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诚是什么人,季江源无法评价。

    反正算是一个男人。

    他只要把救了季江源三人的事曝光,那华清的学生就不会觉得周教官枪法马马虎虎了,但周诚没有这样做,在罚跑20圈后替他们瞒了下来。没有人知道周诚曾经救了三个学生,军训结束,那些不知道真相的男生,可能还觉得周诚水平很一般呢!

    周诚不图这名声,季江源就信对方不会因为一个军训优秀毕业生徇私。

    宁雪好像周身都在冒着冷意:

    “季江源,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只是想找你确认下一些事,也想请你收敛一下自己的行为,你的热情浪漫,如果用在夏晓兰身上,只怕同学们对她的误会更深!”

    季江源愣在原地。

    宁雪为什么这样生气?

    ……

    国庆狂欢的喜悦还没散去。

    第二天一早,夏晓兰就被系里老师叫过去谈话:

    “晓兰同学,你知道这一次军训优秀毕业生,你是部队那边报来的候选人之一吗?另一个候选人是宁雪同学,而她在今天早上,主动要求退出这项选举……”

    老师一边说,一边打量夏晓兰的表情。

    夏晓兰一脸茫然。

    怎么回事儿,宁雪为啥忽然退出了?

 463:银行的服务精神(4更)

    系里老师的疑问,夏晓兰也解释不了。

    军训让她和宁雪说过话,但宁雪性格比较清冷,夏晓兰根本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也就是说,宁雪忽然自动退出,建筑系只剩下她一根独苗苗去和别的系竞争。夏晓兰倒是不怕竞争,她也想搞清楚宁雪的意图。

    国庆节有3天假,宁雪是京城人,早上主动和系里说退出“军训优秀毕业生”竞选,就自己回家了。像夏晓兰这样家在外地才会呆在学校,她在305寝室怎么可能找得到宁雪?

    夏晓兰一直没想通。

    夏晓兰只能先把这事儿给按下。

    系里的老师也不是为难她,相反还鼓励了她不少,给她灌了很久的鸡汤才放她出办公室。

    让她不要太在意一时的评价,只要认真做好自己的事,她在华清就不会虚度光阴,将来一定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自然会有公正的评价——老师用的原话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言辞恳切,夏晓兰喝了这碗鸡汤还觉得挺温暖。

    那也没办法,这些流言是各种巧合,学校总不能发个通知,让同学们不要私下里议论吧?

    那样的话,才会搞得大家越发议论的停不下来。

    时间会淡化很多事,夏晓兰用新的形象,覆盖原本那种断章取义的旧形象,流言就会慢慢消散。

    夏晓兰真诚的感谢了老师。

    国庆还剩2天假呢,她该怎么安排?

    部队暂时是不能去了。

    要不去一趟周家?

    夏晓兰想了想,还是先去银行一趟。

    华清园里的有邮政储蓄所,华清的师生有什么储蓄汇款业务都喜欢在这里办,华清发下来的新生手册上也写着,“学生可以把暂时不用和可以节约下来的生活费储蓄起来,既安全又志愿了国家的建设”,卖运动服赚的这笔钱,夏晓兰按理说可以存在华清园里的邮政储蓄所,取用都方便……但这是一笔十几万的“巨款”,夏晓兰不想在学校节外生枝,早就和陈锡良说过,汇款就汇工商银行。

    否则一个学生,在学校的邮政储蓄所里有存款十几万,她要怎么和周围的人解释?

    还嫌流言蜚语不够多呀。

    夏晓兰老老实实的到了海淀区的一家工行取款。

    她身上穿的就是和陈锡良合作订的运动服,长袖的正适合10月的天气。现在穿运动服的人多着呢,陈锡良和夏晓兰的3万套运动服根本不算什么,两人是把市场占领不完的,今年的体育热潮,真的让全国都在风靡运动装。

    一个漂亮的,学生气息的女孩儿来取钱。

    是取生活费吧?

    夏晓兰摇摇头,“取电汇单上的所有余额。”

    柜员看清楚电汇单,数了好几遍,163000元。

    是不是小数点忘记了,是1630元?虽然对学生的生活费来说是多了点,对比起16万,那也能接受呀!

    “没有错,就是这么多。”

    “你还是学生吧,哪儿来这么多钱?”

    柜员的疑问,夏晓兰没法回答,“电汇单是真的吗?”

    “是的。”

    “那我能对上密码,能不能取钱?”

    “能……”

    夏晓兰不说话,笑眯眯看着柜员,那就取呗,哪有这么多话。

    这里是银行,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又不是派出所,这些问题她是可以不回答的。

    她临时要取这么多钱,惊动这个小支行的经理。人家不是质疑这么多钱,经理是吸储的。十几万的存款,留在他们支行多好呀,这么大个客户为什么要放跑?

    夏晓兰说自己取钱有用,经理笑眯眯的回道:

    “那您说说,有什么事儿是我们办不到的?”

    夏晓兰其实想把给安庆县一中捐书的事办了。她不想直接汇钱回去,孙校长等人的人品她倒是相信,就是一大笔钱,老师们说不定会瞎想,直接把书送回去就好了。

    银行的人办事好像真的方便些。

    夏晓兰说自己想买一批书,但她不知道书目。

    “那能冒昧问一句,这个购书总额大概在多少钱呢?”

    “先买10000元的吧。”

    “您帮学校采购的?”

    “算是吧。”

    经理怎么猜测的夏晓兰不管,反正她被留在了支行的办公室喝茶。也不知道经理是怎么办到的,过了不到两个小时,给夏晓兰搞到了一份新华书店的书单,没有电脑查询,但她可以照着厚厚的单子,看书名选书。

    带着书单来的,还有新华书店的一个工作人员。

    “主要是想买哪方面的书?”

    “给高中生看的吧,适合放在高中图书馆的。”

    “那就是文学类,哲学类,和一些教辅怎么样?”

    得,这才是专业人呢。

    夏晓兰不敢小觑别人,说话也客客气气起来。她还详细说了下,是给县城一所高中图书馆的,书尽量要多,是不是精装没关系,10000元能买越多有用的书,当然越好!

    一边勾书单,一边噼里啪啦拨弄着算盘。

    10000元,给夏晓兰选了三千本书,内容对高中生来说简直包罗万象,夏晓兰不得不叹服专业人士的本事。让她自己选,都不可能比这选的更好。

    叫夏晓兰亲自去新华书店挑,她会把眼睛挑花。

    “其实还有一些书,也适合高中生看……”

    这人欲言又止的,还给夏晓兰看了点一部分书目。

    “您就说一共要多少钱吧。”

    “超不过15000元,这些图书完全可以武装好一所县城中学了。”

    “那就照您选的给我开单,都买了。”

    夏晓兰要求把书送到豫南省安庆县,工作人员还挺诧异呢,“一定要从京城寄过去吗?您是伍行长介绍的大客户,我们把书单确定下来,可以让豫南那边的店直接配货的。”

    1984年的服务业好不好?

    夏晓兰之前以为是不好的。

    她现在感受到,其实80年代也有贴心到极致的服务。

    异地配送算什么,人家内部的关系网就在那里,豫南一家新华书店配不齐,整个省那么多家新华书店总会配齐的。如果全省新华书店都找不到书……一定是不在书目上的“禁书”。

    伍行长全程都笑呵呵的:

    “夏同志还满意吧?这种小事,我们是能解决的嘛!”

    夏晓兰被伍行长笑的头皮发麻:“您就说吧,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夏同志,是这样的,我们也有上面派发的任务,银行的工作不好干啊,您能不能买点国债产品?”

 464:买国债的都是VIP!(加29)

    国债产品?

    是国债券吧!

    伍经理,哦,或者说伍行长,人家不是为那十几万折腰的人。

    咋说都是海淀区的一个支行,存钱取钱的,还见得少吗?有的单位要到发工资的时候,那是上百万的取款。

    不一样的是,那是公家的钱,夏晓兰这个却是私人的!

    伍行长没有开玩笑,他真的要被国债券任务给逼疯了。上级给下级摊派任务,单位的职工必须要买,很多人都不愿意买。银行更惨,除了内部认购,还要负责向储户推荐购买。

    一听说几年后才会兑换,储户都掉头就跑,有这个钱,存定期多好!

    利息高,还安全,买什么国债券。

    伍行长愁的睡不着觉,逮着任何一个大客户,他都玩了命的推销。

    这些任务不可能让银行员工全部内部认购的,大家的工资都要过日子的,没有那么多钱。

    夏晓兰有钱呀,刚刚还买了15000元的图书,伍行长在旁边可听明白了,这不是代学校购书,这是捐书给一个县城高中。捐书啊,家里翻出来几本旧书就很慷慨了,一下子买了15000元的新书,伍行长搞不懂有钱人的想法。

    有一点伍行长是知道的,错过眼前这个年轻大方的有钱人,再抓住一个善良的冤大头不容易。

    夏晓兰被伍行长一提醒,才想来现在还有国债券可以倒腾。不过84年买国债券,好像太早了点,用正价买也不划算,她记得要到88年,国家才开放国债券的交易。国债券绝对是有赚头的,这一行,可是诞生了股市“杨百万”那样的传奇人物。

    但赚钱不是现在,也不是正价买入。

    她买十几万的国债券等着4年后升值?

    疯了吧,这十几万留在手里,多倒腾几次,到88年的时候,她都甩杨百万多远了。

    但是伍行长真的太热情了。

    态度十分谦卑。

    夏晓兰最终买了3000元的国债券,才走出支行的大门。

    她真的是当支援国家建设了,这3000元在短期内真的没办法见利。伍行长摸着自己的小心脏,眼里闪着水光,能卖出去3000元也是好的,他一开始的最低目标是1000元。

    1000元以下的,就不用伍行长出马,那是分派给柜员的任务。

    伍行长一下子解决了3000元的国债券任务,神清气爽,之前接待夏晓兰的柜员就惨兮兮了。

    “小马,人要机灵点!”

    小马想哭。

    他废那么多话干什么,管别人取多少钱呢,这么好忽悠,他要是卖出去3000元的国债券,解决几个月的任务指标了呢!

    伍行长和马柜员的心情,夏晓兰哪里会管呀。

    她跑了一趟银行,把捐书的事搞定,电汇单的钱也取了,暂时以活期模式存在支行的账户上。今天这3000元对夏晓兰来说并没有白花,她又想起了一样赚钱的途径。

    夏晓兰回到寝室就拿出笔记本记下来“国债券”。

    想了想,她在后面标注了“88”。

    她并不清楚国家是1988年几月份开放国债券交易的,如果想要买低卖高靠这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个赚钱,她最好在1987年的年底就开始动手。当然,到时候她不一定要亲自去倒腾,但有这个赚钱的商机,她还是要记下来的。

    夏晓兰的脑子并不是计算机,她为了避免自己遗忘,好多事她都会用自己才看得懂的方式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重生后越来越多的人和事将她的生活填满,上辈子一些细枝末节的事在遗忘。

    现在的生活过得这么充实,谁会一直怀念过去呀!

    夏晓兰就把一些大事给记下来,国债券这事儿她是真忘了。

    3000元让她想起了又一条赚钱的门道,也让她见识到了银行人员的强大关系网。她一直想要在京城买房,看现在周家的态度,她越发不想求周诚帮忙,不是和周诚生分,她是不想被周家人误会……如果能让伍行长帮忙牵线,夏晓兰觉得自己再买3000元的国债券也是行的。

    伍行长想必会很乐意吧?

    这钱比出中介费还划算,中介费都给中介公司赚了,这钱虽然买了国债券,却还是属于夏晓兰的。

    现在的银行领导真是太朴实可爱了。

    夏晓兰想自己该买个什么样的房子好呢。

    如果能搞到一块地,不用多大,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盖,那就更好了。

    冷静啊,毕业设计也是三四年后的事,现在去哪里搞地,根本不可能嘛!

    ……

    鹏城。

    汤宏恩反复将录像带看了好多遍。

    开头是越看越像。

    后面是越看又越陌生。

    汤宏恩为了这件事失眠了,然后他的老胃病就犯了!彭秘书着急的上火,司机小王嘴巴贱,说刘芬在鹏城。

    彭秘书还骂了小王一顿,“人家又不是领导的保姆!”

    虽然一般人是想和领导扯上关系,刘芬却不至于。彭秘书觉得夏晓兰心机深沉,对刘芬的印象却截然相反。之前汤宏恩犯病,刘芬帮忙做饭,却从来不在领导面前出现。彭秘书看得出来,这就是个老实本分的农村妇女。

    哪知汤宏恩听到了,却让小王去请刘芬来。

    “就说我有点问题想咨询刘芬同志,你态度一定要客气点,如果别人没有时间,或者有什么顾虑,你就不能勉强懂吗?”

    小王不懂,但小王知道听领导的吩咐。

    刘芬都要回商都了,却听说汤市长有请,刘芬瞬间很紧张。

    “汤市长这是……”

    刘勇也搞不懂,汤宏恩有问题咨询他外甥女晓兰吧,刘勇能理解,晓兰聪明嘛。

    咨询他妹妹阿芬?

    总不能问阿芬怎么种田吧!

    鹏城这边的人又不怎么种田,现在谁的心思也不在发展农业上啊。

    刘芬还是没办法拒绝领导的召见,主要是没那胆子。那村长叫她回去开个会,她敢不去?现在是市长叫她!

    汤宏恩态度倒是很和善,再次感谢了刘芬上次在他生病期间的帮助,接下来问的问题却让刘芬挺窘迫。

    “我知道你和晓兰同学的父亲离婚了,如果晓兰同学愿意,你会不会禁止她和她父亲接触?”

 465:领导的隐私(加30)

    这是个什么问题啊!

    刘芬从来没有人面临过这种问题。

    也不会有人在她面前提夏大军,自从这个男人在正月里失踪,刘芬越来越少想到他。人只有闲的无事才东想西想,刘芬现在日子过得充实,她也不是当初大河村被人欺负的农村妇女了。

    刘芬是见过市面的人。

    以前刘芳觉得自己是刘家混的最好的人,现在刘芬当初的刘芳差在哪里?

    京城刘芬去过了,逛过华清园呢。

    羊城她来过好几趟。

    特区也来过两次。

    可谓是走南闯北,自己能来羊城拿货,刘芬还怕什么?

    她怕那些不愿意想起的过去。

    怕今天的生活是一场梦。

    汤宏恩的问题,她很难答,因为她没有想过!

    汤宏恩自己也觉得挺不好意思,他这个问题显然在为难别人。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和异性没有什么来往,除了刘芬以外,他更不认识什么离婚的女人。

    问出口就后悔了,汤宏恩觉得自己在欺负老实人,他本不该犯这种错误。

    “抱歉,这个问题是我思虑不周,我不该……”

    “汤先生,您让我想一想。”

    刘芬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觉得自己早晚要想,夏大军只是失踪,又不是死了。万一哪天这人就出现在她们母女俩面前呢?

    她肯定不想再和夏大军走到一起。

    男人喝醉酒就打老婆,在农村里好像很多人觉得天经地义,从农村到省城,刘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根本不是这样!

    别的不说,就说胡永才和他老婆,刘芬最熟悉的一对夫妻。

    胡永才在商都市委招待所干采购,拿到钱肯定比他老婆多,但他回家敢和老婆大小声吗?别说动手,就是无端骂两句,他老婆都会和他对着干。于奶奶说的,男人和女人对家庭付出是一样辛苦,女人又不是当牛当马的卖给婆家,男人凭啥抬手就打?

    那就是旧社会,于奶奶家里买来的小丫鬟们,无端打骂,也是要和主人离心的。

    “人有思想,人不是畜生,连畜生都会记仇,人要是记吃不记打,活该被人欺负死!”

    刘芬想法和以前不一样了。

    她接触的人和环境在变,她自己肯定也在变。

    她好像慢慢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汤先生,如果晓兰她爸再回来,我自己会离他远远的,也不乐意让晓兰和他来往……晓兰听不听我的不晓得,但我自己是这样想。”

    刘芬的语气很坚定。

    夏大军只是对她不好,刘芬就自己离他远远就行。

    可夏大军对晓兰不好!

    夏大军疼夏子毓更胜过亲女儿,眼下晓兰出息了,他又要跑来认女儿?

    就算老实如刘芬,也会满心的愤慨,反问一句凭什么啊!

    晓兰撞破了脑袋,躺在床上没人救,奄奄一息的时候,夏大军在哪里?后来修河堤回来,她等着夏大军替晓兰出头……夏大军又是咋做的!

    刘芬越想越愤慨,汤宏恩的心情也挺沉重。

    汤宏恩问刘芬原因,刘芬就随便说了两件事,然后总结归纳出一句: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他没有尽到当爹的责任!”

    这话以前刘芬是说不出来的,平时也在看书,人在学习中进步啊。

    汤宏恩的心是彻底沉了。

    这就是离婚女人的想法?

    汤宏恩一沉默,两人之间的气氛就很凝重。刘芬不是没话找话的人,要想让她活跃气氛怎么可能?汤宏恩一抬头就看见刘芬一脸忐忑,唉,自己这是做什么,把刘芬同志给吓着了!汤宏恩表情严肃时比较吓人,所谓“上位者”的气势,有时真的会让身边的人不敢说话。

    汤宏恩不近人情的时候,连刘天全那样的香港老板都不敢往前凑。

    “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严肃,其实就是我个人的私事,咨询下你的想法,因为我一时心急就冒失了,但绝对没有不尊重刘芬同志的意思……这么说吧,我现在的情况可能和你前夫比较像,我想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你们女同志的想法。”

    知道了,却不是什么好结果。

    汤宏恩耐心解释两句,因为刘芬是帮忙的,他干嘛把别人吓到?

    刘芬懵懂不解,后来忽然反应过来,汤市长的情况和夏大军比较像,也就是说汤市长也离婚了?!

    大领导猛然把这种隐私告诉她,刘芬也不知道要咋办!

    汤宏恩其实没多想。

    他是领导,那也不代表在群众面前要高高在上,刘芬又不是替他工作的人,不是他的下属,他贸然问了别人的私事儿,顺嘴把自己的私事说出来不是挺正常吗?

    是一种平等的尊重!

    刘芬纠结半天,知道了大领导的私事她很忐忑。

    而且汤宏恩是处在离婚男人的立场,她刚才说的话好像也不太对?

    汤宏恩让小王开车,送刘芬回去,刘芬临出门终于憋出来一句:

    “汤先生,你打老婆吗?”

    “……不打。”

    “那你疼孩子吗?”

    汤宏恩苦笑着点头,“心里疼,没有疼的机会。”

    刘芬松了口气,“那情况不一样,你前……前妻不会阻止你和孩子接触的。”

    说到前妻这俩字,刘芬压力好大啊,没想到大领导和小老百姓一样也会遇到婚姻不顺。

    ……

    国庆最后一天,宁雪同学还没返校。

    夏晓兰也不好再拖,她买了点水果去周诚家。

    上次有周诚带着,她很容易就进了大院。这次她自己来,就又登记又盘问的,她记得周诚家的门牌号也没用,那不能随便一个陌生人来都能跑领导家堵人了?

    夏晓兰都想把东西放在警卫室,周诚家的曾阿姨出来,就把夏晓兰给带回去了。

    “夏小姐,你坐,我给你倒杯水。”

    曾嫂跑前前后的,夏晓兰怪不好意思。

    今天虽然还是国庆假,可像周国斌那样的大忙人,又哪会真正有完整假期。周国斌忙,关慧蛾也没比丈夫好多少,今天单位临时有事又把她给叫回去处理。

    所以,这趟来,就不用面对周诚父母了?

    别说夏总怂,她不想和关慧蛾再有争执,毕竟两人上次谈的不怎么样。

    夏晓兰坐了一会儿就要走,曾嫂非叫她留下来吃午饭,夏晓兰好不容易出门,关慧蛾正和一个中年女人说着话往家走,两方就撞上了!

 466:前所未有的尴尬(1更)

    关慧蛾一愣。

    她身边的中年女人一见个如此漂亮的大姑娘从周家出来,也是轻轻呀了一声:

    “瞧我,都几年没见过你家里人了,这谁呀?”

    “关阿姨,我来看看您和叔叔。”

    夏晓兰一副要走的模样,关慧蛾也不知道说啥好。

    人家还等着她介绍呢,要说夏晓兰是谁?算了,主动跑到周家家,可见还没和周诚说分手呢。

    “怎么不吃了饭走?淑玉,这是周诚的对象晓兰,晓兰,这个叫冉阿姨。”

    “冉阿姨好。”

    夏晓兰也松了口气,周诚妈妈的涵养一直很好,这种时候要是不承认她身份,夏总也会尴尬。

    冉淑玉?

    这名字挺熟的。

    冉淑玉也在看夏晓兰,端详了一会儿,忽然扭头对关慧蛾说道:“我说看着眼熟呢,她前天参加了天安门庆典的仪仗队吧?站第一排那个姑娘,我和广平都说姑娘长得漂亮,没想到世界太小,居然是周诚的对象,你家周诚可真会找!”

    夏晓兰一下子反应过来。

    冉淑玉和王广平?

    王建华的亲妈啊!

    世界可真是小,冉淑玉看着比关慧蛾老,穿着也普通,夏晓兰一开始真没往那里想。现在再一看,眉宇间确实有几分是遗传给了王建华的。“前男友”的妈,和现男友的妈妈不但认识,还一块儿从外面回来,夏晓兰见多识广,也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见她愣了愣,关慧蛾只当夏晓兰在想上次的事儿。

    说实话,夏晓兰可能和周诚不太合适,但这姑娘本身是挑不出毛病的。长得漂亮,名校生,也不缩头缩脑小家子气,就算这样偶遇了冉淑玉,也不给周家丢人。冉淑玉说了这番话,夏晓兰的存在就是给周家长脸呢。

    冉淑玉的语气很诚恳,她是真的觉得周诚找对象有眼光,可比她家建华强多了嘛!

    就是因为冉淑玉的真诚,关慧蛾才心情复杂。

    夏晓兰给周诚当女朋友,周诚是有面子的。

    “这都是他们年轻人的事,孩子长大了你我还能管呀?晓兰的确是很优秀,是周诚还要更努力。”

    关慧蛾是自谦,这自谦极为给夏晓兰面子了。

    她递了梯子,夏晓兰当然要赶紧接住,关慧蛾找夏晓兰“谈话”那是私下里的事儿,现在则是一致对外。夏晓兰也不需要侃侃而谈,她只要配合着微笑就行了。

    因为遇到关慧蛾和冉淑玉回来,夏晓兰又被从门口给“请”了回去。

    曾嫂挺高兴:“您可回来了,晓兰在这里坐了会儿,放下东西就要回去,叫她吃饭都不肯。”

    东西不值钱,主要是有这份心。

    冉淑玉羡慕的要命,“晓兰是华清大学的吧,前天走的是华清的仪仗队。”

    “是华清的,学的建筑。”

    “那可比我家建华强,那孩子是被我和他爸给耽误了……”

    冉淑玉话说到一半就打住,关慧蛾也不知道怎么接话。

    王广平复职后,大家不住同一个地方。从前倒是当过邻居,那时候关慧蛾和冉淑玉关系也不是特别好,主要是周国斌和王广平政见并不同。王广平下放一晃

    166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都好些年,关慧蛾在路上碰见冉淑玉,冉淑玉把她叫住,她没把冉淑玉认出来!

    冉淑玉和从前相比变化太大了,本来年纪就比关慧蛾大几岁,在农场过得苦,如今起码大了关慧蛾十多岁。

    从前关系虽然不算亲密,老邻居见面,还是要叙叙旧的。

    关慧蛾客气两句,让冉淑玉来家里坐坐,冉淑玉真的跟着来,这才和夏晓兰遇上。

    夏晓兰如今就处在如此尴尬的境地。

    “前男友”他妈,将夏晓兰各种夸上天。关慧蛾也不可能在外人面前塌台,只能配合冉淑玉说这个话题。夏晓兰想,她该不该主动和关慧蛾说一声,看冉淑玉这样,似乎很想和周家恢复走动。

    谁也不是傻子。

    原本王广平下放前和周国斌职务差不多,耽误这几年,再恢复工作按照的是原来的等级。

    这些年,周国斌可没有原地踏步,现在他不仅比王广平职务高,也比教育部更有分量……冉淑玉是积极和从前的熟人恢复走动,不然她哪会厚着脸皮跟着关慧蛾回家,还逮住夏晓兰猛夸。

    这顿饭吃的“宾主尽欢”,对夏晓兰来说简直是人生的奇幻经历前三名。

    等冉淑玉终于告辞了,夏晓兰也要自己面对关慧蛾。

    “阿姨,我和周诚谈了一下,您的意见提的很对,但我觉得这些矛盾并不是无法解决的,我和周诚暂时不会分手。今天我不是来和您叫板的,周诚在部队不能经常回来,我来看看您和叔叔……以后我可能经常会过来,家里缺什么东西了,您告诉我一声,千万别和我太客气。”

    年轻人给家里添置东西,是周诚该做的。

    周诚把绝大数精力,包括他的人身自由都给了国家,小家没法兼顾,夏晓兰这个当女朋友的就得帮他操心着。

    她以前觉得不用和周诚家人关系很亲密,现在想想也是逃避责任。

    夏晓兰态度自然,关慧蛾也不会说什么难听话。

    等她走了,关慧蛾看她提来的东西,不过是些水果。东西不贵重,但夏晓兰没说错,周诚平时回家太少,周家的确冷冷清清的。

    关慧蛾以为自己会很生气。

    好像又没那么生气。夏晓兰的态度太坦然,说和周诚商量,就绝对只是“商量”,而不是去周诚面前告状。

    ……

    冉淑玉离开周诚,晚上王广平回来,她就抱怨了几句:

    “以前一个院的,周国斌他老婆你还记得吧?现在周国斌水涨船高,他老婆关慧蛾也抖起来了,人家早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