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术天下-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听太后说:“安大夫,你可诊仔细了?”

就听安延志说:“微臣仔细诊了两次。”

太后只说了一句:“冯成,你去太医院再找两个人来。”

过了一会儿就有两个太医来了,一个是一直给大姐诊脉的沈太医,一个是新进太医院的胡太医。太后命他们给大姐诊脉,他们给大姐诊过脉后,胡太医一口咬定大姐没有怀孕。

正在议论纷纷之时,突然听有人说:“微臣死罪。”似乎是沈太医的声音。

太后半晌才问:“沈太医,你有什么话要说?”

只听沈太医说:“太后娘娘,宁妃娘娘并未有喜,是宁妃娘娘派人逼微臣如此说的。”

我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这是株连九族的欺君之罪,大姐怎么会如此大胆?这个沈太医未经讯问怎么就肯招出这样地大罪?但现在不是弄明白这些事情的时候,如何度过眼前的危机才是最重要的。

只听太后房中一阵慌乱,冯成高叫着:“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看来又出了什么事,我无暇顾及回避的事情,快步走了出去。我出去一看,就见太后晕倒了,被扶到了床上。大姐站在一旁,似乎人都傻了。

安大夫他们还站在房中,我吩咐小吉祥把他们几个人带到外面,并让小吉祥带几个小太监好好看守他们,不得令他们逃走或自尽。

贾皇后这时也走了出来,我看了贾皇后一眼,就接着吩咐小喜把大姐带到隔壁地耳房,令小喜好好守住大姐,不得任何人接近。

我这才对小太监说:“快去请万岁爷,还有请上官姑娘进宫。”贾皇后走到太后床前,帮着冯成服侍太后。我也走上前去,突然有人拉我的衣袖,我低头一看竟然是太后。关于结局偶设了一个投票。大家可以投一下,我一定尊重大家的意思。

 第126章 绝地

太后拉了一下我的衣袖,就放开了手。我恍然大悟,原来太后晕倒只不过是太后的缓兵之计,大姐这件事关系太大了。太后此时也是没有什么办法应对此事,所以索性用这个法子把事情拖了下来。

我对屋子里的太监宫女说:“太后娘娘此时需要静养,用不着这么多人在屋子里,你们都先到外面去候着吧。”这些太监宫女都忙退了出去。

贾皇后站在太后床边,看着我也不说话。我知道此时应该由皇后来安排这一切,但此时不是讲这些虚礼的时候,我必须把一切都安排好,才能应对接下来的一切。

恰在这时听见有小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过了一会儿,就见皇上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贾皇后和我忙给皇上请安,皇上只是点了点头,就走到太后的床边。

皇上看过了太后就问道:“怎么没请太医来?”

我忙答道:“回万岁爷的话,如今太后娘娘病了,一直都是请上官姑娘来诊脉。臣女已经派人去请上官姑娘了,上官姑娘一会儿就能进宫来。”皇上点了点头,就坐在太后床边拉着太后的手。

我低声说:“万岁爷放宽心,太后娘娘吉人天相,想必静养一会儿就好了。”

这时有个小太监跑进来说:“上官姑娘来了。”话音未落。上官云已经走了进来。

皇上对上官云摆了摆手:“不用行礼了,快给母后诊脉。”皇上说完就站起身来。

上官云坐在适才皇上坐过地位子上,给太后诊起脉来。我往前走了几步。用身子挡住皇上和贾皇后,悄悄拉了拉上官云的衣袖,指了一下皇上和贾皇后,又指了指外面。

过了一会儿,上官云站起身来:“启禀万岁爷,臣女以为太后娘娘并无大碍。静养一会儿就可无虞。只是如今屋子里这么多人,只怕是极不相宜的。”皇上点了点头。

我忙说:“万岁爷和皇后娘娘不如暂且回去,等太后娘娘醒了再来也不迟,这里留臣女和上官姑娘服侍就足够了。”

皇上迟疑了一会儿。“表妹说得有理,朕和皇后先走了。”说完皇上又看了一眼太后。就走了出去。贾皇后笑着看了我一眼,就随着皇上走了出去。

等皇上和贾皇后一走,我就吩咐冯成:“有劳冯公公守在门口,别放任何人进来。”

冯成说:“三小姐尽管放

冯成刚把门关好,太后就坐了起来。低声对我说:“你快去把你大姐带进来。”我忙去隔壁耳房,大姐已经是哭成了泪人,不停地对我说:“三妹,我没有逼太医。”我低声安慰了大姐几句,就把大姐拉了过来。

大姐一进来,就扑倒在太后床前:“太后娘娘。臣妾冤枉。还望太后娘娘给臣妾做主。”

太后低声说:“宁妃,哀家只问你一句话。你到底有没有威逼过沈太医?”太后地声音虽然很低,不过语气很严厉。

大姐哭着说:“臣妾绝没有做过此事。”

我忙说:“太后娘娘,不如让上官姑娘给宁妃再诊一次脉。”太后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我忙扶起大姐,把大姐拉到桌子前坐下。

上官云也坐了下来,给大姐诊起脉来。过了一会儿,上官云站起身来。太后忙问:“宁妃可是有喜了?”

上官云低声说:“回太后娘娘话,宁妃娘娘并未有喜。”我的心一凉,本来我还抱有一线希望。

我见大姐抽噎不止,只得将大姐又扶回耳房。待我从耳房中走出来,太后看着我:“水音,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太后娘娘,以臣女看来若说宁妃娘娘假装有喜,再威逼太医作假,此事绝无可能,一定是有人陷害宁妃娘娘。而且这件事不只是针对宁妃娘娘,更是针对我周家。”太后点了点头:“宁妃虽然骄纵,可却没有那个心计与胆量。”太后停了一会儿又说:“宁妃有喜后,都三四个月了还未见显怀。哀家就觉得有些蹊跷,只是也没瞧出什么破绽,哀家又仔细问了宁妃,也没什么破绽。”

上官云想必是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忙低声说:“太后娘娘,这也没什么稀奇,有些药物吃下去后会和有喜的反应一样。”太后抬头看了一眼上官云,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忙问上官云:“上官姑娘,这些药是否能验出来?”

上官云摇了摇头,“这些药物吃下去会有害喜的反应,一旦药停了,也就没有什么反应了。而且这些药没有毒,如何验得出来?”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只得说:“太后娘娘,如今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如何度过这次危机才是关键。”

太后点了点头,对上官云说:“你出去随便抓点药,熬好了端进来。”上官云行了礼,就退了出去。

太后看着我苦笑道:“哀家竟然也中了计。”

我忙说:“太后娘娘慈鉴烛照千里,如今只不过是一时为小人蒙蔽。”

太后摇了摇头,“只怕这次是躲不过去了。”我也不敢说话,暗自思量对策。只是这次果然是走到了绝地,我现在是束手无策。

太后笑着说:“贾皇后也算是用心良苦,如今想来,为了不让上官姑娘瞧出破绽,竟然在宫中散布皇上要纳上官姑娘为妃的谣言。哀家见皇上常召上官姑娘入宫,也就信以为实。”

太后又扭头对我说:“当初你要哀家找上官姑娘进宫给你大姐诊脉,哀家怕上官姑娘藏有私心,以为上官姑娘会动什么手脚,不肯召她进宫,如今才知悔之晚矣。”

我看着太后半晌说不出话来,贾皇后一定是见太后让皇上纳我为妃,知道我一旦入宫,对她地威胁最大,因此想出这样一条计策来。

如今看来,贾皇后一定是暗中在大姐的饮食中下药,让大姐误以为自己怀孕了。到时再找个太医,让太医告诉大姐她怀孕了,不由大姐不信。贾皇后又怕上官云看破她的机关,才放出这样的谣言来。只是大姐请到地太医,怎么恰好会是贾皇后的人呢?看来大姐身边一定有贾皇后地人,而且这个人一定是大姐很信任的人。

还有严淑妃是否也参与其中了呢?以如今的形势看,严淑妃一定也是贾皇后一党。记得大姐有喜的时候,严淑妃和贾皇后走得很近,当时我也没有多想。

但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如今我如何走出这绝地才是关键。这次不仅是大姐有危险,连我、周家、甚至是太后都有危险。

 第127章 何谓阴谋

我正在低头思量对策,突然听太后说:“派个人去请皇上过来吧。”

我抬头看着太后,轻声说:“太后娘娘?”

太后似乎知道我要问什么,摇了摇头,“如今一切都已经问明白了,事已至此,哀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总是这样拖着也不是办法,先把皇上请来,看看皇上的意思再说。”

我打开房门,冯成正站在门口,我对冯成说:“太后娘娘醒了,快派个人去禀告万岁爷,免得万岁爷担心。”冯成忙派了个小太监去禀告皇上,然后就随着我走了进来。

冯成一进来,太后就问冯成:“那几个太医现在在哪里?”

冯成忙说:“回太后娘娘话,都在外面屋子里,小吉祥看着呢,太后娘娘要召见他们?”

太后摇了摇头,“如今见他们也没有什么用了,让小吉祥好好看着他们吧。尤其是那个沈太医,如果他让人灭了口,就更说不清了。再者如果他死了,众人就会以为是哀家指使宁妃做的这件事,如今是哀家杀了他要灭口。”冯成忙答应了,转身走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皇上就来了,皇上一进来就问:“母后如今好点了?”

太后似乎要挣扎着坐起身来:“哀家也没有什么大事,皇上不用担心了。”

皇上忙走上前去。扶起太后:“母后还是要安心静养才是。”皇上只字未提大姐地事,我一时也琢磨不透皇上的态度。

太后倚靠着床头,叹了一口气。“如今还是查明宁妃一事为要,不如皇上让人先查明此事,哀家就放心多了。”

皇上迟疑了一会儿:“母后,此事不如先放一放,待母后好些后再说。”

太后摇了摇头,“皇上。如果那个沈太医说的是真地话,那么宁妃的所为就是十恶不赦。皇上多姑息一日,朝中、宫中只怕就会多混乱一日。以哀家看来,不如及早查明此事为是。”

皇上忙问:“母后看派何人查办此事最为妥当?”

太后沉吟了一会儿。“皇后是这六宫之主,此事还是交给皇后办最为妥当。”

皇上也沉思了一会儿才说:“母后说的是。”

太后又说:“虽是如此。难免会有太监宫女牵连到里面,不如让崔总管和皇后一起审问此事。”

皇上点了点头:“还是母后考虑得周全,儿臣这就吩咐下去。还请母后放宽心,好好养病。”

太后拉着皇上的手,“哀家本来一直盼着有个皇孙。可如今偏出了这件事,让哀家怎么能不难过?”太后说到这里,不由流出眼泪来。皇上拿起太后枕边的手绢,替太后拭泪,“此事母后也不用太过伤心。”

恰在这时,上官云端着一碗药走了进来。皇上从上官云手里接过药碗。亲自服侍太后喝下。太后喝完了药。皇上扶太后躺下,又说了几句话。皇上才站起身来。

我忙送皇上出来,皇上走在前面,一句话也不说。我几次想开口,但都忍住了。走到长乐宫门口,皇上回头看了我一眼,叹了一口气,转身走了。

我看着皇上的背影,不禁有些发呆。皇上对这件事地态度究竟如何呢?站了一会儿,我转身往回走。

回到太后房中,太后已经坐起身来。一见我进来,太后就说:“你派几个妥当的人,把你大姐还有那几个太医都交给皇后审问。”

我明白这些人多留在太后这里一会儿,危险就多一分。正如太后所说,万一这些人被贾皇后灭了口,众人只会怀疑是太后所为,到时贾皇后再借机煽动众人,只怕矛头会一致指向太后,这样只会令事情更不利于太后。如果交给贾皇后处置,干系就都由贾皇后担着,贾皇后有所顾忌,就不会随便下手。

我吩咐小喜领着几个宫女带着大姐,小吉祥领着几个小太监押着那几个太医去贾皇后那里,并让小吉祥告诉贾皇后,皇上命她和崔连贵审问此事。太后没什么大碍,让她不用过来请安了。

太后见我安排妥当了,只点头说了一句:“很好。”

我忙说:“太后娘娘,不如让上官姑娘先在宫里住下,到时有事也好找上官姑娘问个明白。”

太后点了点头,“你去安排吧。”

我把上官云安排在我房中,待我回到太后房中,小吉祥已经回来了。太后问小吉祥:“皇后说了些什么?”

小吉祥忙说:“回太后娘娘话,皇后娘娘只说一定会查明此事,还有皇后娘娘让人把宁妃娘娘宫里的宫女太监都抓了起来。”

太后点了点头,摆手示意小吉祥退下去。小吉祥一走,我忙说:“太后娘娘,以臣女看来宁妃娘娘身边一定有皇后娘娘安插的人,臣女想不如以此来戳穿皇后娘娘地阴谋。”

太后摇了摇头,“皇后是个聪明人,此次安排得更是滴水不漏,怎么会在此处出纰漏?你纵使找到这个人,又如何让这个人开口?纵使你有办法让这个人开口,又如何让天下人相信?”我明白太后说得对,也就不再说话。

太后倚坐在那里闭目沉思,过了好大一会儿,太后才睁开眼睛,“水音,你知道何谓阴谋?”

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太后微微一笑:“所谓的阴谋,就是不能明白告诉天下地,因此阴谋只有在暗处才有用,一旦到了明处其作用有限。哀家之所以会让贾皇后审问此事,就是哀家明白一旦交给别人去做此事,贾皇后就会在背后兴风作浪,只怕此事更是不可收拾。如今哀家把这件事交给贾皇后去办,贾皇后被哀家推到了明处,她的手脚就被限制住了,因此古人常说阴谋要阳治。”

我忙说:“臣女一定谨记太后娘娘的金玉之言。”

太后对我招了招手,我忙走上前去,太后拉着我的手:“水音,你年轻气盛,只想着如何去赢。要知道在这朝中,这宫里,谁也不可能总是赢家,有时输得最少也是一种赢,你要好好记的哀家这句话。”

我看着太后,真心诚意地说:“太后娘娘地话令臣女有如醍醐灌顶。”

太后微微一笑:“如今哀家已经是被逼到了绝地,只有背水一战了。水音,你要记住现在不是想着要如何去赢皇后,而是我们如何做才能输得最少。”

突然有小太监进来说:“启禀太后娘娘,淑妃娘娘求见。”我不由有些纳闷,此时严淑妃来做什么?

 第128章 到底该上哪条船

太后看了我一眼,对那个小太监说:“让她进来吧。”

过了一会儿,严淑妃走了进来,严淑妃一进来就说:“太后娘娘,臣妾听说太后娘娘凤体不适,特来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笑着说:“淑妃如此贤孝,堪称后宫典范。”

严淑妃忙说:“这本是臣妾份内之事,太后娘娘过誉了。”

我看着严淑妃,心中一直在猜测严淑妃此来的目的。严淑妃只说了几句家常话,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对大姐的事更是只字未提。难道严淑妃此来真的只是为了给太后请安?我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严淑妃是为此而来。

我正在思量严淑妃此来的目的,严淑妃已经站起身来,“太后娘娘此时应以静养为宜,臣妾告退了。”严淑妃一边说,一边对我使了个眼色。

我忙说:“臣女送淑妃娘娘。”

我随着严淑妃走了出来,才出长乐宫严淑妃突然停住脚步,对我低声说:“三小姐是个聪明人,对如今的一切想必已经是清清楚楚了吧?”

我看着严淑妃:“淑妃娘娘,有话不妨直说。”

严淑妃嫣然一笑:“三小姐今天怎么这么沉不住气,难道是三小姐害怕了?”

我淡然一笑:“臣女没什么好怕的,如今宁妃娘娘一事是真是假尚未有定论。此时就害怕起来,岂不是自乱阵脚?纵使宁妃娘娘地事是真的,也不过是将臣女没入宫闱为奴。最坏也不过赐臣女一死罢了。”

严淑妃看着我:“本宫最欣赏的就是三小姐地气魄,但此时不是赌气的时候,三小姐还是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我不禁大笑,严淑妃似乎有些愠怒:“三小姐笑什么?”

我笑着说:“臣女是笑淑妃娘娘,此时明明是淑妃娘娘要为自己谋一条后路,却反说是要为臣女谋后路。淑妃娘娘心思之机巧令臣女钦佩不已。”

严淑妃厉声说:“放肆。”

我掩口一笑:“淑妃娘娘,臣女这就把这前因后果说出来,淑妃娘娘看臣女说得可对?”

严淑妃只说了一句:“愿听三小姐高论。”

我笑着说:“此处说话不便,不如臣女送淑妃娘娘回宫。”

严淑妃也笑着说:“如此有劳三小姐了。”

一进严淑妃的寝宫。严淑妃就吩咐宫女:“给三小姐倒茶,你们都退下去吧。”有个宫女忙给我倒了一碗茶。就和其余的宫女太监退了出去。

严淑妃坐在床边的一把贵妃椅上,“三小姐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我笑着坐在桌边的一把椅子上,拿着手绢轻轻擦着茶碗上地水珠,“淑妃娘娘现在就急着与皇后娘娘分心眼,不怕皇后娘娘知道了会恨淑妃娘娘吗?”

严淑妃有些惊讶的看着我:“三小姐这句话。本宫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淑妃娘娘有什么不解的呢?空饷一案令严大人和贾大人元气大伤,严大人在朝中的势力已经不如往日。恰在此时太后娘娘又要让万岁爷纳臣女为妃,淑妃娘娘心里一定也明白一旦臣女入宫,只怕周家会更加得势,朝局对严大人会更加不利。只怕是皇后娘娘也有此担心。所以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才会尽释前嫌联起手来。设了这样一个惊天阴谋。”

严淑妃冷下脸来:“大胆,周水音你不要太放肆了。凭你刚才这几句话,本宫就可以让人把你活活打死。”

我不由大笑:“淑妃娘娘,纵使臣女猜到了一切,淑妃娘娘也不用恼羞成怒,这里没有别人,这些话做不得罪证地。”

严淑妃的脸色有些发青,我接着说:“淑妃娘娘何必矢口否认,当初宁妃娘娘有喜,这对皇后娘娘而言可谓是性命攸关地大事,可皇后娘娘的态度却令臣女感到蹊跷,此其一也;还有记得科考一案时皇后娘娘找臣女探问万岁爷对此事的态度,臣女当时不肯泄露上意,皇后娘娘曾告诫臣女将来一定要后悔,而今思之,就是应在今日,此其二也;当时臣女就曾说在皇后娘娘那里看见淑妃娘娘可谓是大事,而且皇后娘娘能不避嫌疑,当着淑妃娘娘的面和臣女说那些话,岂不是说那时皇后娘娘就已经和淑妃娘娘联起手来,此其三也。这些只不过是臣女的猜测罢了,因此请淑妃娘娘尽管放心,这些话纵使臣女说出来,也坏不了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地大事。既是如此,这些话臣女是绝不会对外人说的。”

严淑妃的脸色大变,我站起身来,“淑妃娘娘没有别的吩咐,臣女告退了。”说完我就站起身来,行了礼就要退出去。

严淑妃突然说:“三小姐请留步。”

我停住脚,看着严淑妃,严淑妃对我微微一笑:“三小姐果然不是寻常女子,三小姐今日已是穷途末路,却还有如此气势,当真令本宫钦服之至。”

我笑着说:“淑妃娘娘今天来找臣女,不外乎是为了一个目的罢了。如今看来,宁妃娘娘是难逃一死,周家必然会受到牵连,轻者削爵,重者灭门,如此一来臣女也就不可能进宫为妃了。可纵使如此,太后娘娘是万岁爷的生母,子无黜母之义。太后娘娘虽然在朝中没了势力,可太后娘娘在这宫里地地位决不会动摇。淑妃娘娘深明唇亡齿寒地道理,当初四妃入宫,如今只剩下淑妃娘娘一人,皇后娘娘终有一天也会除掉淑妃娘娘的。如今既然最大地隐患已经除去,淑妃娘娘就要为将来做打算了,因此淑妃娘娘才会趁次机会讨好太后娘娘以稳固自己将来在宫里的地位。既然是淑妃娘娘有求于臣女,臣女为什么还要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

严淑妃被我说得一句话也没有,半晌才说:“既然三小姐是个爽快人,那本宫也就直话直说,三小姐愿不愿意与本宫联手?”

我看着严淑妃,一字一顿的说:“臣女不愿意。”

严淑妃似乎是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

我不由大笑:“淑妃娘娘不会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吧?在这权力场中,只有臣女能为淑妃娘娘所用,而淑妃娘娘也能为臣女所用,这样淑妃娘娘和臣女才有可能联手。如今臣女对淑妃娘娘有用,可淑妃娘娘对臣女却没什么作用,臣女怎么会和淑妃娘娘联手?”

严淑妃气得站起身来,“周水音,你太放肆了。”

我看着严淑妃:“难道臣女说得不对吗?如今在朝中有成王殿下这一强敌,严大人此时还不敢得罪贾大人,如何肯帮臣女?如何肯帮周家?宁妃娘娘一事,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谋划已久,之所以到现在才发难,也是因为成王殿下逼得皇后娘娘和淑妃娘娘不敢动手而已。如今科场一案已经了结,所以皇后娘娘才会选在此时发难。”

严淑妃看着我气得说不出话来,我行了礼就退了出来。出了严淑妃的寝宫,我的心有些沉重,如今到底应该上哪条船呢?

 第129章 说客

我回到太后的寝宫,太后忙问我:“怎么去了这么久?”我笑着把我和严淑妃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太后不由也笑了,“淑妃一定以为哀家如今已陷入了绝境,只能听任她的摆布了,可惜她打错了算盘。你这几句话说得很好,不仅打去了淑妃的妄想,还牵制住了淑妃。如今淑妃对皇后已生猜疑,对这件事就不会太积极,我们倒是少了一个对手。”

我忙说:“太后娘娘说的是,淑妃娘娘也明白她将来还要有求于太后娘娘,既是如此,淑妃娘娘一定会处处受制于太后娘娘,如今她已是陷入被动,被太后娘娘牵着鼻子走了。”

太后只是点了点头,“若论聪明,淑妃不比皇后差什么,可若论气度,淑妃却不如皇后能沉得住气。”

太后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水音,虽然人常说要先发制人,的确能占得先机这很好。可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不可能永远占得先机,有时难免会处在劣势。因此有时把事情拖下来,未尝不是取胜的良策。这是因为这朝中不会只有敌我双方,这朝中还有其他各方势力,他们都在等待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不仅你和你的对手在暗中较量,其他人也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加入进来,好谋得自己的利益,因此这朝中的局势才会瞬息万变。人无论何时一定要沉住气,懂得静待时机。试想这么多势力交织在一起,就一定会有机会,一旦时机对自己有利,再给对手致命一击。而且你没有举动,你的对手就永远也猜不到你的目的,他就会心慌。就会出纰漏。”

我忙跪下:“臣女谨记太后娘娘教诲。”

太后笑着说:“你起来吧,哀家觉得你是可造之材,才会和你说这些话。如今哀家也是陷入了绝境,因此哀家此时能挺住就一定会有机会。”

我倒了一杯茶奉给太后,太后接过来,喝了一口,将茶碗递给我又接着说:“一旦有机会,就绝不能手软。一定要给你的对手致命一击。所谓打蛇要打在七寸就是这个意思,权力场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绝不能给对手留有余地。妇人之仁绝对不能有。”我低声答了一个“是”。

太后顿了顿,又问我:“你看皇上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该如何作答,我确实琢磨不透皇上对这件事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可我想起皇上曾说过让我相信他,我决定选择相信皇上。想到这里,我低声说:“臣女以为万岁爷天性仁孝,一定会站在太后娘娘这边。”

太后摇了摇头:“水音。你可知道这宫里没有什么所谓的母子之情,只有利益地纷争。外戚的势力过大,必然会令皇上感到不安。如今虽然哀家的父亲早已病逝,周家在朝中的权势已不如昔,但如果皇上想借机收回外戚的权力,这倒也是一个好机会。而且纵使皇上想帮周家说话,也不好直接替周家辩白。那样倒显得皇上偏私护短。”

我知道太后说得没错,不禁低下头来。我沉吟了一会儿,低声说:“太后娘娘,淑妃娘娘说得没有错,此时太后娘娘倒是应该在朝中找一个帮手才是。臣女以为皇后娘娘一定会借机让贾大人把这件事情闹大。好牵扯上周家,以此来除掉太后娘娘在朝中的势力。万岁爷又不好直接替太后娘娘说话,因此太后娘娘在朝中必须要有一个帮手,好替太后娘娘说话。”

太后叹了一口气,“哀家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只是如今找谁好呢?这朝中堪与贾云光为敌的恐怕没有几个人。而正如你所说严景云如今是不肯轻易出头。那还会有谁呢?”

我笑着说:“太后娘娘,有一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太后娘娘怎么忘了他?”

太后看着我有些迟疑:“你是说他?”

我忙说:“太后娘娘慈鉴不差。”

太后摇了摇头,“他如今志得意满,恐怕用不着哀家,怎么会和哀家联手?”

我低声说:“太后娘娘地话虽然没有错,可如今只有这一条路了,倒不妨走走看。”

太后长叹一口气,“就依你所说。”太后说完就要召小太监进来。

我忙止住太后:“太后娘娘且慢,臣女以为此时还为时尚早。如果太后娘娘此时召他进宫,他是一个谨慎的人,如今事情究竟如何他心里还没有个准谱,所以他绝不会轻易同意或不同意的。万一他一口回绝了,将来太后娘娘也就不好再开这个口,事情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太后看着我:“事不宜迟,万一再有变数,到时再想找他联手恐怕就难了。”

我微微一笑:“太后娘娘,臣女想做一回说客,劝成王殿下和太后娘娘联手。”

太后看着我有些惊讶:“你?”

我笑着点了点头,“如果臣女能劝成王殿下和太后娘娘联手,那是最好地了。万一成王殿下不同意,那也没什么。待事情稍有转机,太后娘娘到时再召成王殿下入宫,和成王殿下商议此事,只怕成王殿下不会不同意。”

太后点了点头:“你说得有理,只是你要如何劝动他呢?要知道虽然他以前受贾云光他们排挤,一直没有得志,可他绝非等闲人物,心计才能皆是高人一等。”

我不由笑了:“太后娘娘,做说客的哪有先想好怎么说的?只有随机应变才是。”

太后看着我:“那你就去试一试吧。”

我行了礼就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中,我忙换上一套小太监衣服。我刚换好衣服,冯成就拿着一块腰牌和一个朱漆捧盒走了进来。冯成低声说:“太后娘娘吩咐了,三小姐只说是给陈留王妃送补品去。太后娘娘让三小姐趁守门的太监换班时出宫,换班时没人注意,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也好。”

我忙说:“臣女明白。”

我将腰牌系在腰间,又接过捧盒,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一个人出了长乐宫。

到了宫门,我刚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