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族-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壑忻挥邪氲懔酰丫涛使藕蛟诼沓瞪系墓耆缫饩谷辉诼沓瞪瞎匆噬希噬显诼沓瞪辖蟹渴率蓖蝗换柝省

这让申皇后忍无可忍了,皇上对房事的放纵已经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昨晚和申如意做了两次,上午又是一次,中午临行前再一次,晚上在回宫路上,还要……

这样放纵,皇上就算是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御医不止一次警告过,皇上再不知节欲,恐怕将有性命之忧,现在终于出事,但责任不在皇上,而在眼前这个狐狸精身上。

申皇后怒火万丈,她快步走上前,正好申如意听到脚步声抬起头,申皇后看见了申如意那张妖媚到骨子里的脸,她再也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步上前,猛地一掌搧在她脸上。

“贱人!”

申皇后指着她大骂:“你是要害死我们申家吗?”

申如意被一巴掌打得眼冒金星,她长这么大,还从未被人打过,尽管对方是她姑姑,但她骨子里的野性发作了。

她披头散发大喊:“这能怪我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进宫才两个月,之前呢?他被掏空身子,是谁干的?”

申皇后勃然大怒,对方是在指责她,说责任在她的身上,又想到她夺走了皇上对自己的宠爱,一个多月积压在内心的愤恨在这一刻猛然间爆发了。

申皇后失去理智,她一把揪住申如意的头发,拼命撕打她,“你这个贱人,本宫今天打死你。”

但她已经有五个月的身孕,身体笨重,哪里能和野猫似的申如意相比,申如意被打得恼羞成怒,她挣脱皇后的撕打,头猛地一顶皇后,正好顶在她肚子上,只听‘哎呦’一声,申皇后倒在地上,捂住肚子,痛得浑身发抖。

旁边几名皇后的贴身宫女吓坏了,她们向外奔去,“快来人啊皇后娘娘晕倒了。”

申如意见出了事,她心中害怕,起身便偷偷从侧门溜走了,大群宫女和宦官奔进宫来,几名御医也奔跑而来,此时,申皇后的身下已出现了一滩血迹。

……

龙麟殿外,十几名重臣赶到了,右相、吏部尚书张缙节,左相、户部尚书申国舅,兵部尚书赵元亮、礼部尚书李默、翰林大学士赵行之,太傅杨晟,以及太子皇甫恒、齐王皇甫忪、楚王皇甫恬,另外还有几名直接从兰陵郡王府闻讯直接赶来的皇族郡王,兰陵郡王皇甫疆也赶到了。

所有人都站在雨雾中,宦官们给他们撑着伞,每一个人都没有说话,心中极为沉重,这个突发事件让他们谁也想不到,晚上,皇上还兴致勃勃参加了皇甫无晋的婚礼,怎么就突然晕厥?

最紧张地是太子,如果父皇有什么三长两短,他将被推到权力的前台,他心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不希望父皇出事,他还没有准备好,可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又渴望着这次机会能将他推上权力的最高宝座。

如果真是这样,他该怎么办?皇甫恒迅速地瞥了一眼申国舅,申国舅站在一棵树下,离他数十步远,尽管夜色昏黑,雨雾蒙蒙,看不清他的脸,但皇甫恒还是可以从申国舅挺得异常笔直的身子判断出他内心的紧张。

楚王就站在他身旁,紧紧拉着申国舅的胳膊,这个楚王才十二岁,便已懂得形势危急。

还有齐王,齐王站在另一个方向,离皇甫恒约十几步,他的脸被伞遮住,看不见他的表情,但他的拳头却紧紧捏住,他也一样紧张。

皇甫恒将伞接过来,从怀中摸出天龙金牌递给身旁的心腹宦官,低声吩咐他,“速去找范大将军,命两万东宫军队立刻进城。”(文*人-书-屋-W-R-S-H-U)

范大将军是东宫六率府大将军范绪,是皇甫恒的心腹,驻扎在南城外,此时城门已关闭,但凭太子的天龙金牌可以出城,同样也是凭这枚金牌调动军队。

心腹宦官拿着金牌便迅速离开了天麟殿,皇甫恒见吏部尚书张缙节就站在自己身后,他便有意识地向后退了几步,和张缙节并排而站。

虽然没有说话,但张缙节明白太子的意思,他便点了点头,有些话不用多说,太子是储君,如果皇上出事,当然是储君登基,这不容质疑,他会全力支持太子登基。

皇甫恒一颗心微微放下,只要张缙节支持他,再有他的军队控制京城局势,他就有八成的把握了,还有就是要得到梅花卫和绣衣卫的支持,内卫改革后,两个大将军只能调动军衙直属卫队,那些只有千余人,不起作用,内卫军真正的调兵权掌握在监军江阁老的手中。

皇甫恒心中有些为难,他不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江阁老,此人住处非常神秘,只有父皇才能找到他。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匆匆奔出,对申国舅和楚王说了什么,申国舅和楚王大吃一惊,楚王撒腿便向后宫奔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不知出什么事?皇甫恒按耐不住内心的焦急,快步走上前问:“出了什么事?”

此时申国舅很罕见地脸上没有了笑容,他淡淡道:“皇后不慎摔了一跤,可能小产了。”

申国舅的话引起周围大臣的一阵惊呼,真是祸不单行,皇上情况不明,皇后又摔倒小产,真是乱上加乱。

就在众大臣的注意力被皇后之事吸引时,齐王却趁众人不注意,悄悄离去。

皇甫忪刚才看得很清楚,太子将天龙金牌交给了心腹宦官,那是太子调动东宫六帅府军队的令牌,让皇甫忪心中一阵惊惧,他意识到太子准备动手了,一旦父皇出事,太子不光要抓捕楚王和申国舅,也同样要抓捕他。

皇甫忪已经意识到危险迫近,他必须要立刻逃出京城。

太子取天龙金牌的细微动作不仅齐王看见,兰陵郡王皇甫疆也看见了,他心中同样震惊异常,他没有想到太子会在这个时候调军队入城,一旦太子控制京城,他同样不会放过无晋,所有威胁到他登基的人,他都不会放过,尤其凉王系。

几十年的政治斗争经验告诉皇甫疆,在关键时刻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他看见齐王迅速离去,便知道齐王要逃离京城了,一转念间,他也拿定主意。

他从腰带上抠下一颗明珠,悄悄塞给替他撑伞小宦官,又将自己的信牌一起给他,低声道:“麻烦小公公去宫门处找到我的车夫,让他回去转告我家人,就说皇上情况不明,我可能今晚不回府,另外让我孙子以公事为重,立刻返回军营待命。”

小宦官见明珠珍贵,他轻轻点头,也迅速溜了出去。

此时,雨越下越大,皇帝皇甫玄德依然昏迷不醒,几十名御医在紧张地抢救之中,每个人的心中就像灌了铅,异常沉重。

……

洞房内,皇甫无晋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身旁的新婚妻子苏菡也同时醒来,她有些害怕地靠近无晋,“夫郎,出什么事了?”

“我也不知,我去看看,你把衣服穿起来。”

无晋披了一件夹衫,跳下床,快步向外屋走去,苏菡慌忙穿上衣裙,拢一下头发,也摸黑下了床,她隐隐听见外面有人说话,好像是个男人的声音,她光着脚,衣衫不整,不敢出去。

片刻,门关上了,无晋走了进来,他找到珠灯,拉开罩子,房间内顿时一片清辉。

“夫郎,出什么事了?”苏菡见无晋表情有些凝重,连忙问。

“好像皇上出了什么事,祖父让我立刻出城去军营。”

“为什么?”

无晋明白皇甫疆的担忧,如果皇上突然驾崩,京城肯定会大乱,无论是太子还是楚王掌权,凉王系都将受到冲击,肯定会有人来控制他,只有在梅花卫的军营内,他才能安全。

“你不要多问了,我现在要马上出城,如果明天京城出事,那我就会直接去楚州,如果没事,我还会回来。”

“夫郎,我要和你一起去。”

苏菡紧紧抱住无晋,抬头望着他,今晚是他们的新婚之夜,他们怎么能分开?

无晋想了一下,如果苏菡成为人质也不妥,便点点头,“好吧你快穿衣服,简单收拾一下,我们一起走。”

他快步出门,让家人准备马车。

苏菡听无晋肯带自己走,心中大喜,便连忙收拾,此时她也不及化妆,便简单地收拾一些细软和衣服,穿上准备远行的鹿皮靴。

睡在隔壁的京娘和陪嫁丫鬟阿巧也起身进来了,一起帮苏菡收拾东西,刚才无晋告诉她们,她们也将一同离去。

刚收拾好,无晋便走了进来,“马车已经好了,走吧!”

三人离开了房间,京娘走在最后,她最后看了一遍房间,她看见了放在小柜子上的夜明珠灯,便上前小心地将珠灯放进一只皮袋里,背在身上,随即迅速离开了房间。

三女上了马车,无晋也翻身上马,朦胧的雨夜中,马车从后门离开了王府,向东城门疾速驶去。

二百五十六

马车在雨夜中疾奔,宽大的车厢俨如一间小屋,门窗紧闭,车厢内一片漆黑,京娘从皮袋中取出了明珠灯,车厢内顿时变得清亮。

苏菡笑道:“还是你细心,这个我倒忘了。”

京娘有些不好意思道:“主要是我从小穷怕了,总觉得身边要有点值钱的东西。”

苏菡点了点头又笑道:“这盏灯不光值钱,而且很实用,有了它,夜里马车内就不用点蜡烛了。”

她见京娘身旁还有一只长条型木箱,颇为笨重,便笑道:“带点细软就行了,还带这笨箱子做什么?”

京娘连忙将木箱交给苏菡,“主母,这是公子最重要的东西,可不能忘记。”

“是什么?”苏菡好奇地问。

“我也不知道,好像是一件武器。”

苏菡见箱子上有锁,便放弃了好奇心,她挑开厚厚的窗帘向外看了一眼,正好无晋就在车边,对她笑了笑。

苏菡见外面雨下得颇大,无晋也没有雨具,身上衣服都湿透了,不由心疼地道:“夫郎,你也进车里来吧!”

无晋摇摇头笑道:“不用了,马上就到上东门,出了城,很快就到军营。”

他见前方一里外便是城门,又道:“把车帘放下,不要打开!”

苏菡连忙放下车帘,马车加速,向城门疾驶而去。

……

京城的城门夜间都在是亥时关闭,次日五更开启,在此期间,除非有特殊情况,一般城门都不予开启,尤其定鼎、长夏、建春和永通四座主城门,更是控制严格,任何理由都不得开启。

另外还有水路,洛水横穿京城,虽然水路也是一条路径,但河道两边布有水寨盘查,白天也难以出入。

但如果有紧急情况,还是可以从其他几座小城门进出,如厚载门、上东门等等,紧急情况指圣旨和军情,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人有夜间出城的权力,一般是太子和亲王,但内卫监军江阁老也有一面可以出城的金牌,这是皇甫玄德给他出城调集军队所用。

此时,这面特殊的出城金牌就在无晋手中,渐渐地,马车靠近了上东门,马车旁边除了无晋跟随外,还有十几名王府侍卫。

“公子,你看前面!”侍卫头领刘庆一指着城门处道。

无晋已经看见了,城门处被火把照得通明,一队数百人的队伍正在出城,中间有三辆宽大的马车,无晋一眼认出了马车上的标识。是齐王。

他一摆,马车停下,远远地看着齐王出城,这个时候,他不想被齐王发现。

齐王有特殊令牌,可以出城,他走得也十分仓促,带着齐王妃,收拾一些细软便匆匆离去。他不像无晋,逃到城外的军营便安全了,他身边只有三百侍卫,只有逃到偃师县他才安全,那里有他的三千驻军。

皇帝出事的消息还在严密封锁中,上东门守军并不知晓,他们只简单验了一下齐王金牌便放行了。

齐王队伍出了城,他们不敢停留,向东疾奔而去,很快便消失在雨雾之中。

等了好一会儿,无晋的马车才缓缓来到城门口,一队士兵上前拦住,守城门的校尉姓方,他快步走了上来,他心中有些奇怪,平时极少有晚上出门,怎么今天一下子来了两批?

他走上前,一下子认出了无晋,连忙拱手道:“原来是凉国公,请问可有出城令牌?”

无晋改封嗣凉王之事还没有传开,守城军士并不知道,无晋取出江淹给他的金牌,递给校尉,“这个可以吗?”

方校尉看了一眼,竟是内卫金牌,他肃然起敬,远远一挥手,“开城门!”

他将金牌还给无晋,“这面金牌可以出城,将军请!”

城门轰隆隆地打开,车夫催动马车,向城门驶去,就在这时,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在雨夜中极为清晰,并远远听见,有人似乎在大喊什么?

无晋心中暗叫不妙,他抽出剑猛地一剑劈向拉车马匹,挽马吃痛,陡然加速,向城外狂奔而去,无晋也紧跟马车,瞬间冲出了城门,这时,后面雨幕中出现一队骑马,他们大喊:“关闭城门,田大将军有令,不准任何人进出!”

校尉愣住了,他望着已经出城的马车和十几名骑士,想把他们追回来已经不可能。

骑兵队瞬间赶到,为首都尉见马车已经出门,他狠狠一鞭向方校尉抽去,破口大骂:“混蛋我老远叫喊,为何不听?”

方校尉不敢反抗,忍住痛道:“雨夜中听不清楚,听清时他们已经出去,来不及阻挡。”

都尉见出城马车已经消失,无可奈何,只得问道:“出城是什么人?”

“回禀将军,先是齐王出城,然后是凉国公,他手上有内卫出城金牌。”

还好,不是太子之人,都尉将军又道:“田大将军有令,从现在开始,无论太子、亲王、还是圣旨,都不准任何人进出,尤其不准军队入城,天亮也不得开门,何时能开门,等候大将军军令!”

“是!”

方校尉慌忙吩咐关闭城门,大门轰然关闭了。

田大将军是指九门大将军田兴文,是楚王系骨干,也是申国舅掌握的军队之一,这是申国舅意识到东宫军队可能要进城而采取的紧急对策。

皇宫内,大宁皇帝皇甫玄德的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呼吸和脉象都渐渐平稳,但他还没有苏醒过来,依然让殿外等候的重臣们揪紧了心,由于雨势太大,众人都被请到偏殿去休息等候。

在利益攸关的关键时刻,申国舅和太子之间的虚伪和睦已经荡然无存,太子皇甫恒背着手在皇帝的寝宫外来回踱步,他刚才已经详细问过了御医,父皇会有三种情况出现,一是苏醒过来,渐渐恢复正常,二是就此昏迷,难以苏醒,三就是病情再急剧恶化,终告不治。

这三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都是一样,各占三成,皇甫恒就不得不考虑最后两种情况出现后的对策。

如果父皇不治,那他登基的把握很大,虽然他和申国舅所控制的军队力量都一致,他有两万东宫军,而申国舅则控制两万九门军,其他数十万军队都忠于皇帝,当然,他是正统,军队支持他的可能性更大。

他最担心第二种情况出现,父皇难以苏醒,那时怎么办?他登基还是监国,就怕父皇最后再苏醒,无论他登基还是监国都会极为尴尬,从而惹恼父皇。

皇甫恒背着手,走到大殿门口,忧心忡忡地望着雨雾蒙蒙的天空,心中焦虑万分,申国舅控制的两万九门军是部署在城内,而他的两万东宫军是在城外,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申国舅就可以先发制人。

申国舅则坐在偏殿内,他像老僧入定一样,似乎对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可事实上,他已经连发了三道命令。

第一是以皇后名义发出的命令,宫中封锁消息,不准将皇上病倒的消息泄露出去,宫门关闭,再不准任何人进出。

第二是暗令九门大将军田兴文,关闭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出京城,主要是防止太子的东宫军队进城。

第三是密告皇族南山派,让他们通知所有在京皇族赴太庙聚集,一旦皇上驾崩,将由皇族商定皇位继承问题,申国舅当然不会让太子登基,尤其在七成皇族都支持楚王的情况下,让皇族来决定皇位继承对他有利。

申国舅表面平静,但他内心依旧紧张万分,他希望皇上能恢复好转,楚王现在处于争皇位的下风,就算他再有一百条妙计,也难敌太子的一条正统,否则太子登位那一天,把就是他申家灭门之时。

他在默默祷告,希望皇上尽快苏醒过来。

……

定鼎门外,一支黑压压的军队开到了城下,尽管雨夜中让人目力不远,但这支军队所形成的轮廓还是令城上守军大吃一惊,城外至少来了两万人。

定鼎门的当值军官姓何,是一名都尉将军,他已经接到九门田大将军的命令,不得放任何人进出城,尤其不准东宫军队入城。

听说来了两万大军,何都尉立刻反应过来,这一定就是东宫六率府军队要入城了,他心中紧张万分,一方面派人去通报大将军田兴文,一方面喝令所有守军上城。

‘当当当’的钟声在城头回响,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上城头,很快,城头上便聚集了千余名士兵,他们张弓搭箭,紧张地注视住着下面。

“我们是东宫军队,奉太子之命,入东宫护卫!”

城下的军队在叫门了,但城上没有任何人回答他们,半晌,见城头没有反应,立刻有军士去禀报六率府大将军范绪。

范绪是一名近六十岁的老将,对太子忠心耿耿,他刚刚接到太子的天龙金牌,这让他大吃一惊,这是太子入东宫以来使用这面金牌,太子给他说过,如果这面金牌出现,说明发生了紧急情况,让他一定要进京护驾。

范绪此时心中焦急万分,他催马上前亲自喊门:“我是东宫大将军范绪,要立刻进城,请速开城门!”

城上回答他的,还是一片沉默。

二百五十七

无晋离开东门没有多久,便来到了梅花卫军营,军营内一片漆黑,雨势已渐渐小了,但依然灰茫茫一片,四周的哨塔看不见他们,只有军营门口有一盏灯,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此刻,梅花卫军营内只剩下三千驻兵,今天去齐州和幽州的梅花卫已经出发了,他们已经得到兵部出发的命令,要求他们在五天内出发,具体出发时间由各将军自定,无晋将他的军队定在后天出发赴楚州。

马车驶到军营门口停下,几名守军上前询问:“是什么人?”

无晋催马上前道:“是我,皇甫无晋,速开营门!”

此时无晋的军职已是将军,是军营内的最高军职,守门士兵不敢阻拦,连忙拉开栅栏,放马车进去。

按照军规,军营内不准跑马,更不准马车奔驰,但现在梅花卫正处于一种大调整时期,连日常的训练也停止了,今天又有四千军队拔营离开,军营内一片混乱,已经没有人在意军营内驰马的小节。

无晋带着马车和王府侍卫绕到西面他的军营前,手下将领张陇得到禀报,带了十几名士兵上前查看,他见是无晋,顿时吃了一惊,今天不是将军的新婚大喜之日吗?怎么来军营了?

他慌忙上前行礼,“将军,出什么事了吗?”

无晋点点头,“皇上出事了,京城内不安全,我便赶回军营。”

他又一指马车,“我的家眷也来了,将我的房间收拾一下,再生一盆火,还有王府侍卫,带他们下去休息。”

张陇听说皇帝出事,他心中暗暗吃惊,连忙吩咐士兵去收拾房间,有士兵带着侍卫们去别处休息,而侍卫首领刘庆带了两名侍卫是南城门探查消息去了。

无晋撑开两把伞,快步来到马车前,拉开车门笑道:“你们下来吧!”

苏菡探出头,向两边看了看,雨夜里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夫郎,这里是军营吗?”

无晋将她抱下马车,指了指不远处刚刚亮起的一盏灯笑道:“那里就是军营,你等会儿走近就看见了。”

他又将京娘和阿巧也抱下马车,阿巧满脸通红,这还是第一次有男人抱她,好在夜很黑,看不见她的脸红。

无晋却没有意识到小丫鬟心中的感受,雨下得很大,伞又很小,他将苏菡紧紧搂在怀中,带着她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向营房走去。

军营是几大排长长的砖房,第二间屋子已经点亮了灯,几名士兵迅速收拾了一下,又去找桌椅去了。

“进来吧这是我的房间。”

无晋笑着把苏菡和京娘她们让了进来,苏菡还是第一次来无晋的军营,她打量了一下房间,房间倒是很宽敞,也很干燥,只是比较简陋,靠墙放一张竹床,门旁靠窗处是一张桌椅,还有一个书架,便再无其他东西。

不仅苏菡好奇,京娘也是第一次来,她也四处张望。

无晋把椅子拖到床边,笑道:“比较简陋,你们先坐下,我已让士兵去搬桌椅,再准备一点热茶水,如果肚子饿,还有饭菜。”

苏菡在床边坐下,抿嘴一笑道:“夫郎,我听说女人不准进军营,我们来不会影响你吗?”

这时,张陇搬了几张椅子进来笑道:“其实也不是绝对,如果是战时确实不准,但平常时间,家眷偶然可以来军营,这是兵部的规定,比如士兵的妻子母亲来探亲,军营内就专门有宿处,放心好了。”

无晋给苏菡介绍,“这位就是我的副将张陇,和我还有点亲戚,他父亲就是我姑丈的兄弟。”

苏菡起身施一礼,微微一笑,“原来是张将军,我听无晋说过。”

张陇慌忙抱拳还礼,“不敢,嫂夫人请坐。”

这时士兵们又抬来了桌子和火盆,还有一张又长又宽的软藤椅以及几床新被褥,两名伙夫也端来了热汤和两笼刚刚蒸好的包子,又拿来碗筷杯子。

“将军,我们再去炒几个菜。”

“不用了,多谢大家,大家去休息吧!”

众人都退了下去,无晋关上门,房间内便只有他们四人,京娘和阿巧连忙舀汤,安排碗筷,房间里烧了火盆,很快便暖和起来。

苏菡在桌前坐下,见京娘站在一旁,便对她笑道:“京娘,一起坐下吧以后都是一家人,不用客气了。”

京娘咬了一下嘴唇,她端起一碗茶,慢慢跪在苏菡面前,恭恭敬敬地将茶碗端过头顶奉给她,“请主母喝茶!”

无晋愣住了,他不明白京娘的意思,“京娘,你这是在做什么?”

苏菡却知道,这就是纳妾礼,京娘能不能从房中人成为侧室,就看这碗茶,如果她接下这碗茶,京娘的名份就正式定下来,如果她不接,那京娘永远只是一名侍妾,没有名份。

在大户官宦人家,除了正妻、平妻、妾等有名份的妻妾以外,还有很多没有名份的侍妾,能不能从侍妾转为妾,一方面要看名额有没有空缺,另一方面也要看主母肯不肯接受。

苏菡笑着接过茶碗,“京娘,你的茶我接受了。”

京娘激动得泪水都快出来了,“谢谢主母!”

旁边的阿巧心中颇有感触,就不知以后小姐肯不肯接受自己的奉茶,她又偷偷看了一眼无晋,见他面前没有热汤,便连忙舀一碗热汤,放在他面前,又给他装一盘包子。

“谢谢!”

无晋笑着向她点点头,他这才有些明白,这是京娘得到名份了。

苏菡笑着看了阿巧一眼,这个小丫头,才十四岁,就想给自己奉茶吗?

无晋抓起两个包子,咬了一口笑道:“你们吃吧我去外面看看情况。”

苏菡心中有些害怕,连忙道:“夫郎,你不要走远了。”

“放心吧我就在门口,很快就回来。”

无晋开门出去了,阿巧担忧地问:“小姐,今晚我们还睡觉吗?”

苏菡摇摇头,“已经快四更了,吃点东西,我们烤火,不行就在火边小睡一下,这边正好有软藤椅。”

她端起汤碗,吹了吹热气,轻轻喝了一口,她心中有点担忧,今天是新婚后第一次回娘家,很重要的,可照这个形势,他们还能回得去吗?

……

外面的雨势已经渐渐停了,无晋就站在门口,一边啃着包子,一边注视着远处京城方向,他对宫中的情况一无所知,昨晚皇甫玄德来参加他婚礼精神还很好,却在半路突然倒下,这种情况要么就是突发心脏病或者脑溢血之内,要么就是有人行刺。

可不管是哪一样,都是极为危险,皇甫玄德有猝死的可能,如果是那样,京城真的就大乱了,皇甫恒会强行登基,而申国舅也不会束手等死,齐王很狡猾,先行逃走。

现在,无晋就担心,京城上空会突然火光冲天,那就是皇帝驾崩,但现在很平静,说明问题还没有严重到那一步。

就在这时,夜色中传来奔跑声,无晋一回头,只见侍卫首领刘庆在两名士兵的带领下跑了过来。

无晋精神一振,连忙上前问道:“怎么样,有消息吗?”

刘庆是去南城门探查情况,他跑得气喘吁吁道:“公子,定鼎门那边……发生了冲突。”

无晋吃了一惊,“怎么会?”

“是东宫六率府的军队要进城,而守城士兵不开城门,双方发生了箭战,已有不少伤亡,听说是六率府的范大将军被箭射中,生死不明。”

无晋没有想到,形势居然严重到双方发生冲突的地步,如果皇上不死,太子和申国舅的斗争恐怕会从此加剧,不过这倒是好事。

“那城内有什么消息吗?”

刘庆摇摇头,“所有的城门都紧闭,不准进出了,得不到任何消息。”

这时,旁边一名校尉道:“将军,我们可以通过鸽信和城门军衙的梅花卫联系。”

一句话提醒了无晋,他连忙令道:“那速与城内联系,问问皇宫的情况。”

……

定鼎门外雨虽然停了,但空气中并没有雨后清新的泥土芬芳,而是杀气十足,漫天的箭雨向城头射去,城头上士兵被压得抬不起头。

就在夜雨刚刚停止时,城外便发生了严重的擦枪走火事件,六率府大将军范绪亲自上前叫喊开城门,被城上一支不明冷箭射中了胸膛,箭穿心脏,不久便断了气。

主将惨死引发了六率府军队的滔天愤怒,两万军队向守城士兵发动了弓箭战,而城头守军也报以颜色,以弓箭还击,短短一刻钟时间,便有数百人伤亡。

这时,九门大将军田兴文率五千士兵赶到了定鼎门,他已经得到出事的急报。

城门口已经乱成一团,士兵们运来一块块巨石顶住大门,不断有受伤或阵亡士兵被抬下城。

田兴文翻身下马,厉声喝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守城都尉奔上前,战战兢兢道:“六率府范大将军中箭而亡,他们在报复,局势失控了。”

“你这浑蛋!”田兴文大怒,一把揪住他衣襟问道:“是你下令射箭的吗?”

何都尉吓得慌忙摆手,“不我没有……我已查过,我的手下都没有射箭,不知是谁射出的冷箭?”

“浑蛋你要害死我了,已经死多少人了?”

“回禀将军,我们死了一百多人,对方也差不多。”

田兴文冷静下来,守城士兵不会这么鲁莽,这里面必然有问题,是有人故意挑起他们的冲突。

“传我的命令,城上不准再射箭,同时堵死城门,不准他们撞进来。”

田兴文翻身上马,向皇宫方向疾奔而去。

二百五十八

天渐渐亮了,定鼎门的战斗在太子的干预下结束了,副将李弥的率领六率府军队返回营地,死伤者被搬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