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也并不算特别严重的事情,肖敏虽然手头紧,但是手里头持有的是“优质资产”,所谓优质资产,是指一些套现很快的东西,比如说现在炒的很火的店铺,还有京市那一套带着院子的小房子,这些都是非常容易套现的,按照方慧茹的说法,过完年之后的这波疯涨完了以后,要想在京市找到一套好一点的四合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房子贵的时候反而更多人买。
  对于这一点肖敏也颇有一些庆幸,没有想到这房子买的这么值当。
  “不行的话就把咱们家小院挂出去卖吧,我妈妈说那房子起码涨了一万。”
  “不卖。”陈小军摇摇头:“这房子是你喜欢的,咱们以后万一要去京市咱们起码有个落脚的地方,这个房子绝对不能卖,你也别着急,我砖厂那边资金是充足的,实在不行我想想办法,总之房子你不许卖,卖掉了以后就别提往后回京市的事情了。”
  他知道肖敏重视京市的那一套房子,这也是她在京市唯一一个留得住的东西,这房子他是断断不会给她卖掉的,于是拉长了脸重申:“别打房子的主意,也不许你跟妈提起要卖房子的事情,我说过我有办法。”
  男人还是越沉淀越有味道,肖敏想起来曾今两人同学的时候,青涩的陈小军甚至连话都不敢跟她说一句,这样的男人竟然跑回家直接跟他奶奶提,要娶那个隔壁村的“黑五类”,肖敏当时连陈小军是谁都不知道。
  后来媒人来说叨,两人见面以后她才知道原来就是那个每次看到她都害羞的不行的大男孩,当时就觉得这个人非常好玩。
  肖敏眨巴眨巴眼睛,看着陈小军,突然凑过来,在他有着浅浅的胡渣的下巴上面轻轻啄了一口。
  她眼睛如一汪春水一样,让人禁不住心池荡漾。
  陈小军突入起来的靠近她,滚烫的手臂从她腋下穿过一直往上圈住了她的胳膊,一个很是亲密的姿势。
  两人除了夫妻生活中甜蜜的那时刻,还很少在生活中这样表达过自己的情感,陈小军是,肖敏也是。
  嫁给这样的男人让她觉得心安。
  陈小军突然说:“你还记得不记得当年在池塘底下挖出来的东西。”
  是银子,家里还有十几斤重的银子,还有那一块玉原石,且不说那几块银板子的价值,就那块翡翠,郑双双都说过至少能卖好几万,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价格,这几年翡翠价格涨了不少,那块玉原石的价格肯定也水涨船高。
  “实在不行就把银子折现,没有那么艰难,你要相信自己,专卖店开张了以后,一定会有好的成绩的。”
  “要是我成了败家娘们怎么办?”
  “怎么办?”陈小军突然把媳妇打横抱起:“败家媳妇就要钱债肉偿。”


第150章 
  自从陈小军给媳妇交了个底,肖敏就有了干活的底气,重新把精力放在店铺装修这方面来。
  团队单她也不是没有,县城的银行看上了她家设计的服装很时尚,找她订购了一批员工春秋和夏季制服,这批单子虽然没有以前学校做校服的那么大批量,但是胜在利润还可观。
  过年以后把以前的三班倒调整成了两班制度,工人刚开始还不太适应,毕竟这样一来就少了一些工资,但是时间久了觉得这种上班的作息也挺好,以前倒零点班的时候非常痛苦,现在最晚的一班十一点钟也都下班了,回到家虽然也很晚才能睡觉,但是比凌晨还在单位上班要好得多。
  也有不少工人现在都习惯了倒两班,甚至跟陈大嫂商量以后还是上两班比较好。
  挣钱是重要,但是这些年下来上三班倒累计到人身上的毛病也是不少,晚睡会要人命,晚上不睡到了年纪还真的扛不住,更何况服装厂还有不少年轻小姑娘,因为熬夜长了一脸的痘痘,现在想想虽然工资是少了一些,但是有时间照顾家里,也有时间相看对象,钱是赚不完的,这样想来心里平衡了许多,甚至一点都不怀念三班倒时候的“高薪”。
  既然这样人力成本就少了许多,比之以前一个月的工资要少发了30%。
  肖敏原本估计的这两万块钱在最差的情况下只能撑下来四个月,结果因为慢慢有小规模的团单进来,加上人力成本少了不少,肖敏的厂子意外的度过了一场危机。
  而新风厂就没那么幸运了。
  原本陈湘南去的时候把自己吹的天上有,地下无的,其实说白了她在肖敏厂子里面做事就不是很细心,管理经验就更加没有了,她进去的时候胡吹海吹一通,倒是真的把肖敏厂子里面的那一套依样画葫芦搬过来用。
  刚开始新风厂的人却是觉得她有点本事,更何况她还从中作梗,趁着肖敏不在,半路上截走了肖敏厂子里面的两个大单子,新风厂的老板一高兴,就许诺了她一个车间主任的职位。
  从女工一跃成为了车间主任,陈湘南确实也风光了几天。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湘南的毛病也就慢慢展现出来了,首先她对管理的认知就是个皮毛,压根就没有搞懂肖敏厂子里面管理的精髓,时间久了就发现肖敏厂子里面很多东西都是新风厂学习不来的。
  再就是陈湘南本身也是做事毛毛躁躁的人,要她管好自己都难,怎么管理好别人?
  一来二去,给学校交去的第一批校服就出了问题,这个问题还不小,车间里面把校服的尺码给弄错了,做小了整整一个号!
  这要是做大了学校也就忍了,做小了怎么成,孩子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都是要穿校服的,不说指望你校服能穿十年八年的,至少要能管个三年吧,这衣服本身大家就是按照大一码的尺寸往上面报的。
  结果新风厂交货的时候整整又小了一码,把管后勤的副校长给看傻了。
  不仅是校服尺码小了的问题,从做工上来讲新风厂做出来的东西就跟肖敏厂子里面的东西质量没办法比,人家出来的走线也好,线头也好,都是非常标准的,但是新风厂做出来的衣服走线走的不是很走心也就罢了,怎么衣服的线头也这么多!
  当时新风厂为了截走肖敏的单子,用的方法也不是很光明磊落,他们直接抛出来降低10%的价格,硬是把这批单子给截走了。
  本身大批量团单的利润就很低了,新风厂这一下子降低了10%,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的利润点给做掉了。
  这个时候陈湘南站出来说她有办法。
  她知道校服一向偏向于做大一些,不如每一件做小一点点,而且校服的设计是有蓝白相间的图样的,用的也就是两种颜色的布,如果说把设计图案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把裁剪下来零零碎碎的布头都利用上,本来是一个很环保的设计方案。
  但是错就错在,本身肖敏厂里面的设计图纸是符合最佳审美的一张图纸,陈湘南偷走了这个图纸做了微妙的变化,她自以为非常聪明,但是其实把衣服设计的精华给抹杀掉了,这样一来相当于从“卖家秀”变成了“买家秀”,拿到手的衣服也变了味道。
  “怎么是这样的衣服,陈主任,我记得当初你给我看设计图纸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风格,白色的花纹好像短了一大截,衣服怎么也感觉比正常的尺码要小。”
  “瞧您说的,当初给您的设计图纸就是这样的啊,你瞧瞧花纹的样式有没有变化,没有吧,赵校长您不做设计可能不知道,真正的设计图跟实物是有区别的。”陈湘南狡辩道。
  赵校长就是负责这一次采购的副校长,他负责后勤,也因此没少占学校便宜,当初新风厂为了抢单子,可是给他塞了红包的。
  所以陈湘南知道赵校长的这一番刁难不过是想要一点好处罢了,私底下便偷偷塞给他一沓厚厚的红包:“您也知道咱们厂里面的难处,学校这里一下子砍掉了一成,您这里……所以通融通融,再说了校服小一点不是也是好事情嘛,现在穿着也不是不合身啊,再说现在校服谁还穿三年,不到两年准给磨破了,到时候三年的采购变成两年,对您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啊。”
  赵副校长一想也是,说是尺码大了小了,不是特别懂行或者较真的人其实根本不懂,加上陈湘南这话确实是戳到了他心坎里面,校服这种大型采购,一次性就几百上千件,他拿到的提成可不少了,单单这次新风厂给他的回扣,就是他好几个月的工资。
  从他的角度上来说当然希望学校多采购几次才好,最好天天穿校服,不让孩子们穿其他的衣服。
  所以赵副校长装腔作势的打了几回官腔,也就把校服给签收了。
  等他走了以后,陈湘南很厌恶的看了一眼赵副校长离去的方向,嫌恶的骂了一句:“什么臭玩意儿。”她刚才给赵副校长钱的时候,明显感觉这个油腻老男人摸了一下她的手,真够恶心人的。
  陈梅梅讨好的跟她说道:“这批校服交出去了,厂长应该会很高兴吧,到时候说不定又要涨你的工资。”
  一想到涨工资,陈湘南觉得自己冒油的手都不油腻了,她从肖敏厂子跳到这边来,新风厂可是给她加到了一百二,不冲这个,现在她走出去谁不尊重的叫她一声“陈主任”,陈湘南觉得就为了这句“陈主任”,她被咸猪手摸了一把也值得了。
  ****
  “不好了不好了,陈主任,校服出了事情了。”
  “不好了不好了陈主任,国营商店那边退单了。”
  “完了,真的完了………”
  学校的校服出了事情是在春季广播体操大赛上面的事,这批校服虽然有一些轻微的改动,也没有原本的设计图好看,但是比原本的校服不知道要好看多少了,学生穿出去也是欣欣向荣的。
  赵副校长因此获得了不少好评,他自己也觉得颇为得意,本来对新风厂有点点不满的,现在看来新风厂做的东西又便宜,他们又很会做人,不比大河村的厂子做出来的东西差,他还得意洋洋的跟同去的好几个校长宣传了新风厂。
  内心还在窃喜,这要是帮新风厂做成了这笔生意,他也是要拿好处的,他不会给人白白的拉生意啊。
  问题就来了,起先二中的学生穿着这一身蓝白相间的衣服做广播体操却是是非常赏心悦目的事情,但是谁知道学生动作幅度过大,直接就把裤裆撕裂了。
  裤子破了的孩子还是站在太中央做操呢,顿时羞愧的无地自容。
  而台下也起来了一批喧哗声。
  台上的孩子虽然还在做操,但是动作也不像刚才那么好看了,整个队伍的和谐性已经被破坏掉了。
  这还不是最悲催的,谁知道第二个孩子的裤裆也破了,这就不是个人的问题了。
  “这衣服好看是好看啊,质量未免也太差了一点吧,这衣服是肖老师的厂子里面做出来的?”
  现在县里面很多学校买校服基本上都去肖敏厂子里面做,样式好看不说,质量也比较好,要说哪里不好,就是肖老师的厂子里面的价格要比外面稍微贵一些,不过人家肖老师厂子里面连剪线头都是专人剪的,走线也非常走心,价格贵一点也很正常,一分价钱一分货嘛。
  肖敏也在广播体操比赛的现场,一听这话嘴角就洋溢起来淡淡的笑出来。
  “不是,二中的校服可不是我们厂里做的,赵副校长你可要给我说一句公道话啊。”肖敏的话软绵绵的,但是落在赵副校长的耳朵里面分外的刺耳。
  这话里面意有所指,当初这个赵云坤暗示她要给点好处,被肖敏直接无视掉了,谁知道赵云坤还能折腾出这么一遭来,竟然毁了她的单子,去找新风厂做,现在那批校服布料还堆在库房里面呢,成本好几千块钱都回不来,不过肖敏倒是不急,二中不找她做校服,还有大把的学校愿意找她,她就不信个个学校都跟二中的副校长一样,是个见利忘义的主。
  赵云坤冷笑了两声,看着肖敏的方向不说话,但是脸上的颜色已经非常难看了。
  他是知道新风厂的校服走线不好,当初很多学生家长都反应过走线的问题,都被他压下来了,谁知道这事儿闹大了,新风厂的校服不仅仅是走线走的不直,布料竟然也是放了多年的陈积不了,边缘地带走线不好的话,直接就导致了裤裆接口处破裂的现象!
  “赵副校长,您倒是跟人解释解释,这校服是在哪里买的啊。”肖敏一字一句的说出来这些话,感觉她的语气里面都带着腾腾的杀气。
  她跟赵云坤之间的过节许多人都知道,赵云坤当初毁了肖敏的约,也没有赔钱,肖敏曾今去二中找过几次校长,这事都不了了之,现在她库房里面还有几千块钱的校服不了呢,当初赵云坤还笑她要把这些布料给吃了。
  现世果报,这还没几个月,二中的这批校服就出了事情。
  看见赵云坤不说话,之前跟肖敏关系比较好的几个校长就打趣道:“刚才赵副校长不是说了嘛,他找人家新风厂做的啊,我记得二中的校服年前不是招标给了肖老师厂里面做呢,怎么就换成新风厂了。”
  这事儿本来校长也说了赵云坤,肖敏的厂子招标是走正规流程了的,结果让赵云坤换成了新风厂,这事里面有没有猫腻,没有人比校长更清楚,这个时候偏偏赵云坤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这个时候就有几个跟肖敏关系比较好的校长出来说话:“刚才赵副校长还给新风厂做广告呢,现在看来新风厂的便宜货最好还是不要买啊,出了这样的事情谁也丢不起这个人是不是?”说着便对着赵云坤笑了笑,这笑容里面多少带着点幸灾乐祸的意思。
  城西小学的校长趁机说道:“县里面不是做了几家指定供应商可以让大家选择吗,我记得没有这个新风厂啊,新风厂是什么时候开始被赵副校长发掘出来的,咦,你们学校的校服的对线就很不对劲啊,是谁验收的啊,朱校长你要好好让你们的教职工反省反省,这衣服的对线就不对啊,别别扭扭的。”
  朱校长就是二中的校长,到这个时候脸皮也绷不住了,赵云坤这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了,私底下中饱私囊,经常把食堂的菜往家里运也就算了,怎么在这种大事情上面犯这种错误。
  赵副校长这事一下子就捅出去了,谁叫这事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曝光了的呢,不仅仅赵副校长遭了殃,就连二中校长朱校长的老脸都挂不住,他现在看着谁对他笑,都觉得是不是在讽刺他挖苦他……
  倒是有好几个学校开始跟肖敏谈校服的事情。
  肖敏本来是不太愿意接校服订单的,她本身对产品质量要求高,学校又要求物美价廉,这其实很难做到。
  但是为了消化厂里面的库存,她还是决定再接几个单子,好歹资金流总算是盘活了。
  这事儿发生完以后新风厂的好日子算是过到头了,好几家本来在跟新风厂接洽的单位也暂停了谈合作的事情。
  原先新风厂因为接了好几个大单子都黄了不说,也开始大量的裁员。
  不用说,陈湘南这种人应该是第一批被裁掉的。
  陈梅梅和跟着她一起过来新风厂的那些工人们,也跟着她倒了大霉,也被厂里给裁掉了。
  而这样的事情在第一批收货的国营商店也出现了,说好了同样的款式,新风厂便宜了一成,本来觉得是很大的利好,结果收到货的时候就发现跟原本肖敏厂子里面的质量不太一样。
  只是给国营商店的衣服没有糟糕到二中那么夸张,国营商店的采购主任还是收走了这批货。
  谁知道春季风潮一改,当初国营商店定做的这批衣服压根就不好卖,反而流行起来针织衫、蝙蝠衫、喇叭裤、健美裤,国营商店这帮子人只求保守跟稳妥,也过惯了票证时代当大爷的舒服日子,现在这衣服的款式不好谁愿意要啊,外面大把的衣服都可以买啊,而且都比国营商店便宜。
  “算了算了,咱们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怎么国营商店的衣服还是去年的款式。”
  “质量也不好价格还这么高,算了吧我也不是很喜欢这里的款,咱们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这一看看,就直接逛了出去。
  恰好肖敏的专卖店开业呢。
  “两件九折,三件八折,有空的过来看一看瞧一瞧,新款的春装上市了,针织衫、蝙蝠衫、喇叭裤、牛仔裤,件件都是今年的新款,新款上市咯,进来就有折扣咯,便宜卖啦便宜卖。”
  “瞧一瞧,看一看,看不了吃亏看不了上当,快点来看一看了,新店开业大酬宾,两件折扣了,婶子要不要进来瞧瞧,您孙女这么好看,穿上健美裤肯定好看,我们老板从省城进货过来的健美裤呢,电视上的人都穿着这个呢。”
  有趣的吆喝声音吸引了不少人往这里看。
  “这是什么店啊,那些小姑娘嘴里说的话还真是有意思,一套一套的。”
  “要不咱们过去看看,我也想看看是卖什么的。”
  “奶奶,这个健美裤真好看啊,我看见电视上的人也穿了。”
  “多少钱啊小姑娘,这个裤子不会短了吧。”
  “价格不贵就八块钱,这个健美裤是有弹力的,分大码小码,您孙女买小码就可以了,爱惜着穿,身高长到一米五以内都可以穿的,还能穿好几年呢,买两件可以打九折,三件八折,您进来看看,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的。”
  老太太出门就是怕忽悠,所以才会去国营商店这种明码标价的地方买衣服买东西,一听说这里也是明码标价,而且新店开张有折扣,眼睛一亮,这裤子确实是县城没有的款式,小孩子大人都喜欢:“这样吧,这个健美裤我要三条,一条小码的两条大码的,你算算多少钱。”
  “三八二十四,打八折就是十九块二,您说划算不划算,便宜不便宜啊,您再挑挑别的也行,店里面的东西三件以上加起来一起付款就是八折。”
  除了健美裤以外,还有爱美的小姑娘家家喜欢的红色的格子喇叭群,春裙的款式,要是初春天气穿,里面穿一条健美裤就可以保暖,要是天气热起来,里面不穿健美裤就行了,一群两穿。
  肖敏选的配色也非常漂亮,红色的喇叭裙很快就被人抢购一空,看来库房里面的货品根本就卖不了多久。
  当初肖敏怕资金链无法周转,订购的第一批货就不多,这样看来还要赶紧去进货才行。
  比起国营商店动辄就是十几块钱,几十块钱的衣服来说,肖敏这店里走的是平价风,衣服款式也是适合大众消费,走时尚定位的,价格自然是要比国营商店那种高高在上的单位要低很多,款式还要更贴近当下的流行和时尚,从早上开张的时候寥寥几个人,到现在店里面都挤的水泄不通,而且进来了就是买买买,一买就是三件以上!
  这还没有到关店的时候,健美裤跟喇叭裙就都没了,牛仔裤和针织衫的存货也不多,开业当天都卖完了。
  这是肖敏准备卖一个礼拜的存货啊。
  于是赶紧要去进货,肖敏自己家做的针织衫也卖的差不多,好在针织衫和牛仔裤是自己家做的,拿货也方便,她赶紧就从厂里面调货。
  一面安排调货,一面还要安排人去进货,带一些针织衫过去卖掉,然后买一些健美裤、喇叭裙回来。
  现在厂子里面生产的东西也比较集中款式,重点生产自己拿手的,健美裤这种弹性面料,厂里面做出来还是没有外面好,就在外面进货,这样一来产品的成本尽量压到最低值。


第151章 
  店里面的事情总算是告一段落,原本盘踞在厂里面职工心里的阴影也逐渐的散了去,那些跟着肖敏一起干,一起度过最困难时期的员工,肖敏不会忘记她们。
  现在厂里又置办了一批缝纫机,把原本安排调休的员工的工作时间也尽量安排上来,虽然说现在不上凌晨班,但是收入还跟以前一样。
  这下子大家都欢欢喜喜起来。
  八五年开始,城镇居民的收入又蹭蹭上涨,物价也开始飞涨,刺激了不少人的购物欲望。
  不仅仅是京市那种地方房价飞涨,就连县城里也开始卖起来“商品房”,这是初期概念中的商品房,跟后来的商品房没有什么不一样,县城一步步的在扩大中,随着城镇居民的增加,肖敏的服装店的生意比以前要更好了。
  与肖敏的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营商店的生意,翻过了年以后简直是一落千丈,如肖敏所预想的那样,国营商店的经营需要远远高于私营企业的成本,他们要负担退休职工的退休工资,这年头还没有社保这个说法,而且国营商店的职工工资,比一般私营店铺的工资要高很多。
  就这样还不算,国营厂在职工明显超出配额的情况下,每年还有大量的关系户被塞进来吃公粮。
  而且跟私营店里面漂亮且能说会道的小姑娘相比,国营商店的店员整天拉长着一张脸,让顾客也倒足了胃口。
  第一个月盘点下来,店里面的利润也计算了出来,整体利润都到了40%以上,比代加工的利润要高上许多,算完了这笔账,肖敏就开始做下一步的规划了。
  这样的店不仅仅要在新安开,以后还要在京市遍地开花。
  但是在进军大城市之前,首先要提高自己厂里面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大城市的消费者的需求不一样,随随便便去市里面、省城进一些他们没有看过的货就觉得新奇想买,京市的商品可是什么档次都有,玲琅满目,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也要比新安这边的消费者要高上很多。
  这期间孟年也给陈檬来了一封信,信里面说他妈妈恢复的情况挺好,已经可以开始做站立练习了,妈妈醒来以后孟建国就再也没有理由去找儿子了,就算是他现在反悔要儿子的抚养权,这个抚养权也不可能交到他的手里,毕竟从孟年一岁开始,独自承担抚养权的人是苏瑾一个人。
  至于苏梅情况更差了,子宫切除手术以后,孟建国对她也是嫌弃到不行,一个没有子宫的女人,在孟建国眼里就跟个男人没有区别,他看到苏梅就会觉得恶心。
  孟年还有个弟弟,是苏梅生的,这个孩子被苏梅教导的甚是乖巧,且不说他的乖巧是真是假,总之他在家里的人气和地位比孟年这个哥哥要高多了,现在外婆带着这个孩子,多次找到了苏瑾,想要苏瑾也给他牵牵线,好在电视圈发展一下,如果孟年的这个弟弟也进入影视圈拍戏赚钱,苏梅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但是这个要求被苏瑾拒绝了。
  孟年还在信里面说:“很快我就要去香港拍电影了,这是我第一次作为男主角拍电影,内心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忐忑,本来妈妈不太想要我去,但是这个电影是早就谈好了的,牵线人也是对我有恩的人,不能得罪,等到开学以后我就要去香港了,大概需要两个月才能回来,中间我会记得复习功课不掉队的,等我回来再跟你写信,此致敬礼。”
  小男孩的笔迹非常清秀,一字一句都很用心。
  陈檬想起来当初孟年为了给妈妈换一所好的医院,是有说过要去香港拍戏这回事,没有想到苏瑾醒来了他还是觉得把合约履行完,等孟年回来,也应该是期中考试前后了。
  她提笔给孟年回了信,要他在香港注意身体,有空的话多去外面走走扩宽视野增长见闻,至于她自己身边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妈妈决定要搬到县城来住了,我即将离开从小生活的地方,离开了爷爷奶奶,即将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面,我有点担心自己做的不好,又担心跟同学相处不来,有时候感觉睡觉都没有以前那么香甜,希望你换一个环境,也能够换一份心情,也希望你的妈妈能够早点醒过来。”
  转学,搬家,这些事情都是在肖敏的计划中紧罗密布的进行中的。
  陈檬即将就读的小学是县城最好的一完小,虽然现在小学基本上都没有“初小”跟“高小”之分,基本上都是“完小”,但是县城的一完小依然是县城最强劲的学校,里面就读的也都是县城机关单位的孩子,为了给陈檬排上这样一所学校,肖敏几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因为专卖店也就在县城最中心的地段,肖敏租的房子也在县城中心地带,有人劝她干脆在县城买一块地皮自己盖房子,肖敏心想既然都在京市买了房子,县城也就没有必要再搞房子了,她买下来那块店面也需要不少钱,最近厂里面在转型,现金流已经远远不如以前那么宽裕了。
  肖敏租的房子就在店面的上面,两室一厅的房子,住进去之前陈小军找人粉刷了一下,又空了一个月,从县城里面买来了一些新家具添置在里面,陈檬从没有住过楼房,刚开始觉得哪里都充满了新奇。
  楼房跟老家的房子不一样,以前在老家总是开着门,每天都有隔壁家的大人孩子串门子,非常热闹,但是住在楼房里面的人基本上都关着大门,也很少有过来串门子的,搬进来的时候隔壁家正在做饭,她就好奇的看了一眼,屋子里面装潢也很是一般,里面有好几个女孩子,摇篮里面还有个男孩子,蓬头垢面的女人在里面一边骂人一边收拾。
  也就是因为陈檬多看了一眼,对门的女人凶巴巴的对屋子里面的女孩说:“大妞,快去关门,大冬天的开着门做什么,你看看你怎么做事的,弟弟的尿布都湿了还不去换,养着你吃干饭的是不是。”
  对门那个叫大妞的女孩子约莫着跟陈檬差不多大,但是眼神中怯怯的,很紧张的站起来关门。
  然后传来了女人骂骂咧咧的声音。
  这种老式房子隔音都不太好,楼梯边上住着两户,要是对门吵吵闹闹的,这边也能听得到,陈小军皱了皱眉,示意陈檬先进去。
  陈檬看了一下屋子里面的布置,虽然不大但是很温馨,客厅里面的沙发是陈小军特意叫木匠打出来的沙发床,沙发上面是新式的海绵垫子,这种设计是陈小军当时在苏瑾家里看到了觉得不错,回来画图找木工给做出来的,拉出来就是一个床,到时候万一来了客人可以让客人住。
  卧室只有两个,陈小军跟肖敏当然占一间,陈檬要是再占一间,到时候沈间周末回来了就没有地方住了,所以陈小军跟肖敏商量着把小卧室自己住了,而主卧室隔成了两间同等大小的小隔间,尽量不要让孩子觉得不舒服。
  沈间来了以后说不必,反正他长期都住宿舍,他倒是喜欢后面的阳台,就让陈小军把小阳台给他改成了小隔间,里面放着一米宽的单人床,他长期住校,放寒暑假还要回大河村,只是偶尔会来这里住一下。
  这样陈檬还是住小房间,肖敏跟陈小军住大房间,至于陈檬的小房间除了简易的床人床,还摆了一个小衣柜,一个小书桌,就放得满满当当了。
  现在县城里面的房子并不好找,八零年代初许多单位都分了新房子,一般人是舍不得往外面出租的,她能够找到这么一间两房,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