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俗黛-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赵兼济又对黛玉说道:“黛玉,你的家产经你叔父和表哥确认,为三百五十万两。说到这,看了黛玉一眼。黛玉默不作声。心里说道:管家林福早给七叔提供了我家财产清单,那里面都加在一起,是四百万两。可现在才三百五十万两。想是贾链把有些东西贱卖或私吞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现在有些东西连清单也不全了。没法算得那样精细。”

见黛玉不动声色,赵兼济又说道:“你既选第二项。那这些财产便一半存入银庄。另一半嘛,我和几位官员商量了一下。林家是你父族,与你血肉相连。虽则你由舅舅家抚养,但做人不可忘本。所以,打算让你出二十万两银子,做为林氏家族子弟上学念书的一些费用。不知你意见如何。”

黛玉心里明白,赵兼济刚才所做的一切,真的很照顾自己,他让自己回房,便避免了自己牵扯其中。免得把双方不满,转移到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可以超然事外,还得到了这么多的实惠。至于给林家的银子,她完全能理解。林家七叔折腾这么大的动静,必须给些银两来打发。否则,他心理和面子上过不去。容易激出变故来。这就好比七月十五烧纸时,都要撒些钱给外面的野鬼。中国人的思维从来就是如此,不但得的人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便是撒的人,也感到应该。中国的人劣根性里,原就有红眼病这一项,记得上一世,某君抽了大奖,他十分喜欢,但没做好保密工作。所以亲朋皆知。结果导致一大群人来借钱。他是应付不暇。钱借出一大堆。还被一个叔叔打了三拳。掉了二颗门牙。他大怒之下,谁也不借了。谁知竟落个吝啬鬼的称谓。据说,有人作个防问,问一个美国人,你羡慕富人吗。美国人说,我不羡慕他,我活得比他潇洒。又问日本人,日本人说,我很羡慕他,我要向他学习,将来做个富人。当问到中国人时,中国人咬牙切齿,恨恨说道,我要杀了他。这个故事虽是个笑话,但足以说明中国人的心态。二十万两,大概是林如江能接受的极限了。想到这,不由得微露出一个感激的眼神。“黛玉年幼,一切全凭几位叔伯做主。”

黛玉感激的眼神,赵兼济完全接收到。他拈须而笑:“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当着我们的面,你们三人签字画押吧。”林如江,贾链和黛玉依次上前签了字。

一切按排就绪。赵兼济又看了看黛玉,叹了口气说道:“黛玉,我与你父原是知交好友。不意他竟英年早逝。而你……”说到这,赵兼济看了看林如江,又看了看贾链。微微摇了摇头。眼圈都红了。虽没说什么话,但在座所有人都不是傻子,谁都明白他的意思了。林如江脸上一红,贾链也满脸尴尬。众官员心头都有些伤感。但事关贾林二家,谁也没说话。

赵兼济沉默了一会。轻声说道:“黛玉,我已年迈;膝下只有一子,并无女儿,一直想有个女儿;若你不嫌弃。那老夫便认你做个义女;你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了;连黛玉也微微一愣?赵兼济何以这么对自己好。要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孤女,他这样的举动,原就有些开罪了贾林二府。再认自己为义女。那简直就是公开为自己撑腰了。因为赵兼济在皇上面前十分受宠。有了赵兼济做靠山;便以后在贾府;也没有人敢小觑自己。

争家产  第二十三章: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了;连黛玉也微微一愣?赵兼济何以这么对自己好。要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孤女,他这样的举动,原就有些开罪了贾林二府。再认自己为义女。那简直就是公开为自己撑腰了。因为赵兼济在皇上面前十分受宠。有了赵兼济做靠山;便以后在贾府;也没有人敢小觑自己。

黛玉有几分激动。她跪在赵兼济面前,说道“黛玉自父亲走后,悲伤欲绝,原以为此生再也没有父亲疼爱了。可没料到上天眷顾,让黛玉能再得到父亲的爱护。义父上在,孩儿黛玉叩首。”黛玉深深的拜了下去。

赵兼济扶起黛玉。见黛玉长得柔弱娇美,身量都没长开。想她一个幼女,虽则聪明过人,但毕竟要寄人篱下。这等苦楚,岂不伤怀。又由黛玉想到自己的儿子。不禁真的伤了心。他抚摸着黛玉的头顶,眼圈都红了。赵兼济的表情让大家都有些感触。张怀仁心道,人都说赵兼济性情耿直,还有人说赵兼济老奸巨滑。今日看来。倒也有几分真性情。为着一个林氏孤女,竟肯得罪贾府林府。

那吴巡抚是个十分机警的人,见二人认了义父义女,在旁感叹道:“赵大人真大有古人之风。不但春风化雨,使大家同归祥和。更使孤女重沐慈晖。这等慈悲心肠,真是我等楷模。”他说完,似擦了一下眼睛,心里说道:我看出来了,这赵老头是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了。通过林黛玉的事,大动干戈,搬下一个成形的法规。使以后二江府内,凡是这种事还必须都照此办理。只是他收林黛玉为义女却又为何呢。这女子虽做得好诗,人也不凡,但也达不到让赵兼济主动拉扰的程度吧。

他正想着,其它人也跟着拍赵兼济的马屁。这林如江和贾链表面高兴,可实际上都很尴尬。要不是他们把事情闹成这样。赵兼济大概也不会出面,更不会认林黛玉做了义女。如今,赵兼济得了美名。他们却成了夺人财产的小人。真是早知当日,悔不当初了。

解决了黛玉的财产问题。贾链便要摆宴,宴请大家。赵兼济却说了一声不用。率领各位官员走了。他们一走。林如江也觉得无趣。也离开了林府。

闹哄哄的林府顿时安静下来。贾链让人送黛玉回房,他站在林府宴客厅内,想着这二天来发生的一切,仿佛如做梦一样。原先的四百万家产,除了他私吞的五十万两万。还有三百五十万两。已写信回家,言明可带回府去。可现在,事情闹得不可收拾。赵兼济率领所有扬州官员强势出面。借着民心大乱的说词压自己和林如江就范。把黛玉的财产竟给一分一二。那一半的家产贾府竟再也用不上了。想来真是可恨。可是,赵兼济站在道义之上,他那个法规,让谁看都是保护遗孤的。让人没法反驳。本还想让黛玉出面反驳。没成想,赵兼济当时就甩出一句话来:“黛玉年幼,这几年之内真的用得了那些银两吗?难不成贾府真如林家所说,想吞了林家家产不成。若如此,我们几个再商议个更好的保护黛玉家产的办法来。”

吓得自己再也不敢说话。唯恐惹恼赵大人,再弄个更不利自己的法规来。

那林如江当时还想拿遗书说事,让赵兼济也直接给驳斥了。说林如海已死,那个遗书再无法认证真假。还是拿回去收着吧。你既然说担心黛玉的财产被贾家夺了。而今这个法规一制定。黛玉的财产便夺不去。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不成还想再有人往皇宫大门上贴揭贴去。弄得林如江也大气不敢喘了。

贾链想到这,跺了一下脚。心说道,都怪林如江蠢笨如牛,把事情搞得这么大。结果惊动了赵兼济及扬州所有官员。谩说当时自己没机会拖时间回去回禀祖母及叔父等,就是回禀了,祖母和叔父也抵抗不了赵兼济的权威。也只能按此办理了。

他摇头叹气回到书房,急修书一封,把这件事的结果禀报回府。同时,马上卖林府的房子。他真想回京了。这二江地,再也不想待了。

黛玉从赵兼济等走后,她便回到自己的闺房。一插上门栓,她先把雪雁搂在了怀里。这件事里,若没有小雪雁帮忙,自己能得取得成功。她搂着雪雁低声说道:“雪雁。等姑娘成亲那天,姑娘便还了你的卖身契。送你二万两白银。再帮忙为你找个年轻英俊的小书生。让我们雪雁嫁过去。”

雪雁见姑娘一进屋就兴奋得小脸泛红,眼睛晶亮,想着姑娘可算夺回家产了,她也跟着高兴。忽又听姑娘的一番许诺。羞得她小脸一红。捂着脸跑到床边去了。

林黛玉幸福得几乎要跳起来。她是有钱人了。上一世就想当有钱人。这一世可算当上了。算一算啊,一百七十五万两白银。放在上一世,那就是几千万的家产啊。想到几千万家产,忽想起一事来,原来古代的官员还挺廉洁啊。人家四代列侯,一代探花加盐运使,几辈子的钱,还没有上一世一个局级干部贪得多。还有啊,红楼梦里说,写贾府如何奢华,一顿饭相当普通农户一年的收入。可上一世的干部们出去轮大盘子。动则几万元钱。人家四王八公,满朝廷才几个荣国公啊。可现在,那官员是多如牛毛啊。

想到这,突然唾弃古代经济之不发达。哪比得上上一世gdp高啊。人家官员想贪就贪。贪多少都不影响百姓生活。每个人照样幸福指数极高。看电视上,那幸福的笑脸啊。

呵呵,想多了。主要是太兴奋了。不管上一世的事了,她已是林黛玉了。而且是有钱的林黛玉。她在这世上就有了依靠,将来在贾府待不下去。她就可以到外面买房子,自己过活。想想啊;这钱怎么花呢。买院子买二个;一个住人;一个住马;洗澡盆做二个;一个自己洗;一个留着养鱼;吃燕窝做二碗;一碗自己吃;一碗给扔了。。。。。别扔;还有雪雁呢;那碗给雪雁;在一个地方待烦了;自己想到哪就去哪。去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或是去大理。那里一年四季都是春天,自己最喜欢种花了。要不去草原,骑马的感觉也不错…

**********

讲个故事:说某些人比穷;甲说:“我穷啊;我穷得家徒四壁。”乙不乐意了;乙说

:“我穷得连家也没有,我铺着地,盖着天。”丙听二人哭穷,丙大声说道:“我更穷了,我不但铺着地盖着天,连欠了一屁股债。”

丁听到丙的说话,跺脚道:“我更穷,我不但铺着地盖着天,一屁股债,而且连身体都是别人的了。我卖身为奴了。”

半空中忽有一声音幽幽传来:“你们那叫穷吗。哥是连身体都没有了,哥成了一个死魂灵了。而且坟前还有人骂我。”

前几人面面相觑半天,忽一齐感慨到,原来是此人更穷啊。

我正码字,忽听这些人唧唧歪歪的比穷,我一下子恼了,我嚎啕大哭:“你们瞎比什么穷。奴家码字码得魂飞魄散,可连个骂声都没有。那谁说过,有人骂的是明星,没人骂的是群众演员,有人骂的叫政治家,没有骂的是公务人员,有人骂的是作家,没有骂的是520小说小透明。奴家就是520小说小透明啊。

我顿足捶胸,我扑倒在地,我涕泪横流,我要收藏啊,我要推荐啊,我要点击啊。我要啊!!!

天空中,佛语传来,此人是真正的痴者,与佛有缘啊。来,黑屋关上几万年,磨练心性。不许哭,不许笑,不许看,不许听,不许。。。。。

我呆了。脑海中反应出一行大字,原来真正的穷竟是这个样子。此念头一闪而过,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

世界静得出奇。天空中有几朵白云飘过。过了一会,连天空都消失了。一切一切的幻象都没有了。

争家产  第二十四章:

自己想到哪就去哪。去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或是去大理。那里一年四季都是春天,自己最喜欢种花了。要不去草原,骑马的感觉也不错……

黛玉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幸福里了。嘴角挂着傻傻的笑。白白的牙齿也兴高采烈的挤出来观西洋景。雪雁在床后脸红了一会。探头探脑看着黛玉。见黛玉一脸的傻相。陶醉到不行的样子。她忽想起了姑娘刚才的话。姑娘说要为自己找一个年轻英俊的书生呢。想着,她也跟着陶醉起来。

不说这主仆二人一起犯傻。单说赵兼济回到家里。高夫人接着回到林晖堂。高夫人亲手为他脱了官服。端上一杯茶水来。赵兼济啜了口茶,吩咐高夫人。马上把过年期间,皇后赏下来几盒最贵的首饰拿出来。明天一早,你亲去林府,送给林黛玉。

高夫人差点愣住了。这些首饰,自己都没舍得戴。还想哪天戴出去炫耀风光呢,可老爷却说,全给林黛玉?莫不是老爷才去林府一趟,就看上了人家小姑娘。哎呀!早听说林黛玉美貌。老爷难不成想纳人家为妾。可人家林黛玉虽死了父亲,却还有舅父。哪能当别人家的妾?又或者老爷根本想娶平妻?

见高夫人一股子猜疑酸气往外冒。赵兼济气得冷哼了一声。这个夫人,平明只知吟风赏月,外带看严自己这个老头子。刚开始他对这种看管还有些沾沾自喜,可天天如此,那真是烦了。天下最可怕的事,莫过于遇到一个无知无识的女人,比无知无识更可怕的是有点小知小识,却又自以为是的女人,比小知小识自以为是人更可怕的是小知小识却又自以为是外加醋坛子的女人。想高夫人对管理家务,教育子女一概不在行。对外面的人心凶险更是不知道。一味的瞎吃醋。那神情还一付受伤的劲头。觉得她如此美貌,如此贤惠,如此才情高绝,可自家丈夫却对别的女人留情。真真让自己又无奈又恼恨。自己这么做,还不是为儿子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以前,他也在同僚中下属找过人选,但俱都不太如意。为人太奸滑的,他看不上,觉得不可靠。为人太方正的,他也看不上,方正的人在朝中便无法立足。只能当个清闲的职位。将来于自己的儿子没有助力。而林黛玉的出现,让他心里突然一亮,何必尽选自己身边的官员。那林黛玉就是不错的人选。如他看得不错,这个林黛玉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想一想,有美貌,有家世,有贾府,有自己这个义父,又有万贯家财。更主要的,再加上她那聪明的大脑。将来就算嫁入公侯王府之家。也必是个掌家的媳妇。到时侯,自己死了。儿子只怕大半要靠他这个义姐来生存。

现在不好好的待人家,将来怎么能指望上人家。

赵兼济便把自己的想法和高夫人说了一遍。高夫人才明白敢情老爷准备后事了。她还有一丝怀疑,忍不住说道:“老爷。林黛玉再有本事,不过一个幼女。而贾府却是四王八公之家。为一幼女得罪贾府。老爷不觉得过份吗?”

赵兼济满以为自己解释完,高夫人就会理解自己,没想到,高夫人竟如此听不懂自己的意思。而且看眼神,还在怀疑自己。他有几分恼怒。茶杯往桌上一放,加重语气说道:“贾府只剩一个空壳子,全家上下,从贾赦到贾政,再到贾珍贾链等人,全都安富尊荣,就没一个有见识有智谋的。这样的贾家早晚败落。何况皇上也根本不喜这四王八公之家,便得罪他们,又有什么了不得的。而林黛玉却不然,此女将来,往小了说,也是公侯王府的掌家媳妇。到时侯,咱家宝儿还得依靠她才能有前途呢。”

高夫人还有点担心,但她看赵兼济生气,只低低说道;“老爷,就算林黛玉将来有前途,可你怎么知道她一定会管咱宝儿。现在忘恩负义的人多着呢。我看还是吴巡抚对咱们家好,就算宝儿将来想找依靠,也要找那样的人。”

赵兼济一甩袖子站起来,他说道:“你知道什么,现在官场上的人,哪个不是玻璃猴子。我活着还好说,我死了,只怕比林如江还不如。而林黛玉却不然,今天,我让她做了二个选择。一个是把家产全存起来。一个是把家产留出一半来。那林黛玉明知这一半家产被舅父家瞄上了,还是把这一半家产留下,这既是她聪明的地方,也是她仁厚的地方。我想,必是贾府现在急需钱用。所以她才留下这些钱。她对待舅家夺产的行为都如何冷静。处理得当。我在她难处这样帮她,她岂不领情。这样的女子,交一个,比交十个官员都强得多。”

高夫人听赵兼济说得十分在理。虽不太理解。但她不想再惹赵兼济生气。只得答应:“老爷,我知道了。明天就给她送去。”

赵兼济稍稍缓了怒气。他不愿再看高夫人。一甩袖子,离开林晖堂,到后花园散心。

花园里虽有几棵花树依然开得不错,可风一吹来,有几片花随风飞舞,他便有了一叶落而知秋的感觉。不禁伤感一回。想到自己已步入人生的秋季,又有多少风光可享呢。伤感了半天,不知不觉踱到一个梅树前。看着梅树。他忽又想起黛玉的诗来。不禁觉得刚才自己的烦恼有些可笑。自己的心胸境界,竟赶不上一个幼女了。

他忍不住轻轻的吟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他正吟哦得起劲。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掌声。猛回头,却见一少年的公子轻摇折扇。笑着站在花丛中。这公子玉树临风,朱唇玉面。目如朗星,赵兼济笑道:“原来是柳郎中啊。”

原来这人是理国公柳彪之子柳暄。

当时四王八公,这柳彪便是八公之一。四王八公俱是开国的功臣,但当今皇上以文治天下,当初的四王八公现在都渐渐的没落。基本上都没什么实权。但唯有二家除外,一个便是理国公柳彪家,一个便是镇国公牛清家。这柳彪和牛清小的时侯,都当过当今皇上的陪读,所以与皇上感情极好。皇上十分信任。虽二人任国公后,不再任朝中的要职,但家中子侄却被皇上提拔不少。便如这柳彪的大公子柳暄,才二十多岁的年纪,就已是户部设在全国十三个吏司的郎中之一了。

柳暄做了个揖笑道:“赵总督写得好诗。”

“这诗不是老夫写的,是老夫义女林黛玉所写。”

“林黛玉?”柳暄微微一愣;是那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写的?

争家产  二十五章

昨天他有事离了扬州,回来后就听下面的人禀报,说林家最近出了场大事。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柳暄当时十分惊讶,他在扬州,虽只担任着户部朗中,主管东南一带的钱粮,但因父亲柳彪的关系,他常常入宫。皇上也爱问他些江南的风土人情。所以,他除了户部的事外,也多派人手,查探江南各地风土人情。尤其最近,皇上有意让他回京,他更怕皇上问起什么事时,自己答得有误。所以多派人手,细查民情。这一听之下,他吃惊之外,更想查清能掀起这件大案子的背后推手是谁。

按理说,柳如江虽想得林如海的家产,但绝不会干出往赵兼济墙家墙壁上贴揭贴这种大事来。毕竟他是当过官的人,知道这件事的轻重。

那么是谁能干出这样大的事呢。他琢磨再三。忽想到父亲说过的话。想查证谁出什么事,就看谁最能受益。

这件事里,谁最后受益呢。琢磨了一会。他突然想到一人,那就是林如海的女儿林黛玉。这件事最受益的,应是林黛玉。可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林黛玉不过才十二三岁,如何能干出这样大的事来。他念头一转,突然想到,林如海这人一直任盐运使,虽平时十分低调,但却一直得皇上信任,此人想必是个深藏不露的角色。那么这件事会不会林如海生前按排。防止自己死后,女儿被人欺侮呢。这个念头一起,他笑着点了点头。把这件事过了一遍。便想到一个人。二江总督赵兼济。听说赵兼济这次替林黛玉出头,后又收了林黛玉做义女。现在外面都盛传赵兼济重情重义,为护林如海的遗孤,竟同时开罪了贾府和林府。

柳暄嘴角闪出一丝笑容来。如果林如海生前与赵兼济达成某种协议。赵兼济得了什么好处。那就怪不得他出手了。

推进这个结论,他便笑了笑,赵兼济不管得到什么好处,总归是做了件好事。自己虽猜出,但装做不知也就是了。

所以他并没往下深查。只暗中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很是聪明。

刚才他恰有一件公事。来拜见赵兼济。他也算赵府的常客。平时与赵兼济的关系极好。所以直接就进来找赵兼济。谁知竟听到这一首好诗。

他把这首诗重念了一遍,越觉此诗大气磅薄。却又洒脱自然。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就写出这样的诗来。这人的心胸智慧,实在令人敬叹。

他正想着,赵兼济突然心里一动。这柳暄本性家世门楣上上之选;更重要的;此人本性良善。这个最重要。一个人善良了,便有些缺点也无碍。这象这柳暄,经常觉得自己聪明过人。还总装成一付老成样,可不经意间,还要下意识的卖弄了下。这也算年轻人的轻狂好了。不算大事。他暗暗有了个打算。

赵兼济暗中打算的事且不表。再说黛玉。傻呵呵乐了一夜。连做梦都是金碧辉煌。一觉醒来;连呼吸都觉得有着银子的芳香。神清气爽地洗漱完。就在自己院子里快走。上一世她知道。这快走最锻炼人。对身体十分有好处。一天四十分钟以上的锻炼。都能治许多疾病。

见她走得急。雪雁很不放心;在后面一溜小跑地跟着:“姑娘;你慢点。累着了。”

黛玉回头瞟了眼雪雁,见雪雁小鼻子尖都冒出汗来。敢情这个小丫头平时也不怎么锻炼。她一边快走,一边说道:“雪雁,上回我做梦时,父母交待过。从现在起,每天都要快走半个时辰以上。这样才能让身体好起来。”

“唔,原来是这样。”雪雁点了点头,怪不得原先一直懒懒的,从不爱活动的姑娘突然这么快走了。原来是老爷太太有交待。

正想,黛玉笑道:“雪雁。以后你和我一起锻炼。身体好才能心情愉悦。”雪雁一听她也得锻炼。小圆脸立即皱巴起来。原来雪雁这小丫头与以前的黛玉一样,都懒。不爱活动。刚才跟着黛玉一溜小跑,她就觉得很累。想着天天得这么跑,还得半个时辰以上。她就小心肝抽抽。

黛玉看她圆圆的小脸皱巴着十分可爱。便过来一手拉住她的手,一手掏出手帕,轻轻擦她小鼻尖上的汗:“雪雁,你不锻炼好。将来我给你找个英俊小书生,人家嫌你身体不好可怎么办?”雪刚听到黛玉说找小书生。脸一红,刚要跑掉。可黛玉却抓着她的手不放。

黛玉面色一整,郑重地说道:“雪雁,就象我,原来身体不好,除了老太太和宝玉,多少人嫌着呢。你还不警醒吗?”

雪雁心里一惊。姑娘在贾府过的什么日子她最知道。除了老太太真心喜欢,宝玉天天护着。哪个人肯真为她着想。便是为着多吃了几付药,贾家的婆子丫头不知背后嚼了多少蛆。这要是没有主子们在背后议论,这些人敢吗。有好几次,雪雁听到,气得要命。可寄人篱下。也是没法子的事。

所以这二天姑娘往回夺家产,她拼命帮忙。要是姑娘手头没钱。这帮人都能欺负死姑娘。

她想着,便认为现在的姑娘每一件事做得都对,每一件事都有远见。姑娘说得对。俗话说得好,久病床前还无孝子呢,何况她和姑娘这样的人呢。

黛玉见她小脸渐渐坚定。她笑着拍了拍雪雁的手,轻柔地说道:“雪雁,以后咱们俩就是没人管的人了。咱们只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你要有个好身体,姑娘有病时,你才能照料着。姑娘也要有个好身体,将来才能为雪雁找个好归宿。记住了。”

雪雁鼻子有些发酸。姑娘以前从没说过这样贴心的话。自老爷死后,姑娘突然间长大了。而且,姑娘知道为她自己打算,知道为身边的人打算。这样的姑娘,她跟着好安心。

二人便这样绕着院子快走起来。走了半个时辰左右。黛玉累得出了一身的透汗。但却感到无比的舒服。回到净房洗了洗。又换上一件衣服。刚刚端起茶来要吃。

人报赵兼济的太太高夫人来了。昨天黛玉已认了赵兼济为义父,高夫人就是自己义母。

黛玉往紧往出迎,心说这二天光顾着算计家产了,按理说,自己应先看望这位义母才对。没想到,这位义母倒先来了。

争家产  第二十六章:义母来了(一)

黛玉往紧往出迎,心说这二天光顾着算计家产了,按理说,自己应先看望这位义母才对。没想到,这位义母倒先来了。

黛玉忙率雪雁和二个婆子迎出去。到垂花门,见义母高夫人还没到达。她刚想再往外走。雪雁忙拦了她一下。黛玉随即想起,这是在古代。女孩不能再出去了。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是这回事。富贵人家姑娘,除了重大活动。随家长出门,一般不能迈出二门的。

因二门外,就是男人或家仆常出入的地方。姑娘们出去,遇到这些人不太好。昨天她去宴客厅,那是因为林府发生了重大的事故,所以才让她到前面。就是这样,旺来奉命来接她时,也只是在二门外侯着,是让婆子们来传的信。

她正想着,一顶小轿缓缓而来。小轿到垂花门,轻轻放下。跟在后面的一群丫头婆子忙上前,扶下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来。这夫人穿着缕金百蝶穿花明紫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褂;下着明紫撒花洋绉裙。头上首饰倒简单得很,只有一只样式简单的单凤朝阳钗。看面庞倒有点书卷气,只是却十分柔弱的样子。扶着丫头的手,风摆摇柳地走过来。

大概这位就是义母高夫人了。黛玉忙上前问侯行礼。高夫人这时细细的打量黛玉。见黛玉身穿孝服,全身的雪白。不施脂粉,没有首饰。清雅得如同月宫仙子一般。只是,那对眼珠很灵活。看见她时,眼中马上有了笑意。高夫人很不高兴。自家老爷把林黛玉夸成个天上难找,地上难寻的知礼明事有谋略的女子。现在看来,头一样就不知礼。自己的父亲才死几天,她就说话带笑了。那应该满脸的悲伤才对。

黛玉全没料到自己无意间的一笑,让这位义母起了反感。她因得了几百万两银子;心满意足;有点得意忘形。没有昨天对赵兼济时那份装相的小心了。

她恭恭敬敬请义母高夫人到自己的院子。高夫人在黛玉的院子前看见一块牌匾。上书几个大字:“碧澜居。”

高夫人平时最爱卖弄个学问。今天被自己家老爷逼着送首饰就不痛快。外加一见黛玉笑,她心里不满。有一股子斜火想冒。她笑着指着上面的字说道:“这几个字倒很清雅大字。倒也很配你。”

黛玉这二天根本没注意到这个牌匾,她光顾着夺产了。此时只好说道:“义母夸奖了。”

高夫人淡淡笑道:“黛玉,你义父回去,说你诗词造谐极深。我今儿倒要考你一下,这个澜字有何意?观你这里,并没有水,因何起这个名字。”

黛玉心里暗道。不是吧,自己又不是孔已己,光研究茴字几种写法。还考自己这里因何起这个名。自己才穿来几天,谁知林如海为什么发疯起这个名。

她老实说道:“义母,我不过做了一首小词,哪敢称诗词造谐深。我平时也不过认了几个字,会写一点小诗。其实文字功底十分浅显。并不知澜字几种意思。”

黛玉本想自己低调一点,把事情糊弄过去就完了。她也根本没提自己这住处为什么叫碧澜居。没成想,高夫人象成心和他做对似的,不依不饶地说道:“黛玉,你就别谦虚了。能写出那首梅花诗的人,岂是文学工底浅显的人。你执意不肯说,难不成觉得你义母无文,因此不想谈这方面的事?

黛玉瞟了一眼高夫人,这高夫人嘴角中噙笑,可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