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实力追星是出道-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终归她也不懂行,只是自己瞎猜,觉得也可能是最近自己古装剧看太多走火入魔了,人家吴老师可是名师啊,怎么会教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六月十七号一大早,程暄晴就来到了学校,其实程暄晴不太懂为什么一个几分钟的演奏能排练一天,合几遍不就行了吗?不过想想小学生连放学都得排个队整队半天才能走,也就不怎么在意排练一天的古筝了。
程暄晴抬头看看蓝蓝的天空,想起小学时写作文常用的“晴空万里,白云朵朵”,觉得今天会是不错的一天。
程暄晴来到教学楼旁边的一小栋建筑,这栋楼是学校的文体楼,虽说是“楼”却很矮,只有两层,里面有各个小教室,程暄晴径直走进一楼楼梯旁的教室。
程暄晴以为自己算来得早的,没想到大家都已经到位了,有的连指甲都缠好了。教室的后排角落里坐着一个老师,靠在那儿看报纸,大概是来督促她们练习的。
程暄晴到的时候只剩下一架古筝,很不幸,正好是那个老师前面离得最近的那台。程暄晴有些忐忑——这样弹不好岂不是很容易被发现?舞台上离得远谁都听不清她弹得到底怎么样,只要节奏跟上,滥竽充数不是什么大问题,她虽然在这方面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但如果注意听她弹出来的琴音,就会发现不对,毕竟十几天突击出来的和几年日复一日练出来的终究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不管了,要,从容不迫,稳得住,我就是六级,我自己考的我怕什么?
坐下来刚缠好指甲,就听身后那位老师清清嗓子:“大家先自己弹一遍,我听听,再给你们排位置,早弄完大家都好早回家。”
第10章 实力替补
程暄晴心虚又佯装淡定地弹起来。因为老师没有要求弹整齐,也还没有排练过,大家的节奏都不一致,有的快些有的慢些,程暄晴努力跟上别人的节奏,混上大家的声音,以使自己的琴发出的声音不那么独特、引人注目。
程暄晴能感觉到那个老师走过了自己身边好几次,所幸没有多做停留,看起来只是漫无目的地循环踱步,并没有注意到程暄晴的异常。
煎熬的一首曲子弹完,程暄晴丝毫没有体会到曲中的什么知音难觅和闲情志趣,只有种强行装逼的感觉,装模作样地按照吴霞教她的提手收回时,老师正好再次走回她旁边:“都弹得不错,我是负责你们这次演出的赵老师,我先安排一下你们到时候演出的队形。”
赵老师把原先的两排改成了三排,第一排只安排了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小姑娘,第二排第三排各两人,程暄晴基本没挪窝,在第三排的右边。
“我说一下你们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们这是集体演出,不要什么个人风采展示,要的是整齐划一,不要让我听见里面有奇怪的声音。老师我没学过古筝,你们比我专业,所以从入场落座到谢幕我希望你们先自己商量一下,都是要上初中的人了,也不用事事都要老师操心了。
我还有别的组要排,你们待会儿自己练,我时不时会过来看看,如果练得好,咱们就早点解散。”赵老师拍拍手,“ok?”
程暄晴条件反射地答了一句“ok”,她怕漏出什么马脚,巴不得老师早点走,当然ok啦。
可是程暄晴没想到七个人里面就她一个人答应得这么干脆。
被安排在第一排的那个麻花辫举起手,在赵老师点头之后站起来说:“老师,你不给我们指定一下小组长吗?待会儿你走了我怕排练不起来。”
小组长……
又是小组长……
程暄晴在心中做了个扶额的动作,自从重生过来,在她短短一个月的小学生活中,“小组长”这三个字真的是侵入了她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收作业有收作业的小组长,早读有早读的小组长,打扫卫生有打扫卫生的小组长……基本上算下来,一个班五十多个人,除了班干和科代表,就是小组长。
然而最可悲,最让她感到欲哭无泪的是,在这个几乎全民皆官的小学时代,她居然连个小组长都没当过。
“哦也对。”赵老师想起来这茬,略一思索,指指程暄晴,“这个组长就由你来担任吧,你叫什么名字?”
程暄晴难以置信地指指自己:“我?……程暄晴。”
程暄晴倒不是觉得自己不足以领导一群小学生,只是讲真,她真不觉得以自己现在的水平有能力领导一群小学生弹古筝。
“然后你来当副组长,你主要负责带大家练琴,音方面的效果,程暄晴主要负责动作。”赵老师又拍拍那个麻花辫小姑娘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郭璐璐。”麻花辫小姑娘的声音很尖细,凭着多年的经验,程暄晴觉得这是喜欢管同学的小大人们的标准语气。
“好,接下来就由你们两个带着大家练琴,我先去别的组了。”赵老师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程暄晴一眼,程暄晴一脸懵逼,有些摸不着头脑。
得,不管怎么着,她也算在小学的最后一程当上了个小官。
小副组长很积极,让大家挨个单独弹给她听,她来指出其中的错误,程暄晴撑着脑袋听她的点评,觉得这个小姑娘水平大概是真不错,不然老师也不会把她排在第一个,还让她来负责琴音方面的排练。
不过也亏得程暄晴被任命为了小组长,郭璐璐许是理所当然地觉得既然程暄晴是小组长,心里作为权威的老师一定觉得她弹得比自己好,不用自己再去指手画脚,又或许是小学生觉得官大一级压死人,副组长不能去管组长,反正程暄晴没被她要求单独弹奏,算是躲过一劫,天助她也。
程暄晴也尽职尽责地把动作排了,琴弹得多好她不敢说,但动作架势她这十几天是练得炉火纯青了的,把小学生们或浮夸或不到位的动作一一纠正,让节目看起来赏心悦目是没问题的,至于听起来怎么样就交给郭璐璐了。
中午十一点过快十二点的时候赵老师终于过来看了一眼被她遗忘在角落里的古筝组,也不奇怪,古筝比起小品、舞蹈之类的更好排练,学校放在古筝组上的精力当然也就少了。
赵老师让她们从登台落座到谢幕全部排了一遍,点点头,说了句“不错”就放她们走了。
赵老师没有像程暄晴最近遇到的其他小学老师一样一点小事儿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去做这一点倒是让她有些意外。
总之,这第一关算是过去了,因为彩排和正式演出旁边不会有人挨得很近,听到她的琴音,所以她不大担心接下来的这两关。
正式演出那天,程暄晴七点过就到了学校,虽然毕业典礼九点半才正式开始,但是参与演出的人员必须提前两个小时就位,留出足够的时间以供必要的调整和突发状况。
谁知这一天还真有突发情况了。
突发情况之前,程暄晴还坐在操场的长椅上啃着油饼,她们是第七个节目,程暄晴吃得不急不慢,悠闲地看着周围行色匆匆的人,有的在搬东西,有的还在排节目,突然看到有个人在不远处朝她招手,是黄秋怡在跟她打招呼。
黄秋怡今天穿着枣红色的裙子,头发束在头顶,搭配一个红色的蝴蝶结发箍,干净利落,画的妆也不同于有的同样参加表演的同学那么浮夸艳丽,程暄晴前世就没怎么学过化妆,不大懂,只是觉得很好看,平时穿着普普通通的校服就很漂亮的她此刻更加亮眼。
她和另外两个也穿着小礼服的男同学站在那儿,身旁还有辅导员、赵老师还有一个不认识的老师,大概在商量什么事情。
黄秋怡担任本次毕业典礼的主持和合唱团的钢琴伴奏,按理说她这样从小参加文娱活动参加惯了的人应该很淡定才是,此刻却显得有些焦急。这倒是有些出乎程暄晴的意料,难道是因为毕业典礼比较隆重?也没多隆重嘛。
程暄晴正自顾自地想着,正在和辅导员李可商量主持人替补人选事宜的赵荷静往黄秋怡打招呼的方向随意一瞥,忽然眸色一亮:“程……暄晴是吗?”
黄秋怡想想大概是在问她,便点点头。
赵荷静眯着眼睛若有所思:“这孩子不错,很沉稳,让她试试。”
李可有些诧异,显然已经不记得程暄晴是哪根葱了:“这是哪个组的学生?”
“弹古筝的。”赵荷静答道,转身朝程暄晴招招手,示意她过来。
程暄晴虽然不明就里还是拿着油饼屁颠屁颠地跑过去,她想大概是要她去搬什么东西吧。
“主持的同学临时出了点状况,你来试试。”赵老师把一叠卡片交到她手上,说道。
“又……临时出了状况?”
程暄晴当然只是在心里这么吐槽,为什么小学生会有这么多“临时有事”“临时出状况”,这么不靠谱?她可真是实力替补啊。
程暄晴条件反射地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把卡片递出去:“不行不行,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做过主持,不行不行。”虽然她的那个第一志愿,她这辈子的目标,是个必须站在舞台上站在观众前的职业,但是她还没那么快就准备好啊!
此话一出,几个老师和黄秋怡都笑起来,赵荷静忍着笑:“你活了多少年?你能活了多少年?还给我摆谱呢?凡事总有第一次,走,去教室试试。”
“老师,我真不行,我一上台就腿软,古筝是坐着的我还能行,主持真的不行。我还会脸红。”程暄晴几乎是被赵荷静拖着走的。
“脸红没关系,反正化了妆也没谁看得出来。”赵荷静冷笑,压低声音补了句,“你还会腿软脸红啊?我看你心理素质挺好的,我就在你旁边转悠,我眼皮子底下你都能滥竽充数得脸不红心不跳的,很稳得住嘛,主持就需要你这样的。”
程暄晴立时反应过来她是在说古筝那件事儿,瞪圆了眼睛:原来早就被发现了吗?
亏她之前还沾沾自喜自诩蒙混过关。
程暄晴就这么被拖进一个小教室,这个教室应该是被临时当做化妆室用,参加歌舞表演的人在忙着化妆。
赵荷静把程暄晴扔在座位上:“你先看看稿子,我去给你找化妆师和你的衣服,正好你身材也和那姑娘差不多。”
程暄晴一想到要顶着浮夸的妆容,穿着浮夸的衣服登台说着浮夸的台词就一个头两个大,心里已经算计起如果此时开溜会带来什么后果。
好在赵荷静刚转身,黄秋怡便带着一个妆容精致的中年妇女跑得有些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化妆室门口:“赵老师,我妈妈化妆好看,我们三个主持都是我妈妈画的,程暄晴的也交给我妈妈吧,风格统一些。”
程暄晴在心中吁了一口气,至少不会有浮夸的妆容了。
第11章 初舞台和所谓星探
程暄晴坐在椅子上看赵老师给她的那叠卡片,稿子已经写好了,她要做的其实只是把串词记下来,节目信息读熟。
这倒是很容易,她记东西一向很快,当然能记多久就不一定了。
黄秋怡的妈妈很快给她化好了妆,还帮她重新梳了头发,把头发拢到后面,又给她选了一个类似于花童的头式。
程暄晴对着镜子照了照,虽然这种阔别多年的小学生发型放在自己身上暂时还是有点接受无能,但至少不难看,程暄晴乖巧地笑着向黄妈妈鞠躬:“谢谢阿姨。”
“这孩子,太有礼貌了。”
这时赵荷静正好帮她把衣服和鞋子拿了过来递给她:“里面有更衣间,自己换上,然后好好把台词读熟,没多高要求,不结巴就行。”
程暄晴接过来,是一件白色的蕾丝刺绣小礼服和面上镶着水钻的白色凉鞋。程暄晴心里其实是拒绝穿蕾丝衣服的,从小到大她都喜欢简洁大方的休闲装,连裙子都很少穿,衣服多偏中性一些,不过眼下也没有办法了。
程暄晴默默走进更衣室,叹了口气。
毕业典礼的主持分两组,程暄晴和一个叫张超的男同学一组,开场和结束两组主持人都要上,剩下的节目就间隔着上,到程暄晴的古筝时正好是黄秋怡那组报幕,她有足够的时间去换上弹古筝要穿的旗袍。
程暄晴换好衣服出来利用仅剩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和其他三个主持人从头到尾过了几遍,时间差不多到了便到幕后候场,候场时程暄晴一直不停地来回踱步,手里拿着稿子念念有词。
“哎呀你别晃了,晃得我眼睛都花了。你看你额头上都是汗。”黄秋怡拉住她,抽两张纸递给她,“你不要再看稿子了,我们不用脱稿,你刚才也已经念得够熟练了,你越看会越紧张的。”
“不行,我真的一上台就紧张,会搞砸的。”程暄晴还没上台就感觉自己的声音已经在发抖了。
“你又没试过,你怎么知道?”黄秋怡问她。
这句随随便便的一问,猛然点醒了程暄晴。——对啊,如果说上一世的在出过几次糗之后就开始习惯性地紧张,怯场,那么这一世,到现在为止的她都还只是一张没有登上过任何舞台的白纸啊,她还没有被任何人贴上“不行”“自卑”的标签,为什么要自己先否定自己,先主动默认了自己“不行”“自卑”呢?
上一世的一切都过去了,这一世的一切,都还没有开始。
黄秋怡还在给她传授着自己多年总结出的经验:“……如果看观众的眼睛会让你觉得紧张的话,你就看他们的头顶,他们不会发现的,或者盯着其中某一个人的眼睛看,但是眼神最好不要飘来飘去……”
黄秋怡的话被程暄晴突如其来的一个拥抱打断:“谢谢你,加油!”
黄秋怡虽然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看着程暄晴突然变得神采飞扬,感觉好像很不错的样子,也说了句“加油”。
两个女孩握握手鼓励对方,并肩走上了她们的初舞台,哦不,至少是属于程暄晴的初舞台。
这个没有璀璨的聚光灯,没有无数的摄像机,没有尖叫的观众,甚至她也不是作为主角、焦点站上的舞台,可以说是程暄晴人生中站过的最简陋的舞台,她却记了很多年。
“现在,我宣布,尚德小学2008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正式开始!”
程暄晴和其他三个小主持人同时说出这句话时忽然想起前世她小时候还羡慕过舞台上气宇轩昂地说出“现在,我宣布xx活动正式开始”的小主持人,觉得能宣布一个活动开始是一件很荣幸也很牛逼的事情,也很想成为这样的人,无奈老师从来没有把目光落在她的身上,从来没有人认为她能胜任,能行。
没想到这一世她没有去想,也没有去羡慕,反而轻而易举,或者说,是阴差阳错地得到了。
是不是应该感谢一下那个赵老师?
发现了自己在古筝组里滥竽充数也没有当场揭穿她,还把她挑来主持。
这算是,青睐有加?慧眼识英才?
程暄晴摇摇头,很快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是临时抓来的替补,两次都是替补。
好在她这个替补当得也算争气,紧张还是有些紧张的,但没出什么岔子,宣布活动结束下台后程暄晴长吁了一口气,别人的初舞台都是四五分钟,她的这个“初舞台”,也真够长的了。
程暄晴回到文体楼里自己卸了妆,把礼服脱下来还到收衣服的老师那儿,背着书包低着头慢悠悠地走出文体楼,自此,她这一个月的小学生活算是结束了吧,假期做什么好呢?
“程暄晴!”程暄晴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抬起头,黄秋怡正站在校门口,“你今天很不错嘛,比我第一次登台的时候好多了。”
程暄晴笑笑:“你在这儿干嘛?你妈妈呢?”
“我就这儿等她啊,她进去找老师有点事。”
“都毕业了还有什么事啊?”程暄晴有些疑惑。
黄秋怡想想,还是决定告诉她:“我还是决定去上海学艺术,所以现在有些手续要办。”
程暄晴最近都快忙忘了这一茬,看来黄秋怡的决定应该是和上一世一样的吧,虽然她说了她上一世没对黄秋怡说的话,但是也影响不了她的决定。
上一世她没在省实验里听说过黄秋怡,想来她是没有去省实验上学的,作为一只关注娱乐圈的追星狗,她同样也没看到过任何关于黄秋怡的消息,大概混得也不是很好。
“加油。”黄秋怡帮过她,但她此刻却很遗憾她无法给黄秋怡任何帮助。虽然是重生者,但终究知道的也仅仅是自己身边相关的人的未来,而不知道黄秋怡以后会何去何从。娱乐圈的水太深,连上戏、央戏、北影出来的都不一定会成为明星,更何况只是一个专科艺校,她能给的大概也只有祝福了。
觉得气氛有些凝重,又补了句:“苟富贵,勿相忘。”
这是初中学了那篇《陈涉世家》的课文之后她们经常拿来开玩笑说的,说完才想起现在才上小学的黄秋怡可能没听过这句话,不过也应该能够理解。
那些年她们经常说“勿相忘”,其实这个担心没有什么必要,事实上很多人过了很多年以后都没有相忘过,只是淡了联系,疏了关系,互相以为对方忘了自己。
“你也是。”黄秋怡笑道,看了一眼学校里面,“我妈妈来了,我该走了。”
“好,我也走了,拜拜,阿姨再见。”程暄晴挥挥手,独自踏上回家的小路。
程暄晴一路低着头专心致志地踢着地上的一个易拉罐,如果有人此时可以看到她的表情,一定会以为是个神经病,没错,此时一个人的她,幻想症又发作了。
病情发作的时候,程暄晴一般选择放弃治疗,任她发展,并且很不喜欢有人来控制她的病情,强行治疗。
可是今天偏有个不长眼的,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中年大叔打断了她的征途霸业。
“哎呀,可算蹲到你了。”中年大叔拿着手中的照片对着程暄晴的脸看了看,确认无误后说道。
“什么鬼?”程暄晴莫名其妙道。
“是这样的,同学你好,我是上海虹光传媒g市分公司的负责人,你,有听说过吗?”大叔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张名片递给程暄晴。
程暄晴习惯性地双手接过,随意扫了一眼:“没有,请问有什么事吗?”
“我们公司是负责艺人培训的,最近在招练习生,之前拍过你的照片,今天还看了你的主持和表演,觉得你很符合我们公司的定位,有兴趣来试一试吗?”
“对不起,我要回家了,我回去晚了我妈妈会骂我的。”程暄晴把名片递回去,拒绝之意已经表露得很明显。
她虽然吧这辈子想当个明星,但是也并没有因为这个梦想而智商全无,她同时好歹也是二十岁人的心智啊,上海的传媒公司,跑到g市来招人?程暄晴前世大二那年暑假找实习时就发现,很多所谓的“传媒公司”本身就是个大忽悠,更别提xx分公司了,上海的公司放着就近的不找干嘛专门跑到g市来招人啊?
还偏偏相中她?要相也是相黄秋怡那样的吧?
至于练习生,更是搞笑,2008年国内有这玩意儿?她是重生,又不是穿越到日韩去了,不要用娱乐圈的东西来忽悠一个关注了娱乐圈近十年的追星汪。
“那,留个电话号码总可以吧?我知道你是担心我是骗子,你可以回去和你妈妈商量,也可以上网查查。”大叔死活没接名片,“我跟你说小朋友,你错过了这个机会非常非常后悔的,我知道你们现在这些小孩儿喜欢追星,你们难道就不想以后自己也能成为被大家喜欢的人吗?你现在没想好没关系啊,给我一个电话号码也不会损失什么,名片你收着,什么时候想通了打电话给我也可以啊!”
程暄晴觉得自己要是不给他电话号码,估计走不脱了,索性报了一个错误的电话号码,等大叔记下之后才得以脱身,脱身后的程暄晴觉得自己可以给自己的机智打101分,多一分留给自己骄傲。
第12章 别人家的孩子
尽管不相信这个大叔,程暄晴还是在晚饭的时候假装随意地稍稍提了一下:“今天回来的时候有个叔叔把我拦住说想让我去当练习生。”
程暄晴之所以这样提及当然并不是想让爸妈同意她去当什么皮包公司的练习生,只是想试探一下爸妈对于当明星这个第一志愿的看法。毕竟前世尽管爸妈都知道她是一个大写的追星狗,但她从来没有提过自己也想去当明星的想法。
程爸爸一直觉得对于学生,学习才是第一重要的,除了学习,其他都是瞎扯淡,学习中又以数理化英最为重要,程爸爸一直信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准则,这几科学不好,程暄晴即使经常拿着文科科目的第一回来,程爸爸也不会笑一下,还会说她一天到晚全把精力放在这些没用的东西上。
因此就更别提走演艺这条在他眼中更加“不务正业”的路了。
程暄晴知道,爸爸的脾气是顽固,甚至有些古怪的,要说服爸爸是很难的,但是,要让她放弃做一只出道的追星狗这条路,是更难的,不然不是白白牺牲了大学的美好时光又重新回到中学的苦逼生活吗?
“练习生?什么练习生?”程妈妈问。
程暄晴想起这个年头练习生制度还没有在国内发展起来,妈妈这个年纪的人不知道也不足为奇,解释道:“就是,要把我培养成明星的那种。”
果然程荣听了把筷子往桌子上重重一放,程暄晴立马抖两抖,不过语气倒还算温和,大概是因为女儿并没有明确表露出想去的愿望吧,必须在她有这种想法之前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早就听说超女火起来以后这种冒充星探的骗子多,没想到连我们这都有,还骗得这么没谱,什么练习生,你不要去相信这些有的没的。哦对,我重新给你报了一个英语班,我们同事推荐的,听说还不错。”
“哦。”程暄晴一贯坚持先斩后奏的优良作风,先稍微提一提,如果察觉出爸妈不喜欢,就不提了,做了再说。刨了两口饭,没再接话。
假期教古筝的吴老师还是照例一周来一次,就算再上个英语班,也会空出来大把无处打发的时间,想起上一世在舞社办的卡还有十几次没有用,心就隐隐作痛滴血,可以去问问工作人员七年后办的卡现在可以使用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她重生过来的时候并没有带上听课证,现在的舞社系统上也还查询不到她的名字。
程暄晴欲哭无泪,重生的损失不小啊。
程女士在听到女儿想要学舞之后倒是很爽快地答应了,觉得反正也没什么事情,多学点东西没什么不好,多方打听了哪个舞社好后,报了和程暄晴上一世上的一样的世英舞社,不同的是,这一次,程暄晴沦为了少儿班。
不过还好程暄晴上一世学的是黑泡,现在报的少儿班则是报名老师力荐的爵士班,说女孩子就该学爵士,加上程女士也觉得黑泡跳起来像个小混混。
对于这个,程暄晴倒是没反对,反正她上一世已经学了三年的黑泡,现在再让她去少儿班,也是浪费钱。别给她报芭蕾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经不起那折腾。
周日下午的时候程暄晴被爸爸送去做英语班的入学测试,说是要根据这个分班。程暄晴在内心吐槽一个补习班居然还分班。
英语的入学测试对上一世在英文教学的中外合办大学读了三年的程暄晴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离结束时间还有将近半个小时时,程暄晴便交了卷。
出来时看到爸爸正和一个不认识的叔叔站在树下聊天,旁边还有一个看起来约莫和自己一般大的男孩,走过去才认出,这不是明川吗?
“晴晴也出来了啊?做完了吗?”程荣看到女儿在明川出来后没多久竟然也出来了,语气很是惊讶。
程暄晴黑线,自己原来的英语是有多差才能让爸爸看到自己提前交卷如此难以置信?
“老程,你刚才还说人家英语不好呢,你看人家这么快就做完了。”那个叔叔摸摸程暄晴的头,程暄晴乖巧地喊了一声“叔叔好”。
“真乖,真有礼貌,明川你学着点。”
明川瞟了她一眼,微微噘着嘴,不服气道:“我又不是没叫程叔叔。”
程暄晴在旁边憋着笑。
曾经因为英语没拿满分找出了参考答案的错误;成绩一直是年级前十,中考时虽然不是年级第一但拿下了全市唯一一个物理满分,导致几年后的同学聚会上程暄晴她们班的物理老师连考上清北的人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明川一个人;自己diy申请了美国top20的大学……
明川大概是程暄晴学生生涯中见过的那么多牛逼的人中最6的几个之一,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事迹太多,程暄晴记不过来,总之是优秀得不像会和她这样的人坐同桌的人。
当然他们的关系也仅仅停留在初三上学期的半年同桌上。
虽然他俩的父亲是老同学,在刚开始上初中的时候也介绍他们相互认识过,但之前说了,程暄晴很少和这么耀眼的、比自己优秀太多的孩子玩在一块。
程暄晴上初中的时候还懵懵懂懂,——往好听了说是懵懵懂懂,说白了就是虚度光阴,瞎混日子。
而明川则是那种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未来方向是什么的人,学习、兴趣、社会实践一样都不耽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青年。
这样的他们,天生就不是一路人,她一直以仰望、羡慕的姿态看他。
然而,任他日后再怎么牛逼,这一年,在现在的程暄晴眼里,明川也只是一个因为爸爸夸奖了别人家的孩子而不高兴地为自己辩驳的小孩儿。
程暄晴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也能居高临下地俯视明川这样的“别人家的孩子”。
虽然她知道,这样的居高临下,只是因为她比他多活了八年而已,然而从前明川那种孩子的高高在上,却像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与生俱来的,一个是时间施舍的与众不同,一个是上天眷顾的与众不同。
这样的意识,让程暄晴突然有些挫败。
上一世她第一次见到明川初一开学报到那天,两家爸爸介绍了孩子认识,然后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没有然后了。
关系熟络一些是在初三上学期,因为要中考了,班主任安排了一帮一的学习小组,程暄晴就是明川的帮扶对象。
这一世之所以这么早就见到他大概是因为自己今天提前交卷了,所以遇到了同样提前交卷的他。
“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