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明-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得,猛觉得被人一拉,江峰已经是站在她前面,手中的大刀劈了下去,那匪徒立刻就变成了两截。

鲜血溅到了唐萱的脸上,突然间,女孩觉得自己并不害怕了,看着江峰的背影,只觉得无比的安心和安全。

猎杀的乐趣

在这个时代,对于女人的称呼往往是加上一个‘弱’字,比如说是‘弱女子’或者是‘弱质女流’,原因就是此时的女人们并没有什么独立的能力和基础,再出色的女孩子都需要依附男人存在。

特别是唐萱这样的女孩子,更是先天性的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从小虽然是按照官家小姐的培养方式培养,可是冰雪聪明如她们这个样子的,自然是对自己是货物的事实很是清楚。

所以她们迫切的需要找一个稳固的倚靠,一般来说,这样的女孩子都会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找到一个豪商为自己赎身,这算是找到自己的下半生了,可以说,这个时候才谈得上安全了。

唐萱在被林玉堂赎身的时候,还是颇为的惊喜,这等北七省的大盐商,不管是钱财还是人品都算是很出色的,可是知道自己将要被送给盐运使左杠守的时候,她失望之极,可也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样的命运。当林玉堂让她打探江峰的情况,并且作出了种种许诺之后,已经是完全认命的女孩心思又是活络了起来。

可是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消息没有打听出来,林玉堂这等巨商在一夜之间,府第化为白地,全府人口都是死于非命。

这样的情况下,跟着江峰也是唯一的选择,可是即便是她自己主动提出来是跟随江峰,心里面依旧是没有底。唐萱始终是觉得,江峰可能是江洋大盗,或者是胆大包天的不法之徒,这样地人岂能长久。

到时候自己又要流落到江湖上,自古红颜多薄命,并不是闲来无事的感伤,而是一种真实的情况。这样美丽的女孩子流落民间,下场肯定是颇为的悲惨。

就这么忐忑着一路行来。却在这样危险的时候,唐萱脑中如电闪雷鸣般明白了过来,面前当在自己面前的男人,就是最适合自己地男人,尽管江峰不懂什么琴棋书画,不是什么温文尔雅的读书人。

但是这样地男人却肯为女人流血,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到侵害。唐萱突然间知道,自己的接下来的人生,一定是在这个男人的庇护下面,被他遮风挡雨,舒舒服服的生活着。

江峰自然是不知道身后的女孩子会有这么多的想法,他现在地血液都是沸腾了,身居高位之后,很少有这么面对面的厮杀。江峰只是感觉到无比的痛快,不需要考虑什么计谋和大势,只是挥刀劈砍和防守。

船上的厢屋两边的船板其实并不宽敞,江峰冲出来之后,完全的堵住了过道,那边已经是爬上来两个人。看着同伴被竹竿刺死在船舷上,顿时是大喊着冲了过来,可是船舷狭窄,只能是一前一后。

这边的攻击也是简单,江峰手中拿着就是厚背的朴刀,直上直下地劈砍了下来,当先的那个匪徒,看到对方招式如此的简单,心中想着自己只要举刀格挡,然后抽出腰间的匕首刺过去就是了。

这么狭窄的空间。水匪的格斗都是用短兵器厮杀。近距离之内地方法很多,江峰这种大开大合的劈砍就很不适合了。

正当面的水匪举起手中的方刀朝着江峰的兵器上面一迎。另一只手已经是朝着怀中摸了过去,身体微微的弯曲了起来,就要想着前面冲过去,可是举起格挡的方刀和江峰劈过来的朴刀一接触,顿时觉得不对,因为对方刀上的力量太大了,想要闪躲已经是完全来不及了,就听到‘咔嚓’一声,就好像是从来没有格挡过一样,带着猛烈的劲风直接就是砍了下来,重重地劈在那个人地脖子上。

那个人准备前冲的身体顿时是硬生生地被钉在了那里,因为朴刀已经是从他的脖子直劈到了胸膛处,后面的那个人脚步还没有来得及停下,却猛然觉得一股温热的液体喷到自己脸上来。

腥气扑鼻,是血,那个人脑海迅速的反应过来,稍微的愣怔了一下,就看到前面的同伴身体朝着自己就冲撞过来,胸腹间一阵剧痛,不由自主的张开了嘴,想要挣扎。

江峰一刀劈中,双臂运足了劲力,向着前面就是推了过去,他勤修武功,双臂的力量极大,推动尸体,尸体冲撞的速度竟然是比后面的匪徒更快,刀锋隔着尸体刺中了后面的人,感受到刺中,

厚背的朴刀一翻转,直接就是向着上面撩去,一刀四段,前后两个人居然被他一刀分成了四段。

站在江峰身后的唐萱被这一连串的动作带的心动神驰,一时间竟然是忘记了害怕,甚至不知道身后有人爬上来了。

却看到前面江峰抽出刀转过身来,动作并没有停住,直接就是把那把大刀朝着这边投掷了过来,那么沉重的一把刀,在江峰的手中就好像是一根投矛,带着呼啸的劲风直直的飞了过来。

唐萱此时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在战场上,可是被大刀的劲风压迫,居然是叫不出声音来,接着就听到自己的身后‘噗哧’一声,身后有人发出了惊心动魄的惨叫,仰天就是倒下去。江峰朝前走几步,一把就把唐萱抱了起来,笑着说道:

“外面这么乱,女孩子出来干什么,老老实实的带着去!”

女孩在慌乱之中被江峰抱起,感受到江峰身上温暖的男子气息,顿时所有的惊慌都是消失无踪,完全在那里平静了下来。可是随即就尖叫起来,接着月光,看到江峰身后的船舷又有一个人探出了脑袋,她大喊道:

“老爷,你的身后有人。”

“你的叫声真响……”

江峰调笑一句,眉头微微皱起来,显然是女孩子的尖叫颇为的刺耳,不过脚下却丝毫不停,一个虎摆尾重重的踹到了船板上面,他早就是听到了身后的响动,早就是判断好了方向,所谓虎摆尾就是倒钩脚。

方才的几下子搏斗,都已经是把江峰浑身都是活动开来,这一脚的力气更是用的足够,坚硬的船板,被这一下顿时踢打的粉碎,爬上来那个人,正在用手扳住船舷,准备接着单臂的力量把自己甩上来,另一只手拿着短兵器要刺杀。

没有想到,胸膛处的船板猛然是碎裂开来,带着薄钢片的靴底重重的踢在他身上,这力量大的惊人,船板的碎裂丝毫没有减弱冲击,“夸喳”一声响,水匪的胸膛完全的凹陷了进去。

顿时一口鲜血夹杂着内脏碎块喷了出来,毫无反应的掉进了河里面。动作没有停顿,连杀三人,这等威猛的气势震慑全场,竟然没有人敢继续接近这艘船,江峰的手臂一展就把唐萱送进了厢房之中。

离开的时候顺手捏了一把唐萱的脸颊,开口笑着说道:

“呆在房中不要动弹,很快就没事了,不用害怕,都是小蟊贼。”

他的本倒是没有什么轻薄的意图,只是想要这个美丽的小女孩不要因为方才见到的厮杀有什么心理阴影,唐萱却不怕面前这个身上血迹斑斑的凶悍男人,反倒是温婉的笑了一下,乖巧的点点头,轻声的‘嗯’了一声。

就算是江峰再迟钝,也看出来了唐萱对自己的态度已经是从敬畏和疏远,变得有些接近和亲昵了,在那里禁不住一愣,有些摸不到头脑,只是冲着女孩点点头,然后转身拉上了门。

水匪们自以为自己是突然袭击,却没有想到对方是早有准备,就好像是猎人猎杀猎物那样,那些上船来的很快就被全部解决掉了,剩下的人都是在水中不敢冒头,这个水域,船只行驶的极慢,水匪们跟上船并不费事,双方的距离也不容易被拉开,藏在水中却也是个隐患。

不过江峰的护卫和冯永所带领的盐铲子却经验丰富,一声令下,每艘船两翼都是竹竿吊下了大的牛油蜡烛灯笼,贴近水面之后,虽然是夜间,却也是可以看清楚大概的东西,这就足够了。

丈八的粗大竹竿上面套着利刃,江峰的手下站在船边,朝着那些可疑的地面狠狠的刺了下去,在水面的掩盖之下,根本不会有什么惨叫发出,却有一团团的血污飘了上来,躲藏在下面的水鬼躲无可躲,只能是浮出水面,可江峰的手下显然不想给他们求饶的机会,长竹竿在水面来回攒刺,一个不留。

突然间,在岸上有人大喊道:

“船上是那里的朋友,下手这么狠辣,难道就觉得他日山水不会相逢吗?放了我们兄弟一……”

听着岸上的大声喊叫,一名护卫递给江峰弓箭,然后自己把弓箭张开在箭头上面点燃了火,朝着声音发出的方向射了过去,燃烧的箭划过,瞬间的光芒闪过,岸上的人顿时显现出来。

江峰张满的弓弦松开,利箭嗖的一声急射而出,岸上惨叫一声,再也没有声息……

河上所见

厮杀并没有用太长的时间,也就是半个时辰左右,在江峰一箭射死了岸上那个大骂的傻子头领之后,依稀听见有些人急匆匆逃跑的声音。

然后整个河面完全的安静下来了,三艘船的士兵们收起了灯笼和竹枪,过了这一段的河道,前面就变的顺畅不少,船老大就要把帆升起来,加速前进了。扬帆前进的船只,除非对方也快船追赶,像是方才那样潜入水中上船则是不可能了。

方才在船上厮杀的士兵们收拾完毕之后,纷纷的回到船舱中睡觉,在船舱中又是走出了二三十名护卫和士兵,原来,方才的战斗中,江峰的手下压根没有全部的出动,而是轮换着进行战斗,至于江峰为什么亲临第一线厮杀,为了过瘾的可能性很大。

本来想进房中看看唐萱到底是什么精神状态,江峰一进去,却发现唐萱已经是趴在床上睡着了,显然是今晚遇到的事情给她的惊吓太大,疲惫异常。

江峰看着女孩脸上挂着安心的笑意,禁不住摇摇头,开口自言自语的说道:

“真是不知道这女孩脑子在想些什么?”

走出厢房带上了门,江峰俯身在方才被打烂的那个船板缺口那里,在河水里面捞了几把,随便的洗了一下脸,自己也是走进了房中。

水匪们在前面几年的吞并火并之后,那些有船有人的大多是被十三家商业协会约束住了。剩下这些流寇们则基本上都是穷地底掉的亡命徒,连艘像样的船只也是没有,只能是依靠着在船只行驶缓慢的河道上,潜水爬船。

在船上三天,江峰已经是遭遇了四拨这样的流寇,在路上看是天下太平,可是在官府的力量薄弱和到达不到的地方。盗匪地炽烈比起从前江峰的从前地印象来,却厉害了太多太多。

这说明什么。官府的管辖力量依旧是足以维持秩序,但是不受控制的力量也是在逐渐的加强,从前这些散落在那里的小匪帮们,哪有这样的战力。

第二天清晨,按照船老大的说法,还要再走一段时间才能到了有民户和港口地地方,也就是说。河面上依旧是和夜间一样的清净,结伴同行的船只,还要在两三个时辰之内才能看到。

这样的情况,却是居心叵测的人乘着清晨防范松懈的机会,上船为祸的好时候,所以早早起来的江峰和那些轮换地护卫们,早就是在船上四下的巡查巡视了。

行走了一个时辰之后,在对面却有一艘大船迎面驶来。这艘船比起江峰所称作的三艘船加在一起都要大不少,在这里可疑称得上是巨船了,江峰大略一估计,觉得不管是冲撞还是双方的接战。

怕是自己的船都不会赚到什么便宜,连忙冲着手下人吩咐了一声,那些护卫们都是行动了起来。在这等河船中,都有压舱的物件,倒不是运河上面有多大地风浪,而是为了船只行驶的稳定。

一半都是石头,不过江峰这一行人,也有些东西是放在压舱的那里,不多时,很多在船上厢屋里面的人都已经是把火绳枪装填完毕,随时等待着号令行动。

船老大按照河道上的规矩,把自己的三艘船都是停在一边。让大船先过。江峰也是站在船边那里,眯着眼睛看过来的大船。竟然是楼船的模样,不过在运河这样的水道上,楼船的战力确实是最大。

即便是隔着很远,也能看到楼船上面地风帆群在那里不断地调整变化,显然是要放缓速度的样子。

站在船头地船老大也是有些紧张,突然间暗骂一声,用手拍拍自己的脑门,匆匆忙忙的跑到了船舱里面,江峰一愣,禁不住手握紧了刀柄,心想这船老大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不过很快的,船老大已经是从船舱里面跑了出来,手中拿着一面旗子,上面绣着大河同行四个字,同时冲着另外两艘船上的船工扯着嗓子喊道:

“不要在哪里傻呼呼的站着,快些把这个旗子打出来,要不一会被拍杆直接就砸沉了!”

这番话说完,那两艘船上船工也都是如法炮制的把旗子挂了起来,就在这个过程中,那边的楼船缓缓的靠近了过来,离得近了,逆光的江峰看到对方的船头飘着一面大旗,旗子上面绣着一只鹈鹕。

这样的船只,江峰老实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艘楼船的两侧好像是虫子的节肢那样,有六个长杆子被绳子拉起,在长杆的末端,拴着大石。显然这就是船老大所说的什么‘拍杆’了。

这个东西的威力可想而知,双船交错,这大杆子带着巨石砸下来,什么船只也是吃不住劲,小船直接就会被拍个粉碎。

接下来看到的东西更是让江峰倒吸了一口冷气,在船头和两侧居然有小炮架在那里,不过口径看起来还没有佛朗机那种一磅炮的口径大,显然是类似虎蹲炮之类的粗火枪,威力一般,可就算是这个样子,这也是太过于惊人了。

大船上面的人有的拿着三眼铳,有的拿着弓箭,冷冷的看着江峰的船只,一个穿着近身水靠的汉子走过来大声的问道:

“从哪里来,去哪里的?”

就站在江峰身边的船老大连忙上前一部,在那里笑着会话道:

“是三江商行的船,好汉们看我们的旗子,这可是商业协会作保的船只。”

对面船上的人显然都是看到了江峰这三艘船上,在桅杆上面挂着的旗子,那些拿着刀枪的人们,脸色都是松弛了不少,那名汉子点点头,不过随即又是问道:

“这时节,水面上乱糟糟的,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出来?”

看到挂起来的旗帜之后,那个汉子还要盘问,这显然是江峰这三艘船,出现的时间太让人怀疑了,照理说,晚上不行船,天黑的时候,都是停泊在某个港口,船只又都是差不多的样子,不会出现谁比谁快许多的局面。

整个河道上,基本上是或者许多船只,或者是一艘船也看不到的情况,所以,江峰他们乘坐的这艘船,确实是太显眼了。

船老大倒是心里面坦荡,开口朗声的回复道:

“咱们这位东家有急事要南下,自己带着护卫和壮丁,实话跟您说,路上也是打退了几股水匪呢!”

说话的时候,用手一指江峰,那名大汉的目光转了过来,江峰微微一笑,在那里抱拳示意,在楼船上的那名大汉大概的扫了几眼,江峰的气度打扮确实是像个在外行商的商人,而且各艘船上的护卫们都是拿着兵器坦坦荡荡的,倒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何况这个三江商行的名头他也是听说过的,加上在船头飘扬着的那三面旗帜,可是船行发下来的,等于是做了个担保。

略微一沉吟,那名大汉朗声的说道:

“那就是耽误各位的行程了,提醒一句,再往南走三十里,已经是没有什么匪患,我漕帮保你船只通行无忧,不论是白天黑夜,兄弟还要上去剿匪,打搅了!”

说完这番话之后,那大汉点点头,船上的帆群都是升了起来,船速慢慢的加快,离开了这段河道。船老大在那里连连的说了几句讨巧的话语,满脸笑容的恭送,等到那大船完全走开之后,才是吆喝着手下的水手开船。

江峰却有些纳闷,船老大倒是主动的过来解释了:

“江老爷,这大河现在都是由这漕帮保着呢,凡是在这河上行船的都是要跟着漕帮交钱买个方便,说是学海上的规矩,这漕帮说自己是河上的义士结伙为帮,其实谁都是知道,他们不过是十三商业协会养的看门狗,这年头,有钱才是最大!”

这海上的规矩,再明显不过的就是说江峰自己订的规矩,凡是海商行船,就要跟华州,夷州,现在还要加上马六甲城的舰队缴纳费用,感情这运河上也有这样的规矩了,江峰禁不住暗笑了一声。

和那些散匪不同,这样的船只,有火器,看楼船上面的士兵也都是剽悍之士,相信照着大明水师也不会差多少,而且搞不好还就是大明水师的民营项目,按着个漕帮的名头罢了。

如此的武装被民间的商人们掌握在手中,想必不会仅仅就是这一艘楼船,而且十三家商业协会在民间可是合法而且和官府交结密切的组织,在江南居然有这样的合法的不受朝廷控制的,而且是力量如此大的武装组织。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大明统治基础上面的一丝裂缝。

那边的船老大已经是把一切都准备停当,船只缓缓的驶进了河道的中央,加快了速度,江峰冲着楼船消失的方向,嘴角挂上了一丝冷笑……

贪欲无穷

嘉靖皇帝在正常发展的历史上,活了五十九岁,这个年纪在当时来说也算是长寿了,他从荆楚的兴献王府出来的时候,身体很是敏感纤弱,据说连刺激性的气味都受不了,这也是他信奉清静无为的道教的原因。也许是道教的某些养生的方法真正的起了作用,嘉靖皇帝的身体在气候远不如荆楚的京师,反倒是逐渐的好了起来。

有笔记说到,嘉靖在四十岁,还是满头乌发,好比二十岁的年轻人,说起来好像是大惊小怪,可是在十六世纪来说,四十岁满头白发的可是常见的现象。

不过在这个时空中,嘉靖皇帝已经是有了许多的白发,这一年是嘉靖十九年,他才三十四岁。现在的他可是有许多的好名声,比如勤政之君,比如圣明之君,已经是正常运转了上百年的内外朝制度。

司礼监和内阁互相制衡的制度,在他发动了检地清洗之后,完全的崩溃了。现在很多需要太监来办理的事情,都是需要他亲力亲为,必须很客观的说,所谓的宦官乱政,并不是明朝的普遍现象。

因为有明近三百年,我们所知道的大奸大恶也不过就是那么几人罢了,其余的监,司,局各个衙门的太监都只不过是和六部官员们一样,都只不过是这个帝国机器运转的零件而已,而且那些太监之所以从粗通文字,那是因为在内书房跟着内阁大学士们学习的。如果他们为奸为恶,教导地人应该是有多大的责任。

本性是喜欢玩乐的嘉靖皇帝,在经过黄锦和陆炳以及京师商团的蒙蔽之后,他觉得如果总是那么相信外臣,自己在深宫之中,不闻天下事,早晚还是要重蹈检地案之间的那种局面。

可是亲政的后果是疲惫异常。天下间的事情纷繁无比,内阁六部三司近万官员尚且是管得乱七八糟。何况一个皇帝。

结果就是越来越力不从心,内阁地大学士们总是和蔼亲切的说,下面地小事就交给大臣们来处理,真正的军国事当然不会隐瞒皇上,一定是钦定为准。大事小事的标准怎么界定当然是这些文官们决定了。

嘉靖皇帝心里面已经是有些后悔了,想要重新控制锦衣卫和东厂,用来制约已经是近乎无法制约的文官集团。

却没有想到的是。内阁和六部对此大为的支持,丝毫没有什么阻碍的意见,重新整顿之后,用起来才发现,这两个从前皇帝地爪牙已经是失去了从前的威力,变成了彻头彻尾的绵羊。

原因很简单,锦衣卫和东厂所有的收入来源都是被文官剥离到了六部之中,大家不要以为靠着敲诈勒索就可以维持一个庞大的武装情报机构的运转。必须要有收入,从前东厂和锦衣卫有部分的税收和专卖的权力,这才是有那样地威力和规模。这一点,想必是华州的刘十二还有罗义理解的最为深刻,司马从事对外,亲兵营对内。两个机构人数加起来人数不过两千,可是花费的数字近乎是半个夷州舰队的开销,锦衣卫和东厂这样效率更低摊子更大的机构花费可想而知。

内阁大学士们对于锦衣卫指挥使和东厂提督地态度很简单,要是想要威风,立刻掐住你的预算,没钱花,看你还能怎么做。

再说,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之中,厂卫的人手烟消云散,大部分流散四方。此时重建。手握权力的文臣们朝着里面安插了无数自己的亲信,这样的机构怎么会亲近皇帝。这不是爪牙,而是别人的耳目。

在嘉靖身边的太监和军官,也不是从前的人了,从前地黄锦好歹也是有决断地角色,现在的芮小三,本就是低阶地宦官出身,除了听嘉靖的话办事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长处了,检地案掉的那些脑袋,早就是把他震慑住了,尽管他是现在宦官品级最高的,可是不敢多说一句话,多做一件事,生怕惹祸上身。

周林更是如此,他坐在京卫提督这个位置上,已经是心满意足,不会再去要求什么,而且本就是个忠心的武人,没有那么多权势机关的心机,拱卫皇帝的安全那是足够的称职,但是指望在别的什么方面用上,那是不成了。

说起来,嘉靖皇帝也是有这样的感觉,从前黄锦和陆炳把持权柄,京师商团操控言论的时候,自己虽然是信息不通畅,可是通过一些渠道,终归是能知道到底出现了什么事情,现在成了真正的聋子和瞎子。

决断什么事情,根本形成不了自己的判断,因为他看到的就是文官们想让他看到的,他听到的也是文官们的言论,尽管这些都是称颂他作为什么圣贤,圣明,卓越,千古难逢,尧舜之类的夸赞词语。

这样的局面,也是自己做成的,嘉靖也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在嘉靖十九年的春天,又是遇到了新的问题,府库充盈的局面已经是持续了两年,在这一年终于是出现了缺口。

虽然说是前些年的规矩,说是即便是勋贵和有功名的人,和他们相关的产业也不能免除税收,可税收的权力被拿到六部那里之后,上下其手的手段就是多了起来,大批的商铺和手工工场都是通过给当权者好处的方法,来逃脱税费,甚至在江南还有这样的情况出现,那就是把自己的产业挂到匠户营里面取。

要知道官办的产业当然是没有什么税收的说法了,民间有讥刺这个的说到,从前匠户连奴婢都是差了几分,而今富贵之人却是争先恐后的为匠户。

税费的逐年减少,大明的财政花费可是从来没有少过,每年的灾荒该发生多少还是发生多少,军费依旧是那么高,这些毕竟是所谓的大明根本,税费收入落入了自己的腰包之中,自然是不要提什么收税了。

可是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官员们同样是不愿意开海禁,如果开了海禁,那么走私的暴利,也会有不少转移到国库中去,这样的情况同样是许多人不愿意,特别是南京六部和江南出身的官员反对的愈发强烈。

朝中的派系又有一变,陕西,四川,云贵,湖广的官员坚决要求查禁那种伪托官府或者其他名义来偷逃税款的商人,还有那些包庇商人们的权贵们大臣们,另一派是则是南北直隶和江南各省的官员,他们则是坚持天下吏治清明,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昏暗事情,而且圣人都说过商人不可信,先前的那种府库充盈的现象不过是暂时的,国家的倚靠,还应该是农税徭役。

这也就是所谓的士农工商排序的真义,现在的局面就是如此,如果是收取工商税,南北直隶,江南各省,闽粤很多商人们都是受到了损害,如果是用增发农税徭役的方法补缺口,那么主要是倚靠农民的偏远各省自然不愿意。

双方争论不休,不过说起来好像是一个笑话,偏远穷苦省份的那些官员却被称为“浊流”,而那些收受贿赂,大肆贪污的官员们则被称为“清流”,而且天下间的舆论一边倒的都在清流一边。

浊流的官员们则是被斥责为不识大体,不顾国家安危的自私自利之辈,如果不是时人有笔记记录,而且许多资料留存的话,恐怕正史也会如此的写了。

至于为什么天下的舆论如此的一边倒,很简单,有句俗话就是‘江北武将,江南宰相,凤阳只能埋皇上’,天下文臣南方人居多,书院和诗会,文社之类的组织也大都是南人为主,读书人很少有贫寒出身。

这些读书人家中的产业都是在进来蓬勃而兴的工商业之中,捞到了许多的好处,日子过的好了许多,在没有什么财政概念的读书人心中,自己少缴一分钱,家里就多赚一分,也不会对国家有什么损坏。

他们这些人掌握着舆论,谁少收他们的税,他们自然就是倾向那一方,自然是撰文支持,并且从书里面找出各种各样的圣人言论表示支持,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士子,这就是所谓的国家栋梁。

可是自家发财了,话说的天花乱坠,国库的缺口该少的还是少,大臣们解决这件事情的手段很简单,找皇帝商量。在内库里面,还是有存银的,大臣们不愿意自己吃亏,总是要在皇帝的腰包里面抠出些银子来。

大学士们和六部的官员口鼻关心,看着皇帝坐在当中愁眉苦脸的样子,没有人说什么,嘉靖也是想不出来什么方法,让他掏内帑的银子,他也不愿意,这个时候,也许是看不下去这种局面。

户部侍郎司马泰犹豫着开口说道:

“九边已无战事,可百万军民耗费巨大,不如考虑裁减吧!”

动议 机诈 防范

裁撤九边的兵马,这可真是胆大包天的建议,在场的官员们每个人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司马泰。

户部侍郎司马泰神色不动,气定神闲的说道:

“陛下不要觉得下臣妄言,而今的北面已经是没有鞑子活动了,臣在京师曾听得出行塞外的行商言道,而今出外千里,数月未必遇见一个蛮人,敢问陛下,这两年间,可曾有边关的警讯吗?可曾有鞑子的使节吗?”

这倒是个真实的情况,因为江峰手下的护卫队员每隔几个月就会在草原上展开清剿,为塔尔河西堡附近的牧场和农田增加丁口和牛羊,本就是在两次大战中被打的丧失元气的蒙古人根本抵抗不住。

很多人都是朝着更西面的而去,也有些人去了北面投奔失必尔汗国,还有些人不断的投奔到江峰的麾下,被打散了部落的编制,分散到各个护卫队员的统领之下,其实单凭一千多护卫队员和两千名团练的战力,对散居的各个部落,不至于有这么严重的杀伤,可是许多归顺江峰的蒙古人,这些人或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或者是为了融进江峰的体系之中,作战勇猛当先。

偏偏这些人又是熟悉草原,他们昔日的同族就算是要躲也没有地方躲藏了。

九边除了陕西对着西面的卫所之外,其余的边镇都是轻松了起来,他们现在往往是纵马百里。也看不到什么敌人,大批的军户军民都是被商人们雇佣去种地或者是去手工工场里面做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