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族-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兴文翻身上马,向皇宫方向疾奔而去。

二百五十八

天渐渐亮了,定鼎门的战斗在太子的干预下结束了,副将李弥的率领六率府军队返回营地,死伤者被搬走,城门附近的斑斑血迹也被冲洗干净,就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但京城内却依然弥漫着一种紧张而不安的气氛,京城各大城门紧紧关闭,到处是一队队顶盔冠甲的士兵,虽然没有实行戒严,但不准民众聚会,茶馆、酒楼、青楼、赌馆等等有利于民众聚会的店铺统统关闭,谁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每个人心中都萦绕着不安和焦虑,他们在猜测着各种会发生事件的可能,祈求上天保佑自己家人和财产的安全。

和京城民众的焦虑、不安相反,宫城内在经历了一夜的紧张和担忧后,每个宫人绷紧的弦都悄悄地松懈了,天亮后不久,龙麟殿便传来消息,皇上已经苏醒,尽管非常虚弱,御医们还在奋力抢救,但皇上已经脱离了生命之忧。

这让每一个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寝宫,大宁王朝皇帝皇甫玄德第二次苏醒,这一次他精神好了很多,可以说话了。

御医们都纷纷退下,寝房内就只有皇甫玄德和他的心腹宦官马元祯两人。

“昨晚情况怎样?”

皇甫玄德躺在床榻上,显得有些虚弱,声音很低微,“你告诉朕,朕听着。”

“陛下,总得还很平静,只是有一点小摩擦,而且皇后……”

“皇后怎么了?”皇甫玄德一惊。

“皇后伤心过度,摔倒在地,可能动了胎气,她人没事,但腹中孩子小产了。”

皇甫玄德慢慢叹了口气,“是朕连累了皇后。”

停一下,他又问:“发生了什么小摩擦?”

马元祯便将昨晚发生的事和一些小细节都一五一十地告诉皇甫玄德,他最后道:“老奴听说定鼎门发生冲突,便斗胆让驻皇城的武卫军和城内内卫军出兵巡逻京城各处,控制局势,老奴擅自行为,请陛下处罚!”

皇甫玄德听马元祯讲诉,他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眼中杀机迸现,“朕还没有死,他们就开始争位了吗?”

随即他又安抚马元祯,“你做得很对,京城的军队只有朕能调动,朕昏迷期间,你可以替朕调动军队,朕不怪你。”

马元祯微微松了口气,又笑道:“陛下,大家都在外面焦急等候,要不要让大家来见见陛下。”

皇甫玄德沉思了片刻,缓缓道:“朕很疲惫,不想见了,让他们都回去,一切恢复正常,朕休养几日就好了。”

“陛下,定鼎门之事,范大将军中箭身亡。”马元祯又小声提醒。

“范绪可升爵一级,以侯爵之礼下葬,抚恤银五千两,其子封都尉,袭伯爵,这件事就这样了结,不准再多提。”

“是,那老奴去告诉大家散去。”

马元祯站起身要走,皇甫玄德又叫住他,“你去问问太医,朕的腿怎么一点知觉都没有,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元祯心中一惊,难道皇上瘫了吗?他不敢多问,慢慢退了下去。

马元祯退到殿内,他先找到了王御医,将他拉到一边,低声问道:“皇上到底怎么回事?他说他的腿没有知觉了。”

王御医心里明白,昨晚他用针刺过皇上的腿,竟然没有一点反应,他便知道皇上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

他叹息一声道:“这一次皇上是侥幸逃过一劫,我都以为他没有治了,没想到他居然又苏醒过来,如果皇上能听从我们的意见,两三年后,或许还能站起来,否则下一次晕倒,皇上可能就再也醒不来了。”

“那……他的房事,还行吗?”这是马元祯最关心的问题,他比谁都了解皇上,站不起来或许问题还不严重,如果皇上失去了房事,那将是大宁王朝遭殃。

“应该还可以,但一定要节制,他这次昏倒就是房事太放纵的结果,我们首先要建议他的,就是这件事。”

“这个我会劝他,你先去吧!”

马元祯看见太子向他这边走来,便连忙迎了上去。

皇甫恒此时心中十分紧张,主要是定鼎门的出现了流血冲突,这很难向皇上解释,为什么六率府的军队要进城?

六率府的两万军原本是驻扎在东宫,今年年初被调到城外驻扎,可以用保护东宫的名义向父皇解释。

皇甫恒心中暗暗叹息,其实他之所以命六率府军队入城,是因为他之前就仔细问过御医,御医私下告诉他,皇上身体外似健康,但内已如朽木,一旦晕厥或者病重,都会危及生命。

正因为皇甫恒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当父皇昨晚忽然晕厥,他便认为父皇不会再醒来,这才让他孤注一掷调动自己的六率府军队。

没想到父皇居然又醒来了,这让皇甫恒有一点下赌失败的感觉,他不得不准备吞下擅自动用军队这枚苦果,尤其发生了流血事件,父皇对他的惩罚绝不会轻。

但让皇甫恒充满疑惑的是,那射死范绪的一箭到底是谁下的手?他已经得到副将李弥的飞鸽报告,那一箭竟然射透铁甲,贯穿心脏,至少是三百斤的力道,这种冷箭绝不是普通守城军士能射出,这说明是有人在刻意挑起定鼎门的冲突。

是有人在背后向他捅冷刀,这人是谁,是申国舅、齐王还是赵王,或者是别的有心人?

“太子殿下,皇上已经苏醒了!”马元祯迎上来便向他报喜。

皇甫恒心中暗叹,他又不得不装出欢喜的表情道:“那真是太好了,真是天佑我大宁朝。”

他又问:“我向去见父皇,可以吗?”

马元祯摇摇头,“皇上还很虚弱,他说暂时谁也不见,让大家回去,一切恢复如初。”

“那定鼎门之事……”皇甫恒担忧道。

“皇上已经下旨抚恤范大将军,荫其子嗣。”

说到这里,马元祯又低声道:“殿下,皇上的意思也不想把这件事闹大,老奴也劝殿下等这件事先平息下来,然后再向皇上解释,尤其现在皇上心情不好,殿下最好不要在这个关头去惹恼皇上。”

马元祯向两边看看,又低声道:“定鼎门事件肯定会对殿下有影响,但我老奴的建议,只要殿下储君不废,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

皇甫恒点点头,“我明白了,多谢马阁老!”

皇甫恒此时忽然意识到马元祯的重要性,父皇的军队是他调动的,他居然没有被父皇责罚,外面所发生的一切都由他来解释,将来他能不能登基,很可能就落在这个马元祯的身上。

这一刻,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马元祯拉到自己这一边来。

……

京城内的恐慌只延续了一个时辰,随着各大城门陆续开启和街上士兵撤离,京城内便渐渐恢复了正常秩序,恐慌消退了,各家店铺都纷纷开门营业,大街上开始出现行人,卖菜的农民也进城了,人来人往,大街上变得热闹起来。

申国舅的马车从皇城驶出,向他府邸所在的承福坊而去,在宫内守了一夜,他也有点疲惫不堪,要赶回去休息睡觉。

虽然身体十分疲惫,但他的精神却很好,他已得到消息,皇上已经清醒,思路清晰,只是双腿失去知觉,站不起来了。

但不管怎么样,他都度过了一劫,皇上的这次昏厥,也同时给他敲响警钟,他也要加快部署了,楚王已经开府,下一步他要尽快去地方,获取真正的实力。

“相国,邵将军求见!”马车外有侍卫禀报。

申国舅精神一振,立刻道:“让他上来答话。”

片刻,邵景文上前躬身道:“属下参见相国!”

“昨晚有什么异常?”

“回禀相国,昨晚基本上没有什么异常,只有两人出城,一个是齐王离开京城,还有一个便是皇甫无晋带新婚妻子去梅花卫军营。”

齐王离开京城在申国舅的意料之中,不过皇甫无晋离开京城却出乎申国舅意料,他笑了起来,这小子居然连新婚之夜都不顾了,倒是很警惕,忽然,他想到一个问题,眉头一皱问道:“他怎么能出城?”

齐王有出城金牌,没有问题,但皇甫无晋怎么能出城,这让他很惊讶。

“回禀相国,属下已问过守城校尉,他说皇甫无晋用的是梅花卫江阁老的金牌。”

“江阁老的金牌?”

申国舅心中异常惊讶,皇甫无晋什么时候和江阁老这么熟悉?江阁老可是皇上的心腹,难道是太后的意思?申国舅知道,江阁老对太后很忠诚,难怪皇甫无晋能成为楚州梅花卫将军,恐怕这不光是皇上的意思,和这个江阁老也很有打关系。

申国舅从无意中的一个消息发生了皇甫无晋和内卫监军江阁老的关系不一般,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是什么缘故,只得暂时放下这件事,他又问道:“那冷箭射死范绪之人,是谁干的,有消息吗?”

“回禀相国,属下只能肯定一点,从这支冷箭射出的角度,一定是城上的一名士兵射出,但是谁射的,属下暂时还查不出来,但这支箭的力道非常强劲,连属下也办不到,说明这名士兵不是一般人,是隐藏在城门守军中的一名高手。”

“命令田兴文给我一个一个排查,一定要查出此人是谁?我要知道,究竟是谁在这件事的幕后进行操纵?”申国舅咬牙切齿道。

……

上午,皇甫无晋带着新婚妻子从军营返回,马车停在了苏府门前,今天是他们新婚后第一天返回娘家的日子。

二百五十九

十月上旬,一股寒潮席卷南北大地,位于长江南岸的江宁府也气温骤降,寒风吹扯落叶,江南的初冬来临了。

大江之上寒风凛冽,大风卷起浪花,拍打着巨船,这是一支由三十艘千石大船组成的官船队,运送前往楚州驻扎的一千梅花卫将士和他们的行李物资。

船队从洛京出发,沿着漕河南下,经历半个月,这天上午终于抵达了江宁府地界。

无晋站在船头上,凝视着的远方茫茫江面,这是事隔三个多月他再次返回楚州,想起他离开维扬县初入京时的忐忑,时间并不长,可他觉得俨如隔世一般,他的心态,他的身份、他的地位都完全改变了。

所有这一切的变化都来源于他答应了晋安的要求,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于是,他们早已准备好的各种头衔地位便源源不断涌来。

从最初的迷茫、无奈、愤恨到今天的强势和主动,正如慧明禅师对他的评价,只要他走上这条路,他就会改变。

无晋心潮起伏,他不知自己的楚州之路该怎么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会再被动。

这时,他感到一只温暖光滑的玉手牵住了他的手,一个温柔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夫郎,在想什么呢?”

是他的娇妻苏菡,无晋轻轻搂住她削瘦的香肩,用身体挡住江风,柔声笑道:“江风这么大,出来做什么?”

“夫郎,我在想我们的家。”

说到自己的家,苏菡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和期待,“我一路上都在想,我们的家该怎么布置,我喜欢龙脑香木做的床,我喜欢在那种香味里入睡,还有窗帘,说实话,我不喜欢娘家那种紫缎窗帘,可惜我不能做主,我喜欢颜色更加清爽明快的天蓝色,我们的家里要按照我的喜爱来布置……”

苏翰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心的欣喜和期盼传染给了无晋,无晋望着自己的小妻子,他心中充满了爱怜,便用披风将她裹住。

“没有问题,你喜欢怎么布置都行。”

“夫郎,你还没有告诉我,你在想什么?”苏菡有些调皮地问道。

无晋搂着她笑了笑道:“我在想,我离开维扬其实也没有多久,可再回来时,感觉自己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过去的事情,就像在很多年前发生一样。”

无晋低头亲了亲她的发丝,又笑道:“更没有想到你成了我的妻子,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

“怎么,你觉得娶我是在做梦吗?”苏菡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多少有一点吧!”

无晋苦笑一声道:“其实有很多事情,是你现在无法想象的,九天,你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皇后吗?”

苏菡吃了一惊,“夫郎,你不会也要参与夺嫡吧!”

“我也不知道,不过我临行前夜,祖父告诉我一件事,我觉得很有深意。”

“什么事?”苏菡有点紧张地问。

“你跟我来!”

无晋拉着她的手走进他们的寝舱,他将舱门关好,小心翼翼地从随身的皮包里取出一卷发黄的丝锦。

“夫郎,这是什么?”

“这是一份圣旨,准确地说是一份圣旨的副本,旨意是六十年前文宗皇帝所发,祖父保留这份圣旨副本六十年,我临走前夜才给我。”

苏菡知道,文宗皇帝就是现在皇帝的祖父,晋安皇帝和永安皇帝之父,她慢慢打开这份发黄的圣旨,只见上面写着:‘太子无德,可继大统者,楚王、凉王、齐王、赵王、蜀王……’

“夫郎,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无晋给她缓缓解释道:“这其实是大宁王朝皇位继承的一项制度,就是继承皇位的顺序,太子为第一,若太子无德,就由楚王来继承,楚王不行,就由凉王来继承,以此类推,当年任楚王的永安皇帝就是凭这份圣旨指责皇帝失德,他以楚王的身份夺位成功,被承认为正统,我听祖父说,在太庙内藏有一块铁碑,就是这份圣旨的正式文本,每一位亲王府中都有一份副本。”

苏菡秀眉微蹙,“可是夫郎并不是凉王,只是嗣凉王。”

无晋微微一笑道:“你知道皇上为什么封我为嗣凉王,而祖父是兰陵郡王?这其实就是当今皇帝的心虚,当年永安皇帝即位后,为了安抚我曾祖父老凉王,曾亲口答应过他,凉王之爵将留给我家族三世,我祖父是第一世,我父亲是第二世,我是第三世,当时我祖父是封为西凉郡王,待曾祖父去世后,他将升一级为凉王,但十年前,曾祖父去世,当今皇上以为凉王系的军权可以收回,他便反悔了,改封祖父为兰陵郡王,他却没有想到,最后没有能夺回凉王系军权,依然被我姑父张崇俊牢牢控制住,所以当我出现后,祖父去找皇上,提出了先帝遗旨,皇上无奈,只得最终答应我为第三世凉王。”

苏菡坚决地摇了摇头,“我明白夫郎的意思,但我劝夫郎千万不要把它当回事,这只是虚名,它会害了夫郎,我也不要做什么皇后,我只希望夫郎能够清醒一点,你毕竟不是皇帝的儿子,他绝不会让你来继承皇位。”

无晋也只是给苏菡一点心理上的准备,他见苏菡反应激烈,便不再多说,收起圣旨淡淡笑道:“我当然明白,我只是私下里和你说说,这件事除了我们夫妻,不能有第三人知道。”

苏菡叹了口气,“这个我知道,我感觉夫郎被封为嗣凉王后,有点得意忘形了,夫郎,你一定要冷静。”

无晋点了点头,“我一定会比任何时候都冷静。”

这时船舱外传来一声大喊:“靠岸了!”

……

大船终于缓缓地靠岸了,岸上隐隐传来锣鼓声,无晋走上船头,只见不远处的岸上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有军队站岗,还有数百名江宁府的官员和当地的名流士绅,估计这些都是来欢迎他的人。

无晋大船是第三艘靠岸,前两艘大船上近两百名梅花卫先下船,他们立刻组成一道人墙,将欢迎无晋的官员和名流士绅们隔开,梅花卫军士们非常有经验,这样可以防止有人暗藏在人群中刺杀。

无晋身着一身梅花卫军服,快步走下了大船,便听见有人在喊道:“皇甫将军,无晋!”

声音很耳熟,无晋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群官员中有一人在向他招手,无晋一眼便认出来了,那不是张容吗?

他顿时大喜,连忙迎了上去,张容和几名高官一起走上前来,张容被任命为江宁府少尹,十天前才到任,他算是无晋的故人,两人在这里见面,都十分欢喜。

无晋上前拱手笑道:“我听伯父说,张兄外放江宁府少尹,我就在想这下可有了熟人,没想到一到江宁就遇到你了。”

张容也笑道:“我是来专门迎接你,你的船队到对岸我们就听说了。”

他看见了无晋身后被一名丫鬟簇拥着的苏菡,又笑道:“这就是弟妹吧听说你成婚了,恭喜恭喜!”

这时张容身后传来一声咳嗽,无晋这才发现他身后站着几名官员,为首一人约五十岁,长得很清瘦,脸上堆满了一种礼节性的笑意,无晋便笑问道:“这位是……”

张容眼中闪过一丝冷笑,不冷不热介绍道:“这位就是余府尹。”

原来这位就是江宁府尹余曜江,无晋听说过,申国舅的师弟,也是他的心腹,他连忙躬身道:“原来是余府尹,久仰了!”

余曜江是襄阳人,但和申国舅一起同窗读书十五年,又是同一届考上进士,是申国舅最信任的人之一,四年前便推荐他来做江宁府尹,正是有他在,申国舅才牢牢控制住了江宁府。

余曜江连忙深施一礼,满脸笑开了花,“嗣凉王殿下来出任江宁,这是江宁府的荣耀,我代表江宁府百万士民欢迎殿下到来。”

他又从身后拉上一人,介绍道:“这是申少尹,殿下应该知道吧!”

无晋当然知道江宁府少尹申渊,申国舅的族弟,当初争户曹主事时,他们隔空交过手,他还改过这位申少尹的一封信。

他连忙拱手笑道:“我在维扬县时就久闻申少尹大名,以后请少尹多多关照。”

申渊虽然是申国舅族弟,但长得一点也不像,他长得又瘦又小,倒有点像黄四郎,他也干笑一声,躬身施礼道:“欢迎殿下来江宁府!”

这时,一个铜钟般的声音传来,“皇甫都督怎么不和我打招呼?”

无晋一愣,只见走上来一名身材极为魁梧中年男子,约四十七八岁,紫脸膛,丹凤眼、大鼻子,长得威风凛凛,无晋却是第一次见他,不知他是谁?

张容连忙给他介绍,“这位便是楚州大都督府长史周信将军。”

“原来是他!”

无晋听皇甫疆专门给他说过,此人也是效忠于楚王,在楚州非常有权势,是大都督府的最高文职官,虽然他没有掌握楚州三十万大军,但他却能控制楚州军队的后勤粮草以及军官的考评,自己的楚州水军都督和梅花卫,都要和此人打交道。

“原来是周将军,我来楚州第一个就是要找你。”

“哈哈可以皇甫将军却是第四个才来找我。”

看来这个周信还挺风趣。

二百六十

江宁府是楚州的州治所在,号称虎踞龙蟠,扼长江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楚州的很多最高权力机构都设在这里,比如楚州大都督府,楚州盐铁转运司、楚州水军都督府等等,整个楚州有驻军三十万,其中江宁府附近便有十万驻军。

江宁府比郡高半级,最高官员是府尹,下有少尹二人,下辖六县,总人口约一百四十万,其中又以江宁县为府治,江宁县也是整个江宁府最大的县,有十二万户近六十万人口。

按照大宁王朝的规定,新官上任有三天时间安排家眷,无晋也不例外,他不是江宁府人,又带有家眷,所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安居下来。

他成婚之时,齐家送给他一处江宁府的庄园,位于东郊,他暂时还不想住在郊外,在城内他有自己的官宅。

他来江宁府就任的牒文早在十天前便由朝廷发出,江宁府的地方官已经替他准备好了。

一个是梅花卫的临时军营驻地,这个由楚州大都督府长史替他解决,另一个便是他的官宅,这个由江宁府来解决。

他的官宅位于江宁县南城,由张容一手安排,是原来楚州转运使张布云的官宅,三年前转运司和盐铁司合并,张布云调去荆州任荆州盐铁转运司,这座宅子便空了出来。

官宅占地十八亩,虽然不是最大的官宅,却是条件最好,风景最优美的一座,宅子紧靠龙藏河,有一座私人专用码头,河水青碧、绿柳成荫,西面是宝相寺,东面隔一条小河便是江宁府最著名的梅林,一片占地百亩的梅树林,初春时,这里梅花怒放,姹紫嫣红,俨如花的海洋。

官宅分为前后三院一园,前院是下人房和厨房、储物房等地,中院是主堂、厢房和客房,而后宅是主人住地,由五座小院组成,最后面是一片占地约八亩的后花园,有上百棵各种名贵的树木,大树参天,茂密连荫,其间十几座亭台楼阁掩映在绿树之中,在树林中间是一片两亩大小的池塘,水是从墙外的河中引来,从地底冒出,碧水如泉涌翻腾,一群群小鱼在莲藕荷叶中游弋,岸边绿柳成荫,花簇锦绣,风景优美异常。

苏菡第一眼看见这里便喜欢上了,她尤其喜欢后花园,这也是女人的爱美天性,不过宅子占地太大,他们一共只有十二人,这让她有点发愁。

这次南下,除了她和京娘以及她的贴身丫鬟阿巧外,兰陵郡王又让二管家赵忠带了四名丫鬟和三名仆妇随行,主仆十二人住在十八亩的大宅子里,显得太空旷。

但暂时也没有办法,苏菡只能先安排大家住下,二管家赵忠和三名仆妇住在前院,四名丫鬟和她们住在后院。

其他物品好在家具齐全,不用他们再买,他们只需去买一些帐帘被褥和厨具碗筷之类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二管家赵忠立刻带着两名仆妇上街去了。

苏菡安排四名丫鬟暂时都住在后宅主院,这是一座有两层楼的院子,上下各有六个房间,按照大户人家的规矩,她和无晋住在最东面的两间套房内,最西面一间是内书房,寝房隔壁的偏房是京娘居住,阿巧本来是寝房丫鬟,应该住在主母外间,但无晋不肯,便让她自己也住一间屋子,另外还有一间是起居室。

四名丫鬟则住在下层,两人住一间,另外还有餐房和浴房。

虽然小楼的背后就是后花园,可以看见优美的风景,但此时她们谁也顾不上欣赏风景,都在忙碌地收拾东西。

房间内虽然有大床没有搬走,但苏菡不会要,她不会要别人睡过的床,她已让管家去帮她暂时买一张新床,她在路上便想好,要订做一张龙脑香木床,这种木头只有豫章郡才有,极为昂贵,做一张床至少要千两银子。

别的东西苏菡都可以不在意,但床是她最在意的东西。

“京娘,无晋呢?”苏菡已经好一会儿没有看见无晋了,便奇怪地问。

京娘正在整理衣服,她笑道:“好像是在中院外书房和那个张少尹谈话,大姐若找他有事,那我去叫他。”

“倒没什么大事,只是我刚想起来,我们那五十几箱书还在船上,什么时候给我们送来。”

“这个我倒知道!”

京娘指着围墙外面笑道:“好像我听公子说,装有书的船已经到了,就停在外面的码头上,明天会有梅花卫士兵替我们搬进来。”

京娘说起梅花卫士兵倒让苏菡想起一件事,无晋告诉她,会有四十名梅花卫军士住在他们府上,作为亲兵侍卫,她还没有来得及安排他们的住处。

她轻轻拍了自己额头一下,埋怨自己道:“看我这记性,那四十名士兵晚上就要过来,我还没有给他们安排住处,还有他们吃饭怎么解决,这件事我都忘记了。”

京娘想了想便道:“不如让他们就住在客房,我可以看过,有二十几间屋子,是单独的两座院子,院子里还有水井,住四十人绝对没有问题,今天晚饭我们可以让酒楼送来,明天我们再去请厨娘,让忠叔去买十几名丫鬟回来,大姐,你看这样行不行?”

苏菡虽是大家闺秀,但在处理这些事务上就远不如京娘,她就想不到可以让酒楼送饭,她心中暗暗庆幸,多亏有个京娘这个得力帮手,否则她真要乱作一团了。

“就照你说的办,先把今天应付过去,晚上咱们再商量一下,还有哪些事情需要安排。”

正说话时,楼梯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丫鬟慌慌张张进来道:“夫人,外面来了好多马车,说是齐家送东西来了。”

苏菡一惊,连忙对京娘道:“你去给无晋说一声,我先去外面看看。”

众人也顾不得收拾,京娘跑去前面书房找无晋,苏菡则带着贴身丫鬟阿巧向大门外走去。

……

和所有大户人家一样,无晋这座新宅也分为外书房和内书房,外书房实际上就是他接待比较熟悉客人的场所,在书房说说话,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一些私密重要的文书都是放在内书房。

外书房内已经没有书,靠墙的书架都空空荡荡,但桌椅却还在,此时,外书房内,无晋正和张容说话。

张容有些感慨道:“将军真是大手笔,近三百名乡绅名流给大人送礼,我算了一下,不低于十万两银子,大人竟一转手赏给梅花卫,这种气魄我是自愧不如。”

无晋淡淡一笑道:“居高位者自然不能为小利而动心,这些士绅名流的钱可不好拿,拿他们的钱就欠他们的情,三百多份人情我可欠不起,就当他们是来欢迎梅花卫,让士兵们高兴高兴,就算我善待士兵,也省得某些人向京城打小报告。”

张容点了点头,“将军谨慎一点是没有错,我记得当初苏翰贞初到东海郡时,也是有东海郡的乡绅名流们去码头迎接并送礼,当时八万两银子的财礼被苏大人全部捐给郡学,应该说他很有眼光,要知道当时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弹劾书,只要他收下礼,我们就立刻向朝廷弹劾他,但他没有让我们抓到任何把柄,今天也是一样,那个余曜江可不是善辈,这些来欢迎将军的士绅们都是他组织来的,这里面焉能没有名堂?”

无晋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一口茶,不露声色问道:“我感觉张兄和余曜江的关系不是很好,刚才在码头上时,你们俩几乎没有说一句话,我没看错吧!”

张容叹了口气道:“你看得没错,我和他的关系很僵,不光是他,还有少尹申渊,这两人狼狈为奸,一起排挤我,我来这里就任已经十天,可至今连一份公文都没有看到,更不用说财政收支,人口户籍之类的东西,其实我心中很后悔,不该来江宁府就任,还是应该去陈留郡做长史。”

“怎么会这样?”无晋有些奇怪地问:“按理你父亲并非东宫系,属于中间派,应该是申国舅拉拢的对象,这两人应该是好好拉拢你,通过你而使申国舅和张相国的关系走得更近,这才是常态,他们怎么会反其道行之?”

“这个你就不知道了,江宁府非同寻常,是申国舅的老巢,府尹、少尹都是他的人,现在刚刚就任的江宁县县令依然是申祁武,近十年来,从来就没有非申党以外的人来江宁府出任高官,听说这是皇上在十年前的亲口承诺,但谁也没有想到我居然出任江宁府少尹,他们很恐惧,认为这是皇上开始削权,所以他们对我无比仇视,而且我怀疑他们是在拼命掩盖什么,我来得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完全掩盖,所以不准我碰江宁府政务。”

无晋立刻有兴趣了,他又问:“不知他们想掩盖什么?”

“这个……”

张容有点欲言又止,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京娘的声音,“公子,齐家送东西来了,大姐让你去看一看。”

“我知道了!”

张容也站起身笑道:“以后吧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