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太医-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舍得

【由文下载网'。wrs‘‘‘hu。'整理】

序言

序言

写历史小说,从来都是件吃力又不容易讨好的事。

鲁迅在他《故事新编》的序言里这样说过:“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者,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

然,鲁迅这话是在和成仿吾打笔战时说的,因此“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这一说,以我想来鲁迅本意只怕也不尽如是,只不过是当时要和对方针锋相对的意思而已。盖因其“无需怎么的手腕”这一句,有些过于菲薄了小说创作的难度。

只是鲁迅这段话,倒确实说出了历史小说所以难写的关键。比之一般的小说,历史小说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史料的掌握,这其中的难度,有时候甚至会不下于历史专业的学生写毕业论文。

譬如这部《大清太医》,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大约是觉得我杂书看得多是以知道的可能也会多点,曾随口问过我一个问题——康熙时的九门提督费扬古是什么人?

说老实话,明清史里我对明史更熟悉些,清史不算很熟悉,不过清初的人事还算是知道些的。但这问题还真就把我给问住了。因为这问题细究起来其实很复杂,首先是九门提督这个职位到底是什么样的,其次则是这位费扬古大人的家世。我只知道一件费扬古的事,就是那位一直闹得沸沸扬扬、身世不怎么清楚所谓的努尔哈赤“皇十六子”,但这两个费杨古是不是同一人,我可就不知道了,想知道得先去查书。

后来作者又问过一次问题,这回还好,问的不是人和事——换成清代的官邸建筑布局是什么样的了。于是我再一次被问倒。其实当时我很有捶墙的冲动,同时想对她说:拜托,这属于古建筑学科范畴,梁思成先生门下弟子应该比较熟悉……

想认真写部历史小说所需要的史料收集工作之繁杂,于此可见一斑。小说,除了人之外,当然还会涉及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建筑甚至饮食等各方面的考据工作,所以鲁迅说很容易写成“教授小说”。

鲁迅这句“教授小说”,同时点出了历史小说的另一难点:可读性。

作为小说,只有史料的掌握显然是远远不够,小说最根本的还是其文学性,因此当有了一定的材料后,怎么写出一部好看的历史小说,才是最考人的。

在看完《大清太医》的稿子后,我想即使按照福斯特的标准,这也当然是一部让智慧的读者问“为什么”、是好看的历史小说,而不是一个只能让读者问“然后呢”的故事。

叶军

2009年12月

正文 清东陵记

距北京以东一百二十五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马兰峪,座落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王后妃陵墓群--清东陵。

清东陵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陵园大小建筑五百八十余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古帝陵建筑。

其**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

皇后陵四座――孝惠章皇后的孝东陵、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孝贞显皇后的普祥峪定东陵、孝钦显皇后的普陀峪定东陵。

以及妃园寝五座――景陵妃园寝,内葬康熙皇帝的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景陵皇贵妃园寝,即双妃园寝,内葬康熙皇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敦怡皇贵妃;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皇帝的一位皇后和三十五位妃嫔;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十五位妃嫔;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帝四位皇贵妃。

另有公主寝陵一座――内葬道光帝的两位公主和两位皇子。

十五座寝陵中埋葬了五位皇帝、十五位皇后、一百三十六位妃嫔、三位皇子,两位公主,共计一百六十一人。

清东陵自一六六一年开始营建,经数以千百万计的劳动者,历时二百四十七年,修筑了由三百二十座主要单体建筑组成的建筑面积一百一十三万平方米的大小十五座陵园,比我国最大的古建筑群——北京故宫,还大十万平方米。

清东陵不只占地大,更是一块风水宝地,其环境非常优美,北有昌瑞山做后kao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前朝如持援朝揖,中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山青水秀,景物天成。

群山环抱的格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树木葱郁,由龙门口向北望,苍山脚下,绿树丛中,巍峨雄伟的殿台楼阁若隐若现,金黄碧绿的琉璃瓦顶闪烁着迷人的豪光。

这个建筑恢宏、壮观、精美的清东陵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记载着辉煌或衰败的历史,每一座陵寝都传承着动人或神秘的故事。

入关第一帝顺治,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文武兼备的十全老人乾隆,辅佐圣世二祖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两度垂帘听政的慈安、慈禧,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的香妃,还有咸丰、同治……这些曾主宰过国家命运,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都长眠于此,任由自然的洗礼、历史的评说。

岁月沧桑、历史变迁,这座建筑精美、蔚为壮观的古帝陵中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深埋于地下的黄金珠宝究竟遭遇了多少次的洗劫?一百六十一人的庞大寝陵中各色的传奇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太多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令无数的中外学者一次次的踏足于此,深入研究,让无数的中外游客在这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旅游景区中,身临其境的感受着历史的沧桑变化。

由大红门踏上全国最长的神道――处于清东陵正中顺治帝孝陵五千五百米长的主神道。

蜿蜒的神道两旁十八对栩栩如生的文臣、武将、麒麟、狮子等精工雕刻而成的石像生表情深沉静静的排列,满汉两种文字镌刻的圣德神功碑叙述着顺治一生的功绩,汉白玉石砌成的巨大须弥座上建筑的隆恩殿,庄严肃穆的孝陵祭祀大典。

从孝陵再到帝陵中最豪华、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的裕陵,以及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地下佛堂”的地下宫殿;再到陵寝地面建筑最为奢华的、用黄金贴饰的慈禧陵三大殿及地宫;东陵盗宝遗留文物及清宫用品展览馆;慈禧奥秘展馆;如果说慈禧陵的奢华都表现在了地面之上,而乾隆陵的奢华都表现在了地面之下。

裕妃园寝中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的香妃墓不能不说,当望着陵寝中的香妃画像时,会发现这个神秘美丽的女子怎一个“香”字了得,难煞无数史学者,身戴香料包?用高级香水?天生的?或只是说她人特别漂亮、秀色可餐?

最让人震撼的是当走进飞扬跋扈、阴险毒辣、诡计多端的慈禧陵寝那贴满黄金的三大殿时,导游小姐讲述的一九二八年发生的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时,闻着只有摇头的份,因为导游小姐报出的慈禧陪葬品那笔笔宝物的数目和价值让人惊骇。

不仅是因为那多少颗珍珠、多少件玉器、含口的夜明珠、放射着绿光的玉枕、著名的翠白菜蝈蝈、九玲珑宝塔、翡翠西瓜之类的宝物失踪而遗憾,更为了曾经历史上皇家的辉煌和精湛的艺术而震撼。

而就在定东陵被盗的同时,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也都被一一洗劫而空,其中康熙玉案之上的四宝、杨香武曾三盗而未得的九龙玉杯,乾隆最宝贵的颈上的一串朝珠和一柄九龙宝剑都落入了贼人之手,甚至好多宝物至今去向不明,国家的损失惨重。

只有顺治帝的孝陵没有遭到盗墓的浩劫,只因为传说顺治逃禅剃度为僧,坐化翠微,孝陵只是衣冠之葬,并没有殉藏宝物,所以东陵五帝陵寝只有顺治孝陵免遭劫难。

最可笑的是盗墓的首领孙大帅竟然发表了一通大义凛然的“盗墓宣言”来为自己辩护:“满清杀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报仇革命,我孙殿英枪杆子没得几条,只有革死人的命,我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大汉同胞!”这样的“民族英雄”真让人感到汗颜。

每一座陵寝中动人神秘的故事让人不禁遐想到长眠于地下的帝后妃们当年的皇宫生活是怎样的错综复杂。

乾隆一生功绩到了晚年好大喜功,慈禧费尽心机一生敛财,沉睡之下,始终躲不过一场浩劫,宝物失盗,尸身遭jian,建筑被损,是清东陵的浩劫,也是中国古文物的浩劫,损失不可估量。

冷冷的地宫里,盛世的夺目光彩和末世的落日余晖相互交织着,曾经金戈铁马的岁月,曾经关于他们的传奇故事,还有那些似乎永远都解不开的一个个谜团,他们或是智慧、或是神勇、或是愚昧、或是昏庸,他们留给后人的或是颂扬、或是诅咒,如果他们泉下有知,他们能否看清自己一生的是非功过?能否坦然面对三百多年来人们对他们的种种猜测、传说、演绎和诠释?

人们面对庞大的陵园自然拖口而出的赞叹,完全来自于心底的震撼,那巧夺天工的整个陵寝处处雕梁玉柱,金龙盘绕,壮观精美、气势恢宏,感染力让人叹为观止,尽显皇家气派。

即使有人说陵墓中放棺柩的地方不可以拍照,犯忌讳,可当人们置身于神秘的寝陵之中时,没人会去在意,相反却是把神秘的地宫拍的最为全面。

地势宽敞、山清水秀的清东陵,在傍晚余晖的照耀下,弥漫着庄严而神秘的气氛。

景陵因地宫早有积水没有清理,直至今日景陵地宫尚未对外开放,只能在长长的神道、高高的牌坊和空旷的外殿里遐想那个强盛的时代。

站在景陵的外殿,头脑中会自然的浮现出各种艺术舞台上演的康王朝的一幕幕史话,康熙帝的博学、勤勉、简朴、热情、仗义……都不失为一个帝王所具有的精髓,然而他的霸道、冲动、自负以至于暮年时对立王储的寡断却又给他的人生留下了些许的遗憾,但人无完人,任谁都无法做到十全十美,康熙帝开创清王朝盛世是无法抹灭的史实。

三百多年已成为过眼云烟,留给后人们的不仅是一座有形的建筑,从当初陵寝的营建、帝后的葬礼、精工细作的石材彩绘雕刻中,无不渗透着当时宫廷政治斗争、财政状况、宫闱、典章制度……清王朝的历史悄然的浓缩于其中。

夕阳西下,远处山岚上无边的苍松翠柏延至遥远的天际,近处庄严肃穆的陵墓默默的陈述着三百年来历史的沧桑,断壁残垣的庭柱,深沉宁静的殿堂,一个家族,几代帝后,几许悲壮,几许凄凉。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哪一朝代没有兴衰成败?哪一段不是惊心动魄?而如今在人们脚下长眠于陵寝中的帝王们是怎样掌控着他的历史时代?是怎样驾驭着盛世繁华?那康乾盛世到底是怎样的盛况?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祥和安居乐业?

那年那月的情景,一幅幅历史画卷,在脑海与眼前交相辉映,陵墓的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历史传承、动人故事,都在从不同的角度为今日的人们诠释着气势恢宏,雄伟壮丽的古建筑皇陵内朝代的沧桑变化。

楔子

楔子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落叶在秋风中摇曳,换之的是硕果累累,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喜悦,也充满着对他朝万物复苏的憧憬,天边酡红如醉,映照着一盈秋水,倾泻着一泓浓情。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有人沉浸于秋的草木凋零、残荷听雨,诉说着无尽的悲凉和忧伤;有人看那各色的菊花在萧瑟的秋风秋雨中绽放着笑颜,心智更加坚强;于是有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悲秋与颂秋,于是有了太多痴男信女的相逢与别离。

秋天是一个感悟的季节,亦如人生,或是轻飘飘的浮华,或是沉甸甸的永恒;或是难以抹灭的一缕凄楚,或是情感流溢的苦尽甘来;或是心头萦绕的悠悠远思,或是一握香荑的温馨甜蜜。

秋天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季节,风是叶的主宰,叶是树的灵魂,树是叶的依赖,风携着叶在天地间飘来荡去,于是树便再无生气可言,叶的离开,究竟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看不穿,解不透。

无数的故事都在秋风携寒,万物飘零的季节上演,或是颓废,或是振奋,或是沧桑,或是清纯,或是不羁,或是谦恭。

我们的故事也在这深秋之际悄然而至……

【上册 百姓人家】 第一章 东陵遇险

第一章东陵遇险

北京的深秋在满城的金黄与火红之中翩然而至,香山的红枫,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垂柳,西山的虫唱,玉泉的月夜,潭柘寺的钟声,还有那铺满地的老槐树似花非花的落蕊,一切皆在秋意之中,让人赏之不尽,醉意朦胧。

北京城内美景怡人,北京周围的景致更是别有一番风采。

距北京以东一百二十五公里的河北省遵化市境内的马兰峪,座落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王后妃陵墓群--清东陵。

清东陵是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陵园大小建筑五百八十余座,十五座寝陵中埋葬了一百六十一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古帝陵建筑。

神秘的古帝陵殿台楼阁巍峨雄伟,四周的环境山青水秀,景物天成。

十一国庆期间,清东陵如期的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人们对这座历经岁月沧桑、历史变迁却依然精美、壮观的古帝陵到底隐藏着多少秘密而感到好奇,当然,好奇的不单单只有游客,还有梁上君子……。

“哎~~呦~~哎~~呦~~哎~~呦……。”

一辆车身上刻着红色十字花的白色面包车长鸣着警报,飞速行驶往马兰峪镇的清东陵方向,那令人撕心裂肺的救护车长鸣声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惊醒了镇上刚刚入梦的人们。

镇上出事了?懵懂中的居民们还没来得及清醒过来,紧接着耳边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警车嚎叫声,由远而近再远去。

“完了~完了~完了……。”

沉浸于夜色中的镇子顿时变得沸腾起来,刚刚从床上爬起的一些好事儿的人们半掩着衣服,穿着拖鞋“踢踢踏踏”的跑到街上,借着微弱的路灯灯光,伸着脖子望着飞驰而过的两辆救护车和四辆警车皱着眉头,不知所措。

几辆车子先后飞速的朝着同一个方向驶去,警笛长鸣,蓝色和红色的警报灯“忽闪忽闪”的晃着,在暗夜里显得更加的刺眼。

两辆救护车第一时间赶到出事现场,面包车还没停稳,身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已经拉开车门,手里拿着急救器械跳了下来。

“快!快点!人在这儿……受伤的人在这儿呢1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的工作人员竭斯底里的喊着,声音里透出对生命脆弱的无限恐慌。

何宇轩第一个冲了上去,只见一个二十左右岁的小伙子紧闭着双眼,脸色苍白的躺在血泊之中,心脏左下方的枪口处鲜血还在“汩汩”的流着。

“快!止血1何宇轩焦急的喊着,两名护士麻利的上前进行紧急的救护工作,他迅速从白大褂的口袋里掏出听诊器听了听患者的心率,扒开患者的眼皮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很专注的大声道:“无心跳,无自主呼吸,胸外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快1

说着,他已经扑到患者身前,伸直双肘双手叠压在患者胸前心脏的位置,借着自身的体重、肘力、臂力快速、有节奏地垂直向下按压伤者的胸骨,双目凝神的数着“1、2、3……”

配合何宇轩给伤者做人工呼吸的是个刚分来医院工作的小女护士,当何宇轩数到“4”的时候,她别扭的抬头看了一眼何宇轩,不情愿的低声念叨着:“人家的初吻呀……”

“5!快!少废话!都什么时候了!快-…”何宇轩怒目圆睁,高声吼着。

一旁站着的几位管理处人员和值班的安保人员不约而同的看向何宇轩,医生的紧张态度让他们心里更加焦灼,不知他们的这位同志性命保不保得祝

“颈动脉可触及搏动,扩散瞳孔逐渐缩小,快!继续!加油!1、2、3、4、5……。”

随着“吱吱嘎嘎”一阵刺耳的急刹车声,110警车随之赶到,两辆桑塔纳,两辆依维柯刚刚停下,便跳下来二十来名全副武装的警察,迅速的将现场团团围住,手里长短不一的枪“啪啪啪”一顿瞄准,最后二十多个黑洞洞的枪口定格在了一处。

一个身材魁梧的警察从驾驶副座上最后一个下来,敏锐的双眼扫视了一圈现场,如钟般洪亮的嗓音厉喝道:“犯罪嫌疑人呢?”

管理处的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大姐连忙迎上前去回答道:“他……他在那儿躺着呢……警察同志,是他先开的枪,我们可是正当防卫……。



再看那犯罪嫌疑人,被粗粗的绳索五花大绑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左侧胳膊和腿都在流着血,看来不死也是一边倒了。

“技术,取证、拍照!您是这里的负责人?目击证人呢?过来,过来,讲讲案发经过,其他闲杂人等散了、散了吧……。”

“警察同志,您说咱这东陵可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国家四A级景区,十一期间我们比平日里又增加了几个督导小组,安保人员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可谁想到……谁想到……再说这景陵根本就没对外开放,怎么就着贼了呢,还不知道我们那位做安保的小伙子能不能活下来呢,唉……。”

深更半夜的清东陵景陵长长神道上灯火恍惚,警笛震鸣,嘈杂程度比白日里观光旅游团还热闹。

“好!抬上去!赶紧回院里。”何宇轩站起身来做了个深呼吸的动作,一个生命得以生还的希望,对于他来说,是莫大的欣慰,抬头看了一眼刚刚和自己配合急救的小护士,何宇轩干咳一声道:“介个……SORRY……刚才……着急……对不起1

“哼1小护士冷哼一声没理何云轩,一转身之际脸上露出了一抹得意之色,能听到又年轻又权威的留学博士道歉――她挺着小脖子,抬着担架,美滋滋的走了。

何宇轩瞧了一眼东陵的负责人大姐和警察,回头扫视了一下夜幕中略显空旷幽深的景陵,那个被称作“犯罪嫌疑人”的伤者因为先前由另一组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现在又有法医在做鉴定,何宇轩不便参与,瞧了两眼便追上担架。

“这是什么?”

正当两个护士要将担架抬上车的一瞬间,何宇轩忽然发现伤者紧紧握着的右手指缝间射出一道微弱的绿光,伤者的手握的死死的,好像生怕被人抢去似的,何宇轩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的手掰开,一个圆圆的绿色球体呈现出来。

何宇轩睁大了眼睛仔细的瞧着,绿色的光芒越来越大,瞬间便形成了一个圆圆的大罩子,将何宇轩罩在了其中,警车与救护车的警报灯红蓝闪烁交替折射在绿光上,绿色的光罩顿时放射出七彩的光芒,尤其是在夜晚如同焰火般绚烂多彩。

四周的人们惊愕万分的看着忽然出现的七彩光芒和被光芒笼罩着的医生,何宇轩自己更是发懵,他很想反抗脱离罩着他的绿光,可全身如同被真空包装一般的失去了重心。

“啊!那是小李子刚从小偷手里抢回来的宝物……。”

一位安保人员的惊呼还没完,周围的人们都还没来得及弄清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忽然光芒忽地一下子消失了……。

瞬间功夫,何宇轩只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轻,头脑越来越混沌,下一刻,他如同进入了梦境一般的失去了知觉和意识……。

【上册 百姓人家】 第二章 醒在灵堂

第二章醒在灵堂

秋夜别样美,一弯如眉的新月幽幽的挂在疏星点缀的夜空中,窥视着世间万物沧桑,星月相惜相伴,一阵秋风轻轻的拂过,斑斓的树叶在风中摇曳,鸟虫低吟浅唱,合奏着自然界的圆舞曲。

“呜呜呜……玛法……玛法……呜呜呜……玛法……”

一阵撕心裂肺的女子痛哭声穿过一处寒窑于梁,划破了夜空的宁静,在乌云滚滚的云端久久的回荡着,将正处于昏迷状态中的何宇轩惊醒,同时他被这凄惨的哭声着实吓着了!

“是谁哭的这样凄楚?发生了什么事情?”半梦半醒之中的何宇轩很不耐烦的想着。

从来没睡过这么沉、这么香的觉,被人打扰了美梦心里总归烦躁的很,他动了动身体,想要翻身起来看个究竟,可全身上下毫无力气。

他努力的挑起倦怠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裸露的房梁上挂着层层灰尘,他躺在一铺土炕上,身边一张长方形的小炕桌上一盏小油灯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转头寻着哭声望去,“哇1何宇轩吓的出了一身冷汗!如果此时他有一丁点儿力气,非跳起来掉头就跑不可!

怎么睡在灵堂之中?何宇轩眨巴眨巴他那双不大不小的眼睛,谨慎的观察着陌生的环境,一口绘了古代楼阁及日月星辰、式如箱柜的棺椁东西方向停放着,一个身着白色孝服,头围孝包头,梳着长长的辫子的小女孩儿正跪在灵柩前一边烧着纸钱儿,一手抹着顺着双颊滑落的泪水。

何宇轩有点不知所措,他不知道他只睡了一觉的功夫,身边到底发生了怎样他所不熟知的事情,于是他只好强打着精神愣愣的凝神听着、看着,先搞清楚状况才好。

“玛法……怎忍心丢下馨兰碍…玛法……呜呜呜……”

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顺着跪在灵前小女孩儿白皙的小脸上汩汩的流至腮边,落在胸前的粗布孝服上,她没有理会脸上的泪水,也没有察觉到炕上的何宇轩已经醒了,双手用力扶着棺椁,悲伤的呼唤着她的玛法,失声痛哭。

生平最见不得女孩子流泪,尤其还处于迷蒙状态中的何宇轩,见小女孩儿哭的那么凄惨,更是一个头两个大!玛法是谁?这是哪儿啊?

何宇轩缓缓的动了动身体,感觉周身的血液像是凝固了一般,麻木的毫无知觉,这是怎么回事?此时,他这个临床外科医生是彻底糊涂了。

“呜呜呜……玛法……怎可丢下您最疼爱的小孙女……去了呢……玛法……表兄……快醒醒……快看看玛法碍…玛法他……他走了……呜呜呜……”

小女孩儿痛哭着,泪眼朦胧的抬眼瞥了一眼躺在炕上的何宇轩,紧接着扑在了棺椁上泣不成声。

何宇轩被小女孩儿泪眼一瞥心里更发懵了,自己这是置身何处?小女孩儿哭的玛法是谁?表兄又是谁?不对!记得看过的清宫剧里,玛法是满族人对祖父的称呼!

他闭上双眼,努力让自己心绪平静下来,记得先前他在清东陵救人,随后……绿色的光……莫非……掉陵墓里了?不对啊,陵墓里怎会有活人!天!吓死个人!

一阵胡思乱想的瞎琢磨,何宇轩彻底的清醒了,被女孩儿凄惨的哭声哭醒了,被自己的推测吓醒了,可他不敢动,稍动一下全身就如同针扎似的疼,他一头雾水的打量着眼前的情景。

“玛法……玛法……”小女孩儿哽咽的哭着,双肩因为过于激动而不停的颤抖着。

何宇轩眨巴眨巴眼睛,他有点儿明白了,小女孩儿哭的那位老人过世了,可这与他何干?

转头再看向小女孩儿,却一眼看到了那口奇形怪状的棺椁,他怎么会躺在一个阴森的灵堂之中?何宇轩身上的汗毛“唰”的一下全都竖起来了。

正当何宇轩心里暗自琢磨的时候,忽然听到一串儿沉重的脚步声驻足在门外,一个粗犷的男人厉声喝道:“康达理……1

还未等屋里人有所反应,就听“哐当”一声,门被硬生生的撞开,两个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闯了进来。

刚刚只顾痛哭的小女孩儿被这突然闯进来的俩个人吓的“碍…”的一声低呼,连忙贴着棺椁边儿站起,一双流着泪的大眼睛里满是惊恐。

“你……你们……是何人?”女孩儿抽噎着抹了一把脸颊上的泪,警惕的打量着俩个陌生人,见来者都是旗人官服装束,女孩儿不知所措。

其中一个身材彪悍,面色赤红,方脸牛眼,下颚一缕黑髯的中年男人上前一步粗声厉喝道:“快唤康达理来,我等奉族长之命前来问话。”

女孩听闻此人言语不善,又见二人面相颇凶,连忙道了个万福,指了指灵柩,双手掩面哽咽的道:“二位大人……找我玛法,想来……是迟了……我玛法……他……去了……。”

窗外一更梆鼓敲响,万籁俱静的苍穹中乌云遮盖住了半弯明月,一阵夜风吹过,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冷风顺着正“呼嗒呼嗒”响着的破陋窗纸吹进屋内,打在何宇轩身上盖着的薄薄的被子上。

何宇轩很想起身趁着混乱逃出灵堂,可是他身体麻的不能动,他无法转头看清楚在场的几个人,只好微阖着双眼假寐,继续听着屋里几人的对话。

“去了?”二人上前几步,满脸质疑的看了看灵堂,又互相对望的点了点头,转头斜睨着女孩儿道:“去了也无妨,跟你讲便可1

“嘿嘿嘿……”一阵阴阳怪气的假笑声传进何宇轩的耳中,这笑让人听着渗人,他不由得提高了几分警惕,那么虚伪的奸笑,肯定是坏人!至少,也是个奸诈的小人!他们要对一个刚失去亲人的小女孩儿做什么?

二人之中另一个身材稍显瘦削,面色略白的男人慢悠悠的踱着脚步,双眼直勾勾的注视着女孩儿道:“轻声点儿,轻声点儿,莫要吓坏了小姑娘……你是董鄂氏。馨兰?”

女孩儿看着男人脸上的表情和他那状似温和的话语极不相符,本能的倒退几步,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奴才闺名馨兰。”

【上册 百姓人家】 第三章 置身百年

第三章置身百年

男子毫不在意馨兰小姑娘的反应,更没在意这里是灵堂,继续围着馨兰身旁转着、打量着。

“嗯,好,好!早有耳闻康达理有个美貌乖巧的孙女,今日一见,果然是个美人胚子,瞧这眉眼儿,瞧这身段儿,成,日后咱们族人指不定要靠你来光宗耀祖呢!嘿嘿嘿……”

两个人对视着不怀好意的笑着,白脸男人又继续对馨兰道:“别怕,都是同族人,别怕,我来问你,几日前都统府下发的适龄女子明年初夏参加阅选的文书可曾收到?”

“收到了。”馨兰如实回答,白皙的小脸上原本的惊慌又增添了些许悲哀,泪水顺着双颊无声的落下。

“既已收到,为何还未将你的年岁等详情清册上交到族长处?咱们正白旗族里散丁人家可就只你一人未交,不可误了呈报。”

此人话语看似温和,可却透露着一丝寒意,馨兰年纪尚幼,玛法又刚刚去世,心里脆弱的不得了,连忙低头应道:“是。”

躺在炕上的何宇轩越听几个人的对话越糊涂,自己这是置身何处?他们都是些什么人?怎么听着几个人的对话感觉那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