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封武日月-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存了满脑子武学宝典的丁安邦原来得有多厉害?丁小妹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看到“自家男人”回归那想都想像不到的神奇境界,但她很确定就算自己比以前轻盈敏捷了许多,在丁安邦这个大多数时候都不过是在动嘴的老师面前还是根本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什么叫大人欺负小孩子?看丁安邦平时怎么调教丁小妹大抵就能知道一二。
第222章 “黑旗”倒了
要知道,丁安邦平常“调教”丁小妹练武时基本上也就是手里拿一根最多有小指粗细不到三尺长的细竹竿。别看丁安邦手里就拿那么一个轻轻一折就会断的物件,那把丁小妹折磨得叫一个死去活来,晚上都能做恶梦。看到丁安邦此刻拿了比那细长竹竿没强哪去的破树枝,在丁小妹看来很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声哀号响彻长空,丁安邦的身子除了抬起了手里的树枝根本就没有任何变化。但那个伸手冲过来想用自己体重占个大便宜的胖子此时却已经捧着自己右手在地上滚来滚去,叫得比挨刀的猪还要响几倍。
瘦弱的书生眼中闪过一丝狠辣神色,陡然间高呼一声替“郑老大报仇”,将那十个原本还不明所以的跟班连吓带催地推向了丁安邦。
原本还气得不行不行的丁小妹这时候倒是不着急了,摆明了一副要看自家男人大展英姿的态度站在一旁,两只眼睛里噼里啪啦蹦出来的全是桃花。要不是还想着尽可能保持保持其实丁安邦压根就没在乎过的淑女形象,丁小妹恐怕早已经大喊大叫着替丁安邦加油助威。
丁安邦面带微笑,举步向前的同时挥动手中那根就算打在人身上都可能会折断的树枝,然后在一路惨叫声中穿过了冲来的十人,站在那一脸畏惧更藏着三分阴狠的瘦弱书生面前。
нéíуапGě醉心章、节亿梗新
“你煽动他们,有什么好处吗?”丁安邦的话简单直接,狠狠地戳在瘦弱书生郑否的心上。
“我……我没有!”
“哦?”丁安邦挑眉伸手,树枝准确地戳在郑否肩上,同时一脚踹出,准确地截住了对方想要后退的步子,狠狠在郑否的后腿窝上踩落。
丁安邦这一脚大概是他现在能用出的最大力量,虽然没有把那瘦弱的郑否直接踹折了右腿,却也叫这阴险小人直接疼到出不了声。踹人的丁安邦还没忘了回头冲丁小妹笑道:“想没想起我昨天才教你的那招?现在知道怎么用了吧?”
丁小妹满脸崇拜地用力点着头,一溜烟冲上前来激动地在那已经歪倒在地的郑否左腿后弯上实践了一把,然后望着丁安邦一脸求表扬的神情。
丁安邦哈哈笑出了声来,眼前这个阳光娇俏聪明伶俐的渔家美人总能勾起他心中满满的暖意。丁安邦很清楚那份暖意属于以前的自己,但是在上百次用尽心力的思索未果之后,他已经开始学着接受眼前的人儿而不是沉溺于除了无限恐怖之外一切都无法清晰想起的过去。
一个小插曲对丁小妹和丁安邦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当那文武二位回了郑家村求援失败之后,一胖一瘦二人却真正明白了这个明明是新来的丁安邦为什么敢对他们下那么重的手。五村就在这大祭祀之前的一个月里,受了这丁安邦至少十桩的好处。什么叫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文武兄弟俩可是学了个彻底。
不过不死心的二人武不成又换了文来比,再次输了个精光之后又是诸般杂事农活,基本上能比的本事都比了一遍。结果无一例外,文武兄弟输得连内衣裤都差点没能保住。
输光了气焰磨平了嚣张,本性还没坏到没救程度的文武二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丁安邦的跟班,而且由于他们的开头,这支跟班队伍还在迅速壮大。
所有甘愿给丁安邦当跟班的五村年轻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他们对于这个比自己看来没大多少甚至可能还小一些的男人充满了敬服。而且这些人很快就发现了另一个巨大的乐趣,也是大多数男人小时候或者长大之后都曾想过的事情。
他们在丁安邦的安排和指挥下过足了沙场对阵的瘾头。而且在不知不觉之中,这些天天都要跟着丁安邦练一段的年轻人一个个都变得沉稳健壮,就好像一夜之间都成长了许多。这一良性的变化反过来也让他们的家人越发支持他们追随那个总是笑得温淳,叫五村的女人们看了就会心尖发颤的男人。
大祭祀如期举行,第一次参加的丁安邦被安排在最高处的长老席落座。这是丁小妹利用自己主持的“特权”强烈要求他坐的位置,因为这里能够最近距离地看清她主持祭祀的全过程。
丁安邦不会在这种事上驳了丁小妹的要求,所以他很老实地坐在席中,仔细地看着那个总是看来活泼欢快的女人沉稳而大气的一面。
丁小妹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大祭祀所需要的所有流程,尤其是最后的独舞“请天恩”更是因为这些天来的习武不缀充满了全新的美感,连丁安邦都在最后用力地鼓起了掌。
丁安邦的掌声忽然中止,一直面对着他笑得无比灿烂的丁小妹自然第一个发觉。
“村口的黑旗倒了!”丁安邦突然之间的大吼声惊动了所有人。丁小妹第一个应声回头去看,果然那面代表着倭寇将至的黑旗不见了。有一骑正从村口疾奔而来,马上骑士手里得黑旗似乎根本无法攥紧,很快就因为马匹得颠簸掉落。那骑士看来不知道是受了伤还是别的原因,并未去理那黑旗,而是继续抱住马颈一路往大祭祀所在的高地奔来。
丁家村的村长面色瞬息沉下,那个被人从马上扶下来的骑士就是丁家村的一名普通村民,这几天刚好轮到他外行去检查水路有没有倭寇出现。
五村皆在巢湖之畔,多年前开始便饱受倭寇之患。原本还有一支盘踞在巢湖上的水盗团伙因为五村与其的约定会抵抗倭寇以保五村安全。但因为近年峰烟四起,那支水盗莫名其妙就跑去参加了起义,结果这五村突然没了凭依,自然立时就慌了神。
谁曾想水盗走了,倭寇居然也没再来,这让都已经收拾了行装随时准备足够的五村村民意外欣喜。于是乎一连两年安稳让五村的人都有些放松了警惕。今年若不是丁家村村长要求一定不能停了外行的探马,今日恐怕就要等那倭寇到了村口才能发觉。
村长开始招呼五村管事人,让他们去召集护村队。因为根据探马的情报,来的倭寇并不算多,三十人出头而且大多年老。探马不过是因为吓过了劲才会显得虚弱,实际上看来并不足惧。
第223章 倭寇欲至
丁安邦作为丁家村最近炙手可热的人物,自然也有幸参与了这次应对倭寇的讨论。听到丁家村村长决定组织护村队抵抗倭寇,丁安邦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倭寇这一次没走水路反而走了陆路,而且还是人人有马的状态。那么在丁安邦看来对方之所以会放过了丁家村派出的探马,那完全就是最低劣的欺骗诱敌的手段。
一旦五村决定联合起来抵抗他们这支只是看起来只有老弱的诱敌队伍,那么且不论抵抗是否能够真正奏效,因为这并不明朗的希望都会导致全村老少都滞留村中。如果这支诱敌的倭寇身后还有大队的倭寇存在,那么一旦大队的敌人赶到此处,仅凭着护村队的人根本不可能保护得了大量滞留在村中的村民。
光凭着有大量手无寸铁的村民这等巨大的诱惑,就足够那些倭寇不计代价地杀过来,而五村却冒不起那种巨大的风险。
丁村长在这些天里被丁安邦震撼了太多次,所以他并不会像其他五村村长那样流露出“这种事你一个外人有什么发言权”的表情,反而诚恳地开口询问:“安邦为何会如此确定?”
丁安邦并不在乎那些质疑的眼神,他看着丁村长说道:“倭寇人数上很少能形成绝对的优势,但他们的单人作战能力很强。这些倭寇经常示敌以弱,在诱敌深入之后再以大部队的局部兵力优势一举歼灭。元廷剿寇不利大多就是因为轻敌在先,为对方局部蚕食,最终无果。之前想必五村并未真正与倭寇对阵过,但村长可以想一想之前的巢湖水盗与倭寇作战是常胜在手,还是败多胜少的惨淡情形?”醉心章&;节小。說就在嘿~烟~格
丁村长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湖畔渔村村长,丁安邦提起这是之后他才仔细想了想曾经的情况。没想到这一想直接就把丁村长吓得呆住,因为他可以清晰地想起那一次次的巢湖水盗与倭寇的战斗。虽然每一次都能逼退倭寇,但巢湖水盗却一次都没有赢过!
看到丁村长陷入沉思的表情,其他四村的村长们开始不耐烦地催了起来。
“我说老丁啊,你要是不敢上,就带着你丁家村的人去避难。”
“没错,等我们杀光了倭寇再去叫你们回来。”
“安邦考虑的太过了,他又看不到最真的情况,探马不是说了倭寇没什么可怕的。”
丁村长犹豫了一阵,终于还是感觉磨不开那个面子独自带人避难。他为难地看着丁安邦说道:“安邦,不如你先带着咱们村的妇幼老弱去躲一躲。待我们先灭了这小股倭寇,咱们看情况再考虑是不是大撤退?”
丁小妹想要说些什么,因为她很不爽除了丁村长之外的那四个老头子瞧不起丁安邦,更不爽丁村长居然没顶住面子的问题妥协了。不过丁安邦自己倒是平静如初,听了丁村长的话也不过是无奈地笑了笑。他阻止了想要开口的丁小妹,然后拉起她的手冲丁村长点了点头就往回走。
丁小妹不明白为什么这时候丁安邦不再争辩,但她还可以看到那几个老头子轻蔑的眼神。于是一肚子不满的丁小妹急道:“安邦,那几个老头不相信你,咱们村长相信啊!你再跟村长说说,有村长开口的话,其他那几个村最后一定也会相信的!”
丁安邦笑着停步说道:“丁村长那是面子问题,我不在意这点小事。不过那另外四村的村长,我想就算丁村长再说下去他们也不会相信的,至少真正在看到我说得都是真话之前不会。人家不信说起来也不怪他们,谁叫我拿不出真凭实据呢?很多东西都是我脑海里的记忆而已。你去组织老弱妇孺先去避难,我要留下来。”
“不行!我要和你一起!我现在很厉害,你也看过了,我这些天从来没有偷过懒的!”丁小妹就像是被人踩了尾巴的小猫一样,揪住了丁安邦的袖子就叫出声来。
丁安邦早料到丁小妹会有这种反应,所以他很安静地等着丁小妹说完了话,然后用力将这个个子在南方人中明显要高挑一些的渔家美人紧紧抱在怀里。
“我想不起以前的家人,但至少可以努力不失去现在的。小妹,你要相信我,我只是要确保五村的人能够看到我所预见的事,然后让他们能够听众我的建议撤下来。不会有事的,请你相信我。”丁安邦温和淳厚的声音总能让丁小妹安心,无数次以来都是这样,更何况这一次是丁安邦主动抱紧了她丁小妹。
这是丁小妹梦寐以求的状态,与这个自己爱得越发深刻的男人相拥是丁小妹想了很久的事情。虽说眼下事态有些紧急,但能够实现愿望还是让丁小妹欣喜异常。她用力地把脑袋拱进丁安邦的怀中,然后使劲蹭啊蹭,完全忘记了她一直以来都告诉村人现在正抱着她的男人是她的堂兄。当然,实际上丁家村这些一直拿丁小妹当家人看待的村民们早就猜到了这二人的关系肯定不是丁小妹嘴里胡编的状态。
心情大好的丁小妹听话地往村里的方向奔去。丁安邦一回身就看到了已经跑到数丈之外的郑否他们。
“丁大哥,我们想请你带我们去打倭寇!”短短一个月之内气质大变的郑否不再是之前那个喜欢躲在背后阴别人的半吊子书生,强壮了不少的他不论是行走还是说话都比以前更多了三分男儿气概。
丁安邦笑道:“我会带你们去,不过不要太高兴。那三十来个倭寇并不是我们的目的,他们后面的大队人马才是我们要防范的对象。找出倭寇大队人马的来向,然后保护五村村民撤退避难才是真正的任务。”
郑三胖拍着自己结实了不少的胸口说道:“丁大哥,咱们还用怕那三十来个倭寇?管他有没有大队人马,先宰光了这小股的倭寇再说!护村队干什么的不敢说他们有多厉害,可咱们五村军可是丁大哥你一手调教出来的。”
跟着郑否和郑三胖同行而来的五村青年们大都一脸兴奋神态,并不知道倭寇真正实力和阴谋的他们很期待着能够在真正的对战中大显威力。
第224章 对阵倭寇
说起这支“五村军”,那是丁安邦原本带着那些愿意与他一道的年轻人一起做的一些锻炼和养生之法。偶然间因为有人提议不如学那军队演练一番,结果渐渐就变成了在丁安邦的指挥下模拟那沙场争战。越来越像军队的这群年轻人最后便给自己起了个“五村军”的名号,丁安邦初时还不过是当个外号来听,但后来考虑到这些年轻人将来很有可能就成为真正意义上能够保护五村的存在,也就认可了“五村军”的说法。
郑三胖和郑否二人算是丁安邦手下“五村军”中最为忠实的二人,而且二人在训练和演练之中向来最为用心,渐渐的也就成了丁安邦特手下“五村护”村之下那刚好一百人的领头者。此时屠夫的儿子郑三胖不满于丁安邦听起来有些退缩之意的战略安排,但脑子被丁安邦开了窍的郑否却要想得更多一些。
比如郑否这时就想起了几天前那次演武时,丁安邦手下只有三十人,却成功以游走之法引诱郑否出击,最终将郑否指挥的七十人全部“干掉”。那次丁安邦用的就是诱敌孤军深入,然后以局部优势进行“歼灭”的手段。那么这一次倭寇只出现了三十余人,难道说也是诱饵?
感觉到丁安邦鼓励的目光,郑否当即说道:“三胖别急。我觉得丁大哥是认为倭寇这支小股人马不过是诱饵,肯定还有大队人马在后面等着。要知道倭寇单人实力不弱,就算他们总人数仍不如我们的护村队,但要是被他们诱入陷阱,被切割成一块一块分散的小群体,远远比不上那些倭寇单体武力的咱们还是会输的。你想想前几天咱们刚刚玩过的那次演武。”
丁安邦点头道:“不错,我们要兵分两路。郑否,你带郑村和刘村四十人去长江口观望,五人为一小队分散布哨,有任何敌情都不要打草惊蛇,一定要带情报回来。三胖,你去叫齐剩下的六十人,我们去帮护村队,如果有机会就干掉那些倭寇的诱饵,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确保尽量不要死人!这是命令,如果有任何人在过程中不再听命于我,那么我丁安邦并不在乎只将丁家村一村之人带走。”
几十天的相处和十八场演武,让这些越发对丁安邦敬畏有佳的五村年轻人比较直观地了解了这个平常总是温淳微笑的男人一旦开始演武,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极为强势的一军统帅,那是男人也难以抵抗的强大人格魅力。所以当丁安邦气势一变,这些心中原本还有些疑惑的年轻人立刻一改之前的犹豫,立刻听众指挥分散行事。
安排了任务,郑三胖临走时忽然又折了回来。他挠着头笑道:“刚才差点忘了,上次说送丁大哥的东西做好了,是我舅舅亲自动手打造的,他说他敢拿全部身家打赌,这把刀肯定比现今朝廷用的要好十倍以上。”郑三胖说首从后腰拿出一把带鞘的长刀,样式仿了唐制,水牛皮包鞘,刀柄乌黑,光看外观倒未见华丽。
丁安邦一见立刻欣喜地接过本以为至少还要再过几天才能拿到的长刀,呛啷声中将长刀拔出鞘来。
“好刀!”丁安邦眼前刀光一闪,他确实没想过在这等相对安宁之地居然还有铁匠能锻出如此锋芒毕露的上佳刀器。
郑三胖得意地抹了抹鼻头,嘿嘿笑着留下一句“丁大哥满意就好,回头记得教我拳法!”就一路小跑着追郑否他们去了。
丁安邦大概没想过自己这么快就会重新握起那熟悉至极的兵刃,然后站到即将成为战场的地方,看着那远远驻步不前的三十三骑倭寇。
马是鞑子军中的甲下品种,刀甲完备,并不是真的老弱之卒。相比之前的情报,丁安邦觉得也许叫这些倭寇为日本的浪人武士更为精准。他们不同于简单的倭寇,每一个人的作战实力都不容小觑,而且更加精明和怕死。
足足一千人组成的护村队全部集中在这里,而丁安邦和他手下的六十人则隐在千人队之中。丁安邦不会傻到让自己手下这六十人突出去成为对方注意的目标。对方既然对五村有所图,那么就一定会有下一步行动。以静制动,这是丁安邦认为现在最好的选择。
倭寇果然如丁安邦所想,三十三骑看到这千人护村队之后很快停步列阵,然后在那倭国的怪叫声中全体前冲,同时还抬起了元廷制式的短弩。看架式,这些倭寇似乎并不是单纯的诱饵,他们更是试探对手实力的先锋。
丁安邦一把扯住了就要喊出“冲锋”二字的丁村长,抢声叫道:“五村军列一字横阵,起藤甲盾!后阵人员蹲下,举兵刃过头顶!”
此时所有护村队的成员精力都集中在那些倭寇身上,突然听到有人大吼下令,本就没经历过任何有效的专业军事训练的护村队成员下意识地执行了并不来自于丁村长这个全军统帅的命令。
六十名来自五村的年轻人冲到了最前排。这些明显更加具备军事素质的年轻人最小的不过十二岁,最大的实际上已经不能再算是“年轻人”,他们之中一半人整齐划一地举起了手中的藤盾,然后做出前弓步的防冲撞姿势,另一半人则举起手中由各种农具改成的“长矛”从藤盾的缝隙中伸出去。
后排的护村队成员很快有样学样,甚至有不少人特地把自己手中的长把“兵器”伸到前面。
这些举动让冲上来的倭寇非常意外,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普通的元朝子民能够做出如此专业的步对骑的阵势。不过惊奇归惊奇,他们除了收起威力不大的短弩换上了惯用的长刀,冲锋的势头反而更快了一步。
丁安邦冷静地看着那些面目狰狞的倭寇,袖子接连被丁村长拽了两次却都没给出任何反应。知道倭寇已奔近至五十丈内,一直反手扣着丁村长腕上穴道不让他说话的丁安邦终于在那些护村队的成员的勇气开始消失时再一次下达了命令。
“中路左右散开!五村军收尾数之十人,六对其一,必杀之!”丁安邦说完拔出了手中唐刀,拽着一脸不解的丁村长退到一边。
第225章 加速撤退
倭寇的马很是不错,可甲字下等的战马总还比不了那些甲上的好马能够真正做到令行禁止。这种未达到甲字上等的军马一旦全速冲锋就很难立刻减速或者急转,所以只要被冲锋的队伍向两侧散开足够的距离,留出足够的通道,那些倭寇就一定不敢冒着下马被人用锄头砸死的风险转向。他们一定会像真正的骑兵那样冲过去拉开距离,然后再谋求掉头。
不得不直冲而过,丁安邦要的就是这种结果。
于是因为马力和骑术双重原因而落在后面的十名倭寇就被演练过上百次的六十名五村军用土制钩镰枪强行给拦了下来。马栽人翻,这十人倒有大半并未直接摔在地上,不过他们就算平安落地,当发觉自己面对的居然不是近身刀剑而是长近一丈的长杆大矛,想必这些倭寇很想自己能说些对方听得懂的求饶话语。
十名落地的倭寇结局倒是简单。对他们一直就有深仇大恨的五村村民那下手根本就不见半点滞涩,尤其是那些家中曾有人在倭寇手中遭难的村民出手尤为凶狠,直砸的那十人血肉横飞直接跟泥土混在一处省去了挖坟的麻烦。
冲过去的二十三名倭寇这回可是真傻了眼,他们哪里想过这些本应愚昧的无知的胆小的村民竟然可以像真正的军队一样作战,而且从他们杀死自己同伴的手段就可以看出,这些原本平日最多杀过鱼鸭鸡猪的村民杀起他们这些被称作倭寇的人来根本不见手软,而且只要下手那是绝对不会给他们留下任何生还的机会。跪求百独一下潶*眼*歌
不能再与这些训练有素的元人作战,这些并非正规军的村民看起来比那些许己方以重利的朝廷军队更难对付。原本预计的诱饵战必须提前进行!
倭寇这支诱饵部队的首领脑子转得飞快,得到的结论就是他绝不能再让自己本就有限的手下死在这种地方。在倭寇队伍之中一旦失去了手下的数量和质量,那么原本可以有一席之地的他很快就不得不成为别人手下随时可以拿出去送死的炮灰。
倭寇开始绕出一道弧线往他们的来路奔去。这些倭寇绕弯时的去势比刚才冲锋时看着似乎还要快了一些。丁安邦当然知道这些倭寇是被刚刚护村队的彪悍吓到所以才会如此行动。他没有立刻下令去追击逃走的倭寇,只是安静地看着他们绕过护村队,然后让丁村长安抚护村队不要冲动,自己则带着五村军做足了样子追出一里多地然后悄然回转。
丁安邦需要的结果都已经达到,至于那种明显的诱饵意思意思就得了,怎么可能真的用两条腿去追那四条腿?
看着那六十名五村中近日来改变最大的年轻人随着丁安邦回转,丁村长的脸上不自觉露出了骄傲的神情。要知道丁村长如果之前还有哪里能稍稍把丁安邦看做常人,那么现在就不得不把这个被丁小妹慧眼识珠捡回了村里的丁安邦看成是半个神仙。自己的村里有个半仙,而且十有八九这位丁安邦就会变成自己村里的女婿,丁村长有什么理由不去高兴?
赢得了更多的威信,丁安邦再一次提出要求五村同时做出大撤退时,这条原本只有一票通过的提议变成了全票通过。命令的下行变得十分顺畅,而有护村队的配合,实际执行起来也变得相当顺利。即使还会有极少数人成为阻力,也都在五位村长和这些护村队成员的说服下被轻松克服。
这五个依巢湖而建,相邻共生了至少十代人的村落开始了他们从存在到现在的最大一次避难行动。
丁小妹先一步安排好了丁家村的老弱妇孺,所以当有来自丁家村的护村队成员赶来帮忙之后她便立刻交接了所有的事情往回赶来。而当丁小妹偷偷回来想要帮一帮自己的情郎时便惊奇地发现倭寇的先锋居然逃了,然后就发现了在她看来早就理所当然的一幕。
丁村长在听丁安邦的安排,丁安邦提到过的全员大撤退的行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满心欢喜的丁小妹本想上前去跟丁安邦说说话,走近几步之后却发现自己的情郎竟是愁眉紧锁的样子。
丁小妹看到了郑否和郑三胖面色沉重地站在丁安邦的身前说些什么,那些话应该就是导致丁安邦愁眉紧锁的直接原因。心头一紧,关心着丁安邦一切的丁小妹急忙快走几步来到近前,去听这几人到底在说些什么事情。
“倭寇倭寇有两艘大船!?”丁安邦用手比划着船上的建筑层数说道,“船上面有几层?有多宽?船腹大否?船上有没有人走动?”
郑否仔细地回忆着自己看到的情景说道:“船板以上只有一层,没有跑马。不过可以看到船体很大,而且船上有很多穿的花花绿绿的倭寇举着刀耀武扬威,看着还有不少被他们抓了的女子。”
丁安邦眼珠微动,目光渐渐冷厉下来。他转头向丁村长说道:“五村撤退的速度必须加快,断后的护村队不要再作松散拖后的状态,所有人必须跟紧大队人马。这些倭寇是鞑子自己养起来的官倭,实力暂且不论,光是人数和装备就足以与鞑子精兵相较。这附近义军较多,这些倭寇很可能是鞑子故意放进来给义军添乱的。但那些愚蠢的鞑子却不知道这些嗜杀成瘾根本谈不上人性的混帐东西只会欺负弱小,倒霉的只能是没有多少反抗之力的普通百姓!别人咱们帮不了,但五村至少要保住自己。包括五村军在内,所有人都要加快速度撤退。总之在退入谷中之前必须牢记一点,就是如果有倭寇尾随而至,一定要边打边退切忌缠斗或者追击诈退的对手,不论发生多大的牺牲,一切的一切皆以走为上策!人命关天,丁村长,这事一定要落在实处!”
丁村长看着丁安邦凝重的表情,听着他的分析,越发觉得这次的倭寇入侵事件其严重程度似乎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像。他郑重地应下了丁安邦的要求,开始招呼护村队的成员快速向五村中所有正在撤退的人告知眼下事态的严重性,同时传达所有人必须全力全速撤退的命令,要求所有人向之前告知的避难地点全速前进。
第226章 一触即发
送走了丁村长,丁安邦这才有空转过头来望着那个一直就躲在边上光明正大地盯着自己看,然后在那里明目张胆地发花痴的女人。
丁小妹倒没有在丁安邦已然转过头来之后还在那花痴不停,毕竟她也听到了刚才丁安邦的话,对于眼下的形势,腹中饱读的她想来比丁村长理解得还要深刻不少。
丁安邦没有去责备丁小妹为什么会回来,因为那原因他明白,她更清楚。丁安邦招手叫过丁小妹,拉住她柔声说道:“我知道你关心我,但我有郑否他们一起,你不在这里我反而会更放心更安全一些。”
“但我不放心呀,而且我早就打算如果不能同生一辈子,那么不如捞个死能同时。能那样的话,也算是我赚了呀。”丁小妹自然而然却又坚定异常的话轻轻触动着丁安邦心底里那最柔软的地方。表面温淳如玉的丁安邦,实际上只有丁小妹知道这个脸上始终温淳甚至可以说有些憨厚模样的俊人儿有一颗坚强甚至可以说是坚硬到难以想象的心。
也正是因为丁安邦是一个如此之坚强甚至是坚硬的人,丁小妹才会如此担心极少在人前露出内心的他的安危。她害怕自己陪着丁家村的老弱妇嬬去避难之后,就再也没机会见到丁安邦。所以丁小妹选择了回来,她宁可自己这一次返回变成她生命中最后的时光,也不想再一个人孤独地在这世上活下去。輸入字幕網址:нeìУаПgе·Сом觀看新章
心底一阵柔软的丁安邦微笑着摸了摸丁小妹的头,他知道自己的心又一次被这个渔家的美人无意之意触动了。丁安邦柔声笑道:“我只是说很严重,但远远没到轻易就去拿生死论之的地步。我之命受之父母,却是在你的手中再次重生。丁安邦不是知恩不图报之辈,又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