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行,商都那边还等着这一批货……”

    夏晓兰摇摆不定,李凤梅把手里的杂志合上:“我带着货回商都,衣服该咋定价大概也晓得,进价我都拿笔抄着,肯定弄不错!我看你心里也很想去,那就去一趟,要不你回商都还惦记着,学习都要走神。”

    让李凤梅一个人回商都?

    仔细想想,也没有啥担心的。出来时候两人身上带着货款,回去时钱都换成了衣服,那么几大包的货不可能随身携带,办理的是货物托运。李凤梅不用看着行李,身上没带几个钱,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人身安全。不要吃陌生人递的食物和水,不要途下车,日子现在过得蒸蒸日上,李凤梅不会被那些嘴里说要带她赚大钱的人贩子给蛊惑,一个人回商都又不是啥地狱级的副本,夏晓兰最终同意了跟着白珍珠去鹏城特区。

    把李凤梅送上火车,夏晓兰独自留在羊城,等待特区边防证办好。

    “两天都办不下来,我就偷偷进去。”

    白珍珠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帮夏晓兰办到边防证,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还真不如偷偷潜入。好多人出入特区就是走的野路子,白珍珠在鹏城那边混了一段时间,也知道几条小路。

    白珍珠的两个师兄跟着跑了两天,夏晓兰给两人准备了红包。矮胖的万师兄不好意思要,高瘦的李师兄却很爽快把红包接过,“夏小姐,你去鹏城我们也跟着去吧。”

    李师兄连称呼都改了,已然把夏晓兰当成是老板级的人物。

    香港那些大老板都有保镖跟着,羊城这边还没流行开,却也有所耳闻。

    给人当保镖的都是啥人?

    退伍兵、混子,和万、李二人这样从前学过功夫的。

    白珍珠力荐的人,夏晓兰比较信任,特区现在各种秩序都没建立完整,白珍珠能混得开,不代表夏晓兰去了也有相同的待遇。身边跟着两个男人,把派头端着,像柯一雄那样的混混都要忌惮她的身份背景……年轻貌美,身上还揣着钱,孤身一人跑去鹏城吗?

    连人带钱别人都要咋办!

    “那行,这趟就麻烦两位跟着跑鹏城,食宿都有我承担,回羊城后还有报酬奉上,我绝不会亏待两位!”

    李师兄积极主动,万师兄也答应下来。

    等避着人,万师兄就对李师兄说道:“不是说要跟着师妹学做生意吗?我看你上赶着要给一个年轻丫头当保镖,我们学了那么多年功夫,就是给人当保镖?那还不如学柯一雄……”

    李师兄笑眯眯的,“学柯一雄当混混,聚拢一堆乱七八糟的混子在火车站坑蒙拐骗啊?师兄,你我要是能狠得下心混道上,也不会沦落到靠师妹救济。我脸皮可不像阿旺那么厚,说是结婚后日子不好过,把师妹辛苦做起来的水果摊要了过去!当混混有啥意思,柯一雄不也怕这位夏小姐吗?给她当保镖不丢人,她给的钱能让我养活家里人!”

    李师兄把红包拿出来,里面是十张大团结。

    他把钱揣在兜里,“就算你想学做生意,放着真佛不拜,盯着师妹有啥用,师妹论打架行,去鹏城的主意不也是夏小姐出的吗?”

    跟着有本事的人才能学本事。

    李师兄一番话说得万师兄再无芥蒂。

    是啊,年纪小长得好看,还是个女孩子,这不影响夏晓兰有本事。你说卖服装赚钱,看着夏晓兰大包小包的拿货,要跟风也没有那本事啊,两个大老爷们儿能分清衣服颜色就不错了,像陈锡良那样搞服装生意还要研究时尚杂志的男人在84年国内找得出几个?

    万、李二人想要改变现状,却是无从下手。

    正如李师兄说的,不聪明就要跟着聪明人,学不全聪明人的本事,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聪明人重要给他们一碗饭吃。

    ……

    陈锡良送走了夏晓兰一行人,自己在家琢磨了半天,骑着摩托车出了门。

    他要去的是晨羽制衣厂,在羊城也算挺大的厂,陈锡良的姐夫就是晨羽制衣厂的一把手,有这个姐夫坐镇,陈锡良才能有比别人更好的货。陈锡良原本也在制衣厂上班,80年开始尝试自己拿一些衣服到外面练摊,到了82年干脆连正式的工作都辞了,变成了彻彻底底的个体户。

    他拿货就是出厂价,不违背原则,顶多是优先让他选点货,他姐夫有啥办法,小舅子日子过得不好家里老婆也要闹。晨羽是大厂,真能生产外贸的精品,但陈锡良的姐夫最近也很愁,他听了陈锡良的建议搞了一批羊绒和羊毛混织的料子,一口气生产了上万件男款大衣——衣服倒是生产出来了,国外的采购商临时变卦,不要这批货,陈锡良姐夫再想把大衣内销回本,出厂价那么高,还是羊绒和羊毛混织的,国内的经销商也不敢接手。

    衣服从选料到设计打扮,都有陈锡良这个狗头军师参与,他还真的没有骗夏晓兰,这款大衣的进价是真高。出厂价就是65元件,一件衣服陈锡良只赚5元,他自己也根本没有压多少货,但晨羽可是压了上万件……陈锡良的姐夫日子不好过,靠着姐夫赏饭吃的陈锡良可想而知有多上火。

    现在好了,能有办法把这批衣服给销出去。

    65元件的出厂价你们还嫌贵,到时候批发价一件加20元,让你们想买都没货!

    陈锡良把摩托车停在厂子门口,传达室里探出一个脑袋:“一听那油门声音,我就晓得是你小子,来找何厂长啊?”

    陈锡良也叫晨羽的职工们羡慕,一辆摩托车三千多块呢,陈锡良去年就骑上了,可见没少赚钱。

    可大家也不敢学陈锡良随随便便辞职,他们可没有当厂长的姐夫,做生意要是赔了,工作也丢了,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啊!

    陈锡良扔了一包烟给门卫,让对方照看下自己的摩托车,自己冲进门扎到何丛生。

    “姐夫,我有法子把那些羊毛大衣卖出去,不过要过几个月……哎,您先别动手啊,听我说完话再打!姐夫!姐夫别这样!“

 201:压了三万件大衣(4更)

    别这样?

    何丛生追着陈锡良跑了十几米,打得他嗷嗷叫。

    “你还有脸提那批羊毛大衣,好好当你的个体户,你偏要作妖,嫌国外客户的设计不好看,要让我修改……我他妈也是了邪,听你小子胡扯,衣服生产出来客户验收不合格,拒绝收货!到手的外汇就那样被你搞掉,你知不知道厂里人怎么说我,羊城其他制衣厂的厂长哪个不骂我何丛生是大傻逼?我不打死你,我今天就叫你姐夫!”

    何丛生追着陈锡良跑,厂房那么大,何厂长连鞋都跑掉了。

    陈锡良看他姐夫累得气喘吁吁,才拼着挨几下打,也要把夏晓兰的挽救方法说出。

    何丛生打着打着,就听得走神。

    外汇是飞了,起码得把这批货的本钱拿回来,晨羽是规模不小,一共29000件羊毛大衣也压得何丛生睡不好觉,原本是3万件,零零散散的卖了1000件,还剩29000件,成本就要一百多万的货,何丛生真是打死陈锡良的心都有。

    陈锡良是干着个体户,心怀设计梦,趁着何丛生喝醉了在他面前胡扯,就是修改了一点原本的设计,国外的客户就拒绝收货,还说要告何丛生毁约……真的要被告了,别说抽死小舅子,何厂长连换老婆的心都有。幸好客户最终没告,何丛生才没有真的打死陈锡良。

    “……请男演员穿着大衣,登在《时装》和《大众电影》的封面?你小子可真敢想啊,我可不认识杂志社的人,更不认识演员!”

    话是这样说,何丛生停了手,证明他在考虑这个方法。

    “而且今年也过了时节,你这办法要等到年底,那时候我这批大衣说不定早卖出去了,哪有你小子嘚瑟的机会。”

    陈锡良凑上前,“卖出去最好,万一,我是说万一没卖出去,这个方法不是也能试试?”

    何丛生也是嘴硬。时节都过了,反季节卖衣服并不容易,还是这么贵的大衣。

    而且这个方法如果有效,不仅能用在卖大衣上,晨羽的其他衣服能不能也这样搞?羊城的制衣厂越来越多,有些小制衣厂是私人经营,灵活的生产机制让晨羽这样的大厂很被动。

    不好卖的衣服也不仅是这一款羊毛大衣,能把库存清一清,厂子有更多的利润,有钱买新设备,有钱给工人发奖金,这才是厂长的追求。

    何丛生想了半天,也觉得可以一试,盯着小舅子满脸不信:

    “这是你小子想出来的主意?”

    “嘿嘿,您别管谁想出来的,总之是我惦记着给您解决难题,姐夫您就别生气了!”

    “生不生气,得看你方法有没有用。”

    陈锡良觉得是有用的,何丛生也不傻,两人的气氛因此缓和了很多。

    陈锡良本也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才问夏晓兰,最早时候虽然被国外客户拒签,何丛生认为还能在国内销售,哪知道这衣服不受青睐,从厂里拿货的经销商不想要,陈锡良拿到摊位上批发也不受欢迎。

    倒是夏晓兰把货拿回去商都后,走货的速度虽然不快,到底是卖出去几十件,第二次还敢拿货,陈锡良才问问情况。夏晓兰还以为是陈锡良压了几百件货,哪里知道是制衣厂这边压了差不多三万件。

    陈锡良年前问过,夏晓兰说没办法,年后又有了办法。

    陈锡良不想探究夏晓兰这主意是原本就有,还是看到他哪里的杂志后临时想的,非亲非故的,人家也没那义务非要告诉你。

    人嘛,不要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苛刻,陈锡良和何丛生商量了老半天,决定由陈锡良带人跑一趟京城,《时装》和《大众电影》都是京城那边的刊物。

    “早点和人接触,比临时求人办事强,多跑几趟,路费厂里给你们报销了。”

    陈锡良哭丧着脸点头。

    他哪里稀罕那点路费啊,多跑几趟得耽误他自己的生意啊。

    可事情是他自己手欠惹出来,肯定要让他去解决。

    ……

    夏晓兰在羊城呆了两天,商都的电报打过来,李凤梅和几包货都平安抵达商都没出意外。不过她的通行证没办下来,夏晓兰决定跟着白珍珠偷偷进入特区。这时候,那道把特区和外界隔开的,高28米全长86公里的铁丝网还没修好,虽然有人看守,有熟悉地形的人带路,依然能潜入特区。

    白珍珠先到鹏城,在约定的时间接应夏晓兰三人。

    没有合拢铁丝网的地方才是严防死守的,有铁丝网的地方,进出鹏城的人剪开了一道口子,夏晓兰竟也学了后世某位大佬的方法,钻铁丝网“偷渡”进入鹏城特区。

    这个城市夏晓兰太熟了。

    不过她熟悉的是十几年后的特区,乃至30年后的特区。

    现在的鹏城正如白珍珠所说,虽然到处都在建设,整体却不如羊城繁华。夏晓兰所熟悉的那些地标性建筑都没有……这有啥关系,看看路上的行人,别管穿得好坏,精神面貌和商都那种内陆城市截然不同。

    鹏城一天一个变化,出于高速发展,当地人最先感受到了这种变化,还有许多建工涌入,让特区充满朝气。

    白珍珠把夏晓兰带到她摆摊的人民桥小商品市场,那些卖阿婆衫、电子表等各种小商品的小贩,不由都降低了说话的音量。

    白珍珠已经在市场上搞到了固定的摊位,两米见方的地上铺着花油布,便宜的西裤一件件堆放在地上,一个简陋的衣架上挂着几条样品。除了西裤,她也卖一些别的衣服,不过总体以经营男装为主。

    万师兄看了之后挺失望。

    还以为白珍珠在鹏城搞什么大生意,原来也是摆地摊。

    那还费心跑来特区干嘛,不如就在羊城摆地摊。

    万师兄是觉得自己也有几分名声的,沦落到摆地摊糊口,实在太丢人。当然,李师兄要是知道了肯定要翻白眼,他们有啥名气啊,那白珍珠还是白家武馆的嫡系呢,白志勇北上当兵,白珍珠不也在摆地摊?

    夏晓兰瞧着那些门面流口水。

    还有这么多的空地,随随便便可以修多少间门面?

    可惜她不是香港大老板,特区政府不会把地批给一个豫南省的农村丫头。就算要批给她,她也没钱玩转这些项目,现在还是老老实实从小生意做起。

    兜里揣着一万块钱,在七井村肯定算有钱人。

    但在鹏城么,别看这些小商品市场上的摊贩穿得随便,随便拎一个出来可能身家都比夏晓兰丰厚。

    夏晓兰钱没有多少,她派头十足啊。

    万、李两人都跟在她身后,夏晓兰长得那么好看,这派头一点都不像来小商品市场买便宜货的。

    夏晓兰把整个小商品市场逛了一遍,掉转头问白珍珠,“你现在手上有多少钱了?”

 202:在路边等等领导(5更)

    白珍珠刚刚送走两个客人,才过完年,小商品市场的生意远没有达到顶峰。

    要换了年前,白珍珠哪有空和夏晓兰说话,忙起来都顾不上吃饭睡觉的。她做这个生意是12月才开始的,到现在也才两个月,但夏晓兰在商都的服装店卖到脱销,白珍珠也遇到了一年生意最好的时间点。

    国人重视春节,忙活了一整年,哪怕打渔的人也要穿一身体面的新衣服过年。

    更别说鹏城特区有那么多修房子的工人,所谓的“鹏城速度”,是这些人牺牲了假期才创造出的词汇。过年放的假,根本不足以让他们返乡,幸好赚的工资不少,大头给家里寄回去,剩下的自己买身衣服,这个春节也算有滋味。

    白珍珠年前不仅卖便宜西裤,她还卖整套的西装。

    价钱不贵,跑的量实在不小。

    听见夏晓兰问她赚了多少钱,白珍珠想了想,“有七八千吧。”

    夏晓兰还没说啥,万师兄已经难以置信,“就这小摊,两个月能赚七八千?”

    其实白珍珠两个月不止赚七八千,之前还分过一部分给夏晓兰。李师兄扯了扯万师兄的胳膊,万师兄的好奇心根本掩饰不住。

    白珍珠也没藏私,把自己在小商品市场的见闻说了:“最赚钱的肯定不是我这种卖散货的,很多货就是从小商品市场倒一次手,那些‘水货’在村子里就被人收走……不过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村里那些阿婆随便支个卖蚵仔煎一个月都能赚几百。师兄,你要真想做点啥生意,和嫂子一起来卖吃的也行,嫂子手艺好,做吃的亏不了。”

    按白珍珠的想法,也不必守着小商品市场,搞一个推车到处卖,一个月赚几百块钱还是少算的。有手艺不怕没人来买,只要不怕苦,肯定能赚到钱。

    万师兄没吱声,让他老婆来卖吃的,他拉不下面子。

    再说他老婆在羊城是有正式工作的,哪能随便丢掉来干个体户?

    夏晓兰本来想和白珍珠商量下,瞧见万师兄这样又闭嘴不说话了。万师兄和李师兄的性格不同,人品值得信任,不代表没有自己的想法,夏晓兰想和白珍珠合伙搞个大的,万师兄要是也想掺和,夏晓兰如何当面拒绝?

    又不是搞上市公司,有那么多股东做什么,人多意见杂,不见得都能把力气往一处使。

    再说了,这生意投资不小,万师兄能拿得出那么多本钱吗?

    夏晓兰决定好好在特区转一转。

    她还特意跑去看了看特区的第一个商品房东湖丽苑,这时候华币比港币汇率坚挺,2000多港币㎡的东湖丽苑换成华币还要更多点,掏十几万买套房?根本不在鹏城人的考虑之内。一共一百多套房不是给鹏城当地人修的,都被闻讯而来的香港人买走。

    转了一圈,也没有遇见有啥赚快钱的机会。

    夏晓兰颇为遗憾,传说只几百块钱一平方米的福利房连个影子都没瞧见,在鹏城置产真的需要等待机会。她看似瞎逛,李师兄很沉得住气,他拿钱保护夏晓兰,可不管夏晓兰想去哪里。

    万师兄晚上时却和李师兄嘀咕,“你说她来鹏城就是玩啊?我看她在工地外面打转,她还能和建设单位抢生意?”

    李师兄看不懂,但李师兄不发表意见:

    “我不管夏小姐的事,叫我们跟着就跟着呗。”

    鹏城到处都在修房子,夏晓兰琢磨着能不能从大单位手里接点汤喝,她虽然不能亲自做这行,却能替舅舅刘勇探探路。不过她的美色在工地上完全没有作用,施工的人看见了就把她赶得远远,生怕她被砖头砸到。

    “我不靠近,就是看一看。同志你们这栋楼要多久才完工?”

    夏晓兰还和人鬼扯,一行人说着话走来。

    几个男人头顶带着施工安全帽,一个人拿着图纸比划讲解,工地的人把夏晓兰拉倒一边。夏晓兰抬头一看,顿时乐了!

    领头的男人戴着一副眼镜,斯有气度,不就是在火车上帮过夏晓兰的那位吗?

    “领导,您看这里……”

    年男人的视线从夏晓兰身上扫过,没有做特别的表示。

    其他人都簇拥着他,叫他领导,夏晓兰也知道对方究竟是个啥领导,她没有上前攀关系,而是安静退到了一边。

    万师兄心里嘀咕,不知道夏晓兰为啥守着脏兮兮的工地不走。

    夏晓兰也没有说看见了认识的人。

    她认识对方,却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搭理她。

    不过总要试试嘛,机会落到面前都不晓得抓住,也白瞎了夏晓兰上辈子锻炼出来的厚脸皮神功。她不偷不抢,多个朋友多条路,对方要不愿意和她说话,她不过是多等了一会儿,并不吃亏。

    瞧着真有领导派头,这是来视察工地?

    不晓得是建设单位的领导,还是政府机关的。

    夏晓兰一直等了快一个小时,才看见那年男人被人簇拥着出来,和陪同的人一一握手,这边开过来一辆车。有人替年男人拉开车门,车子在黄泥路上启动,那些陪同的人还站在原地挥手舍不得离去。

    李师兄看出点门道,难道夏小姐是在等谁?

    可她在等谁呢,在鹏城特区,她还认识除了珍珠师妹以外的人啊!

    夏晓兰盯着那辆车颇为遗憾,看样子那高冷的大叔还是不乐意搭理她。

    啧,她如此乖巧好看,居然也有抱不上的大腿。

    “走吧,我们找个地方吃午饭去。”

    万师兄觉得夏晓兰是在故弄玄虚,但他也没傻到把不满给表现出来。两个人跟着夏晓兰往前走,又转过一个工地的围墙,却见刚才那辆车停在那里。

    车窗摇下一半,十分有派头的人在低头看手里的图纸。

    夏晓兰示意万、李二人等在原地,她自己小跑着上前:“大叔,您在这里等人呀?”

    年男人抬头,“不是你在等我?那看来我误会了,小王,开车吧。”

    夏晓兰哪会让车子开动,呵呵傻笑两声,“我怕您把我忘了呢,上次的事还没有感谢您,要不是您帮忙叫乘警,我肯定被人贩子拐去卖了!”

 203:汤叔,求提携!(6更)

    年男人看了夏晓兰一眼,这小丫头一张嘴也是绝,稍不留神都要被她哄骗。

    连头发丝都透着小聪明,反过来把那拙劣的人贩子哄去卖掉还差不多,就算他不帮忙,夏晓兰也会安然无恙。不过夏晓兰的聪明可以归为机灵讨喜一类,还不能算市侩,年男人并不讨厌她。

    他也是觉得和夏晓兰挺有缘分,半年不到见了三次,第一次是在火车上,第二次是在羊城,没想到等他到鹏城来任职,又和夏晓兰遇上。

    恰好他也了解下鹏城的情况,这丫头好像是个体户?

    男人不想听夏晓兰鬼扯,“我记得你姓夏?我姓汤,叫汤宏恩。”

    “汤叔叔,您记忆真好,正式向您介绍我自己,我叫夏晓兰。”

    汤宏恩点头:“看样子混的不错,都请上保镖了?很有点香港老板的派头。”

    夏晓兰讪讪一笑,“不是保镖,是两个朋友陪我来鹏城看看,我自己一个人挺害怕。”

    汤宏恩指了指前面的一旁小平房,“刚才不是说要答谢我?走吧,前面有个小馆子,请我吃顿午饭。”

    “好的,汤叔叔!您先过去,我告诉两个朋友一声。”

    汤宏恩的车窗摇上去,车子又开走了。

    万师兄看夏晓兰独自返回,心想这是没能搭上话?

    “两位师兄,我刚才遇见个长辈,他邀我一起吃午饭,就在前面的小饭馆,我们赶紧过去。”

    原来是真的认识。

    万师兄不敢再腹议。

    他可是瞧见了刚才有多少人围着车里那个年男人打转,夏晓兰脾气再好,那也是能硬抗柯一雄的人。柯一雄连白家武馆的面子都不卖,却被夏晓兰身后的人吓住,夏晓兰在鹏城也认识大人物,万师兄的态度恭敬不少。

    夏晓兰带着两人走到小饭店,汤宏恩连菜都点好。

    司机小王自觉坐到了另一桌,不知道咋回事,万、李二人就觉得他们应该和小无坐在一起。小饭馆的桌子比较油腻,别管是自带气度的汤宏恩还是漂亮的夏晓兰,都不像是出现在这里吃饭的人。但两人有都很坦然坐在同一张小桌子上吃饭。

    搁下筷子,汤宏恩终于问到了正题:

    “你在工地上打转做什么,那里有什么生意是你一个女孩子能掺和的?”

    搞建设就有钱赚。

    从建材的采购,到劳动力的提供,工地上的饮食,以及建筑垃圾的清理,哪一处不赚钱?房子是国家建设单位修的,汤宏恩知道有不少人削尖脑袋都想往这里面钻,哪怕是建筑垃圾也有人要打破头。当地很团结,一整个村子出动,夏晓兰请了两个人当保镖就想和当地人抢生意,那才是异想天开。

    “这些房子修完,内部需要装饰吧?”

    夏晓兰说出来的,倒出于汤宏恩的意料。

    建筑垃圾抢不过当地人,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那市内装修呢?这个多少需要点专业技能,不是一群渔村人聚集起来就能抢走的生意。夏晓兰当然知道修房子是最赚钱的,可现在她没那么资本涉足。

    那就从装修干起,并不需要啥建筑资质,刷墙铺地这种活儿,总不可能把房子搞成危房。

    “房子的内部装饰,你说装修?”

    这一行在国内十分罕见,农村人的房子不需要装修,城镇职工的房子是国家分配,近两年大家的日子才稍微好起来,填饱肚子后国人舍得花钱的是穿和用,穿衣打扮的变化,汤宏恩从羊城到鹏城,都有直观的感受。蓝黑两色不再主宰着人们的服装,羊城比内陆更开放,大街上的人穿衣风格颜色大胆、款式多变。

    “用”就更不用说了,鹏城这边根本禁不了走私货。

    香港的小商品用渔船走私到内地,海关是禁不完的,参与走私的都是一整个村子,相互遮掩,从老到少都是走私客,还能把一个村子的人都抓空不成?

    而出现在鹏城的内地客,有80以上都是来特区“接货”的。

    汤宏恩就以为夏晓兰是来捧场拿走私货,没想到她却想涉足现在很多人都不懂的房屋装修。

    这和走私客不同,是正道的、长久的生意。

    汤宏恩在心里点头,又问了夏晓兰几个问题,发现她答得头头是道,看来还真的在“装修”这行下过功夫。没有真正装修的经验,根本回答不了这么详细,汤宏恩怕年轻人骄傲,故意压了压:

    “你要给个人装修房子,很难找到客户,港资公司肯定需要装修,但你能接下他们的活吗?他们都是从香港找的装修公司。”

    夏晓兰心一动,汤大叔这是话里有话,分明是要“提拔”她的节奏。

    夏晓兰反而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大规模的工程我现在没办法接,毕竟是刚起步,怕砸自己的招牌。但我们自己人搞装修,肯定比香港的装修公司有优势,人工成本会节约很多,整体的造价就降低了。”

    同样的工作,从香港请人来干,和请内地工人来干开得工资完全不一样。

    鹏城特区成立之初,吸引外资入户的除了税收的优惠,正是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能替企业解约很多成本。一个月400元的工资让内陆城市的人们闪瞎眼。可一个月四百块,在香港别想招到人。

    汤宏恩和夏晓兰的谈的内容很散漫,看似没有什么重点,东一头西一棒槌,既问夏晓兰现在的生意,又问她在鹏城去了哪些地方,对鹏城有啥想法。

    饭桌上的碗筷早撤走,小饭馆的老板盯着他们这两桌看了好多次。

    大概聊了一个小时,司机小王抬着手腕看了三次时间,终于忍不住走过来提醒:“领导,您下午还有个会,您……”

    “你这丫头有点意思,和你聊天让我对一些问题有了头绪,小王,你留个电话给晓兰同志。”

    小王诧异急了。

    领导身边的司机和秘书都是很亲近的存在,汤宏恩让司机留下联系方式,就是默许了夏晓兰有事可以找小王帮忙。当然,什么样的事,能找几次,得靠夏晓兰自己掂量。

    夏晓兰要是特别不知道分寸,汤宏恩估计第一次会帮忙,第二次嘛小王的电话就打不通咯。

    小王给了夏晓兰一个座机号,夏晓兰亦是飞快写好了自己的联系地址……她回商都就问问安装电话的事儿,没有电话想和外面联系全靠电报,电报有时也会不方便。

    像汤宏恩,夏晓兰现在都不知道这是啥领导。

    但人家显然不想接到夏晓兰发的电报,有事电话联系!

    “汤叔叔,那就不打扰您忙工作了。”

    夏晓兰特别乖巧,她长得真是好看,汤宏恩明明能看出来她满身的小精明,却不讨厌夏晓兰的热情讨好,估计也和夏晓兰长得好看有关系。

    人类就是视觉动物。

    汤宏恩年纪都能给夏晓兰当爹了,当然不会对一个小姑娘产生绮思。但并不妨碍汤宏恩对夏晓兰产生类似子侄辈的好感,聪明有思想又上进的年轻人总是讨人喜欢的,而这个年轻人还长得赏心悦目,那么和她多说两句话,连心情都会变好。

    汤宏恩说要夏晓兰请吃饭,这顿饭就真的是夏晓兰结账。

    几人都吃得很简单,也没几个钱,寻常人拿着钱都请不到汤宏恩赏光,像那些在工地上目送汤宏恩的车子远去的人,给他们一个请客的机会,只怕靠腿都跑的比汤宏恩坐的小车快,早在附近最好的饭店安排好了席面。

    这顿饭,夏晓兰请的是心甘情愿。

    夏晓兰拿到电话想试一试,却又忍了下来。

    平时还是不要去调戏司机小王了,这种电话当然要留着关键时刻打。夏晓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