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攻略-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队最后面的声音便有些模糊了起来:“往前面走,翻过一个小山头就到了。”

车队后面的人只是遥遥的望了一眼,谁也没有多说,前面那是一片小树林,往那处走本就显得奇怪。放着坦荡荡的官道不走,倒是走这样的崎岖小路,难道是因为要赶路了?

虽然心中想着,但是却没有人多说一句,林家的车队还是安静的往小树林里去了。

而坐在车内的黛玉,倒是听着雨水敲打车顶的声音,有些愣神了。

如今蒋氏正带着两个小孩子在她后面的那辆马车上,那本是林家的丫鬟们坐的马车,如今那车里的丫鬟也只能去跟后面的挤一挤了。

今日天还未亮,黛玉已经醒了,蒋氏见黛玉那边掌了灯,便让身边的丫鬟请黛玉过去说话。

没说一会儿,便听到外面有小丫鬟说表少爷过来了,黛玉正想避开,却听蒋氏道:“林姑娘便不用避了,说起来你与子深也是见过的,这次的事情和你息息相关,虽然已经跟你们府中的管家打过招呼了,但是林姑娘还是听听为好。”

黛玉也不是扭捏之人,便点头应了,紧接着赵渊便打了帘子进来。见到黛玉在蒋氏身边端坐着,赵渊只是动了动嘴角,却没有其他的举动了。

赵渊进来跟蒋氏行了礼,这才说道:“人都已经部署好了,让李副将和尹副将带着,舅婆便由他们护送过去。等那边的事情一了,咱们再汇合。”

蒋氏却是被赵渊的话吓了一跳:“子深你这是说什么胡说,你是要跟我们一起走的,好端端的怎么让两位副将跟着?难不成,你又想着亲自过去?”

赵渊摇了摇头:“由两位副将当饵,还不如我亲自去的好,毕竟他们也是认得我的。若是我亲自去了的话,你们也更安全一些。人已经安插了一些在随行的车队里,但太多就有些扎眼了,还请舅婆这一路务必小心。”

蒋氏也怒了:“子深你真是胡闹,这么危险的事情我怎么能让你去做。本来这次我便不赞成你南下福建,是你舅公昏了头才说什么多磨砺磨砺为好。若是你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我怎么对得起老太爷,又如何对得起你外祖母和你母亲。”

蒋氏只说吴家人和和佳公主,却丝毫不提护国公府,黛玉虽然觉得有些奇怪,却还是未曾插话。

“我又不是小孩子,前面还不知道是不是像我们猜测的那般。即使有埋伏,这些年来我也见多了,舅婆放心吧,只需在约定好的地方等我两日便好。”赵渊言语间似乎不大在意。

蒋氏急的眼睛都红了,但是她跟赵渊也相处了几年,自然知道赵渊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便不是会那么轻易妥协的,便只能坐着直叹气。

“这一路倒是要麻烦林姑娘了。”赵渊便向黛玉行了一礼,“这次本是我们拖累了林姑娘,让你们也要跟着一起陷入凶险,现在还要麻烦林姑娘一路照顾了。”

黛玉连忙侧过身子,不受赵渊的礼:“若不是遇到夫人,说不定遇到那座吊桥的便是我们了,只是也不知道会不会像夫人这般幸运。说什么拖累不拖累的,倒是见外了。”

赵渊顿了顿,只是看了黛玉一眼,却没再说客套话了。

虽然知道赵渊不会改变主意,蒋氏却还是劝了好几句,又被赵渊把话题转开了:“再过一刻钟我们便回头走官道了,你们也不必着急,只等到天亮再走。”

说着又把昨日便跟蒋氏和林管家商量的小细节又跟黛玉讲了一遍,这才别了蒋氏和黛玉出了门。

“闻音你待会儿再下去一趟,再拿一床棉垫给后面的马车。”黛玉回过神来,又吩咐坐在她右侧的闻音。

后面那辆马车虽然外头跟黛玉坐的这辆马车没什么不同,但是里面却是天差地别了,虽然底下还是垫的厚厚的,可是行在这样崎岖的路上,还是颠簸的厉害。蒋氏是吃过苦的,倒是经受的住,只是邺哥儿和念姐儿毕竟是小孩子,特别是念姐儿,可是没吃过这样的苦。

她本来还想着让蒋氏带着两个小孩子到自己坐的这辆马车上来,蒋氏却不肯,黛玉只有往后面多添些东西过去了。

山路本就难走,况且还要担心后面会有追兵,因此林管家便吩咐车夫速度快些。

强忍着不适行了半日,总算是翻过了山头,黛玉此时胃里已经翻江倒海了。她靠在车壁上,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接下来的路到底是平坦了一些,况且他们已经到了断桥的另一侧,后面无追兵,那便表示安全了。黛玉掀开帘子看了一眼车外,雨半个时辰前便停了,外面是荒芜的景色,只有间歇的出现几抹绿意。

空山新雨后,气息倒是显得越发的清新。黛玉深吸了一口气,又想起了赵渊说起自己已经见多了这种凶险时的那种不在意,就不禁有几分同情了。

187章 赶路

黛玉在济南府逗留了整整两日,赵渊迟迟未归,蒋氏等人为了避人耳目,除了细软之外一应物什都是就着林家的。

蒋氏此行颇多凶险,黛玉知道现在自己应该做的就是辞了蒋氏,尽快离开济南府。只是看着现在的情形,黛玉倒是做不出来在赵渊回来之前独自赶路的事情来。

蒋氏对赵渊倒像是出自真心实意的关心,这两日里她时时派人打探,整日愁眉不展的,就连邺哥儿和念姐儿都不敢在蒋氏跟前高声笑闹。

不过面对黛玉时蒋氏倒是言语温和,只是时常跟黛玉说起已故的吴太后以及和佳公主。

“和佳公主小的时候我还去看过,她一点都不怕生人,我凑近她她便伸出手来让我抱。”黛玉和蒋氏相处了几日,从未见她脸上出现伤感的表情。而此时她目光有些悠远,眼中竟然还有泪意。

“那是我唯一一次见到她了,后来老太爷就交出虎符,全家都退居西北。此后,我便再也没有见过和佳了。”蒋氏看了一眼在一旁笑闹的念姐儿和邺哥儿,语气柔和了一些,“后来和佳也出嫁了,她去世的时候我们也没能回京。”

黛玉之前便听贾敏说过和佳公主的事情,果然是有了后娘就有后爹,这样想着,她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见气氛有些沉重,黛玉想了想,便说道:“皇太后和和佳公主是无缘见到了,倒是见过护国公府里的赵姑娘。”

蒋氏听黛玉说完便笑了出来:“你说的可是梓清?她倒是个好孩子,只是前些年委屈了她,瞧着胆子也小了一些。”蒋氏叹了一口气,“她也是个可怜的,从记事起就没了父母,子深几乎不在府中,大了之后也是到处奔波,只能让她二婶照顾她了。”

护国公府也是在今上继位之后光景才好了起来,也许赵梓清是从小但养成的性子。

黛玉想着,却又听蒋氏道:“我在京中逗留的时间也不长,倒是接梓清来过吴府住了一段时日。这次我们和子深一起去了闽地,她先前还说想要跟着一起去,只是子深说闽地危险没有松口,她是护国公府的姑娘,我也不好私下做主。”

想着赵梓清小心翼翼的眼神,黛玉皱了皱眉。

蒋氏抬头看了黛玉一眼,便笑道:“接下来林姑娘打算怎么办,不如便跟我们一同上路吧,我们这一趟正好路经扬州,一路上彼此也有个照应。”

黛玉低头不语。和蒋氏一起出行,有利也有弊。若是前头没有其他的埋伏,跟着军队一起固然一路上都不会出现什么危险。但若是后患没有解决,她不是也要陷入危险的境地吗?

况且蒋氏让自己与她们同行,难道真的没有其他的考量吗?

黛玉沉默了一会儿,便笑道:“多谢夫人的美意,只是夫人要着急赶路,难免日夜兼程。我身子素来有些弱,若是跟着夫人一块,难免要拖累夫人。左右是接家母进京,我走两日停一日的也不打紧。”

蒋氏便笑的眉眼都舒展开了,她侧着头打量了一番黛玉,还想着说两句,便听到帘子外面有动静。不一会,就有吴家的丫鬟进来通报,说是赵渊回来了,就在门外。

“快请进来。”蒋氏不喜反惊。

黛玉多少也知道蒋氏现在的顾虑,若是一列军队回来的话,多少是有些动静的。但是现在赵渊无声无息的回来了,会不会是出现了什么变故?

两人各怀心思的坐在原处,等黛玉刚想起来自己是不是应该避一避的时候,赵渊已经快步进来了。

赵渊神色有些疲惫,但是衣着举止丝毫不见狼狈。他进来见黛玉也在,并没有多少惊讶,只是径直上前来给蒋氏行礼问了好。

“子深你还好吧,可是出了什么事?为何回来一丝动静都没有?”蒋氏上下打量了赵渊一番,这才松了一口气。

“已经处理完了,军队停在了十里外,我让人驾了马车过来,现在便去跟他们汇合。我已经让乔嬷嬷收拾去了,咱们即刻便出发。”赵渊顿了顿,又转头跟黛玉说道,“这几日辛苦林姑娘了,我们即刻便出发,就此告别。”

赵渊这样的说辞,便是意味着林家和吴家分道扬镳了。

黛玉心中反而轻松了下来。

虽然赵渊把之前的事情说得轻描淡写,但是这其中的凶险黛玉却是不敢多加揣测。他把军队停在十里开外,即便是还有危险,也一同引了过去。现在子孤身回来,接蒋氏去前方和大部队汇合,林家留在这里反而是最安全的。

本来林家和这件事情无关,被这样莫名其妙的卷进来,蒋氏还想让林家继续在其中纠缠下去,已经有些过分了。如今赵渊的做法,却是合了黛玉的心思。

这未等蒋氏说话,黛玉便抢先对蒋氏行了礼道:“既然这样,便不耽误夫人了。前方凶险未知,还望多加保重。”

乔嬷嬷在打发人收拾,黛玉自然是要和蒋氏寒暄几句。又被念姐儿和邺哥儿围着好一顿拉扯,吴家这才轻装简车的出发了。

“姑娘,咱们是不是也收拾收拾早些离开了,我瞧着这里也不怎么安全。”送走了吴家,春绯的心里也轻松了一些。

黛玉摇了摇头:“越是不安全,咱们越是要拖几日。三日之后再走,这三日停在济南府把需要的物什都补齐了,动作大一点也没关系。”

春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这才按照黛玉的吩咐去请嬷嬷和林管家进来了。

而此时吴家快马加鞭早已经愈行愈远,等出了城,蒋氏这才让身边的嬷嬷请赵渊上马车里来说话。

车内除了蒋氏和那一对双生子之外,便只有蒋氏的陪嫁乔嬷嬷。乔嬷嬷掀开厚重的帘子,赵渊刚刚侧着身子进了马车,冷不防便被蒋氏狠狠的敲了一下头。

他有些错愕的看着蒋氏,却见蒋氏只是偏了头不理会他,而一旁的邺哥儿和念姐儿却是一边拍手一边笑闹道:“呀,表哥被祖母打了……”

赵渊看了那两个欢呼的小孩子一眼,他们齐齐收了声,只是两人相对忍笑。

回过神来,赵渊却只是在车厢内坐了下来,却只是看着蒋氏不说话。

蒋氏等了半日也不见赵渊问自己,终于是怒了,她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了一眼赵渊,突然推搡了一下他:“没出息的小子,帮你都不领情,赶紧给我下去,现在看到你就烦。”

赵渊不明所以的看着一眼蒋氏,虽然心中满是疑惑,但是蒋氏生起气来连吴将军都畏惧她三分,便一声不吭的下了马车。

蒋氏见赵渊下了车,越发生气了。她指着清空在微微摇晃的车帘,对着乔嬷嬷说道:“这个小子,这个小子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乔嬷嬷倒只是笑了笑,又去陪着一旁看热闹的两个小的去了。

当然这段插曲黛玉并不知道,在济南府逗留三日之后,林家便重新启程。因为连日阴雨绵绵,即使这几日晴了,风力也是带着一股寒意。黛玉畏寒,也不知道这天要冷多久,便让人多置办了一些炭,以备不时之需。

经过上次的意外,林管家却是怎么都不肯依着黛玉的意思走近路,一路上都是规规矩矩的走官道了。林管家的意思是,虽然路程远了些,可到底是安全些的。最后还抬出了贾敏和林如海出来。

林管家是林如海身边的老人,虽然平日里对黛玉极其恭敬,但是黛玉却是把他当做长辈来看的。就连林管家坚持不走夜路,黛玉最后也是无可奈何的应下来了。

这样一来,等到了江苏,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

南边比北边要暖和的多,黛玉到达扬州的时候,早已经是春暖花开了。清明已过,虽然夜里的空气还带着丝凛冽,但是吹面而来的风却带着一丝暖意。黛玉早已经脱下了厚厚的大氅,甚至还下马车在近处走动走动。

闻音和知雅都是北方人,第一次到江南来,竟然比春绯还要更欢喜一些。黛玉也没拘着她们,只是说人多的地方都不能轻易掀帘子,春绯倒是稳重,闻音和知雅却是行至郊外时总是忍不住要掀开棉帘来瞧一瞧的。

她们如今已经踏进扬州的地界,过不了两日便要到扬州城了。

黛玉原先还不觉得怎样,不过古人都说近乡情怯,黛玉现在倒还真有这种感觉了。

也不知道这两年贾敏怎么样了,虽然与扬州的书信不断,但是信中的讯息,好坏都是凭人写的。

“姑娘放心吧,太太定然好的很的,况且还有芷萍姐姐在,她是最让人放心不过的。”春绯大概是瞧出黛玉一路以来笑意少了一些,难免要出声安抚几句。

黛玉笑了笑:“你倒是个聪明的,芷兰心思细腻,我自然是放心的。”黛玉往掀开一角的棉帘外面看了一眼,各种纱帘也只看的到模糊的景致,她叹了一口气,“只是不知道母亲的身子怎么样了,这一路走了两个多月,扬州那边到京中的信也没办法收到。”

(未完待续)

188久别

等进来扬州城,晌午已过。

黛玉坐了两月有余的马车,这次便换了一顶软轿代步,一路行至林府,无须赘言。贾敏早已打发了婆子在林府大门候着,看到黛玉一行,连忙迎了上来。

这外头的事情自然是交给林管家,黛玉从小门进去,换了一顶轿子,径直往二门里去了。

芷萍早已在二门处候着,见黛玉的软轿进来,连忙张罗了再次换了轿子,这才往贾敏如今所在的小香榭去了。

到了自己府中,黛玉多少松懈了些,便掀了帘子和走在自己身侧的芷萍说话,芷萍眉眼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青涩,虽然在主子跟前的大丫鬟放出去的时间都比较晚,但是芷萍如今已经十九了。确实是拖不得了。芷萍是贾敏跟前最得力的丫鬟,黛玉相信贾敏必然会为她做打算。

当初贾敏本想着放芷萍出去的,可是芷萍自请留了下来,也不知她现在心中所想。

“这两年来母亲可好,可是真的调养好了?”林家底下的人都知道贾敏是因为身子不好才留在扬州调养,黛玉这般问倒也没透漏什么多多余的讯息。

芷萍脸上还是透着温和的笑意,她点了点头“自然是调养好了,就是为了姑娘和哥儿太太也是会惜福养身的。虽然病是好了,只是这两年惦记着姑娘和浩哥儿的紧,白日里都拿着京里的信看呢。”

这些话从芷萍口中说出来,黛玉心中便多少松了一些,还是姑娘有办法,太太这些日子多亏了那些信来打发了。我瞧着她平日里除了休息,便就是看信和写信了,每每一封信都要起草三四次,又誊写的工工整整的,这才让人送出去。“芷萍靠近了轿子,脸上的笑意更盛了。

黛玉又问了贾敏日常的作息,倒还真是规律的很。

“太太身子到底比先前弱了一些,虽然我未曾在冬日里去过京中,也知道那边是天寒地冻的,跟我们扬州截然不同。”芷萍叹了一声,“太太在南边生活了那么久,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

黛玉早已买了一座温泉庄子,万一贾敏受不了严寒便索性去庄子里住个把月,况且她在京中过的第一个冬天也是有些受不住,但是适应了倒还好。贾敏的身子在将养几年,应该恢复了吧。

“倒是忘了跟姑娘说呢,芷芳和惠儿前年秋聘出去了,巧儿倒是嫁了庄子的一个管事,又进府来做了管事娘子。”芷萍见黛玉出神,便说起以前的旧人来了。

芷芳因为是嫁给陈嬷嬷的儿子,贾敏在心中还提到过一次,只是巧儿和惠儿的消息黛玉倒还真是不清楚。

“太太自从说要将养身子之后,便闭门谢客了,老爷去年升迁,倒是有许多夫人递了名帖进来,都被太太以身子不好推拒了。也多亏了陈嬷嬷想着太太,我是个最嘴的,倒是要陈嬷嬷时常回来,陪着太太说说话。”

芷萍是见着黛玉长大,多少有些感情的。她喋喋不休的说了一大通,恨不得这一路就把两年内发生的事情全部说清楚。

末了,她看了黛玉一眼,声音里突然出现了一丝哽咽:“姑娘看着比前两年瘦了些,姑娘回来我是真的欢喜,太太想必更是欢喜的。”

黛玉听了这话,眼里也出现了一丝泪意。她眨了眨眼睛,便笑道:“瞧你话说的,我这哪里是瘦啊,人长大了,当然要抽条啊,难道还像小时候那样被养的白白胖胖不成?”

黛玉这句话声音说的小,芷萍“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见四周的丫鬟都在看着她,便正色道:“轿子抬稳一些。”

抬轿子的婆子和左右的丫鬟整了整神色,这才目不斜视的向前走了。

贾敏已移居到了黛玉原先所住的小香榭,因此轿子便直接往小香榭的方向去了。等过了内院的假山,黛玉便说要下轿,在走一刻钟的路,便到了小香榭。

“太太本来说要在院子外面等姑娘的,我好歹是劝住了。还好姑娘到扬州的消息送的晚,太太接到消息之后这几日晚上都欢喜的睡不着了,拉着我便一直说姑娘的事情。从姑娘出生到姑娘这两年写的信,都不带重复的。”芷萍笑着付诸黛玉的手,便把她往院子里带。

远远的便看到几个丫鬟和婆子在张望着,等见到芷萍带着黛玉过来,那些丫鬟都面露笑意。更有几个急急地掉了头进了院子,多半是向贾敏通报去了。

等黛玉走进了,倒是吓了一跳。在院子外面候着的丫鬟中,她倒是见到了两熟面孔。

芷萍顺着黛玉的视线看过去,便笑道:“姑娘可是觉得眼熟,这雪雁和雪弋本来是姑娘院子里的,太太搬过来之后,见她们还算伶俐,便提了二等,如今归蔓草管着。”

黛玉往旁边看了一眼,果然见到原先贾敏身边的丫鬟蔓草。见黛玉看着自己,蔓草便赶紧上前来给黛玉行了礼。看她的衣着打扮,如今怕是提了一等了。

而雪雁和雪弋原先是小香榭里未曾入等的丫鬟。黛玉前些年给她们二人提了三等。她没改雪雁的名字。倒是把另一个改成雪弋,离京也没带走她们。黛玉以为贾敏移居到小香榭,必然是要打发走原先的丫鬟的,没想到她们由合了贾敏的意。

“姑娘快些进去吧,太太可是等了一早上,连早膳都只是草草吃了几口,:芷萍连忙引着黛玉往里边走。

等黛玉快步进门,便见到进门已经在屋子外面站着了。她没有急着迎上来,眼睛却只是胶着黛玉未曾离过。

比起两年之前,贾敏虽然瘦了。但是气色上好了许多。黛玉快步迎了上去,还未等他说话贾敏的眼泪就流了下来,黛玉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身边的丫鬟自然都是跟着抹眼泪。整个院子只听得到啜泣声。

芷萍原先便哭过一场,现在倒是异常镇定:“太太,姑娘,久别重逢是喜事,哭坏了要交可不好,咱们还是进里屋去说话吧,外面风大,着了凉可不好。”

贾敏和黛玉都记挂着彼此身子不好,好不容易收了泪,这才双双进了屋子。“姑娘今日刚回来,可见不得哭哭啼啼的,各自做好各自的事情,都散了吧。”芷萍等黛玉和贾敏近了屋去了,这才站在院子中间吩咐着。

她是贾敏得用的大丫鬟,在下人中积威已久,听芷萍言语中带着一丝严厉,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丫鬟婆子们便都禁了声,个人做个人的事情去了。

而黛玉早已经跟着贾敏进了屋里,贾敏把她捂在怀里好一顿搓揉,哭得都有些喘气了起来。

“女儿不孝,母亲病时未能常伴左右,还要让母亲时常惦记。母亲可别再哭了,若是我回来惹得母亲这般,却是我不应该了。”黛玉本来就是不爱哭的人,方才哭了一场,即使现在心中难受,却只想着先劝劝贾敏。

“芷萍,赶紧上安神茶里。”见芷萍进来。黛玉连忙吩咐了一声,与转头对站在贾敏身边的芷芳道“母亲早膳都吃的不安稳,想必午膳也未进了,正好吩咐厨房传午膳。我也饿的很了。”

贾敏听闻黛玉还未进午膳,急忙抬起头来,声音里还带着嘶哑:“姑娘没进午膳,还不赶紧通知厨房传饭。”

芷芳笑了笑,应了一声,亲自往小厨房里去了。

这么一打断,贾敏终于是止住了泪意,便拉着黛玉好一通打量:“瘦的连下巴都出来了,一摸一把骨头的,可是要好好养一段日子”

黛玉只是抿着嘴不说话,即使自己明显胖了,恐怕在贾敏眼中也是瘦的厉害。

你父亲说你要亲自来扬州的时候,我可是吓了一跳。你们父女两个竟然联合起来骗我。等我知道消息的时候,你已经到江苏的地界了。”贾敏想到这里,便气的掐了掐黛玉的脸。

黛玉讨好的笑了笑:“父亲也是怕母亲忧心,方才芷萍还跟我说,母亲接到消息之后整日的睡不着,若是两个月前送信过来,还不是白白让母亲挂心。”

贾敏叹了一口气:“我何尝不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也怪我自己不小心着了道,还连累了玉儿你奔波。。。。。。。。可你父亲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放心让你一个人回扬州,可不是任你胡闹吗?”

眼看着贾敏又要落泪了,黛玉连忙插了话进去“要说起来浩玉倒是想来 的,只是父亲请的岑先生严厉的很,竟然是不肯放人,我走前浩玉还一直抱怨呢。”

“浩哥儿自然是不能过来,”贾敏的心思果然便被引到浩玉的身上,黛玉便又趁机说起浩玉在京中的事情。

小厨房里的菜色是贾敏几日前便拟好了的,黛玉今日到府,一大清早就备好了。贾敏真的以为黛玉饿的很,催的也急,便陆陆续续的端了上来。

黛玉瞧着都是自己喜吃的菜色。她见贾敏也不动筷子,只是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变深吸了一口气:“母亲也未进午膳,就当是陪着玉儿吃点吧。”

虽然努力的压抑着情绪,但是黛玉这句话声音已经有些不稳了。

189重逢

贾敏断断续续哭了好几场,黛玉只要一不小心便会戳中贾敏的泪点,最后她也只能无奈的决定少主动说话了。接下来便是贾敏问什么,她便言简意赅的回答什么。

待吃过午膳,黛玉坐了一盏茶的时间,又和贾敏喝了安神茶,便拉着贾敏一起去午觉。

久别重逢,黛玉和贾敏神色都有些振奋,贾敏即使喝了安神茶,也丝毫没有睡意。只是想着黛玉一路奔波过来,难免是累的狠了,便忍住了不再问话。

到底是安神茶起了作用,贾敏睁着眼睛躺了一会儿,也逐渐睡了过去。

待黛玉醒过来,已经到掌灯时分了。她入睡时素来是不喜欢光线太明亮的,贾敏自然是清楚她这个习惯,因此屋子里也没点灯。外面的光线晦暗模糊,贾敏却是早已经起身了。

“姑娘醒了,太太说姑娘睡得沉便不让我们打扰。”大概是听到了里屋的声音,帘子即刻便被掀开了,春绯提着灯掀了帘子进来,“姑娘还是快些起身吧,太太一直等着姑娘一起用晚膳呢。”

“太太在外面等了多久了,现在什么时辰了?”黛玉接过春绯手中的帕子擦了手脸,又由着她帮着整理衣物。

“    已经敲了初更了,太太已经在外间做了一个时辰了呢。”春绯手脚利索的忙活着,又问道,“姑娘既然已经起身了,是不是要跟太太通报一声。”

“我这就出去了,何必惊动太太,没得让她多走一趟。”黛玉连忙阻了春绯,她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桌子上的八角琉璃灯,这才往外间走去。

贾敏听到里屋的动静,立刻搁下笔转过身来。她身旁的桌子上放着一本打开的《法华经》,旁边则是放了一叠厚厚的纸。桌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芳苓正在一旁挽着袖子磨墨。贾敏抄经用的大概是香墨,远远的便能闻到一阵阵的墨香。

“母亲应该好好将养身子才是,若是乏了也可以去院子里走动走动,抄这些**劳心劳神的作甚?”黛玉上前翻动着看了看,却见已经抄了大半本了。 芳苓见黛玉过来,连忙退到了后面。   贾敏从黛玉手中抽回经书,便摇了摇头道:“什么劳心劳神,佛家说心诚则灵,你们在京中,不管出什么事我都是鞭长莫及,能为你和皓哥儿做的也就是这些了。”

“姑娘可是要好好劝劝太太,这两年里太太恐怕少说也抄了几十本经书了,若不是是芷萍姐姐拦着,太太还想着去寒拓寺上香呢。”站在贾敏身旁的芳苓便更在黛玉跟前告了一状。

贾敏瞪了芳苓一眼,她却也不怕,还是笑嘻嘻的站在一旁说道:“太太可别这样看我,我这是怕太太累着了。只是姑娘现在怕是饿了,太太瞧着可是应该传晚膳了?”

黛玉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个芳苓和当年的芷芳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心直口快的性子。贾敏身边的丫鬟,自然是依照自己的喜好挑的,素来不爱把丫鬟拘成同样的性子。只要她们说话行事不出格,贾敏便不会多加苛责。

果然贾敏还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丫头倒是跟芷芳的性子有些相像,芷芳如今嫁了人了,倒是来府中来过两次。只是到底是大了,说话做事也不像以前那样爽利了。行了,你便快去打发人让厨房传晚膳。”

最后这一句却是跟身边的的芳苓说的。

那芳苓笑着应了一声,这才快步出去了。黛玉敛下了眼睛,这嫁人和未嫁之前自然是不同的。芷芳未外聘出府之前,她是贾敏身边的大丫鬟,在贾敏跟前也是有脸面的。贾敏素来喜欢她直爽的性子,从来也不多加干涉。要说起来,林府的大丫鬟倒是比一般人家的姑娘还要体面些。   芷芳外嫁了之后,即使是嫁给了陈嬷嬷的儿子,即使她和陈嬷嬷已经认识很多年了,但是在对待陈嬷嬷时也不能像之前那样的态度,说话做事都要改。       现在有林如海和贾敏挡在她身前,她是林家唯一的姑娘,林家所有人都顺着她的意思,可是以后呢?

她迟早是要出阁的,虽然她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但是为了林如海和贾敏,她也是不能任性的决定一些事情,做出什么不嫁之类的离经叛道的事。

出嫁,也无外乎是找个搭伙过日子的人。只是这个搭伙的人他身后还有家族,还有父母亲朋的关系要处理,更重要的是,还有通房姨娘之流要处理。

像林如海这样的人,在大兴朝已经算是洁身自好的了,可是他还是有几个姨娘。在和贾敏成婚之前,林如海甚至还有几个通房。黛玉不敢想象贾敏是以怎样的心情把那些通房扶成姨娘,就像现在她也不敢把京中汀兰苑里那两个人的存在告诉贾敏。

只要她还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