米形成的海洋在风中起起伏伏,婆娑起舞。这些玉米已经快要成熟了,那杆茎叶子,都是变得分外的绿,水嫩嫩的,似乎能滴出水来。天边有一行孤雁飞过,发出尖锐的叫声,从南而北。
一队蒙古骑兵刚刚围猎归来,马鞍子两侧都挂着各色各样的猎物,兴高采烈的打马狂奔,远处那一片帐篷前面,已经搭起了炉灶,升起了篝火,不少蒙古汉子从营帐里走出来,向着这些打猎归来的勇士发出一阵阵欢呼。
这里安静、祥和、富饶,就像是一片世外桃源一般,当然,前提是如果没有城上城下那云集的几十万大军和那几十支在城下打马狂奔而过,在城下不断袭扰辱骂的骑兵队伍的话。
女真大军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为了避免再一次被偷袭和各个击破,只安了一个大营,以小叶儿村为中心,在周围建起了无数的营房,那架势,竟赫然是在此长期驻扎下去的样子。女真大营占据了镇远府正西的位置,而蒙古福余卫的营地则是在镇远府的西北——背后就是无尽的草原,毫无遮挡,既不容易被偷袭,而且一旦有什么情况,随时都可以远遁而去。
就像是两柄尖刀,随时威胁着镇远府的安危。
这会儿女真营地也冒起了阵阵炊烟,要吃饭了,那些在城下不断袭扰辱骂外加监视的联军骑兵,也是纷纷打马回营。他们得抓紧时间吃饭,吃完饭,晚上还得出来——有了上一次的夜袭事件之后,女真蒙古联军的警戒性极大提高,分成两班,昼夜监视,再也没有给过武毅军任何的机会。
熊廷弼站在西门城头,目送着他们离去。
他的目光深邃,若有所思,若是仔细看的话,眼中却又是有着一丝期待和激动。
熊廷弼的目光又扫过了远处的女真和蒙古营地,心中思量着现在的局势。
自从那一次夜袭之后,蒙古和女真联军便再也没有发动过一次攻城战,每日只是以小股部队袭扰监视,竟是摆出一副长期围困的架势。
眼光毒辣如熊廷弼,自然是明白他们打得是什么意图——长期围困,比拼耐心,等到武毅军没耐性了,或者是城内的粮食告罄了,便逼得武毅军不得不出城决战,这样一来,女真和蒙古联军的机会便到了。
没有了城墙的依托,武毅军确实很难抵挡对方优势骑兵集群的冲击。
熊廷弼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极好的策略。
东北富饶,城外又有森林又有湖泊还靠着江水,怎么着都饿不死,就地取材,蒙古和女真联军也不虞有断粮的危险,可以长期坚持,而现在距离冬天还远,建造房屋也来得及,哪怕是熬过这个寒冬也不在话下。
而城内的粮食,却是吃一点儿就少一点儿,按照哈不出和阿敏的推测,城内的粮食,至多支撑三个月!他们这么推断也是极有道理的,去年几番大战,早就已经把松花江将军辖地的农业破坏殆尽,在北地根本征不出粮食来,而且看现在这个架势,种了这么多玉米,就算是武毅军从关内运了不少粮食来,只怕也都分发下去了,在城里哪还有多少存货?
而且熊廷弼知道,连子宁知道,哈不住阿敏更是知道,武毅军就算是粮食充足,也有不得不出城一战的理由!
那就是城外这大片大片的玉米!
这数以百万亩计的玉米,是一笔无比巨大的财富,而且对于武毅军来说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这些玉米一旦收获,不但松花江将军辖地获得大丰收,而且武毅军几年之内不虞有断粮之威胁。但是一旦这些玉米落入敌手,无论是被烧掉还是被运回女真和福余卫本土,都意味着,连子宁、武毅军、松花江将军辖地数百万百姓一年的辛苦,尽数变得颗粒无收!而比劳而无功更严重的后果就是——数以百万计的灾民难民!
到了那时候,都不用女真和蒙古动手,光是这些数量庞大的难民,就足以拖垮连子宁的统治。而一旦他置之不管,只怕这些难民,立刻就会酿成一股巨大的暴乱!
所以,武毅军势必要出城一战!
而这就是哈不出和阿敏想要的。
但是哈不出的如意算盘显然是打错了,因为他们没想到两点!
第一是连子宁的财源如此之雄厚,粮食如此之充盈,城内的粮食可以支撑几年之用!
而更致命的是没想到第二点——连子宁突出奇兵,袭击女真本土。
熊廷弼心中悠然升起一股佩服来,敌人计策堂堂正正,却是让你无计可施!若不是大人这一招神来之笔,只怕真真就要被生生困死在这镇远府之中了!
大人的用兵,当真是出神入化!
他把目光收回来,鼻子忽然耸动了一下,四下里一看,便是微微一笑。
城头上传来一阵阵香气,这个点儿,到了开饭的点儿了。
武毅军的优越,体现在各方面上,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吃饭。武毅军的士卒一天有四餐——除了早中晚之外,在亥时中也就是晚上十点多还有一顿宵夜,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大白馒头管饱,米饭在锅里自己盛,玉米面饼子堆成山。你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没人管!
这会儿可没有什么健康饮食,只吃七分饱,多吃蔬菜少吃肉的讲究,就算是有,也不会再军队中有任何市场。武毅军士卒伙食好,但是训练量也够大的,大量的消耗就必然需要大量的摄入,所以士卒们都是多吃鱼肉,什么肥腻吃什么。
第四七一章 噩耗
像是这种伙食,在其他的部队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天可怜见,大明其它的卫所除了京营偶尔能见到一点儿肉星儿之外,其他的卫所,尤其是地方卫所,在军饷被各级官员层层盘剥之后,落实到基层上,饭里面连点儿油花儿都见不到。
武毅军不存在这种情况,数十万大军规模虽然不小,但是都在连子宁的眼皮子底下,各层军官干出点儿什么事儿来,连子宁都是一清二楚——可别忘了,军情六处可不是吃素的。
现在武毅军毫无疑问,是大明朝各个序列军队中待遇最好的一支,随之而来的就是强悍的战斗力。在连子宁的调教下,武毅军无论是士卒的个体战斗力还是在战场上的执行力,都是有了几个极大的跃升,再加上各式各样的先进武器,以武毅军现在的实力,对面大明最精锐的经营,一千人能打两千,面对边军,一千人能打两千五,而若是面对那些孱弱的内地卫所,以一敌四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规模越大,武毅军的优势越大。
熊廷弼扫了一眼城墙上正在埋头大吃,吃的稀里哗啦很是香甜的士卒,视线又向下转去,在他这里,城下一览无余,远处围绕着大校场那一圈儿的军营中,也已经飘起了阵阵炊烟。在大校场上,十五万新兵组成了一个个巨大的方阵,如此大军,看上去就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这些新兵的训练期被缩短了,随之而来的就是训练强度增加了不少,但是这一批的新兵,素质不差,又都是农户出身,非常服管教,竟也是让他们硬生生的给撑下来了。几个月的训练,他们的身上已经有了些武毅军老卒的影子,一切战斗技能都差不多已经熟练,所欠缺的,就是几场实打实的硬仗!这会儿,他们已经结束了一天的方阵操练,迈着整齐的步伐,以百户为单位站成一排,向着各自的营地走去。
那里面,有着用不完的热水,吃不完的饭菜。
熊廷弼的眼光又放远了一些,他看到了这周围百余里的庞大巨城,看到了城外那一直绵延到天边的无数田地。
熊廷弼的思绪不由得想到了当初,两年前的现在,自己正在白袍军中为匪,算算自己加入武毅军也不过短短两年而已,却已经是恍若隔世。
在不知不觉中,这个当年只有千把人的小队伍,在大人的操持下,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身后传来脚步声,亲兵的声音传来:“大人,吃饭了,是在这儿还是……”
“就在这儿!”熊廷弼点点头,也不进城楼,便是席地坐下,那亲兵把烘漆的食盒放下,打开,一股浓厚的香气便是扑面而来。
食盒里面端端正正的摆着一个碗,两个碟子,碗里面乘着的是满满的一大碗红烧肉,着肉五花三层,选的都是上等的带皮儿五花,做的品相也是极好,色泽是极为诱人的深红色,浓郁粘稠,汤只有很少的一点儿,都成了黑色,油光闪烁,在肉上面,还撒了一层葱绿色的葱圈儿。红白绿相映,“浓油赤酱”的特点尽显无遗。
熊廷弼也是饿了,不由的咽了口唾沫,夹了一大块放在口中仔细咀嚼,瘦肉硬而不柴,肥肉肥而不腻,入口酥软即化,味道却是极好的。
他品了好一会儿,才意犹未尽的咽了下去,赞道:“比往日强了不少,厨房里换大师傅了?还是那师傅手艺有长进?”
那亲兵笑道:“好叫大人得知,厨房并未换师傅,您这饭菜,却是马大象大人亲自下厨做的。”
“马大象?他怎么过来了?”熊廷弼奇道。
亲兵道:“是夫人亲自吩咐的,今儿晚上但凡是留守城中的各指挥使的饭菜,都是马大人亲手做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不自觉的便露出了尊敬佩服的神情。
“夫人让来的?”熊廷弼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心中暗道,非但大人是一世之雄,就连家中的这极为夫人,也都是很不简单的,当时在山东的时候,两位康氏夫人处理政务信手拈来就不必说了,这位琥珀夫人也是很识大体的。
再去看旁边两个碟子,一个里面乘着的是一只足有八寸来长的肥硕大龙虾,龙虾已经掐头去皮,看做法应该是爆炒的,整个已经蜷成一团,一个虾球旁边还摆了胡椒等调料。
那亲兵是个极有眼色的,没等熊廷弼开问便道:“这些龙虾也是马大人从府中带来的,说是夫人赏的恩赐,咱们可没这好东西。”
又指着另外一个碟子,这碟子里却是一整块肉儿,直径约有五六寸,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厚有五分,中间是空腔,雪白的嫩肉已经煎成了金黄色,滋滋滋的往外直冒油,亲兵道:“这是一种海鱼的肉,叫什么来着?属下却是记不清了。”
他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熊廷弼微微一笑:“这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不过在山东的时候常吃,来到东北,却还是第一次。”
他微微露出一丝缅怀之色,然后便是一闪而逝,吩咐亲兵道:“你去瞅瞅,士卒们今儿个吃的什么?”
亲兵应了,转悠一圈儿回来道:“回大人的话,今儿个吃红烧肉,一人一碗……都跟您这碗差不多大……”
熊廷弼点点头,这个结果却没出乎他意料,在武毅军中,士卒和将领的伙食差距并不大,不过是多道菜少道菜而已。他摆摆手,亲兵知趣儿的退到一边,熊廷弼却是站起身来,半靠在城碟上,夹起虾球,优哉游哉的吃了一口。
连子宁遣人送来的密信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到达了镇远府,信使还是趁着夜色从阿速江上过来的,而熊廷弼早在连子宁走之前就得了连子宁嘱咐,每日都派人在那儿盯着,信使一来,便是被接入城中,不到一刻的时间,那封密信便是到了熊廷弼的手中。
上面的火红的大印是不可能作假的。
熊廷弼看了密信,得了连子宁嘱咐之后,心中大定,在信上,连子宁命令,一旦发现女真和蒙古大军有异动,蒙古大军不须管,立刻便跟随女真其后,一路北来。跟随过程中,不得冒进,不得主动接战,但是一定要紧紧地咬住。
至于剩下的,那就要临机应变了。
所以现在熊廷弼已经下了命令,所有留守的卫,全军备战,随时准备出击,而他自己,则是每日在城墙上观察。
但是看这个样子,显然蒙古和女真人还没得到消息。
看着远处的联军大营,他嘴角抹过一瞥冷酷的笑,只等女真大军北返,就是他们死期!
镇远府外蒙古大营。
哈不出帅账之中,哈不出和阿敏两人正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图前面,小声商议着什么。
一边商议,他们还一边伸手在纸上点点画画,不时的还爆发出一阵激烈的争吵。
若是连子宁在的话,一定会非常的眼熟。因为这幅地图上所绘的,活生生就是镇远府周边的地形图,而且已经做到了非常之精确。
这些时日,女真和蒙古游骑可不光是骚扰监视那么简单,他们同时也肩负着观察地形的任务,每一日每一刻都有无数的讯息汇聚而来,再加上镇远府周边的地形并不复杂,是以花了这一段时间,女真和蒙古联军便也绘制出了这幅地图。
而现在阿敏和哈不出两人,正在讨论一旦武毅军出兵的话,应该如何应对,在何地设伏等等问题。自从地图画好之后,这样的讨论,几乎每日都要来一场。
阿敏伸手在镇远府西门外西南方向大约十里的一个小土丘的一划,道:“哈不出大汗,依我看,我们女真剩下的那一万骑兵,不能尽数埋伏在此。虽说从缓坡冲下来可以助马势,但是也极容易被发现,不若在这里。”
他的手指头点在了不远处的上侧,道:“这里有一片林子,侧面有一条河,水量不小,树林面积颇大,而且距离此地不远。我的意思是,一万骑兵中抽出六钱来埋伏在树林后面,一旦武毅军入罄,立刻从后面冲出去,两者相距不过是数百步而已,瞬间可至。”
哈不出冷笑一声:“你调走了那么多骑兵,难道就要让我们蒙古的勇士去独自迎战?”
阿敏微微一笑:“大汗误会了,我可不是这个意思,你看这里。”
他的手又在绕着树林外面的那条河,说道:“这条河流经树林,里面情况无人得见,咱们可以在树林中拦河为坝,使得水位上升,到时候一旦武毅军进入此地,立刻掘开堤坝。到时候武毅军还未与福余卫大军交战,便已经陷身一片水乡泽国,还如何能战?到时候咱们便可以在外从容射箭,一一取他们性命!”
哈不出眼神在地图上不断的嗦溜,终于是点点头,同意了阿敏的说法。
两人又是商议了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才是停了下来,看样子,是有了结果了。
哈不出舒了口气,大步走到小几后面坐下,端了一杯已经凉了的茶一饮而尽,道:“今天弄完这一遭,已经算是大致有个轮廓了,之后几日,再完善一二便好,我估摸着,武毅军要出城的话,也就这几天了。”
阿敏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地图,但是焦距却是忽然没有定在那上面,很是涣散,他忽然幽幽问道:“哈不出大汗,你说,若是武毅军不出城会怎么办?”
“武毅军不出城?怎么可能?”哈不出不由失笑,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帐门口,掀开门帘指着远处那大片大片的庄稼地道:“阿敏,你这叫什么来着,对,永汉人的话讲,就是杞人忧天!这几百万亩的庄稼地,要换成你,你能放得下?”
他哈哈大笑道:“若是那些武毅军不出城,就更好不过了,咱们直接把这些玉米给收了然后就撤兵!这些粮食,足够我福余卫吃用几年的了,没了这些粮食,武毅军就得饿肚子,没粮食吃,到时候不用咱们打,他们自个儿就哗啦了!”
阿敏也是觉得自己的担心很是没必要,说的是啊,换成谁,都不可能坐视这些庄稼被掠走吧!
但是心中却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心,始终萦绕绕不去,这些时日,因为心里的这一抹隐患,他也总有些笑不出来。而刚毅大将军还在昏迷中,这也让阿敏承受了太大的压力,以至于身形快速的瘦了下来,都有些形销骨立的样子了。
直到这时候,他才体会到作为一军主帅的难处。
阿敏使劲儿的晃晃脑袋,似乎是想把这个荒谬的想法给晃出去。
他正要开口说话,忽然外面传来了哈不出大汗亲卫的声音:“大汗,阿敏大人的侍卫求见。”
阿敏豁然站起身来,他素来知道自己的侍卫是很有分寸的,这等紧要时刻求见,定然是有很重要的事件。
哈不出也有些诧异,却未多说,只是道:“让他们进来。”
少顷,阿敏的亲兵队长便是大踏步的走进来,他脸上都是掩不住的慌乱,快步向阿敏走来,却没提防脚底下,打了个绊子差点儿就摔了个狗吃屎。看到他的表情,阿敏一颗心顿时沉了下来。
等到这亲兵队长走到阿敏身边,在他耳边低语几句之后,阿敏一张脸,已经是煞白煞白!
他的眼睛毫无焦距,盯着面前的虚空足足愣了有数分钟才回过神儿来,知不道他毕竟也非常人,很快便冷静下来,他深深的吸了口气,只觉得大脑中一片混乱,根本不知道如何应对。
从海西女真腹地逃出来的人带来了消息,武毅军竟然袭入到了女真腹地,从东向西,把女真腹地给扫的片甲不存,甚至就连叶赫城都被攻了下来!
老天爷!武毅军是怎么跑到数百里外的女真腹地去的?连叶赫城都被打下来了?那城中的百姓呢?官员呢?士卒呢?还有,我的亲人呢?
阿敏只觉得脑袋里面似乎有成千上万只蜜蜂在胡乱飞舞一般,满脑子都是嗡嗡嗡的声音,思绪纷乱如麻。
他也不知道是自己怎么走出营帐的,只记得自己似乎是跟哈不出拱了拱手就走了,也没管哈不出说的什么。
走出营帐,被凉凉的晚风一吹,阿敏猛地打了一个激灵,浑身冰凉,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是出了一身冷汗!
他的眼中终于有了景象,他抬起头,远远的看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