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手有余香千千结-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海出面不方便,应该由她牵头去打理。
余香得知姚婷也要来搞投资,心里咯噔了一下。这件事情,有些棘手。她只得苦笑地说道,我跟她谈过啥,没啥好谈的。待会你把马教授的电话给她,让她自个去谈。
何大海见她当起了甩手掌柜,也知道她的难处。余香在负责产业园区的事情,姚婷代表的是自家的公司,如果再由她出面的话,少不了引来闲言碎语。“行吧,这件事情我会跟她说。投资的事情,让她自个去找你们的领导谈。你也就不掺和了。”
永昌公司要去林县投资,秦伟得到消息,眼睛都绿了。这些年永昌公司就像一头突然冒出来的巨兽,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物流公司转变成了互联网科技投资公司,他那点底气,拿到永昌公司的台面上来pk,就有些拿不上台面了。他火急火燎的找到姚婷,想要与她联手吃下林县这块蛋糕。
姚婷与马教授商量之后,由省中医大牵头进行科技研发,永昌公司提供资金保障,按照五五分成的比例,开发系列大健康养生产品。
姚婷手里握着这块王牌,对于秦伟的合作便失去了兴趣。永昌公司建立了好几支风投基金,秦伟的那点资本,姚婷还真没有看上。在姚婷那里再次碰了钉子,秦伟并不甘心。他索性抛出了他手中的王牌,咬牙舍弃了部分利润,要与祥隆药业和恒和药业签订攻守同盟,由祥隆药业和恒和药业去发展基地,由他来掌握原材料。他的算盘打得很精明,有了原材料,他不怕县上不跟他合作。
他的算盘虽然打得滴溜圆,但余香和县上早就防着他这一招,900万元的产业奖励资金犹如一根巨大的撬杠,分片分区地规划下去,他那点吞吐量能力根本吃不下那么多的原材料。吃不了就必须吐出来,几轮谈判之后,秦伟与县上的谈判,又回到了原点。
他只能放弃他那种蛇吞象的想法,按照县上的规划,先建深加工厂,两个亿砸出去。秦伟的心里很憋屈,这还是他少有的投资挖了自个的生肉。以前投资他都是画一个大饼,用银行的贷款和当地的扶持资金来搞。这回他脱了一身皮,方才挤进去。他心里窝火,把恨意都记在了余香的账上。
他越恨余香,余香反倒是越不在乎。本着惹不起,我躲得起的态度,压根不愿意与他接触。
王书记和顾天青反倒是很高兴,投资商之间的竞争,他们乐于成见。他们之间越是有竞争,县上才越是有回旋的余地,也才能腾出手来,抓建基地、创品牌。
半年多时间过去,林县的产业园区犹如雨后春笋,很快在市上的支柱产业布局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当年的数据报告出来,林县终于甩掉千年尾巴的帽子。
随着姚婷他们牵头搞了药食同源报经国家评审通过,幺爷留下的药方子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的产业体系,一大批带着林字号的健康饮品、饮片被投入市场。秦伟与姚婷的竞争也逐渐呈现白热化。
“姚总,25个亿!这是我最后的底线!如果这个价格谈不拢,我宁愿将这个厂烂在这里!”秦伟一脸铁青,很不愿意与姚婷当面锣背面鼓的谈判,这个女娃子年纪虽然不大,但气场很足。这段时间,他暗地里动了不少了手脚,托了不少关系,也还是没能将永昌公司拉下马。
姚婷扎着一头马尾巴,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职业装,敲了敲手中的笔头,呵呵笑道,“25个亿?秦总,你没吃错药吧?25个亿我要你那个粗加工企业,我脑子有病啊!”
“你!你才吃错了药!我这个是经过评估过后的报价!”秦伟被她的话,气得才点吐血。半年多来,他为了占据原材料市场,已经投入了22个亿。但他的企业是挂着羊头卖狗肉,根本没有上深加工生产线,靠着卖原材料挣点差价。随着林县产业布局的建成,他这个中间商,也就被林县的龙头企业和基地镇乡给扔到一边,都不再愿意把原材料卖给他。
“秦总,咱们都是明面上的生意人!25个亿太高了,我们真是无能无力。要不你再去找其他的公司谈谈。”
姚婷不温不火的态度,让秦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林县的投资,已经砸在了他的手里,成了烫手的洋芋。其他的招商引资企业,都不愿意接他的烂摊子,他只得将加工企业卖给姚婷。他咬着牙,只能再次做出让步,“23个亿!成不成一句话!我也不想找其他的企业来谈了!”
原本姚婷还想在价格上杀杀他的价,但看着余香的面子上,叹了一口气道,秦总,既然你看得起我们公司,我们呢也就勉为其难,23个亿就23个亿。什么时候签合同?
秦伟听到她愿意接收,当即松了口气,立马说道,现在就签!
经过几轮的竞争,秦伟彻底败走林县,拱手让出了林县的市场。“这回败走林县,都是那死女娃子故意整我!”
离开林县之前,余香破天荒地给他办了一个招待。
接到余香的电话,秦伟心里很纠结。他徘徊了许久,方才拉着脸答应下来。余香办的招待,是在县委食堂的包间里进行了。余香专门把王书记、顾天青也都请来作陪,给足了他的面子。
酒过三巡,秦伟就着酒气,气哼哼地对王书记和顾天青说道,我不甘心啊!我这不是败在你们的手上,而是败给了余香!她把我给收拾惨了!
王书记呵呵一笑,给他敬了一杯酒,方才说道,秦总,你这话就说得不对了!这事情啊,怪不得余香!余香是公正的,对你们企业也是很支持的!但做生意嘛,又亏又赚是常事,更何况你也没有亏啊,23个亿你还赚了一千万啊!
秦伟惨笑地摇了摇头道,一千万还叫赚了?我的人力成本呢!余香你自个说,我赚了吗?
余香一脸苦涩地举起杯来,“今天,我们不说做生意的事情!今天我们喝酒吃菜,叙叙旧!你呢,难得来,到林县来投资也不容易!”
“对,对!喝酒,喝酒,不说过去的事情,我们放眼往前看!我们林县还有许多需要投资的地方,秦总还是可以考虑的。”顾天青也举起了杯子,笑着说道。
秦伟指了指他们,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眼角泛起了泪光。“余香,我就不明白了,我对你!对卫婷儿,我不好吗?你们为啥那么恨我!”
余香默然地苦笑,良久,方才说道,秦伟,你啥都好,又啥都不好!卫婷儿我不知道她的想法,但我只想作为老同学,提醒你一句,做人做事还是实诚一点比较好。
秦伟心口猛地一疼,张了张嘴,哑然地无话可说。
招待过后,秦伟醉醺醺地上了车。他独身而来,又孤独而去。余香将他送到街口,看着他的车,慢慢地消失在车流之中,良久,她才萧索地转过身去,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浪潮涌 三
这个年,薛老会计过得唉声叹气。
隔壁老邻居,是开百货的。见他长吁短叹地蹲在物流公司的门口,呆呆的抽烟。便凑过去讨烟抽。别看他是卖百货的,他还真舍得抽他手中那种好烟。这种烟,动辄五六十块,快要赶上他大半天的收入了。
薛老会计知道他的德行,也不跟他一般见识,扔给一包刚刚开封的烟盒给他。他连忙喜滋滋地接了过去,掏出一支,又向薛老会计讨了火机,点燃美美地抽了一口。
“你啊,你是我说你什么好啊!成天绷着脸,何必呢!要我说啊,你家那闺女比你这个老子眼光毒!何大山现在是什么人啊,是村上的助理还兼着鲜家嘴集团公司的总经理,这样的女婿你打灯笼都找不着。”
薛老会计腾地站起身来,一把抢过他手里的烟盒,“滚,老子的好烟都给猪吃了!”
“说你两句,你还翻脸啊!我也是没有女儿,我要有女儿,没准就没你家什么事了。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老邻居悻悻地转身骂了一句,“不知好歹!”
薛老会计端起凳子,怒气冲冲地给他砸了过去。吓得他连奔带跑,钻进了自家的铺子。“你个老东西,你疯了吗?”
其实,老邻居的话,还真没有说假话。要搁在七八年前,还真没有哪家闺女愿意嫁给何大山,但现在不同了,鲜家嘴富了,何大山又多少掌握了点权力,在镇上也是有头有脸的,年前还被增补为镇人大代表。
虽然老婆刚死,还拖着俩个拖油瓶,但这都不是事儿。以前大家爱钱,喜欢攀比哪家的钱多,但现在二孩政策出来了,能够敢生两个的,那都是有老底子的。现在很多人的观念早就转变了,变挣钱为赚人,你钱再多,生老病死,没有人花,那都是白辛苦。钱没来头了,钱没了,只要有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钱自然就回来了。
要不是姜丫提前占了窝,指不定何大山的门槛都被媒婆踢断了。而且跟姜丫比起来,镇上的那些女子,还真挑不出几个敢来跟她k。
姜丫赖在何大山的家里,又当保姆,又当奶妈。何大山撵也不是,不撵也不是。余珍珍放出了话,只要何大山敢撵她家的三妹子走,那她家不认这个侄儿子。
何大山这些年,自从发了家,早把何凤山和余珍珍当成了自个的亲爹亲妈,老妈说得话,他不敢忤逆,只能默默地受着。要不然,他也不好那么冒冒失失地给侄儿侄女包那么大个红包。
姜丫帮他管家,他腾出手来,苦哈哈地帮着她管物流公司。何大山每次到物流公司,都夹着尾巴,不敢轻易捋薛老会计的胡须。薛老会计也吃定了他不敢跟他翻脸,每每来了都把他当成苦力,有心折腾他,让他知难而退。何大山也轴,你越是不待见我,我越是要在你的面前晃荡。俩爷子暗暗地打着暗战,谁也不服谁。
姜丫还没有嫁出去,胳膊肘早就往外拐了。见不得何大山受气,差点把她老爹当成了仇人。
薛老会计气得一病不起,病好之后,自个缴械投降,交出了物流公司的大权,索性眼不见心不烦,跟他的相好自个搬到了城里去住。何大山在征得姜丫的同意之后,将物流公司与何兴旺负责的产业进行了整合,从货运到约客运搞起来一条龙经营。
齐巧巧的老公,读过高中,也被他从泥鳅养殖基地调到了物流部,当起了出纳。
姜丫虽然提前占了窝,但却守着自个的底线。何大山一天不开口娶她,她就不准他越雷池一步。何大山每天守着个大美女,只能看,不能动,心里也怪别扭。好在两个孩子都还,还喜欢黏他,时不时扯扯他的胡子,他便乐呵呵地将男女之事抛之脑后。姜丫暗自着急,但拿他也没有办法。别看她平时大大咧咧的,从沿海回来的,很开放,其实她内心比农村的女子还要保守。她不在乎面子,但她在乎里子。把自个的清白,看得比真金白银还重。
俩人就这么在一个屋檐下耗着,久而久之,反倒是赢得了村上不少男女的尊重。暗地里都很羡慕,他们这种爱情。就连何晓敏的老婆都说,姜丫这辈子值了!
少了家里的负担,何大山很快进入了角色。村上的集团公司,开年后,首件大事:康养产业被正式纳入日程。规划出来之后,首要解决土地指标的问题,何大山在何大海的指点下,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搞原生态民俗,不占用土地;一种,通过试点增减挂钩,来争取土地指标。搞原生态民俗,属于临时过渡性项目,主要供城里来的老年人周末或者短暂性休闲娱乐,通过土地指标建起来的康养区,则是长期性的养老项目。
鲜家嘴的绿水青山美起来了,环境宜人,但用何大海的话说,我们不搞敬老院似的低端人群,我们集中在工薪阶层和企业养老人员,如何配套现代化的服务设施、怎样来管理,他和何大山都没有底。还从来没有哪个村、哪个镇搞过,即便是县上也只有靠近大都市的县市才零星有一些,但多数都不成规模。趟着石头过河,不好走,还容易搞砸。
俩人思来想去,你瞅我,我瞅你,抽了一肚子的烟。方才打定主意,让潇月月在沿海就近联系一个养老社区,何大山去拜师学艺。
何大山这么一走,倒是走得很利落,但却苦了姜丫。她一个黄花大闺女,伺候着两个家伙,忙得不可开交。拉屎拉尿,哄了这个又哄那个,喂着这个吃饭,那个又饿得哇哇大哭。一旦伤风感冒,两个家伙还互相传染。
余珍珍上了年纪,精力不济,白天还能帮着她搭把手,到了晚上,就只能靠她个人操持。何大海本想劝劝她,实在不行就请一个保姆。但这丫头心气重,怕村里人笑话她当不来妈,硬生生地苦熬着。
姜丫每天左手抱一个,右手哄一个,人也斤黄瓜瘦,以前爱美的她,连敷面膜的时间都没有。活脱脱地变成了农村媳妇。
何大山一去三个月,她抱着俩个孩子,成了村口的望夫石。
等到姚七月的俩个孩子满了周岁,断了奶,才腾出手来,抽空与余珍珍换手,帮衬她一下。但孩子每周都要打疫苗,还是累得她够呛。
姜丫吃着饭,刨着泪。泪水滴滴答答地滴答在碗里,都快吃成了泡咸菜。夜里,孩子睡着了,她独自守着偌大的屋子,连点生气都没有。她时常穿着件睡衣,孤零零地站在阳台上,望着远处黑黑的天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余香时不时地回来,给孩子捎点东西,瞅上一眼,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去。
林县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也到了关键时期,要想延长产业链,必须得走文农林旅融合之路。好在林县海拔梯度大,从两三百米,到4000多米的海拔差,造就了山川奇秀的自然景观,但由于名气不响,远不如隔壁县市的国家级5a级景区。大多都是自驾短途游,看稀奇的,本市以及周边的旅游客多,经济效益拉动并不大,还不到全县gd的十分之一。
基地镇乡和基地村,有山有水,有景有美,但就是缺乏过夜游、长期游的配套设施。张书记已经多次给她谈了话,又给她立了军令状,啥时候把全产业链建起了,啥时候才考虑动她。
余香搞产业还行,但搞旅游,则是门新学问。逼得她不得不在上报了一个在线研究生班,一边抱着互联,一边适应新需求。
渠口镇首当其冲,又成了她动刀子的突破口。温馨苦着脸,“姐,我都快被你逼疯了!”
余香咯咯一笑,戳了她一根指头,“疯了,也得给我扛着!大不了,我把文长青给你派下来,给你冲锋陷阵。”
“算了,他一个文弱书生!我没疯,到时候他反倒是先疯了!”温馨被她的想法吓了一跳,连忙摆了摆手。“还是我自个想办法吧,你别把我的爱情当成了公器,你总得给我留点谈恋爱的空间。”
让余香意外的事,最先动起来的居然是马塔桥村的吉娜。余香组织县上的电视台,集中拍摄了一批短视频,放到上去,马塔桥村的云上天景,一炮走红。吉娜趁机动员她的老公,在村里搞起了民俗游,短短三、四个月,过夜游客就超过万人次。伊力达趁机给余香打了报告,要在村上建云中山寨。
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个最为偏远的村,建起了天麻基地村。经过上曝光,高山天麻与七彩云朵的奇妙故事,经过一番包装,迅速成为了走红的品牌。
余香当即调转枪口,把马塔桥村作为了试点。
再次来到马塔桥村,吉娜兴奋得像只飞出大山的云雀。为了留住客人,她不但把村里的老宅子都用了起来,还把山下加工厂出产的产品,也都拉了上来。自编自演,自唱自跳,把天马飞度的神话传说也都搬上了乡村舞台。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浪潮涌 四
丹木又在写书了,但这回他不再写《茫丁的世界》,而是在帮着吉娜写《天马飞度》的剧本。见着余香,他一袭白衫,一头长发,宛如出尘的天外飞仙,显得那么安逸平和。
吉娜专门给他买了一台平板电脑,他泡着一杯老山茶,坐在小木窗子前,偶然惊鸿的一蹙,那俊俏的脸颊,清澈如水的目光,引得来访的翩翩少女们小鹿儿直撞,轻手轻脚地靠近窗前,生怕惊扰到他,偷偷地合上一张影,便羞涩地跑开。不知不觉,他已然成了马塔桥村的网红代言人。
他的故事写得很美,余香坐在他的桌子前,细细地翻阅了一番。“丹木,什么时候能完稿,到时候给我发一份,我得好好拜读一下。”
丹木羞涩地露出了几丝微笑,点了点头。
“丹木,你是个神奇的人,应该有着神奇的故事,我很看好你!”
村子火了起来,孤寂和封闭自我的丹木,已经不再是当初余香看得到的那个脸色苍白,一脸惶恐不安的丹木,相反他更加自信,也更加乐观。伊力达说,这个孩子这段时候发病的时候也少了。他乐意做这些事情,心无旁骛,人也变精神了。
“余香姐,我准备再写一部与神农氏有关的书,到时候能请你给我做序吗?”
余香咯咯一笑道,丹木,我的文笔可不能跟你比。你是写虚构还是神话?
“没事,我希望看到你的文字。我写现实,就写我们的现在。”丹木抿了抿嘴唇,坚持道。
“那好吧,那我试试,写不好你可以不用。”
余香就着他旁边的稿纸,给他留了一个邮箱。“到时候,你写好了就发我这个邮箱吧,我争取尽短的时间写好发给你。”
“不着急,到时候你慢慢写。我等得起。”
从丹木的小屋出来,吉娜和伊力达带着余香,又去看了看,他们刚刚弄出来的民宿小楼。村里留存下来的老房子,是天然的民宿,不需要他们花太多的心思,他们只是把屋子里打整干净,换成大床,按上洗浴设备,铺上自家秀的被子,在墙上贴上服务指南,便已经美得让人不愿意离开。
余香站在小楼的阳台上,驻留了许久,天外的白云翻动滚涌,缕缕升起的炊烟,缠绕着村边的高峰,宛如一条通往天际的天梯,一个院子接着一个院子的格桑花,从院前小坝子,一路长到了山谷的深处。
美不胜收的仙境,让她再次怦然心动。“真是个好地方!”
露天烧烤、特色产品销售小街,七彩的露营帐篷,飞翔在高空的偌大风筝,与齐扎扎摆放在一起的彩色纸质风车,将整座闲时的小村,装点五颜六色。
“吉娜干得不错啊!没想到这么快,你的想法就实现了。”
吉娜的野心很大,她那张白嫩如水的脸颊,滚过一片红晕,说起来话来,清脆甜美,“余姐,修寨子的事情,还得请你大力支持才行!我们村现在啥都好,就是缺标志性建筑物,这么好的山景山色,我们的文化体现不出来啊!”
“报告,伊书记已经交到我这里来,我今天来就想在听听你们的想法。你们这里建筑设计风格怎么定,你们准备规划多大的场地,主要用来做什么?”
“这边走,到我的小茶楼去,我们一边喝茶,一边聊。”
跟着吉娜下了楼,转过一条花岗岩铺成的小路,来到了吉娜的茶楼。这座茶楼,是她婆娘过去用来看山羊的临时住所,位于半山坡上,也是一座二层小木楼。“这座房子,已经块垮塌了。年前我们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你看,这些柱头都是原来山上的小楠木,现在这些木头可宝贵了。我们都舍不得用。屋上我们重新铺上了松木片,装上了窗子,平时来客,主要用来拍照的。”
走上二楼,黑黄的木头被劈成一块一块地围扎在一起,四面做了一扇雕花窗户,支出山边的屋檐上各自吊着一个铜铃,一阵风吹过,发出当当的声响。走进屋子,山下的云烟,如龙一般从山下翻滚进屋里,又跟着冲出了窗户,仿佛生活在云景之中。
屋子的墙壁上,挂着几幅蜀绣,还有一幅黑黄的壁画,壁画上描绘的神农氏的神话传说。看样子,有些历史了。屋子的中间,摆放着几张松木茶几,茶几上各自摆放着一套荥经土陶茶具,旁边还点着一支檀香。茶几下铺着几个蒲团。
坐在松软的蒲团上,吉娜熟练地洗过茶具之后,点燃旁边的铜炉,烧上从山下用竹筒打来的山泉水。等到铜炉上的铜壶冒气发出沸腾的声响,方才掏出村里自产的老山茶,给余香和伊力达各自泡上了一杯。她笑了笑说,他们这里的人,以前其实都爱好山羊奶茶,但城里人喝不惯,腥味太重。还是冲泡茶,大家易于接受。我们便整了这么几套。
“尝尝,这是雨前茗茶!”
茶汤比之前余香在伊力达家喝的茶,汤色要更加的淡雅,味道也更加清新。
“怎么样?不错吧!”
“比我自个喝的川北老茶,好多了。”
吉娜摇了摇头,一脸的不甘。“可惜,这些都是野生茶,没有办法量产。量太少,只能平常用来待客,没有办法拿出卖。每家都只有那么一两斤。”“好东西,贵在稀奇!要想喝,就得来你们这里才行!这也是好事。”余香连忙安慰她道。
一阵茶叙之后,吉娜才说道,结婚之前,我们去过不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那里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有的只是单纯的建筑物景观,有的呢是民俗文化博物馆。我们村虽然小了点,但与我们周边的村融合起来,人也不少,千百年来老祖宗也留下了不少的宝贝。过去大家都不懂,也不知道珍贵,糟蹋了不少。现在挽救也还来得及,县上搞的是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我们这里是神农氏的部落后裔,我们就想着趁着这股子东风,看能否建一个小型的民俗文化博物馆,讲讲我们老祖宗的故事。
说着,伊力达从他的包里掏出了一张手绘的图纸。这图纸是丹木手绘的,村里的布局和地势情况,一目了然。吉娜给余香指了指村里海拔最低的小山谷,笑了笑说道,为了不影响整个村子的风貌,我们建议就建在这个山谷里,背靠天马峰,面向云景台。你看行不?
余香与他们商量了一下细节,方才点了点头道,你们的想法不错,我回去后找人研究一下,争取作为园区的配套服务项目给予你们适当支持。庚即她话锋一转,又问道,你们现在的村集体收入怎么样?
“这事是吉娜他们家,卖了城里的房子和商铺,自个先搞起来的。村里的民宿也是他们租用的,那些小院子也是他们投钱整的。村民们主要靠收点租金、劳务和买点村里的特产。村集体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场地,村集体现在还没有参与分成。正准备跟他们谈,看能否以入股的方式把村民们都带动起来。”伊力达见吉娜不好说,连忙汇报道。
余香正了正脸色,严肃地对吉娜说道,吉娜,一人富不是富,你得把大家都带动起来才行啊!你不能把村里的资源当成自个的私产来赚钱。
吉娜脸色有些尴尬,她点了点头道,我们才刚刚起步,我们是想自个先带个头,让大家都看见了好处,才准备组建旅游合作社,把村集体拉进来。“你们现在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也打出了名声。现在的问题应该是资金和配套的问题。配套的问题,我们园区想办法来支持一下,资金的问题,你可以去梓县的鲜家嘴学学。他们的方式很好,通过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社,把村民们的闲散资金都集中起来办大事。既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也保障了你们和村民的长期效益。甚至,也可以采取与银行合作,争取授信来融资。”
“鲜家嘴我倒是去过,但没有具体研究他们的操作办法。找机会,我一定再去学学。资金目前确实存在很大的缺口,但我们目前通过网络众筹已经解决了一部分,下一步呢,我们还是尽快把合作社建起来吧!这样我们的工作也好开展一些。”
“看来你的思维挺活跃!众筹倒也是一条路子。”
“那是,我可是90后。互联网让我们红了,我们怎么着也得用好这个平台才行。不然的话,引不来外来客。网商银行比传统银行门槛低很多,贷款还方便一些。实在不行,我们也想通过网商银行来解决部分资金。”吉娜昂起头来,一脸的骄傲。
余香听她的口气,反倒是不担心钱的问题,而是争取配套的问题。当即给她吃下了定心丸。“你放心,我们回去后就立马着手研究。你们也可以招点商嘛,路子也多一些。”
没等到余香把话说完,吉娜连连摆了摆手道,我们不搞外来招商,坚决不搞!我们自个做。我们不着急,慢慢来。资源是我们的,我们得掌握到自个的手中。土特产销售、网上品牌宣传和旅行社,可以合作,其他的我们不想谈。
余香见她一副信心满满的架势,不由地噗嗤一笑。“你倒是信心满满啊!”
“我们自个知道自个的体量,现在一个月四五千人的游客,已经快要饱和了。我们的估计,每个月最大游客量不能超过1万人,太多的话,就会糟蹋我们的景点。虽然短期内能挣钱,但我们的维护成本太高划不着。好山好水糟蹋了,往后就没人来了。我们走的是稀缺路线。”
余香眼前一亮,激动地连连给她鼓掌。“你这个眼光看得长远,好!好!真好!贪大求全,不是好事!好东西吃腻了,就会嫌弃。你们能想到这一点不容易啊,不容易!你这也给我提了醒,看来我得常来多向你讨教才行。”
吉娜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也是我们这些年出去旅游回来的经验,有的地方一到节假日人山人海,满眼看的都是人头,啥风景也没有记住,啥文化也不知道,拍几张照片证明自个去过,又啥意思。去过一回,就不想再去第二回了。太累,太闹,出去旅游图的是散心,图的是安逸。我们的客人来了,就要有宾至如归的归属感,来了就是我们的亲人。逛逛山,喝喝茶,串串门,哪怕来安静地躺一会儿或者像丹木一样写点东西,他也要觉得值得才行。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浪潮涌 五
转眼又是阳春三月,倾听花开的声音,示范片一路鸟语花香
卫婷儿穿着一袭翠黄色的纱裙,脚蹬着一双白色的平底运动鞋,手里拿着一副褐色的墨镜,走在规整出来的田块上。脚下的牵牛花,被她纤细的脚板踩弯了腰,倒伏在湿润的泥土上。身旁长出嫩芽的桑条,牵绊着她的纱裙,她却似乎毫无察觉。春天虽好,她的脸上却带着浓浓的愁思。
望着远处刚刚建起的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便迎来了当头的一棒。猪瘟来了。
这场猪瘟开始的时候,来得悄无声息,但很快就弥漫开来。防控战,瞬间打响。
闻着刺鼻的生石灰和浓烈的消毒药剂味道,卫婷儿差点打了个喷嚏。她连续走了好几个猪场,都被拦在了猪场外500米开外。为了防止交叉感染,除了猪场的养殖人员,外面的村民和其他人一律不准靠近。500米外,扎起了黄线。这条黄线,还是省专门下定的,定期要开展督查。
外来猪引不进来,本土猪肉价格像涨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