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武器-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的专长是潜水,就仍然以此为业,安定了下来。可是鄱阳湖神秘事件,一直存在山下的心中,所以才有了一代传一代要把神户丸找出来的心愿。
官子比她的父亲能干,她的父亲在这件事上,可以说是一无所成,或许是由于太短命(不到五十岁)。官子却极其神通广大,她化了很多功夫,从事近代的鄱阳湖志研究,搜集了许多资料,给她在资料之中,发现有一个奇人在事后也关心过这件事。
这个奇人,就是白老大。
官子虽然知道有白老大其人,也知道白老大掌握著不少资料,可是要找到白老大,也还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她是如何找到白老大的呢?我和白素都自然而然向她提出了这个问题。
官子的神情有点迷惑:“我也正想说一说这件事的经过,请两位分析一下。”
官子说了之后,停了一下:“要从头说起──我在搜集资料时,曾求助于当地的县文史馆,在那里,收获并不多。一日和馆长闲谈,馆长忽然道:‘近几十年的鄱阳湖历史,可以说全在一个老人家的脑中,我曾很多次提议上级请这位老人家来当顾问,好好地充实一下近代鄱阳湖的资料,可惜上级认为没有必要,真是可惜。’我一听得这话,心中大喜,当时就有第六感──我的追寻,可以有大突破了!”
七、一个老妪
我觉得很奇怪:“难道一个县文史馆长也知道白老大其人?”
白素笑:“那‘老人家’自然不是爸,是另有其人。”
我怔了一怔,向官子望去,官子忙道:“是,我是先见到了这位老人家,通过了她,这才见到了白老爷子的。”
我咕哝了一句:“真复杂!”
官子道:“至今,我还不知道那老人家的身份。”
我大是惊讶──事情一桩接一桩,越来越有趣味。我道:“那又是甚么世外高人了?”
官子侧著头,想了一会:“文史馆长指点我去见她,说那是一位老婆婆,一个人隐居在湖上汊港之中的船上,行踪不明,神出鬼没,与外间几乎断绝接触。馆长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上了她,闲谈起来,才知道她对鄱阳湖附近的风云变幻,了若指掌,令馆长大是叹服,觉得她是活的历史,极宜派人把她所知的全都记录下来。
可惜上级不予重视,馆长前后也只见过她三次。
官子一听,这样的一个人,正是自己要找的,于是就雇了一艘船,没日没夜的在湖中寻找,虽然犹如大海捞针,但到了第二个月,居然就给她找到了。
官子在找到那隐居的老婆婆时,正是傍晚时分,暮春季节,在几株大柳树下,柳叶掩映之中,一艘陈旧的木船泊在旁边。官子的船靠近去qǐζǔü,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自岸上走来,手中提著鱼篓,鱼篓上是几扎菜蔬,还有一只大葫芦,看来很是沉重,想必是盛满了酒,看上去,真如图画中人一般。
那老妇人究竟有多大年纪,还说不上来,只见她走路之时,体态矫健,绝无老年人的龙踵,虽然隔得远,也可知那是一位世外高人。
那老婆婆来到了岸边,一伸手,拔开了下垂的柳枝,踏上了上船的跳板。
官子早已注意到了,那小船和岸上联系的一块跳板,又窄又薄,长为一丈五六,看来木色残旧,难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那老婆婆才一踏上去,官子心中便是一凛,一声“小心”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然而,那老婆婆却如履平地,在那跳板上稳稳地走著,一任那跳板颤悠悠地上下弹跳,她却已经轻轻松松的上了船。
这时,官子的船,船家早已停了桨,官子吩咐道:“船家,快划近去,我就是要见这位老人家!”
船家是个中年汉子,却把头摇得博浪鼓也似:“姑娘,这位老人家不喜别人打扰,我不能摇近去。”
官子呆了一呆:“那我有何方法可以见她?”
船家向岸上一指:“我送你上岸,你自己上船。”
官子心想,那又有何不可,忙道:“快!快!”
船家把船荡了开去,在离小船不远处靠了岸,让官子上了岸。
官子急急向小船走去,来到岸边,只见那老婆婆正在船边生起了一只炉子,正在煎鱼,官子来到跳板前,扬声道:“婆婆,我叫官子,从县文史馆来的,求见婆婆,是想讨教一些事,请婆婆准我上船。”
她语音清脆动听,和那婆婆相隔又不远,可是那婆婆却如同没有听到一样,只是慢条斯理地把鱼翻了一个身,洒上些盐花,又抽空喝了一口酒,动作悠闲之至。
官子连说了三遍,老婆婆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官子心中发急,就要踏上跳板去。谁知她才一举脚,那老婆婆忽然伸手,取起一根棍子来,在跳板的另一端敲了一下,那跳板竟然直翘了起来,打横落在船上,官子一脚几乎没有踏著。
这分明是拒绝之意了,官子行事颇有毅力,她就在岸边大声把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也不理那老婆婆是不是在听。
那老婆婆自始至终一点反应也没有,只是煎香了鱼,把鱼盛起,慢慢吃著。细细的鱼骨自她乾瘪的嘴中,纷纷落下,若不是自小吃惯多骨河鱼的行家,断难有这样的功夫。她根本不向官子看上一眼。
官子哀求道:“婆婆,我祖母也是中国人,我虽然未曾见过她老人家,但是听父亲说,祖母正是在鄱阳湖长大的,她未嫁我祖父之前,中国名字叫‘竹’。”
那老婆婆直到这时才徒然震动,刹那之间,满脸通红,像是鲠了鱼骨,好一会才平静下来,向官子望了过来。
她声音沙嘎,反问道:“竹?”
官子道:“是啊,我曾问父亲,难道中国人的名字只有一个字?父亲说,别人都不是,但祖母是,她没有姓,只有名,只是一个‘竹’字。”
那老婆婆拿起葫芦来,手却有点发抖,喝了几口酒之后,才抬起头来,道:“多说你……祖母的事给我听听。”
官子其时已看过了山下堤昭的记述,就把记述中有关的故事全说了出来,她所知的也不过如此──竹到了日本之后的事,就很是平淡,没有甚么值得说的了。
那老婆婆在官子说的时候,一声不发,只是一个劲儿在喝酒,酒香在春风之中飘来,中人欲醉。老婆婆的酒量也真好,等官子说完,一葫芦的酒也叫她喝了个精光,只见她定定地盯著湖水,如同泥塑牛雕一般。
官子叫了她很多声,她才缓缓的站了起来,到船尾解缆。官子一见她要走,大是著急,叫道:“我把甚么都告诉你了,你……你怎么仍不理我?”
那老婆婆解了缆,拿起一支长长的竹篙来,向岸上点了一点,湖面上起了一阵水圈,小船便穿过柳枝,荡了开去。官子再要叫时,那老婆婆已道:“我也不会再听你的话,我不能告诉你甚么,但却可以指点你一条明路,你去找一个人,他能告诉你许多。”
官子道:“那是何人?”
婆婆道:“其人姓白,人皆称白老大,他人在法国,你到了法国之后,先到云氏企业找穆秀珍去,她和我相识,请她带你去见白老大,保能见著。”
穆秀珍和我们关系很好,和白老大也相识,那老婆婆指的这条路,确然行得通。
官子又叫:“我见了……穆秀珍,却说是谁叫我来的?”
老婆婆不答,船又荡得远了些,官子大叫:“婆婆如何称呼?”
那婆婆道:“风烛残年之人,有何称呼,鄱阳湖中一老妪而已。”
说话之间,绿水荡漾,船已远去了,只剩下官子一人在岸上发呆。
官子说到这里,摊了摊手:“所以,我并不知那婆婆是甚么人。”
我道:“不对,你见了穆秀珍,她难道没问是谁叫你来的?”
官子道:“问了,我把情形一说,才说了几句,她就明白了,不必我再说下去,就带我去见白老爷子了。”
官子见到白老大,收获果然甚丰,但对于解决谜团,仍然没有多大用处。白老大便把球交到了我们手上,这便是官子来找我们的缘由。
我望向白素,道:“那鄱阳湖中一老妪,可是当年的金秀四嫂?”
白素道:“不会是,我听爸说过,四嫂金盆洗手之后,先是在上海耽了一阵,后来到了香港,再后来据说到了欧洲,也有说到了南美的,下落不明。当年的那些人,风流云散,四大金刚之中,竹到了日本,菊和竹一起失踪,梅嫁了一个好男人,成为国际知名的豪富夫人,只有兰留在当地没走。”
我“啊”地一声:“这老妇人是四大金刚中的兰。”
白素道:“最有可能是她──所以她也没有甚么可告诉官子的,她知道的情形,四嫂都曾向爸说过,她不愿再涉世事,所以支使官子去找爸。”
我吸了一口气:“对,兰、梅都不是关键人物,主要角色是竹和菊。”
官子道:“我祖母早已过世了。”
说到这里,我们的意见一致──关键人物是菊,如果能找到菊,谜团可望解开。
可是矛盾的是,菊本身就是谜团中的人物,她是整个谜团的一部分,也是当年神秘失踪者之一,却又到哪里找她去?
官子望著我,我摊手道:“真是不知该如何著手才好,这事──”
说到这里,我陡然想起石亚玉来。
石亚玉先官子而来,谈的也是鄱阳湖神秘事件,他说他搜集了许多资料,正准备大规模地和美国方面合作,进行探索。
只不过他误会了我曾在《水晶宫》这个故事中叙述过的成吉思汗墓,和一批当时殉葬,却一直在海底岩洞之中生活下来的人,是鄱阳湖底的事,以为神户丸和那些潜水员是被那批人弄走了。
虽然我一再向他解释他弄错了,但是看来,他未必相信。不论如何,他探索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
而且,和他合作的,不但有美国的专家,还有当地的政府,要比官子一个人独立进行,方便得多了。
所以,我作了一个手势:“事情很好,在官子来之前,就有一个叫石亚玉的人来找我。”
我望向官子,官子点了点头:“我听说过这位考古学家,他和美国公司组成了搜寻队,也是要找出神户丸的下落。”
我道:“你和他联络过?”
官子点头:“可是他神秘兮兮的,不肯说甚么。”
我忙道:“你没有把你祖父的记述给他看吧?”
官子笑:“当然没有,这是家传之秘,岂是随便可以给人看的。”
这小姑娘不但人机灵,嘴也很甜,我道:“不但不能给他看记述,连白老大提供的资料,也不能轻易透露给他。”
白素对我的话表示不同意:“常言道:待人以诚。你想要从人家那里得到资料,自己却不肯把资料给人,那怎么行?”
官子忙道:“也不是不给,看有适当的时机,才可以互相交换。把行情打听清楚了,这才不吃亏。”
我早看出官子精灵,闻言大是赞赏,心想:这种心思,红绫是决不会有的,固然由于红绫是“野人”出身,但天生性格也起决定作用。
我道:“正是如此,我去和他联络──若是他真有新发现,自然最好。若是他所知的还不如我们,那我们就先在一旁冷眼旁观。”
官子拍手:“好,就依计行事。”
白素看著我们摇头,感叹道:“人心险诈,莫过于此!”
我道:“他们的行动,目的是为了某种利益,我们则是为了解决神秘谜团,道不同不相为谋,略用策略正是智者所为。”
白素微笑不语,我拿起电话,和石亚玉联络,劈头就责备他:“你还说要探索神户丸之谜,有一个关键人物来找过你,却叫你拒之门外!”
石亚玉大吃一惊:“有这等事么?那是甚么人?”
我把官子的身份说了,石亚玉顿足道:“那个日本小姑娘?唉,我怎知她是山下堤昭的孙女,唉,我真的不知道!”
我向白素和官子望了一眼,向电话道:“你也知道山下堤昭其人?”
石亚玉道:“当然知道──当年三十六个潜水员的名单我都有──那小姑娘处可有甚么资料?卫先生,我的资料是三十六人全部失踪,怎么又冒出一个山下堤昭的孙女来,要是冒充的,我们可得老猫烧须了。”
我道:“你少说废话,你那里有多少资料?”
石亚玉倒也不是百分之一百“老实”,他迟疑了一下,才道:“很多!”
我闷哼一声:“很多?多到甚么程度,不会多到有山下堤昭的记述吧?”
这时,我知道石亚玉知道的不少,自然也要抛出一些我这方面所有的去吸引他才是。
果然,他一听,连声音都先颤了:“甚么?山下堤昭的……记述……那内容是甚么?这……太珍贵了。”
我道:“带著你所有的资料,速来我处,保证你一日所得,胜过你十年探索。”
石亚玉大声道:“得令!”
我放下了电话:“他很快就会来,官子,你要决定是不是参加他的搜寻团。”
官子的神情很是犹豫,难以决定,红绫一拍心口:“你要是怕一个人受欺侮,我和你一起去!”
官子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参加了一个搜寻团,好像……好像有违我祖父的遗命。”
我呆了一呆:“怎么会,你祖父的遗命,不就是要把神户丸找出来么?”
官子叹了一声:“这只是其一,他还有深藏心底的一个愿望──”
白素笑道:“我知道了,他的秘密心愿是,要弄清楚当年竹是在甚么样的情形下捉了他的──这一点,竹一直没有说,也就一直成了他的心病!”
白素一边说,官子就一直点头。
我道:“那也不矛盾,官子参加搜寻团总有好处,要是能找出了神户丸和潜水队失踪的原因,那第二个问题,也就有了迎刃而解的契机了。”
官子侧头想了一想:“说得是,当然,最主要的是这石教授掌握了些甚么。”
说话之间,门铃响起,石亚玉来得很快,红绫一声“来了”,扑向门,打开了门。门外那人一步跨进,却一把将开门的红绫抱了个结实。
这一下子,当真是意外之极,我只看到红绫用力一挣,但竟然没有挣脱,这更是惊上加惊──红绫力大无穷,叫人抱住了挣不脱,这可是骇人之事。
就在这时,我仍未看清抱著红绫的是谁,红绫已发出了宏亮之极的欢呼声来,来人也同时呼叫。虽然只是两个人在出声,可是声音就像是千万人在呐喊一般,惊天动地,震得通屋子都是嗡嗡的声响。
在欢呼声中,红绫叫道:“外公!”
来人也已叫道:“好女娃,外公快抱你不住了!”
在他们出声之前,我已经看到了一头银发,当然知道是白老大到了。
这一下,真是又惊又喜,眼看白素已箭一般的射了过去,三代人搂成了一团。
那头鹰居然也凑热闹,在三人头上,扑翅不已。
闹了好一会,白老大才牵著白素和红绫的手,向我道:“可曾欺侮小姑娘?”
我笑道:“没有,不过小姑娘要做的事,却是难以下手得很,眼下有一个现成的机会是──”
我迅速地把石亚玉要组团去找神户丸的事,说了一遍。
白老大吸了一口气:“先请他们去找,我要去见一个人──”
白素立即接口:“爸何必亲自出马。”
白老大“嘿”地一声:“你知道我要去找谁?”
我笑道:“令嫒的推理能力,号称全球第一,当然料得中。”
白老大道:“连我也不知要找的人究竟是谁,你怎可能知?”
白素微笑:“我猜那人是菊,是不是?”
白老大鼓掌:“好!好!算给你猜中了,官子在鄱阳湖见过的那老妇人,不是兰,就是菊。如果是菊,那就更好,但只怕八成是兰。”
白老大的这番话,不明情由者听了,自是莫名其妙,但我们都了然──我们自己也曾为此分析过。
白素道:“若是兰,你去找她就没有用,她当年和四嫂在一起,也不会有新的资料提供。”
白老大叹了一声:“四嫂和梅、兰一直对竹、菊的下落不明,耿耿于怀,以为她们当了逃兵,现在有了竹的下落,应该让她们知道。我不知金秀的生死下落,但相信她若还在人世,和兰一定有联络,去告诉她一声,也好了了她们的一桩心愿。”
我摇头:“其实不用了。一来,竹不但是‘逃兵’,而且还跟了一个日本人,那是‘降敌’,更不能得到她们的原谅。二来,官子已告诉了那老妇人关于竹的事,她们应早已知道了。”
白老大皱著眉,他年事已高,眉毛又白又长,但仍不失威严,他想了一会,长叹数声:“说起来,其实我还是再想见金秀一次,因为当年的事,还是有许多疑团。”
白素道:“疑团太多了,能解决疑团的人,除了竹就是菊,除她们两人之外,无人能解。”
我补充道:“菊能解疑团,也只是我们的猜测,竹则肯定知道关键性的秘密,只可惜她把这个秘密带到了九泉之下。”
白老大向官子望去:“你有没有检查过你祖母的遗物?或许她也有甚么记述之类留下来。”
官子摇头:“我父亲早已做过了──他连祖母生前所穿的鞋子,都一只一只剖开来检查过。”
我不禁有点骇然,官子的父亲很短命,只怕也和一直想探索到那秘密有关──人在太过于热切地希望达到某种目的时,心理和情绪都会反常地不稳定,自然不是健康长寿之道。
白老大一摊手:“你们进行你们的,我要去见见那鄱阳湖畔一老妪。”
他说走就走,只在向门口走去时,伸手在红绫的头上轻拍了两下。他到了门口,才打开门,就看到门外的石亚玉正待按铃。
石亚玉陡然见到一个身材魁伟,白发白须白眉的老人,出现在面前,吓得倒退了一步,几乎跌倒。白老大也不理他,身子略侧,掠起一股风,就走远了。
石亚玉仍呆了半响,我走过去把他带了进来:“刚才那老人家是我岳父。”
石亚玉“哦哦”连声,这才定过神来:“山下堤昭的孙女在哪里?”
官子大声道:“山下官子在,请石教授多多指教!”
石亚玉望向官子,双眼睁得极大,疾声问道:“当年三十六固潜水员,何以只有你祖父一人生还?”
官子道:“石教授,还有三十五人不能证明他们已死亡,所以,‘一人生还’这说法不能成立!”
石亚玉怔了一怔,连声道:“是,是,是我措词不当,何以……何以三十六人只有他一个人……”
石亚玉迟疑了一阵,仍然不知道该如何措词,我道:“你该问,何以只有他一人没有失踪。”
石亚玉苦笑:“然而在记录上,他也是失了踪的。”
官子道:“据我所知,他回到日本之后,曾几次想和海军部联络,回复自己的身分。可是战后混乱,档案资料散佚不齐,竟连他调去鄱阳湖的资料也没有──”
石亚玉插言道:“是,当年这次调动,属于绝顶机密,根本没有文件留下来,所有人员都还当是在原服役的舰只上──”
官子道:“是啊,原舰只早已沉入海底,舰上的官员,自然也当作阵亡了。”
我点头:“这种情形,在战后不算少见。教授,先听听你掌握了甚么资料。”
八、任务的性质
石亚玉却坚持:“我想先知道山下堤昭如何可以成为例外。”
看来,他这样坚持,还是有点不相信官子的身份。
官子向我望来,我想了一想,道:“先让我知道你究竟掌握了甚么资料。”
石亚玉有一个极短暂的时间,现出了颇为为难的神情,但是他立即下了决心:“好,但是我要对资料的来源保密。”
我和白素互望了一眼,白素道:“那要以不妨碍资料的正确性为原则。”
石亚玉道:“当然。当然。”
他把带来的一只公文箱放到了桌上,打开,是一具手提型的电脑。
他迅速地按著键钮,我留意到他先按动了十二位数字的密码。
然后,他吸了一口气:“基本上,资料是一组日本军本部的绝密文件,这份文件是手写的,注明只有一份,所有阅读过的人都必须在阅后签字,交回。在这份文件上签了字的,一共是十七人,请看。”
石亚玉一面说,一面操作著电脑,电脑的荧屏上,出现了“绝对机密”的警告字样和“绝对机密文件阅读守则”,和石亚玉所说的一样。
接下来,便是十七个人的签名,我一个一个的看下去,看一个吸一口气──这些名字全是当时叱吒风云,不可一世,妄图征服世界的日本军政首脑,这些人现在当然全已死了,我也不必把他们的名字一一例举。
石亚玉道:“请看文件的内容。”
他再操作,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帝国的取胜计划:把日本国土扩大,离开四岛,全面扩展到中国。”
我呆了一呆,日本军国主义者有此野心,并不是甚么秘密,尤其是在败象已呈之时,日本本土受到了严重的攻击时,更有“放弃本土,进驻中国”的主张。
但这种计划当然不可能实行。日本侵略中国,在最兴盛的时期,虽然占领了中国不少国土,但是中国的反抗力量,从未也没有停止过。
日本侵略者若是真的放弃本土,全力进驻中国,那么,唯一的结果是日本军队全部葬身在中国的反抗浪潮之中。以为藉此可以把日本从四个小岛转为一个大国,那实在是一个妄想。
可是当我再看下去时,却吓了一跳,那一个标题是:“全部消灭中国人口可行性之探讨。”
我呆了一呆,刹那之间,全身发热,双手不禁紧握住了拳。
“全部消灭中国人口!”
竟有这种灭绝人性的探讨,真他妈的天良丧尽,残暴之极了!
可是转眼之间,我就全身轻松,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不论文件上所使用的字眼是多么严肃骇人,但只要略想一想,就可以知道那是绝无可能之事,那只不过是神经病者的梦呓,是癫狂者的妄想!
白素也从紧张的情绪中松驰了下来,我冷笑道:“这是垂死狂人的痴心妄想。”
石亚玉吞了一口口水:“确然如此,他们拟了几个方案,例如在长江和黄河的源头上放毒,使中国的所有江河都成为毒源等等,但当然不可能真的成功。不过,这计划的原则性很是恐怖──在消灭了中国人之后,全体日本人都搬到中国来,原来的四岛不要了!”
我吸了一口气:“这种狂想式的计划,在一个濒临灭亡的情形下出现,不足为怪。纳粹德国在面临灭亡时,也有类似的计划提出过──当时的科学水平限制了他们的想像力,不然,他们大可以想像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全部消灭,把德国人或日本都搬到月球去。”
白素笑道:“要消灭所有地球人,实行起来,比消灭所有中国人可行。”
石亚玉骇然道:“有这等事?”
我接上去道:“理论上如此,要消灭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要把大气层弄走就可以了。”
(我在《玩具》这个故事中,记述过若干年之后,这种事真的在地球上发生。)
石亚玉喘了几口气:“别开玩笑了!你且先看看这文件的内容再说!”
我想责斥他,这种无聊的文件有甚么可看的,可是白素轻轻碰了我一下,我只好勉强答应。
于是,由石亚玉操纵电脑,我们一起看这份文件的内容。
大约有十七八种办法消灭全中国人口,使所有江河变成毒源是其中之一,其他的五花八门,例如放毒气、改变气候等等,都属于天方夜谭。令人看了之后又好气又好笑这一类。
可是看到了最后一个方案,却令我笑不出来了。
这个方案的标题是:“长期性进行,不求速达之实行方法。”
这方案的内容,虽然一样荒诞,可是看了之后,却令人怵自惊心,笑不出来。
方案的实行方法,且有理论性的基础,从民族性著手,指出一个特别喜欢自己人杀自己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民族,只要挑起其争斗残杀的情绪,就会不断地自己人杀自己人,等于一个人发了疯,不断自残自己的身体,终至于死亡的地步。
对于这一点,方案且举了不少历史上的佐证,证明人在自己人残杀自己人的时候,特别英勇,但在对付异族时,却又特别容易屈服的实例。还指出在历史上,两次大规模以及许多次小规模的异族统治,都是被异族以极大比例的少数所征服,比例所差之大,甚至达到一比一百,甚至一比二百之数。
也就是说,在和自己人争相残杀之际,英勇莫名,花样百出。在异族之前,虽然可以一百对一,但是也双膝发软的跪下了,屈服了!
看到这样,我胸口像是塞了一大团污泥一样,连呼吸也难以畅顺。
石亚玉苦笑:“这些历史,倒不是捏造的。”
我不愿再讨论这个问题(这种回避心态,凡是身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子,只怕都难以避免),就带著不满问道:“这份文件,只不过是军国主义狂人垂死的妄言,你却当作宝贝,是何道理?”
石亚玉道:“因为……有可能和神户丸的失踪事件有关。”
我怔了一怔,笑了起来:“你的想像力未免太丰富了吧──我自叹勿如。”
石亚玉忙道:“我是有根据的。”
我望向他,他忙著操作电脑,过了一会,才道:“请看这几句。”
我望向电脑荧屏,只见那是文件的附注:“以上各计划,若研究有一定成果,交由广雄真三少将执行。”
我仍然不明白这是甚么“证据”,这个少将的名字也陌生得很。
石亚玉吸了一口气,解释道:“这位广雄少将,是直接由大本营派到中国来的,不隶属任何部队,直接向大本营负责。他有极大的权力,可以调动任何部队供他指挥,执行任务。”
我扬了扬眉,并没有打断他的话头,因为我也听出一些名堂来了。
石亚玉续道:“请看,这是另一份文件,签署日期是一九四五年三月一日,签署者是日军兼中派遣军司令,调动了一个营的兵力,供广雄少将指挥,除了这一个营的兵力之外,还有许多精良的武器和另外二十名军官,以及很多辎车配备,其中包括运输船神户丸在内。”
他一口气说著,越说越是兴奋,一面不断操作,令电脑现出有关文件来,证明他所说的话。
其中,有关“精良武器”的部份,和白老大所知的,十分吻合。
他的话告一段落之后,我们都不出声,石亚玉问:“这些资料表示了甚么?”
这个问题,也正是我们人人都在心中问自己的:这些资料说明了甚么?
我先回答:“这些资料,说明广雄少将有一项行动和神户丸有关。”
石亚玉道:“从日期来判断,他的行动,就是神户丸在小孤山脚下载了货,向鄱阳湖航行的那一次。在神户丸上的,也就是那一营士兵和一批优秀军官,并且还包括了广雄少将本人在内。这次行动是一次绝对机密的行动。行动的内容,连当时派遣军的司令都不知道,只有大本营才知道。”
石亚玉的分析,很是有条理,也很合理,所以我们都表示同意。
石亚玉这才吸了一口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