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吃货军嫂-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她还是说她怕自己要用这些木头钉箱子,她大嫂会不太高兴。
唐玉香听完立刻就说:“这些木头是你爸爸在修新房子之前打了报告,亲自带人去砍回来的。当时修新房子没用完留下来的,又不是你大嫂嫁过来去砍的。现在你要用几根来钉箱子,她没权利不高兴。妈做主,这里的木头你想用几根就几根。”
“真可以吗?”
“可以。”
“那我去找村里的周木匠问一问,如果让他来帮忙锯开三根木头,锯成木板要多少钱。”
“好,你去问,我帮你带着秀琳。”
丁小甜随后走去村里的周木匠家。
周木匠两口子见到她之后接待了她,丁小甜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
“一根木头按照你说得锯开,锯成三公分厚的木板,要五毛钱的工钱。”周木匠说。
当时的农村,像周木匠这样的手艺人除了被集体派去干一些活儿算成公分以外,他们有空也可以给别人干活,收取劳动报酬。
别看锯开一根木头,再刨成几块木板只要五毛钱,看起来不多,但这跟村民们去干一天活儿相比只能挣几个公分相比,这钱可是算多了,当时城里的工人一天也才挣几毛钱呢。
还有就是农村里请木匠到家里来干活,都要管饭的,这饭还不能太差,按照当时各家的条件,至少要给人家做个炒鸡蛋或者炒蔬菜,但是菜里面要有油。
这样一算,木匠干上两天,帮丁小甜锯开几根木头,刨出木板,丁小甜还是要花上三块钱的。
丁小甜在买了米和米糠,还有一些生活物资后,现在她的手上还有二十一块五毛钱。
如果请周木匠去干完活,付了他工钱,她就只剩下二十块钱了。
另外她昨天才买的米和油也要耗掉不少。
要是丁小甜重生之前,让她拿出一块五毛钱来请木匠给她刨出钉箱子的木板,她肯定是舍不得花这个钱。
然而现在从丁老太的角度看,一块五毛钱真得不算什么,也就是一把小白菜的钱。况且,她明白这钱必须花,毕竟她需要这些木箱子,还有老房子上坏了的椽子需要换,不然一下雨,屋顶就要漏雨了。
丁小甜就说:“好,那就这样说定了,今天就过去帮我把木头锯开,木板给我刨出来行不行?”
周木匠点头:“那我准备下工具,一会儿就过去。”
丁小甜见周木匠答应了,就欢欢喜喜地往外走。
没想到,走出周木匠家的院子,在外面迎头碰上一个熟人。
“三弟妹。”那人主动向丁小甜打招呼。
“二哥?你怎么在这里?”丁小甜好奇地问。
原来她在周木匠门口碰到的熟人是何忠焕,他丈夫的二哥。
何忠焕告诉丁小甜,他来这里是想请周木匠去桃树村一起帮一家姓夏的人家做家具的。那家人的儿子要结婚,日子都定了,要在喜日子之前把家具都做好。夏家人找到何忠焕帮忙,人家要他在规定的日期之前把家具做好,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前段时间,周木匠跟他一起在公社的小学堂干活,所以他就想来找周木匠一起去做家具,在夏家人限定的日期之前把家具做完。
说完了这些,他又说其实他到前进村来找周木匠一起干活,本想去找一下丁小甜,问她真得不打算回去吗?没想到,却在周木匠的家门口遇见丁小甜了。
“哎呀,二哥,你能不能让周木匠晚两天再过去,因为我请了他帮两天忙,帮我锯开几根木头,刨一些木板出来,我住的老房子的椽子坏了”丁小甜一听忙说。
停了停,她用脚搓了搓地,缓慢道:“至于回去,我想再等等,等忠灿从部队上回来探亲,我再跟他一起回去。这段时间,就麻烦二哥和二嫂多在爸妈跟前尽孝了。”
何忠焕闻言叹一口气,劝她要看开一些,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就好像是牙齿和舌头一样,难保没个磕碰,难保不咬到。
“二哥,这个道理我明白,我没说不回去,只想稍微静静,给我一段时间,我缓过劲儿,会回去的。”丁小甜平静地说。
“那”何忠焕皱了皱眉,“就随你吧。”
“周木匠那里,二哥你”
“我还是要去跟他说的,不过,我打算今天跟他一起去帮你锯木头,把你要的木板给你刨出来,两个人一起干,一天就把活路干完了。”
能够在一天之内就把她需要修椽子和钉木箱的木板刨出来,丁小甜当然愿意。
“那就麻烦二哥了,我先回去给你们烧开水泡茶,你们跟着就过来哈。”她喜滋滋地对何忠焕说。
何忠焕点点头,转身走进周木匠家里去了。
丁小甜回去把自己请了周木匠来干活,还有遇到何忠焕,他也要来帮忙的事情对她妈说了。
母女两个就去烧火的烧水,摘菜的摘菜。
不一会儿周木匠和何忠焕来了,两人合力把木头搬到院子的空地上,接着就开始锯木头,刨木板。
到中午丁家人回来吃饭时,他们已经锯开了两根木头,刨出来了十多张木板。
丁建军和李珍月两口子见了当然要问这是在干嘛。
丁小甜也不隐瞒,把自己的打算原原本本地对他们说了。
丁建军听了倒没说什么,李珍月可是不高兴得很,她向丈夫抱怨道:“二妹也是,要养鸡还要弄什么箱子,白白地糟蹋了两根木头。这些木头以后等儿子长大了还可以给他修房子做家具的,居然拿去养鸡用,真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心疼,一回来就弄得乌烟瘴气的。”
第16章
“好了,你少说两句,今天还有外人在,你就给我留点儿面子好不好?”丁建军不悦地怼回去。
李珍月看看屋外院子里还在干活的周木匠和何忠焕,不情不愿地闭上了嘴。
晌午饭,是丁小甜拿过来的米做的,里面加了削了皮切成块的红薯,稀饭熬得比较浓稠,里面因为加了红薯,吃起来带着一点甜味,口感不错。
她又拿出来四个鸡蛋,炒了一份儿青辣椒炒蛋,一个炝炒小白菜,一份儿红烧茄子。用现磨的豆浆,拿卤水点了一锅豆花,豆花压实了,变成豆腐,再把这豆腐加了辣椒红烧。
桌子上就是四个菜,比丁家平时吃的中午饭丰盛多了。
丁建军甚至去拿了两个酒杯来,给周木匠和何忠焕倒了两杯高粱酒给他们喝。
高粱酒还是过年的时候买的,现在还剩下半瓶多,一般家里来了客,丁建军才会拿出来喝。其实这酒,搁在重生后的丁老太眼里,真得是特别次,一斤才三毛的高粱酒。但在当时,这酒真算是不错了。
一顿饭吃完,不管是饭还是菜全部都一扫光,比起丁建军对周木匠和何忠焕的热情,李珍月那是相当冷淡了,全程吃饭一句话都没说。
丁小甜看在眼里,并没跟李珍月计较。
毕竟她的年纪比现在的李珍月可是大了三四十岁啊,跟这么个小辈计较,就白重生了。
而且,李珍月这个人,除了有些自私小气,别的没什么大毛病。
自私小气多半也是因为太穷了,不得不计较一些物质的东西。
吃完饭,丁小甜主动地收捡碗筷,洗碗刷锅。
周木匠和何忠焕一起卷了烟叶抽,抽完两人继续干活。
丁小兰和丁建国跑过来对丁小甜说,他们趁着中午休息去把老房子的那间空屋打扫干净,说完两人匆匆忙忙地跑了。
丁小甜让老妈帮着带孩子,她拿了锄头,找了个缺了口的瓦罐去老房子后面挖开泥土找蚯蚓去了。
她在瓦罐里装进去一些湿润的泥土,还有一些牛粪,把泥土和粪混合一起,然后才去用锄头挖开一些潮湿的泥土,从土块里面找到蚯蚓,再把蚯蚓捉起来放进瓦罐里。
蚯蚓就喜欢潮湿肥沃的土,一被丁小甜捉起来扔进瓦罐里,几下就钻进了瓦罐的肥沃的泥土里。
丁小甜挖了一个多小时的泥土,捉了好几十条蚯蚓扔进瓦罐里。
她捡来的这个破瓦罐不大,里面装的肥沃的泥土也只够几十条蚯蚓栖息的。
这么一点儿蚯蚓,就算过一段时间繁殖起来,要给她的十只小鸡吃也是不够的。丁小甜在心里估算了下,她妹妹丁小兰还要买几只小鸡仔来养,那样以来,起码还要养好几罐蚯蚓才行。
一开始,她想到用那几个木箱子,里面配好肥沃的土,作为蚯蚓的温床,繁殖出足够多的蚯蚓,现在她想用木板钉起来的箱子拿来养殖蚯蚓会不会可惜了。
昨天在光荣公社的大集上,她看见了有集体作坊做出来的瓦罐卖,当时忘了问多少钱,但按照她的了解,那些罐子估计只要几分钱一个。
瓦罐和木箱子,蚯蚓显然更喜欢没什么光,比较暗的瓦罐。
要不然,等后天去赶集,再花点儿钱买几个瓦罐回来?
今天把周木匠和二哥的工钱开了,她连二十块钱都没了,现在的每一分钱对丁小甜来说都很宝贵,必须要计划开支。
幸好现在的丁小甜是丁老太重生的,她在处理一些事情上就比当年她没重生,还比较年轻时,显得有魄力和有眼光得多。
所以,她很快决定了后天赶集去买三四个瓦罐回来养殖蚯蚓,那些箱子就全部放进空间里,作为她的储物柜好了。
等她扛着锄头,一只手提着那罐子回到老屋,丁小兰和丁建国已经上工去了,那间丁小甜要用来养殖蚯蚓的屋子已经打扫出来了。
屋里的杂物被堆放在一个角落,地上干干净净,墙角和房顶上的蜘蛛丝也被扫了。不过这边的屋顶有些部分的椽子也坏了,露出一小块天空。
看来,这间屋子的怀的椽子也要换掉才行,虽然是用来养殖蚯蚓的屋子,但丁小甜也不想一下雨,屋子里就乱糟糟的,地变得泥泞无比。
把手里的瓦罐放到屋角,那里比较安全,就算马上下雨,她的那些蚯蚓也不会被淋到。
关上门,丁小甜去了新屋那边,只见周木匠和何忠焕已经把第三根木头锯开,木板也刨出来了。
“二哥,周哥,麻烦你们再帮我把这几块木板改小些,我刚才回老屋那边看了下,还要换几根椽子。还有,这些木板你们给我一起锯成这么长的木板,我好用来钉箱子。”丁小甜一边笑着说话,一边比了比木板的长度。
为了省工,丁小甜的木箱子是个正方形的,所以,她只需要比出一个木板的尺寸就行。
有何忠焕在,丁小甜提的要求,他跟周木匠当然会一口答应。
所以,接下来,两个人一口气干了两个多小时,丁小甜要修补房子需要的椽子,还有钉木箱需要的木板全部锯好了。
干完的时候,生产队的下工的锣声都响了。
丁小甜去把工钱给两人,她掏出一块五毛钱给周木匠,周木匠收了,当她要给何忠焕一块五毛钱的时候,何忠焕却死活不要。
他说丁小甜是他三弟妹,帮忙哪里能收钱。
说完,他撂下一句希望三弟妹早点儿回来,就向丁家人告辞,跟周木匠一起离开了。
丁建军在门口遇到何忠焕,拉住他,笑道:“二哥,吃了晚饭再回去嘛!”
何忠焕连连摆手:“算了,晚了,我这走回家去还要两个小时呢,到家天都要黑了,不能再耽搁,我们以后有空再在一起喝酒吃饭。”
丁建军:“好,今天辛苦二哥了。”
何忠焕:”不辛苦,都是一家人,应该帮忙的。”
丁建军其实明白何忠焕要赶着回家,根本不会留在丁家吃饭的,他那样说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所以,他很快就放开了何忠焕,客气地说以后再见。
何忠焕挥挥手,跟周木匠一起大步离开了。
丁建军回去,就见到已经下工的三妹和四弟,还有二妹正在把今天周木匠和何忠焕锯的那些木板重叠在一起,抱的抱,抬的抬,往新屋那边走。
他老婆李珍月拿把扫帚在扫院子,一边扫一边嘀咕说:“弄得恁脏,喂个鸡,搞这么大的动静出来,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想一出是一出”
忍了一天,李珍月在周木匠和何忠焕离开之后,终于把气发出来了,把她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
“珍月!”丁建军在门口听见,火气一下子就蹿上来了,吼她,“你少说两句会死!”
“哥,你小点儿声,几个娃娃都在,不要吓着他们。”丁小甜忙劝丁建军,“家和万事兴,不要吵吵闹闹,当初爸爸离开的时候强调过这句话,你不要怪嫂子,在新屋这边锯木头,的确是把院子弄脏了。我跟三妹和老四把木板子抬过去,抬完之后,我们来打扫干净院子。”
丁小甜说的话,李珍月也听到了,一霎时,她的不快消散了很多,放下扫帚,她进灶房做晚饭去了。
丁建军呢,也把丁小甜的话听进去了,不再跟老婆李珍月吵架。
他帮着自己的弟弟和妹妹们,把院子那里的那些木板全部搬去了新屋那边,放进了今天三妹和四弟打扫的那间屋子。
看看屋顶的破洞,丁建军就说明天他抽空过来,会帮着丁小甜把这边老屋的两间屋子的屋顶都修一下,换掉腐烂的椽子,再盖上一些瓦,房子就不会漏雨了。
“大哥,到时我跟你一起修屋顶。”一旁的丁建国马上说。
丁建军摸摸他头:“好。”
接着他又招呼三妹和四弟跟他一起去新房子那边吃饭,至于,丁小甜,他也喊了,只是丁小甜不去。
嫂子冷脸相对,大哥家的饭她可吃不下去,她还不如就在这边把早晨的稀饭热一热,炒个空心菜吃。
她交待丁小兰和丁建国,过去吃饭,别忘了把院子打扫干净。
两人一齐答应了,跟着丁建军走了。
丁小甜把早晨的稀饭热了,炒了不需要刀切就能掐断炒着吃的空心菜,跟女儿一起把晚饭吃了。
晚饭吃完,丁小甜又忙乎上了,她把今天下午从她妈妈那里要的两把稻种放进一个大碗里,然后从绿色军用水壶里把从空间装的水倒了进去。
这是水稻育种初步的工作,先要浸种发芽。
丁小甜之所以愿意用空间里的水,是她认为这个水比外面的水更好。
但是要想让种子发芽,现在的温度却是不行的。
现在是夏天,夏天的温度太高了,水稻的种子根本不能在这种温度下发芽,合适的温度大概是在十度到十二度,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春天,稻田里才能看到秧苗的原因。
不过,丁小甜却有办法让稻种在现在发出芽来,然后长成幼苗,在空间的她那小小的一块水田里面栽种下去。
第17章
丁小甜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把她的这碗浸泡的稻种放进空间里那块蓝色的土地上。
那一块蓝色土壤的土地的温度也是从偏冷到极寒。
要是有温度计的话; 她就可以准确地测量土地的温度; 保证她的那一碗浸泡的稻种能够百分之百地发出芽来。
手边没有温度计,丁小甜暂时只有把这碗稻种放到那块蓝色土地最靠近水池那里的土壤上头。那里的温度相对于夏天来说是偏凉的。
第一次在不是春天育种的季节来培育水稻,丁小甜也是心里没准儿。
做完了这件事; 丁小甜又把关小鸡的鸡笼提到了那间养殖蚯蚓的屋子; 然后给小鸡们喂食; 今天她同样用空间里面的泉水来喂鸡,还有搅拌鸡食。
把装水的碗和装鸡食的盒子放进鸡笼之后; 小鸡仔们叽叽叽叽叫着跑了过来进食喝水。
不知道是自己的错觉,丁小甜发觉自己的小鸡仔们个顶个地都很精神; 毛看起来很光滑,好像买回来才一天; 都长大了一圈一样。
她喂小鸡的时候,秀琳在鸡笼边蹲着,非要把小手进去抓小鸡; 那些小鸡都躲着她,不让她抓。
丁小甜只得把她抱出屋子来; 回屋; 拿个水果糖给她吃,一边逗她玩儿。
正逗着孩子呢,丁小兰和丁建国吃了晚饭之后回来了。
“姐; 反正还要等会儿才睡; 我从大哥那边拿了铁锤和钉子过来; 先帮你钉几个箱子; 明天你就可以用来养蚯蚓了。”丁建国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铁锤和一盒子钉子给丁小甜看,“这些钉子都是以前修房子时剩下的,虽然有点儿锈了,但还是可以用的。”
现在是夏天,太阳才下山一会儿,黄昏时分,天还没黑,趁着这点儿暮光,丁建国说干就干。
他把今天下午周木匠和何忠焕锯好的木板每三块钉成一个面,然后再把五个面钉在一起,一个符合丁小甜储物要求的木箱子就订好了。
在丁建国钉木箱的时候,丁小甜也没闲着,她去灶房烧开水。
只不过灶上水壶里的水是她从随身空间的水池里取出来的,本来她可以把这一壶水放到随身空间里的那个红色土壤上,利用那个热度把水烧开。不过,现在老屋这边还住着她的三妹和四弟,要是她不烧火,就拿出来一壶开水,他们恐怕会吃惊不小。
暂时,丁小甜还不想把随身空间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在喝了几次随身空间里那个泉水之后,丁小甜觉得好像睡眠更好了,所以,她想这水让自己弟弟妹妹还有女儿也喝点儿。
水烧开之后,她除了灌了一瓶开水,剩下的半壶水她倒了三碗出来凉着。
然后她出去对丁小兰和丁建国说,她烧了开水,给他们两人凉了两碗,一会儿他们洗脸洗脚后,就端这两碗水去喝。
两人都说好。
在丁建国钉到第五个箱子时,天完全黑下来了,丁小甜点起煤油灯,让丁建国别干了,去打点水洗洗睡了。
丁建国把铁锤和那盒钉子放进那个他还没钉完的箱子里,出去跟他三姐一起打水洗脸洗脚。之后,两人去灶房,各自端一碗凉白开回房,丁建国睡之前把那碗水全部喝了,丁小兰只喝了几口。
弟妹去睡了,丁小甜把刚才丁建国钉的那几个木箱收进了空间里面,接着她带女儿洗脸洗脚,准备睡觉。
丁小甜倒了些开水瓶里的热水掺和到盆子里的凉水里面,拧了洗脸帕给自己还有女儿擦脸。擦完脸,因为今天干了不少活,出了一身汗,她用这水擦了擦身体。
洗脚的水,她另外倒了一些来用。
现在她喝的水,还有用的水都是从空间的那个水池里面取的,下意识,丁小甜非常相信随身空间里的水不但喝了对身体有好处,就是拿来洗脸洗脚也有好处。
洗脸洗脚之后,她照例是上床陪着秀琳哄她睡觉,等到她睡着了,然后她才起来,进入随身空间。
今天她要进入进入空间里面去干活。
在那块绿色的土地上培育一些蔬菜,她找到了南瓜种子、还有西瓜种子、苦瓜种子、丝瓜种子,以及一些葱蒜姜。
她把农具拿上,擦一擦手臂下的那个红色印记,就进入了空间之中。
每次她进入随身空间里面,都是在那棵小树旁边。
放下手中的农具,把自己用旧布包起来打算种的那些种子放进一个空木箱里,丁小甜就开始去巡视一下她的这块属于她的领地了。
首先她看了看小树,貌似还是昨天那么大,没有长。
从小树这里出发,丁小甜数着步子去了东边,又沿着边缘数步数。
走一圈下来,她发现随身空间既没有变大也没有变小。
接下来她就去看看那个水池,水池的水位没变化,中间那个泉眼依然咕嘟咕嘟冒着水泡泡。
她的三块颜色不同的地还是昨天那样,昨晚开垦出来的水田,土壤被水浸润,抓一把握在手里,泥土又亮又滑,适合栽种水稻。
然后她走去那块蓝色的土地旁边,蹲下来,仔细看了看她放在那里浸泡在水中的稻种。
似乎也没什么动静。
至少看起来没有出芽的迹象。
不过,她也想到自己这是太心急了,哪有才浸泡稻谷的种子两三个小时,谷种就发芽的?这个随身空间再神奇,也不能她想怎样就怎样。
只能等等再看了。
丁小甜走回小树旁边,拿起锄头,还有她要种的那一包蔬菜种子去了那块绿色的土地。
之前开辟一块水田,这块绿色的一分大小的地就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大约二十平方左右可以用来种菜了。
其实,丁家老房子附近那些零星的菜地加起来有一分大小,丁小甜要用来种菜的话,也是完全够吃了。但是,丁小甜还是想在随身空间的土地里面种菜,想看看在这里面做菜,种出来的菜会和外面的地种的菜一样吗?
二十多平方的地,丁小甜拿起锄头把地都翻了一遍,接着把自己带来的种子分别放了一些到她挖好的地中,再把土盖上。
这块地不大,丁小甜不敢让种植的这些蔬菜太密集,所以种下去的的蔬菜种子都留了合适的间距,好让种子发芽以后,可以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
说起阳光照射,丁小甜发现这里的随身空间里面永远是白天,除了第一次进入随身空间,空间里面是雾蒙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雾就渐渐消失了,阳光开始从头顶照射下来。空间里面如果种植植物的话,植物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
其实她也不知道随身空间里面的阳光会照射多久,每次她在随身空间里面都是只呆一个多两个小时就出去了。只不过,她出去的时候,随身空间里面还是阳光普照的。
总之,她希望她在随身空间里面种的蔬菜也好,还是瓜果,还是水稻,都会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能够快快地长大,然后她可以获得丰收,尤其是水稻,她可是抱着很大的希望啊。
把地翻了,在地里洒下要种的蔬菜种子之后,丁小甜又走去那块红色土壤的地观察了一阵儿。
然后她想到了什么,就从空间里出去,从放在屋子的竹背篓里拿了两穗苞谷,再次进入空间,她把两穗苞谷埋进了一块象炭火一样的红色土壤里。
很快,她就闻到了从土壤里散发出来的烤苞谷的香味。
因为她是把整个苞谷带皮都埋进土壤的,所以外面的皮就算被烤焦了,但里面的苞谷粒儿却不会被烤焦。
大约十多分钟之后,丁小甜用锄头把埋在红色土壤里面的苞谷刨出来了。
她拿起一穗苞谷,几下把外面烤焦的皮撕掉,然后她就看到了烤得金黄的一穗苞谷,以及闻到了扑鼻的烤苞谷的香味儿。
正好她今天晚上吃的稀饭,又在随身空间里劳动了一个多小时,本来就有点儿饿,现在一闻到烤苞谷的香味儿,更是饿得难受。
顾不得烫人,丁小甜拿起烤得金黄的苞谷就开啃。
一口咬下去,烤苞谷的甜糯鲜香立刻充斥了整个口腔,她不由自主地赞叹出声:“啊,真好吃。”
就那么蹲着,丁小甜把烤好的两穗苞谷都给吃进了肚子里。
两穗烤苞谷下肚,她饱了,就拿着军用水壶去水池边,灌了一些水在水壶里,抱着水壶喝了不少水。
摸一摸鼓起来的肚子,丁小甜无比满足。
她又想到,要不明天带点苞谷种子进来,种一些苞谷吧,不知道长在随身空间里的苞谷会不会更好吃。
估计在随身空间里也有两个小时了,丁小甜打算出去了,走过她开辟的水田边时,她忽然灵机一动,去找了个碗来,从水田里挖了一碗泥巴带了出去。
她想的是,这个随身空间里的泥巴加一些到她养殖蚯蚓的罐子里,或者那些蚯蚓会得到一些神奇的营养,繁殖得更快更好?
总之,在丁小甜看来,随身空间里的所有东西都很神奇,也许都包含着一些她不知道的神奇因子,应该充分尝试利用。
从随身空间里出来,丁小甜把那一碗泥巴放桌上,自己拿毛巾擦了手和脚就上床睡觉了。
一觉睡到半夜,她被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很快,秀琳也醒过来了。
秀琳把丁小甜抱得紧紧的,小嘴里直喊:“怕,怕”
丁小甜抱着女儿,不断安慰女儿别害怕。
屋外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很快就下起了暴雨。
丁小甜先前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从屋顶的破洞里,灌进来不少雨水。
虽然灌进来雨水的那个屋顶的破洞不在母女两人睡的床上方,但就在床前面半米不到的屋顶上。所以,伴随着狂风,还是有不少雨水被吹到她跟女儿睡的床上来。
丁小甜抱着女儿,裹着那床薄棉被,退到了床的角落,免得被飘进来的雨水淋湿。
暴雨下到天快亮时才停了,丁小甜和女儿睡的那张床几乎被全部淋湿了,所在床的角落的母女两人脸上头上全部都是水,裹着的被子也被打湿了大半。
天亮前的这几个小时,丁小甜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捱过来的,她一直紧紧抱着女儿,亲着她的小脸,哄着她睡觉。
快天亮的时候,秀琳才总算是不哭了,睡着了。
丁小甜整个人疲累得不行,这种疲累除了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昨晚冷雨扑面,雷电交加时,她想到了丈夫何忠灿,也想到了跟他几十年的婚姻。
重生之前年轻的时候做的一些选择,现在回头去看,她觉得自己挺傻的。
现在呢,重生之后的她聪明了,可仍然会遇到一些她无法预料到的情况,比如今晚突如而至的暴雨。
然而就算这样,她也不会放弃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过接下来的她的人生。
天终于亮了,丁小甜还没起床,就听到了丁建国在外面一边拍门一边喊她:“二姐!二姐!”
丁小甜把女儿放到床角落唯一的一小块干的地方,下了床,穿上衣服和裤子去开了门。
门一开,丁建国就进来了,他看了一眼屋里,就皱着眉说:“我就晓得二姐昨天晚上遭罪了,秀琳呢,她怎么样?”
丁小甜苦笑:“秀琳哭闹了一晚上,快天亮的时候才睡着了。”
丁建国走到床边,掀开湿漉漉的蚊帐,探身过去,把睡着的秀琳抱了起来,转身就走,他对丁小甜说:“二姐,你拿一件干的衣裳来给秀琳换了,我抱她去我屋里的床上睡。”
丁小甜说好,去打开两开门衣柜,从里面翻了秀琳的一件干的裙子出来,跟在丁建国身后去他的屋里。
秀琳睡得死死的,连丁小甜给她换衣服她也不知道。
换好衣服,丁小甜把女儿放到床上,给她盖上了被子。
“姐,你去烧点儿水,洗洗,也把衣服换了。我今天不去挣工分了,就在家里帮着你赶紧把屋顶的椽子换了,把屋顶的破洞补上。你看这天,雨好象还没下完的样子。”丁建国在一旁说。
刚才从屋里出来,到丁建国这屋来的时候,丁小甜也看到了天边还有乌云,很有可能今天还要下雨。
丁小甜犹豫了下说:“你不去挣工分,我就怕大嫂又不高兴了。”
丁建国搓搓鼻子:“不高兴就不高兴,她也不敢不让我吃饭,顶多念几句而已。再说了,我帮你补这房顶,那才是最要紧的事情。”
“老四”丁小甜望着自己这个才十四岁不到十五岁的兄弟有些感动。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