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夫贵妻闲-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出了荷花亭,沿着爬满青藤的阴凉走廊信步慢走,秦靖野先是给她说些无关紧要的朝中小事,宜竹也跟她说了自家的一些趣事,别的什么也没说。
    上一次他们说了太多疯话傻话,唯独把现实问题给忽略了。宜竹十分清楚横亘在他们之间的严峻现实,不过,她并没有催促秦靖野,甚至连暗示也没有,她相信他会安排好的。
    不过秦靖野很快就主动提起了这个话头,在两人的谈话渐入佳境时,他胸有成竹地说道:“你无须忧虑,一切有我。虽然我们之间的障碍比以前还要多,但我照样能处理好。”
    宜竹虽然相信他,但仍不免有些忧虑:“可是你的母亲……”武安郡主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强硬,她若是坚决反对,两人之间的阻碍肯定极大。
    秦靖野笑道:“别忘了,我是她的儿子,青出蓝而胜于蓝。”他这是打算硬碰硬吗?
    “不过,我希望你们母子最好不要因为此事而生嫌隙。我们可以徐徐图之,不急的。”也许等风声过去,事情会更容易些。
    秦靖野声音促狭暧昧:“你不急吗?”
    宜竹:“……”
    她扭过头不理他,秦靖野以为她生气了,连忙陪上小心:“反正我很急。”
    宜竹学着他平日的口吻,慢慢悠悠地说道:“我就知道你很着急。”

第四十三章 大结局(上)
 
    此后;秦靖野只去过杨家两次,但郑靖北和刘十七会时不时的来看看。特别是刘十七;他好像很闲;隔不几天就来一趟,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留饭就吃;有活就干。此时宜竹一家也早知道他的身份;他算是秦靖野的奶兄弟。平氏爱屋极乌;对他十分热情客气。秦靖野虽然跟以前相比显得较为平易近人,但大家多少还是有些怕他。刘十七则不然;初见时觉得他这人很凶;仔细一接触就会发现他是一个粗中有细;待人十分温和的人。杨镇伊跟他很是投契;连杨镇飞也喜欢缠着他。
    时光飞逝,转眼间夏去秋来。两京虽然在逐步稳定,但边关的情形仍不容乐观。两大叛贼的子嗣和部下仍在负隅顽抗。新朝草创,再加上之前的两任宰相任人唯亲,嫉贤妒能,曾经人才济济的大秦王朝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尴尬局面。而此次的杂胡叛乱,使得皇上不敢像以前那样起用胡人将领,他只好将目光放在了宗室子弟们身上。不久,景王、西平郡王等一批宗室子弟陆续派往边关或是担任节度使,或是返回封地募兵御敌。秦靖野也在派遣之列,不过他之前因为受了重伤,可以延迟行期,但最迟不能超过十月,他和宜竹刚刚重聚又要面临分离。
    这日,秦靖野下朝之后,让人将宜竹约出来,带给她一个措手不及的消息:“我跟母亲抗争数日,她已答应要见你一面。”
    宜竹心头微微有些紧张,问道:“什么时候?”
    “明天。”
    ……
    宜竹家人一得知她明白要去拜见武安郡主,一个个比她本人还紧张。第二天,宜兰和平氏早早地起来,翻箱倒柜地找最好的衣裳,挑选最能拿出手的首饰。
    祖母刚去世不久,宜竹自然不适合穿艳色衣裳,她找出一件八成新的玉色窄袖绫衫和一袭青绿色裙子穿上,又仔细地擦了粉、描了眉,唇上也点了口脂,头上插上一支碧玉步摇和一根白玉簪子,这些是秦靖野第一次告白时送她的,她当时没扔掉,今日也派上了用场。宜兰和平氏总觉得太素净,妆化得也淡,不过,宜竹坚持这样,她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初次上门,她不好空着手,但家里也没什么拿得出手,宜竹只好带了一筒蜀地的茶叶,两壶家中所藏的最好的酒。
    郡主府不像杨府那般金碧辉煌、华丽恢弘。高大蓊郁的古树中掩映着一栋栋青墙灰瓦的屋宇。树下碧草如茵,奇石兀立。整体布局却是宏大简约、肃穆庄严,有一种尊贵的幽静,来往仆从安静守礼,目不斜视。宜竹进了大门之后便被侍女扶着上了肩舆,又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一处肃穆安静的院落前,钉着铜钉的厚重木门紧闭着,檐下的铁马在初秋的风中铮铮作响。宜竹安静地站在一旁,等侍女通报后,迈着平稳的步子不疾不缓地走了进去。
    她终于见到了如雷贯耳的武安郡主的真容。秦靖野跟她有几分相似,眼前的武安郡主让人看不出具体年龄,她身材高挑,轮廓深刻,容貌端凝英丽,气质高贵威严,双目炯然有神。宜竹有一种面对大公司负责人的那种紧张期待的微妙情绪。
    她踏着厚软的宣城红毯,朝着端坐在椅上的武安郡主微微一福,态度恭敬有礼、自然大方:“宜竹见过郡主,郡主万福金安。”
    武安郡主冲她略一颔首,示意她坐在一旁的胡凳上。宜竹规矩而不拘谨地落坐,微微垂着头,一副任君打量的姿态。
    短暂的沉默过后,武安郡主终于开口说话了,她的声音清越动听,但却滤去了感□彩:“你倒跟我预想中的不一样,我以为你们杨家会再出一位倾国红颜。”
    宜竹很快回话道:“预想与实际总有偏差,郡主与宜竹想象中的也不一样。”
    宜竹已经想好,如果她问,她会适时地送上一记恰到好处的好话。武安郡主并没有像常人那样接着问她到底哪儿不一样,她更习惯于掌握着话语的主动权。
    “我并非一定要求靖野的妻子会为他带来好处,但,女方至少要没有可令人攻击之处,你虽是杨家偏支,但终究姓杨,你应该明白陛下和朝中大臣对杨家的态度。我的意思你明白吗?”
    宜竹坦然答道:“明白。”

武安郡主犀利的目光盯着宜竹,进一步提醒她:“所以,我要你放弃这桩亲事,你既然心悦他,就要成全他的幸福。这一点,很多女子都能做到。不知你能否做到?”
    宜竹抬起光彩流动的双眸,冲她微微一笑,平静而坚定地说道:“不,我做不到。把他交给谁也不如交给我自己放心,只有我才能成全他的幸福。我想很多女子做不到我这样。”
    武安郡主听到这别具一格的回答隐约笑了一下,旋即又恢复了平日的严肃:“你说话一向都这么大言不惭吗?”
    宜竹一本正经地接道:“是的,一向如此。”
    武安郡主语气凝滞了一下,她继续道:“但我对你的家世很不满意。”
    “我知道郡主对我的身世不满,也能理解您的顾虑。我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可以也愿意用我最好的自己来匹配他。”
    “可是你能做到的别的女子也能做到,甚至可能比你做得更好。即便是最好的你也比不上一般的别人,你又待怎讲?”
    宜竹笑答:“是的,肯定有人比我做得更好,但我相信没有人比我更适合他。不然,他为何没有选择别人而是选择我?郡主即便不相信我的自我标榜,也该相信您儿子的眼光。我们选择彼此不是一时起意,而是经过了深入的了解和考验。”
    武安郡主凝神注目她良久,不辩喜怒,但接着抛出了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你如何让我相信你不是因为他的身份而喜欢他呢?”
    宜竹面色淡然,语调不疾不徐:“郡主您说这种话既看轻了您的儿子也看轻了我。难道在您的心目中,他是如此不堪吗?除了身世门第就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吸引我吗?难道我在你的心中是如此目光短浅?只看到了他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吗?我爱他,哪怕他不是这种身份,我也照样爱他;但他有这种身份,会让我在爱他的同时会多一些安全感和踏实感。——我不能免俗,我不想假装自己不在乎男方的一切外在条件。但相比外在,我更在乎一个男人的性情和内心。我喜欢他的洁身自好、刚强内敛、胸襟宽广、勇于承担。他并非完人,但他会迅速成长;他的性格不乏弱点,但他善于自省自律。他真正高贵的地方不是他的出身,而是他的内心和人格。我喜欢他的一切,自然包括他的身世门第,就像我喜欢一颗珍珠,为什么不能连同精致华贵的珠匣一起喜欢呢?就像我喜欢一棵树,为什么不能连同滋润树根的大地一起喜欢呢?”
    武安郡主脸上说不清是什么表情,点头道:“你挺会强词夺理,也够大胆直率。”
    宜竹直接忽略前半一句,只接受后半句的赞赏:“郡主,如果您肯多花些时间来了解我,就会发现,我不仅仅是直率大胆。”
    武安郡主笑了一下,她意味深长地说道:“你一直都这么善于推荐自己吗?”
    宜竹正色道:“目前为止,只在郡主面前这么做过。”
    武安郡主:“……”
    谈话暂时中断,室内寂静得能听见人的呼吸声。宜竹垂眉敛目,暗暗淡化自己的忐忑,她静静地等着,并没有没话找话说。
    武安郡主大概觉得给她的压迫已经够了,接着抛出了今日的最后一个问题:“你的性情的确跟靖野很合拍,但这并不代表我能全盘接受你,并连带接收你的家庭。——所以,我想让你脱离杨家。至于如何脱离,办法有很多。你以为如何?”
    这个问题如轻雷一般在宜竹的脑中轰响,她那尽力维持的平和面容渐渐出现了一丝裂缝。她极力压下心中的愤怒和激动,强作镇定地说道:“我想替我的家人说几句话:我的母亲很庸俗势力很爱脸面,但她对儿女的爱意并不少于任何一个母亲,她为了我们姐妹,三年不做新衣;我的父亲平常喜欢谄媚溜须,看似没有脊梁没有风骨,但他能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韩国夫人征发民夫,侵占良田时,他明知不可阻而阻之,他这么做不是沽名钓誉,而仅仅是因为他当年曾当过农夫,知道民众的艰难不易;在河东二十四郡都望风而降时,在没有援兵、粮草匮乏之时,他仍然坚守危城;他们贪财向往荣华富贵,可是真有人给他们送礼贿赂,他们夜里会担忧得睡不好觉。他们只是世间最凡庸不过的人,我们这群讨债鬼似的儿女愈发加重了他们的庸俗势力。也许他们会同意这个要求,但我不愿意那么做。”
    武安郡主听完她这一番话,目光深沉,默默地盯着她凝视半晌。宜竹觉得话已说完,自己也尽了最大的努力,只有结果如何便不是她所能控制的了。她躬身告辞,当她从郡主府出来坐在自家的马车中时,浑身疲惫,斜靠着车壁一路闭目养神。
    全家人在紧张而期待地等着她,宜竹没有多说什么,只含糊地说了几句,就推说累了,想先歇息一下。


第四十四章 大结局(中)
 
    晚饭时;平氏和宜兰的好奇心仍没被满足,事无巨细地向她打听此行的状况,比如武安郡主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不可怕?秦家的奴仆有没有刁难她等等。宜竹打起精神;能回答的尽量回答。
    杨明成毕竟比平氏见过的世面多;他隐隐约约地已经察觉到了什么;稍一思索,便一脸郑重地说道:“宜竹,如果秦家有什么要求就应了吧,别犟着;只要你过得好,我和你娘怎么都没关系。”平氏听到丈夫的话,怔了片刻,惊呼出声:“你的意思是秦家嫌弃咱们家门第低,我就知道会这样!”
    一家人唉声叹气的,谁也没心思吃饭,宜竹试了几次也没能将气氛活跃回来。当晚,她本以为秦靖野会来一趟,可惜他没来。
    隔天,宜竹意外地收到了远在霍州的王绮的来信。信中先是对她一家人表示问候,说她本来早就想回京,可她嫂子有了身孕,不方便远路颠簸,只能再等一些时日再回。接着她话锋一转,明确地说如果她的亲事因为门第受到阻碍,她可以说服父亲收宜竹为义女。宜竹抚信叹息,武安郡主所说的办法可能就是这个意思,找一个门户尚可的人家收她为义女,名份上与杨家脱离关系。也许这是最便捷的方法,如果用了此法,她和秦靖野之间的障碍会被清除。但她不能也不会这么做!宜竹思忖半晌,提笔给王绮回信,将自己的意思明确地表达了出来,并再三感谢她的好意。来到这里几年,她的毛笔字已经基本能拿出去见人。
    这一天,杨家众人过得是心不在焉,郁郁寡欢。晚饭后,宜竹安慰完父母,刚要回房歇息,就见坊正笑嘻嘻地来报信说,有人找宜竹。
    平氏和宜兰一听顿时精神大振,目光炯炯地看着宜竹。宜竹故作镇静与家人告别,前去赴约。
    此时的长安城已经到了夜禁的时间,白日热闹喧哗的大街此时是“六街鼓绝行人歇;九衢茫茫空有月。”
    一轮明月之下,秦靖野倚马而立,看样子是刚下朝。宜竹放慢脚步,缓缓地走向他,心里在想着怎么和他开口。
    秦靖野松开缰绳,朝她张开双臂,宜竹这一次没能如他的愿,她还有正事要和他商议。
    秦靖野轻声笑了起来;他大步流星地走过来,霸道地拥她入怀,像个孩子似的雀跃道:“我母亲同意了!”
    宜竹一脸惊诧,反问道:“什么?”
    “你不高兴?”
    宜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笑道:“不是的,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秦靖野感慨道:“我也没想到,原本我已制定了十几个计划要和她硬扛到底。”听他的意思,似乎很遗憾没有发挥出来。
    他生怕宜竹对自己的母亲产生成见,随即补充道:“我一直相信她最后一定会接受你的。”
    宜竹自然明白他的忧虑,爽朗一笑:“我也相信她,——一个养育了你这样出色儿子的母亲,她的眼光一定很不错,她不接受我,只是因为不够了解我。”
    秦靖野听罢,默然片刻,突然畅声大笑起来。他的声音中气十足,在这岑寂的长街传得分得远,宜竹伸手抚上他的嘴:“你能不能节制些!”
    秦靖野将声音压轻,低头说道:“我问过母亲身边的人了,她们都说你说得话极好。我奶娘还说你和我们家有缘。——你竟一点都不怕我母亲。”不但不怕,还能在她面前侃侃而谈,宜竹的表现出乎他的意料。秦靖野辗转知道宜竹的那番话,心中兴奋得难以自制,如果不是怕太荒唐,他恨不得当天夜里就来找她。
    宜竹正色问他武安郡主为什么这么痛快地就答应了他们的婚事了。
    秦靖野敛了笑容,问她:“你认识何夫人吗?”
    宜竹摇头:“不认识。”
    “我母亲在西陵郡主府上见到了她。何夫人的表妹在蓟州,席间她说起了当初张大人和你父亲坚守蓟州的事情,她无意间提起了你。接着王绮大老远的从霍州写了一封信托静婉转交我母亲,揭穿崔玉姗的所作所为——她认为崔玉姗是你的对手。然后还有靖北也帮着你说话,他甚至找出了你家的家谱,说你们杨家的门第一点也不差,上溯八代,甚至跟前朝贵戚有关系。这一点我都没想到,真是难为他了。最后是我奶娘,她看似不偏不倚,可说的话极有份量……”秦靖野的奶娘就是当初跟宜竹一路同行的齐夫人。她虽已回乡养老,但仍时不时进府来看秦靖野和武安郡主。
    宜竹万万灿料到会有这么多帮自己,一时百感交集。人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就像抖动一个巨大的蜘蛛网一样,初时看不出有什么关联,但在某个时候却紧紧联接在一起,她影响他人,他人又影响他人,巨网振动,辗转波及,善带来善意,恶带来恶意。最后还会回到自己身上。
    宜竹和秦靖野的亲事火速定下,秦靖野做事一样神速,婚事更是如此。武安郡主一点头,他就立即派了官媒,命秦家小厮抬着三十多抬聘礼浩浩荡荡地去杨家提亲。这一下把坊内的邻居全部惊动了,许多人挤在巷口围观。一般情况后,兄弟姊妹中,定亲和成婚都按由长到幼的次序进行,但是战乱打破了不少规矩,很多人就不那么讲究了,以前的许多繁缛礼节也随之简省。特别是秦靖野不久就要远赴边关,自然等不到宜兰和杨镇伊先成亲了。
    宜竹亲眼看到了这个朝代奇特的聘礼,里面既有猪马羊野味等活物,也有铜钱黄金、床褥、彩绸、布匹,甚至连果子油盐酱醋之类的都有,仔细算下来聘礼□有二十余物。
    平氏兴高采烈,要不是为了维持矜持的风度,她甚至能手舞足蹈。聘礼下得越多,说明男方越重视女方,她心里自然高兴。不过,她很快便乐极生悲了,秦家下这么多聘礼,他们家拿什么陪嫁呢?平氏的烦恼没持续多久便被其他事情给分散了。杨家冷落许久的门庭又开始热闹了起来。有道喜的有试探的,也有串门拉家常的。客人络绎不绝,平氏每每应接不暇。
    秦靖野觉得杨家的房子太过狭窄,想要送他们一处宽敞些的宅子,不过被杨明成拒绝了。他家拿不出丰厚的嫁妆,也没能给女儿涨脸面,哪能在后面拖后腿。 
 
    已经躲着杨家的章文生也试探性的来找了杨镇伊,杨镇伊对这种小人嗤之以鼻,不屑理睬。这个章文生跟宜兰退亲后,便一心想攀门好亲,可惜一直未能如愿。他是很精明,但别人也不是傻子,特别是他在杨家危难之时退婚的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虽然人们对男子的要求比女人低得多,但他这一行为照样被大多数人所不齿。因此稍好些的人家没人愿意和她结亲。愿意结亲的人家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章文生这时多少有些后悔,特别是当他看到宜竹和秦靖野定亲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他当初本以为杨家肯定会大祸临头,别说攀高亲他们能平安活下去已是万幸,谁能想到他们还有咸鱼翻身的一天。他再想想宜兰对自己的百依百顺、不计回报,一根钗子就能让她欢喜几天,他如今上哪儿去找这样的女人?
    章文生蠢蠢欲动,想做一匹吃回头草的好马,他对自己还是很有自信的。起初宜兰不搭理他,但耐不住他有耐心,再加上女人本就有心软的毛病,渐渐地,宜兰开始不再像以前那么抗拒他。再加上章文生舌灿莲花,说自己当初退亲是迫不得已,其实这些日子一直在想着她云云。
    宜兰心生动摇、犹豫不决,便向妹妹问计。宜竹早就在悄悄关注着姐姐的动向,正准备找准时机规劝她一番,此时宜兰主动相问,正中了她的下怀。
    宜竹诚恳劝道:“姐,两人分离之后,你要多想想他的坏,千万不要心软。”
    宜兰眉头微蹙,忍不住替章文生开脱:“可是他说,他当时被亲友逼迫,才不得不退了亲事的。”
    宜竹冷笑一声:“他这人真无耻,好事都是自己的,坏事都往别人身上推。他不但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甚至连敢做敢当的勇气都没有。自己做了就是做了。如果他能痛快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说不定还能高看他一眼。”
    宜兰气势虚弱地继续为他辩解:“可是,可是……我怕以后找不到比他更好的人。”
    “姐,你千万别这么想,这世上比章文生人品差的人并不多,哪那么巧都被你撞上了,我敢打赌你随便找一个都比他强。”
    “是吗?”
    “比如说刘十七。”
    “可他这人又粗俗又讨厌。”
    宜竹觉察出宜兰是明显的口是心非:“可是我觉得挺好,他也许不会甜言蜜语,但却是真心实意的对你好。他有责任有担当。”
    宜竹又当宜梅的例子来劝宜兰:“你看看宜梅姐,要断就断得干脆。她退亲时,我安慰她。她当时却说,这也许是老天在帮她,不然等成亲后再发现丈夫的真面相,那才叫悲惨。那些变了质的感情就像放坏的馊饭一样,该扔就得扔,哪怕是山珍海味也不能再吃,更何况他还不是山珍海味。”宜兰经过许多事后,也不像以前那样油盐不进了。姐妹俩感情加深,她愈发能听进去宜竹的话。
    宜兰仍是一脸迟疑:“可我觉得那个刘十七对我……根本没那方面的意思。”宜竹心里暗暗腹诽,这个刘十七肯定也被某人的闷骚给传染了,她敢打赌他对宜兰应该有点意思,但他根本没表现出来,也许他是不懂得怎么表达。宜竹一项一项地给姐姐分析章文生和刘十七,将前者贬得一无是处:“就算退一万步说,我们相信他是被亲友所逼才退亲,但是你想想,一辈子那么长,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有一就有二,这次他屈服于亲友放弃了你,下次呢?下下次呢?你问问自己的心,你跟他在一起感到过安心吗?当我们家遭受危难,当你遇到危险时,他又在哪里?他能给你的除了不要钱不费力的甜言蜜语,还有什么?”
    宜兰其实心中隐隐然已有判断,如今这些实质性的问题一经宜竹尖锐点出,立即如醍醐灌顶。她深深叹息一声,默然良久,突然自嘲一笑:“二妹,你说我有时候是不是很愚蠢?总是犯错。”
    宜竹深有感触地接道:“犯错的又何止你一个,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这世上大概只有死人才会一点错都不犯。大多数人只有在面对别人的事情上才最明智,一轮到自己或多或少的会有困惑。你看我劝你劝得头头是道,其实轮到我自己时还不是一样?”宜竹接着就把自己和秦靖野的第一次争吵以及后来的种种纠葛误会全部告诉了宜兰。以前她觉得两人以后可能再无交集便将事情憋在心里,谁也没说。到了这个地步,她也没必要隐瞒,正好用自己的经历给姐姐一点警示。
    宜兰听罢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忍不住惊呼一声:“天哪,你去年竟然拒绝了他?我真是不敢相信!换了我一定要先答应下来。”
    宜竹笑道:“谁让我他不尊重咱们全家。”
    宜兰试探道:“你就不怕错过了他,再没这样的好机会了?”
    “事后有一丁点后悔,但一想到他的那些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自己拒绝得太对了,不拒绝就不对起全家。不管怎样,我是不会跟看不起咱们家人的男人结亲的。父母辛苦养大我,就凭这一点,我将来的丈夫就应该心存感激。”
    宜竹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像一记重捶似的撞击着宜兰的心扉,她的脸色发白,笑容凝结在脸上。她满面羞惭地低声道:“我为自己感到羞愧,当初章文生跟我在一起时,时不时对咱们全家颇有微词,说你不温柔不贤淑,说父亲不会做官,哥哥没出息……每次我都忍了,我怎么那么贱呢?他又是什么人?他自己家又能高贵能哪里去,他有什么资格这么说!”宜兰越说越愤怒,越说越想起许多章文生的坏。
    “你说得太对了,他除了张嘴就能来的甜言蜜语还能给我什么?我蠢过一次就够了,他能退亲就是上天在帮我……”宜竹也不阻止她,静静地倾听着。她的心中放下了一块石头,姐姐这一次是真的走出来了,哥哥经过这次历练也稳重不少,她以后离家远行无须太担忧他们。 


第四十五章 大结局(下)

    杨家全家进入了紧张的备嫁时期;平氏和杨明成整天嘀嘀咕咕的商量、否决着一个又一个方案;杨明成打算举债替二女儿办嫁妆;平氏既想借钱;又不想让人知道他们家没钱。宜兰在旁边瞎参谋,镇飞跟着凑热闹;他最喜欢去迎接客人,那些道喜的客人时不时会带些点心来,镇飞先前因战乱饿瘦的身体渐渐恢复原样。
    到最后,全家最闲的反而是宜竹这个当事人,她不忍父母百般为难,便在私下里劝道:“爹、娘,咱们家的家底如何别人都知道,瞒是不瞒不住的;就算咱们债台高筑也比不上别人家,家里还有三个没成家呢,以后怎么办?再者秦家并不缺钱,我们能不能另辟蹊径,准备些不一样的嫁妆。”
    杨明成眼睛一亮,微笑着示意女儿继续说下去。
    宜竹心头只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她将大概意思说了出来:“秦家下这么多聘礼,我们拿不出相应的嫁妆,不如就用这些聘礼做些好事吧,为秦家博个好名声,同时也能帮助一些穷人。如今战乱刚过,天气很快就冷了,长安城中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百姓,我们把这些东西当彩头,做出一种叫……”宜竹说到关键处卡壳了,她说的是类似彩票的东西,但一时想不出这个词用古语什么说。
    “博彩?”
    “对对,就是这个。”
    杨明成的眼睛更亮了,他高兴地大笑起来,叠声称赞。
    宜竹把自己所知的那一点东西全告诉了父亲,杨明成很有实干精神,他用了几天时间,马不停蹄的将事情办得十分妥当。
    几天以后,长安城中便传出了“扶贫济困,为国分忧”的福利博彩的消息,博彩的地点就设在大伯杨明功家的书坊前。博彩是两文钱一注,彩头分成从一到十大小不等的奖项,全部从秦家的聘礼中出。博彩所得的钱全部用于救济贫困百姓。杨明成也没打着秦家的名号,但彩头的箱子上却醒目的刻着一个“秦”字,结果不言而喩。开彩的头几天有些冷清,有一些闲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结果竟得了一些小奖项,接着又有人抽出了五等奖——一匹素绢。杨家二话没说,让人核对无误后,当下就将素绢给了那人。这个时代的绢帛是硬通货,可以当钱用。这下众人沸腾了。
    宜竹怕人们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毕竟能抽到奖项的还是极少数人,便让小王等人站在台前为人们讲解规则。并且规劝众人不要沉迷,适可而止。不过,一注博彩毕竟只有两文钱,众人也不太在乎。又过几天,便来了一帮爱凑热闹的纨绔子弟来,他们不像寻常百姓那样一注一注的买,而是动辄拿出十几贯钱,气氛越来越热烈。短短一个月间,福利博彩竟得了几千贯钱,杨明成一文不少的把钱上交官府,兑现自己的诺言。此事在市井中引起不小的轰动,自然也有人跟风效仿。武安郡主得知详情后,特意拨出一块位于长安近郊的空地,按宜竹向秦靖野提的建议,盖了二十多间房间供难民居住,接着其他权贵之家也陆续行动,那个地方后来成了一个庞大的住宅区,为了管理方便官府收起少量的费用,这也算是“廉租房”的雏形吧。
    秦靖野每次和宜竹相见都是来去匆匆,他时不时会提醒她一句:“还有十天、六天,四天……”
    宜竹含笑说道:“你记得真准。”其实她自己记得也很准,再有两天,她就要成为他的妻子了。
    这一天很快便到来了,杨家上下忙得人仰马翻,院子里挤得满满当当。宜兰从清晨开始便一直坐在闺房中,宜兰宜梅陪着她说话,到了午饭后,她开始沐浴更衣梳洗打扮,这里的迎亲风俗是在黄昏时分。
    宜竹脸上搽得一层层,发髻高耸,头上插满了簪花珠钗,稍一晃动,珠玉相撞叮当作响。
    将近黄昏时分,秦靖野带着几名伴郎和一除士兵前来迎亲,平氏嘱咐宜竹要多磨蹭一会儿:“要让他多催一催,才显得出女儿家的矜持。当年我嫁你爹时,让他催了半个时辰。”宜竹只得照办,众人见新娘迟迟未动,就有人起哄叫秦靖野做催妆诗。紧接着又连着送来几首,其中第二首是郑靖北署名的,写得风流雅致,跟秦靖野的风格大不相同,第五首却是刘十七的,宜兰先一睹为快,看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