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冉淑玉离开周诚,晚上王广平回来,她就抱怨了几句:

    “以前一个院的,周国斌他老婆你还记得吧?现在周国斌水涨船高,他老婆关慧蛾也抖起来了,人家早不当医生了,在卫生部上班,儿子找了个对象是华清的大学生……前天的庆典你还记得吧,华清仪仗队那个给了特写镜头的,就是周国斌的未来儿媳妇!”

    一次转折,原本不相上下的两个女人,现在可差的远了。

    冉淑玉如何肯服气。

    周国斌升迁了,儿子肯定大有前途,关慧蛾也成了部里的小领导,找个儿媳妇看上去样样出众。

    王家呢?

    王广平虽然复职,却去了教育部。

    王建华考上大学,考的是师范。

    找了个女朋友也完全是拖累……王广平之前明明是反对的,现在好像还乐见其成,冉淑玉心里很不痛快。她儿子那里比周国斌家的周诚差,建华为啥就只能找个夏子毓这样的?

 467:人生落差(2更)

    冉淑玉的抱怨,让王广平很烦躁。

    当初职务差不多的,现在可比他强,只有他在哈省的农场吃了几年苦,如今复职还进了教育部。

    现在冉淑玉把周国斌拿出来对比,王广平更不是不高兴。

    他都回城一个月,该打听的事儿也问的差不多。

    他原本的职务,就是周国斌大哥周文邦给占着,虽然知道国家不可能给他安排在原来的位置,王广平还是很不爽。周文邦有什么能力,这样的人也能干他原本的职务?而他回城后,却要被挤去教育部!

    而且,原本和他职务相当的周国斌,这几年却……冉淑玉挑水不好,偏偏挑周家,王广平有心结,声音也没好气:

    “周家老爷子还在呢,就能替周家保驾护航,你非要和他家比什么。”

    周家就是运气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有周老爷子在,那就是定海神针一般,就算已经退休了,还是能给周文邦和周国斌当“护身护”,王广平就算羡慕嫉妒也没办法,他总觉得自己当初下放,就是因为没人在关键时刻帮他。

    冉淑玉听出王广平不高兴,也不敢继续抓着周家不放:

    “我这是替建华不值当,周诚找的女朋友怎么样?建华却在乡下被一个农村丫头给套牢了!”

    别以为她没看出来,上次请柳教授一家吃饭,让夏子毓过来搅局,就是王建华的主意。

    只不过亲儿子舍不得说,肯定全是夏子毓的错。

    王广平说夏子毓补习班的想法好,能帮上王建华,冉淑玉才硬生生把一口气忍下来。还说要见见夏子毓父母,结果夏子毓那边自己就退缩了。是拿乔还是没底气,冉淑玉不想探究,不用和乡巴佬相处,她乐得自在。

    “你懂什么,名牌大学和长得漂亮是优点,但找一个脑子聪明的,有见识有想法的,能帮上你儿子的更实在!”

    起码是现在,夏子毓还能帮上忙,王广平为什么不接受?

    建华一起,补习班就要在东、西两边再开新的补习点,仅仅是师院的学生参与进来还不够,如果京师大那边……王广平想要造势,又怕被别人察觉,跑来摘桃子。

    冉淑玉不吱声儿。

    名牌大学的难道脑子不聪明?

    同时满足名牌大学、漂亮和脑子聪明三个条件,再加上一个家世好,那才是最适合建华的!

    ……

    周国斌回家,曾嫂端水果的时候就说了,这是夏晓兰送来的。

    周国斌都一怔,再听了夏晓兰对关慧蛾说的话后,他就感叹:“这个女孩儿办事的确大气。”

    就瞧夏晓兰说的那些话,就是个心宽的。

    世界上的事就是如此矛盾,要求一个年轻女孩儿处处以男友或丈夫为尊,她必然是甘愿当一个小女人,当一个贤内助的性格,觉得经营好一个家庭比自己去奋斗事业更重要。但一心扑在家庭上的女同志,往往又心思比较敏感,因为她接触的人每天变化不大,见识的天地也就家庭这么巴掌大的地方,遇事就会多想……想要两者完美融合,做梦还差不多。

    &n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bsp;   找个心思多的,不如找个心胸舒朗性格大方的,什么样的人好相处难道周国斌不知道吗?

    夏晓兰现在拿出了态度,周家还能怎么办,只能看是不是做的和说的一样。

    关慧蛾闷闷的,又说起今天碰到冉淑玉的事:

    “一眼看见,我都没认出是她,以前多讲究个人,现在衣着朴素,看着怪可怜的。”

    夏晓兰的私事,周诚肯定没和家里说过。

    包括周国斌也不知道。

    但周国斌知道周诚上次打听过王广平复职的事,周国斌也对王广平有三分留心,听见关慧蛾还在那里同情冉淑玉,他赶紧给关慧蛾打预防针:“王广平现在返城复职了,工作落实在教育部,和正清成了同事,两人不在一个司。王广平这人以前在工作中就有点计较,现在是大哥占着他从前的职务……别的不说,返城复职的干部,都是补齐了工资的,冉同志衣着朴素是思想觉悟高,绝对不是你想的日子过不下去。”

    就王广平的级别,怎么也要补发三四万的工资。

    冉淑玉穿的朴素,或许是下放时候吃了苦,现在思想觉悟提高,经济宽裕也不改节俭的作风。

    或许是别有目的,故意这样穿的。

    周国斌就是要给关慧蛾提一声醒,让她不要先入为主去同情冉淑玉。

    关慧蛾点头:“我和她本来也不熟,在路上她先招呼,那我能目不斜视走过去?”

    冉淑玉就算刻意卖惨,也轮不到她关慧蛾可怜呀。

    周国斌一说,关慧蛾就知道,以后要离这家人远一点。工作的事大家都听国家安排,周家是不欠谁,可王广平两口子心里到底是咋样的,人心隔肚皮,关慧蛾也怕惹麻烦!

    ……

    从周诚家离开,夏晓兰还觉得事情挺玄幻。

    可仔细一想也说得通,周诚都认识王建华,关慧蛾认识冉淑玉不是理所应当吗?

    只是以前王家人下放,周家和王家没有机会往来。现在王广平复职,可不是要重新建立点私人友谊么。夏晓兰没法反对关慧蛾的人际关系,这事儿就不归她管,冉淑玉要在周家出入,夏晓兰仔细想想也没啥了不起——不就是王建华、夏子毓之间的那点破事儿么,该心虚的不是夏晓兰!

    夏晓兰回学校,给周诚写了封信,就去图书馆自习。直到傍晚才去食堂吃饭,回寝室的时候看见宁雪在用钥匙开305寝室的门。

    “宁雪,你回来了!”

    她找了宁雪两天呢,可算逮着了机会。

    宁雪不想多管闲事,但夏晓兰端着个饭盒就站在旁边盯着她,宁雪也不能装作看不见。

    夏晓兰想谈“军训优秀毕业生”的事?

    宁雪把东西放下,夏晓兰果然还在门口等着。

    “夏同学,你是不是找我有事?”

    夏晓兰瞧瞧楼道,现在上自学和在外面玩儿的都回来了,她不想和宁雪的谈话闹得满城风雨。

    “我能和你谈谈吗?我们去操场,边走边聊怎么样?”

 468:来自天才的嫌弃(3更)

    夏晓兰和宁雪单独走一块儿,倒是难得一见。

    两人并不亲密,甚至是争“军训优秀毕业生”的对手,宁雪忽然主动退出评选,也就是放假,不然肯定早已在学生间引起热议。

    “宁雪同学,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

    宁雪这性格,要让她主动说话,可能转10圈操场都没答案,夏晓兰也干净利落的不兜圈子。

    宁雪也是干脆人,“你想问我为什么退出‘军训优等生’评选吧?不关你的事,我只是觉得没意思,我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在这种没意义的事上。”

    评优、拿奖?

    得看拿什么奖。

    什么新生代表、三好学生,对宁雪来说都是浪费她的时间。

    如果学校非要找她,宁雪都是能躲就躲。就像作为“新生代表”讲话,她也是替季江源擦屁股,季江源根本不了解国内的情况,还像在美国时那样随心所欲,“新生代表”是学校的信任,季江源却直愣愣的拒绝!

    夏晓兰被学霸的霸气给惊呆:

    “什么样的奖,才是有意义的?”

    宁雪一笑,“你说呢。”

    夏晓兰其实是知道的,眼前这个女孩儿,可是建筑大师宁彦凡的孙女。

    对宁雪来说,有意义的奖,只能是和“建筑”相关了!

    夏晓兰是为了以后经营才学建筑,宁雪可能是为了梦想,或者某种信念在学建筑……夏晓兰心思太杂,做不到这种程度,但她很认可宁雪的纯粹。

    纯粹的宁雪同学说话也很直接:

    “我之前好像对你有点误会,我以为你舍本求末,明明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却要把天赋浪费在无关要紧的地方。这点我要向你道歉,其他地方我对你并没有意见,你在我心里就和其他同学一样。”

    宁雪没有说谎。

    她对其他同学就是冷漠,这种冷漠被藏在“礼貌”之下。

    对“天才”来说,不需要在乎普通人的想法。

    夏晓兰在建筑上有没有天赋宁雪不知道,她就知道夏晓兰绝对不是笨蛋。

    但也不足以让宁雪视之为对手,特别是在“建筑”上,夏晓兰要学的基本功还太多!如果不是因为季江源,宁雪不会刻意关注到夏晓兰,不会有“嫌弃”的想法。现在这个想法解除了,宁雪自然又将夏晓兰划到了“其他同学”的类别里。

    她来操场,是解释自己之前的态度。

    解释清楚了,她以后对待其他同学什么态度,对待夏晓兰也会同样。

    宁雪说完就走,夏晓兰站在操场上怀疑了一会儿人生。

    现在的小姑娘也太厉害了吧?

    夏晓兰动不动就被教做人。

    在她重生前的世界,有宁彦凡,必然也有宁雪。只是宁雪不仅和她前世差着岁数,夏晓兰上辈子也没考上华清,竟一点都不知道这女孩儿将来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必然是不凡的,不凡到什么地步?

    原来宁雪态度有异,竟然是这种原因,她就说嘛,宁雪看她的眼神,和上辈子专业老师知道她要放弃学了四年所学当销售员时一模一样!

    那不仅是嫌弃,是恨铁不成钢。

    夏晓兰被一个不到20岁的小姑娘给“恨铁不成钢”她觉得这感觉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太怪异。

    “宁雪就是这样的性格,她对你没什么恶意。”

    一个声音忽然冒出来,吓了夏晓兰一跳。

    “季江源,你躲起来干什么?”

    季江源从树荫里走出来,他也很无奈,有时候喜欢在安静处思考,每次都要知道一些别人的秘密。上次是看见夏晓兰和周诚,这次又听见夏晓兰和宁雪的谈话,季江源觉得他和夏晓兰可能真有点华国人爱说的“缘分”。

    “不要这么惊讶,ok?是我先到地方,你们要停在我面前说话,还要怪我偷听吗?夏晓兰同学,我站出来是觉得‘偷听’不太礼貌!”

    上次周诚和夏晓兰在接吻,季江源认为应该非礼勿视,直到被周诚叫破行踪才现身。

    这次夏晓兰在怀疑人生,季江源觉得自己可以替她解解惑。

    绅士就该替女孩儿解决麻烦,特别是漂亮的女孩儿!

    季江源说的理所当然,夏晓兰其实也并不是生气,她现在对宁雪很好奇:

    “你和宁雪认识吧,不仅是认识,应该还挺熟。”

    宁雪对谁都不关心,却知道季江源的情况。军训的时候季江源三人在林子里呆太久,宁雪还劝夏晓兰不要去找。夏晓兰根本不关心季江源是否在营地,宁雪却是关心的……世界真奇妙,再硬邦邦,再冷漠的女孩儿,心里都有一个柔软的存在。

    夏晓兰之前不确定宁雪关注的人是季江源还是熊柏岩,现在季江源自己站出来,就全说得通啦!

    季江源举双手投降:

    “华清的女生太聪明,超过我的想象!我和宁雪是认识,我家和宁家甚至算世交,只不过我和宁雪很多年没联系,她高二暑假来美国,我们才重续友谊。”

    说到“重续友谊”,季江源有些勉强。

    他对宁雪是敬而远之的,就是因为宁雪的个性。宁雪在以“天才”的标准要求她自己,甚至以同样的标准要求她的朋友——如果她真正有朋友的话。而季江源却只当自己是一个普通人,虽然他的sat分数完全能申请东北部的名校,季江源仍然不觉得自己能被称之为天才。

    一个普通人,要和宁雪那样的“天才”做朋友是很痛苦的。

    因为双方世交的关系,他还不得不硬着头皮和宁雪当朋友,季江源本能的抗拒。

    但他自己对宁雪敬而远之,却不愿意别人误会宁雪,季江源站出来解释了一番:

    “我觉得宁雪一开始可能把你当天才了,或许是因为你的高考分数,或许是别的。而你在学校引起的一切和学业无关的讨论,都被宁雪认为是浪费天赋,她才会生气……”

    “然后,她发现我其实是个普通人,不值得她注意了?”

    宁雪同学,是不想和普通人竞争什么“军训优秀生”,才主动退出了?

    看着季江源的表情,夏晓兰知道自己猜对了。

    事情没有多复杂,是她想的太复杂——好吧,知道自己不是天才,但被“天才”嫌弃,夏晓兰还是觉得心情很复杂!

    她被一个20岁不到的小姑娘嫌弃了。

    这个小姑娘高考比她多4分,是全国高考状元。

    这个小姑娘漠视一切普通人,只和天才当朋友。

    ——以上理由加起来,也不能让夏晓兰能心平气和接受自己被天才嫌弃啊!

 469:打造普通人的盔甲(4更)

    夏晓兰脸上的愤慨实在太明显。

    “你要想开一点,天才和咱们是不太一样……”

    亏得夏晓兰之前还觉得季江源情商高,听听这说的是什么话!

    “季同学,我要回去看书了,你慢慢逛操场吧!”

    夏晓兰走的很痛快,季江源脸上的表情变得玩味。挺好玩儿的,这是生气把她归为“普通人”里?唉,夏晓兰同学真是不识好人心,当天才有什么好的,当普通人多快乐?

    天才不能失败。

    天才没有空谈恋爱!

    如果宁雪今晚给的刺激,要让夏晓兰同学往天才方向奋斗,那就太无趣了啊。

    季江源唉声叹气的走回寝室。

    他以为,夏晓兰会学宁雪一样,抛弃一切虚名的影响,要在专业领域和宁雪拼杀。

    第二天,出乎季江源的意料,他却听到了夏晓兰代表建筑系,和其他竞选人高调争夺军训优秀毕业生的消息……季江源愣了半天,哈哈大笑。

    宁雪一番话,这是起了反作用?

    也是,宁雪是个心智很坚定的人。

    夏晓兰瞧着也不好糊弄,不会随便因为别人的两句话就改变主意。

    季江源回国最深的感触就是,国内的学生比美国更有拼劲儿,可能是物资的匮乏,让国内的学生能更专注在学业上。一个十几岁的美国学生,肯定在享受校园生活,只有极少部分人才会清晰规划自己的未来。而同龄的国内学生,却知道高考能改变命运,知道考上大学能脱离农业户口,从此端上“铁饭碗”。

    ……

    被天才给嫌弃了,夏晓兰是有触动的。

    但这触动不至于让她一夜间就“大彻大悟”。

    她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她和宁雪要走的是不同的路。

    宁雪这样的天之骄女,完全不用考虑别的,专心埋头在专业领域深造以求突破即可。

    夏晓兰却不行啊,她没有一个叫“宁彦凡”的爷爷,金钱给她的安全感,比建筑专业带给她的安全感更甚。甚至那些宁雪认为是虚名的麻烦事——夏晓兰不能拒绝,宁雪觉得是虚名,是因为宁雪已经拥有了更实际的名声,可以特立独行,不用顾忌别人的感受,周围的人甚至会自动给宁雪的特立独行美化。

    夏晓兰呢?

    她需要用“虚名”来证明自己,把她从乱糟糟的流言中拯救。

    她也想随心所欲的在华清大学生活,不用顾忌别人的看法,想吃什么,想穿什么,不用降低自己的标准!

    但不是现在。

    这是她的目标,等她证明了自己的时候,才是有更大自由之时。她得先证明自己是个优秀的人,不是用“高考分数”说话,这玩意儿不能当一辈子的通行证。

    宁雪退出评选,夏晓兰反而积极参与。

    她积极和系里的老师接洽,系里的老师对她态度自然很亲切,老师让她去配合演讲,夏晓兰不吝惜面子,和系里老师再三确认演讲稿,一路和其他系的竞选人拼杀,最后竟然真的叫她拿到了这个“军训优秀毕业生”的称号!

    有奖状,有奖杯,并无奖金。

    此时,已经是一周过去。

    夏晓兰这一周,除了上课,都在忙这一件事。

    “请客,必须要请客!”

    “食堂吃一顿!”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 夏晓兰鄙视了室友,没有奖金的,岂不是要叫她自己掏钱请客。

    苏静大叫:“夏晓兰,你现在越来越抠门儿了!”

    “我这叫不脱离群众!”

    “我替晓兰请客吧,我申请的助学金下来了。”

    老大杨永红笑呵呵开口。

    她整天都是高高兴兴的,难得见她有情绪低落之时。华清的学生补助分为几个档次,最低是5元,最高是22元。杨永红家庭困难,成功申请了次一档的助学金,每月领取20元。第一个的助学金已经发给杨永红,她觉得自己请寝室同学吃一顿还是能承认的。

    这种每月都有的助学金是所有学生都能申请的。

    然而只有家庭经济难以负担学生在学校的生活开支,才会批准。

    像苏静和吕燕这样的京城人,家里并不困难的,都会自觉不申请。

    307寝室,只有杨永红和黄薇薇申请了,核实家庭条件后,也都申请成功。

    夏晓兰是农村户口,她进校要是装穷,肯定也能申请到助学金……但这样做,夏晓兰觉得太恶心了,她不缺这个钱,这不是奖学金,是国家补贴贫困学生的,占这种便宜不会发财,却会影响别的人申请。

    “老大,我从来没听过还能替人请客的,苏静的阴谋达成了,我同意请客。”

    杨永红太实在,夏晓兰只能选择自己跳进“陷阱”。

    请客吃什么呢?

    周末香山的枫叶正红,苏静提议307寝室来一场秋游。

    她还搞了一份秋游计划,上面写着“交通工具为自行车;早上7点出发,早餐在食堂自行解决;午餐由夏晓兰同学慷慨赞助(标准不得低于每人两个包子,肉馅的);下午4点从香山返回……”

    “补充一句,每个人携带画具,秋游的目的是完成一幅香山速写!”

    夏晓兰的提议,得到一致认可。

    速写是大家周一要教的作业,能在香山完成当然最好。

    “小六,你这个军训优秀毕业生没白拿,思想觉悟又提高了。”

    苏静摇头晃脑的,拿开桌子上的书,取出一封信:“今天我在传达室看见的,顺便给你带回来,这是谁写的信?”

    苏静拿的,就是周诚的信。

    夏晓兰抢过来藏在身后,“这还用问呀,你吃了谁的卤鸡?”

    要不要公布周诚的身份,夏晓兰也仔细想过。

    她要是不拿这个军训优秀毕业生吧,说了也就说了。现在争一口气,奖拿到了,再说出来好像哪里怪怪的,尽管她知道周诚是绝对没有帮忙。

    那别人不知道呀。

    这就是夏晓兰要争这些“虚名”的原因,她要用一次次认可,给自己打造一副刀枪不入的盔甲!

    卤鸡的来源一直是307寝室没有解决的悬案,夏晓兰不惧各种“严刑逼供”,坚决不公布男友的身份。周诚给夏晓兰的信,信封上落款是“z”,307寝室都称他是神秘浪漫的“z先生”。

    周诚在信里,让夏晓兰不用着急还他那两万块钱,他已经要决定结束和康伟合作的香烟生意,现在手上会留着一大笔资金,询问夏晓兰是不是都要买成房子。

    浪漫的z先生?

    分明是炫富的z先生!

    买房,她一定要尽快在京城买到一处房产。看来,她需要再去找一找伍行长,谈一谈购买国债券支援国家建设的事儿了!

 470:互利互惠的帮助(加31)

    国人对置业是有执念的。

    夏晓兰也不能免俗。

    自己住也好,投资也好,当她手里同样有一笔钱,而京城的房子便宜的好像一颗颗大白菜,叫嚣着快来趁便宜拔走它们,快来捡便宜啊——夏晓兰不能无动于衷。

    香山的红叶很美。

    她自我感觉速写作业也完成的不错,心思都飘到了京城的买房上。

    从香山回来才下午四点,夏晓兰骑着自行车又跑到存钱的支行分理处。

    “夏同学!”

    瞧见她来,马柜员就热情洋溢。

    夏晓兰估计这事儿马柜员的人脉不够,就撇开他直接还找伍行长。马柜员的委屈,夏晓兰只当看不见,她不是来银行找人唠嗑,不是找人吹捧的,她是来办事儿的啊,当然要找有能力的伍行长。

    伍行长还以为她是来问那一批书。

    价值15000元的图书,是该来问一问,伍行长都以为夏晓兰早就回来,可有钱的女同志就是沉得住气,国庆节到现在都过了一周了。

    说实话,他看夏晓兰还怪面善的。

    不过人家妙龄女孩儿,他不可能一直盯着看。

    “夏同学,新华书店那边说了,你要的那批书在豫南都抽调准备好了,随时都能送去安庆……你看这书怎么送过去,有没有要求?”

    这么快就把所有书都准备好了?

    伍行长办事就是快,夏晓兰越发觉得找伍行长帮忙找找房源再正确不过!

    书怎么送去?

    用车拉到安庆县一中就行了啊。

    “您什么意思,我没太听懂。”

    “捐书嘛,新华书店可以配合夏同学搞一搞捐赠仪式,你人虽然在京城上学,他们包管热热闹闹帮你把书送到安庆县一中!”

    为学校捐了一万多块的图书,大把的撒票子,不在乎钱多半就是图名了。

    要多为客户着想嘛,伍行长心思细腻,再说这种仪式他也轻车驾熟,信手拈来,套路多到能把夏晓兰说到微怔。真是不管什么年代都有聪明人,夏晓兰没觉得自己走普通人的路有啥错,现在就更能感受到大团结开路的好处——没钱买什么国债券,不买国债券,伍行长这么忙的人,才不会花时候和夏晓兰扯淡!

    “捐赠仪式就不用了,您确认今天就可以送书?那我借银行的电话,给安庆那边说一声吧,让他们派人接收就行。”

    这个小要求,很合理嘛。

    这是撒钱还不要名的好同学,伍行长的眼神慈爱:这样思想先进的同学,才是销售国债券的目标客户。

    电话一层层转接啊,好不容易打到安庆一中,等孙校长接电话都是半个小时后。

    孙校长跑的上气不接下气,隔着听筒都能听见孙校长在大喘气。

    夏晓兰就想笑:

    “校长,您这接电话受累了。”

    ……

    “不累不累,哎,我们都高兴着你能打电话回来呢!”

    孙校长没说假话。

    他身边的确是围着一圈人。

    本来是叫他接电话,可安庆县一中的老师们大多和孙校长住同一栋楼,一说夏晓兰从京城打电话回来,稀里哗啦的,好几个老师都跟着孙校长跑到办公室。

    夏晓兰不是领导,不是大人物,她就是从安庆走出去的学生。

    谁让她总是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给人惊喜,一直让县一中的老师们感到骄傲呢!

    虽然已经隔了好些天,县一中的老师们还没激动完,都想问问夏晓兰天安门庆典的事。夏晓兰就把自己军训完,选进华清仪仗队的事说了下,至于站位啊和镜头特写,都是巧合……孙校长不太相信,用眼神对周围几个老师示意:晓兰同学一向都是这么谦虚的。

    孙校长问了好半天各种问题,听说夏晓兰在华清一切都顺利,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老师同学都好相处,教学的水平高,她自己也逐渐感受到建筑专业的魅力,孙校长更是欣慰。

    直到夏晓兰说自己打电话回来,是提醒下学校这边接收她托人送来的图书。

    “你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呢?图书馆还在修,不着急的……好好好,书今天会送来?我一定让人验收。”

    几十本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致被他们看好的学生,也在惦记着学校的发展。孙校长感慨万千,在嘱咐夏晓兰一番后,才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

    “这捐的几十本书,晓兰同学一定是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挤出来的,这份心意,比书本身更珍贵啊!”

    知道夏晓兰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穷,但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学生在外面当个体户能赚多少钱?孙校长也没往什么万元户身上想,那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夏晓兰说一批书,他估计是几十本。

    想到一本书也要几块钱,几十本书再便宜也要二三百,这年头谁家的钱会多到花不完,还不是晓兰同学从自己的用度里省下来的。

    孙校长的说法,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其实刚才大家都想和夏晓兰说说话,孙校长霸占着听筒不肯放,从京城打电话回安庆,电话费也不便宜,大家也都忍住了。先入为主认定“一批书”只有几十本,等新华书店的人把书送到,让孙校长签收时——孙校长拿着钢笔都不敢签字。

    “同志,麻烦您再说一遍,一共多少本书?”

    “4362本。”

    怎么可能是4000多本!

    “全是新书吗?”

    书店的人比孙校长更激动,“全新的,从书库里一本本照着书单凑出来的,绝对没有摆在书架上被人翻看过,怎么不是全新的了?为了凑齐这批书,我们豫南省的所有分店都在翻书库,还有几十本是外地调来的……”

    哪一本是旧的了?

    上面一发话,下面跑断腿,居然还被人怀疑。不能生气,捐赠这批书的人还不晓得是啥来路呢,不能和这个高中校长生气,深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