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明-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争论着。
与此同时,张凯大人在自家的大床上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啼。惠子正出神的看着丈夫的睡脸,她被突如其来的声响吓了一跳。但张凯打过喷涕,便翻了个身,搂住了身边的温柔娇躯继续睡懒觉。他很自然的把心满意足的鼻子,埋在了一簇芬香的云发之中。
平日里派送的礼物总算在危机时刻起了一些作用,许多收了礼物的官员见到自己的对头们义正词严的要求将张凯撤职查办,于是便慷慨激昂的反对起来。
十四岁的万历皇帝挤了挤发困的双眼,又咬了咬舌尖,设法借助疼痛来让自己清醒一些。股下的龙椅虽然舒适,可是坐久了也会感觉到疲倦,每当他下意识的想依靠在长长的椅背上时,就会想起了张首辅那严厉的教诲。那张威武严肃的男人面孔与宏亮而威严的声音立刻就充满了他的脑海:“皇帝要有皇帝的龙姿,挺拔的身躯才能体现皇家的威严……。”老师的那整齐漂亮的胡须也让少年皇帝无时不感觉到黑沉沉的压迫。
朝堂下的众多言官大臣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越来越激烈,有几个面红耳赤的就快要放声大叫起来了。
看着这些天生就喜欢争斗的官员,万历不禁有些厌烦。不就是一个叫张凯的家伙造的大船沉了一艘吗?再造一艘就是了,却有许多人非要他拆毁船坞,遣散工匠。他造的是什么样的船呢?有北海上的红色花坊漂亮吗?想着想着,万历又想起了夏天与太监宫女一同在北海乘坐龙舟,终日戏耍的往事来。于是,皇帝那张稚嫩的面孔上也不由自主的挂上了一丝笑容。
'手 机 电 子 书 w w w 。 5 1 7 z 。 c o m'
但是连这些大臣之中的机灵人,都只会偷眼打量站在队伍前列的张居正的神色,丝毫没有察觉到皇帝的快乐。看着这些身着红蓝补服,锦衣玉带的胡须男子互相指责、激愤的样子,万历突然想起了北海中的那一群野鸭嘎嘎乱叫的声音,不由哧的一声笑了出来。
无比宽宏的大殿上突然传来一声清晰的笑声,这大殿的设计就是为了可以让高处皇帝的声音清楚的传到大殿内的每一个角落的。原来是小皇帝在笑,众官心中一惊,吵嚷的声音便陆续平息了下来。大家不知皇帝为何会笑,便禁住声低首恭敬起来,朝堂居然就这么归于宁静了。这时,只听队列中一大腹便便者,腹鸣如雷。原来时间已到了中午,众官也觉得到了午膳的时候了,便一起看向张居正。
“这事暂交由内阁票拟吧……”说着,居正抬头看了看面无表情的冯保。
冯保扭了扭瘦身板,又清了清喉咙,尖声唱声道:“退朝……!”
万历听到退朝的声音,便迫不及待的从龙椅上跳了下来,他高兴的抬头要跑,却看到了张居正在望着他。皇帝一个激灵,脚下不由一缓,急忙收起了少年心性,摆出了尊严的表情,拿出了皇家身姿,跟随太监宫女们缓步行往殿后去了。
见皇帝下去了,众多官员才从地上爬起来跟在居正的身后鱼贯而去。
“叔大兄,这张凯浑人做浑事,朝中官员多有非议。这……如何处理好呢?”这个柔和的男性中音来自大学士张四维。此时大明的内阁学士们正在暖阁里开会,四维自居正将他提举进内阁以来,万事以居正为首,今日主动提起张凯正是在探居正的口风。若说这张凯也算识趣,每逢年过节也往他家里送上许多财物,这当头该不该为他说句好话?还是顺着张居正的意思来吧。四维如此的想。
“由他去吧,自他去了辽东,为朝中多输了数十万两的税银,别人怕是不能如此能干。那些无能老吏的哀叫不必当真。”居正取了一杯茶,缓缓品了一口,思绪却已飘到天下土地的丈量方案去了。
卫士梁士高,扛了一袋上等大米进了张府,这米是大夫人买的,张大人正哭着脸陪着大夫人和二夫人在集市上血拼购物。士高却在院门处看到刘二鬼鬼祟祟的缩在墙院一角,不由心下起疑,丢了米袋走过去问道:“你,干什么呢?”
“嘘,不要声张,”刘二手里拎着一只口袋,正准备背走,见到梁士高,他急忙竖指在唇前道,“大人让我迷了这狗,将它囚起来。”他那张蜡黄的脸这些日子来又多了红黑两色,似乎是晒了很多阳光。
见那口袋一动,似乎有什么活物呜咽了一下,梁士高不由哀生一叹,拍了拍刘二的肩膀道:“可苦了你了,我们兄弟都吃过这狗的热吻,有二夫人为它撑腰,兄弟使不下手段收拾它。”
刘二憨厚一笑,道:“那是,这院子里谁没被它欺压过,这迷药还是我从州卫大牢的江湖汗那里用包子换的。得,你们忙吧。我把这狗用袋子装了,闷江里去。”
梁士高表情一变,探手捉住刘二拎着袋子的枯手,道:“慢着,你刚刚不是说要囚将起来吗?怎么又要闷死了?究竟大人是让你闷起来还是让你囚起来?”
刘二的脸色顿时变得蜡黄,他结结巴巴的道:“当……当……当然是囚起来。我一时口误,说错了话。梁兄弟,你抓得好生紧,且放手,放手说话。”
梁士高抖开刘二手腕,取了那袋子扯开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第四十七章
那袋中缩着一个被捆缚起来的婴儿,粉雕似的还没一岁大,小嘴儿也被布团堵了,眼睛紧紧的闭着,白嫩可爱的小脸哭得通红,小身子一抽一抽的在发抖。这不是张凯的宝贝儿子小强又是何人?
梁士高顿时欣喜若狂,立功的机会来啦,他正待质问刘二,左臂却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士高捂了左臂,抬头一看,只见那刘二提着一把牛耳尖刀,正没命的夺路狂奔。
梁士高放下袋子紧追不舍,眼看刘二就要奔出府去,便对门卫高声叫道:“拦住他,他捉了小公子。”
两名门卫急忙提了火枪拦在大门口,见没了去路,刘二顿时变得面如白纸,手脚和双唇如筛子般颤抖不停,他惊慌失措的扫了几眼,突然看到一堆甘蔗堆放在墙角,便扭头跑了过去。梁士高追得紧,一把扯住了刘二的号衣,可那刘二使了个金蝉脱壳,先扯着衣服又往边上一扔。梁士高还有一臂带伤,顿时失去了平衡,侧扑在地。好在平日里训练良好,他就地打了个滚,爬起来继续紧追不舍。
刘二加急了速度一个猛窜,已奔到甘蔗堆下,一纵身就跳了上去,别看他平日里萎萎缩缩的样子,生死关头到也像个职业飞贼似的。听闻梁士高的脚步声再次逼近,刘二扭头一看,猛的甩出了牛儿尖刀,接着他连滚带爬的蹿上了丈许高的墙头,但见墙下是条壕沟,正犹豫间跳向那里的时候,躲开飞刀的梁士高爬了起来,随手从追来的门卫手中夺了长枪,瞄了刘二的大腿就是一枪。
刘二闻得枪声,又觉大腿间一阵冰冷,惊骇之下一个失足便跌落墙外了。
张凯正和几个护卫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回走,突然听到枪声,还是从自家府院里传来的,脚下不由一停。梁士高的弟弟梁士诚丢了手里的包裹道:“大人稍后,小的前去一探。”说罢,就奔了回去。张凯被几名护卫围着等了一会,士诚已跑了回来,他回道:“大人,有贼子要拐带小公子,现在已被拿下了。”
听闻儿子要被绑架,张凯心中一紧,慌忙道:“快快回府。”当下包裹也不要了,他撩起下摆就往家里跑。
奔到门前,只见五个月大的宝贝儿子正在一名卫兵的怀里大哭不止,那哭声都哑了,说不出的委屈,远没有往日宏亮吵闹。
张凯心中一痛,立时就泪眼花花的。他接过孩子哄了哄,可那孩子却依旧哭个不停。
“给我!”苏娜伸手把孩子夺了过去,她哄了哄孩子,见他仍旧在哭,便把那孩子一扔就是几尺高,然后再用双手接住,做势又要扔。张凯吓得魂飞魄散,急忙道:“使不得,使不得。”
苏娜又扔了两扔,见孩子吓得不敢出声了,才满意的把孩子递给了随同的侍女。惠子跑得慢,现在才到了门前,她从侍女的手中接过孩子好生哄了半天,又找了奶娘喂了奶,才止了孩子的哭啼,压住了惊吓。
张凯那个恨啊,他抹了眼泪,恶狠狠的训斥着府内的几个管事,尽数都给开了。得知行凶者居然是刘二,到让他大吃一惊。平日里他对刘二不薄,虽然去了他的亲卫职务,却仍让他在杂务房做了个小头目,薪水也还优待,没想到他居然干出这种事来。当即令人带他去看刘二,他要当面责问。
可那刘二从墙上跌下时摔断了脖子,早已奄奄一息,言语不能了。见到张凯来了,他扭了蜡黄的病脸,不敢看张凯。“你干的好事……!”张凯背手在后,风风火火的围着刘二绕了几个圈子,又怒斥了几句,不见他言语,伸手一探,发现人已没气了。询问了一番当时的情况,张凯便下令道:
“谁和刘二平日里最要好?统统找来盘问,再把他的家人梳理一遍,务必查清楚是谁指使的。”
他并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这刘二平日里以胆子小出名,今日却铤而走险,冒着被诛灭满门的危险干这种勾当,背后一定有问题。一定有问题!
张凯咬牙切齿的思量着,抬头看到梁士高微微低头,恭顺的站在面前,左臂一条袖子都被血染红了,伤处也不曾包扎,手指还在往下滴着鲜红的血,号衣上也都是尘土,似乎刚经过一场殊死搏斗。张凯想起儿子的样子,心中就痛苦万分。他当场就给梁士高升了职位,让他做了百户,待遇从优。又令梁氏兄弟负责过问此事。
梁士高强压心头的喜悦,毕恭毕敬的领了令,便同弟弟一同出府,又点了几员士兵,去拿刘二的家人了。
“卫兵还是不够,警惕性差!要再增加一倍,即使是对府内当差的下人也不能大意。”
“他妈的!绑架一个孩子,谁会从中获利?”张凯在书房内烦躁的兜着圈子,发暨都给他挠乱了。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能碍到谁?他急得睡不着觉,真想连夜把这事搞清楚。可这是不可能一时半刻就可查清楚的。
“我有一个很阴险的敌人,究竟会是谁呢?”
梁士高用白色的布条胡乱包扎了一下胳膊,就带着弟弟和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来到了刘二家,作为张凯大人的亲卫,刘二家住的地方距离张府很近。几个在小巷内玩耍的八九岁顽童被面孔凶恶的军队惊走了,他们躲在远处的大树后或斜对门的两只石狮子后面,偷偷窥视着这些军人的行动。梁氏兄弟均是身材魁梧的粗壮汉子,兄弟俩模样一同,四肢健壮非常,都是一副棱角分明的微黑脸膛,大口,满是硬直短须的下巴四四方方,额头也算宽广。一看就是两个不好惹的主。要不然张凯也不会选他们做亲卫。梁士高举起完好的右手,面无表情的一挥。训练有素的士兵分成两队,无声无息的散开,围住了刘家小院。
见士兵们准备完毕,士高从腰间拔出燧发短枪,向弟弟点头示意。士诚拎着一条齐眉棍,一脚猛踹在刘家大门上。
但……没踹开。
兄弟两人一齐用力接二连三的猛踹了几脚,把门都踹碎了一扇,才寻得入口。原来两扇木门被从内用两根木头顶住了,难怪要用如此大的力气。
————————————————————————
本周日《新明》将停止更新,后续文章将移去《张凯的奋斗(新明续集)》一书内。这书的地址,请按一下作者名:NAGA,然后就可找到。
或者点链接: http://。cmfu。/showbook。asp?Bl_id=27230
第四十八章 处罚办法
“张,”达铃坐在餐桌边,拿了张凯只咬了一小口的馒头问道,“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蒸食?却不吃烤面包?面包要好吃多了,而且不需要烤很久,也节省柴草。”她的汉语仍然不够利索,尽管张凯已经“竭尽全力”的教她了,还专门请了两个耐心好又读过几本书的女老师。读过书的女人像恐龙一样难找,叫华琳的老太太的丈夫是名军医,另一个叫兰兰的只有二十岁,她的父亲是个秀才,但是嫁人了。她们的丈夫先被张凯征入府内做事,然后才顺便让她们轮流兼职。张凯考虑到强抢民女和民间老太婆会造成的声誉损失,才非常委婉的胁迫她们的丈夫……。
张凯正满怀心事的吃着晚饭,达铃突然找他有事,他就拿着一个馒头走来了。居然她问的是这种问题。但张凯没生气,他的脑子正在高速运转,想了想便道:“蒸食可以让更多人吃饱。虽然面粉少看不出来,但数量多了,就可以多养活一些人了。中国人是很注重实惠的。”现在张凯经常要考虑到手下人吃饭的问题,所以这种事他想一想就找到了答案。
达铃乖巧的点了点头又道:“那我弟弟呢?现在我一个月只能见他一次。”为了照顾达铃的饮食习惯,厨房还特设了烤制面包的小房间。这一年多以来,张凯对她也算体贴入微,小洋妞似乎也安于现状了。达铃的脾气相对苏娜来说只能算是稍微活泼,从某种方面来说,张凯家的老二和老三简直是水火不融。达铃很喜欢骑马,张凯就为她建了一个马场,但她更喜欢带着侍女骑着马去山野狂奔。这件事在民间给张凯带来了意外的“声誉”,不过时间还短,还不曾传入他的耳中。
“他在军校里学习,过两年毕业了,中文学好了,就可以经常和你见面了。我问过副校长,他表现得非常出色。放心吧。”张凯的右手的食指在桌子上缓缓敲动,脑中却在思考着,过滤一个个有嫌疑的人。这两年来他已成熟了许多,逐渐有些上位者的风范了。喝使他人做事、发布命令之类的工作更是做得理所当然,利落非常。不久之前,他还对干这种工作感到不习惯,更对使唤别人感到愧疚和害臊。但现在,即使命令人为他去死,他也能很快就找到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上位者的雄心和气度吧。
张凯只咬了一口馒头,一直在反复咀嚼,甚至都忘记下咽了。
达铃察觉张凯的心情很不好,就站起来一面走向卧室一面开始脱衣服,衣服件件的滑落在地。张凯一愣,顺着衣服看到了一个曼妙的身影,雪白如玉凸凹有致,一袭如火的红发摇摇荡荡……。
就在张凯努力授课的时候,有人敲了敲门。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事,否则决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跑来敲门。张凯发了一声喊,提前下课。穿上衣服后便吻别了娇嗔不满的达铃,来到议事室。
四名守卫直直的站在房内,见到张凯便齐齐行了礼。
张凯问梁士高道:“如何?”
士高躬身道:“大人,卑职闯入刘二家后只找到他被捆缚起来的独子和老婆。看来刘二是被人胁迫所为。询问了刘家周围的邻人,他们都说刘二家最近甚是冷清,甚少有人出入。只有一个孩子说,看到过一个大鼻子进了他们家。”
“大鼻子?”
“正是,因为天晚,那孩子仅记得那人的鼻子相当的大。”
张凯一阵发愣,暗想难道是西班牙人?和他有仇的也就是西班牙人了,他们不都被弄去挖煤了么?有才能的也都被征为军奴了。“你们把俘获的那些弗郎机人清查一遍,看有那个去向不明的,那个有犯罪时间的。还有,下榜把所有的大鼻子都清查一遍。”这下,城内鼻子长得出众者都跟着倒了大霉,尽数被抓进大牢吃了几天张家饭。多年后,城内百姓生了儿子,发现鼻子颇大的都会不甚欢喜,还要专门去庙里求张符来保佑孩子将来不要做牢……。
“那……大人,刘二的家人如何处置?”
“当然是按律来办。”
“按律,谋害朝庭命官是要满门抄斩……但谋害朝庭命官的孩子,其家人则只要留三千里外。”没想到这士高对大明律还有些研究。
“那孩子多大了?”
“十六了,正在临街杂货行刘掌管那学做生意,身体到也健壮。”士高这最后一句似乎略有暗示。
张凯略一沉吟道:“算得上是个男人了……。”虽然张凯可以赦免这孩子,但大明律重在威慑,若是连伤了他孩子,都不能严重处罚,那有人要杀他怎么办?他有想到自己儿子那痛苦的样子,心中不由一恨。其实若是张凯自己受了伤,说不定,他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赦免刘二的家人的。但,这是他的宝贝儿子。他便做了决定。也许张凯已经被这个时代所吞没了。
四名长随亲卫皆屏住了呼吸,等待张凯下达杀人的命令。姜二的手心一阵出汗,他还没杀过人呢,不知道待一会是抽签好呢,还是猜拳好呢?若是这突然升职为百户的大梁子让他下手又怎么办?
“流远一点吧。”张凯犹豫了一下,还是做了这个决定。
梁百户寻思,是不是找个借口半路上把这孩子给杀了。便道:“大人,三千里外,就是海参威了,还要坐船送去,甚是麻烦,不如流海南去吧。”他有个表兄弟在那儿当差,写封有暗示性的信,就可以解决这孩子的姓名了。
“刘二的孩子叫什么?”
“刘远达,尚未有字。”
轮到张凯决定别人孩子的性命了,他想着,那刘二也鞍前马后的伺候他二年多时间,尚且是为了救家人的性命。小强似乎也没生命危险。可那孩子万一找他报仇怎么办,还是流远点的好,想着想着,张凯就想到了一个远些的地方。“发配到棕熊国去吧。”
“宗雄国?大人,那是何地啊?卑职从来没有听说过啊。”梁士高一脸的疑惑,宗雄国?听这名字似乎是个遥远的番邦。士高在张凯军中也有些年头了,和一些老水手都交情甚好,却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大人如何知道的?莫非大人有亲戚在……?
“我回头画张地图给你,你再去牢里找几个死囚,一同发配去就是了。那地方远,单单发配一个,实在是不划算。”
“喏,那卑职这就去准备准备。令人着手查办嫌犯。”
“嗯。”张凯满意的点了点头,就回了书房。他取下一本论语,在最后一册的空心层里,找到了一张卡片,正是张凯初来大明时携带的那张电话卡。他又取了一张海图,照着那卡片上的世界地图,拿了一根碳笔把阿拉斯加的位置给画了下来。最后大手一挥写了三个大字“棕熊国”,想了想,又觉得不妥,拿手擦了擦那个国字,又写了一个“省”在上面。顿时,张凯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
————————————————————————
PS:今天粘糕看了美剧豪斯医生,果然吃胡罗卜皮肤会变黄,像个桔子似的。叶酸摄入过多,还会变红(像只煮过的大虾)。但,这只限于色素教少的的白种人。白种人还真是有趣啊。至于黄种人会怎么变,天才的粘糕就不知道了。
当年,倒霉的弗朗西斯科那一章,偶是乱写地。。。哇卡卡……本糕真是有先见之明啊。嘻嘻!忍不住要写出来夸奖自己一番。
PS2:大家都去收藏续集吧,以后续集会先更新几分钟。这个专栏几天后就会废弃了。。。想到这点,粘糕还是相当伤感的。。。在这里。。。有多少书友骂过偶啊。。。有多少书友在这里留言啊。。。有多少人在鼓舞偶啊。。。真的很感动,谢谢大家!偶爱大家。
PS3:废话多吧,源于蒸食的想法,这可是粘糕自己研究出来的哦。所以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一下。事实上蒸食还有两个优点,1,发硬的慢,因为水份多吗。2,不容易被污染,既沙子和各种小东西会搀和进去。因为面包是用火直接烤的啊,现代医学证明,烤制的食物,含有致癌物质更多。
我们的伟大祖先真是聪明哦,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先吧!他们为我们的民族和这个世界发明了一种更健康的主食。
第四十九章 经济
大明旅顺卫机密档案。档案等级:天字甲等。编号:第九千四百四十六号。
万历五年二月初九,旅顺第四千户所谋士官郭正气记录道:
报告人为本千户所总旗官牛百祥,此名军人年龄四十岁左右,已婚,育有三子一女,无不良嗜好,念过几年书,外表粗豪,但修饰得非常整洁。但闻其人善唱山歌,嗓音宏亮。平日里声誉极为良好,深得该旗士兵的信赖。
某是相信牛总旗的,虽然不是非常熟悉,但平日里同僚间对他的评价也略有所闻。——摘自郭正气私人笔录。
牛百祥在从金州卫押运物资返回的途中,在金州卫西侧的天空中看到了一个漂浮的金属物,在空中似蛇行般移动,此物为扁圆状,目测距离约五千丈左右,物体闪耀着银白色的光芒,根据其反光的程度来推断,是经过鬼斧神工般的抛光处理的。同行士兵有多人目击,有一名迷信的士兵跪地大呼太白金星降临了。调查者郭正气逐一询问了执行该任务的士兵,众人异口同声,激动非常,显然不像是编造的。
结论:此乃吉兆,应当禀报朝庭。
负责人:郭正气。
签字:千户官郝大忠。(千户官大印,印痕为长方形红色)
旅顺卫指挥使李元月(指挥使大印,印痕为正方形红色)
知道了。(此龙蛇蛰伏般形状的字迹乃张凯大将所留。)
但这一事件并未上报朝庭,从日期上来看,距离张凯大人失踪还有七日。不知两事是否有所关连。
话说张凯凭空给大明国在荒蛮之地添了一省,但这地方虽大,却没有什么居民。首批前往的开拓者也不过二百人左右,这已把附近州县的囚徒一扫而空了。更无确凿证据证明此地的存在,目前也无人从那里回来。所以这省也仅仅是存在张凯的参谋部和一张地图上。绝大部分的人,对这块巨大的土地持有怀疑的态度。
由于和西班牙人贸易的中断,荷兰人终于逮到了机会插手南中国的贸易,葡萄牙人也增加了定单。但他们在远东的实力毕竟有限,所以为了能够卖掉足够的货物,张凯不惜血本卖了几条大海船给他们,甚至以分期付款的形式租借给他们数百名华人水手。当然,这些水手中也有埋伏的高级间谍,他们会设法记录沿途的各种资料。
但战争造成的贸易损失短时期内仍然无法补全,财政收入出现了巨大的空缺,这些都迫使张凯把手中的实业进行了再次细分,各种玻璃和钢铁制造的民生物品开始逐渐涌入国内的市场。他还开始加强控制区域内的贸易和内销。并改革了税率和拍卖了一些海外殖民地。甚至还把海军退役下来的老式旧船和从船台上刚下来的中小型船只租借给渔民,让他们出海捕鲸。他为这些渔民提供了补给基地,和鲸脂的收购。补给点有虾夷、小虾四岛、库叶岛和海参威。经过处理的鲸须可以卖给外国人和本国的手工作坊,用来制造精致的淑女雨伞和文士喜欢用来附庸风雅的扇子。这种上好的水晶扇骨在江南非常受欢迎,由于大官们人人都收到了张凯赠送的一把镶金镶银的上等扇子,这些造成了风潮涌动,扇子开始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在上涨。
自古以来,山东就以人口众多而闻名,张凯的旅顺口名义上也是归山东布政司管辖,但看在张凯年年上交大笔的例银的份上,山动布政司到也不怎么过问部分沿海人口外涌的事实。反正这些不安份的海上流民少了,治下的骚乱只会更少。
收购的鲸脂一部分被用来制造军用炸药,更多的则被加工为蜡烛、肥皂等民生用品。渐渐的,围绕着海参威(何二、钱进)——旅顺口(张凯、周井然、李元月)——基隆(王健康、宋丹心)——马尼拉(周涛、宋迪)四地,联系它们的是两只主力舰队(周井然、宋丹心)和两只分舰队(周涛、宋迪),一个超过二百万人口的经济圈初步形成了。
棕熊省的面积估计为五百八十万平方里(明里)大致被划分为五百八十份出售,每份皆有一万平方里之大(约为2620平方公里),售价为每份一万五千两白银。虽然售价越标越低却鲜有人购买,一个月也不见得能卖出一份地契。但,这可是一万平方里啊!就连一方诸侯也不见得能拥有这么大的一片土地。就算全是山林沼泽也值了。一些闻风而至的江浙商人在旅顺港附近租了铺面,等待前往棕熊省的大船回来。若是地方确实存在,其中的某些人正打算买上一两份。反正也不贵,一万平方里啊,那有多大的地面啊。一平方里还不要二两银子。(一明里约等于五百一十二米。一平方明里等于三倾七十五亩。)
张凯见棕熊省不受欢迎,就开始卖一些小岛,零星的到是卖掉了几个,也只能解解燃眉之急。为了建设肢解鲸鱼的工厂码头与各种租借出去的船只,他已四处举债了数十万两银子。水晶扇虽然一把被炒到了五十两,但大部分的银子都流入了分销商的腰包里,他不过捞了几万两银子。好在这个数量在逐渐增加,最后迫于债务压力,张凯把这份业务以四十万两的价格,卖给了一个叫齐联和的徽商。随着捕鲸者日间熟练这种残忍而危险的工作,供货量逐渐上升,几个月后,张凯又把水晶伞卖给了另一位晋商。价格算不上高,只因这个叫张四教的家伙是大学士张四维的弟弟。一个大学士的名字,让张凯少赚了十万两银子,这笔钱一到手,他就把这次举的债连本带利的全还清了,本来还剩了几万两,张凯喜笑颜开的想改善一下生活。不想老黑闻讯上门,大半敲去做利息了。
几十万两银子在手里还没捂热就又花光了,张凯叹了一声气,便继续冥思苦想,究竟还有什么能来钱的东西,他没想到呢?
——————————————
更新下调,三日一章。1,十三号不会有强推;2,最近工作繁忙,周日要加班;3,习惯了写稿有钱拿,没钱几乎不会写了。
看二十号有没有强推了,没有的话,我准备把新明结束,续集也不写了,回去琢磨我另外几本书去。
第五十章 张凯与海
开拓行者号是一艘细长尖底的新试大船,造型参考了西班牙大帆船和宝船的一些长处,吨位约为一千三百吨左右,下海试航不过半年,现在的船上一共有五百二十人,除去“开拓行者”之外,水手有二百五十人,均为旅顺海军的精华。船长周大海,是周井然的某个远房表弟。这周大海五短身材,一副黑色的脸膛,年纪不过四十许。但在海上苦得久了,黑发间已隐隐有些白丝。
裙带关系在这只半军半贼的海军内带来了一定管理的方便,但弊端相对来说要大得多。张凯现在拿这些也没办法,周井然和宋丹心一来比他年龄大上许多,二来又本有各自的班底。他只能一步步安插海军军校内经过训练的中下层军官,等待机会,逐渐把这些人提拔上来。作为补救他又把两家的亲戚经常互调,并制定了颇为严厉的军法,若有所违,必有人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举报。所以这些周宋两家的亲戚,官当得也不是很逍遥。而且这些海贼的后代多数在船上苦过一段时日,还有些彪悍的血性,每遇到战事,也有奋勇当先的勇气。此次的危险任务,就是周大海极力争取来的。他心中也不无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