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忙说:“臣女明白。”

我将腰牌系在腰间,又接过捧盒,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一个人出了长乐宫。

到了宫门,我刚要往外走,突然看见皇上迎面走来,已是来不及躲避,我忙跪下:“奴才给万岁爷请安。”我心里却是跳如擂鼓,手不由有些发抖。

小江说几句,在封建官场中“挺”字(在我个人看来拖和挺没有太大区别),可谓是妙用无穷。曾国藩就曾写过所谓的“挺经”,试想曾国藩是一个汉人,又典重兵,能在晚清变幻莫测地政治风云中,位极人臣,得以善终,这个“挺”字的作用可想而知。

 第130章 激将

我跪在地上,皇上在我前面停了一会儿就走了。我长出了一口气,站起身来,看着皇上的背影,我不由有些发呆,难道是皇上没有认出我来?还是皇上有意装作没认出我来?

正赶上换班,宫门那里乱糟糟的。我把腰牌给守门的小太监看了一眼,守门的小太监点了点头。我忙坐上一辆车,吩咐赶车的人一声“去成王府”,车子动了起来,我这才放下心来。

到了成王府,我下了车。这是我第一次来成王府,出乎我的意料,成王府看起来极其朴素,与寻常的官员府邸没有太大区别。难怪很多朝中的官员都盛赞成王俭素,成王也素有贤王之名。

守在门口的门吏忙跑了过来,“公公辛苦。”

我点了点头,“咱家奉太后娘娘的旨意,特来给少王妃送些补品,太后娘娘还叮嘱咱家看看少王妃。”

那门吏忙把我让到里面,我随着那门吏进了一间静室,早有仆役奉上茶来。

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就有一个小太监从里面走出来,“公公,少王妃宣见。”

我随着那个小太监进了内室,就见二姐正站在窗下喂鸟。我忙说:“少王妃,奴才奉太后娘娘的旨意,来看看少王妃。”

二姐一见是我,似乎吃了一惊,过了一会儿才说:“臣妾谢太后娘娘恩典。”

我对二姐使了个眼色,二姐忙对屋里的宫女太监说:“你们先退下去吧。”

待这些宫女和太监都退了出去,二姐看着我:“你来干什么?”

我正色说:“少王妃会问出这样的话来,让臣女很是吃惊,宁妃娘娘的事少王妃不会不知道吧?”

二姐的神色似有所动,却冷冷的说道:“各人自扫门前雪吧,如今我也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已经是出嫁的女儿了。想来也株连不到我头上。如果没什么事情,三妹回去吧,万一让人知道你来过我这里,别人会以为那件事我也有份。”

我冷冷一笑:“少王妃这几句话说得太可笑了,难道这就是号称京师第一才女说出地话?”

二姐只是一笑:“三妹,我是陈留王妃,如今又有了孩子,我的地位也算是稳固了。我何必去趟那浑水?”

我往前走了一步,一把拉住二姐:“二姐,你醒一醒吧。难道你不知道你为什么能当上陈留王妃?成王殿下当初为了借助太后娘娘的势力,所以才会让你当陈留王妃。你有没有想过。万一周家失势,你的地位又会如何?”

二姐看着我不说话,我又接着说:“王子公孙谁没有个三妻四妾?二姐如今之所以能专宠就是因为陈留王看在太后娘娘的面子上,故此礼敬二姐。万一太后娘娘失势,将来的姬妾或倚贵,或恃色。我不知道这王府将来是否还有二姐的容身之所?”

二姐久久没有说话,半晌二姐抬起头来问我:“你要我怎么办?”

我看着二姐一字一顿的说:“我要见成王殿下。”

二姐迟疑了一会儿,就高声说:“来人,请少王爷。”

过了一会儿门被推开了,陈留王走了进来。陈留王一进来就问:“少王妃,怎么了?”

二姐指着我说:“少王爷,这是臣妾地三妹。她想见父

我忙行礼:“臣女给少王爷请安。”

陈留王忙笑着说:“三妹太多礼了。三妹既是想见父王,请随我来就是。”

我随着陈留王走了出来,我不是第一次见陈留王,二姐大婚后曾和陈留王一起进宫给太后请安,但我还是不由想起朝臣对陈留王的评价“美姿仪。敏而好学,谦恭下士,有乃父之风”,如今看来这个陈留王倒是个很有主见的人。

转过几重院落,到了一处抱厦前,抱厦门上挂着一个小小的匾额。上面写着“思退”二字。陈留王对我微微一笑:“这就是父王地书房。请三妹稍等片刻,我进去通禀一声。我忙说:“如此有劳少王爷了。少王爷请便。”

陈留王走了进去,我看了看四周的景致,只见花木扶疏,倒也是清幽异常。

不大一会儿,陈留王就走了出来,“三妹,随我进来吧。”

一进门就见成王坐在书案之后看书,我扫了一眼,成王看的是《春秋》,我不由在心里说了一句伪君子。

成王一见我进来忙说:“三姑娘光临寒舍,本王有招待不周之处,还望三姑娘海涵。”

我忙跪了下来:“臣女给王爷殿下请安。”

成王忙说:“宙儿,快扶你三妹起来,三姑娘何需如此多礼。”我忙站起身来,陈留王也是虚扶了一下。

成王笑着问我:“太后娘娘的凤体可还康健?”

我忙说:“回王爷话,太后娘娘凤体安康。”

成王似乎还要说些什么,我明白现在成王是打定主意不肯先开口,因此我笑着说:“王爷殿下知不知道,臣女此来所为何事?”

成王略有些惊讶的看着我:“三姑娘这话问得古怪,本王怎么会知道三姑娘是为何事而来。”

我微微一笑:“王爷殿下能用几道小小的试题在这朝中掀起惊天巨浪,难道会猜不出臣女今天来这里地目的?”

成王的脸色有些微变:“本王不知道三姑娘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正色说:“王爷殿下,此时是非常之时,臣女也不愿兜圈子了。臣女只说几句话,今早宁妃之事王爷殿下想有耳闻,此正是奸臣要陷害太后娘娘。奸臣用心何其歹毒,一定是要先除掉太后娘娘,然后威逼万岁爷。王爷殿下受先皇顾命。如今安能坐视不理?臣女以为此时正是王爷殿下为国铲除奸佞之时,臣女请王爷殿下救帝室于危难。所谓做大事不拘小节,今天臣女有冒犯之处,还望王爷殿下多多海涵。”

成王沉吟不语,突然拍案说道:“三姑娘说得有理,本王受先皇顾命,焉能不尽心帝室?如是太后娘娘有用得着本王的地方,本王一定听太后娘娘吩咐。”

我忙跪下:“王爷明鉴。”

成王笑着说:“三姑娘快快请起。”

我站起身来。“如此则臣女告退,回去晚了,恐有不便。”

成王忙说:“如此本王就不虚留三姑娘了。”我行了礼,就躬身退出来。

忽然听成王说:“宙儿。送送你三妹。”

陈留王送了出来,转过一重院落,陈留王突然对我说:“三妹的胆子真大,敢对父王说那样的话。我从小就怕父王,从不敢在父王面前放肆。我不由笑了:“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臣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激动成王殿下颜色,成王殿下如何肯听臣女说话?”

陈留王有些好奇的看着我:“三妹怎么肯把这样地话对我说?”

我笑着说:“俗话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臣女不怕少王爷把臣女的话告诉成王殿下。如今无论如何,成王都会帮太后娘娘地。臣女说过这对于成王殿下而言将是除去政敌的最好机会,要知道这朝中的人只相信利益。臣女以此为饵,成王殿下难道会放弃这大好良机?”

陈留王看着我有些惊讶。我忙说:“少王爷就送到这里吧,堂堂少王爷送一个小太监出来,让人看见会疑心地。臣女告辞。”说完我转身就走。

出了成王府坐上马车,我的心放了下来,成王上钩了。只是这虽解得燃眉之急。却也为将来带来无穷后患。

到了宫门,日已向晚。我急忙进了宫门,却见崔连贵等在那里。我走上前几步,因为我穿着小太监的衣服,也就给崔连贵请了安,心里却有些忐忑。难道是皇上让他等在这里的?

我随着崔连贵走了几步。崔连贵低声对我说:“万岁爷怕天晚了三小姐进不来,特意叮嘱奴才在这里等三小姐。万岁爷还让奴才告诉三小姐一句话。那就是三小姐一定要相信万岁爷。”

我吃惊的看着崔连贵,心里却是疑惑不解,皇上如今怎么会对我如此信任?

我勉强说:“有劳崔总管了。”说完我就回了长乐宫。

太后正在房中等我,我把我和成王之间地对话复述了一遍。太后点了点头,只说了一句:“很好,你先下去歇着吧。”

我迟疑了一会儿,才说:“太后娘娘,臣女还有一句话。”

太后看了我一眼:“你说吧。”

我低声说:“太后娘娘,如今要格外小心地是成王。”

太后了然一笑,“哀家明白,但此时哀家必须要借助他地势力。”我行了礼,退了出来。

回到我自己的房中,青梅迎了上来,“三小姐快洗洗脸,吃口饭吧,三小姐今天一天都没有吃饭。”

我这才想起来,今天自从出了大姐地事后,忙进忙出,我竟一天没有吃饭。

我在饭桌旁坐下,吃了几口饭,青梅低声说:“奴婢听说皇后娘娘明日要审问宁妃娘娘。”

我只是点了点头,皇后审问的结果已经无关紧要了,皇后早已安排好了这一切,明天的审问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如何应对这以后要发生的事情。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小江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团圆,大吉大利,财源滚滚,万事如意。

 第131章 太庙

这几天贾皇后和崔连贵都在审问大姐假怀孕之事,崔连贵每晚都来告诉我审问的情形。不过也没审出什么特别的来,据崔连贵告诉我大姐每日除了大喊冤枉之外,也说不出什么来。沈太医所招供词与那天在太后那里所说的大致一样,不过是大姐派了一个小太监小顺子威逼他,令他作假。而且那个小顺子也招了供,承认是他受大姐指使威逼沈太医。

我叹了一口气,如今已是铁案如山,再想翻案可谓难上加难,看来贾皇后策划这一切已经很久了。我在心中也有一丝庆幸,大姐当初找我联手,我幸亏拒绝了大姐,否则这次我一定也会被牵扯进来。我明白太后说得很对,如今太后和我已经是输给了贾皇后,只有想办法输得最少以图东山再起才是上策。

想到这里,我起身去了太后房中。太后的房中静悄悄的,我不由放轻了脚步。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我刚要退出去,一扭头却看见太后正站在窗前,不知看着些什么。

我正犹豫着要不要说话,太后转过头来,看着我笑着说:“哀家知道你一定会来,哀家正在等你。”

我忙要跪下行礼,太后摆了摆手,“不用多礼了。”

我走上前去,扶太后在桌旁坐下,这才低声说:“太后娘娘想必已经知道了,宁妃的案子皇后娘娘已经审完了。”

太后点了点头:“审与不审又有什么区别,结果早就摆在那里了。”

我迟疑了一会儿才说:“太后娘娘,如今又该如何是好?”

太后笑了:“人这一辈子就是一场赌局,只要你活着就有翻本的机会。所以一定要想法活下来。”

我只是看着太后,太后对我摆了摆手。“你回去吧,哀家也累了,要歇着了。你出去告诉小吉祥一声。让他明天去上书房候着,如果皇后把宁妃一事奏明皇上,就让他回来告诉哀家。”

我答应了一声就出去了,我把太后的意思告诉了小吉祥,就回到自己房中。我吩咐青梅服侍我卸了妆,躺在床上,却是辗转难眠,我一直在想着一件事:太后会如何应对此事?

次日一早。我胡乱梳洗了就去了太后房中。太后正在吃早膳,一见我进来。太后笑着说:“水音,还没吃饭吧?过来陪着哀家一起吃。”

我谢了恩,站在桌边和太后一起吃饭。我心里很乱,有些吃不下去。太后坐在那里,自自在在的用膳,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太后吃完了。我也跟着放下筷子。

太后漱过了口,就问冯成:“后天就是宫里地庙会,现在准备得怎么样?”

冯成忙说:“回太后娘娘话,奴才已经吩咐下去了。”

太后点了点头:“你去告诉他们,如今大战之后,国力空虚。今年务要从简。”冯成忙答了一个“是”。

我有些着急。太后怎么只说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我刚要开口说话,小吉祥跑了进来。附在太后耳边不知道说了几句什么。

太后厉声说:“自古帝王家中无私事,有什么事大声说,不必如此。”

小吉祥似乎吃了一惊,忙跪下磕头:“奴才该死,回太后娘娘话,皇后娘娘适才去了上书房,向万岁爷奏明了宁妃娘娘一事。”

太后点了点头,“小喜,更衣。”小喜忙随着太后进了内室,我也跟了进去。

太后让小喜拿出一套白布衣裙,我有些吃惊地看着太后,太后对我一笑:“水音,哀家一会儿去太庙请罪,你不要跟去,要知道如今你是这盘棋上的一步活棋。”

我恍然大悟,原来太后如今要行的是苦肉计。地确,以如今的局势看,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太后换好了衣服,就带着小喜和小吉祥走了。我看了看外面,虽然已是四月初,天气已经渐暖,可今天一早天就阴沉沉的,风很凉。太后只穿了一套白布衣裙,要跪在太庙外,其苦可知。

天下人对太后的位置恐怕都是羡慕不已,可又有谁知道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的辛苦?不仅是太后,就连皇上,皇后,这宫里又有几个人不是每天战战兢兢?高处不胜寒!

我站在窗前,天更阴沉了,我吩咐一个小太监:“你去太庙那里看看太后娘娘。”

过了一会儿,那个小太监回来了,“三小姐,太后娘娘现在正跪在太庙前,今天有些凉,太后娘娘的脸色都有些发青。”

我只是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冯成低声说:“三小姐,要不要去回万岁爷?”

我摇了摇头,只说了一句:“现在还不是时候,冯总管放心,一定会有人去禀告万岁爷地。”

冯成看着我,我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但心里却很乱。所谓做大事者,不仅要对别人狠得下心来,对自己也要能狠下心来。苏秦头悬梁,锥刺股,为千古称道。天下人以为苏秦能配六国相印是苦学而来,但苦学者何止苏秦一人?在我看来苏秦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是他能对自己狠得下心来。一个人一旦对自己都能狠得下心,试问他对别人还会留情吗?

如今是太后的最后一搏,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太后这次对自己不够狠,那么这件事恐怕是难以了局。

一声惊雷从远方传来,天色如墨,冯成有些担心地说:“三小姐,要下雨了。”

我只是点了点头,又接着看书。没多久,就传来雨打在瓦片地声音。我站起身来,看了看窗外的雨,雨越下越大,看来老天也在帮太后。冯成几次要开口说话,见我没有表情,只得忍住了。

突然有小太监跑了进来,“三小姐,万岁爷刚才去了太庙,劝太后娘娘回来。太后娘娘不肯,万岁爷无法,也陪太后娘娘跪在太庙之外。”

我对冯成说:“有劳冯总管找一个妥当的小太监来。”

过了一会儿,冯成带着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我对那个小太监说:“你去成王府见成王殿下,说是我让你来禀告成王殿下的,就说太后娘娘因为宁妃一事,现在跪在太庙外请罪。万岁爷为劝谏太后娘娘,现在也跪在那里。”那个小太监忙答了个“是”就走了。

我看着小太监离去的背影,对冯成说:“有劳冯总管随我去太庙看看。”冯成忙高兴地答应了。

我带着冯成走了出来,早有小太监给我撑起了青油伞,我朝太庙走去。戏已经开场了,如今该是我登场的时候了。

 第132章 信任

快到太庙了,我对给我撑伞的小太监摆了摆手,那小太监忙收起伞来。雨水淋在我的头上、身上,很凉,一阵风吹过,我不由打了个寒颤。

我又走了几步,就看见一个白色的身影笔直的跪在太庙前的青砖地上,是太后。太后身后跪着的是皇上,皇上身后跪着黑压压的宫女和太监。

我远远的站着,并不走上前去。雨下得更大了,我的衣服都已经湿透了。冯成要走上前去,我做了个手势示意他停下来。

这时有个小太监跑了过来,低声在我耳边说:“三小姐,成王殿下带着一些大臣跪在宫门外,恳请太后娘娘回长乐宫。”

我点了点头,这才跑上前去,跪在太后身侧:“臣女斗胆恳请太后娘娘回宫,群臣现在都跪在宫门外请太后娘娘回宫。”

我抬头看了一眼太后,太后的脸色煞白,嘴唇发紫,头发紧紧贴在脸颊上。太后听了我的话,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但只是摇了摇头。

我深知如果太后此时回宫,只会前功尽弃。我回头看了一眼皇上,皇上的龙袍都湿了,脸色更是白得吓人。皇上突然咳嗽了起来,我不由计上心来。我拿出手绢递给皇上,悄声在皇上耳边说:“万岁爷,快晕倒。”

皇上流露出一丝赞许的神色,突然皇上的眼睛一闭,身子一软,就向一旁倒去。

我忙扶住皇上,皇上似乎很瘦。我毫不费力就扶住了皇上。那些太监忙帮着我扶住皇上,高声叫着“万岁爷。万岁爷。”

我扭头吩咐冯成:“快让人抬过一乘暖轿送万岁爷回寝宫,再派个人到我房中把上官姑娘请来。”冯成忙爬起身来,飞快地跑了。

我又对崔连贵说:“快去告诉成王殿下。就说万岁爷为劝谏太后娘娘回宫,已经晕倒了。”

太后回头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暖轿来了,太监们七手八脚把皇上抬上暖轿,我知道太后一时是不会回去的,崔连贵又不在,于是就随着太监们去了皇上的寝宫。

这是我第一次来皇上的寝宫,但无暇细看。只觉得满眼金碧辉煌,到处一片耀眼地黄。

我忙吩咐小太监们把皇上的湿衣服脱下来。小太监们忙着替皇上换衣服。我有些不好意思,忙扭过头去。过了一会儿我回头看了一眼,皇上地衣服已经被脱了下来,但我不由吃了一惊,皇上太瘦了。

突然有小太监进来说:“上官姑娘来了。”

我忙吩咐小太监替皇上把衣服穿好,再扶皇上躺下。上官云已经走了进来。我吩咐那些小太监:“你们都先退下去吧。”小太监们忙退了出去。

小太监们一走,皇上就睁开眼睛,看着我微微一笑。

我低声问:“万岁爷不要紧吧。”

皇上似乎要开口说话,却被一阵咳嗽打断了。皇上似乎想忍住咳嗽,脸色有些发红。

上官云走上前去,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瓶子。打开瓶塞。倒出一粒药递给皇上。皇上吃了药才不咳嗽了。

上官云略带埋怨地说:“臣女不是叮嘱过万岁爷不要着凉嘛。”上官云的语气有些微妙,我不由看了一眼上官云。难道太后说的是真地?皇上对上官云有情?

皇上苦笑了一下,“朕纵是这天下之主,也有身不由己之时。”

上官云似乎轻叹了一口气,皇上已经坐起身来,低声对上官云说:“上官姑娘先出去吧,朕有话要对表妹说。”

上官云退了出去,皇上只是看着床帏边悬挂的穗子出神,我站在一旁不知如何开口。

皇上突然问我:“表妹认为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不由怔住了,半晌我才说:“万岁爷是一代明主。”

皇上笑了,那笑容是那样的落寞,我对皇上突然有一丝淡淡的同情。皇上似是喃喃自语:一代明主吗?看来朕手上的鲜血真的是太多了,所以表妹才会这样看朕,这样怕朕,不肯相信朕。”

我不禁默然,皇上说得没错,试问古往今来的有为之君,谁地手上不是沾满鲜血?政治注定是要流血的,如果不流别人地血,就要流自己的血。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君主又何尝不是如此?记得刚入宫时,皇上在我心中是一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可如今几次较量下来,我才知道皇上是多么的可怕?所以皇上虽然对我很好,可我依旧无法全然相信皇上。

皇上倚靠在床头,认真的看着我,我不由低下头去。突然听皇上问道:“那如今呢?如今表妹是不是肯相信朕?”

皇上的语气令我地心有些发酸,我不由想起那天皇上怕我进不来,让崔连贵在宫门那里等我;今天皇上故意晕倒帮我,我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皇上:“臣女如今相信万岁爷。”

皇上笑了,那笑容竟让我想起刚入宫时,皇上扶起那株被踩弯的蔷薇时的微笑,我不由也笑了。

皇上低声说:“那就好。”皇上似乎是叹了一口气,仿佛自语般说道:“只可惜有些晚了,很多事情朕直到今天才弄明白。”

我有些疑惑,皇上又轻咳了几声。我忙到了一碗茶水递给皇上,皇上接过来喝了一口,“水音,将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记得朕是为了你好。”这是皇上第一次叫我的名字,我不由有些发怔。

恰在这时,有人轻轻敲了敲门,“奴才崔连贵求见。”

皇上对我点了点头,我打开门,崔连贵走进来后,忙跪下说:“奴才给万岁爷请安,万岁爷不要紧吧?”

皇上说:“朕没什么,母后如今怎么样了?”

“回万岁爷话,太后娘娘还跪在太庙之外。”

皇上没有说话,我忙问崔连贵:“成王殿下还跪在宫门外吗?”

“是,成王殿下还跪在宫门外,而且如今宫门外跪着的大臣更多了。”我略放下心来,目的已经达到了。

皇上坐起身来,低声说:“表妹随朕回太庙吧,母后总跪在那里,朕有些不放心。”

我有些迟疑:“万岁爷地龙体欠佳,不如臣女自己回去。”

皇上下了床,“朕没有什么大碍。”我见皇上确实没有什么事,就打开门,让小太监走了进来。

我忙吩咐一个小太监去熬一碗热地姜糖水来,又低声对一个小太监说:“你去皇后娘娘那里,告诉皇后娘娘万岁爷因为劝谏太后娘娘晕倒了,如今刚醒就又去太庙那里劝谏太后娘娘了。”皇上看着我微微一笑,我也笑了。一会儿,那个小太监把姜糖水端来了。皇上喝完后只说了一句:“去太庙。”我偷看了一眼皇上,皇上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上官云突然走了进来,“万岁爷不能再着凉了。”

皇上像没听见一样,就要往外走。上官云伸开双臂,挡在皇上面前。我不禁有些为上官云担心,忙拉了拉上官云地衣袖。

上官云依旧挡在皇上的面前,皇上突然笑了:“好,依你,朕坐暖轿过去。”上官云这才让开。我越发纳闷,皇上怎么会如此听上官云的话?

 第133章 “以身要臣”

我随着皇上走了出来,皇上坐上暖轿,小太监忙放下轿帘。雨已经停了,可天依旧是阴沉沉的,一阵风吹来,我不由有些发抖。适才衣服被雨淋湿了没来得及换,风一吹,只觉得寒侵肌肤。

走了几步,暖轿突然停了下来。我忙走上前去,皇上挑开轿帘看着我:“表妹的衣服湿了,披上这个吧,免得着凉。”说完皇上就递给我一件披风。

我的心里不由有一丝暖意流过,忙要跪下接过来。皇上一把拉住我的手,“地上太湿了。”

我接过披风,低声说:“臣女谢万岁爷。”

这时有小太监跑了过来,“启禀万岁爷,皇后娘娘带着后宫妃嫔宫女等人也去了太庙,跪请太后娘娘回宫。”我心里一喜,贾皇后终于被逼得低了头。

此时是时候了,我低声说:“万岁爷,此时不如让成王殿下带着群臣也来太庙劝太后娘娘回宫。”皇上点了点头,我忙吩咐崔连贵带成王他们入宫。

我和皇上走得很慢,此时还不能去得太早。过了一会儿,崔连贵回来了,崔连贵走到轿旁,低声说:“启禀万岁爷,成王殿下已经带着群臣去了太庙。”

皇上没有说话,我们慢慢的走着。快到太庙了,皇上吩咐人停下轿,忙有小太监搀皇上下轿。

我对两个小太监说:“你们两个扶着万岁爷去太庙那里。”

皇上看着我笑了,两个小太监半扶半抱着皇上朝太庙走去,皇上也虚弱的倚靠着这两个小太监。我不由也笑了,所谓的聪明人就是无需你多话,一点就透。

走了两三箭地,就看见成王带着群臣跪在那里。想必是贾皇后带着后宫妃嫔跪在太后那里,这些外臣不好过去。因此只能远远的跪在这里。我扫了一眼,贾云光也来了。

我心里对太后只有钦服,太后是个意志坚毅的人。如今终于逼得贾家父女让步了,如今贾家父女都来了。太后是因大姐之事才跪在太庙前请罪的,如今这些大臣跪在这里恳求太后回宫,就说明这些大臣已经同意不再追究此事了。贾家父女也在这里,就说明他们也同意不再追究此事,将来他们也难再拿此事做文章。

不知谁说了一句,“皇上驾到。”这些大臣忙给皇上请安。

皇上推开扶他地两个小太监,却又好像站立不稳。一下跌坐在地上。有几个大臣忙要过去扶皇上,皇上推开他们。一边朝太后跪的地方爬去,一边说:“母后,儿臣恳请母后回宫。母后万一稍有不测,岂不是陷儿臣于不孝?”皇上新换地龙袍沾满了地上的泥水,皇上的声音似乎带着哭音。待皇上爬到太后那里,群臣齐声说:“臣等恳请太后娘娘回宫。”这些大臣齐声说了三遍。声音在太庙地上空回荡。

我跟着皇上走到了太后那里,就见贾皇后带着严淑妃,还有后宫的女官等人跪在太后身后。贾皇后的脸色很差,却不停地说着:“臣妾恳请太后娘娘回宫。”

突然太后的身子朝一旁倒去,众人乱作一团。皇上忙命人抬过一乘暖轿,送太后回宫。

贾皇后不知何时走到我身边。咬牙切齿地说:“看来这次表妹又赢了。”

我淡然一笑。低声说:“皇后娘娘,这不算是真的赢。真正的赢是打得对手再无还手之力。”贾皇后的脸色一变,我转身走开。

皇上带着贾皇后、严淑妃等人送太后回长乐宫,皇上又令群臣出宫回府。

回到长乐宫,皇上忙命宫女把太后扶进卧房。我跟着宫女们走了进去,这些宫女忙着替太后换衣服。我仔细看了一眼太后,太后的脸冻得发青,嘴唇已经变成灰白色,我忙摸了一下太后地手,太后的手冷得像冰块一样。太后看来是吃了不少苦楚,我不由叹了一口气。

恰在这时上官云走了进来,我把太后交给上官云就走了出来。皇上、贾皇后和严淑妃都已经换好了衣服,皇上低声对我说:“表妹也回去换件衣服再来吧。”我行了礼就退了出来。

等我换好衣服回去,太后已经醒了,皇上和贾皇后他们都围在太后床边。我也朝前走了几步,只听太后虚弱地说:“皇上,宁妃之罪,罪莫大焉,还望皇上严惩宁妃以正纲纪。”

皇上忙说:“儿臣明白。”

皇上和贾皇后又说了几句话,我忙说:“万岁爷,皇后娘娘不如先回宫,让太后娘娘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