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明朗低下头品尝了一口,“奶奶现在怎么样?身体还好吗?”

只是一句问话,但唐明朗能记挂着外婆,也让唐宓欣慰了。

她说:“嗯,还可以。你要有时间的话,给奶奶打电话问问。”

“好的。”

“明朗,你今天怎么来我们学校?”

唐明朗明显心中有事,低声说:“我爸妈前几天签字离婚了。”

食堂很热,他睫毛上的雪花很快就化为了水珠消失殆尽。他低头的样子就像是被欺负的小动物一样。

唐宓放下筷子,看着面前的唐明朗。

“已经离婚了?”

没想到舅舅、舅妈离婚的效率还挺高,她原以为得拖上一年半载的。

“是啊……我爸是净身出户,房子财物什么的全归我妈。”

这种结果也不是很难想到,倘若舅舅还有一点儿办法,也不会因为给外婆治病而被迫卖房子了。

唐宓轻声问:“那舅舅住在哪里?”

“我爸现在外派去了南边的分公司啊,好像住在分公司的宿舍里。”

“外派出去是什么意思?”

“我也不懂……应该是开拓市场这一类的。”

唐宓觉得事有蹊跷,因为所学专业,她最近看了几本经济学和市场方面的书,也知道了大企业运行的规则。大华汽车集团的总部在宣州,最大的工厂也在宣州市郊,虽然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但以舅舅的级别,出差是可能,但长期外派去分公司指导工作很罕见。

唐明朗显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闷闷地说:“我昨天跟着妈妈来京的,她想让我转学来燕京读高中,现在妈妈在联系好所学校呢。”

唐宓皱眉:“你不希望这样?”

“我还是希望在宣州读书,我要好的朋友同学都在宣州,在燕京,我也人生地不熟,学习又不怎么样,而且妈妈太可怕了,天天板着一张脸训斥我,做什么事情我妈都看不顺眼,我今天都是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唐明朗小声说,“更何况,我答应了爸爸留在宣州的,我要来燕京了,爸爸肯定不太高兴。”

计划不如变化快大约指的就是这种事情了。唐宓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她觉得自己情商完全不够用,想不出任何可以安慰表弟的话,也想不到解决他们那复杂的家庭矛盾的办法。

她最后只得问:“那个,你有没有问过李知行?他有没有什么办法?”

“哥啊,我不想去打扰他。”

“李知行不会觉得被打扰。”唐宓说,“你的事情,他会帮你出主意的。”

“也不是。”唐明朗嘟嘟囔囔地说,“表哥这段时间在谈恋爱啦,好像很忙的样子。”

“李知行在谈恋爱?”

唐宓有些吃惊。她几天前还遇到了李知行,并没有发现他有恋爱的迹象。

“是啊,昨天我不是和妈妈一起到燕京了嘛,晚上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吃饭。”唐明朗“外公外婆说,前阵子他们介绍了外公某朋友的孙女给表哥,说那个女孩在民大念大一,和哥很配。我今天出门前给表哥打了电话,他正在陪那个女生逛街,我哪能不知趣地打扰他。

唐宓醍醐灌顶——原来自己是备选对象。唐明朗果然是先找过李知行之后,才第二个找她的。

“不过……”唐明朗若有所思,“表姐,你和表哥既然在一所学校,怎么不知道表哥在谈恋爱?”

“我不清楚他的近况。”

“这样啊。”

“我还以为你们上大学之后,会走得很近呢。”

唐宓说:“不会的。我们在不同的院系,平时大家都很忙的。”

唐明朗若有所思,忽然换了话题:“表姐,我问你,你在大学里有仇人吗?”

“啊……”

这问题对唐宓来说,还真是不好形容。

唐明朗挑了挑下颌,示意唐宓向侧后方看过去:“有个女生盯着我们很久了……从我们坐下开始吃饭一直到现在。”

唐宓回过头去,视线所及却忍不住哑然,居然是郭嘉颖,她有阵子没有见过郭嘉颖了。

宜中的高中同学们大约以每个月一次的频率聚会一次,郭嘉颖也再来邀请过她,不过她婉言谢绝了。去一次也就罢了,每次都去,她没有那种经济承受能力。

郭嘉颖哪里会想到自己的视线被唐宓抓了个正着,表情尴尬地转开视线。

唐宓转过头来和表弟解释:“她是我高中校友,我们现在同一栋宿舍楼,楼上楼下的关系。”

“不是仇人啊,她看着我们的眼神还挺奇怪的。”唐明朗满脸沉思,“我知道自己在女生中还蛮受欢迎的,但她看我们的次数和持续时间也太多了。”

不得不说,唐明朗不适合做这种富有思考性的角色,唐宓啼笑皆非,伸手拍了拍表弟的头。

她大抵也能猜到郭嘉颖心里在好奇些什么。她素来是一个几乎没有社交生活的人,郭嘉颖肯定对她和小男生在一起吃饭且态度亲切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怀疑,也许郭嘉颖都能脑补出一篇故事了。

到底是一顿晚饭而已,两人很快吃完,此时,大批人马也浩浩荡荡杀到了食堂,整个食堂顿时犹如开了锅的粥一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唐宓送表弟离开了学校,在细雪中,之前十几年都没有好好说过什么话的表姐弟并肩而行。

唐宓放轻了声音,斟酌着用词:“明朗,你还是未成年人,你的人生肯定不能由自己做主……我一直认为,既定的命运既然已经无法改变,那我们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到最好 无论你在宣州读书还是在燕京,我觉得从本质上说,都没有问题,如果你能在燕京认真读书,我想舅舅应该也不会在意的。”

唐明朗贸了一声:“我明白了。”

他答得如此痛快,但唐宓疑心,他是否真的明白了。

送他出了校门,此时雪更大了。

唐明朗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她:“表姐,你有钱吗?借我点儿钱打车回去。”

“你要多少?”

“一百就行了。”

唐宓身上的钱不多,但一百的钞票还是有的。

她翻了翻钱包,除了一百元整钱之外,还把钱包里面十块以上的钞票都抽出来递给了自家表弟。

“表姐,这钱我过阵子还给你。”

唐宓摇头:“不用着急。”

明朗钻进了出租车,唐宓招了招手,目送出租车远去,消失在飘飘扬扬的漫天白雪之中。

她并没有在意明朗是否会还钱,不过两天后的周二傍晚,她接到了李知行的电话,约她晚上一起上自习兼帮明朗还钱给她。她告诉了李知行自己的自习室,李知行半小时后到来。教室里很暖和,李知行放下书包,顺手解开围巾,坐到她的邻座。

“一个人?”

“嗯。”

她通常是一个人在经管学院的大楼上自习。宿舍里的其他人和她追求不一,赵幸丹除了篮球社团外,还加入了学生会的社团,而韩羽露一般是去华大和男友起上自习。

“赵幸丹呢?”

“她有活动。”

李知行放下书包抽出教材和笔记本,撇开大家都有的英语、数学书之外,李知行还带了好多本计算机类相关图书,完全体现了专业间“隔行如隔山”的特点。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去了走廊说话。

李知行拿出钱还给她:“明朗回宣州去了,叫我拿给你的。他上周六来学校找你了?”

“舅舅舅妈离婚了,他妈妈想让他来燕京读书,他不太情愿。”唐宓迟疑着开口,“他在燕京认识的人也不多,大约就来找我谈谈了。”

“周六那天我有点儿忙,脱不开身。“李知行说,“郭嘉颖跟我说了,说碰见你们在食堂吃饭。”

“她告诉你啦?”唐宓想起郭嘉颖和李知行同系同班,因此也不奇怪,“小朗瞧着可怜兮兮的。”

李知行背靠在全密封的玻璃窗台上:“离开熟悉的环境去陌生的学校念书,是比让人难以接受。”

他语气有些怅然,唐宓猛然想起他自己也是在高中时代去了陌生的城市念书,不由得问:“你也是一样吧。”

李知行解释说:“当时我有两条出路,要么像以前的十几年一样留在燕京,在我妈和爷爷奶奶身边,要么跟着我爸爸去宣州读书,权衡之下,我选择了跟我爸去宣州。我妈生气了几个月。”

唐宓说:“哪你的经验对他来说,大约有用吧。”

“差异挺大,我是自己选择,小朗则是被迫选择。”李知行说:“该说的话我已经说了,他是否听得进去,就并非我能控制了。”

“是啊……他也不小了,是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了。”

十点之后,自习室里渐渐人少起来,唐宓再次抬起头来,教室里也就只剩下她和李知行两个人了。自习室没什么人,两人说话也可以更自在一些,李知行拿起一本《数学分析》顺手翻开:“我刚刚就发现不对,你的专业是金融系,怎么那么多数学书?”

书也不是崭新的,密密麻麻写了很多笔记。

唐宓小声解释:“我有时候旁听数学系的课。”

“只是旁听的话,那这又是什么?”

李知行从教材里抽出一张纸,直接抖落在她面前,那是一张中请表格。他敛住了脸上所有的笑容,直直看着她:“你想转系?”

“也没有……”唐宓说,“我拿到了表,但还在考虑。”

“但你已经动了这个想法了。”

唐宓表情黯然:“是的,金融系对我来说不太适合。”

“仅仅是英语就把你难倒了?高中时我就告诉过你,大学对英语的要求更高。

“不是英语的问题。”唐宓垂着头,像个被训斥的孩子, 我的性格也不太合适,我第一次觉得读书这么辛苦。”

李知行默然。经管类的专业确实整体倾向是外向的,学生越张扬混得越好,以她的性格,大约是难以习惯。

他不忍心再说下去:“你当时选金融系,是为什么?”

唐宓沉默了一会儿:“我想赚钱。”

这个答案不难想象,但听到她亲口说出来,李知行还是感喟万千,因此一时间竟然无法说出任何话来——这世界上有些东西对某些人来说唾手可得,对另外的人来说,却要努力一百倍才能得到。

对方不发表意见,唐宓却难得地话多,解释道:“高二那时候,我参加冬令营,问过京大的招生老师,老师说就业最好、最容易赚钱的就是经管学院的金融系,她当时说我也可以保送,但没有办法念金融专业。”

李知行微微恻然。

“所以当时你放弃竞赛和保送数学系, 自己重新参加高考?”

“边走边说吧。”李知行伸手帮她收拾桌面。

两人迎着夜风走出大楼,过了十点半,校园的道路上渐渐行人稀少,两人没有骑车,踩着人行道上的薄薄积雪并肩走回宿舍。晚上比白天冷得多,漆黑的夜空中有细雪簌簌而下。

李知行打量她。她没有围巾,只戴了一双手套,外套则是高中时代的那件格子大衣——细雪落在她柔软的头发上,消失在了浓密的黑发之中。她的头发比高中时长了很多,扎成了简单的马尾,安静地落在大衣的帽子里。

“你到北方也没多买几件衣服?”

“我不冷的。”唐宓说,“北方的冬天反而更舒服一些,有暖气。”

李知行说:“也是,恐怕你连校门都没出去过。你反正除了教室,也就是在宿舍了。”

唐宓发觉自己简直无法反驳他,只能弱弱地抗议了几句:“我也常常去打羽毛球的。”

“那还是没出校门啊。”

“有时候有集体活动,会去参加社会活动。”

李知行匪夷所思:“你把集体活动称之为出校门?”

“不然呢?”

“……”

物理距离上说,的确是出了校门,可是精神上来说,完全不是。李知行难得语塞,本来想这么反驳,只不过话到嘴边停住了——他挫败地想,和她的口舌之争,赢了也没意思啊。

唐宓弱弱地说:“学校外也没什么好看的啊……”

“这不尽然,你不怕耽误时间的话,我带你出去逛逛。”

“哪个,以后再说吧。”唐宓迟疑了一会儿,仰起脸看着他,“我转系的事情,你怎么看?”

李知行心口一颤,认识三四年时间,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询问他的意见。而他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考虑如何说服她。

“唐宓,如果你的目标还是‘赚钱’让外婆过得很好的话,你不应该转系。毕竟,仅从就业而言,金融系有无法取代的优势。如果你真的很想学数学,可以在大二开课后选双学位。金融学和数学系的双学位,会让你在就业时更有优势。”

“是吗?”

“至于性格问题,我想你是很难改变了。”李知行说,“我从来不觉得你的沉默冷静有什么不好,我也不认为,每个学金融的学生都必须要开朗外向,善于和人打交道。很多投行的分析员性格也不是外向的那种。现在的社会和企业都更看重能力,只要你足够优秀,专业扎实有足够的数学能力,有一定程度的交往能力足矣,你的性格不会成为工作的困扰。

唐宓仰起脸看着他,犹疑着问:“是这样?”

李知行问她:“你和数学系那帮人相处得怎么样?”

唐宓想起欧几里得俱乐部里大家为了一个观点热闹争论的氛围,点了点头。

〃我想,还可以。”

“所以你在人际交往上没有任何问题。”李知行说,“你知不知道,你身上有一种特质非常难得。”

“什么?”

这事儿对唐宓来说真的很新鲜,她觉得自己除了学习刻苦之外,也没有什么特质了。

“你很真诚。”李知行轻声感叹,“你是我见过最真诚的人,哪怕是表达讨厌的情绪,很真诚。和其他人相处,这两个字就足够了。

李知行很高,唐宓不得不微微抬起下颌看着他,仔细听着他说出的每一个字,颇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她那么多的患得患失,在李知行的这一席话之后,忽然不翼而飞。

李知行凝视她猫眼石一样的眼睛,正色道:“唐宓,你不用太担心你的性格会给你带来影响。这么说吧,如果我是企业领导,我一定会高薪聘请你当我的员工。”

从小到大她听到的表扬车载斗量,但大都是“学习好”“太听话” ,很努力” “很聪明”,却从来没有谁以这种方式称赞她。明明是如此寒冷的季节,她的心口却忽然燃起了如火的热气。

“那个……李知行……谢谢你……”

“不用谢我。”李知行表情郑重,“我是真心的。”

“李知行。”唐宓回视他,“如果你真的聘请我的话,我会答应的。”

李知行眉目舒展,展颜一笑:“你的承诺,我记住了,你也不要忘记。”

两人边走边聊,走到宿舍区的时候,李知行的手机响了起来。

“稍等一下,我接个电话。”

他脱下手套,取出手机划开屏幕接听了电话。寂静的夜晚,电话那头隐约传来的说话声,昭示了来电人是名年轻的女生。

“有什么事?”李知行接电话的时候一直保持着微笑,“……不,我没有这个意思。你想给我打电话的话,随时都可以……周六的事情,不用谢……”

她顿时了然,电话那头是上周六和李知行一起出去逛街的女生。唐宓心思一动,侧过头去看了李知行一眼,由于眼神太好,她一眼就瞥到了屏幕上显示的来电人——“俞希白〃。

电话持续时间不算长,李知行以一句“明天见”作为结束语结束了这次通话。

他把手机揣回衣兜里,跟唐宓解释:“不好意思,是一位朋友。”

唐宓想起韩羽露和她华大的男朋友打电话时的模样。她可以对着话筒滔滔不绝地说上一个小时,谈话内容广阔,天文地理文学艺术无所不包,甚至连路上看到某人骑车摔倒了都能聊上半小时,赵幸丹很佩服她说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韩羽露则很骄傲地说“恋爱就是这样的” 。

和疑似女朋友打电话,话多一点儿也没有关系。唐宓很诚恳地摇头:“没关系的。”

“这通电话——”

李知行正想解释,抬头时视线扫到前方,却停住了话端。时间较晚,这条林荫道上行人极少,因此来者的身形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那是叶一超和吕子怡,两人从道路的另一头走了过来。

在宿舍区碰到大学同学,怎么想也是很寻常的事情。

唐宓很清楚地知道,今天是叶一超的生日,他们应该是刚刚出去吃饭回来。不对,唐宓想,不光是“吃饭”那么简单,叶一超还剪短了头发。叶一超是那种少见的“留着小平头”更帅气的男生。他平时生活很单纯,气场随意大方,对没兴趣的人和事儿浑不在意,因此,通常会给人一种慵懒的感觉。而此时,他剪短了头发,看上去利落潇洒。

唐宓想不出什么开场白,只能冲着两人点点头
李知行冲着叶一超寒暄:“挺巧的,你们也刚上自习回来?”

“我们没上自习。”叶一超说,“有点儿事情出去了一趟。”

吕子怡视线在两人身上略微一停,笑颜如花道:“我和叶一超去看电影了,现在才回来。”

李知行本来话到嘴边却被“看电影”这三个字卡住了,他一慴之后才收回飘荡在空中的思绪,努力扬了扬嘴角客气说:“原來如此……是什么电影?”

叶一超说:“最近上映的科幻电影,还挺不错的。”

“这样啊。”李知行说,“有时间我也打算去看看。”

吕子怡侧过头看着叶一超:“话说回来,这位是……”

叶一超说:“是我高中同学,李知行。”

“你好。”

李知行回了个礼貌的笑容:“你好。”

“时间也不早了,”吕子怡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叶一超,今天谢谢你陪我。我先回宿舍了。唐宓,要不要一起回去?”

“好。”

唐宓和吕子怡一起走回女生宿舍楼。

吕子怡是一个很开朗的人,也容易给人带来正能量——她兴趣颇高地和唐宓闲谈晚上看的那场电影,说这部片子如何如何精彩,男主角如何如何英俊,末了强烈建议唐宓也去看。唐宓“嗯”了声当回答,没把她的话当真。看电影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成本,都超过了她的负担范围。

下一瞬间她被吕子怡的一句问话拉回了思緒:“那个叫李知行的男生也是你的高中同学?”

“是的。”

有的人只需看一眼就知道并非池中物,李知行就在此列。

吕子怡若有所思:“你们宣中出色的人才真是不少。他看上去非常优秀。”

吕子怡好奇地问:“他是你男朋友吗?”

“不是的。”

“唉,那真是可惜啦。”吕子怡“啧”了一声,如此作答。

唐宓没有接话茬儿,她和吕子怡除了数学之外,可聊的真是不多。大学不是高中,人和人的关系完不一样了。这世界上既然会有她这样性格内敛的人,那么也就会有其他外向女生,她们有了喜欢的男生,或者说,看到出色的男生就会勇敢去追。而她,大约永远也做不到这样洒脱。

两名女生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女生宿舍楼的楼道中,两名男生一起走回宿舍。

整个高中阶段,李知行和叶一超的接触都挺少,两人班级不同,朋友圈不同,兴趣爱好更是大相径庭,没什么可能的交集。

“吕子怡是我们聚会的时候蒙着你眼睛的那个女生吧?”

“是的。”叶一超坦然承认,“她请我出去看电影。”

“我得承认,没想到你会和女生一起去看电影。”李知行说。

“我很喜欢电影的原著小说。”

李知行挑了挑眉梢。他不知道叶一超还喜欢科幻小说,但他想,那绝不是叶一超接受邀请的充要条件,最多只能算是必要条件。

他问:“那么,如果唐宓邀请你一起去看电影,你也会去吗?”

“你问题的前提条件不存在。”叶一超冷静地看着面前的高中同学,“她不会邀请我的。”

唐宓的确是不会邀请他的,恐怕她不会邀请任何人。

“那你也可以邀请她。”李知行说。

叶一超表情严肃起来。

他说:“为什么邀请她?让她为难吗?”

饶是李知行,此时也被叶一超的反问弄得哑口无言。

两人走进宿舍楼,李知行的宿舍在三楼,叶一超的宿舍在一楼,而楼梯就在拐角处。

走廊里男生们来来往往,说笑声从宿舍里传出,此起彼伏。

李知行最后叫住他:“叶一超,唐宓打算转系的事情也是你的建议?”

“不是。”叶一超有些吃惊,但很快恢复了平静,“我只是为她指出更适合她的道路,她那么聪明那么有天赋,更适合数学系。不过,我想她就算动了想法,大概也不会转系的。”

李知行仿佛从来不认识他一样,看着叶一超。
叶一超点了点头:“她就是这种人,虽然可能会犹豫,但选定的道路,不会轻易更改。高中的时候我就没能劝动她,何况现在?”

他扬了扬手,拐过走廊,离开了李知行的视线。

唐宓回到宿舍,宿舍里异常暖和,大家还是老样子——赵幸丹在伏案和高数做斗争,韩羽露则躺在床上继续讲电话,冯娅的那张床照样空空荡荡。

她走到窗前,看着夜幕下的路口发了一会儿呆,然后拿出手机给叶一超发短信。

“刚刚没来得及说,祝你生日快乐。”

叶一超回复得很快。

“谢谢你,我很高兴。”


|第二十章|是一场巧遇

新年到来之际,也是经管学院活动最多的时候。学院各种新春晚会和酒会层出不穷,也真不负“本校最铜臭学院之名” ,各种活动让唐宓大开眼界,引发诸多感概要赚钱读金融,看上去,确实没什么错。

新年之后不久,期末考试也到来了,唐宓心情平稳地结束了考试,回到了家。

寒假期间,唐宓再次看到了唐卫东,这也是数年来,舅舅第一次回到唐家村过年。外婆从灶里夹出了木炭,生了烤火炉,祖孙三代人围坐在火炉旁说着村子里的近况。外婆对唐卫东离婚这事儿只是叹息了一声, 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一句话:“卫东啊,以后,好好过日子吧。”

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外婆对这个儿子的一切期盼也就只剩下这样一句话了。

唐卫东说:“妈,我知道了。”

一时间母子对视无言。

唐卫东作为长辈,问起了唐宓的学业情况盘。

有勤学和天赋两个优势,她在金融系渐渐拔尖,期末考试的成绩比期中更好,进了全系前三,英语口语虽然有所欠缺,但期末考试不考口语,她凭着单词量在笔试成绩中遥遥领先。

唐卫东对她的成绩点头赞许,说起了别的事情:“明朗之前是不是找过你?”

“是的,他到学校找过我。”唐宓说,“舅舅,明朗告诉你了?”

“他跟我要了你的电话号码,想要找你聊聊。”唐卫东英俊的脸上在火光下净是疲色。

“他要去燕京读书,不是很开心。”

“他妈妈对他要求太高,我觉得学习如何无所谓。”唐卫东说,“孩子人品没问题也就可以了。”

“明朗是好孩子,舅舅你也不用担心。我看……他压力也挺大的。”

“他妈妈十分好强,事事总拿明朗和他的两个表哥比较,比不上,火气越来越大,这份压力落在明朗头上,他的日子恐怕更难过。”

唐宓想一下都替自己的表弟感到挫败:“要明朗和李知行比,也是难为他了。”

外婆在一旁说:“李知行倒是个好孩子,很有礼貌,脾气也好。”

“李家的男孩管得严格,因此养出来的男孩都很优秀,李家的两兄弟莫能例外。”唐卫东感慨, 在只可惜这套方法被明朗的妈妈用在明朗身上,就不行了。”

“李家的两兄弟?”

“是的,李知行还有个堂兄,叫李泽文,是他大伯的儿子,现在在国外读书。李家这一代的年轻人里,没哪个比得上他。”唐卫东说。

唐宓回想起自己曾经见过李知行这位堂兄两次,她记得他戴一副无框眼镜,面目沉静,举止稳重,永远是一副翩翩贵公子的模样。

她说:“李泽文比李知行优秀吗?”

“李知行能跟他哥哥比?”唐卫东摇头叹息,“差太远了。”

“哎?”

唐宓一呆在她看来,李知行已经是她见过的同龄人中最厉害的了,但还完全不能和李泽文比?这个评价简直匪夷所思。

唐卫东没再细说,又转了话题:“唐宓,下学期明朗去燕京读书,如果你能遇到他的话,记得教他。”

“我会的,他是我的弟弟。”

正如舅舅所说的,大一下学期开始,唐宓的生活中,唐明朗就很频繁地出现了。他转学到了燕京,没补课的周末时,会到大学找她和李知行。

唐明朗现在就读的高中在京大旁边不远。他是高一下学期转入这所著名的重点中学,这时间有些尴尬,其他同学早就结成了自己的群体,他作为外地人,一时半会儿有些难以融入现在的集体。除此之外,他的零花钱和生活费也被大大削减了,据他的原话说“我每天就二十块零花钱” ,回家时都不得不乘坐公交车和地铁 他对此充满了怨念,觉得自己来了燕京就诸事不顺:“我简直活不下去了”

于是唐宓发现,李知行随手塞给了他几张百元大钞。

唐宓还挺震惊:“他怎么会没钱的?”

李知行说:“姑姑现在生意很忙,明朗现在不少时间都在我爷爷奶奶家。我爷爷很严厉,不会也不允许给我们小辈过多的零花钱。”

唐宓问他:“哪你小时候也是这样?”

李知行瞧她一眼,笑起来:“对啊,没钱还是挺惨淡的。所以小时候得想办法挣钱。”

她很困惑,她想自己实在是太驽钝了,那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挣钱?

“想什么办法啊?”

卖作业啊卖笔记赚钱。

唐宓无言以对。自己从小到大成绩优秀,当年小镇中的同学们都跟她借作业借笔记抄——她怎么就没想到以此来牟利呢?她想起自己学的《经济学》中的一句话:千方百计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性。她想,就算自己再读一百年经管学院,只怕也想不到这种盈利方式。就算她能想到,但周围的同学都是农村孩子,恐怕也拿不出钱来买。

李知行很淡定:“我给的钱也不多,明朗他平时大手大脚用习惯了,很难改,慢慢来吧。”

“你爷爷这样做自然有道理……不过你瞒着你爷爷给他钱,不是本末倒置?”

唐宓想,李知行的逻辑里有一个明显的漏洞,但她没办法指出来——毕竟这钱也不是她的, 而他们表兄弟的关系确实也不错,兄长接济弟弟,于情于理轮不到她这个外人说话。

唐宓也在和唐明朗越来越多的接触中,觉得表弟无所事事让人忧心,她和李知行提起另外一个可能。

“我觉得,你可以建议给明朗请家教。”

“是的,我是听到姑姑说,等他这阵子适应燕京的生活之后,就打算请家教的。”

唐宓点头,大大松了口气:“那就好了。”

“家教请不请问题不大,他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李知行说,“接下来大概是考托福,去美国。”

“嗯。”

她挺感慨,觉得人和人的际遇真是很难说。

李知行问她:“你呢?还打算转系吗?”

唐宓摇了摇头:“暂时不打算了。我决定选修数学系的双学位。”

李知行对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