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极品女知青-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你甭担心,你爸和你哥早就准备好了。”曲母从自己穿得斜襟袄子口袋里,掏出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票据,还有一大沓大团结给她:“你爸早弄了一张自行车票给你留着,其他的都是布票、糖票、成衣劵等等票据,都是给你的嫁妆,这钱也是。”
那厚厚的一沓钱,少说有两千块,曲红梅震惊了,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看她们这一桌儿,这才压着声音问 :“妈,哪来的这么多钱啊?咱家当初不是被小hong兵给抄了?”
“你以为咱们会老实地任由他们欺负咱们?”曲母得意的笑了笑:“你爹早就做了准备,当初家里的钱财早就藏起来了,我们怕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才拿了这点钱给你。你放心拿着,爸妈不差钱儿,以后妈每个月给你邮寄三十块钱给你当生活费。现在邮寄钱财,要经过层层审核,妈也不敢多寄钱给你,你要是不够用,过几个月又来看妈,妈再给你一笔钱。”
原来父母早有准备,难怪他们能这么快就平反。知道自己家里有多有钱的曲红梅,默然无语的把各种花花绿绿的票据和钱塞进自己的内包里。
不知怎么地,她有种啃老的感觉,笑着对曲母道:“妈,我都已经嫁人了,你这么惯着我,以后我要是懒得上班赚钱,成一个懒姑娘,该怎么办?”
“嫁人又怎么了,你再大,都是妈的孩子。”曲母爱怜的伸手理了理她耳边的头发,“你们兄弟姐妹四个,就你最不容易,我不惯着你谁惯你,只要妈妈活着一天,就绝不会亏待你。妈也不是特别偏袒你,你四妹我也每个月给她寄钱,你用不着有心里负担,记住妈爱你们就可以了。”
一番话说得曲红梅眼眶一热,险些落下泪来。这世界上,只有父母对子女无私奉献,对子女献上自己的所有,从不求回报。而身为子女,又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回报他们呢?
“妈,对不起,女儿不孝,不能侍奉在您的身边,请您原谅。”曲红梅红着眼眶,舀着豆汁儿的手微微颤抖。
曲母慈祥笑道:“傻孩子,你没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只要你过得好,妈就心安。”
曲红梅还想说什么,喝了一口豆汁儿的佑佑直接吐了一桌子,皱巴着一张小脸儿说:“妈妈,这是什么东西,好臭,都坏了。”
一向节约粮食,不管食物再难吃,也会全数吃完的小英也苦着一张脸说:“妈妈,饭店怎么卖馊了的泔水出来啊,咱们要不要换一换。”
曲母好笑,“我就说不给他们点豆汁儿吧,你还不信。这豆汁儿不是北京人,一般的人根本就受不了这股子味儿。想当初我和你爸从上海迁移到这北京来,我花了好几年的功夫才接受了这股味儿,现在一天不喝,浑身就不得劲儿。”
“我想着他们姐弟俩吵着要吃北京特色的食物,这才让他俩试试。”曲红梅无奈的从兜里掏出一方手绢给佑佑擦着嘴,对他们姐弟说:“这叫豆汁儿,做出来就是这个味儿,没有坏。你们要是不喜欢吃,可以不吃,吃其他的食物吧。”
小英一脸纠结:“爸爸说,浪费粮食可耻的。”
“那小英姐姐,你帮我把它喝完吧。”佑佑捂着鼻子,把碗推给她。
小英犹豫了一下,又试着喝了一口,实在受不了那个味儿,这才把碗推开,对曲红梅说:“妈妈,我喝不了。”
曲红梅为了给两个孩子做不浪费食物的标榜,一口气把三碗豆汁儿都给喝了,结果喝得太饱,吃不下任何东西了。
吃完早饭,曲母便带着她们娘三往市中心的百货大楼走。
这里离百货大楼不远,也不打算坐车,大家徒步过去。顺便沿路逛一逛,路上看见有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只要是小英姐弟俩想要的,曲母都是买买买。
快到百货大楼时,经过一家书店,小英和佑佑停在那放了一排排的儿童连环画前不肯离去,曲母问他们喜欢哪本书,她给他们买。
这年代的书籍可不像后世一样放在书架上,任由人们翻拿。这时代的书店,书籍全部放在玻璃柜子里排放着,你要拿本书,只能隔着玻璃看。
等看仔细了让店员给你拿出来,拿出来就得买,可不兴拿出来不买,那样店员会不高兴。会毫不客气的埋汰你,说你穷酸样儿,买不起就别让人拿书,这书被人拿多了,书页会起卷儿,到时候卖不出去,店员不得恨死你。
小英和佑佑都没上学,曲红梅以前也没想过要教他们认字,最近突然想起教他们,但是效果不佳。
姐弟俩就觉得那些连环画红红绿绿的,人物画得很好看,也拿不定主意到底要哪本,曲母便对店员说:“姑娘,每本连环画都给我包一本吧。”
这时候的连环画有《闪闪的红星》《小英雄谢荣策》《消息树》《红灯记》《海港》《童年》《鼹鼠的故事》。。。。。。等等,数不清的连环画。
店员瞧着眼前的半老太太穿着谈吐皆不俗,心知她不缺钱儿,不过还是问了一句:“阿姨,我们这里有23种连环画,您确定每样都一本?”
曲红梅一听有这么多连环画,忙道:“妈,拿两本就行了,他们还小,一本能看很久。”
曲母摇头:“你回来一趟不容易,孩子们眼看就要读书了,多看点连环画也是好的,知识面宽广些,以后念起书来也不吃力。再者,这里是北京,什么样儿的书都有,你要回到你们那里去,只怕只有单一的书籍,想买这些齐全的连环画也买不着。”
店员闻言骄傲的挺起胸脯说:“这位阿姨说得对,咱们北京是一国之都,很多最新版的书籍字画只在北京优先发售,外地想买也买不着。就咱们书店新进的一批儿童连环画,每样卖的剩下不到一百册了,你们错过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了!”
曲红梅一听,心里也蠢蠢欲动,干脆一咬牙,全部要一本。
店员便兴高采烈地拿书打包,曲红梅要给钱,曲母忙拦住她道:“先说好,你们在北京这段时间,买啥都得我们给钱。你回来一趟不容易,还有两个孩子要养,以后花钱的地方多得去了,得省着点钱花。妈不缺钱儿,让妈来!”
她说完,摁住曲红梅要给钱的手,自己又从包里掏出几张大团结给店员,“小同志,麻烦给个布袋,这么多书,我们不好拿。”
“好嘞!”她拿钱爽快,店员也爽快,拿出一个写有劳动光荣的军绿色布袋出,在每本连环画上盖了一个北京某某书店出售的红戳,把连环画都装进了布袋里递给曲红梅,笑脸盈盈的跟他们说再见。
曲红梅拎着沉甸甸的布袋,满心眼儿的无奈:“妈,我自己有钱,先前你又给了我那么多钱儿,一会儿百货楼里的东西,我自己给钱。”
曲母牵着两个外孙,他们手里一人拿了一本连环画,正稀奇的看着封面,闻言曲母抬头瞪她:“你还是不是我女儿?你跟我客套个什么劲儿,这是我当妈,当外婆的一份心意,你要给钱,我立马掉头就走,你爱买什么就买什么。”
曲红梅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她身后,继续啃老。
市中心的百货大楼是一座五层宽广建筑大楼,里面一楼是卖副食的,二楼卖日用百货,三楼卖成衣、布鞋等等,四楼则是大型的家用具,五楼则是各种海外进口商品。
曲红梅几人进到百货大楼里,里面人人群熙熙攘攘,男女老少,国内国外,城里乡下人都有。都操着各地的口音,三五成群的拎着各式各样的包裹四处闲逛。
宽敞的一楼大厅里,除了中间留了一条宽阔的通道外,周围围了一大圈透明玻璃柜台,里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吃食,走进去就能感受到首都百货的各种繁华。
走过一楼大厅里的这些柜台,到正中间的大厅里,还有一架自动扶手电梯。
不过自动扶梯很窄,一个台阶只能站一个人,整个自动扶梯只能同时站十来个人上去,于是有百货大楼的工作人员在维持次序。
有那些没坐过自动扶手电梯,或者不赶时间的人,就排了老长的队伍,等也要等着坐一下自动扶手电梯,好回家跟左邻右舍炫耀。
小英和佑佑没见过自动扶梯,皆好奇的看着那些人站在梯子上,不用自己走就上到了二楼,皆睁大着眼睛,发出惊叹:“妈妈,那是什么呀,怎么不用自己走就能上楼呀?”
“那是自动扶梯,是一种高科技机器,只要有电,就能把人传送上去,十分的方便。”曲红梅跟他们解释了一番,问他们:“你们想坐吗?想坐就去排队。”
前面排队的人少说有上千号人,等排到他们不知道何时了。
小英犹豫了一下:“人好多,我怕我们坐不上,要不我们先买东西吧。”
佑佑不乐意:“姐姐,我们好不容易来一次,这次不坐,下次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了。我还想坐了回去跟狗蛋他们炫耀呢。”
小英也想跟陈宝丫炫耀自己在北京坐过自动扶梯的事情,于是姐弟两一拍即合,兴高采烈地排队去了。
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总算轮到了小英姐弟坐扶梯,曲红梅扶着他们姐弟上去,嘱咐他们扶好扶手。姐弟俩便紧紧的扶着扶手,小脸紧张的到了二楼。
出了自动扶梯,小英就拍着自己的小胸脯说:“吓死了,吓死了,这个什么梯子,怎么这么抖啊。”
佑佑附和,“像虫子一扭一扭的,脚底麻麻的,好奇怪。”
曲红梅笑了笑,没说话,这个年代的自动扶梯是那种最老式的,需要大马力电流供应,电流低了,速度就很慢,自动扶梯就给人感觉很慢,像蠕动的虫子一样。
二楼是日用百货,曲红梅记着要给肖承国买手表,便去了专门卖手表的柜台。
里面站了三个穿着统一工作服,胸口别着工作牌,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干净整洁的售货员。
其中一个年纪不过25岁的男售货员看到她们停在玻璃柜台前看表,立马笑脸迎过来:“两位女同志上午好,要买手表吗?是看种了哪款,还是要试戴?需要我跟你们介绍吗?”
“这块表怎么卖?”曲红梅指着一块男士表问。
“瑞士大罗马,进口商品,不要劵,两百一十五块钱。”
这价格和十年前的差不了多少,曲红梅心里有个数儿,又指着一块女士手表问:“这块呢?”
售货员又耐心的回答:“上海牌手表,便宜点,17钻半钢的八十,21钻全刚的一百二十,十二张工业劵。”
曲红梅点点头,又问了其他手表价钱,诸如高级手表欧米伽要四百二十块钱,劳力士要七百五十块钱,英格纳要一百八十八,梅花牌要两百九十块,还有其他一些国产稍微便宜的手表等等,进口的手表不用劵就能购买,国产的就要劵。
曲红梅想着肖承国在公安局里上班,要接触很多领导和有势力的人,带便宜的手表难免会被人看不起。
于是咬牙要了一块男士的英格纳手表,一块上海牌的女士17钻半钢手表,共花了两百六十八块钱,搭十二张工业劵。
曲母一看她选了这两块中低价格的手表,想让她换成最贵的劳力士表,曲红梅赶紧拒绝了:“妈,承国是公安,带这么贵重的表,不得让人怀疑他贪污腐败,说他工作思想都有问题,举报他,下他工作。我就更不用说了,我只是买块表看时间,用不着买那么贵的,只要表能转就行。”
曲母执拗不过她,只能由她去了,心里忍不住感慨,曲红梅下乡之前可不是这样,买个东西都要瞻前顾后,买最适应的。
以前的她,不说所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那也是拔尖的。
岁月催人老,在历经了那十年的磨炼后,她长大了,也知道钱财来之不易,懂得珍惜了,这让曲母倍感心慰。
买了手表,曲红梅把自己的那块上海牌手表戴在了手上,两个孩子稀罕的紧,扒拉着她的手腕,看着手表上的指针转动不停。
小英睁着大大的眼睛道:“这就是手表呀,宝丫说她在县城里看到过别人戴手表,只要看到那个针,就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可真神奇。妈妈,你是咱们大队第一个有手表的人呢,等咱们回去,我一定要跟宝丫和石头哥哥他们炫耀炫耀。”
她说这话的时候,周围有不少人都在看手表,闻言皆回头看她,发出善意的笑声。
小英怕被人说乡下人土包子,买个手表也这么稀奇,原本想跟曲红梅说,让她戴一小会儿的话立马憋了回去,一张小脸涨得通红,怯怯的躲在曲红梅的身后,不敢看那些笑她的人。
知女莫若母,曲红梅哪里不知道小英想戴手表的心思呢,如果放在现代,那些儿童手表满大街都是,小英想要多少手表自己都会买给她。
可这个年代的手表价格不菲,她手头虽然有钱,但也绝不会铺张浪费,花大价钱买个表哄孩子高兴。
小英要真戴了一块表回去,别人不得怀疑他们家钱财来路不正,到时候被眼红之人举报,再来个抄家,曲家和肖家的人都别想有好日子过了。
曲红梅和肖承国的两个表还可以推说是借岳家钱买,再给孩子买,是不能的。
“小英,你想戴戴妈妈的手表吗?”曲红梅把手表取下来,戴着小英细小的手腕上,笑道:“哎呀真好看啊!”
小英手腕太细,手表带子弄得最小圈了,她戴着还是往下掉。
小英怕值大钱儿的手表掉在地上,就把手臂举了起来,伸长着脖子,看掉到手肘部位的指针转动,脸上笑得格外开心:“哇,手表啊,我也是戴过手表的人了。”
“妈妈我也要戴。”佑佑见姐姐戴了,也争着要戴。
“你要戴可以,等一会儿。”曲红梅拉住他跃跃欲试的手道:“等姐姐戴够了你再戴,咱们先去逛别的。”
一个小孩子戴一块手表固然扎眼,不过曲红梅并不担心有人会偷抢手表,这个年代虽然贫穷,但治安是相当的安全。
经过了一系列的自然灾难和那十年后,人人都活得战战兢兢,谁要想不开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一旦抓住,下场会比死还惨。
不但做贼的人会遭受非人的折磨后进牢房,还会牵连其家人,甚至是整个家族蒙羞受累,没人敢在首都北京做坏事。
第43章
好在小英很懂事; 只是戴了一小会儿; 满足了下自己想跟小伙伴炫耀的心里,就把表摘了下来; 拿给佑佑戴。
佑佑年纪小,其实根本就不懂什么是时间,戴手表有什么用处。只觉得那指针转动很好玩; 看了一会儿,就表还给了曲红梅。
曲红梅把手表戴回手上; 牵着两个孩子继续逛。
一家子上到了三楼卖成衣的地方,看到琳琅满目的成衣,还有各种各样的布票; 虽然颜色都以蓝、黑、白、灰四种颜色为主,不过成衣款式多种多样,跟县城里那些款式单调的次品成衣完全不一样,曲红梅看着还是有点小小的激动。
北京的成衣是完好平整; 没有任何破损的; 破损的衣服叫次品; 一般下放至其他地方的供销社或者小地方的商店便宜处理卖。通常供不应求,没有点关系门路的还买不着。
而北京百货大楼里卖的成衣通常价格不菲,一件白衬衣就得卖九块钱一件儿; 更别说那些厚实的冬棉衣了。
曲红梅看了半天; 给自己买了一件淡蓝色的呢绒大衣,一件暗黑色的罩衣,一双尖头的女士牛皮鞋。
又照单但挑选了不同颜色的衣服鞋子; 给李霞买了一套,打算给她邮寄到东吴市的军区去。
在岩门大队的时候,李霞没少给她帮忙,曲红梅回到北京,说啥都要买点东西回报她。
这样礼尚往来,才能友情久久,妯娌关系才能一直保持好的关系。
接着,她又给自己的父母,兄嫂、侄子、小英姐弟、石头,一人买了套冬衣,棉手套,棉鞋袜等等。
给肖承国买了一件织好的毛线衣,一套呢子中山装,再给他和石老爷子一人买了一件厚的军棉袄,同色棉裤。
这种军用衣裤的质量都很好,穿着十分暖和,能穿很久都不会坏,当然价钱也不菲。
肖承国常年穿着两身洗得发白的薄棉衣,这两身衣裳,还是当年跟曲红梅结婚的时候买的。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添过一件新的冬衣,里面的棉花早就又旧又硬,拧成了一块一块的,曲红梅曾经想给他买新衣,奈何布票和棉花票都不够,只能作罢。
这会儿在北京第一百货大楼里买衣服只要钱不要票,她手头不差钱儿,自然买买买。
除此之外,曲红梅又给自家三个孩子,大队上给了钱托货的社员们,买了解放鞋,海魂衫,绣着为人民服务的军挎包,军用水壶,夹克衫等等一系列的东西。
售货员似乎见惯了这种大买特买的人,没有一点意外。
三个售货员有条不紊的拿布袋给曲红梅打着包,那布袋上面印着“北京第一百货大楼”的字样,光这个布袋拿回岩门大队,就够那些托曲红梅买东西的人炫耀好一阵子了。
这回,曲红梅说啥都不要曲母结账,抢着给了钱后,曲红梅拉着曲母的手,学她之前的口吻说:“妈,这是我和承国做女儿女婿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许推脱,您要给钱,我转身就走。”
曲母拿着她给自己新买的衣裳,伸手捏了下她的鼻子道:“你啊,妈说不过你,这衣裳妈很喜欢,我收下了。”
买了衣服,一家人又逛了其他地方,曲母说要给她买个缝纫机和收音机带回去,被曲红梅婉拒了。
现在的缝纫机和收音机,不管是什么牌子的,都特别的大,特别的重。要千里迢迢的从北京弄回岩门大队去,不得把他们两口子累死。
曲红梅手里有曲母给的四十多张工业劵,要买缝纫机,回到县城买就行了,没必要在这里买,质量都是差不多的。
曲母见她坚持,也不勉强。
曲红又到卖护肤品的柜台买了一些诸如北京特卖的上海雅霜牌雪花膏,百雀羚润肤霜,永芳珍珠霜,凤凰甘油一号等等等护肤化妆品。
买完又下到一楼的副食店,看到柜台里摆放着诸如奶油蛋糕、巧克力、萨琪玛、黄豆糕、大白兔奶糖,茯苓糕、驴打滚儿,各种蜜饯。。。。。琳琅满目,摆满无数个柜台和透明罐子。
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罐头、火腿罐头、军用干粮等等,看得小英姐弟口水直流,趴在卖奶油蛋糕的柜台前就不肯走了。
这会儿已经快到中午了,两个孩子都有些饿了,曲红梅想着他们从没有吃过奶油蛋糕,便问售货员:“同志,奶油蛋糕多少钱一个?”
“五块钱一块,每人限购两块,不要票。”售货员正忙着给另外两个衣着干净体面的客人打包糕点,头也不回道。
一块奶油蛋糕比小孩子的巴掌还小,却要五块钱,这可真是价钱不菲,高阶商品啊。
曲红梅想了想,要了四块奶油蛋糕,小英、佑佑一人一块,大嫂的儿子曲木阳一块,另一块是给石头的。
现在北京的小雪变成了大雪,天气能冻死个人,很多人买了菜,或者是包了饺子、包子,就搁在窗户阳台上,直接冻成冰块儿。
也不收回屋里,等于放在一个天然的冰箱里,只要不出太阳,就能放很久。
曲红梅在北京住了七/八年,对北京的天气还算了解,通常北京一下雪,没有一两个星期是不会出太阳化冰雪的。
她和肖承国这次来北京,主要是看看自己的父母,住不了几天就得走。那奶油蛋糕可不是天天都在卖,很多时候没有材料,或是做的少,人家买完了,你就买不着。
曲红梅怕走的时候买不到奶油蛋糕,自己两个孩子吃了,石头没吃,未免有厚此薄彼的嫌疑。
于是多买了一块,打算放在曲家阳台冻着,完全不会坏,到时候回家再给石头吃。
付了钱,小英姐弟就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还不忘记给曲红梅母女:“真好吃啊,外婆,妈妈,你们也吃。”
两人象征性的咬了一点点,曲母夸赞:“小英、佑佑真懂事儿,还想吃什么点心,外婆都给你们买。”
佑佑立马指着旁边黄橙橙的萨琪玛、黄豆糕、驴打滚儿说:“外婆,我想吃它们。”
“好嘞,都买。”曲母二话不说,让售货员把所有的糕点都弄了一份,又花了不少饭票和大团结。
糕点和糖果蜜饯算下来,林林总总竟然有二十多斤!
曲红梅直接惊呆了,心想,总算知道后世的年轻妈妈带孩子,为什么总和长辈起争执了,就这么个隔辈亲溺爱法,她看着都牙疼啊。
四人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走出百货大楼,没走几步,就看见肖承国站在一颗光秃秃的大树底下,四处张望着。
他个子高大,眉目端正,虽然穿着有些臃肿的棉衣,可在雪花飘飘,树枝摇曳的情景下,竟然有种说不出来的吸引人目光的感觉。
曲红梅一时看痴了,心想,她怎么以前没发现,肖承国其实挺好看的。
他虽然不是特别的英俊,可越看越耐看,真正的让人看着就心生安全感的那种面相。
“爸爸!”小英和佑佑看见肖承国,不约而同地拎着自己的小包裹,朝他飞速的跑了去。
肖承国听见动静回头,看到孩子和曲红梅,唇边漾起一抹温柔的笑容,伸手把两个孩子抱进怀里问他们有没有听话。
又牵着他们俩,到曲红梅母女的面前,把她们手里的包裹都扛在手里,对她们说:“妈,梅梅,逛了半天饿了吧?爸已经在全聚德订了位置,我们回去把东西放好,去全聚德吃饭。”
东西太多,曲红梅也不可能让他一个人拿完,自己拿了不少东西,边走边问:“事情处理好了?”
肖承国点点头:“一会儿去全聚德,你就知道了。”
曲红梅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他向来做事稳妥,想来不会出什么问题,曲红梅便心安理得的跟着他回家放包裹。
再次下楼时,楼下竟然停了两辆吉普车在下面。
曲父穿着一件中山装,站姿笔挺的立在前面那辆吉普车面前,看出曲红梅母女的疑惑,开口道:“白家的人派来的车,不坐白不坐。”
白家?看来事情有些闹大了啊!
曲红梅看了肖承国一眼,他伸出温热的大手掌握紧她冰凉的手,眼神示意她没问题,一家人就上了车去。
小英和佑佑第一次坐私家车,好奇的左看右看,这时候的道路不像现代一样堵满车,很多人都骑自行车出行,也没有红绿灯啥的,大马路上到处是人和自行车。
开车的司机便一路滴滴滴的按着喇叭,很快就到了全聚德烤鸭店。
全聚德在那十年里基本没有什么生意,因为那时候的小hong兵就守在全聚德的门口,对来往的客人一番盘查监视。一有点风吹草动,立马就把人抓走,所以那十年里,全聚德生意惨淡,接近倒闭。
现在十年一过,全聚德第一时间换了门脸儿,老板还亲自在门口迎客,生意一下火爆了起来。短短两个月就在北京开了两家分店,每天客似云来。
这时候的一只烤鸭只要十块钱一只,不过一个普通的工职人员,一个月就30…50多块钱的工资,吃一只烤鸭就要十块钱,如果家庭负担重,孩子比较多的家庭,还是舍不得来吃。
来全聚德吃烤鸭的,大多是家里负担轻的单身汉,或是处对象,男方为撑面子请女方来吃饭,再有就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是这里的常客。亦或是外地来开会的,出差的,慕名而来的。。。。。总之,现在的全聚德,没有提前预约,要等很久才有座位。
一下车,老板就认出了白家的车和曲父,笑脸迎了上来,直接把曲父他们往里面的包厢里请。
一路上的通道全是各种语录和标语口号,从前的名家字画全都不见了,处处透着时代风雨过后的萧瑟。
到了包厢,服务员打开包厢门,里面坐了不少人,大家一看,发现白家老夫妻,白聘婷,向家老夫妻,向云泽都在里面。
向云泽依旧穿了身军装,身姿笔挺,没有什么表情的坐在那里喝茶,看见曲红梅进门来,他脸上的冰块一下融化,直接站起身来喊:“梅。。。。。。”
话还没说完,就卡到了喉咙里,因为曲红梅左手牵着小英,右手挽着肖承国的手臂。
肖承国则左手紧紧拉着她,右手牵着佑佑,一家人笑脸盈盈,其乐融融的进门来。
似乎是专门为了这次鸿门宴而来,曲红梅一家子都换上了新衣。
小英穿着淡绿色棉衣,她本来很瘦,棉衣有点宽大,穿在她的身上不但不显臃肿,反而刚刚好,把她衬托的圆润了不少。她还梳着麻花辫,扎了两条红绳儿,虽然皮肤有点黑,但不难看出来是个美人坯子。
佑佑则穿着厚实的蓝色棉衣,他本身就长得胖嘟嘟的,脸上带着婴儿肥,穿着这身厚厚的棉衣,头上带着个有白球的褐色毛线帽子,手上戴着一副褐色的毛手套,看起来像个雪地胖娃娃一样,瞧着可讨喜了。
而肖承国里面穿了一套曲红梅给他买的毛线衣,加一层加绒的马甲,外套一件黑色的呢子中山装,高大的身躯把这古板的中山装硬是穿出修长挺拔的感觉,衬托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冷硬了不少,气势不低于在场每一个人。
曲红梅则穿着新买的淡蓝色呢绒大衣、黑色小脚绒线裤,脚蹬黑皮鞋,梳着马尾,气质文静又透着俏皮。配上她姣好的五官,精致的妆容,仿佛还停留在18岁那年的容貌,看得向云泽思绪飘远,神魂丢失,白聘婷咬碎了一口银牙。
岁月似乎没在曲红梅的脸上留下痕迹,而跟她同岁,一直在用各种保养品保养的白聘婷,看着却比她大了好几岁。
白聘婷也穿着大衣,不过是驼绒的,她长得并不丑,柳叶眉,丹凤眼,鼻挺嘴小,皮肤同样白皙,虽然年近三十,但看着像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是个大美人儿。
但,这样的大美人儿,却是个狠心的主儿。
这会儿她的脸上青青紫紫的,明显被人打了一顿,脸上还有手掌印,看曲红梅的眼光淬着毒,仿佛要把她生吞活剥了似的。
国字脸,同样穿着军装的白老爷子淡淡的瞥了白聘婷一眼,白聘婷收回目光,委屈的坐在白母的身边不吭声。
白老爷子这才站起身来,迎接曲父道:“老曲啊,许久不见了,来,这边坐,我们兄弟俩好好的唠嗑一下。”
一样穿着军装的向老爷子也站起身来,笑着招呼曲父曲母,还有曲红梅一家人入座。
“白军长客气了,我就坐内人的身边就好。”曲父神色淡淡的婉拒了白老爷子,一屁股坐在曲母的身边,压根不给白老爷子好脸色看。
白老爷子脸上笑容一僵,目光阴沉的坐回了自己的主位置,服务员极有眼色关上包厢门,出门传上菜去了。
包厢一下安静下来,谁都不说话,气氛凝重的让小英姐弟俩都不安,纷纷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